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春节的习俗

合集下载

大同的风俗

大同的风俗

大同风俗风俗,即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风土民情,它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的总和,也是一套由来已久的精神规范。

大同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风俗习惯,颇具有一定特色。

大同的年节,是被人十分重视的,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样子像牛。

大同人过春节时全家聚拢在一起以躲避“年”,这就是“守夜”由来。

传说中的“年”有怕火光、怕红色、怕响声的“三怕”,于是大同人过大年的时候总是要点上“旺火”,帖上对联,并且燃放爆竹,敲锣打鼓以以此来镇“年”以后旺火、对联、爆竹的含意更大,还表示丰产、兴旺、发达等意思。

所以一到初一,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以示一个新的开端。

游八仙:这是大同的一项民俗活动,而这一项活动主要的就是正月的初八时候举行的。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就会偕老带幼,来到了寺庙或者是道观中,祈求一年的健康以及平安。

因此在大同的当地,流传着“游八仙,治百病“的说法。

除了这一天之外,人们也会时不时的到大同市内的寺庙里面,进行祭拜,因此寺庙的香火也是十分的鼎盛的。

因此游客来到了大同,也可以到这里祭拜一下,祈求一下健康平安,也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了。

庙会:大同的庙会十分的热闹。

在大同的庙会上,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卖东西的,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表演等,像是秧歌、川剧等表演,可谓是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在大同的庙会上,还展示了泥人、剪纸等民间的工艺品。

如果游客可以幸运的遇到了大同的庙会的话,不妨逛一逛,感受一下大同的这种传统的庙会,并且购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

元宵节闹红火,古代称游艺,始于唐,在宋代已十分兴盛。

大同人的元宵节,称正月十五,这时人们除挂灯笼外,还要大搞街头文艺活动。

大同游艺活动的特点,主要是花样多,地方色彩浓,除高跷、小车灯、船灯外,还有挠阁、抬阁等。

抬阁近年来已不常见,被彩车代替,但是大同人的春节文艺活动,总是常常以新的代替旧的而不断变化着,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活动。

此外,在八月十五打月饼,是为喜庆丰收:腊月二十三吃麻糖,大同人传说是为糊住灶神爷的嘴,这当然是一种不实际的说法,但是这明显地反映出大同人的向善忌恶的习惯。

山西大同的风俗

山西大同的风俗

山西大同的风俗
山西大同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地方风俗。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大同亲热”,这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交际方式,表现在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上。

当地人在见面时,会用手拍肩膀或握手,并用“大哥”、“大姐”等亲密称呼,以此表达对彼此的友好和尊重。

此外,大同还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如春节期间的花会、元宵节的灯谜和舞狮表演等,这些都是体现当地人民热情好客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

此外,大同还有许多美食和手工艺品,如烤鸡翅、铜器、雕刻品等,这些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山西大同的风俗文化是其独特的城市魅力之一,值得前来体验和探索。

- 1 -。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_春节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_春节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春节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

那么山西大同有哪些春季风俗习惯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大同的春节的习俗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

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

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

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

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

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

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

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

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

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

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春节其他地方的习俗天津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

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其风俗也非常独特和有趣。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提的风俗:
1. 拜寿送礼:在家乡大同,人们在生日、结婚等特殊日子会拜寿,拜寿时会送一些礼物,如糖果、干果、饼干等。

2. 汉字文化节:每年的汉字文化节是家乡大同的一大盛事,人们会在这个时候举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包括书法比赛、诗歌比赛等。

3. 祭祖:家乡大同的人们非常注重祭祖,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都会到祖先的坟墓前祭拜,烧香、献花、敬酒,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4. 赛龙舟:赛龙舟是家乡大同传统的体育活动之一,每年端午节期间会举行龙舟比赛,各个团队都会为了荣誉和奖励而拼尽全力。

5. 吃饺子:在家乡大同,吃饺子是过年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除夕夜包饺子,以一家人团圆为主题,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总之,家乡大同的风俗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风俗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中,代代相传,成为了家乡文化的一部分。

