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构建

基本内容
结果与讨论: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我国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如下:
基本内容
1、保障公众存款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2、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防止金融风险扩散;
4、适应金融全球化趋势,提高 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4、适应金融全球化趋势,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基本内容
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存款保险制度逐渐成为保障公众存款安全的重要 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因此,本次演示 以构建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完善 我国金融市场和保障公众存款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基本内容
文献综述: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美国,旨在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 定。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金融风险管 理工具。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最佳模 式选择以及国际经验等方面。
引言
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 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 的构建过程、制度优势、不足之处以及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完 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制度构建
制度构建
自2015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设立 存款保险基金,为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提供保障。存款保险制度覆盖了所有吸收 存款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等。
参考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为研究主题,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 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银行体系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次演示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 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中国海外投资的现状与面临的风险分析

中国海外投资的现状与面临的风险分析摘要: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今天,中国市场经济积极实行“走出去”发展战略,海外直接投资份额不断增加,在机遇与挑战的并存下,中国海外直接投资获得较大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组成的。
关键词: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分析;措施一、中国海外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1.政治风险。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容易产生政局不稳、政权更迭、民族冲突持续不断,甚至爆发内战或国家分裂的情况,通常存在政治风险的可能性比较大。
政治风险还包括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征收的风险、汇兑限制风险、政府违约风险、延迟支付风险、政策变动的风险等等。
2.外汇风险。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收支、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
外汇风险种类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
3.法律风险。
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历史地理、教育文化水平等不同,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和技术政策也有所不同,各个国家在对待外资的立法上就会存在着一些差异。
而目前关于国际多边投资及与投资相关经济活动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法规。
因此,跨国企业必须面临着多重的法律环境体制差异所带来的风险。
4.文化风险。
一是东道国消费者和本国消费者在消费习惯、偏好和购买力上的差异;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差异;三是制度文化的差异。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目标多是欧美成熟企业,而这些企业对自身的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并希望可以继续保持自身的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以强大的家长制和强调个人忠诚为特征,这与大多数西方企业强调“专业化”的文化难以短时间内实现完美融合。
5.技术风险。
技术开发风险较大,这种风险不仅来自技术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而且来自经济方面,即一种新产品被开发出来以后是否成功,还要看能否获得经济上的收益。
这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市场需求旺,则可获得收益,相反则会亏损。
二、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对策1完善国内关于海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措施首先,完善国内关于海外投资的法律制度,明确支持并保护海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完善海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国内保险制度与和东道国签订的双边和多边投资协定挂钩。
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机遇、风险与对策

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机遇、风险与对策李一文内容提要: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海外投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但跨国投资也蕴藏着许多风险。
为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中国政府与企业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抓住危机中的机遇,重点投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服务和监管体系;借鉴国际经验,重点建立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
关键词:金融危机 风险 保护机制 海外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很多国内企业具备了良好的海外投资条件,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海外投资的成功案例。
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之时,中国的央企,以雄厚的资本、超级的能量,纷纷出海,迅速地站在了全球各大经济体的门口,或买入资产,或增持股权。
但某些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如中国平安投资富通的亏损,28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到现在市值仅剩下10亿左右。
