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泡沫流体提高油气开采效率技术研讨会活动具体安排

合集下载

关于召开四省区稠油开发技术交流会的通知-天津市石油学会

关于召开四省区稠油开发技术交流会的通知-天津市石油学会
魏臣兴、张映辉、马金山、王海岩、齐金涛、马哲、周俊然
10
浅部超大位移超长水平段I38H井钻井技术
中海油有限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
席江军、和鹏飞、侯冠中、朱培、李洪方
11
筛管水平井堵水材料研制与试验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程静
12
自升式海洋平台围阱区结构受力特点及强度分析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赵开龙
中海油有限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党胜国、权勃、齐鸿、闫建丽、孟鹏
7
大修井中水力式内割刀精确切割的分析与应用-李文涛
中海油有限天津分公司蓬勃作业公司
李文涛、李铁、巩永刚、修海媚
8
提高埕海油田大斜度井固井质量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吴华
9
气液通用的连续循环阀研制
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
解洪祥、薛莉、刘彦妹、温建平、王家梁、付跃华
17
Opti-port滑套压裂在大港油田水平井中的应用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董云龙
18
充分利用海上平台余热资源造淡水方案
中海油有限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
陈希
19
金属磁记忆检测的自升式平台应用可行性研究成藏规律与规模增储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刘永勤、刘静辰、王晓雷、岳明
18
利用WellFlo软件分析海上多元热流体热采井筒参数
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
张卫行、孙永涛、孙玉豹、梅伟、林珊珊
19
射流式水力振荡器振动频率特性分析与现场应用
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
柳鹤、冯强、周俊然、吴欣袁、赵鹏、王建龙
20

氮气泡沫堵调技术在热采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以LF油田馆陶组为例

氮气泡沫堵调技术在热采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以LF油田馆陶组为例

氮气泡沫堵调技术在热采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以LF油田馆陶组为例韩红旭;郝爱刚;冀延民;张浩【摘要】LF油田馆陶组为边水活跃的稠油油藏,2010年以来采用水平井热采开发,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油藏内部压降大、油井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边水侵入快,导致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大、周期油汽比降低、开发效果变差.2014年开展水平井氮气泡沫堵调工艺试验,分别采用氮气泡沫增能、氮气泡沫调剖和氮气泡沫加栲胶复合堵调技术,共实施堵调20井次,区块日产油增加60 t,油汽比提高0.6,地层压力上升0.5 MPa,较好地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7(031)005【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LF油田;稠油热采;氮气泡沫驱;堵水调剖【作者】韩红旭;郝爱刚;冀延民;张浩【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2LF油田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与惠民县城之间,是一个上第三系馆陶组、东营组大型披覆构造,主力含油层系为馆陶组,油藏埋深950~1 020 m,油层厚度4.6 m,含油面积6.0 km2,地质储量648×104 t。

区块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地层倾角1°~2°。

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细砂岩和粉砂岩,平均孔隙度37%,渗透率3.446 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

50oC时地面原油密度0.97 g/cm3,地面原油黏度2 464 mPa·s。

地层温度49oC,原始地层压力9.6 MPa,为常温常压系统。

该区块边底水活跃,水油体积比10∶1,油气富集于构造高部位,油藏类型为层状岩性–构造油藏。

2001年5月,该区块投入开发,前期采用定向井冷采,由于层薄、油稠、敏感性强、出砂严重,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仅1.1 t/d,单井产能较低;2010年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热采开发,完钻投产水平井34口,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16.8 t/d,该区块日产油水平达到228 t/d,综合含水54.2%,产能取得突破。