- 1 -。

山西春节的年夜饭习俗

山西春节的年夜饭习俗

山西春节的年夜饭习俗山西位于中国北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年夜饭则是春节期间家庭团聚、享受美食的重要环节。

在山西,年夜饭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多样的习俗。

本文将带你一起探索山西春节的年夜饭习俗。

1. 鱼:寓意年年有余在山西的年夜饭中,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在汉语中,鱼(鱼)的发音与余(馀)相近,代表着年年有馀。

在这个意义上,吃鱼寓意着祝福全家人来年的生活富足,财源广进。

因此,无论是蒸鱼、烤鱼还是红烧鱼,都会成为山西人年夜饭的主打菜肴。

2. 包饺子:团聚和团圆包饺子是山西年夜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相传,包饺子的习俗起源于中国古代。

在农历新年,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包饺子,象征着团圆和团聚。

饺子的形状有如元宝,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

在包饺子时,家人们会亲手制作饺子皮和馅料,共同完成制作过程,增进家庭的感情。

3. 炖肉:热热闹闹的年夜饭炖肉是山西人年夜饭上的一道重要菜肴。

山西炖肉以其独特的炖制方法和鲜美的味道而闻名。

在春节期间,家庭会提前准备好各种材料,然后慢慢炖煮,直至肉变得酥软入味。

炖肉的烹饪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也成为了家人相聚、欢声笑语的契机。

4. 饺子炒年糕:祝福新一年的好运和顺利山西的年夜饭上,还会有一道特色菜肴,即饺子炒年糕。

这是由饺子和年糕一起翻炒而成的,寓意着祝福新一年的好运和顺利。

年糕在汉语中与“高”音同,象征着生活的不断提高和进步。

而饺子则象征着金银财宝一样,代表财富的积累与增长。

因此,饺子炒年糕成为了山西年夜饭上的一道吉祥菜肴。

5. 粽子:祭祀和纪念先祖在山西,粽子也是年夜饭上的传统菜肴之一。

粽子是由糯米包裹在竹叶或者葵叶中蒸煮而成,又称为“肉粽”。

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山西人会包“糯米粽”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而在春节年夜饭上,粽子被看作是祭祀和纪念先祖的一种形式。

山西人会用粽子来祈求祖先的保佑,增加祥和与福运。

6. 酒:喝情谊、祝福与和谐在山西的年夜饭上,喝酒也是一项重要的习俗。

作文写大同的风俗

作文写大同的风俗

作文写大同的风俗《大同的风俗》篇一大同,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有着各种各样独特的风俗,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盒子,每打开一层都有新的惊喜。

先说这过年吧,大同的年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一进腊月,整个城市就像被注入了超强活力剂,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到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

我家的腊八粥啊,那可真是大杂烩,各种豆子、米、红枣、桂圆啥的都往锅里扔。

我就纳闷了,这腊八粥难道就是把家里能找到的粮食都凑一块儿煮?不过喝起来还真不错,黏黏稠稠的,甜滋滋的,就像把一年的幸福都熬进了这粥里。

再说说大同的春节庙会,那简直是人的海洋。

庙会上啥都有,卖小吃的、耍杂技的、卖小玩意儿的。

那些小吃的香味就像一只只小手,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庙会,看到一个卖糖人儿的老爷爷,他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一会儿工夫就把一块麦芽糖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孙悟空。

我当时就想,这老爷爷莫不是孙悟空变的,专门来给我们这些小馋猫做糖人儿的?我赶紧跑过去买了一个,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吃,那糖人儿在阳光下亮晶晶的,好像下一秒就要蹦起来去打妖怪似的。

