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现代汉语中虚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一、词类词可分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得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得意义,基本用途就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与拟声词。
(一)实词1.名词:表人与事物得名称。
(1)表人与事物得名称得,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2)表时间得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3)表方位得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4)表专用名称得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5)表抽象事物得名称得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6)表处所得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2.动词:表人或事物得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得,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表发展、变化得,如:变化、生长(3)表存现得,如:有、无、消失、存在(4)表使令得,如:使、让、叫(5)表判断得,如:就是(6)表相似得,如:象、似(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8)表能够、愿意得,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得形状、样式、性质(1)表事物得形状,如:高、矮、胖、瘦、大、小(2)表事物得性质,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3)表事物得状态,如:快、慢、迅速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得词。
(1)表确数得,如:一、十、亿、半(2)表概数得,如:几、一些、上万(3)表序数得,如:第一、老九(4)表分数得,如:三分之一、七成5.量词:表人、事物得单位或动作、行为得单位得词。
(1)表物量得,如:个、张、只、支、寸、吨(2)表动量得,如:次、下、回、趟、场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得词。
现代汉语虚词“的”
关于虚词“的”的具体研究摘要:虚词“的”在现代汉语中用法非常广泛,使用的频率也非常高。
作为结构助词,“的”在句中可以放在定语、谓语的后面做不同的成分,也可放在句末做语气词,还可以作为假设的标志;作为语气词,一般表示陈述语气。
因结构助词“的”与语气词“的”同形,在日常运用中要注意两者的分辨和区别。
关键词:结构助词;语气词;分辨虚词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虚词用法的研究,一个是虚词意义的研究。
关于“的”的意义研究很难能够比较地去分析,并且以自身的知识水平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去分析“的”的意义。
在用法的研究上分为好多种,句类、词类、轻重音、音节……本文主要以词类为中心对虚词“的”进行具体分析。
虚词分为介词、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的”的用法比较广泛,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可作助词,也可以作语气词,在语法特征上也大不相同。
“的”属于助词中的结构助词,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一、结构助词中“的”的用法(一)“的”用在定语的后面。
⑴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
例如:①戴眼镜的中年男子;②三五成群的鸭子“戴眼镜”和“三五成群”分别作“中年男子”和“鸭子”的定语,“的”在书面语上成为定语成分的标记。
⑵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领属关系。
例如:③我的书桌;“领属”是一个很重要的语义范畴,一般来说是指一个表示“领”的名词和一个表示“属”的名词组合构成的定中名词短语,这也是汉语领属的核心部分。
③“书桌”是“属”的名词,“我”是“领”的名词,书桌的我的书桌,从而构成了一种领属关系。
⑶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身份、或其他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取得这个身份或从事相关的活动。
例如:④他的篮球打得好;⑤今天开会是你的主席④和⑤的中心词不在前面的人称上,而是在“的”的后面,显示出其身份和职务,突出“篮球打得好”、“主席”,和(一)、(二)的修饰、领属关系是不同的。
⑷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定语是动作的对象。
虚词的用法和举例现代汉语词典
虚词的用法和举例现代汉语词典一、了解虚词在现代汉语中,虚词是不具有独立意义、无法单独使用,仅能与实词结合使用来构成句子或短语的一类词语。
虚词通常起到连接、修饰、情态或补充等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虚词的用法以及提供一些常用虚词的举例说明。
二、介绍虚词分类和示例2.1 虚助词:是指可以辅助动作或表示状态等含义的虚词。
例如:“着”、“了”、“过”等。
2.1.1 “着”“着”是最常见的一个虚助词之一,它可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者存在某种状态。
“着”在口语中频繁使用,在书面语中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1)表示持续性动作:例如,“他坐在书桌前写字着。
”(2)表明结果状态:例如,“雪花飘落下来,覆盖住了整个大地。
”这里“覆盖住了整个大地”就是一个结果状态。
2.1.2 “了”“了”通常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了或者有某种变化,“了”在句子中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表示过去的动作已经完成:“他昨天来了。
”这里“来了”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完成。
(2)表示变化的结果:“天气好了。
”这里“好了”表示天气发生了变化,之前是坏天气,现在变好了。
2.1.3 “过”“过”通常表示经历某个动作或状态并且已经结束。
