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 (5)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大数的认识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案北京版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学内容: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19页。
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试验、推理等探究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1亿的大小,并能用可想象的素材来表达对1亿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2、渗透数学学习的探究方法,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标准,理解和掌握大数的推算方法。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和主动参与、乐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对1亿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两包A4打印纸、词典、尺子、硬币。
教学过程:一、想象: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大数,这些大数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来研究,今天我们以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为例,来感受一下1亿的大小。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学生猜想:课桌一样高,1人多高,一栋楼高......【设计意图: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纸为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测,在争论中激发探究的兴趣。
同时形成猜想与实际的巨大反差,对大数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探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光凭想象是不够的,要用事实说话!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你想用怎么测量?1、讨论方法①测量1亿张纸。
②测量1张纸的高度,再计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③测量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④测量1厘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张,再计算出一张纸的高度。
教师实时板书学生提供的研究方法:测量1亿张1张纸1本书100张1000张……从一本书中,怎么能快速地找到100张纸呢?解决页码的问题。
小结:直接测量1亿张纸的高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不方便直接测量,可以选择一部分进行测量,把这一部分作为标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寻找到实践活动的探究方法,明确了选择一部分作标准很重要,通过部分推算出整体,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活动要求:①可以借鉴同学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学设计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估算和精确计算的能力,并形成数学思维。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板、白板笔、一亿张纸(可以用纸块或虚拟纸张代替)。
2.学生准备: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导入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吗?让我们来尝试一下吧!2.提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Step 2:探究计算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15分钟)1.展示图片:使用PPT或黑板展示一米高的纸张摞起来的图像,并告诉学生摞一米高需要多少张纸。
2.引导学生思考:一米高需要多少张纸?如果要摞到一亿张纸高度要多高呢?3.学生合作讨论:让学生合作讨论如何计算一亿张纸的高度,并记录下他们的想法。
4.学生回答: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让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Step 3:引入科学记数法(20分钟)1.引入科学记数法:为了方便计算和表达大数,科学记数法应运而生,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2.讲解科学记数法的基本规则:展示科学记数法的基本形式,并让学生写出一些示例。
3.计算一亿的科学记数法:将一亿写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并解释它的意义。
Step 4:计算一亿张纸的高度(20分钟)1.计算一米纸的厚度:假设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让学生计算一米纸的厚度。
2.计算一亿张纸的高度: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将一亿张纸的高度转化为科学记数法,并进行计算。
Step 5:拓展思考(15分钟)1.提出问题:如果将一亿张纸放在一起,并且能够折叠或压缩,它的高度会减少吗?为什么?2.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Step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1.总结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总结一亿张纸的高度,并与学生一起写在黑板或白板上。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材分析
具体内容的教材解析和教学建议:
这个实践活动,建议分两步进行。
先提出“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
高?”的问题,让学生直接猜想相当
于什么的高度。
教材里呈现了4个学
生的猜想,也是表示这个意思。
但不
要让学生看书。
仅凭自己的想象进行
猜测,这样才能有猜想与实际的巨大
反差,这样对大数的感受才能印象深
刻。
再次,l 亿张纸摞起来到底有多高,怎么计算?让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讨论,如果学生确实找不到计算的办法,就让学生看教材中男生说的办法也就是找一个参照物,借助参照物进行测量,再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出l 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参照物也可以是别的物品,如教师可以提供500张一包的打印纸、新华字典等。
测量与计算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小组合作的任务与要求.教材上的记录表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具体的活动方式教师可以自行设计。
这个内容l 课时基本可以完成,但为了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知,建议再上1课时,测量一些其他的物品。
如储存1亿粒黄豆需要多大的仓库?1亿个人排成一队,需要排多长?……具体内容与方式请教师自行设计。
《1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学历案
《1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纸张厚度与纸张数量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究 1 亿张纸摞起来高度的过程,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测量纸张厚度的方法,理解纸张数量与厚度的关系。
2、难点对 1 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形成清晰的表象,发展数感。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纸,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把很多很多张纸摞起来,会有多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1 亿张纸摞起来到底有多高。
(二)探究活动1、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首先,我们要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准确地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呢?(小组讨论,交流方法)方法一:可以先测量 10 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 10,得到一张纸的厚度。
方法二:测量 20 张纸的厚度,除以 20 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假设我们测量 10 张纸的厚度是 1 毫米,那么一张纸的厚度就是 01 毫米。