很显然,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
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和风险,并提出及时的应对良策,对指导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机遇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面对这次国际市场动荡带给中国企业的裨益,对于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的优势在哪?面临的机遇在哪?1.国际金融风暴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
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一些国家大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
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延续时间越长,破坏程度越大、经济恢复越慢,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就会越多。
2.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冰岛、巴基斯坦、希腊等国由于外汇储备不足,几乎面临国家破产的境地,而我国凭借充裕的外汇储备,至少到目前为止各方面情况运行良好。
金融危机背景下创新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危机背景下创新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金融危机下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已开始向全球蔓延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流量明显减少。
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出口额锐减。
因为美欧等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是中国的出口大国,他们的经济衰退,必然使出口的需求变小。
另外,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也会明显减少。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创新,很多工作都处在早期探索阶段。
不论是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分析问题,摸索思路,拿出方案,积极推动我国对外投资方式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国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面临的主要问题:1.跨国并购范围小、成功率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国际并购进入低潮。
外界对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给予很大的期望,但是国内企业应当保持清醒头脑和谨慎态度,在把握机会的同时,做好深入研究和准备。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资源采掘、工业制造业领域,近两年金融业跨国并购也时有发生;不过,服务业跨国并购总体上相对较少。
事实上,近年,全球范围供水供电、工程承包、消费电信等领域的跨国并购非常活跃,而我国相关上述行业企业未能敏锐地捕捉到相关国际机遇。
另外,我国跨国并购还需要提高成功率,这里的成功率,包括并购实现的成功率和并购后企业经营的成功率。
从并购实现的成功来看,目前我国资源领域的跨国并购已经引起美国、日本等战略对手国家的注意,正是由于美国国内某些人政治上的提防,才部分导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不能成功。
2.企业境外投资缺乏引导和规范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也激化了各国相互转嫁风险的内在利益驱动;全球金融危机呈现更加复杂的形势和局面,势必对我境外投资构成新的影响。
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能力开展境外投资。
在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和经营过程,规范中国企业投资和经营行为等方面,需要配套开展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
3.境内外证券市场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潜能未被发掘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但总体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风险可控,证券机构在欧美市场的业务有限,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影响相对较小。
保险业在跨境业务中的机遇与风险

保险业在跨境业务中的机遇与风险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境业务逐渐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
跨境业务为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保险业在跨境业务中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跨境业务的机遇1. 拓展市场跨境业务能够帮助保险公司打破地域限制,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跨境业务,保险公司可以进入新的国际市场,开拓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实现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 多元化产品跨境业务要求保险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提供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
这促使保险公司加快创新步伐,研发更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群体客户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3. 资金配置优势跨境业务使得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境外市场的优势配置资金。
在跨境投资中,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质资产进行投资,改善资金的配置结构,降低风险。
二、跨境业务的风险1. 法律与监管风险在跨境业务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涉及到合同效力、争端解决等问题。
同时,监管机构对跨境业务的监管也存在差异,保险公司需要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免触碰法律红线。
2. 汇率风险跨境业务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面临汇率风险。
汇率的波动可能对保险公司的资金流动、投资收益等产生重大影响,保险公司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对冲措施,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影响。
3. 本地化运营风险在跨境业务中,保险公司需要适应当地市场的经营环境,包括文化差异、消费习惯等。
如果没有有效的本地化运营策略,可能导致产品不受欢迎、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三、应对策略1.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跨境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研究和跟踪,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2. 本地化团队建设对于进入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跨境业务,保险公司应当建立本地化团队,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开展有效的市场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保护对策