还有大同的旺火,这可是个特别的风俗。

在院子里或者家门口堆起一个大大的旺火堆,到了除夕晚上就点燃。

那火苗呼呼地往上蹿,感觉能冲到天上去,把黑夜都照得跟白天似的。

我当时就想,这旺火是不是能把来年的所有坏运气都给烧光光呢?大家围着火旺又唱又跳,那种热闹劲儿啊,就像全世界的欢乐都聚集在了这里。

可是现在呢,因为环保的原因,旺火没有以前那么普遍了,但在人们心中,它依然是大同春节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传统风俗的改变,是一种遗憾。

但我觉得吧,虽然形式可能会变,但这背后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会变的。

大同的风俗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传承。

《大同的风俗》篇二大同的风俗啊,那真的是丰富多彩得很,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每一笔都有着独特的韵味。

大同的婚俗那可就很有看头了。

大同的节日风俗

大同的节日风俗

大同的节日风俗
大同是山西省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以下是大同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 春节:大同人过春节时,会贴春联、挂红灯笼,家家户户会扫尘、打扫卫生,然后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并放鞭炮迎接新年到来。

期间,人们还会互相拜年,给长辈送上新年祝福和红包。

2. 元宵节:在元宵节晚上,大同市区的街道会举办花灯游行,各种造型各异的彩灯在灯谜、龙舞、舞狮等表演的烘托下,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观赏。

同时,人们还会吃汤圆、猜灯谜,喜庆地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3. 清明节:大同人在清明节会到坟墓扫墓、祭祖,同时清明也是踏青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选择外出郊游、欣赏春景。

4. 端午节:大同人过端午节时,会包粽子、赛龙舟,同时还有一项独特的传统活动,即攀踏蒿山。

人们会集体攀登当地的蒿山,以祈求安康和吉祥。

5. 中秋节:大同人过中秋节时,会赏月、吃月饼,并进行一些传统的庆祝活动,例如赏月晚会和民间艺术表演。

同时,人们还会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并与亲友分享团圆的喜悦。

以上是大同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反映了当地人
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同时,这些活动也成为了人们团聚、传承文化、弘扬民俗的重要方式。

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走亲访友传祝福

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走亲访友传祝福

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走亲访友传祝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风情。

而在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更是丰富多样、别具特色。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习俗便是走亲访友传祝福。

春节期间,山西的家庭成员多数会返回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

在走亲访友时,传递祝福是一项重要的仪式。

这个过程不仅是表达心意的方式,也是增进感情、加深交流的时刻。

走亲访友的传统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们通常会选择在节日前后的几天里,亲自造访亲朋好友的家中。

在山西农村地区,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常常比较密切,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就是春节。

因此,走亲访友传祝福成为了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走亲访友时,准备一份贴心的礼物是常见的礼节。

山西人尤其注重礼尚往来,真诚的祝福也体现在礼品的挑选上。

常见的礼物包括年货、水果、酒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春节期间最常见的礼物选择。

当然,礼物的价值并不是最重要的,真诚的祝福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

除了礼物以外,祝福的话语也是走亲访友中重要的一环。

走进朋友或亲人的家门时,人们通常会带上爱心和关怀,以喜庆的口吻说出吉祥的话语。

例如,祝愿对方财源滚滚、事业蒸蒸日上、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等等。

这些话语不仅代表了自己的祝福,也传达了团圆和吉祥的寓意。

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品尝美食。

山西的春节美食丰富多样,传统的团圆饭常常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一餐。

家庭成员聚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畅谈近来的生活,互诉衷肠。

这一刻,充满了温馨和幸福的气氛。

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还有一项注重的礼仪便是拜年。

在山西,拜年通常是先长辈,然后是同辈、晚辈的顺序。

这种尊重长辈的传统观念体现了家庭和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拜年时,人们通常会鞠躬酬谢,或是双手递上贺年卡或红包,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感谢。

走亲访友传祝福是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们通过亲自到亲朋好友家中,传递祝福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

这种习俗不仅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弘扬了亲情和友情的价值观。

山西省春节特色传统习俗

山西省春节特色传统习俗

山西省春节特色传统习俗山西省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地方。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山西省则有许多特色的春节传统习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山西省春节的特色传统习俗。

