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
公文拟制常见错情

事项的批复; 5.向所属检验检疫机构布置专业性、执行性的业务工作
或其他涉及面较小的工作等; 6.其他需要以局函形式行文的一般行政事项。
21
办公室文件:
1.转发其他行政机关的公文,或向有关机关办公 室正式行文;
2.经黑龙江局授权,传达需要各分支机构办理、 遵守或周知的一般行政业务管理要求或业务管理事 项;
三、发文形式方面常见错情
2.发文形式选择错误。
如:以局函的形式主送国家质检总局的《关于 2014中国—俄罗斯博览会有关活动经费的请示》
以党组发文的形式主送国家质检总局的《黑龙江 检验检疫局关于追加漠河办事处等所需经费的请 示》
以局发文的形式主送认监委注册部《黑龙江局关 于备案注册监管联动情况的半年总结》
6.黑龙江局管理的干部任免和涉及机构、编制变更调整等重要事 项;
7.对有关单位、个人重要的奖、惩决定;
8.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重要公文;
20
局发函:
1.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司(局)汇报 有关工作,请求批准有关事项,或商洽工作、答复询问;
2.答复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 3.有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方针、政策及规章制度的解
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上报***检查评估工 作的函,缺少“情况”两字
《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关于申请三级单位离退休经 费缺口的请示》,词义重叠、逻辑混乱。
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关于申请将沿边开发开放检验 检疫能力建设专项投资规划纳入部门预算的请示
五、公文格式方面常见错情
6.标题断行词意不完整。
比如:
二、行文规则运用方面常见错情
2. 用“函”这一文种向上级机关行文。 比如:主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黑龙江
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

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一、党政机关公文种类和格式的区别党的机关依照《中国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公文主题词表》,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国标》)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进行公文处理工作(一)文种的区别。
党的机关有14个主要文种,行政机关只有13个文种,其中“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9个文种相同,党的机关有“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等5个独特文种,行政机关有“命令、公告、通告、议案” 等4个独特文种(注1)。
“意见”和“会议纪要”等文种使用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公文独立使用“意见”和“会议纪要”文种,党的机关公文有时独立使用“意见”和“会议纪要”,有时将其文种与“通知”文种合并使用(注2)。
(二)秘密等级标识位置的区别。
《办法》规定: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条例》规定:公文序号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公文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公文序号下方(版心左上角第2行)。
两者所处的位置截然不同。
(注3)。
(三)紧急程度级别的区别。
对紧急公文的标识,《条例》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而《办法》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略有区别;对紧急电报的标识,《条例》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而《办法》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平急”,行政公文的紧急程度无“特提”级别(注4)。
(四)版头和发文机关标识称谓和格式的区别。
公文的红色反线以上部分,党的机关称为“版头”,行政机关称为“发文机关标识”。
《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及其组成部门的公文版头格式,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的规定与《办法》的规定基本一致;《条例》中规定的《中国共产党x x委员会(x x)》版头格式,用括号内打印文种名称代替“文件”二字,例如“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文件”、“中国共产党x x厅党组(报告)”,而行政机关的公文无此规定和用法。
公文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资料]
![公文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e39140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7.png)
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一、常见文件格式错误及整改要求对照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不难发现,部分行政机关所印发的文件中存在着一些格式错误。
1. 版心设置不标准整改要求:上边距为37mm±1mm,左边距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 ×225mm(不含页码)。
注: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
2. 发文机关标识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25mm (至上纸边距离则为37±1mm+25mm=62±1mm)。
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80mm(至上纸边距离则为37±1mm+80mm=117±1mm)。
3. 发文字号中年份处所用括号不正确整改要求:用六角括号“…‟”括入,如:“…2008‟”。