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保护对策在“走出去”战略指引下,我国政府、企业等对外投资与海外贸易逐渐增加,我国海外利益也持续拓展,重要性在增强。
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因素增加情况下,中国海外利益现状如何,目前面临的潜在和现实威胁有哪些,如何保护海外利益等问题备受关注。
中国海外利益现状“海外利益”实际上是“境外的国家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
一国的海外利益主要包括:海外公民侨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国家在境外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利益、驻外机构及驻外公司企业的安全;对外交通运输线及运输工具安全等等。
中国的海外利益,即在中国领土之外的中国国家利益。
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海外利益主要体现在资产利益、人身利益、海外市场拓展和重要物资和能源的获取与运输等四个方面。
——资产利益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响应中国政府提出的“走出去”战略,近年来我国海外经济利益持续拓展。
据商务部统计,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1.2万家中国境内投资者已在境外设立1.3万家企业,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海外直接和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总量已超过2万亿美元(不含银行贷款债权)。
中国对外投资领域己由原来航运和餐饮为主拓宽到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领域,对外投资的形式已经从生产性投资为主逐步发展到境外上市、股权置换、跨国并购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
——人身利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我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外人员流动频繁、民间交往日益增多,中国公民出境求学、务工、经商、投资、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
据统计,1978年,中国公民出境仅为20万人次左右,而2008年中国公民出境达4000万人次,增长了200倍。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华侨华人3300多万人以上,分布在150多个国家。
其中,海外中国工人的数量已从2005年的350万人增至今天的550万人。
——海外商品市场拓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是提单风 险。目前大 多由货 主和银行开提货单 要逐步转 向仓单
提货。 由货主 与银 行共 开提 货单 的 要 在合同 中注 明仓单无提 货 功能。 时要有鉴 别提 货单真伪的措施 。 同 五是 内部操作风险 严 防 内部人 员作案 和操作 失误。
1 我 国中小企业 发展状况 我 国的 中小企业 从 2 . O世纪 8 O年
小企 业仍被排斥在外 资金 需求依然依靠 自筹。 物流金融是 为中 企业的规模 普遍较小 . 中方投资在 1。 美元以下的项 目居多。 。万 中
小企业 筹资的新的渠道 要 做强物流金融 . 千万户中小企业享 小企 业在亚非拉 发展 中国家和 中东欧转轨 国家投 资项 目居 多 其 使 受融资便 利 .还 需要方方面 面的不懈 努力 .我们应沿 着这 一思 中以工业生 产加工项 目为主 其次是服务行业 .包括餐饮 .旅游 路 .力求解决或缓 解 中小企业融资 问题。
动 物流公司不能 以自有 资本为企业垫付款项融通资 金 , 只能 配
合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活动 。
约我 国中小 企业海外投 资的进一 步发展 。因此 ,我 们要根据 已有
的海外投 资经验和教 - ,并借 鉴国外经验 ,从 多方面推 动我 国中 / j 3 l 不久前 U S在上海 开办 了在 华的第一 家金融公 司办亭处。 小 企业 海 外投 资 的 发 展 P 由于法律限制 这 一办亭处 目前仅提供金融顾 问咨询 服务 , 年 一 【 关键词1中小企业 海外投 资 对 策研 究
() 2 法律法规 的制约
我国中 小企业 卜 海夕投资
一王瑞兰
【 摘
首先 现行商业银行分 业经 营的法律规定 限制了商业银行
浅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浅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投资的增加,我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也日益深入。
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愈发增多,特别是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劳资纠纷、自然灾害等风险,给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中带来不小的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有利于促进对外投资的稳定。
我国企业在海外开展投资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政治风险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方面。
在一些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策频繁变动,容易给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经营带来不确定性,甚至使得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而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对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中受到的一系列风险进行保障,提高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信心,促进对外投资的稳定发展。
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风险成本。
目前我国在海外投资中所面临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劳资纠纷、自然灾害等,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而有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保障,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风险成本,降低企业因风险而受到的损失,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
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和企业声誉。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和声誉也日益受到瞩目。
一些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中因为各种风险而遭受损失,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还可能对国家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建立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风险,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提升国家形象,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在当前我国对外投资不断扩展的大环境下,建立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问题。
只有建立健全的保险制度,有效规避和化解企业在海外投资中所面临的风险,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国应当尽快着手建立健全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及对策(1).doc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及对策课程名称:《财务案例》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学生班级: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渐成风潮,因为风险控制不到位,或是责任心的缺位等原因,很多投资项目产生了亏损。