“过”在句子中使用时常见的场景包括:(1)表示曾经实施过:例如,“我去过北京。
”这里“去过”表示曾经有一次去北京的经历。
(2)用于疑问句中,询问是否曾有某种体验:“你吃过火锅吗?”这里“吃过”表示询问对方是否曾经尝试吃火锅。
2.2 虚词介词虚词介词是一类表达位置、方向、时间、方式等关系的虚词。
以下是几个常见虚词介词及其用法:2.2.1 “在”“在”主要用来表达处于一定空间位置或者正进行某种活动的状态。
例如,“书籍放在桌子上。
”这里“在桌子上”表达书籍存在并放置于桌子上的位置。
2.2.2 “向”“向”表示朝着某个方向或目标进行动作。
例如,“他向前跑去。
”这里“向前”表示他往前跑的方向。
2.3 虚词连词虚词连词是一类用于连接句子、短语或词与非句子成为完整句子的虚词。
(完整版)现代汉语虚词
表示程度:很、挺、更、更加、极、越、极 其、非常、十分、最、太、过于、稍微、略 微、略略……
表示范围:都、全都、总、统统、仅仅、只 表示重复:连续、又、再、也、还 表示语气:可、却、倒、偏、决、难道
二、介词: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 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词。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 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等。
表示时间的 从、在、由、到、于、趁
表示处所、方向 在、从、打、向、朝、冲、沿着、 顺着
表示对象、范围 对、跟、同、和、给、为、至于、 关于
表示依据、方式 按照、依据、以、本、通过、经 过
表示原因、目的 由于、因为、为了、为着
表示比较 比、同、和、与
表示排除 除了、除开
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如: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 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 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 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 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表示肯定、否定:可能、不、没有、没、必 定、必、也许、或许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 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 “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 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 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 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 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 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现代汉语词类之虚词
表排除的:除了 排除的
(九)连词 连词: 连词:起连接作用的词
所以; 但是; 如:因为……所以;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但是 不但……而且;无论……都; 而且;无论 不但 而且 都 不是……就是;不是……而是; 不是 就是;不是 而是; 就是 而是
(十)助
词
1.结构助词,表示词语间的结构关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 系:“的”、“地”、“得”。
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动词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动词能够前加副词“ 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表示动态。 )动词多数可以后带“
(三)形容词
1 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叹词、 叹词、拟声词
(一)名词: 名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 表示人的: 表示人的:老师 学生 表示事物的: 表示事物的:山 水 政治 文化 表示时间的: 表示时间的:秋天 明年 早晨 星期天 现在 过去 表示处所的: 表示处所的:中国 上海 远处 里屋 表示方位的: 表示方位的:上 以上 之上 上面 上头 上下 底下
充满 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 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 是形容词, 是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
是形容词,不是动词,不能带宾语 是形容词,不是动词, 这本书, 这本书,精装本与平装本定价悬殊十元多 相差 注:形容词误用为动词
(四)数词
1 数词地意义和种类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2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和定语,多数能够 )形容词能作谓语和定语, 直接修饰名词。 直接修饰名词。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很 )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聪明】 聪明】 (3)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甜-甜甜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 漂亮-漂漂亮亮】 的 漂亮-漂漂亮亮】 (4)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 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 他词缀, 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绿油油】 他词缀, 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绿油油】
虚词的用法和举例现代汉语
虚词的用法和举例现代汉语一、虚词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在现代汉语中,虚词是指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标识语法意义、表达语气或修饰其他成分的词类。