BS-12起泡剂在常规稠油油藏三次采油的应用

BS-12起泡剂在常规稠油油藏三次采油的应用

【 关键词 】 三次采油; 泡沫驱 ; 稠 油油藏
步说 明其科学性 该 油 田为复杂 的断块 油藏 , 具有 高温( 9 5 q C ) 高矿化度( 大于 3 0 g / L ) 1 . 1 稠油油藏三次采油技术 储层孔 隙度 6 . 3 %~ 2 1 . 8 %, 平均为 1 3 . 2 %: 渗透率为 O . 2 2 x 1 0  ̄ ~ 稠油油藏是指地层原油密度大于 5 0 m P a . s( 地层温度下脱气 原油 的特性 。 密度粘度 大于 1 0 0 m P a . s ) 渗透率 0 . 1 ~ 5 0 x l 0  ̄m : 之间 的油藏 稠 油是 3 4 2 . 4 x 1 0 i n , 平均 2 4 . 7 7 x 1 0 m z ; 渗透率值 平面变化较大 . 平 均级差达 O 倍 以上 , 渗透率变 异系数 为 0 . 9 8 , 储层非均质性很强 因此根据油 按 照其粘度 大小 划分的 . 其粘度 的大小 主要 决定于原油 中的沥青质 、 l 调整原 注采井 网并进行 C O 驱先导试验。 蜡质及胶质的含量高低 目 前我 国陆上大部分 主力油 田相继进入 开发 田开发实际情况 , 具体实验方法 为 : 中后期 , 明显表现出采 出程度高 、 综合含水率 高、 递减率高 、 剩余可采储 ( 1 ) 配制起泡液 量开采速度高的“ 四高” 特征。我国稠油储量较大 。 分布较广泛 , 因此, 在 在模拟 回注水 中加入起泡剂 B s 一 1 2 . 配成不 同浓度的起 泡液 此形势下 , 动用和开发好稠油油藏 , 是我国油气开发的重要 内容。 ( 2 ) 起泡性能测定 针对低渗油藏的低渗透率和不均质特点 .目 前主要的低渗三次开发 将2 0 m L 配制好 的泡沫液置于刻度量筒 内.用丝 网上下搅动 1 0 0 采油技术 主要有: 聚合物驱、 热采、 气驱 、 泡沫复合驱等三次采油技术。 测量其形成 的泡沫体积和泡沫的半衰期 聚合物驱是通过利用水溶性高分子的增粘性 . 改善驱替 液的流度 次 . ( 3 ) 驱替程序 比. 在微观上改善 驱替效率 . 在宏观上增 强平面及垂 向波及效率 的一 种采油技 术。聚合物进入地层中后 . 通过改善水驱的流度 比从 而提高 进c 0 密 封性测试 . 确认 模型密封性及 渗透性 良好 : 测孔 隙体积 将饱 和水的模 型装 入高压岩心夹 持器 中. 保持 围压 大于 内 水平波 及效率 : 同时聚合物段 塞首先进入 高渗层 . 利用 高粘度特性堵 和孔隙度 : 压2 MP a , 恒温 1 2 h以上 ; 用 回注污水驱替 ; 记 录基础 压力 , 测模 型水相 住高渗层 , 使后续水驱转 向进入低 渗层 , 扩 大了垂 向波及效率 。 按 1 : 1 水气 比同时注入 0 . 5 % 泡沫液 和 C O : 气, 连续记 录压力 热采 是指通过损 耗部分能量 为代价 . 提 高储层流体 温度 . 从而大 渗透率 ; 直至压力稳定 , 计算阻力 因子 ; 用 回注 污水 继续驱替 . 记 录压 力 幅度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提高流体流动 眭能 的采油工 艺。主要有 : 注热 变化 , 变化直至压力稳定 . 计算残余阻力 因子 蒸汽 、 火烧油层 、 蒸汽吞吐方法 。 实验结果 : 气驱是指 以气体为主要驱油介质 的采油方法 . 按相 态可分为混相 起 泡剂 Y F P 一 1 在不 同温度 、 矿 化度 、 p H值 、 含原 油量等条件下 的 驱和非混 相驱 , 按驱替介质可分为 C O 驱、 N 驱、 轻烃驱 、 烟道气驱 、 空 气 驱。 起泡性能见下表 1 。 结果说明, 起 泡剂性 能随着温度 、 含盐量 、 p H值 和 泡沫驱是指以泡沫为驱替介质的采油方法 在泡沫驱 油过 程中 . 含油量增加均下降. 但Y F P 一 1 起泡液仍具有较好 的耐温抗 盐能力 . 适 H值为 6 ~ 7 , 能够满足油 田实用要求 。 泡 沫能有效 的改 善非均质储 层的流体流度 比. 提高 波及效率 . 同时泡 用 的 p 表 1不同因素对 B S 一 1 2溶液起泡性能的影响 沫还 具有 一定的洗油能力 随着我国油气开采的发展 . 泡沫驱 已经 成

氮气泡沫调驱原理

氮气泡沫调驱原理

2.氮气泡沫体系评价研究泡沫体系是氮气泡沫驱的主要工作液,它是影响因氮气泡沫驱效果主要素之一。

氮气泡沫驱的泡沫体系应同时具有良好的起泡和稳泡能力。

不同类型的起泡剂和稳泡剂的适应性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油田用起泡剂和稳泡剂主要有以下要求:(1)起泡剂起泡性能好,即泡沫基液与气体接触后,泡沫体积膨胀倍数高。