4. 发文字号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发文字号文字上边缘与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下边缘之间相隔2行(正文行距),发文字号文字下边缘与红色反线(反线长度与版心宽度相等)之间相隔4mm。
5. 公文总标题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公文总标题第一行文字上边缘上与红色反线之间相隔2行(正文行距),公文总标题最后一行文字下边缘下与主送单位第一行文字之间相隔1行(正文行距)。
总标题左右居中。
6. 正文中不同层级标题序号及所带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整改要求:一级标题用“一、”,二级标题用“(一)”,三级标题用“1. ”,四级标题用“(1)”。
(注:最常见的错误是三级标题用“1、”标序。
)7. 正文中标题末尾加点号(最常见的是加句号或冒号)整改要求:任何标题末尾都不能加点号。
8. 落款处重复署发文机关名称整改要求:落款处只标成文时间(汉字,“零”写为“○”),不署发文机关名称。
9. 落款处成文时间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单一机关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最后一字“日”右空4个汉字位置;2个机关联合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居中,并拉开字距,使左右各空7个汉字位置;3个及以上机关联合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最后一字“日”右空2个汉字位置。
14种公文格式常出错

这14种公文格式常出错,你中过招吗?作为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配套的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促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公文格式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看看下面14种公文格式常见错误,你中过吗?错误1:密级公文未标注公文份号,或使用三位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注位置较随意。
正确做法:密级公文应标注份号,并用六位三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标注在公文首页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错误2:涉密公文密级过高或过低,保密期限标注为“有效期内”“发布前”“永久”“长期”“普密”等;公文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汉字小写数字书写。
正确做法:涉密公文应根据涉密程度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标注在公文份号的下方位置,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错误3:不急的公文标注紧急程度,且未按规定位置标注;在标题中的文种前面加注紧急程度,如“紧急通知”“紧急请示”“紧急报告”等。
正确做法:紧急公文应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标注在公文首页版心的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公文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错误4:发文机关标志标注为发文机关名称后加“任免通知”“情况通报”“值班通报”等。
正确做法: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不加“文件”二字),但发文机关名称后不能加文种。
错误5:发文字号要素中的机关代字概括得不准确、不庄重,字数过长;年度使用“()”或“[]”括入,发文顺序号前“0”占位,且加“第”字;上行文的发文字号标注的位置不准确。
正确做法: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机关代字要求准确、规范、精练、无歧义、易识别;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前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上行文的发文字号标注在红色间隔线左上方位置,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公文格式常见十大错误和正确处理方法

附件3公文格式常见十大错误和正确处理方法一、随意调整行间距、字间距――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28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二、多页公文以单面打印:――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
三、发文字号年份使用【】、[]等符号扩入――发文字号:用六角括号〔〕扩入。
四、签发人顶右侧编排,签发人及签发人姓名均用仿宋字体――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
五、项目残缺或多余——公文项目:比如说发文机关标志、标题、红色分隔线、版记等等所有公文格式要求的项目,在文件当中不能缺少(特别指出:上行文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缺一不可);比如还在使用主题词,上行文抄送同级机关领导或处室,都是多余的。
六、结构层次序数使用错误――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标注,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七、附件说明编排错误,比如使用“附件一,附件二”编排,附件名称后使用份号、逗号等标点符号。
――附件说明: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其。
八、成文日期右顶格,无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长于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居右空二字编排。
成文日期以发文机关首字为准右移二字。
九、附注与成文日期距离过大,附注居中编排――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十、版记编排在附件之前――附件:应当另页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公文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

