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5篇
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5篇《五柳先生传》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熟读、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学生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
●教学方法1.文献法。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如陶渊明简介、作品介绍、陶渊明的思想、历代文学家对陶的评价等等。
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探究,力求有所发现。
2.朗读法。
这是陶渊明的一篇名作,文字平淡而富含真意,朴实而又凝练,需要在多次朗读中,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的情操。
要保证课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3.讨论点拨法。
对课文的翻译、对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讨论交流中完成,通过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资料汇演,设置开放性问题供学生探究思考,深层研讨,突破难点;品味鉴赏,赏析课文个性鲜明的写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一)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3篇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3篇精心整理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希望这份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3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明确人物个性并分析成因2.体会并学习本文简洁晓畅的语言特色二、教学重点:1.明确五柳先生的人格特征: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特立独行)2.体会本文简洁晓畅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安贫乐道”思想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成就及评价,同学自读。
(2)出示问题:从材料中说说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3)过渡:《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又寄予作者什么思想情感?(设计说明:通过阅读材料,学生了解作者尤其作者的思想状况。
为下面的人物个性、主题、语言特点的学习打下基础)2.了解文义(1)师范读,生自读,文从句顺即可。
(2)给下列句子画出正确的句读并作翻译:①因以为号焉。
②或置酒招之。
③曾不吝情去留。
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3)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将有困难的字、词、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①因/以为号/焉。
②或/置酒/招之。
③曾不/吝情/去留。
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设计说明:通过划分句读,同学会自觉翻译课文,了解文意。
方法上先组织统一学习,再小组学习,便于同学学习)3.明确人物个性及成因(1)出示下列问题,学生讨论:①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五柳先生的个性特征吗?这个特征从哪几件事上可看出来?②想一想:他的个性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先前的作者简介想一想)(2)小组讨论,教师作巡视指导。
(3)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评点。
五柳先生个性特征:不慕荣利。
(安贫乐道;特立独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事件:①好读书;②性嗜酒;③常著文章以自娱。
个性特征形成的原因:儒道思想的早期影响,官宦生涯的厌倦,归隐生活的向往。
《五柳先生传》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五柳先生传》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五柳先生传》教案篇一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可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法,对课文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应予以注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
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
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言词汇,在复习本课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词语,文言文的常用词也适当练习。
有些句子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
一、导入板书课题:五柳先生传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可据学生情况处理。
四、知识点梳理1、文学常识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2、掌握重点字词句(侧重课下注释)3、反复朗读,回答问题⑴ 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
⑵ 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3篇)
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3篇)《五柳先生传》教案篇一一、导入1,导语: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初读重点拼音:辄(zhé)吝情(lìn) 短褐(hè)箪(dān)瓢屡(lǚ)空晏(yàn)黔(qián) 汲汲(jí)俦(chóu) 衔觞(shāng) 欤(yú)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2、注意节奏。
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三、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第一段:何许:什么地方。
许:,处所、地方。
亦:也。
详:形容词作动词,知道。
姓字:姓名。
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外改的别名叫“字”。
因:因此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以:把。
为:作为。
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助,无义。
好:喜欢,喜好。
不求甚解(成语):不追求过细的理解。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精选16篇)《五柳先生传》篇1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一导入各位同学,假使我们现在都变成了鸟,有两种生活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做寓居于鸟笼的金丝雀,衣食无忧,冷暖不愁,但要察言观色、强言欢笑;一是做翱翔于天际的鸿雁,任意东西,自由往来,但要忍饥挨饿,经历风雨。
你会选择哪种生活呢?请说明理由。
(指名回答) 的确,当物质和自由两者不可兼得之时,大多数人会难以抉择。
而真正崇尚自由的人,则会毅然摒弃物质,选择自由。
即使忍受物质的匮乏,也要固守精神世界的纯净和独立。
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今天我们要学习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之名所写的一篇自传,一同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感受他高洁的精神气质。
二初读全文1.文中哪些语句介绍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从中可看出五柳先生具有怎样的品性?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衣------短褐穿结如安贫乐道食------箪瓢屡空也志趣: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喝酒------性嗜酒,期在必醉率真自然著文------常著文,娱己示志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文字。
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4.齐读全文。