海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制度往往形同虚设。
我国海外投资主要面临以下风险:1、企业的海外投资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我国很多国企在投资时缺乏风险意识,缺乏全面的前期调查,盲目进入新的市场。
在国内投资,对于重大项目由于政府协助,无需进行较科学的风险防范程序就可顺利进行,导致了央企一直以来忽视风险的预测与防范,进入海外市场,由于对于市场不熟悉,且没有经过慎重的市场分析,在投标时也没有获得充分的数据,导致投标时估计的成本过低。
陌生环境存在着太多隐形的风险,又存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企业仍然带着这种在国内投资的优越感去面对海外市场,势必遭受失败。
2、中国缺乏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人才。
中国企业在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当中, 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寻找到具有海外背景、适合海外经营的人才。
企业在选拔驻外人员的过程中,仅仅考虑语言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考量选派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业经验, 同时还必须要求驻外人员具有对异文化的较强适应力, 具体表现在对异适应性、当地文化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则是, 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评估能力和培训机构, 而这种盲目的外派, 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外派失败。
3、企业对外投资扩张过快,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无法跟上。
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应该具备所有权优势,包括资金、产品、技术、管理、品牌等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各种要素。
我国多年来的对外投资,大多数是失败的。
这也反映出中国企业管理上所存在的巨大漏洞,由于项目管理混乱、成本无法控制,或者根本不具备实施的能力,最后被业主终止合同、没收保函的案例也经常出现。
4、政治障碍:中国威胁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 主要是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日益提高, 不仅同发达国家、客观上也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形成了竞争。
202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展历程及现状(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进展历程1.以FDI流出量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对外直接投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82-1991年的起步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均在10亿美元以内。
其次阶段即1992-2022年的稳步进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平均规模为27亿美元。
第三阶段即2022年至今的快速进展阶段。
2022年,我国a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202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从年流出量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3亿美元到2022年的161亿美元,增加了25.6倍。
2.以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1992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很小,但由于同期FDI 流入量也较小,因而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高。
但是,1992-202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出量较大,而同期FDI流入流量更大,因此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低。
综合来看,以流出流入比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1992年以后小于1992年之前;而从肯定值来看,正好相反。
3.以FDI流入量与FDI流出量的对比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1990-2022年,外商在华投资平均数为392.5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平均数为37.5亿美元,而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为6673.3亿美元,是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638.7亿美元的10倍多,特殊是近几年来,FDI流入的规模和速度消失了大幅度上升。
1990-202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与流出量之比为1∶0.096,可以看出汲取外国投资的规模远远高于对外直接投资,这两者存在严峻失衡,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海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业嚣 甘
业 十到
耋 鞍 r嚣 l 釜簸
47 I 1 ̄ l 1 46 5 3 1 0 3
● ・ 龙 对 经 223 , 黑 江 外 贸0 ・ 0
维普资讯
经 贸 论 坛
J M ●
为 27万 美元 ,其中 ,中方平 均出 还 不 适 应 国 际竞 争 和 经 营 理 念 。 资风险保 障。 8 由于海外投资活动需 资额 为 137万美 元 , 当前 , 2. 而 发 作 为我 国对外 投资 主体的 国有大 要面临的市场风险较高 , 因此如何 达 国 家平均 水平是 6 0万 美元 , 0 发 中 型 企 业 ,长 期被 产 权 不 清 、政 规避和 降低风险 就成为投资者考
一
●
当 前 ,国际 市 场 营 销 观 念 已 国际连锁经营顺应 了世界经 从 交易营销转变为关 系营销 ,企 济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优势在 业 的营 销 活动 也从 急 于 求 成 的 交 于 : 它具有庞大的营销网络 , 市场 易营销向建立长 期业务网络的关 相对稳定 ; 它将分散的经 营主体 系营销转化 ,营销渠道多采取垂 组织成有机的整体 ,统 采购、 直性 或水平性的营销方 式——国 统 促 销 策划 、统一 配 送 、统 际性连锁营销 。大 型连锁企业的 核算 ,并利用先进的信 息技术完 国际性经营已成为现实 ,并随国 善 了专 业 化分 工 ,科 学 合 理 地组 际 商业资本大量涌入我国 ,合资 织 商流 、物流 ,把 批发 与 零售 有 合 作 的 连锁 企业 在 我 国 各 地 已大 机 地 组 织 起来 ,使 商 品 在 流 通过
一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 生 着深 刻的变 化 ,在国 际生产 和 跨国经营为特点 的世界经济全球 化发展已成为明显趋势。面对这 趋势 ,我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 走出去 战略 , 它标志着我国将 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 和 国 际 分 工 体 系 。在 这 一 进 程 中 ,海外投资事业的发展成为影 响战略成败的关键。因此 ,如何 加强海外投资活动的宏观引导和 管理 ,就成为 个迫切需要解决 的 问题 。
浅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浅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与合作也日益增多。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际商业活动的重要保障,海外投资保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保障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安全和利益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但也伴随着各种投资风险。