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一、常见文件格式错误及整改要求对照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不难发现,部分行政机关所印发的文件中存在着一些格式错误。
1. 版心设置不标准整改要求:上边距为37mm±1mm,左边距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注: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
2. 发文机关标识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25mm (至上纸边距离则为37±1mm+25mm=62±1mm)。
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80mm(至上纸边距离则为37±1mm+80mm=117±1mm)。
3. 发文字号中年份处所用括号不正确整改要求:用六角括号“〔〕”括入,如:“〔2008〕”。
4. 发文字号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发文字号文字上边缘与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下边缘之间相隔2行(正文行距),发文字号文字下边缘与红色反线(反线长度与版心宽度相等)之间相隔4mm。
5. 公文总标题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公文总标题第一行文字上边缘上与红色反线之间相隔2行(正文行距),公文总标题最后一行文字下边缘下与主送单位第一行文字之间相隔1行(正文行距)。
总标题左右居中。
6. 正文中不同层级标题序号及所带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整改要求:一级标题用“一、”,二级标题用“(一)”,三级标题用“1. ”,四级标题用“(1)”。
(注:最常见的错误是三级标题用“1、”标序。
)7. 正文中标题末尾加点号(最常见的是加句号或冒号)整改要求:任何标题末尾都不能加点号。
8. 落款处重复署发文机关名称整改要求:落款处只标成文时间(汉字,“零”写为“○”),不署发文机关名称。
9. 落款处成文时间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单一机关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最后一字“日”右空4个汉字位置;2个机关联合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居中,并拉开字距,使左右各空7个汉字位置;3个及以上机关联合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最后一字“日”右空2个汉字位置。
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公文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格式和规范的书面语言形式,在各类组织和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管理作用。
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团体,正确规范的公文写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的公文写作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格式规范方面的问题以及常见的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的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
一、公文格式规范1、标题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例如,“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标题要居中排列,字体通常比正文略大,加粗显示。
2、文号文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
例如,“国发〔2023〕1 号”。
文号一般位于标题的正下方,居中排列。
3、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主送机关的名称要顶格写在正文之前。
4、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简洁明了。
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
5、附件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
附件的名称应当与附件内容一致。
6、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7、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要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8、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印章要端正、清晰地盖在成文日期的上方。
二、常见错误1、文种使用不当文种是公文的类别标志,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行文要求。
例如,“请示”和“报告”就容易被混淆。
“请示”是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需要上级给予明确答复;而“报告”只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等,不需要上级答复。
2、语言表达不准确公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洁,但有些人在写作时会使用模糊不清、含混的词语,或者表述啰嗦、冗长,导致意思表达不清晰。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典型错误20例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新《国标》)于2012年7月1日实施至今已近四年。
总的看,它作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配套的国家标准,在促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全国而言,公文格式不统一不规范“涛声依旧”。
主要有以下20种:第1种密级公文未标注公文份号,有的虽有标注,但用3位阿拉伯数字标注,且标注位置随意。