(2)稳泡剂稳泡性能好,半析水期时间长。

(3)与其它流体配伍性良好,抗盐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的抗油能力。

1 注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1. 1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注氮气开发油气田主要有混相驱、非混相驱、重力驱和保持地层压力等开采机理,一般氮气混相驱要求具有较低的混相压力,在八面河油田这种原油粘度、密度较高的稠油油藏难以实现氮气混相驱。

所以,只能开展注氮气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工作。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可归纳为: 1)注氮气有利于保持地层压力,注入地层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其能量释放可起到良好的气举、助排作用;2)注入油藏的氮气会优先占据多孔介质中的油孔道,将原来呈束缚状态的原油驱出孔道成为可流动的原油,从而提高驱油效率;3)非混相驱替作用:氮气、油、水三相形成乳状液,降低了原油的粘度,从而提高了驱油效率。

注入的流体和油藏流体间出现重力分离,形成非混相驱,可提高油藏在纵向上的动用程度,从而改善开发效果;4)注氮气-水交替驱将水驱和气驱的优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改善由于气水粘度差异造成的粘性指进,使驱替前沿相对均匀,而且由于渗吸作用,对低渗透层剩余油的驱替更有利。

水相主要驱扫油层中下部,注入的氮气气相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向上超覆主要驱扫油层上部,气液交替驱扫不同含油孔道,使水饱和度及水相渗透率降低,一定程度上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及水驱波及体积。

八面河油田主要利用了氮气的非混相驱、重力驱和保持地层压力等三方面的机理。

1. 2 氮气非混相驱室内实验研究结果对于氮气非混相驱利用均质模型和平面非均质模型开展了水气交替注氮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模型和平面非均质模型水气交替注氮均可提高采收率,而且均质模型比平面非均质模型水气交替注氮提高采收率幅度高(表1)。

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工艺在孤东油田的推广应用

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工艺在孤东油田的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07212220 [作者简介]邵国林(1979-),男,2001年大学毕业,助理工程师,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油气开发技术研究工作。

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工艺在孤东油田的推广应用 邵国林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37)[摘要]针对孤东油田的地质开发特点,通过对泡沫流体的特性研究,探索了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工艺;通过对采油作业施工中部分工艺的设计和完善,使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泡沫流体技术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油藏生产后期的许多生产难点,并能创造相当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孤东油田[中图分类号]TE35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52(2008)0120355202孤东油田是大型整装疏松砂岩油田,储层非均质严重。

由于长期开采,油层压力降低很多,压力系数降低到比水的当量压力系数还低。

在这种情况下用清水洗井冲砂,水进入低压层使井筒中上返的液体流量和流速降低,粗沙颗粒不能有效地带到地面,严重时注入水会全部进入油层而不能上返,致使冲砂失败。

造成的后果是油层被严重污染,油井产量降低。

泡沫流体洗井就是利用泡沫流体粘度高、密度小、携带性能好的特点,将泡沫流体作为携带液或压井液,液体从油管中打入,从套管返出,使井底建立低于油层的压力称为“负压”,在此负压差的作用下,依靠泡沫流体冲散井内积砂或结蜡,以达到洗井、冲砂的目的。

这对提高冲砂质量,保护油气层,缩短油井产量恢复期,最终提高油井免修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泡沫流体技术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油藏生产后期的许多生产难点,积极开展泡沫流体在油田开发领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并能创造相当大的经济效益[1]。