1. 办年画在山西省,春节前夕,人们会办年画活动。

年画是一种寓意美好的绘画作品,常常用来贴在家中的墙壁上,希望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办年画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家人们一起动手准备年画材料,并在一张大纸上用彩色画笔绘制吉祥的图案。

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传承了山西的文化传统。

2. 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山西省也不例外。

在春节来临之际,山西人民会准备一对春联,一个贴在大门上,一个贴在室内。

春联是由一对对对仗工整的对联组成的,用红纸书写,内容多与幸福、吉祥相关。

贴春联的目的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同时,贴春联也是一种美化家居环境的方式。

3. 发红包发红包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习俗,这一习俗在山西省也深受人们喜爱。

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作为对晚辈的祝福和厚爱。

红包里通常装有一定金额的钱,象征着送红包的人的心意和祝福。

对于接收红包的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份经济收入,更是一种长辈的关爱和祝福。

发红包的行为在家庭中也有助于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4. 舞狮舞狮是山西省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一项活动。

舞狮表演通常由一组人扮演狮子形象,穿着狮子舞服,配合鼓乐和音乐表演一系列动作。

舞狮表演形象生动、热闹,能够吸引观众和游客的目光。

这是一个带有浓厚喜庆气氛的活动,也寓意着新的一年里顺利、吉祥。

5. 守夜春节的最后一个晚上,即除夕夜,山西人民有习俗守夜。

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在家中团聚,一起吃团年饭,辞旧迎新。

守夜的传统意义在于守护家人的平安和祥和。

到了午夜时分,家人会一起去庙宇祈福,祈求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开始。

守夜活动也加强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

以上所提到的山西省的春节特色传统习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每个地方还会有自己独特的习俗。

山西大同家乡的风俗作文

山西大同家乡的风俗作文

山西大同家乡的风俗作文一、民间传统节日大同的民间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春节了。

每年的正月十五,人们都会在家门口放上孔明灯,代表着希望和祝福。

而在家里面,家家户户会贴上门神和对联,以求平平安安、日子红红火火。

此外,正月初一和十五的时候,人们还会在家中设宴招待亲朋好友,一起过年,团团圆圆。

用美食和美酒来祝福一家人新的一年平安幸福,一带上香袋偶尔也是家家户户的风俗习惯。

另外,大同还有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歌会”。

歌会是大同地区独有的一种庆祝活动,一般在正月十六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相约到户外的广场上,各自带上自己喜欢的乐器,比如二胡、琵琶、笛子等,然后齐聚一堂,互相合奏,互相歌唱,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歌会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它让人们有了一个更好地交流的机会,也为大同这个古老城市增添了不少独特的魅力。

此外,大同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有的风俗习俗,让大同的民俗文化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例如每逢清明,家家户户都会到坟场给祖先扫墓,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尊敬。

而在端午节,人们则会吃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怀念。

二、传统民间工艺大同地区有着悠久的手工艺传统,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制作灯笼和剪纸了。

大同的灯笼非常有名,其制作工艺独特,色彩鲜艳,深受人们的喜爱。

每到春节期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挂上一盏灯笼,以求来年生活红红火火。

而剪纸也是大同地区的一项传统工艺,它在大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同的剪纸工艺精美绝伦,图案多样,寓意深刻,无论是宴席上贴的窗花,还是婚礼上使用的红纸剪纸,都能看到大同剪纸的影子。

此外,大同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手工艺,比如制作泥塑、画大秧歌等等,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丰富了大同的文化底蕴,更是代表了大同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它们的存在,为大同的民俗文化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习俗风情大同地区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风情,比如吃年糕、拜年等等。

山西省过年传统习俗

山西省过年传统习俗

山西省过年传统习俗在中国,过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也有着丰富多彩的过年传统习俗。