2、计算 100 张、1000 张纸的厚度知道了一张纸的厚度是 01 毫米,那 100 张纸的厚度是多少呢?100×01 = 10 毫米= 1 厘米1000 张纸的厚度是:1000×01 = 100 毫米= 10 厘米3、推算 1 万张、10 万张、100 万张纸的厚度1 万张纸的厚度:10000×01 = 1000 毫米= 100 厘米= 1 米10 万张纸的厚度:100000×01 = 10000 毫米= 1000 厘米= 10 米100 万张纸的厚度:1000000×01 = 100000 毫米= 10000 厘米= 100 米4、计算 1 亿张纸的厚度1 亿= 100000000100000000×01 = 10000000 毫米= 1000000 厘米= 10000 米(三)感受 1 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10000 米到底有多高呢?我们来对比一下一些常见的建筑物的高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案、教学设计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特别的大数——亿。让我们一起探索亿的秘密,看看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亿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亿的数量级。
2.介绍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亿的基本运算。
4.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数学日记,内容包括:你对亿的概念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感悟。
5.家长参与作业: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探讨生活中亿的数量级的事物,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共同完成一份“生活中的亿”小报告。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书写工整,保持作业本整洁。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步理解亿的概念。
2.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增强信心。
3.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创设情境:以“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纸张摞叠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2.家长参与作业时,请关注孩子的思考过程,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3.完成作业后,同学们要认真检查,确保计算准确,逻辑清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 北京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当能够:•理解亿和千万的数值大小以及它们与其他数字的关系;•通过数学运算和实践掌握亿、千万与其他数字之间的转换方法;•能准确地估算大量的数字数量及其所占空间大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亿和千万这两个数字的认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亿和千万这两个数字在数学运算中的转换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学生对于数量概念形成误区的情况,提高学生对于数量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教学内容亿和千万的认识和运用,以及其与其他数字的转换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一张红色的正方形,让学生估算它的面积。
让一个学生上台估算,并记录其估算结果。
然后,用尺子来测量正方形边长,并计算出它的真实面积。
然后再与学生所估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看看它们的误差有多大。
理论探究•先讲解亿和千万的意义在黑板上写出亿和千万这两个数字,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数量转换关系。
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中国的国债规模是多少,世界上有多少人口等等。
•数字的结构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7亿人口,如果把每个人的照片印在一张纸上,全部照片印出来需要多少张纸呢?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向他们介绍数字的结构。
亿和千万之间,我们可以用万位来表示,亿和千万之间的转换关系大家都掌握了吗?那么现在我们来算一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即将纸条摆成图形并计算出其总面积和高度。
1.让每组学生用许多纸条或小木棍拼成正方形,并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然后,让他们将这些正方形排成一列,形成一堵高墙,并计算出它的高度。
2.计算出1亿张纸的面积和高度,让学生估算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
3.导入计算方法,即让学生通过纸张数量、纸张面积和高度的关系来计算1亿张纸所需的体积。
总结(10分钟)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从中总结出方法和步骤。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课程分析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课程分析
教学目标:
1.感受对l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的估算与计算的巨大反差,加强对大数的直观感受,进一步认识大数。
2.学会找可计数或可直观看到的数量为参照,通过推理找到大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感受l 亿有多大。
(2)与同学合作,共同计算出l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2.教学难点:找到计算的方法,计算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作用:
《l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主要内容是计算l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主要的教学内容有两个,第一个是先猜一猜1亿张纸擦起来有多高,第二个是计算1亿张纸摞起来到底有多高。
这个实践活动安排在大数的认识单元之后,是对大数认识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补充内容。
因为几百万、上亿的大数,学生是不能直观看到的,只能凭想象力去感知。
因此通过探究l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测量与计算,更形象地加深对大数的感知。
这个实践活动与第一单元最后的数学故事——棋盘中的麦粒有多少,都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通过活动与故事,加深对大数的感知。
这样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案
新四年级上册《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方法观察法,交流法课前准备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多媒体课件等。
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想1亿有多大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10000000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
)2.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
1亿张纸摞起来到底有多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根学生运用自己对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张纸摞起来到底有多高,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充满好奇心,产生去探索、研究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一)确定研究课题1.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
2.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
(二)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1.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
)2.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10张、100张、1000张……)3.师:有没有想到362张、1510张的?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张数?(1亿不是362的整倍数,不好推算)4.师:再说说我们要怎样研究?(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算出1亿是100的几倍,就用几乘100张纸的厚度,求出的结果就是1亿张纸的高度。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纸张的常见大小和厚度;2.模拟计算纸张的高度;3.通过计算、估算等多种方法来巩固学生对数据的理解。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字敏感性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纸张高度的计算方法;2.通过数学方式对数据进行估算。