它们通常不具有实际含义,但却在句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功能、分类和举例三个方面来讨论虚词的用法和举例。
二、虚词的功能1. 虚词的连接作用虚词能够将句子中的各个成分连接起来,使其构成一个完整且逻辑连贯的句子。
例如,“和”可以连接两个并列主语、“就”可以连接条件与结果等。
2. 虚词的标识语法意义虚词能够标记出不同成分在句子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是”可以表示主谓关系、“了”可以表示动作完成等。
3. 虚词的表达语气虚词可以表达说话人对某种情感或态度,如“啊”表示惊奇、“吧”表示推测等。
4. 虚词的修饰作用虚词还可修饰其他成分,使其更加精确或丰富,在句子中起到修饰的作用。
比如,“很”可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表示程度。
三、虚词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语法特点,虚词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虚词类别。
1. 助词助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一类虚词,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中表达一些文法意义和功能关系。
如:“的”可用于形容词前后修饰名词、“得”可用于动词后修饰程度、“地”可用于副词前修饰动作等。
2. 介词介词通常与名词或代词等成分连用,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目的等关系。
比如:“在”表示发生地点、“对”表示动作对象、“以”表示手段方式等。
3. 连接词连接词能够连接各个句子成分或短语,并在句子之间建立联系。
如:“而且”连接两个并列句、“因为”引导原因状语从句等。
4. 语气助词语气助词主要表达说话人情感色彩和态度,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如:“呢”表示疑问而不确定、“啊”表示感叹或命令等。
四、虚词的举例1. 助词的举例(1)我昨天买了一本很好的书。
这里的“了”起到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作用。
(2)他把自己的钱包丢在了电影院。
这里的“在”起到表示行为发生地点的助词作用。
2. 介词的举例(1)我正在图书馆学习。
现代汉语词性(虚词)PPT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
18
三、连词: 1、起连接作用的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
表示前后有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 假设等关系。例如: (1)短暂和渺小
(连接两个 词,表示 关系) (2)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连接两个 词,表示 关系) (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 长河是无止境的。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虚词)
1
一、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表示动作、
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具体分类如下:
(1)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非常、十分、极其、格外、
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
差不多、几乎、过于、太、比较、相当、多么
6
6、“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 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 副词。因为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
比较下边两组词: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7
7、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很> 。 ②这办法好<极> 了。 8、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 只有……才 既 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 ……也 除非……才
(假设关系)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条件关系)
(3)既然你答应了别人,就应该说到做到。
(承接关系)
(4)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
《现代汉语:虚词》PPT教学课件
对比 ①喊着口号(持续 , 着眼于时段 , 表明动作性状在持续过程中)
②喊了口号(实现 , 着眼于时点 , 表明动作性状已经变化)
③喊完了口号——*喊完着口号( “着 ”与结果补语不相容) ④喊了三天口号——*喊着三天口号( “着 ”与时量补语不相容)
(介词+名词性词语)
为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介词+谓词性短语) 介词短语可以作状语 , 部分介词短语可以做补语 , 作定语必须加“ 的 ”。 [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提出意见 (介词短语作状语 ,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 [按照文件规定]办事 (介词短语作状语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攀登 (介词短语作状语 ,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对所有的人]封锁消息(介词短语作状语 ,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写<于2005年> (介词短语作补语 ,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②孩子呢 , 就呆在家里玩儿吧 。 2 、语气词的分类: 陈述 、疑问 、祈使 、感叹
语气词和语气不是一一对应的 , 但不同的语气词有其独特的语法意义 。 真的吗?(询问)
疑问语气 真的吧?(猜度)
真的呢?(深究)
真香啊!
(感叹语气)
啊 (增强感情色彩) 走啊!
(祈使语气)
这不可能啊 。 (陈述语气)
是小刚啊?