本文将介绍一些山西省过年的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过年时的一项重要习俗,它是用红纸写上祝福的话语,粘贴在门框上。

在山西省,贴春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通常在除夕夜聚在一起,写下对新年的期望和祝福的话语,然后将春联贴在家门口。

这个习俗象征着对新年的祈福和美好的祝愿。

二、包饺子包饺子是山西省过年期间的另一个传统习俗。

在除夕夜,家人齐聚一堂,一起包饺子。

饺子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寓意着团圆和祈福。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家人们会相互交流、互相祝福,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三、放鞭炮放鞭炮也是山西省过年传统习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人认为放鞭炮可以驱除邪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每到除夕夜,人们会放鞭炮,炮声震耳欲聋。

这一习俗被广泛认为能够给新年带来好运和祝福。

四、走亲访友走亲访友是中国过年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山西省也是如此。

在除夕夜和正月初一,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带着贺年礼品,拜访长辈和亲朋好友。

这是一种表达敬意和祝福的方式,也是增进亲情和友情的良机。

五、看舞狮舞狮表演是山西省过年期间的一项传统活动。

在正月初一,人们会聚集在街头巷尾观看舞狮表演。

舞狮表演以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展示,狮子在鼓乐的伴奏下威武而优雅地舞动,给人以喜庆祥和的感觉。

六、逛庙会庙会是中国过年期间的一项传统活动,也是山西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年初一和初二,人们会慕名前往各地的庙会,品尝美食,观赏表演,购买年货和手工艺品。

庙会的热闹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总结山西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过年传统习俗独具特色。

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走亲访友、看舞狮和逛庙会等习俗丰富多样,既带给人们喜庆祥和的氛围,也传承了历史文化的魅力。

这些传统习俗让人们在新年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家的温暖。

大同民风民俗,终于找齐了!

大同民风民俗,终于找齐了!