2.2 教学难点1.如何将数字转化为可视化的实物;2.如何向学生解释数字计算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过程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品尝袋装饮料,了解它背后的数据,引入课题。
2. 学习纸张厚度数据(15分钟)分组讨论和给出不同方法,让学生学习纸张厚度,理解数据和单位。
3. 计算纸张高度(30分钟)学生通过不同方法计算1亿张纸的高度,进行在线估算。
随机抽取几个学生来计算答案并请他们解释计算过程。
4. 总结(5分钟)提问学生计算1亿张纸的高度,并巩固思路和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让学生介绍计算1亿张纸高度的方法。
2. 以北京为例,了解北京塔的高度(10分钟)放映北京塔的照片,并让学生介绍塔的高度,并以厘米为单位制定轮廓。
3. 比较纸张高度与北京塔高度(20分钟)以学生以前的计算结果为基础,让每位学生为纸张制定轮廓。
让学生比较纸张堆高的结果与北京塔的高度,并让他们分享他们的经验。
4. 总结(5分钟)让学生分享本课时的认识和经验,并提出问题。
四、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数字化加工能力和学生的细节研究,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纸张高度背后的数据,更好地解决问题。
此外,针对学生的设想和戏剧思维,还要在教学中提供多种参考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以确保各位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课的教学要点。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数字“1亿”、数字“100000000”及其数值的含义;2.经过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合理使用数值记数单位;3.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字“1亿”所代表的数量级;2.提高学生使用数值记数单位的能力;3.加深学生对数字、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1亿的数值意义的理解,增加学生对于数值的直观感受,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现场消防员为大家讲解100米高的楼房,这个楼房有多高?我们可以用100张纸塞进去,如果楼房更高该怎么办呢?2. 导入老师说: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用福利彩票上的数字排列来玩闹,例如:3亿4567万89。
但是你们知道这个数字是多少吗?在百度上搜“3亿4567万89是多少”吧,它是3亿4567万89,也可以用11个“亿”去表示,数值有点大了,它需要一个比较直观的形象来表示。
我们用纸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你们假如有1元,买了一张纸,折两次变成四张,再折四次变成16张,再折七次纸厚度就大概是多少呢?3. 讲授1.表彰我们知道了如何枚举福利彩票的数字,知道了折纸次数会影响纸张的厚度,那么问题来了:1亿张纸塞成一叠,有多高呢?2.实验让学生自己尝试折纸,记录折叠次数及最后的高度,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3.讨论让学生进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1亿张纸塞成的一叠有多高,给他们提供一些提示,例如:我们用一张纸来表示这里面最厚的一层,一元钱可以买多少纸。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让他们有大概的概念。
4. 总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对于1亿的数值概念有了大概的认识,对于计量单位数字表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实验和使用数字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
五、教学收获1.学生了解1亿这个概念,使其对数字更加敏感;2.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数字记数意识,并掌握了数值记数的常见方法;3.鼓励学生在班级内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数学问题的应用思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 (1)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具体事物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比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有机渗透节约、环保、国情教育等。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对数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感性经验。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来获得直观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讨研究的方法。
2、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五、教学准备:100张纸、水、大豆、天平称、量杯、直尺、计算器等。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出示100张纸,提问:这100张纸有多高呢?你怎样知道呢?(用眼睛估算、用直尺量一量,100张纸的高度大约为1厘米。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那同学们想象一下1000张纸摞起来有多高?1亿张纸呢?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1亿张纸摞起来到底有多高呢?(板题:1亿有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揭示本课的研究主题,这样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激起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二)、自主探究,活动体验。
1、猜想1亿。
师:那1亿张纸究竟有多少呢?师: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如果把一张一张的纸摞起来,1亿张会有多高呢?谁来猜一猜?学生猜想。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可是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已有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基本生活经验出发,去想象1亿有多大,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1.理解亿这个数字的意义;2.掌握亿的读法及其位数;3.能够利用已知的信息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换算亿及亿的读法;2.具体问题的求解。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亿的数量级及换算。
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副图片,上面是一些纸张叠在一起,问学生如果有1亿张纸叠在一起会有多高?让学生尝试猜测并估算。
2. 观察图片,探究亿的数量级(2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1个人、10个人、100个人、1000个人、1万个人、10万个人、100万个人、1亿个人。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些数字中哪个最大?为什么?2.1亿相当于多少个1万?多少个100万?3.如果把100个1万加起来,可以得到多少?4.1亿相当于多少个1元?多少吨大米?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理解亿的数量级,并掌握亿的读法。
3. 亿的换算(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并让学生练习亿的换算,例如:1.456亿= ____万亿+____亿+____万+____。
2.3.6万亿= ____亿+____万亿+____万+____。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归纳总结亿的读法及其相应的位数进行指导。
4. 实际问题的求解(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例如:1.如果1亿张A4纸码成立方体,多少米高?2.如果某桥梁荷载是1亿吨,那么需要多少头像文中所举重的大象那样重的大卡车才能将1亿吨货物运过去?3.如果全球人口有78亿,相当于多少个1亿?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在计算过程中检查、归纳计算要点。
5.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几道单选、填空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亿的读法及其位数,并能够应用已知的信息求解实际问题。