泡沫流体是各种气体与液体混合后充分搅拌形成的。

除二氧化碳外,气体很少在水基液体中溶解。

气体在液体中呈小气泡分散状态,气体的直径越小,泡沫流体的性能越好。

泡沫流体的密度、稳定性、携带性能和粘度等性能对使用工程中的使用有直接意义[2]。

油气田开发概论第6章、提高采收率技术

油气田开发概论第6章、提高采收率技术

4、化学复合驱
化学复合驱是由聚合物、活性剂、碱以各种形式组合驱动。 包括:二元驱和三元驱。
驱 油 机 理 聚合物的流度控制作用:聚合物可以使水相粘度增加,渗透率降低, 以提高波及系数为主;
降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或碱与原油中的酸性成份反应就地生成的 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相间界面张力和残余油饱;
另外:复合驱还有碱驱所具有的乳化携带、捕集、聚并、润湿反转等 机理。
2、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我国各油田的潜力非常大。 原油可采储量的补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已探明地质储量中采收率的提
高。
注水开采只是整个油田开发全过程度一个阶段,而提高采收率则是油田 开发永恒的主题。
四、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第一,通过降低流度比以提高波及系数,同时尽可能适应油层的非均质
性,以减少非均质性对驱油过程的不利影响;
Recovery”,即EOR或Improvement Oil Recovery,即IOR)。
概 述
一次采油
依靠
天然能量
人工注水 注气
化学驱 混相驱 热力采油 微生物采油
二次采油
立足
物理、机械和力学等宏观 作用
三次采油 (强化采油)
应用
化学、物理、热力、生物 或联合微观驱油作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提高石油采收率(EOR) ——向地层中注入驱油剂,改善油藏及其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 宏观与微观驱油效率的采油方法统称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方法。
二、气驱
凡是以气体作为主要驱油介质的采油方法统称为气驱(Gas Flooding)。
按照相态特性分类:混相驱和非混相驱 按照驱替介质分类:二氧化碳驱 氮气驱 轻烃驱 烟道气驱
1、混相驱油法
混相驱:指向油藏中注入一种能与原油在地层条件下完全或部分混相的流体

探讨如何提高油气田开发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探讨如何提高油气田开发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394—创新观察前言:油气田采收率就是在开采油气的过程中,所采出的油气量和地质储量之间的比值。

油气田的开采包括前期、中期、后期,而提高油气田开发采收率需要在开采的中后期进行。

近年来,对油气田开采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如何提高油气田的开发采收率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1、提高采收率的技术1.1CO2捕集、封存技术碳捕集与封存这一技术简称CCS,即收集并储存CO2,使其无法排放到空气里。

CO2的封存技术包括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

提高油田的采收率,需要用到地质封存技术,即将处于液态和气态混合状态中的CO2注入油田。

CCUS 是在CCS 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概念,指CO2的捕集、利用和封存。

对CO2的利用,包括使用CO2进行驱油,提高采收率。

2020年10月10日,西北大学、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长庆油田分公司联合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和CCUS 会议”,肯定了CO2驱油的巨大潜力。

1.2纳米颗粒技术纳米颗粒的表面积较大,尺寸较小,表面的电荷密度较高,在低浓度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纳米颗粒通过增加聚合物的粘附程度、减少外表面的活性剂的吸附量、减少剪切降解等方法,使提高采收率的传统方法中的问题不复存在。

2020年,长庆油田采油五厂开展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试验,其中就有纳米水驱油试验[1]。

1.3新型吞吐技术新型吞吐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使纳米颗粒深入毛细裂缝和微小的孔隙之中,注入进去的氮气或二氧化碳通过与分散颗粒共同发生作用,进入到原油和岩石的界面,进而分离出更多剩余的油。

该技术是一种单井措施技术,其特点是低成本、低风险、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提高井之间不连贯或者连通性较低的低效井的采收率。

2、纳米材料提高原油采收率2.1金属氧化物A12O3纳米流体在盐水之中可以有效减少油和油水之间的黏度,所以,将其分布在盐水中或者分布在蒸馏水中就可以有效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但A12O3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很低,需要加入PVP 形成稳定的A12O3纳米乳状液。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及技术研究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及技术研究
制 硫 化氢对 气 井设 备 的腐 蚀 , 加注 缓蚀 剂 。 需 1 3 泡 沫排 水 采气 工 艺参数 及 工艺 流 程和 设备 .
是否到气层 中部 ; 油套管之间是 否畅通 ; 气井是否被水 淹停产 ; 水气 比是否小于 6m31 3 0 / 0m 的气井 以及气井 的含水 量情 况 。

FS
1 4 o 2 o  ̄

用于含硫油 、 、 气 水井 ( 析油含量在总含 量中小于 3 %) 他同 () 凝 O 其 a
同 () a
业)

CT 2
一 工 u 蓖油 ~ 6 业 u u 麻笔 ) ~u ( 工 业 s 。
∞ 2 8 o 2 o 0 o  ̄ oo
剂 的要 求 。 1 2 2 起 泡剂 的类 型 ..
1 2 泡 沫排 水 工艺 起泡 剂 及其 性能 要 求 . 1 2 1 起 泡剂 的性 能 ..
在气井 泡 沫排 水 采气 中所 采 用 的起 泡 剂 有 离 子 型
泡沫排水所用的起泡剂是表面活性剂。因此, 除具
有 表 面活 性 剂 的一 般 性 能 之 外 , 要 求 具 有 起 泡 能 力 还
1 3 1 选 井 原则 ..
对泡 排 工艺 而言 , 选井 的好坏 将 直接 影 响泡 沫工 艺
质 量 以及能 否获 得 成 功 。在 选 井 时 应 该 注 意 看 油 管 鞋
子型起泡剂 ; 而离子型起 泡剂 适合矿化度较 高的气水
井; 在同时含矿化水和凝 析油的气井 中, 应采用多组分 的复合起泡剂或者采用两性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作起 泡剂 , 因为凝析油本身是一种消泡剂 , 使起泡剂的起泡 能力 变差 ; 含硫 化 氢 的 气 水 井 中进 行 泡 沫 排液 , 抑 在 为