三拓展提升1.阅读诗作,分析作者于诗中所抒发的情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认识?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②],一去三十年。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一):《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课文的真实情境,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体验故事,进行自主感知,自我感悟,构成语感,陶冶情操2、从读入手,了解文章大意,以突出文言文特色;透过引导学生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感悟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并贯穿写人的方法,从而延伸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上。
【指导思想】当今社会正处于一种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中学生的阅读潜力,说到底也是一种信息的理解、辨别、筛选和概括的潜力。
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的潜力,也就是抓眼的潜力。
包括抓题眼、文眼、字眼、词眼、句眼、段眼等。
而任何一种潜力的构成都是训练的结果。
抓取关键信息的潜力也是需要训练的。
一方面要有老师的指导(训),另一方面要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练)。
但训练方式不是大搞题海战术,而是要集中体此刻三两个精炼的课堂提问中,透过师生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标试行以后,语文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初中生要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目前,打开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
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就务必启发学生,引导探究。
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发现质疑,用心思维。
最后结果是否与教师的预想吻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启发思维探究的过程,答案能够丰富多彩。
回归人文是新课标的另一面重要旗帜。
值得指出的是,人是社会的人,也是历史的人,人文精神除了横向的相通,还有纵向的传承。
而文学即人学,要深层探究一篇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精神风貌,就离不开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印证。
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触发点,比较,迁移,打开一道口子,让神秘的天光照进来,激发出学生超越教材的感悟,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实现人格与情感的升华。
【教材分析】《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中学语文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短篇传记,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鲜明。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分析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把握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桃花源记》,介绍陶渊明。
2.齐读课文,感受五柳先生的形象。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
三、分析课文1.分析五柳先生的家世、性格、生活态度等方面。
2.体会课文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四、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对五柳先生的印象。
二、深入分析1.分析五柳先生与世俗观念的不同。
2.探讨五柳先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三、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五柳先生给我们的启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对五柳先生的感悟。
二、拓展延伸1.分析五柳先生与现代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质。
三、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对五柳先生的感悟。
2.探讨五柳先生对我们的启示。
三、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四、课后作业1.深入阅读课文,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
2.写一篇关于五柳先生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践行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质,提升个人素养。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深入分析(分析五柳先生与世俗观念的不同)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五柳先生与周围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生1:我觉得五柳先生不追求名利,他喜欢读书,但不求功名。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通用6篇)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通用6篇〕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通用6篇〕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理解传记与自传的根本特点。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介绍陶渊明的文章,以备与同学交流。
2.扫除字词等阅读障碍,以备老师检查。
3.将课文表现五柳先生的详细内容列成表格。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
教学设计导入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妙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如今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
两篇文章互相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板书课题〕整体感知1.认知生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读一读,写一写,集中掌握:嗜〔shì〕辄〔zhé〕吝〔lìn〕箪〔dān〕黔〔qián〕汲〔jí〕俦〔chóu〕觞〔shāng〕欤〔yú〕2.朗读课文老师朗读课文,不设置考虑题,只要求大家认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后指导学生朗读。
3.翻译课文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段逐句地解释全文,并做好笔记。
老师巡视,要关注那些根底较差的同学,有不懂的问题让他们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询问。
最后由学生课堂讲解,互相交流。
老师需要重点讲解的词句:①每有会意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环堵萧然⑤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⑥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⑦以乐其志⑧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研讨与交流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条分缕析地谈谈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五柳先生,详细内容又是什么。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把相关内容列在黑板上〕5.归纳课文内容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补充完善课前所列表格内容。
提示:主要方面相关内容籍贯姓字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优秀6篇】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以帮助学生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
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1、营造氛围,指导方法今天上课的两条要求: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第二,沉下心来,读出自我,开动大脑,读出困惑。
(做一个小游戏,看大家是否真正身心放松了。
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
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我们不妨照此方法来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2、初读课文,疏通字词(范读、自由读、重点读、齐读)3、充分讨论,体会文意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c.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