第2种密级公文的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不规范、不准确,出现密级过高或过低,保密期限标注为“有效期内”“发布前”“永久”“长期”“普密”等;有的公文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汉字小写数字书写。
第3种公文的缓急时限标注不规范,不急的公文却标注了紧急程度,并未按规定位置标注;有的公文在标题中的文种前面加注紧急程度,如“紧急通知”“紧急请示”“紧急报告”等。
第4种发文机关标志标注仍存在乱象,常出现行文机关名称后标注“任免通知”“情况通报”“值班通报”等。
第5种发文字号要素中的机关代字概括得不准确、不庄重,且字数太长;年度大多使用“()”或“[]”括入,发文顺序号前“0”占位,且加“第”字,还存在上行文的发文字号标注的位置错乱。
第6种有的上报的公文没有标注签发人,有的虽标注签发人,但标的不是该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经授权的机关其他负责人,有的签发人还标注了职务等。
第7种公文标题三成分不全,不少机关、单位认为发文机关标志中已有行文机关名称,为避免累赘,公文标题中省略发文机关名称;把文种作为公文标题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公文标题的字体字号使用不规范;公文标题排列呈长方形或沙漏形等。
主送机关标注不规范。
除上述的党政机关使用“意见”“决定”文种行文主送机关标注不统一外,还存在不按行文规则要求,多头主送,即主送机关又主送机关负责人;主送机关书写不规范等。
第9种公文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语标注存在不少问题,结构层次序数语后的标点符号一律使用顿号,一顿顿到底,如:“一、”“(一)、”“1、”“(1)、”;结构层次序数语的字体使用不规范;同一篇公文中结构层次序数语书写不统一,使用好几种结构层次序数语,如:使用“首先”“其次”“再次”,又使用“其一”“其二”“其三”,再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结构层次序数语。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新国标公文格式一、公文纸张及排版印制要求:(1)采用国际标准A4型用纸(210mm×297mm)。
(2)正文用3号仿宋体,标题用2号小标宋,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3)排版时版面尺寸要标准。
幅面:210mm×297mm版心:156mm×225mm上白边(天头) 37mm(37mm±1mm)下白边35mm左白边28mm(28mm±1mm)右白边26mm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主要变化口诀:☉公文格式新国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9704-2012 代替《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主题词儿不再标: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密级紧急左上角:密级、紧急程度从右上角改为左上角☉印章署名要齐全:增加发文机关署名格式要素☉成文日期用数字: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公文页码不可少:增加页码格式要素三、公文要素:国标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版头”(红色反线以上)、“主体”、“版记”三部分。
眉首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组成。
主体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时间、印章、附注、附件等要素组成。
版记由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等要素组成。
四、公文要素—版头部分: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
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保密期限是对公文秘密等级时效规定的说明。
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公文标准格式规范及常见错误(0604)

正文,一级标题,3号黑体
正文,三级标题,3号仿宋 GB2312加粗,符号是圆点
正文,二级标题,3号楷体GB2312,括号后23无标点 正文,四级标题,3号仿宋GB2312,不加粗,括号后无标点
(三)格式示例
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首行缩进:2字符 间距:段前、段后0行 行距:一般为固定值28磅
版头
主体
版记
版心外
• 份号
• 标题
• 抄送机关
• 页码
• 密级和保密期限 • 紧急程度
• 主送机关 • 正文
•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 期• 文机关标志• 附件说明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关署名
• 签发人
• 成文日期
• 印章
• 附注
13
(二)标准格式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发文机关: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事由:关于…… 文种:请示、报告、函、通知、通报 格式:一般用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字, 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 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 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 菱形。
18
(二)标准格式
附件正文:1.附件另页编排,应与正文的页码统一按序编排,在版心左上角顶格标注“附件+顺序 号”,用三号黑体字,例“附件1”。
2.位于正文之后、版记之前,与正文之间不留空白页。 3.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格式要求与正文相同。
19
(二)标准格式
页码:1.一般用4号半角TimesNewRoman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 一 条“一”字线(如“— 1 —”);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
注意事项:版记部分必须置于公文最后一面,且为偶数页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修改)

字体、字号
数字、符号
空格、空行
在工作中予以运用
三、公文格式中须注意的几个细节