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常见错误,并在课堂上及时归纳计算要点,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计算能力。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学设计大兴区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刘玲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刘玲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 实施者刘玲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 指导者张英 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其他参与者 无 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本节课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领悟数学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⒉ 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对整数的认识,分为四个阶段。
即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
本节课《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之后的实践活动,是对大数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大数的特点就是“大”,大到很难在现实生活中直观地看到,要凭借想象去感知,但又不能空想,所以这部分知识需要实践活动的支撑。
通过“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这一实践活动的研究,在观察、猜想、实验、推理、对照的过程中,加深对大数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基本信息课名《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 学科数学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四 授课日期 2015.10.12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 :人民教育 出版日期:2014年6月(2)学生情况:①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建立了初步的数感。
对于1亿这样的大数,学生只知道1亿很大,但很难在生活动找到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②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根据这个特点,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我还进行了课前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能从数的组成描述1亿的大小,觉得1亿很大,没有确切的认知。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上 一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2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了大数,对大数的知识了解比较清楚,会计算包含除,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这都为计算1亿张纸的高度打下很好的基础。
个别学生在方法上不够清楚,需要老师加以提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引入新课
(一)猜想1亿有多大
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10000000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
(二)引入
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
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四年级数学上册《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优秀教学案例
2.利用估算方法,计算出一亿张纸的大致高度,并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高度进行比较。
3.讨论在估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估算结果和讨论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以下方面:
1.不同估算方法的优缺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这个数量级,我会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讲解: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亿张纸的高度进行估算。
2.讲解估算方法,如利用已知的纸张厚度和数量,进行乘法运算。
3.讲解如何将估算结果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高度进行比较,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我会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2.设计一道与“亿”相关的数学问题,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3.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道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共同体验数学的乐趣。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本教学案例的最大亮点之一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化情境。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张作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亿”的数量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境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同感和应用意识。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1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学历案
《1 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1 亿张纸摞起来高度的过程,掌握测量和推算的方法。
2、感受 1 亿这个数字的大小,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测量和推算,得出 1 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难点:如何合理选择测量方法,以及对测量结果进行准确推算。
三、学习准备1、若干张相同的纸。
2、尺子。
四、学习过程(一)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纸,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把 1 亿张纸摞起来,会有多高呢?(二)初步探究1、小组讨论:要想知道 1 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我们可以先怎么做?2、学生可能会提出:可以先测量出 100 张纸的厚度,然后再进行推算。
(三)实际测量1、各小组选择100 张相同的纸,用尺子测量出它们摞起来的高度。
2、记录测量结果,注意测量的准确性。
(四)数据整理与分析1、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2、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计算出平均每张纸的厚度。
(五)推算 1 亿张纸的高度1、已经知道了平均每张纸的厚度,那么 1 亿张纸的高度就是用每张纸的厚度乘以 1 亿。
2、学生进行计算。
(六)交流与反思1、对比不同小组推算出的1 亿张纸的高度,讨论为什么会有差异。
2、思考在测量和推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如何减小误差。
(七)拓展与应用1、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数量达到 1 亿的事物,比如 1 亿粒大米有多重、1 亿步能走多远等。
2、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尝试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探究。
五、课堂练习1、如果 100 张纸的厚度约为 1 厘米,那么 1 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多高?()A 100 米B 1000 米C 10000 米D 100000 米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01 毫米,1 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大约是()A 1000 米B 10000 米C 100000 米D 1000000 米六、课后作业1、自己选择一种测量方法,估算 1 亿颗豆子堆起来的高度。
1.5《大数的认识: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教学课件)五年级 数学上册北京版
想一想,设计什么样的表格才能满方案 设计记录表。 1亿有多大测量记录表。
姓名:
纸张数量
测量数据(厘米)
推算结果
100张 500张 1000张 调查结论
探索新知
活动三 探究活动
测量计算?
