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8月15日下午,“永州作家看祁阳”一行参观浯溪公园后,驱车赶往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的李家大院,这里距衡昆高速公路出口只有1500米,有便捷的旅游交通,让市内外的游客进得来,出得去。

近年来这座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村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寻幽访古。

副省长贺同新、省文物局陈远平实地考察后赞道:“北有张谷英,南有李家院”,是湖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到达李家大院,下车伊始,经过一个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李家大院”四个大字,最先笑迎我们的是道路两边成片的荷塘,层层叠叠绿绿油油地荷叶,首先给游客一种强烈的绿色冲击波,旅途的疲倦在绿色荷叶前顿感消失。

这些荷花是近年来为了开发李家大院旅游,村民从遥远的湘潭引进来的,听一个村民说,明年还要扩大栽种面积,我六月份去零陵周家大院时,荷花还含苞欲放,而今八月这里的荷花盛开期已过(七月份为荷花的盛开期),只好看花不成偷摘果,新鲜的莲子现摘现吃,嘴感就是不一样,这里的莲子又翠又甜,怎一个爽字了得。

举目望去,李家大院背山面水而筑,后面是高大的牙象山青翠层迭、树木密集、鸟语花香,构成绿色的汪洋,风景清幽宁静,山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阵清凉。

前面是一大片荷花水塘,好一幅建筑与山水和谐相处的湘南居民风景画!
座落在李家大院正前方的李家祠堂。

坐西朝东,三进三厅,前为门厅,后为正殿。

祠堂前置各设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功名牌高挂在门厅外的门斗之上,象是李家的光荣榜,有“五品军功”、“进士”、“武异都尉”等文官武将,这是李氏家族值得炫耀的家族光荣。

门厅大门上高悬“李氏宗祠”四个大字,两边写有一幅对联:“汁弹保柳,花萃青莲”。

正祠堂门口,有一对巧小的石狮,伏在一面石鼓之上,雕刻精美,材质一流,可以说是镇院之宝,传说曾经有人出过百万元的高价索购,李家后人都不肯卖。

进了门厅,一排木制栏杆,设三条门,中间为大门,两边各设一小门,两边有游廊相连,看来这中轴龙道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走的。

两边天井内栽了花草,天井中轴龙道用方块石铺设。

二厅正中横梁上金字匾高挂,上书“价重登隆”。

最后为祠堂正厅,堂上高挂金字匾堂号“序伦堂”,八张古老的太师椅分两排摆在大堂两边,象今天主席台上的座位,只有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才能落坐,这样雕琢精细的太师椅,如今是难得一见了,游客们纷纷坐上去,体验一下当年李氏家族手握族中大权的感觉,历史在这古老的椅上暂时被我们抚摸一二。

正中高大的神龛里摆着李家列祖列宗的像,供李家后代供奉和祭祀。

屋内地面皆用青砖铺设,屋顶两侧是高大的马头墙(亦称叠落山墙),梁柱用材粗犷,柱础多为石质,木柱多为古树所制。

听村民说李家大院内这样的古木大柱共有48根,传说会出48个大官。

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

从祠堂建筑的位置来看,李氏家族很看重祠堂的作用,可以说是把它做为李家大院的重点工程来对待的,可能是想通过它来凝聚宗族里的人心。

我惊讶于深藏乡村的李家大院有这么大的一个祠堂,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族人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可利用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之用。

另外,这里也是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时的会聚场所。

它亦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罚,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这里也是是家族道德的法庭。

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文革时期,祠堂遭到红卫兵小将的破坏,原有匾牌都被砸毁,木雕石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近年来村民自已集资二十多万元,对祠堂进行了维修,可惜有些没有按照古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

例如,祠堂两侧照墙上的白色砖图,过于鲜艳,给人一看就是新画的感觉,与原来的墙色不能成为一体。

笔者认为古建筑最重要的维修原则,应该是维修之后亦能给人古色古香的感觉,这一点是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祠堂的窗花木雕和大门的石狮就修补的比较成功,如果不是知情的村民告诉我修补的那一部分,我还真的没有看出来修补的痕迹。

祠堂左边前墙上刻有李家大院的简介:龙溪李家大院始建于元末明初,现存院落为李姓先祖李文敬创建。

李文敬之先祖李思立从江西迁祁后,至李文敬始定居于此,生应聪、应伦二子,聪、伦分别生四、五子,共九房,现存院落即为李文敬为二子九孙创建之家业,李家素以做木材生意为业,因生意兴隆,家运亨通而建此大院,现保存完好的房屋有36栋,游亭18座,大厅36间,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50亩。

房屋为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院内天井既通风采光,又起排污泻洪作用,房屋布局纵横有序。

讲究通风透气,正、横屋之间有阶巷四达,院后有象牙山,林荫蔽日、鸟语嘤嘤、流水潺潺、风景幽清,具有典型的湘南民居特色,电视剧《陶铸》及电影《故园秋色》曾在此选景拍摄。

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李家大院的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家是做生意的人,居住习惯有所禁忌。