(疑问语气)
(详见 P 46 的表)
3 、基本语气词:
的: 用于陈述语气 , 表确实如此: 他会回来的 。 了: 用于陈述语气 , 表示事态发生变化; 都十八岁了 。 | 五毛了 。
用于祈使语气 , 要求进入新的动作或状况: 休息了! | 别罗嗦了!
现代汉语虚词
⑴他在北京。
(动词)——他在北京工作。(介词)
⑵两个人可以比一下。(动词)——你比他高。(介词)
⑶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动词)
——通过这件事,大家的认识提高了。(介词)
第六页,共46页。
介词3
3、怎样区分介词和动词?
(1)简单方法:
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它 是介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
3.省略法
1.如果是连词,X和Y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如果是介词,或者 不能换位,或者换位后意义改变。
2.如果是介词,可以在介词之前停顿,并且插入副词状语;如
果是连词,由于跟两边的名词结合都很紧密,所以在连词之 前不能停顿,也不能插入副词状语。
3.连词“和”可以省略,介词“和”不可以省略。
第十二页,共46页。
第十页,共46页。
2、连词的语法特点:
(1)连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只能在连接词、短语、分 句或句子时,表示各种关系,起语法作用。
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这是托尔斯泰和鲁迅先生都说过 的。
虽然是四月底的天气,可是夜间还是凉渗渗的。
(2)某些连词经常与副词配合成为一对关联词语,表示连接关 系。
如果马威再问,他就往车下跳啦。 无论研究哪样东西,他都能把研究的成果有条有理地写
[7]窗户朝南。——窗户朝南开。
[8]朵朵葵花向太阳。——朵朵葵花向太阳开。
[9]跟上队伍!——跟党走! [10]这件事不能由你。——这活由你负责。 [11]请拿这本书!——拿这本书看! [12]到黄山经过南京吗?——他们经过南京去上海。 [13] 让他说!——让他说对了。 [14]叫他走!——叫他打了。
第十四页,共46页。
结构助词 1
(三)助词
现代汉语之虚词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 是动词或形容词
感受词性
他的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论语》中孔子同 他的弟子的一段对话。
名词:一生、论语、中、孔子、弟子、对话 动词:使、想起 代词:他、我 数词:一 量词:段 副词:自然 助词:的、了 介词:同
(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句子成分:做状语、补语】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差点儿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 至、绝对、何尝、偏偏、简直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有否定副词:如不、没、没有、别等。
后两部分可以调换并且基本意思不变)
词联关
承接连词: 至于、说到、此外、如、比方等 转折连词: 却、只是、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 因为、由于、因此、以致等。 选择连词: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等 让步连词: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4.助词,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语法意义。 汉语中助词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如的、地、得; 时态助词:如着、了、过; 其他助词:如所、连、们、似的
(5.语气词,常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停 顿。只能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某些语气词可独立成句。
如:的、呢、吧、吗、啊、罢了、啦等
(6)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 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现代汉语虚词(分类、用法、区别方法)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 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 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 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 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么、哇”。 注:语气助词一般在句末。
五、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一般在句首)
六、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 啦啦”。
判断方法(模拟人、物发出来的声音)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 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 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 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 “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 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 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 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二、介词: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 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词。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 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等。
表示时间的 从、在、由、到、于、趁
表示处所、方向 在、从、打、向、朝、冲、沿着、 顺着
虚词概念及用法
虚词概念及用法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这些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词按照语法功能的区别,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与“实词”相对的就是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
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汉语是虚词特别丰富的语言,这是由汉语特性决定的。
汉语的虚词是封闭的,包括极不常用的不过1000个左右,掌握汉语几百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说是学好汉语的关键。
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