(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大家看看这些诗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哪一个字——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d.这时候我们便可以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须先简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生平简介)。
4、归纳特点、仿写自我a.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之美,不是一种夸饰之美,也不是一种拙朴之美,而是一种洗炼之美。
五柳先生传教案(精选9篇)
五柳先生传教案(精选9篇)《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品鉴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2、背诵课文,积累“晏如、萧然、汲汲、戚戚、不求甚解”等文言词语。
【教学思路】导入新课诵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品鉴高趣赏析态度,品味五柳风致;由人推己各抒己见,领略先生丰采;知人论世以今鉴古,感受魏晋风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魏晋时代,有许多特立独行的高人雅士,同学们想不想去见识一下?我们今天就随同陶渊明一同去拜访魏晋时的一位高人——五柳先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体会感情基调,注意字音及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有滋有味地读,有板有眼地读,互译课文,质疑字词,同时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教师巡视指导。
三、研读课文:由文及人,品评五柳先生的高情远趣及精神气质。
1、陶渊明是如何来写五柳先生的呢?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说说他的。
发现。
讨论明确:想要了解一个人物,不妨研究一下他的兴趣爱好。
2、你是如何评价五柳先生这些兴趣爱好的?明确:读书适意,醉酒陶情,着文娱志。
关注“会意”、“欣然”、“自娱”等词。
表现了他的高情远趣。
3、五柳先生的“高”还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细读课文,找出来予以品味。
明确:隐姓埋名,深藏避世;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关注“晏如”等词语。
4、体会“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思想境界。
其实,五柳先生无论是读书适意,还是醉酒陶情,无论是著文娱志,还是深藏避世,都缘于他的一种情怀,或者也可以说是他的思想境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板书)请学生翻译这两句话,注意“戚戚”与“汲汲”的意思。
请学生仔细品读这两句话。
四、品读课文:由人推己,与五柳先生对话。
学习文言文,不但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知识,还要学会与古人对话,从中汲取精神养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五柳先生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那么,请问:你喜欢(欣赏)五柳先生吗?为什么?在充分听取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明确:投影——无论同学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就是本真的'陶渊明,他的一切性情都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息息相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9篇】柳先生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思路】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
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独特个性。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 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⑴ 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⑴ 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 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⑴ 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⑴ 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2、鉴赏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阅读障碍2、引导学生多渠道查阅、收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如生平简介,历史家对陶渊明的评价等等3、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教学步骤】一、导言设计(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二、释题:“传”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等,虽记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的写进,而是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10篇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10篇《五柳先生传》教案篇一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翻译语句,了解意思;品析语句,积累名句。
2、能力目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3、价值目标: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从正反两方面来对照体会五柳先生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
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一.导入师:这一学期,我们还学习了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游记》,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现在让我们从作者写的自传《五柳先生传》中,更直接的认识陶渊明。
师:为了充分利用好这节课,首先我们来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生:(读)(出示冯友兰读书方法)师:下面我们就按照我国在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的“读其文、知其意、明其理。
”的读书方法来学习这篇古文。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划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并把它写到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生:(自由朗读,划出生字词)师:刚才同学们读了文章,划出了不会读的字,好我们来看黑板上不会读的字,谁来帮助解决。
生:(帮助正音)嗜(shì)辄(zhé)吝(lìn)褐(hè)箪(dān)颇(pō)黔(qián)汲(jí)俦(chóu)觞(shāng)赋(fù)欤(yú)师: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我们来听一下文章的朗读录音,请同学们在难读的句子上可以划出节奏。
生:(听朗读,划节奏)。
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22.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
《五柳先生传》知识与能力:1.透过作品初步了解自传的特点。
2.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3.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
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3.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2.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
二课时一、导入今天上课有两条要求: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谈论自如;第二,沉下心来,读出自我,开动大脑,读出困惑。
那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呢?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境。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个步骤。
曰:“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我们不妨照此方法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范读、自由读、重点读、齐读结合。
易读错的字:2.指定学生逐句翻译全文,师生共同点评。