泡沫排水采气论

泡沫排水采气论

行业的发展。
02
完善标准体系
不断更新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
03
加强标准实施
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实施力度,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泡沫排水采气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泡沫排水采气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采收率
泡沫排水采气能够降低气 体流速,提高液体携带能 力,从而将井筒中的水携 带出井口,提高采收率。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泡沫排水采气技术, 可பைடு நூலகம்减少人工举升设备的 投入和维护成本,降低生 产成本。
延长油井寿命
水是油井生产过程中的重 要影响因素,及时排出井 筒中的水可以延长油井寿 命,提高经济效益。
05
泡沫排水采气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利用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开发高效、环保的泡沫排水采气材料, 提高采气效率。
纳米材料
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如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等,制备高效、 低成本的泡沫排水采气材料。
多功能复合材料
通过将多种材料复合,制备具有多种功能的泡沫排水采气材料,满足 不同采气环境的需求。
泡沫排水采气论
目录
• 泡沫排水采气概述 • 泡沫排水采气技术 • 泡沫排水采气的效果评估 • 泡沫排水采气的优化建议 • 泡沫排水采气的未来发展
01
泡沫排水采气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泡沫排水采气是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在采气过程中形成稳定泡沫,降低气体流 速,提高液体携带能力的技术。
原理
通过向采气井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使其与水、气体充分混合,形成稳定 的泡沫,降低气体流速,提高携带液体能力,从而将井筒中的水携带出井口。

泡沫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

泡沫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

泡沫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图分类号: 单位代码: 学号:?寸阂石浊六学硕士学位论文泡沫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学科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方向: 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凯作者姓名: 陈指导教师: 李爱芬教授二。

一二年五月一?::关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和致谢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盛趁乙日期:沙年月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同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垄赴日期: 埤,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沙年‘月/日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陆上油田都已经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像低渗、稠油、非均质性严重等难以开发的油田也在逐年增多,采用常规开采手段往往不能对这些油气田进行有效的开发。

而近年来,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究中,泡沫驱以其独特的渗流和驱油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泡沫体系既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又能降低水油流度比,提高波及效率。

因此它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种三次采油技术。

本文针对长庆油田高矿化度的地层水,首先筛选出了两种性能优良的起泡剂,又采用复配方法得到了一种高效的起泡剂配方,并对三者进行了浓度优选和耐温性及耐盐性评价;选取其中一种起泡剂研究其封堵性能,并评价气液比、渗透率和气液注入方式对阻力因子的影响;然后利用双管模型研究不同注入方式、产水率和渗透率级差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最后通过泡沫微观模型和可视化实验,研究泡沫封堵调剖以及驱油的基本机理。

大庆油田雾化/泡沫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大庆油田雾化/泡沫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大庆油田雾化/泡沫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油气行业的不断发展,钻井液的稳定性、钻井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钻井液配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钻井工艺的需要,因此,大庆油田针对复杂地层和高温高压等工况条件下的钻井,开展了雾化/泡沫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该项技术是在传统钻井液中添加一定的泡沫剂和空气,形成一种微细分散的泡沫液体,该液体以低密度、高黏度、抗污染等诸多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油气井、水井及其他井筒钻井。

一、雾化/泡沫钻井液的研究(一)泡沫液体制备技术泡沫液体的制备技术是泡沫液体的基础。

制备出成熟、稳定的泡沫液体是实现泡沫钻井液成功应用的关键。

泡沫液的制备技术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机械制备和物理制备两种类型,为了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需要,通常必须将机械制备和物理制备相结合。

(二)泡沫液体物理性能的研究(三)泡沫液体在井筒钻井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泡沫液的性能研究、泡沫液的泵送试验、泡沫钻井物理模拟实验、现场平台试验等。