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实词是开放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实词五万多条,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了九万多条,就一般常用的词来说,大约也在二万五千左右。
虚词的数目则要少得多,就现代汉语里的虚词来说,大约在八百左右,常用的也只有三百五十个左右。
虚词数量虽少,但重要性从总体上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说比实词还要重要。
有人把实词比作人体的血肉、骨头、毛发,把虚词比作人体的经络。
这比喻当然也不一定恰当,但这主要在说明虚词数量虽少却非常重要。
因为虚词的运用往往会牵涉到整个句子的结构,影响到整个句子的意思。
我们要是把某些个实词(如“桌子”“馒头”“电灯”)取消掉,对我们说话当然会有些影响,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至少不会影响到正常交际。
可是我们如果把现代汉语里的“的、了、吧、不、也、吗、呢”去掉了,那影响可就大了,就会影响到正常交际。
由于虚词在数量上要比实词少得多,而重要性不亚于实词,甚至大于实词,因此虚词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比实词要高得多。
像“的”“了”,它们的使用频率竟高达3~5%,这是任何一个实词没法相比的。
现代汉语 虚词
(四)语气词 这是跟在句子末尾表示种种语气的词。有的也
可以放在句中表示语气。典型的语气词有六个。即: 的、了、呢、吧、吗、啊。它们的语气类别和语法 意义如下:
语气 层次 词
的 第一层 了 第二层 呢 第二层
要 指的是“和 跟 同 与 因 因为 为 为了”等词,这些词经常兼
属 两类词。区别主要在于: (1)当它们做连词时,两边的成分是平等并列不分主次的,因 此可以颠倒次序而不改变其结构的意思。而当它们做介词时,两 边就有主次轻重之分,且不能颠倒位置,否则就会改变结构的意 思。 ★小张和小李去了北京。——小李和小张去了北京。(连词) (2)介词的前面可以加进状语,连词的前面则不能加状语。如: ★ 小张〔昨天〕和小李去了北京。(介词) ★因为你,他受到了批评。——他因为你受到了批评。(介词,
同?为什么? 1. 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我去过上海。 2. 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3. 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三、“跟”可以做连词、介词、动词,把“我跟他去过”这句话 中的 “跟”在意思相近的情况下,分别改为连词、介词、动词。
四、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1.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超过去年的12.5%。 2. 这个山区的变化,对于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3)一般说来,介词短语本身也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
谓语。 个别例外,如“从”:“〔从哪儿〕来?”“从北
京。”
(4)介词短语的功能是作状语、定语和补语。如: [把书]放好 [被老师]批评 [对走私活动]必须严厉打击 [从北京]出发 [比他]高 等<到天亮> 坐<在椅子上
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
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作者:李水兵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1年第42期【知识盘点】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
虚词意义较虚,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它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关联词(关联词前面已专讲)。
虚词的共同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这些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1.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
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非常、都、只、才、就、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没、不等等。
2.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
介词不能单用,这是其最根本的语法特征,常用的介词有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
介词的主要考点是病句的辨析。
如,由于介词使用不当,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出现成分残缺的语病。
3.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所以等等。
连词的主要考点是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是否分析正确。
4.助词: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具体可以分为三种:(1)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似的”等;(2)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它们附着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3)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语气的词。
主要包括了、吗、呢、啊、呀、吧、哪、啦。
助词的主要考点经常结合文言语段来考查其准确的应用。
5.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等。
现代汉语中“虚词”的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虚词研究摘要: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繁杂多样,虚词用法的研究对汉语语义理解及语法分析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
本文对现代汉语虚词的演变过程、特性和用法进行了综合的概括。
国内学者对虚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虚词的演变、虚词的现状、虚词的用法引言: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
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由于虚词在数量上要比实词少得多,而重要性不亚于实词,甚至大于实词,因此虚词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比实词要高得多。
像“的”“了”,它们的使用频率高达3~5%,这是任何一个实词没法相比的。
虚词在各种语言里都占极重要的地位,而在汉语中尤其显得重要。
汉语就其语法来说是属于分析型的,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汉语既没有俄语、法语、英语里那种形态标志和曲折变化,也没有日语、朝鲜语里那种粘附形式。
这样,虚词在汉语中担负着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