(1)补充注释: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地知道。
或置酒而招之置:置办。
招:招来。
曾不(zēnɡ)曾: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简直”。
吝情(lìn)吝:舍不得。
晏如晏:安逸,闲适。
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自娱娱:使欢乐。
颇示己志颇:稍微,略微。
以此以:依靠。
此:这些。
以乐其志以:用来。
(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以乐其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乐(4)文言句式①判断句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B.晏如也(“也”表判断)②倒装句A.不戚戚于贫贱(“于贫贱”,介词结构后置)B.不汲汲于富贵(“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③省略句A.闲静少言(省略主语“五柳先生”)B.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哪些性格、志趣与生活?主要方面文中语句籍贯姓字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因以为号焉。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教案教学设计范例五篇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教案教学设计范例五篇作者陶渊明运用记传体,假托五柳先生之名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世俗苟同的内心情怀,通过对自己的志趣、爱好体现出一名高洁的隐士不凡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
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介绍陶渊明的*,以备与同学交流。
2.扫除字词等阅读障碍,以备教师检查。
3.将课文表现五柳先生的具体内容列成表格。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
教学设计导入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五柳先生传》。
两篇*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板书课题)整体感知1.认知生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读一读,写一写,集中掌握:嗜(shì) 辄(zhé) 吝(lìn) 箪(dān) 黔(qián)汲(jí) 俦(chóu) 觞(shāng) 欤(yú)2.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不设置思考题,只要求大家认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后指导学生朗读。
3.翻译课文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段逐句地解释全文,并做好笔记。
教师巡视,要关注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有不懂的问题让他们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询问。
最后由学生课堂讲解,相互交流。
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词句:①每有会意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环堵萧然⑤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⑦以乐其志⑧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附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4篇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4篇引导语: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2、体会课文写人方法。
3、品析词句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
2、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
【教学方法】l、诵读—品味—积累。
2、品读—评析—习作。
3、设疑一点拨一释疑。
【媒体设计】1、放音机(配课文朗读磁带)。
2、投影仪(配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画胶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课前印发教师撰写的《采菊东篱下──古诗新读》。
(见后“附”)一、导语设计(出示诗意画投影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
它表达了诗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静的心境。
诗人为何有此心境呢?主要与诗人生活际遇、性格志趣有关。
现在,我们就通过他的著名散文《五柳先生传》,来认识认识这一代名家。
(解说:诗丈、图并举,乃为教学营造淳朴、宁静的意境,让学生迅速找到与课文谐和的振点。
)二、解题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当时政治黑暗,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
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
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三、研习课文1、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10篇)
《五柳先生传》教案(优秀10篇)《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体悟主人公性格志趣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3、学习抓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的写人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2、积累字词,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1、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2、“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朗读和整体把握。
第二课时翻译及字词。
一、导入:李白诗云“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
”同学们可知诗句中写的人是谁?彭泽令,五柳先生,是陶渊明。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景色怡人,远离战争,人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五柳先生传》,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生活状态、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1、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
曾经做过彭泽令,东晋文学家。
2、代表作:《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共五首,《桃花源记》三、检查预习情况1、读音辄zhé、褐hè、黔qián、曾zēng、箪dān、俦chóu、觞shāng2、朗读检查。
齐声读,老师正音。
四、朗读训练。
1、自读,从节奏,语速,语调,读音等方面训练,读出感情。
2、指名读书,其他人听后评议(2 3人)。
3、老师范读,听并用划出节奏。
师教读。
4、齐声读。
五、解读志趣先生无名无姓,不知哪里人,得号缘由:“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
以柳树为号,柳之扶风正如隐士的高洁飘逸,先生又有哪些志趣呢?1、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2、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志趣(三大志趣)教学目标篇二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 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⑴ 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⑴ 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 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⑴ 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⑴ 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八年级下语文《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五柳先生传》的文学价值,体会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2.分析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会从传记文学的角度欣赏文章,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单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陶渊明的诗歌,感受其文学风格。