别忘了做好记录。
难道真的要找1亿
张纸来量一下吗?
芳芳
阳阳
不用,可以先量出
100张纸的厚度。
(2)调查方法:先量出一部分纸的 厚度,算出1亿是这部分纸的几倍, 就用几乘这部分纸的厚度,求出的结 果就是1亿张纸的高度。
探索新知
活动二 制定活动方案 首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用具。 2.确定收集数据的途径和方法。 3.设计记录表,方便调查记录。
想一想,说一说, 制定方案前我们要弄 清楚那些问题呢?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借助对具体 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
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知识回顾
从数的组成理解一亿有多大?
一亿相当于:
(1
)个亿
( 10 )个千万
( 100 )个百万
( 1000 )个十万
( 10000 )个万
(100000 )个千 (1000000 )个百 (10000000 )个十 (100000000 )个一
达标练习
写1亿个字大约用多长时间?
每个字用4秒,一刻也不停地写,写1亿个字 大约要6666667分钟,约合4630天,也就是 12年零8个月。
课后作业
作业:
完成练习二相关练习。
Thank you!
调查结论
1亿有多大测量记录表。 姓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感知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2、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和对比”的过程,了解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经历与他人合作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猜想,实验验证,推理和对比的过程,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知1亿有多大。
教学难点:
感知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纸张、直尺、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播放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大数的认识”,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
大数,老师又收集了一些,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
在茫茫宇宙中,银河系约有2000多亿颗恒星,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10亿颗星。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
在地球上,生活着近70亿人,而我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3亿人。
其中在校小学生约1亿人,如果让这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师:你们发现视频中出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些数据都是用“亿”作单位的,都是亿以上的数。
师:你找得真准,看来“亿”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那1亿到底有多大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一亿有多大。
【板书:1亿有多大】
二、确定方案,实验验证。
(一)、提出问题:
为了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一亿的大小,我们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这是生
活中常见的打印纸,老师就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呢?
【板书:问题】
就这个问题用具体数量大胆地猜一下,谁来说说你的猜想?【板书:猜想】生1:我猜1亿张纸有……
师:嗯,这是你的猜想,(板书)谁再来猜一猜?
(数据差异大,可以用语气的轻和重来对比两个数据。
)
“哪个更准确呢,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验证。
【板书:验证】
(二)、确定实验方案。
师:(1)、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必须要拿1亿张纸摞起来测量他们的高
度吗?
(2)、你们有什么简便可行的办法吗?(稍作停顿)请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预设:
生:我们准备先测量100张纸有多高,然后再推算出1亿张纸有多高。
【板书:100】
师:追问,测出100张纸的厚度后,怎样推算1亿张纸的厚度?
生1:看1亿里面有多少个100?
100000000除以100=1000000,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有1000000个100张纸的厚度。
师:大家觉得这组的方案怎样?
生:很好。
师:测量的数据选择的好不好?为什么?(好测量、便于计算)。
师:1张纸不是更好计算吗?