⼤同民风民俗,终于找齐了!⼤同民风民俗春节 春节农历正⽉初⼀,俗称⼤年。

⼤同与海内同,是⼀年⼀度最为隆重的节⽇。

腊⽉开始打扫卫⽣、缝制新⾐、购置年货。

除⼣张贴对联、窗花。

⼊夜全家围坐⼀起包饺⼦,叙往话今,通宵不眠,俗称守岁。

80年代后,除⼣晚上观看电视节⽬为合家欢聚的主要内容。

有的⼈家院内燃旺⽕,半夜12时燃放鞭炮,迎接新春。

初⼀清早家家吃饺⼦,⼩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孩⼦压岁钱。

饭后,亲朋好友或邻居互往拜年祝贺。

破五 破五正⽉初五。

是⽇,民间家庭将初⼀⾄初四积攒的垃圾清扫倒出门外,名⽈送穷。

并讲究初五不⾛亲戚。

今旧俗渐废。

⼆⽉⼆ ⼆⽉⼆⼆⽉初⼆俗称龙抬头。

是⽇,⼈们郊游、登⾼,午祭天地。

此俗到今,只留下吃煎饼、剃头理发之习。

取意龙抬头,剥龙⽪,昂⾸腾飞,消灾免难,⼀年⽆忧虑。

端阳节 端阳节五⽉初五称端阳节,也称"端午"。

相传古代诗⼈屈原这天投江⾃杀,后⼈把这天当作纪念⽇。

是⽇,家家门上插艾条、包粽⼦、⾷⾓⿉、饮雄黄酒,以⽰纪念。

送寒⾐ 送寒⾐⼗⽉初⼀⽇,俗称"⿁节"。

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民夫死者众多,到冬季亲属送寒⾐时,亲⼈已故。

为了祭奠死者的亡灵,⼈们把⼗⽉初⼀⽇当作送寒⾐的⽇⼦,以⽰纪念。

冬⾄ 冬⾄有吃糕的习俗,民谣:"过冬不吃糕,⼩⿁来圪瞧。

"此⽇讲究改善⽣活,中午家家吃⽩⾯饺⼦。

腊⼋节 腊⼋节腊⽉初⼋为释迦牟尼成道⽇,佛教徒以⾹⾕果实供佛,称腊⼋粥。

这种纪念形式传⼊民间,此⽇早饭家家⾷腊⼋粥。

祭灶神 祭灶神腊⽉⼆⼗三⽇,有吃⿇糖的习俗。

传说这天灶神升天向⽟帝汇报,⼈们以⿇糖祭灶,意在"上天⾔好事,回宫降吉祥”。

在这⼀天,平遥⼈讲究⼈⼈都要吃⿇糖⽇,打扫房间,迎接新⼀年的到来。

祝满⽉ 祝满⽉ ---境内居民以⽣孩⼦为喜事。

祝满⽉以产妇娘家亲戚为主,姥姥家要送银镯⾸饰及⾐服、⼩被褥等物。

过⽣⽇ 过⽣⽇ --- 境内庆贺⽣⽇之俗⾄今仍为普通。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的风俗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庙会和烧香。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大同市区的各大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庙会上,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表演和展览,如龙舞、狮舞、杂技、书法、绘画等,还有大量的摊位售卖当地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

除了庙会,烧香也是大同人的传统风俗之一。

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人们都会前往寺庙或神庙烧香祈福,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和保佑。

此外,在大同的农村地区,还有一些民间的传统风俗,如婚丧嫁娶、祭祀祖先等。

这些风俗虽然现在已经有所改变,但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的特色和习俗。

总的来说,大同的风俗多元且独特,反映了这个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 1 -。

山西除夕夜的风俗

山西除夕夜的风俗

山西除夕夜的风俗山西春节习俗:1、太原:(1)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

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

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2)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

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

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

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

(3)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

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

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

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

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

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

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2、晋阳:(1)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

(2)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

谓“吃翻身瓜”。

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

(3)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3、古交山区:(1)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

(2)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

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

(3)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

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大
同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家乡大同
的风俗。

第一步:年节风俗
在家乡大同,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的春节,春节期间万家灯火,
邻里互赠年货和礼物。

除夕夜晚上守年,全家团聚在家中,品尝年夜饭,共度团圆时刻。

大同地区还有“开年门、祭灶头、丢麻袋、放鞭炮”等民间风俗活动,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欢度春节。

第二步:结婚风俗
在大同地区,结婚是人生大事,很受重视。

结婚前要先选定吉日,然后准备“三书六礼”等婚礼用品。

在迎亲的时候,新郎要穿上白马褂,由家中年长者拿着绿柳枝祭拜在他身上,然后才能迎娶新娘入洞房。

在结婚的过程中,要进行烧香祈福等仪式,祈求新人白头偕老。

第三步:节日风俗
大同地区还有许多有趣的节日风俗。

比如,端午节要吃粽子,踏
青赏美景;重阳节要登高望远,祭拜长寿;中秋节要赏月吃月饼。


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玩法,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第四步:民间故事
除了以上的风俗,大同地区还有很多有趣的民间故事。

比如,传
说开化寺石门中有一泓清泉,能让人们灵气十足;传说大同有座九体
圣母庙,可保平安和祈求健康;传说巨鹰山上有灵石,能让人们走运。

总之,大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千奇百怪,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
的活动和传说。

这些风俗不仅给人们带来快乐,也传承了家乡文化的
精髓。

山西的春节习俗

山西的春节习俗

山西的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了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中国的各个省份,春节都有各自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本文将重点介绍山西省的春节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贴春联春节前夕,山西的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

春联是由对联组成的,对联上写有吉祥的祝福语。

这些对联通常由家中的长辈或有文化修养的人书写。

贴春联是为了祈求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

二、放鞭炮在山西,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喜庆的活动之一。

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人们会点燃鞭炮,制造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传统上,人们相信鞭炮声可以驱逐恶魔和灾祸,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三、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也是山西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