因此,我们汉族人要提高文化水平和语文修养,外族人要学习汉语,不能不重视虚词的运用。
一、汉语中虚词的演变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语言里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虚词来表达。
“虚词所表示的意义是语法意义,比较空灵,不像实词那样实在、具体。
”历来对于常用词的研究,多以汉语史上常用实词,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历时替换和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相比之下,虚词的演变研究成果甚少。
目前所见专著,以李宗江先生的《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1999)为主要代表。
书中收录的对单个虚词、某一类虚词(多以副词为主)的历史替换和演变的研究论文,也是常用虚词演变研究的早期重要成果。
李宗江先生在《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前言》中提到,“对一个句式或一个虚词,要考察他的历史,有两个角度,一个是看他的来源,一个是看他所替代的历史上的同功能形式。
”这里提到的“同功能形式”,就是表示统一语法意义的虚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式,即不同时代表示同一概念的虚词之间的历时替换;而考察虚词的来源,就是看这个虚词最初的形式、他的基本词义、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发展演变。
现代汉语考研复习笔记之虚词
现代汉语考研复习之虚词虚词的共同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②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③不能重叠虚词——介词1.介词的意义:介词起标记作用,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母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2.介词的种类: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自、打、到、往、往、趁、顺着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按照、依据、靠、本着、用、拿表示原因、目的——因为、由于、为了、为着表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归、由、将、把、管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同、和、替、向、除了虚词——连词1.连词的意义: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2.连词的种类: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及、或连接词语或分句——而且、而、并且、并、或者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不仅、虽然、但是、与其、因为3.“和、跟、同、与、及、以及”等表示联合关系,叫“和”类连词,主要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和”也可以连接双音节谓词性词语,作各种语法成分。
“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以及”还可以连接动词性词语。
“而且”能连接谓词性词语,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并、并且”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区别:①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
而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更不能互换位置。
②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前面不能出现状语。
③连词“和”有的可以省去,介词“和”不能省去或改为顿号。
※在我国宪法条文的表述中,用“和”作连词,用“同”作介词。
虚词——助词1.助词的意义: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2.助词的种类: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着、了、过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其他助词——所、给、连3.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现代汉语之详解虚词
乃⑪于是,就。
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乃入见。
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⑤良乃入,具告沛公。
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⑫才,这才。
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
(乃:然后才。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
⑬却。
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③今君乃亡赵走燕。
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⑭是,就是,原来是。
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⑤诸葛亮真乃神人。
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
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⑨是乃仁术也。
⑮竟然。
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⑯他的。
例:是芋视乃妇也。
⑰乃至,甚至。
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乃:一说竟然。
)⑱可是。
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
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⑲而,又。
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⑳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⑪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
”(其:他的。
)②恐前后受其敌。
(其:它们的。
)③其夫呓语。
(其:她的。
)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其:他们的。
)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他:她们的。
)⑫其中,其中的。
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⑬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正确使用现代汉语虚词
因例求法二 判断下列句中的虚词使用是否恰当。 1、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2、由于国棉一厂长期不抓革新,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