例如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这些风险不但影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经营,甚至会威胁到其在外国的资产安全。
如果遇到战乱、政治动荡等突发事件,企业的海外资产将面临无法取得的风险。
而海外投资保险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发展起来的。
通过购买海外投资保险,可以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提供安全保障,让企业能够更加放心地进行海外业务开展。
二、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合作逐渐增多,我国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来应对各种风险。
只有在有了足够的风险保障措施之后,中国企业才会更加愿意走出去,更加乐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投资和合作。
三、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增多,我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对应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也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只有在有了足够的安全共保和风险防范措施之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才能更加从容自信地开展业务,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得到提升。
四、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良性发展作为全球化经济时代的主要参与者,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业务合作和投资活动。
而一个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保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利益,还能够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良性发展。
通过提供海外投资保险,可以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合作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能更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减少资金流失,提升海外投资和贸易的稳定程度,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良性发展。
对我国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探讨

{占 l 缸金 } J
20. () 5中 09
对 我 国 建 豆 海 夕 披 资保 险 制 度 的 j 卜 采讨
水 波
摘 要 中国加入 WT 为 中 国企业 到 海外投 资提 供 了机 会 和可 能 。因此 , O 我们 在 完善 引进 外 资立 法 的 同时 , 要 为 中 国 也 企 业 到 海外投 资提 供 相应 的 法律 保 障。 本丈 从 中 国现 状 出发 , 回顾 了海外投 资保 险制度 发展 的历 史, 分析 了我 国建 立 海外 投 资保 险制度 的相 关 问题 , 出 了关 于我 国建立 海外投 资保 险制度 的 思路 和具体 措施 。 提
按 照 国 际 上 海 外 投 资 保 险 的 习惯 ,海 外 投 资 保 险 至 少 应 该 征 用 险 、 汇 险 和 战争 内 乱 险 三 种 。 外 目前 我 国 中保 公 司将 海 外 投 资保 险 承 保 的 风 险 定 为征 收 、 兑 限 汇 制 、 争 以 及 政 府 违 约 。0 收 指投 资 所在 国 政府 采 取 、 准 、 权 或 战 征 批 授
如前所述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在国际间投资 中日益扮演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 而我国也逐渐认 识到对 本国海外投 资提供保障的重要性 。
目前 我 国 正 处 在 邓 宁 发 展 周 期 理 论 的 第 三 阶 段 , 对 外 投 资 有 扩 大 之 势 。2 0 05年 2月 l 中 国 出 口 信用 保 险 公 司 ( 称 中 国 信 保 ) 国 3日 简 和 家 开 发银 行 ( 称 开 行 ) 京 正 式 签 署 全 面合 作 协 议 。 但 与 我 国 蓬 勃 简 在 0
最新讨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完善途径

讨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完善途径一、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一年一度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三大资本输出国,对外投资额分别为2012年840亿美元,2013年1010亿美元,2014年1160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20%和15%。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提出以来,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谋划,今年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是设施联通。
其中,基础设施(包括输油、输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0年到2020年间,亚洲基建存在83,000亿美元缺口。
为此目的,中国牵头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旨在为亚洲地区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缺口提供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2013年10月,国务院专门发文,就如何有效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清理整顿违规产能、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等手段加强对相关产业的宏观调控,强化需求升级导向,培育高端产品市场,促进产能结构优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过剩产能的消化和遏制。
亟需保值增值的巨额外汇储备、国内基建领域消化过剩产能的客观压力、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技术渴求等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生逢其时,对基建领域的海外投资活动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
仅在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和洽谈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就有4项,涉及投资金额两千多亿美金。
如何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如何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在鼓励和保护本国海外投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实践中对海外投资的保护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因此,需要在正确认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性质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保险模式,并借鉴国外立法与实践经验,建立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关键词: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构想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资本输出国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或保险,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保险后,若承保的政治风险发生,致投资者遭受损失,则由国内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的制度。