从理论到实践,确保泡沫液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工作要求。

二、雾化/泡沫钻井液的应用大庆油田通过对雾化/泡沫钻井液体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成功在实际生产中解决了多种钻井复杂工况下的问题,为保证井筒钻井的连续性,保障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质量、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雾化/泡沫钻井液的未来发展随着油气行业的不断发展,钻井液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全方位、高效率、环保等三高目标,大型井、水井等都需要高技术的钻井方案,在此背景下,雾化/泡沫钻井液就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必将成为油气井、水井,岩石工程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而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为了提高雾化/泡沫钻井液的适应性和应用性,更需要从泡沫液的制备材料、泡沫液性能的控制与调节、流变性能和泡沫液的应用范围等方面不断深入研究。

总之,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更加深入的探讨雾化/泡沫钻井液的特性和优点,从而在实践中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首先,雾化/泡沫钻井液与传统的钻井液相比,具有更低的密度和粘度,可以使钻井液在井筒中更加流畅,降低钻孔摩擦阻力和泥浆溢出,提高钻井效率。

聚驱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

聚驱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
的影 响
大, 排液速度加快 , 使得泡沫稳定性降低 , 导致泡 沫综合指数降低 , 因此二元泡沫综合指数 出现了最
2 2 二元 发泡 剂体 系的泡 沫性 能 .
泡沫综 合 指数是 结合 泡沫质 量 和泡沫 半衰期 两
个参数 , 用于评价泡沫性能的综合指标. 泡沫综合指
数越 大 , 示 泡 沫 性 能越 好 . 表 二元 发 泡 剂 体 系 的
2 结 果 与讨 论
2 1 二元 发泡剂 体 系的界 面张 力 .
12 实验 方法 .
发泡 剂体 系 的界面 性 能 和泡 沫 性 能 , 研究 了聚 合 物
浓度和气液交替周期对泡沫驱油效果 的影响, 比 对
了聚驱后 不 同驱替 方式 的驱 油 效率 , 泡沫 驱 方 案 为
( ) 面张力 测定 . 1界 选用 T X一50 0 C界 面张力 仪 进行 测量 , 品均 由污水配 制 , 验温 度 4 样 实 5℃下 , 转





D 质量分数 / WS % () a 二元体系中卸) M质量分数01 A . % D 质量分数 / WS % () a 二元体系Cr A I M质量分数01 P . %

萋 景
HA P M质量分数 / % () b 二元体系 qD 质量分数03  ̄ WS . %
作者简介 : 刘宏生 (9 9 ) 男 , 17 . , 工程师 , 士研究生 , 硕 主要从事 泡沫驱机理研究 . - all hh er e ohn.o c Em i:us— o@p t cia cm.a i r
刘宏 生 : 聚驱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
速为 500rmn 平衡 2h读取 界面 张力值 . 0 i, / () 2 泡沫 性 能 测 定. 沫 综 合 指 数 测 试 方 法 与 泡 文献 [O 相 同 , 品均 由污水 配制 . 1] 样 () 3 泡沫 驱 油 实验 . 在 4 I下 , 心 抽 真 空 ① 5c = 岩

永宁油田河川区水平井泡沫驱开发研究

永宁油田河川区水平井泡沫驱开发研究

1241 区域概述志丹油田河川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东部,构造模式为西倾单斜,局部发育鼻状构造,微型构造的发育为油气的高效运移提供了动力。

本区块长6油藏埋深中等,油层中部埋深1550~1800m;油层温度平均为57.38℃,地温梯度平均为3.25℃/100m,原始压力系数为0.69MPa/100m,为常温低压系统;原油整体表现为低比重、低粘度、低含硫特点的轻质油,原油物性较好[1];地层原油密度为0.7963g/cm 3,地层原油体积系数1.1066,气油比26.26m 3/t,PH值为6.5,平均Cl -含量为49734.58mg/L,平均总矿化度为82136.04mg/L,地层水属封闭的原生水,油藏保存条件较好[1]。

本区块2012年起进行长6水平井开发,2015年开始大规模开发水平井,2018年已初步形成107口水平井、周边856口常规井的开发井网。

目前本区长6水平井开发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注水开发更容易暴性水淹,水淹后无有效的控水增油治理措施,且本区块目前采用采出水回注的方式进行补充能量,进一步加强了油层暴性水淹[2];针对以上问题,本次探索并研究最佳、成本最低的空气泡沫驱技术高效补充致密砂岩油藏地层能量,利用泡沫调驱剂增加高渗透渗流通道渗流阻力,扩大气驱波及体积,为此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2]。

2 泡沫驱配方优化及研究2.1 矿化度对发泡剂性能的影响(1)发泡剂溶液配制用蒸馏水将矿化度为112857mg/L、二价阳离子为9367mg/L的永232-3地层水按比例稀释成不同矿化度系列溶液,搅拌均匀即可。