标题中“关于”一词不要出现两次,如果有两个,前一个要省略。 例:关于转发省卫生计生委关于部署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公文标题应该带有发文机关名称,但内部文件、人事任免、下行文可
不带。 例:淮北市妇幼保健院关于调整二期项目建设方案的请示
关于调整绩效工资考核标准的通知 关于XX等三名同志职务通知 上行文不得多头报文。 例:如需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同一内容的公文,要分别成文,不得用以 下方式: 淮北市委、市政府:
注: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 排,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 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 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 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 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 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 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 (或附件)一行之内。
二、主体
5、特殊情况: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签发人签
二、公文排版
(一)幅面尺寸
• 1、纸型:国标A4,规格:210mm×297mm
• 2、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 mm。(根据A4纸型规格,可推算出,下白边35mm, 右白边26mm)
A4纸型: 210mm*297mm
9、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
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 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 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版记中如 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 隔线隔开。
公文处理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及案例解读

公文处理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及案例解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根据安排,我与大家交流探讨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特点和规范性要求;二是公文处理中常见错误分析;三是办公厅办文中出现的不规范性案例;四是市州政府和省政府部门向省政府报文易出现的错误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特点和规范性要求(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主要特点。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与之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已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主要特点如下(五个统一):1.统一了公文的定义。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简称五大作用:一是指导工作,传达意图;二是联系工作,交流情况;三是请示工作,答复问题;四是总结工作,推广经验;五是记载工作,积累史料。
)2.统一了公文种类。
统一后的公文种类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这里大家注意,除了文种种类统一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会议纪要”改成了“纪要”。
15个文种的适用范围: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党的机关公文写作及其常见错误分析

★
16
中共 XX 部文件
X办发〔2010〕×号
★
中共 XX 部 (XX )
X办发〔2010〕×号
★
17
18
份号
01
绝密 特急
中共X市委文件
X委发〔2010〕9号
紧急程度: 特急/加急
密级:
★
关于× × × × × × ×的决定
绝密、 机密、 秘密
× × × ×: ×××××××××××××××××××× ××××××××××××××××××××。 附件: 1.× 2. × 2010年7月8日(印章) (此文发至县团级) 主题词: × × ×× 决定
机关之间商洽工作
机关之间询问和答复问题 函 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 请求批准等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 工作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询问 和答复问题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 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9
决议和决定
• 《条例》规定: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 事项”。这里涉及对“会议”概念的理解问题。“经 会议讨论通过”主要是指必须经过法定性会议按法定 程序讨论通过,而不包括一般工作性会议。法定性会 议包括党代会、人代会、职代会等。作为国家行政机 关的公文,一般说不涉及法定性会议,主要是涉及工 作性会议的内容, 即使有,也多使用“决定”而不使 用“决议” ,而党的机关根据党章规定,有各种法定 性会议,这就需要按党章所规定的程序使用“决议”。
组通字〔2004〕×号
★
机关名称代字+文种代字+字+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
22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室文件 中共海南省委文件
琼委干〔2009〕248号 琼委办〔2004〕×号
★
新公文写作格式记忆口诀与常见错误汇总