目前,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投资保证制度。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性质从表面上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民间的商业性保险相似,是一种普通的财产与责任保险制度,但是从各国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目的和该制度的结构看,它是一种特殊的非商业性的保险制度,是一种国家或政府保险政治风险的制度,具有浓厚的官方性质,与一般的民间保险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它是一种国家保证或政府保证,其保险人,即海外投资保险机构具有国家特设的性质,其承保的风险范围仅限于私人海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
其次,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和鼓励本国私人对外投资,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力和地位,同时也是资本输出国推行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工具。
而作为民间或私人性质的保险机构无法胜任也不应该承担这种具有公权利性质的职能。
正是基于此,决定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只能具有“公”的性质,即国家保险的性质,也就必须完全或主要由政府机构主持经营。
再次,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经常与政府间的双边投资保证协定直接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为用。
实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国家在签订双边投资保证协定时普遍对代位求偿权做了规定,一旦投资国海外投资者的投资及投资利益因东道国发生的政治风险遭受损失,投资国即以双边条约为法律依据,由其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代表国家或政府替代海外投资者的地位,行使代位求偿权,向东道国索赔。
浅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浅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内企业对于海外市场的投资和经营也日益增加。
海外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成为必然的选择。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通过向投资者提供保险保障,可以为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政治风险方面,包括战争、政府变动、政治冲突等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损失的补偿。
在市场风险方面,包括市场波动、价格变化等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提供货物贬值、市场异常波动等风险的保障。
海外投资涉及到的法律风险、环境风险等也都可以通过投资保险制度得到覆盖。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
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经验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障碍。
而通过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信息和经验的支持,促进企业的对外投资。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降低企业对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门槛,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投资保险机构进行合作,可以共同为双方企业提供保险保障,降低双方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风险。
通过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我国可以促进与其他国家在海外投资保险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投资保险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在海外投资中,投资者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合同法律适用难等问题。
通过建立投资保险制度,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权益保护,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形象,推动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论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争议及其解决

投 资保 证制度 (n et etu rn Ivs n gaa t m yp
ga , rm) 指资本输出 国政府对本 国海外 投
资 者在 国外可能遇 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
证或保 险 ,投资者 向本 国投资保 险机构 申请保 险后 , 承保的政治风 险发生 , 若 致
是我 国与外 国订立的双边投资保证协定
应 设 立 何种 承保 机 构
直争论不休 , 在学术界难以达成共识 。
争议一 : 我国的海 外投 资保 险制度
应 采 取 何 种 模 式
作者认 为第二种观点是 比较符 合我
国长远利益 的。 首先 ,采用双边投资保护模式 有利
海 外 投 资 保 险 制度 最 初 由美 国于
14 9 8年首创 , 至今 已经历 了几十年 。 有关 制度 已相 当成熟 ,这对我 国新建 该制度
有 决 定 权 的 部 际 委 员 会 (n r nn It m i— e s r lnA s h ) t il us u 执行 。 eeo c
的法律地位 ,与国 内其他 民间保 险机构
同是作为市场 自由竞争主体 的地 位不协
调。
国际经济发 展 中的作用 越来 越重 要 , 考
虑到 国际一 般做法和我 国所缔结 的双边 投资条约 的有关 规定 ,将我 国 自然 人与 合伙 、 法人 、 其他 经济组织一起 纳入 被保 险人 的范 围 ,无 疑是 有一定前 瞻性 和开 放性 的。相信 自然人作为海外投资 的主 体也是指 日可待 的事 。
系, 从而得 到国际法层面 的保护 。 其次 , 以更迅 速 、 可 更便捷 地解决投
人事任免 、领导体制上看完全是一个美
国的准 国家行政 机构。二是政府机构设 置 ,如 日本 通 商 产 业 省 出 口保 险 部
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

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摘要: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的促进下发展势头迅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扩大。
企业海外投资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通过案例分析在“一带一路”投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并提出防范策略,为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降低投资风险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对策引言我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将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新常态”。
但由于东道国国内政治形势、制度环境、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资本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企业走出去将面临许多新的风险与挑战。