本次实验的矿化度分别为32527,65054,85580mg/L,钙镁离子依次为2044,4744,6447mg/L,发泡剂浓度均为0.20%,见表1。

(2)矿化度对发泡剂性能影响研究本次共完成4种发泡剂在3个矿化度和钙镁离子下的发泡实验,通过方案试验和比选可以发现CAAS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发泡容量增加,发泡速率降低,泡沫的半衰期增加,综合指数增大,消泡速率降低;HSAS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发泡容量和发泡速率降低,泡沫的半衰期增加,综合指数先增大后降低,消泡速率降低;CHAG-2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发泡容量先增加后降低,发泡速率变化较小,泡沫的半衰期先增加后降低,综合指数先增大后降低,消泡速率变化不大,总之泡沫的综合性能出现最大值;CAAG-2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发泡容量先增加后降低,发泡速率降低,泡沫的半衰期增加,综合指数先增大后降低,消泡速率降低,泡沫的综合性能出现最大值。

基于低渗透油田的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二次采油新途径研究

基于低渗透油田的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二次采油新途径研究

基于低渗透油田的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二次采油新途径研究摘要:空气泡沫驱油综合了泡沫驱油和空气驱油的双重优势,是一项十分具有创造性的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它不仅具有调剖和驱油的双重功能,而目’还克服了空气驱气窜的缺点。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对空气和泡沫的驱油机理进行了阐述。

通过室内实验,主要对原油静态氧化、空气泡沫封堵能力及影响因素、空气泡沫驱油效果及影响因素和孤东七区中、七区西两个区块是否能实施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原油静态氧化反应速率实验,发现所用油样有较好的氧化性能。

温度、压力越高,原油氧化速率越快,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空气泡沫体系封堵能力与气液比、岩心渗透率、泡沫注入方式、残余聚合物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空气泡沫二次采油搜集率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稳定的发展,相对应的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石油这种战略资源的需求更是十分的紧迫。

但随着传统的老油田的中、高渗透储层原油产量的下滑,低渗透储层在我国石油工业中的地位相对应的也就越发突出,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如何高效经济的开发低渗透油田已关乎到石油工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一、低渗透油田的空气泡沫驱油的技术现状及优点我们这里所说的空气、泡沫驱技术指的是可以极大的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采油技术,该技术革命性的将空气和泡沫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基本上来说综合了泡沫驱与空气驱的优点,所以具有成本低,增油明显的效果,尤其适用于非均质严重、高含水、大孔道或存在裂缝的油油田。

用空气作为驱油剂,泡沫作为调剖剂,本着“边驱边调”的基本思想,所以该技术具有调剖和驱油的双重功能,并且很好的解决了空气驱“气窜”的缺点。

空气泡沫驱油的技术把空气作为泡沫和气驱的一种气体资源,所以原料充分,甚至说是取之不尽,且成本低廉,因此具有重要的实际运用的价值。

1.空气、泡沫注入情况我们这里结合泡沫优选实验的成果,现场试验采用泡沫配方为0.5%bk-6+0.05%(bk)-51复合泡沫。

页岩气平台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

页岩气平台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

页岩气平台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作者:张子润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气井生产特征表现为低压低产阶段生产时间长,平均65%的天然气储量在井口压力低于3.5MPa阶段采出,因此,维护气井低压阶段的稳产是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关键。

低压阶段气井井口压力及日产量仍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至2017年底气井平均井口油压1.4MPa、单井日均产气0.43×104m3,总体呈现低压低产、流体特征差异大、排液稳产难度越来越大的特点。

本文对页岩气平台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页岩气平台;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1 概述泡沫排水采气(泡排)主要原理为将起泡剂从油管或套管中加入,起泡剂与地层液结合,气流搅动发泡,产生大量低密度含水泡沫,降低液体密度,增加表观黏度,减少液体呈现旋状流、段塞流时的“滑脱”损失,临界携液流速也随之降低,降低井底回压,在气井中则表现为积液高度泡沫化后带出所需气流量将明显降低,保持气井持续充分排液,提供气井储层有效渗透率、单井产量及采收率。

具有高可调节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不受井斜的限制、适用范围广的技术特点,在气井自喷能力不足阶段广泛采用,在常规气井和致密砂岩气井中应用技术较成熟,在页岩气井中应用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国内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发表的文章也很少。

本文基于南川页岩气田常压页岩气井排采资料,室内分析与现场应用相结合,通过泡排实现气井连续生产,对页岩气积液井排水采气提供借鉴。

南川页岩气田平桥南区地理位置位于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构造上位于川东褶皱带万县复向斜南部的平桥断背斜中南翼,主要目的层为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段优质页岩段①~⑤小层,目的层埋深为2600~4500m,平均为3200m,地层压力系数1.2~1.3。