公文格式新标准口诀《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9704-2012代替《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新标准,可归纳为如下口诀:主题词儿不再标: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密级紧急左上角:密级、紧急程度从右上角改为左上角印章署名要齐全:增加发文机关署名格式要素成文日期用数字: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公文页码不可少:增加页码格式要素新公文常见错误点1.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写右边,通知、通报、公告、通告没有秘密程度2。
发文字号“国发〔2010〕1号”中要注意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不能颠倒;年份要用“〔〕”不是“[]"、也不是“()”年份要写四位数,不能写成“10”;序号“1号"不能写成“第1号”也不能写成“01”号3。
签发人上行文如“请示"、“报告”有签发人,下行文如“命令”、“通知”、“通告"等没有签发人;且有签发人的时候,签发人应与发文字号在一行居于两端。
4。
标题=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注意“关于”与“的”位置,“关于”不能在发文机关前面,如“关于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就是错误地把“关于”提前,而“的"后面一定是文种,如出现“××××的情况报告”就是错误的例子,“情况报告”不是文种,应为“××××情况的报告”.5.成文日期:阿拉伯数字6.版记:主题词已删除7.文种:文种与内容中相矛盾,如标题是“××××的通告”,正文中却出现了“特通知如下"的情况文种杂糅,比如“关于××××的请示报告"附:《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规定国家党政机关共有15种:(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www.shiyebian。
公文格式

3.错用文种
如《关于廉江市营仔港雷州市流沙港装 卸点恢复口岸运作复函》,这是以省政府 名义答复湛江市政府和省口岸办的请示事 项,只能用“批复”,不能用“复函”。 如《转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在佛山市 的海关机构设置的复函》,转发上级机关 或其它机关的公文,文种应用通知,原文 用了复函,不正确;批复是被转发的公文 文种,也不是该文的文种,正确的写法应 是《转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在佛山的海 关机构设置批复的通知》。
修改
删除
公文格式要素编排主要变化
要素名称
密级和保 密期限 紧急程度
99版国家标准
编排在版心右上角 第一行 编排在版心右上角
2012版国家标准
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第二行 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发文机关 标志
平行文下行文的发 文机关标识上边缘 距版心上边缘距离 为25㎜; 上行文的发文机关 标识上边缘距版心 上边缘距离为80㎜
(一)标题常见错误
• 主要有:文种重复、缺少文种、错用文 种、介词连用、用词不当、字号、位置 不当、错用标点符号、回行不当等。
1. 文种重复 重复使用文种的情况多是把“意见”和
“函”同时使用,以及转发“通知”时
重复使用“通知”。
例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x x x x 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用“通知” 来印发“意见”,造成文种重复。标题 正确写法应该是《关于内蒙古自治区x x x x x x 工作实施意见》。 例二:《关于对x x x x x x的决定 (代拟稿)修改意见的函》“意见”与 “函”同时使用,也属于文种重复的情 况,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关于x x x x x x的决定(代拟稿)的修改意见》。
错 词
容易用错的词主要有: (1)截止 — 截至 “截止”和“截至” 均为动词,二者在用法上有区别。“截止” 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如果 “截止”出现在时间之前,需加一个介词 作补语或名词性词语用冒号,如“截止到7 月10日上午,已有80人报到”、“截止到 7月9日,报名参加大会采访报道的媒体共 90家”; ―截至”用于时间之前,不能用于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与常见问题

公文写作格式规范与常见问题现针对目前我们公文写作和格式方面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供大家探讨。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公文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
广义的公文则涵盖了全部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1、文种全国党的机关公文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自1996年5月3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为准,全国党的机关公文文体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14个种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文体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个种类。
文种方面存的问题有三个。
一是党政混用文种。
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为党的机关公文专用,命令、公告、议案为行政机关公文专用,不可混用。
二是生造文种。
把没列为文种的公文种类作为文种使用。
党的机关除《条例》所确定的文种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为"印发"、"颁发"式"通知"的"附件"行文。
例如,《关于技术练兵比武的办法》可以改成《××关于印发技术练兵比武的办法的通知》,不能作为文种使用的还有"总结"、"计划"、"安排"、"要点"、"细则"等。
三是"请示""报告"""函"混用。
例如:《××关于办公自动化所需经费的报告》是要求上级解决问题,应该用"请示"而不是"报告"。
公文格式规范及常见错误剖析幻灯片PPT

117cm
4.公文机关标识