因为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

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

就是我们晚上去用餐的那家开小酒店的农家后修的红砖房子,亦是大门朝北。

不知道是因地形原因巧合,还是有此意思。

我们跟着导游从祠堂左边的侧门进入李家大院。

只见一大厅的墙上写着阿拉伯数字,听说这里以前就是村里的电影院。

我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看电影都是在村外的坪旷上看的,没有想到李家大院还有室内电影院。

我们跟着导游走进迷宫般的李家大院,户户相连,井然有序,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相联系的整体,有四通八达的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

我们穿行于院中感到十分便捷,即使是下雨天,也能不用打伞,走遍大院的每一处角落。

南北走向的堂屋家家相通,构成了一条长长的游道,当地的居民就在这宽敞的游道上,摆开三五张桌子,打起麻将来,有点象走进城里麻将馆的感觉,村民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这里的乡村生活还算热闹。

房屋与房屋之间都设有防火墙,即便不慎一屋失火,也不致于殃及邻宅。

防火墙上还设有防火窗,防火窗一得通风,二得防火,防火窗看似是水泥制成一样,剥开外层,里面实是木窗,这种防火材料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房与房之间设有天井,天井也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主要还有采光和排洪作用,天井坪铺了青石,留有流水口,地下设有阴沟,排往村北边的龙溪排洪渠内。

由于李家大院紧靠山脚,大院的防洪排水和防潮湿都要处理完美,家家有排水阴沟,院外有排洪渠,所有地面都铺设了方形青砖用以防潮,设备齐全。

象这样紧靠大山边而筑的砖木结构的古屋,保存这么多年依然不倒塌,说明它的防火防水防潮设置的非常完美到位。

导游把我们带到一面青石墙边,介绍说,这面墙是一栋能报天气预报的。

每当天要下雨的时候,墙面上就会渗出水雾来。

这面墙是用纯青料石干砌而成,缝隙之间的空隙只有几毫米,没有用一点象泥土之类的粘接物。

就象小孩子堆积木一般堆成的,经过岁月的考验,这面墙却丝毫没有移动,我不得不佩服于古代的能工巧匠们的精湛工艺。

中国古民居最大的共同处莫过于砖、木、石“三雕”了。

这在李家大院内,也是随处可见。

有精致的1200多个花窗,150个柱礅。

李家大院最有特色的是它的木雕梅花错(又称冰凌梅花格)、石雕摇钱树,听说其形制之美、保存之完整在国内尤为罕见。

我特别喜欢李家大院的石雕,几乎所有支撑木柱的青石墩上,八面都雕刻了各式各样的花鸟虫鱼之类的图案,没有重复的,虽然图面小,但工艺精致。

从这些精致的石雕可以看出,当年的李家祖先那是相当的有钱。

我曾去过零陵的周家大院,那也算是一豪宅了,族中周希圣官至户部尚书,周崇傅官至二品资政大夫,可谓有钱有势之人,但他们家的柱墩上石雕还没有这么精致,天井、大厅、屋内也没有全部铺砖,有的地方只是铺了河卵石而已。

相比之下,给我的感觉,李家祖先是个了不得的富商。

连接上下院的一条长长的南北走向的古巷道,约两米见宽,下铺两排约一米见宽的青石板,两边是高高的山墙,清一色的清水眠墙(而不是节省砖料的空斗墙,从这墙上也可A,好象自已正在穿越时间的隧道,回到五百年的从前,虽然这种感觉是暂时的,但却会永远留
在你的记忆之中,这恐怕就是所谓的古代文明,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可以想象,如果在一个雨天,一个姑娘打着油布伞从这古巷漫步走过,那情那景,只能用悠然的诗句去描绘了。

从北边走出李家大院,是一条从李家大院背后象牙山流下来的小溪,约二米多宽,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龙溪。

现在可能是干枯季节,溪中流水很小,但两边一米多高的石彻挡墙有几处被水冲跨,说明每年发山洪的时候,山上冲下来的水还是非常汹猛的。

我与永州作家网的版主潇湘一剑、枫林、剑客、不一立一行五人,我们自称是狼牙山五战士,沿着弯弯曲曲地小溪向山上无名高地攀越,到处是凌乱的岩石。

我们向着深山更深处寻路,想看看这条溪的源头在哪里。

从溪边有从上面冲来的衣服等生活用品,可以推测此山上还住有人家。

就这样在小溪中走了约一里多水路,听到有人说话,原来旁边有一条通往山上的水泥马路。

夕阳西下,天色已晚,我们沿途返回,个个出了一身臭汗,不过我们深入到了象牙山的腹部,近距离的欣赏了山里的美景,这一身汗出的绝对值得。

晚餐在李家大院一农家用餐,喝的是正宗的本村米酒,主人家是一位邮电局的退休职工,听他说这酒喝不醉的。

据他说李家大院现有五百多人,随着游客量的增加,打算在山上建一些房屋供游客住宿。

这里晚上非常凉快,夏天晚上家家到要盖棉被,晚上八点以后就没有蚊子了,因为那时气温就慢慢冷下来了,蚊子怕冷,就不出来咬人了。

与我聊天的李家后代们,对李家大院这方风水宝地赞不绝口,言语之中充满了自豪感,村民心中已有了强烈的保护意识,但愿李家大院的明天会更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