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五柳先生传》,理解文章大意。
(2)讨论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3.分析文本(1)分析五柳先生的形象①学生找出文中描述五柳先生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句子。
②分析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如:率真、淡泊、独立、坚韧等。
(2)分析文本修辞手法①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②分析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如:生动形象、突出特点等。
(3)分析文本结构①学生划分文本结构,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
②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等部分的作用。
4.感悟文本(1)引导学生从五柳先生的形象中,感受到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2)讨论五柳先生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如:追求真实、独立思考等。
5.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阅读《五柳先生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6.作业布置(1)熟读《五柳先生传》,背诵重点句子。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五柳先生传》,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五柳先生的形象,感受到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传记文学。
课后,学生反映良好,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1.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3.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精选7篇)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常识,理清文章结构脉络;2、能力目标理解文意基础上,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正确理解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教法学法:角色投入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引导法课型结构:板块式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前置补偿,导入新课1、师提问:“世外桃源”的出处。
2、回忆背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3、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对陶渊明的概括了解。
第二板块:精讲点拨,略通文意1、老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句读、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依据注释,同桌合作试通文意。
师巡回指导。
第三板块:师生互动,构建板书1、转变角色“记者”采访“五柳先生”师先示范:“先生是哪里人氏?”“先生贵姓?”2、学生角色转移为“记者”或“五柳先生”,进行问答活动。
例:问“先生有什么爱好呢?”答“我爱读书,但并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3、在问答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构建板书。
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4、生依据板书,背诵课文。
第四板块:大家谈1、师引导过渡到对“陶渊明”的评价与认识上(让学生做评论员)品头论足说陶潜由古到今话隐士2、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例:生“我认为陶隐居是逃避现实的懦夫行为。
他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揭竿而起!”3、老师及时予以点评、表扬。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评价陶的处世态度。
第五板块:畅想篇1、老师在肯定学生的评价后,引入到“戏说21世纪的五柳先生”,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做“导演”。
2、生尽情导演例:“五柳先生当了一名反腐倡廉、为民做主的清官!”3、老师表扬、鼓励。
五柳先生传教案(精选17篇)
五柳先生传教案(精选17篇)五柳先生传教案篇11、学问目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翻译语句,了解意思;品析语句,积累名句2、力量目标把握学习古文的方法3、思想目标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导入师:这一学期,我们还学习了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游记》,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抱负社会的追求。
现在让我们从写的自传《五柳先生传》中,更直接的熟悉陶渊明。
新授总结作业1、背诵文章2、把拓展的内容收集到课外学问本上,并再收集2个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语文教学以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标为依据指导。
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培育同学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力量。
培育同学制造性阅读力量,提倡多角度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2)让同学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要求同学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育语感。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五柳先生传》是长春版八班级上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短小精致的文言作品。
陶渊明运用记传体,假托五柳先生之名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世俗苟同的内心情怀,通过对自己的志趣、爱好体现出一名高洁的隐士不凡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
教学本课,重在指导同学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共性鲜亮的写人手法,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以点拨为主,多练习朗读。
分析课文引导同学从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通过争论,感悟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亮的思想性格。
八年级课文《五柳先生传》的优秀教案
八年级课文《五柳先生传》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并熟记《五柳先生传》的内容及作者陶渊明的基本情况。
1.2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1.3分析并概括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
1.4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2运用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3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拓展延伸,提升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并熟记课文内容。
1.2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1.3分析并概括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2.1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2.2深入理解五柳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背景。
1.2学生分享对陶渊明的了解及对《五柳先生传》的预习情况。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并熟记内容。
2.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词语解析3.1教师针对文中重要词语进行解析,引导学生掌握其含义及用法。
3.2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4.形象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柳先生的形象特点。
5.写作特色分析5.1教师讲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5.2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6.拓展延伸6.1教师提出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及感悟。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及感悟。