区块目前投产33口井,气井可分为自喷生产--间歇生产--压缩机地面增压--低压排水四个阶段,目前大部分井由于开采地层压力降低自喷能力不足已经进入间歇生产阶段,实际流速小于临界流速,井筒易产生积液,产气量波动或逐渐下降,甚至不能连续生产,积液严重的井油压降低为零,气井出现水淹,需要通过泡排来提高气井的携液能力,保持连续稳定生产。

提高油气田开发采收率的措施

提高油气田开发采收率的措施

提高油气田开发采收率的措施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油气田的不断开发,油气藏的可采储量越来越少,给油气田的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

基于剩余油的分布状况,采取最佳的技术措施,优化油田采油技术措施,以提高油气藏的采出程度,进而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达到油气田开发的产能指标。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采收率;措施引言随着油气田开发阶段的不断深入,可供开采的油气藏储量越来越少,同时长时间的开发也极容易造成油气储层含水量上升,导致其产油量减少的现象。

考虑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剩余油储量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开采措施,以使油气田开发采收率得到提升,从而保证油气田的产能指标。

1油气田采收率概述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油气产出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即为油气采收率。

根据油气藏地质条件,将可采储量的开发程度作为油气采收率的基础。

油气田的开发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开发阶段,包括依靠储层本身能量的一次采油开发阶段,依靠注水或注气开发的二次采油开发阶段,第三阶段采用聚合物驱等技术措施提高原油采收率。

当油气田开发进入后期阶段,应开始进行三级开发技术的措施,采用化学驱油技术、混相驱油技术、热采技术和微生物采油技术,达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

通过向油气藏中注入驱替剂,可以改善油气藏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宏观和微观驱油效率。

油气储层的特征是油气产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即储层的采收率。

剩余油是指未被驱替剂波及到的区域,残余油是指经过某一采油方法或者驱替作用后,波及区中不能被采出而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的油,,对于油气藏中的剩余油和残余油的开采,只有不断研究新的驱替方法,才能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

2油气田开发现状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目前对油气田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老油田、低渗透油田、稠油、天然气、渗水油田、非正规油藏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油气田在开采作业过程中,应结合油气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开采技术、设施和策略。

此外,在油气田开发之前,还需要对地层储层及产油量进行探明估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息
15∶45~16∶00
主持:
尚朝辉
杨昌华
16∶00~16∶15
二氧化碳封窜泡沫筛选与评价
鹿腾
16∶15~16∶30
氮气泡沫辅助SAGD数值模拟研究
李遵照
16∶30~16∶45
可溶性气体泡沫状态方程理论模型研究
游艳平
16∶45~17∶00
泡沫气举测井中腐蚀现象原因分析源自王云17∶00~17∶15
泡沫流体增产技术现场应用与发展实例
泡沫改善蒸汽驱油开采效果研究
王其伟
14∶20~14∶40
低张力泡沫体系研究进展
王克亮
14∶40~15∶00
二元体系与泡沫体系交替注入驱油效果研究
李翔
15∶00~15∶15
渤海油田氮气泡沫段塞调驱研究及应用
彭斌旺
15∶15~15∶30
泡沫流体技术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李松岩
15∶30~15∶45
氮气泡沫调驱机理及适应性研究
休息
10∶10~10∶30
主持:
吴文祥
吴信荣
10∶30~10∶50
中原油田空气泡沫驱实践与认识
包志明
10∶50~11∶10
灭火泡沫稳定性及其应用
吕广忠
11∶10~11∶30
稠油热采及氮气泡沫辅助驱油
数模模拟软件研制
赵洪涛
11∶30~11∶50
泡沫流体在难动用储量开发中的应用
下午
主持:
宋新旺
曹嫣镔
14∶00~14∶20
附:“泡沫流体提高油气开采效率技术研讨会”活动具体安排
上午
8∶30主持:王阜东科技处副处长
开幕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兆敏致辞
主持:
吴信荣
许元泽
8∶40~9∶10
EOR复杂流体的作用原理对泡沫驱油的启迪
吴文祥
9∶10~9∶40
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研究
李兆敏
9∶40~10∶10
复杂结构井氮气泡沫解堵技术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刘雪涛
17∶15~17∶30
聚合物氮气泡沫混相调剖技术
在长庆油田关48-52井组的现场应用研究
闭幕式
17∶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