第二,联合行文 时,主办机关排列 在前,“文件〞两 字居于发文机关名 称右侧上下居中。 第三,不管联合行 文的机关多少,第 一页必须留出发文 字号、标题、主送 机关以及最少一行 正文的位置。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 年份和序号组成。机关代字 一般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 个层次是发文机关代字;第二 个层次是发文机关主办文件 的部门的代字,如“市府办 〞是由“市政府〞和“办公 室〞两局部的代字联合组成。 发文字号尽量以简化为好。 年份要用全称,不能简化, 如“〔2021〕〞不能写成 “〔10〕〞。 年份应用六角符号“〔〕〞,不能用中括号“[]〞、小括号“〔〕〞 等。序号是发文的流水号,一般都是按文件的形式统一编号。如果是联合 行文,只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的位置一般置于发文标识下空 两行的地方,根据不同公文的特点,有居左“请示〞 、居中“通知〞 、 居右“函〞、“批复〞、“报告〞、“议案〞、“复函〞 三种特点。
一、机关的公文格式 二、几种常用公文格式特点 三、常见错误剖析〔重点介绍〕
一、机关的公文格式
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 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标准格式的文书,是依法 行政和进展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组成公文的要素 分为:
(一) 眉首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 统称眉首;
(二) 主体 置于红色反线至主题词之间的各要素 统称主体;
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 使用全称或者标准化简称、统称。如“广东 省开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为“省开展改革 委〞,不能简称为“省发改委〞; “惠州市开 展和改革局〞简称为“市开展改革局〞,不 能简称为“市发改局〞;“惠州市平安生产监 视管理局〞应简称为“市平安监管局〞,不 能简称为“市安监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一、党政机关公文种类和格式的区别党的机关依照《中国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公文主题词表》,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国标》)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进行公文处理工作(一)文种的区别。
党的机关有14个主要文种,行政机关只有13个文种,其中“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9个文种相同,党的机关有“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等5个独特文种,行政机关有“命令、公告、通告、议案”等4个独特文种(注1)。
“意见”和“会议纪要”等文种使用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公文独立使用“意见”和“会议纪要”文种,党的机关公文有时独立使用“意见”和“会议纪要”,有时将其文种与“通知”文种合并使用(注2)。
(二)秘密等级标识位置的区别。
《办法》规定: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条例》规定:公文序号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公文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公文序号下方(版心左上角第2行)。
两者所处的位置截然不同。
(注3)。
(三)紧急程度级别的区别。
对紧急公文的标识,《条例》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而《办法》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略有区别;对紧急电报的标识,《条例》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而《办法》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平急”,行政公文的紧急程度无“特提”级别(注4)。
(四)版头和发文机关标识称谓和格式的区别。
公文的红色反线以上部分,党的机关称为“版头”,行政机关称为“发文机关标识”。
《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及其组成部门的公文版头格式,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的规定与《办法》的规定基本一致;《条例》中规定的《中国共产党xx委员会(xx)》版头格式,用括号内打印文种名称代替“文件”二字,例如“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文件”、“中国共产党xx厅党组(报告)”,而行政机关的公文无此规定和用法。
党政机关及其组成部门的上行文版头(发文机关标识)尺寸的区别:党的机关及其组成部门的上行文与下(平)行文版头尺寸完全一致;行政机关的上行文和下(平)行文的版面尺寸不一致,上行文的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80mm,下(平)行文的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25mm(注5)。
(五)签发人姓名排列位置的区别。
两个党的机关联合上报的公文,签发人姓名位居一行,主办机关的签发人姓名居前,协办机关的签发人姓名居后,三个及其以上党的机关联合上报公文的签发人姓名的排列顺序是先左右、后上下;两个以上行政机关联合上报的公文,签发人姓名各占一行,上下排列,主办机关的签发人姓名居第1行,协办机关的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机关签发人之下按照发文机关依次排列(注7)。
(六)红色版线的区别。
党的机关公文的红色版线中间印制一颗红色五角星,而行政机关公文的红色版线是一条红色直线(注8)。
(七)公文标题的区别。
党的机关印发规章类公文时,公文的标题中经常使用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和书籍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注9)。
(八)转发公文的格式区别。
党的机关及其办公室转发下级或其他机关公文时,时常将其他机关的公文标题全文照转,外加书名号,放置公文的标题之中,将被转发公文的机关名称作为标题内容,居公文标题之首或其中,用二号宋体字,被转发公文发文日期的数字用阿拉伯数码,居标题之下的括号内,居中排列或居正文之后;行政机关及其办公室转发下级机关或其他机关或部门的公文时,要求将其标题内容择要作为公文标题的事由,被转发公文的机关和部门的名称不作为标题内容,将其放置标题之下一行,用三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列;发文单位名称与其发文日期位居之标题之下一行,外加圆括号,居中排列(注10)。
(九)印制主送机关名称的区别。
党的机关公文“决定”和“意见”等文种不印制主送机关名称;行政机关公文的“决定”和“意见”文种有的印制主送机关名称(注11)。