(
)
× “尽管”放到“已”前
3、本·拉登将潜入印度。及时把这个消息不通报印度政府,可能造成新一轮危机。
D、这同学本来就聪明,况且又上足了
劲,明年的高考肯定差不了。
E、无论条件非常艰苦,他都从不畏惧。
1、不是……而是 ……
表并列关系
不只是…… 而且是…… 表递进关系
不是……就是 ……
表选择关
系
2、无论、不管……还是(表选择)……都……
无论、不管……多么(表任指)……都……
尽管……非常、十分(表确指)……还是
3、不但…… 而且…… (递进)
不但不、没…… 反而…… 表反向递进
4、“何况、况且”用法比较:
同:都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
异:“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比较起来更进
因例求法三
划线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D
A、所谓综合,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
而是再现事物各部分的本质联系。
B、无论是王子和王孙,犯了法,都将
与庶民一样接受法律的惩处。
C、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天亮后不
但没停,而且越下越大。
D、这同学本来就聪明,况且又上足了
劲,明年的高考肯定差不了。
E、无论条件非常艰苦,他都从不畏惧。
总结三: 作为虚词重要分支的关联词语是成套使用的,一定要注意其习惯搭配 ;同
时又不能拘泥于习惯搭配,而要注意与语境的搭配。
3、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多用 于未实现的动作,“又”用于已实现的动作。
语言虚词的运用与表达
虚词在语言中发挥着重要的语法功能 ,帮助构成句子的结构,表达词语之 间的关系,以及传达说话人的语气和 态度。
汉语虚词分类
01 02
介词
介词用于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关系,如“在”、“从 ”、“为了”等。它们常常与后面的词语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或补 语。
连词
连词用于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并列、选择、转 折、因果等关系,如“和”、“或者”、“但是”、“因为”等。
04
虚词在表达中作用与效果
增强语气,表达情感
加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或否定
通过使用虚词,可以加强语句的肯定或否定程度,使表达更 加明确。例如,“他确实来了”中的“确实”加强了肯定语 气。
表达情感色彩
虚词可以赋予语句特定的情感色彩,如惊讶、愤怒、喜悦等 。例如,“你竟然敢这么做!”中的“竟然”表达了惊讶和 愤怒的情感。
改正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使用虚词的错误,避免形成错 误的语言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助词的省略
在特定语境下,可以省略助词,使 表达更简洁、明了。
实例分析
实例一
分析介词在句子中的运用,如“他在家里学习。”中的“在”表 示地点。
实例二
分析连词在复句中的运用,如“我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中 的“既…又…”表示并列关系。
实例三
分析助词在句子中的运用,如“他已经完成了作业。”中的“了” 表示完成时态。
02
虚词在句子中位置及功能
介词、连词、助词等位置
介词
介词一般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前, 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之间的 关系,如“在”、“从”、“为
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中虚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中,虚词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能帮助句子表达意义,能表示动作的时间和说话的语气。
虚词数量少,且无实在的词汇意义,但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
虚词的使用应注意“四要”:
一、要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特别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93年上海第6题:“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
”句中的虚词“或”用错了,“或”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而且“或”与“都”不能搭配,它应改为“和”。
二、要弄清虚词的正确搭配。
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的,也有成对配合使用的。
搭配有一定规矩,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
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
如96年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欢迎。
A 况且何况而且 B况且而且况且
C 何况而且何况
D 何况况且而且
“何况、而且、况且”三个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但与他们搭配的虚词各不相同。
“何况”有前后对比意,有反问语气,常与“尚且”“都”搭配;“而且”常与“不但”“不仅”搭配。
再看③“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前两句是并列关系,与后一句构成递进关系,即“不但质量……款式……而且包装也精美了”。
由此可排除B、C,再看A、D两项,“况且”有进一步说明理由的作用,故正确答案应选D。
三、要弄清虚词的正确位置。
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
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
这类考查点,常常出现在病句辨识或修改有语病的语段中,如99年第5题D句:“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这句就犯了虚词“关于”位置不当的毛病。
“关于……事件”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
语后面,如要保留这一短语,就应将它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前,或者将“关于”改成“对于”。
再有,在复句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可放在主语后边,如果不同,就应放在主语之前。
四、不要滥用虚词。
滥用虚词,会造成句子重复罗嗦,同样会造成句子语意不明,甚至造成逻辑上的错误。
如97年第7题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作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句是单句,但结构较复杂。
通过语法分析可知,此句的主语是“严重性”,谓语是“在于”,“在于的后边都是宾语。
再分析宾语,它的主语,是”对……行为这个介宾短语,但介宾短语是不能作主语的,“对”的参入淹没了宾语的主语,造成了句子结构上是混乱,去掉“对”句意反而明确。
由此可知,这句中的虚词“对”是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