这些风险与挑战,不仅阻碍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也考量着我国对外投资政策的韧性和活力。
因此,探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化解当前矛盾,为我国企业顺利融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风险1.1 管理风险国内企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把控和实施不到位,不少国有企业抱着先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然后再逐步完善经营管理的想法,进行对外投资、合作经营等活动,一些境外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所有者代表监管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在实施海外经营决策时,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制约机制,在投资项目、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财务管理不能与国际接轨,容易引发各种投资风险的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失败。
“中航油”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中航油”事件的主因是风险管理失控、监督缺位,但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期货交易中,陈久霖个人对于衍生品业务并不是特别熟悉,却得不到国内相关专业期货公司的支持。
1.2 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争夺激烈,地区冲突层出不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非传统安全因素上升,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东道国政治环境的变化,直接威胁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发展。
新形势下构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国际工程承包及海外投资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2013年第11期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快速发展,海外投资的幅度也上升迅猛,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取得这些辉煌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承包业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主要凭借其技术和管理占据高端市场,而我国承包企业则主要集中在施工和劳务派遣等低端市场,我国的承包行业面临着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重要任务。
笔者对当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及海外投资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及海外投资“走出去”面临的问题(一)“走出去”的融资环境有待优化1.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相当一部分国家的经济状况都不甚景气,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基础并不强,金融危机对其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我国企业承揽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
由于项目所在国的财政压力大,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不得不采用垫资的方式取得项目,导致我国承包企业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对我国承包企业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
2.世界金融危机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贷款和投资更为谨慎,对风险把控的措施也更为严格,把风险敞口都留给了承包企业。
例如,国际上真正意义的项目融资,是基于项目本身的还款能力的评估,银行直接给国外的项目公司贷款,但目前我国的银行大多要求项目公司的国内股东要对其持有的股份提供担保,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项目公司无法按期还款,我国的承包企业需代为归还,增大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3.国内承包行业的饱和,使得越来越多的承包企业走向国际,承包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
尤其是某些刚刚走出去的承包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冒着亏损的风险低价竞争,报出的低价融资方案扰乱了国际工程承包融资市场的秩序。
(二)我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优惠度还有待提高虽然我国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逐年增加,收效明显。
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以我国现阶段最为优惠的贷款品种——政府优惠贷款为例,利率是2%,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中国规模日益庞大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门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开设了项目险——海外投资保险,目的是向其提供损失补偿、融资便利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但是,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金额在中信保各险种总承保金额之和中占比一直很低,无论是承保金额还是其在总承保金额中的占比,海外投资保险都远远低于出口信用保险,这表明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受重视程度低。
这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存量、与中国在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现存地位严重不相匹配。
一、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发展现状
所谓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是指资本输出国政府为鼓励本国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对投资者因投资所在国发生的汇兑限制、征收、战争、政治暴乱和违约等政治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的政策性项目保险业务。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不断增强,“走出去”战略孕育出的“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投资和贸易新形式、新机遇、新挑战的不断涌现,海外投资保险业务也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
过去六年间,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承保金额逐年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势必会面临新风险和新情况,因
此迫切要求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要与时俱进,在相关立法尚且缺位的不利环境下,积极思考应该如何完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
本文正是从中国新经济时期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现存问题、面临挑战和解决对策。
二、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现存问题