(十)正文格式的区别。
党的机关使用表彰决定和表彰通报文种时,习惯将被表彰的单位名称和个人名单作为附件处理,行政机关则将其作为正文处理(注12)。
(十一)结构层次序号排列顺序格式的区别。
《办法》规定:公文结构层次序号的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党的机关公文结构层次序号的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第三层的序号“1”后的标点符号用“、”号,与行政机关的规定不一致。
另外,党的机关公文“意见”和“决定”等文种的结构层次序号中第一层平行排列,与行政公文的结构层次序号一致,有的第二层次前后序号连续排列,例如:“一、1.”、“二、5.”、“三、9.”(注13)。
(十二)附件说明和附件使用数字的区别。
党的机关公文的附件说明和附件的数字有时用汉字标识,例如“附件一”,而行政机关公文的附件说明和附件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识,例如“附件1”。
(十三)发文机关署名的区别。
《条例》规定党的公文一般都应当印制发文机关名称,两个以上党的机关联合印发公文,发文机关名称居右,上下依次排印,而《国标》规定,单一发文机关或两个行政机关联合印发公文不署发文机关名称;三个以上行政机关联合印发公文的机关名称(可用简称),居中平行排印(注14)。
(十四)成文日期的使用数字和位置的区别。
党政机关公文成文日期的数字、位置均不相同。
党的机关公文的成文日期的数字使用阿拉伯数码,居右空2字,例如:“2003年10月26日”;行政机关公文的成文日期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居右空4字,例如:“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注15)。
(十五)印章位置和使用方式的区别。
《条例》规定:印制有特定版头的党的机关普发性公文无须盖章;而《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均应加盖印章。
(注16)。
(十六)附注内容的区别。
党的机关公文的附注内容一般用于注明公文的印发和传达范围,而行政机关公文的请示文种使用附注,其内容一般用于注明发文机关经办人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注17)。
(十七)关于公文空白页面处理的区别。
党的机关公文遇到无正文的页面习惯标注“此页无正文”,而《国标》规定: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注18)。
(十八)主题词体系结构和标引方法的异同。
党政机关公文主题词体系结构完全不同,但是标引原则有些是相似的。
其区别主要有5处:一是体系结构不同,行政机关公文的主题词表由类别词、类属词和附表组成,党的机关公文主题词表由范畴表、字顺表、附表组成。
二是词量差别大,使用的难易程度不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仅收录1049个词,且标注方法简单,且易于掌握;党的机关《公文主题词表》收录的词多达5116条词,还分为范畴表、字顺表,体系结构及词间关系十分复杂,标引难度大。
三是党政机关要求1件公文的主题词数量不同,行政机关公文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一般不超过5个,党的机关公文的主题词数量一般不超过10个。
四是党的公文标引自由词时应同时标引相应的上位主题词,单个主题词不能反映公文主题概念时,优先选用最密切、最邻近的两个或几个主题词进行交叉组配、限定组配、不能越级组配,而行政机关公文主题词直接选用最恰当、最接近主题概念的主题词即可。
五是标引公文主题词时,表现公文内容的词在前,表现公文形式的词在后;反映公文中心主题的词在前,反映公文各部分内容的词在后,自由词排在反映内容的词之后。
上述规定与行政机关公文主题词标引方法比较接近。
党政机关公文主题词的附表,均是组织机构和地区词,内容基本相同(注19)。
(十九)公文用纸幅面规格的区别。
党的机关规定,公文用纸幅面规格可采用16开型,每页20行,每行25字;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用纸幅面规格一般使用A4型,每页22行,每行28字(使用16开、B5型纸,每页20行,每行25字),两者的用纸幅面规格和版面设置的要求不同。
(注20)。
(二十)公文使用字体、字号的区别。
党的机关公文,发文字号及签发人姓名、抄送单位、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印发份数等内容多用小三号仿宋或楷体字,正文的一级标题用黑体字,二级标题用楷体字。
行政机关公文的签发人的姓名用3号楷体字,一级标题用黑体字,二级标题及上述其他内容均用仿宋体字。
(二十一)行文关系的区别。
《条例》规定:除办公厅(室)以外的党委其他部门,不得对下级党委发布指示性公文。
《中共xx部文件》、《中共xx部(**)》用于发布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而《办法》规定:除办公厅(室)以外的政府部门未经同级政府同意不能对下级政府行文,两者存在明显区别(注6)。
(二十二)纸质公文与电子公文的区别。
有的部委的电子公文格式与纸质公文格式不完全相同;省政府的电子公文格式与纸质公文格式完全相同(版记必须放置双页)。
(二十三)行政公文与业务的区别。
1.行政公文与业务语气的区别。
对同一件事提出建议,如果行政公文是上行文,业务公文是下行文,语气要有区别,不能照抄照搬。
2.行政公文与业务公文主题词的区别。
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应当注意:上级业务主管机关规定的业务文书的主题词与本级政府党政机关的主题词均有区别,避免混同。
(二十四)不同的业务公文引文标注条款的区别。
1.征求意见类、告知类、移送处理类的审计业务文书的引文,不仅应标注条款项目,还要标注具体内容。
2.结论性业务文书的引文,仅标注条款项目即可。
(二十五)党政机关公文文种和格式区别的注释。
注1:参见《条例》第七条和《办法》第九条的内容。
注2:参见豫办〔2003〕17号文件。
注3:参见《条例》第八条第(四)、(五)项和《国标》8.1.2项的内容。
注4:参见《条例》第八条第(四)项和《办法》第十条第(二)项的内容。
注5:参见《条例》第十条第(一)、(二)项和《国标》8.1.4项的内容。
注6:参见《条例》第八条第(四)项和《办法》第十五、十七条的内容。
注7:参见《国标》8.1.6项的内容。
注8:参见《国标》8.1.5项的内容。
注9:参见《办法》第十条第(六)项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标题的内容。
注10: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发挥作用情况的报告〉的通知》(中办发〔2003〕20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等部门关于车辆购置税费改革人员划转安置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号)的标题和转发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