在舞龙舞狮表演中,人们穿上龙和狮子舞蹈服装,舞动身体和嘴巴,以模拟龙和狮子的动作。

这个活动象征着吉祥和祝福,并吸引了很多观众。

四、祭拜祖先在春节期间,山西人也会祭拜祖先。

他们会给已故的祖先上香,摆放丰盛的食物和饮品,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佑。

这是一种传统的尊敬和感恩的方式,也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活动之一。

五、吃饺子在山西,吃饺子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

饺子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富和好运。

人们通常会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吃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饺子。

吃饺子也象征着将过去的一年的不幸遗忘,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迎接好运。

六、赏花灯山西的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公园或街道上赏花灯。

花灯是由彩纸、竹子等制作而成,呈现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如龙、兔、花等。

夜晚时分,灯光闪烁,营造出浪漫而华丽的氛围,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总结:山西的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祭拜祖先、吃饺子和赏花灯等活动都是家人团聚、祈求好运的重要方式。

这些传统习俗和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让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喜悦。

无论在山西还是其他地方,春节的习俗都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让我们牢记这些传统,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共同迎接辞旧迎新的时刻。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团聚的时刻。

在山西省,春节习俗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年夜饭和拜年等传统活动。

本文将为您介绍山西省春节习俗中的年夜饭和拜年等内容。

一、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它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富裕。

山西省的年夜饭通常是由全家人一起准备,并在除夕之夜共同享用。

年夜饭的菜肴丰盛多样,代表着美好的寓意。

1. 鱼:在山西的年夜饭中,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因为“年年有余”与“鱼”在汉语中谐音,所以鱼被视为带来好运和财富的象征。

2. 饺子:饺子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山西的饺子制作精细,皮薄馅嫩,吃起来鲜美可口。

吃饺子的习俗源于民间传说的“年兽”。

相传年兽在除夕的时候出现,喜欢吃人,人们发现年兽怕红色和吵闹声,于是便用面皮包裹饺子馅,在饺子上蘸酱油吃,象征着赶走邪恶,希望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3. 年糕:年糕是山西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食物。

年糕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形状长条状,象征着“年年高升”。

人们相信吃年糕能够带来生活的安定和事业的顺利。

二、拜年在山西省,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

人们会穿着整齐,带上祝福的话语走访亲朋好友,互相交流问候,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 给长辈拜年:年长者在家庭中被视为权威和维系家庭纽带的人,因此给长辈拜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

年轻人会提前准备好贺年卡或小礼物,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亲友拜年:除了给长辈拜年之外,人们也会去亲友家拜年,祝福彼此新年快乐。

在拜年时,人们会交换红包,里面装着一些象征财富和吉祥的钱。

这是一种表达关爱和祝福的方式。

3. 对联和春联:在拜年期间,人们习惯在门框上贴春联,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幸福。

春联通常由对联组成,对联的字数相等,内容均寓意着吉祥如意和美好未来。

春联的字体和颜色也需要选取得当,使得整个门框显得更加喜庆和热闹。

总结:山西省的春节习俗中,年夜饭和拜年是最为重要的传统活动。

各地春节习俗:山西春节习俗

各地春节习俗:山西春节习俗

各地春节习俗:山西春节习俗太原年俗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

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

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

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

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

”(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

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

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

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

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

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

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

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

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

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

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

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

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

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1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

山西过年特有风俗

山西过年特有风俗

山西过年特有风俗
山西过年的特有风俗包括:
1. 蒸花馍:在腊月二十三过后,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一方面是用来
祭祖,另一方面则是要待客,也让家里的人有可吃,有可看。

花馍的
形状有枣山、富贵发祥等,非常有寓意。

2. 守岁:在除夕之夜,大家围炉叙旧,等待新年的到来,要吃水饺或
者长面,据说吃完了还不能睡觉,要守岁。

3. 拜年:正月初一,人们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致问候。

有些山西
人还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4. 放鞭炮: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来驱邪避祟,欢庆新年的到来。