生: 因为1张纸太薄了,我们用直尺不方便测出准确的厚度。
师:一般不选择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出示10张纸摞起来的,引导学生发现不方便测量。
还有不同的选择吗?
50张纸:方便我们验证吗?(不方便计算)
1000张:方便我们操作吗?数量太多,准备那么多纸不方便。
总结:方便测量,方便计算。
我们在测量时,都会产生误差。
测量的数量大一些,推算时误差要小一些。
测
量数量小,推算后误差就更大了。
所以综合来看选择数量100的最好。
(三)、动手操作,实施方案
师:明确了方案,我们就可以做实验了。
请同学们小组分工合作,注意以下要求:【课件展示】选取材料,完成活动记录单,最后推荐代表,准备汇报。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评价,获得结论。
刚才大家积极动手操作验证,得出了结论。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师:这是第*小组完成的活动记录,现在有请第*组的代表上台汇报。
生:大家好!下面由我代表第1组进行汇报。
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1亿张纸有多高。
我们先测量出了100张纸的高度是1厘米。
然后进行推算,1000张纸就是1
分米;10000张纸就1米;照这样推算下去,100000000就是1万米。
我们的结论
是1亿张纸有10000米!
师:好,刚才这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同学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觉得他们组的推算很清楚,结果进行了转换,一目了然,就是说话的声音小
了点。
其他小组:或者:先测量出了100张纸的高度是1厘米。
100000000除以100=1000000
1000000乘1=1000000厘米=10000米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小组推算的过程?(讲解板书过程,推算一词写出来)
师:你真善于学习,既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又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谢谢你!
请大家根据汇报结果把小组内的记录单进行修改。
师:为了方便测量和计算,我们选取了100张纸进行测量,测量的数据是最终的结果吗?都只是1亿里面小小的一部分。
【板书:部分】
师:先计算一部分然后再推算到1亿,也就是整体。
【板书:部分整体】
从部分推算到整体是数学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体现了数学中
化繁为简的思想。
师: 10000米究竟有多高啦?走进生活一起来看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德阳电视塔,它的高度是218米。
远远看去,高高耸立在德阳这座城市的上空。
师:1亿张纸10000米,大约有多少个电视塔那么高。
通过我们估算,大约50
个电视塔那么高,真是高得难以想象。
师: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吗?这就是世界最髙峰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
高度是8844.43米,1亿张纸摞起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1000多米。
小结:薄薄的一张纸,有的只是不起眼的厚度,但是1亿张纸紧紧摞在一起,
却比珠峰还高,一亿这个数据竟然如此强大。
刚才我们用部分到整体的方法推算除了1亿张纸的有多高的问题?
你们还想用这个方法研究关于一亿的什么问题了?学生积极说。
(板书问题)
引出想探究一亿粒米有多重。
猜一猜,会有多重了?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班的学生也进行了实验验证, 呈现几张活动图片。
大家能猜出来他们大致是怎么研究的吗?
有谁能够看懂他们的研究方法。
(呈现活动记录单,两张不同的,一是测量
100粒和1000粒)
请学生上来看到实验单进行讲解。
师:老师推算的1亿粒米是2000千克,你们知道这些大米,老师要吃多久才能吃
完吗?请看,如果我一天吃400克,那么大约要14年才能吃完1亿粒大米。
小结: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粒米,可我们每天都在浪费粮食,如果我们每人都浪
费一粒粮食,可就是13亿粒,可供一个人可以吃13个14年。
老师还收集了一些信息,请接着看。
谈谈你的想法?为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获得了新的结论,这些结论与之前的猜想相差那么大,充分说明了1亿这个数据是那么的巨大。
【板书:巨大】
今天学习从部分到整体的推算方法得出一亿个物品的大小,你们能够利用这个
方法进行探究学习吗?请看刚才提出的问题,该怎么操作验证了?
孩子们真棒,生活中人们也利用了这个方法进行研究了1亿元人民币的大小,1亿元究竟有多大啊?大家想看看嘛?
播放完毕后。
一亿元多吗?
三、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师:确实,我们没有想到这薄薄的纸、小小的米、百元人民币,当它们积少成多
达到1亿时,竟显得如此的巨大。
这样不禁让我想起了荀子《劝学》的一段话。
(播放课件)
结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