有关专家预测,从2016年开始,中国将进入海外投资风险高发期,风险发生具有分散化和广泛性特点。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出现较晚,仍处于摸索经营阶段,主要现存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单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弊端显露
面对中国海外投资市场巨大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制定的相关国际法与一国国内法——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有效对接。
对接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海外投资保险业务中的重要条款——代位求偿权能否顺利实现。
相对比美国使用双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模式,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采用单边模式,其优点是,有利于扩大本国投资者在国际领域的投资范围,更好的保护海外投资者的利益,约束较少。
但问题是:
第一,在本国与东道国没有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情况下,一旦海外投资企业由于政治等因素发生巨额损失事
故,本国海外投资保险机构对企业完成赔偿后,该机构在东道国的代位追偿工作将变得异常艰辛,通常需要依靠东道国当地法律和外交手段予以解决,这就使得可以用法律手段解决的经济问题上升到了政治层面。
第二,如果出险后代位求偿权的实现难度大或者根本实现不了,就使得海外投资保险与保险原则——代位追偿原则背道而驰,势必会使海外投资保险的损失补救作用大打折扣。
承保风险种类陈旧
海外投资保险产品是将投资者的海外投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的重要依托,是管理海外投资风险的重要风险管理手段。
因此,海外投资风险是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开展的理论和现实前提。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的不断变化,中国海外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我国海外投资保险险别仍旧单一、承保風险仍旧传统。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承保风险的组成类别始终没有变化,具体包括东道国内发生的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乱、因战争及政治暴乱导致的经营中断、东道国政府或经保险人认可的其他主体的违约行为等传统政治风险。
这与我国海外投资东道
国快速发展变化的政治风险相比,落后形势明显。
比如发达国家近年频发的恐怖活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威胁全球稳定和发展的国际地缘政治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政治新风险等都没有在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产品的承保风险中予以体现。
保险费率偏高
海外投资保险的本质是海外投资风险的集中与分散过程,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承保的保险标的和项目越多,海外投资风险的分散程度越高,相应地,赔付率就越低,保险费率也就越低。
反之,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承保项目越少,保险费率就越高。
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投保比例低,投保标的少,进而造成海外投资保险费率较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保费偏高又是造成一些小型海外投资企业面对东道国政治风险选择自保方式的重要原因。
过高的保费吞噬了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大部分贷款优惠,以致企业海外投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即,投保规模小导致保险费率高,保险费率高会进一步导致投保规模小。
经营机构单一,缺乏竞争和再保险机构
我国唯一经营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是政策性保险公司——中信保。
首先,通过办理海外投资保险业务,
国内的海外投资企业将政治风险全部转移给中信保,加之没有相应的再保险机构可以为中信保提供分保业务来降低风险,这些都加大了中信保和中国政府的承保风险和日后巨额赔款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由于中信保的垄断经营,已然出现了投保和续转流程复杂、保险产品升级换代慢、保单设计落后、产品的承保能力和风险保障能力较差、产品定价管理工作迟滞、审批机制不健全、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
相信如果业内能出现与之相竞争的其他保险机构,上述问题会在一段时间内得以改善。
三、经济新常态下。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发展对策
建立以双边模式为主,单边模式为补充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目前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已经有130多个,这说明我国有实现双边模式的先决条件,对比单边模式,其可以更好的保护我国海外投资企业的权益、实现代位追偿权。
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于资本净输出的关键时期和对外直接投资方兴未艾等情况,建议应该在使用双边模式时适当补充单边模式,以扩大资本输出的国际范围。
同时建议我国政府在选择新的双边保护协定的签订国家时,首先考虑那些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东道国。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过度后,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要最终实现全面的双边模式。
以自贸区为试点,丰富海外投资保险产品服务体系,优化产品功能
中信保应与四个自贸区紧密合作,开展一系列改良海外投资保险产品的举措,具体包括,为自贸区境外投资企业和个人开设专门的自贸区境外投资保险通道;在自贸区跨境投资电子平台建设过程中,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MIGA 的先进经验,试点推行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合同范本、投资保险细则、规范、案例等文件;降低海外投资保险保费,或者自贸区对保费给予直接补贴,降低海外企业的风险转移成本,进一步降低其整体融资成本;开创网络服务为主、现场服务为辅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服务形式,运用互联网办理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开展自贸区内的企业海外投资意向调研工作,根据自贸区企业海外投资特点,创新开发具有市场需求和竞争力的海外投资保险产品,为自贸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海外投资保险服务。
除此之外,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发展,设计丰富多样的险别,比如,在发达国家成为我国近年投资热点的情况下,可以针对相关海外投资企业开设恐怖主义附加险;针对年收益较低的小企业群体,开发低保费附加险。
四个自贸区的成立,是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和产品改革的有利时期。
利用自贸区的先行先试“示范效应”,改革相关保险产品和服务,待成熟之后,再将相关经验复制、推广
至全国。
引
联盟
入商业保险公司,形成海外投资保险的再保险与竞争环境
我国应该在条件成熟时,适当放开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经营权,适当引进一些大型外资保险集团,使之形成一个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互相提供再保险分保的局面,促使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效率的提高。
当然,商业保险机构不能取代政策性保险机构,二者应在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方面保持合作、共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