5. 吃饺子:山西人非常喜欢吃饺子,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待客,同时饺子里面还会放入钱币。

6. 山西炕头年画:炕头年画是山西特有的年画形式,可以用来装饰房间,增添节日气氛。

此外,山西民间演出活动还有舞龙、耍狮、打鼓、吹唢呐、跑旱船、
猜灯谜等。

这些风俗活动丰富多彩,为山西的过年增添了浓厚的年味。

大同的节日风俗

大同的节日风俗

大同的节日风俗1. 引言大同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节日风俗。

这些节日风俗不仅反映了大同人民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还展示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介绍大同的几个重要节日及其独特的风俗。

2.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大同最热闹喜庆的时刻。

在春节期间,大同人民会进行一系列传统活动和庆祝仪式。

2.1 贴春联在大同,人们会在门上贴上红色的对联,寓意着迎接新年、祈求好运。

这些对联往往由长辈书写,内容包括吉祥话语和祝福。

2.2 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也最常见的活动之一。

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长辈们会给小孩子压岁钱作为祝福和鼓励。

2.3 吃团圆饭春节的除夕晚上,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这顿饭通常是一年中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餐。

2.4 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人们相信鞭炮声能驱走邪灵,带来好运。

3.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大同人民也会过这个重要的节日。

3.1 赏月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在户外赏月。

大同地区有许多适合观赏月亮的地方,如云冈石窟、九龙壁等。

3.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是月饼。

大同人民喜欢吃各种口味的月饼,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3.3 点灯笼中秋节期间,大同市区许多街道和公园都会悬挂彩灯和灯笼。

夜晚时分,整个城市变得灯火辉煌,营造出浪漫神秘的氛围。

4.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大同人民缅怀先人、扫墓的重要时刻。

4.1 扫墓祭祖清明节当天,人们会前往坟地扫墓、献花、焚香,并向先人表达敬意和思念之情。

4.2 踏青郊游清明节也是春天的好时光,大同人民会利用假期踏青郊游。

一些风景名胜区如云冈石窟、九龙壁等也会迎来许多游客。

4.3 吃青团清明节还有一个传统食品叫做青团,是由糯米制成的绿色粽子。

大同人民喜欢在清明节吃青团,寄托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5. 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的灯笼节。

大同人民会通过一系列庆祝活动来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春节的习俗
大同春节的习俗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

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

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

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

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

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

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

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

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

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
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

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山西太原春节习俗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

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

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

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

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

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

”(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

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

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

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

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

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
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

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

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

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

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

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

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

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

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

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

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

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

谓“吃翻身瓜”。

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

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

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

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

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

“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
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

正月初五为“送穷日”。

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

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

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

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

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

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

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

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

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

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

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

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

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

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

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

”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

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

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
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

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

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

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

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

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

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大同春节食俗到了初一,大同人天明要出门迎喜神。

而且是日还要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这天则多吃素食,一般是素菜、大馍馍,喝氽饭,并饮自制黄酒。

初二,五更时要发旺火或点旺火柴(麻秆),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称为“接财神”。

这天清早要煮饺子吃,称为“吹元宝”。

是日,还要请女婿,以“三个盘一火锅,米饭馏馍馍”招待。

初五名“破五”,亦名“五穷日”。

黎明各家清扫垃圾,并剪一彩纸人同垃圾倒掉,称“送穷”。

是日多吃面,有“破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之谚。

大同城内居民则多吃饺子。

初八为谷神节,俗称八仙日,人们会成群结队到恒山、华严寺、善化寺等寺庙烧香布施。

夜里,城内各家点五彩灯碗置于窗台上。

是日,周边一些县区要做“八仙菜”,吃油炸食品,以油香
烟馨迎八仙。

初十为石头节,民间祭祀碾神、磨神。

是日,民间传为老鼠娶亲,中午多吃油糕,也有吃饼的,意在盖仓防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