8.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8.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五柳先生的形象。
8.2深入理解五柳先生的人格魅力,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同学们,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认为五柳先生的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品格?”1.2在词语解析环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来加深理解:“‘闲静’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吗?”“文中‘灌园鬻蔬’是什么意思?你能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行为吗?”“五柳先生的‘不慕鸳鸯戏河岸,只愿鹅鸭游塘中’,你们觉得这反映了他的哪种品质?”“文中提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句话吗?”教学难点:2.1在分析文章写作技巧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作者在描述五柳先生时,用了许多对比的手法,谁能找出一两个例子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只说‘不知所终’?这样的结尾给你什么感觉?”“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如果让你写一个现代版的五柳先生,你会怎样描绘他?”教学过程补充:3.词语解析教师先让学生举例说明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再引导学生比较古今异义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柳先生传》
知识与能力:
1.透过作品初步了解自传的特点。
2.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3.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
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3.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2.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
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上课有两条要求: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谈论自如;第二,沉下心来,读出自我,开动大脑,读出困惑。
那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呢?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境。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
书的四个步骤。
曰:“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我们不妨照此方法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范读、自由读、重点读、齐读结合。
易读错的字:
2.指定学生逐句翻译全文,师生共同点评。
(1)补充注释:
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地知道。
或置酒而招之置:置办。
招:招来。
曾不(zēnɡ)曾: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简直”。
吝情(lìn)吝:舍不得。
晏如晏:安逸,闲适。
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自娱娱:使欢乐。
颇示己志颇:稍微,略微。
以此以:依靠。
此:这些。
以乐其志以:用来。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以乐其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乐
(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
B.晏如也(“也”表判断)
②倒装句
A.不戚戚于贫贱(“于贫贱”,介词结构后置)
B.不汲汲于富贵(“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
③省略句
A.闲静少言(省略主语“五柳先生”)
B.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哪些性格、志趣与生活?
主要方面文中语句
籍贯姓字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因以为号焉。
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曾不吝情去留;忘怀得失。
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总的来说,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而“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文章通过这种
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者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一、读课文,合作探究文意
1.作者是如何介绍自己的籍贯姓字的?
明确:“不知……姓字。
”
借其宅边的五棵柳树,便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道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
者本人,而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表现了其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行。
2.直接写他思想性格的句子是哪几句?
明确:“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反映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好读书”——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
“性嗜酒”——率直放达
“著文章”——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4.如何理解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明确: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既不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它还与作者的“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
求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的体现。
5.他“嗜酒如命”,是否消极颓废?
明确:不是。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他饮酒时“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也是他率直自然的体现。
6.作者如此喜欢“著文章”,却只是“自娱”,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
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体现,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更加令人钦佩。
7.最后一段“赞”语有什么作用?他们与孟子“所谓‘大丈夫’”的名言中的哪几
句话相似?
明确:“赞”是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
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句话相似。
二、特色探究
品味“不”字,了解人物。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
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里“卖名声、夸门第者”很多,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
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
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文章从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
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的精神。
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
作方法。
字、词、句的梳理是文言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必须是首要环节。
只有在学生把
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了。
因此,我在第二课时中花了大量的时间来逐
句理解品析。
“不”字的大量运用是本文在写作上最具特色的地方,通过分析这种写作手法对表现
文章主旨的作用,使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