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定稿
十万级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规程
十万级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规程目的:为加强各区域容器、器具的清洁管理,制订十万级洁净区的容器、器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适用于十万级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消毒的操作。
3. 职责:准备工、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QA检查员负责监督检查。
4. 程序:4.1. 玻璃容器的清洁:4.1.1. 玻璃容器(包括光口印度瓶、量筒、试管等),用纯化水洗刷干净,倒置控干后,放入洗液(重铬酸钾-浓硫酸配制)浸泡8小时以下。
浸泡时注意容器内壁的洗液要涂布均匀。
4.1.2. 用纯化水将容器反复冲洗至中性为止,倒置控干,用硫酸纸将容器口捆扎密封,待用。
4.2. 不锈钢盘、物料桶等容器,使用后立即用饮用水和清洁剂清洗干净,然后用纯化水冲洗3~4遍,控干,备用。
使用前用75%乙醇溶液将里、外进行消毒。
自然晾干后使用。
4.3. 胶管、大胶塞的清洁消毒:4.3.1.将大瓶塞放入1%NaOH的溶液中加热,煮沸30分钟,然后用纯化水反复冲洗至中性晾干,再用硫酸纸包好,待用。
4.4. 工器具的清洁消毒:(不锈钢剪刀,镊子等)。
4.4.1.工器具使用完用纯化水冲洗干净,放指定位置,用前再用75%乙醇溶液进行消毒。
4.5. 所有容器、器具清洁后必须贴挂标示卡;标明日期、时间“已清洗”等,指定位置存放。
4.6. 十万级洁净区使用的容器具根据各工序生产要求,可干热或湿热灭菌。
合同管理制度1.0总则1.1为了规范合同管理,明确合同管理责任,预防经营风险,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特制订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各单位包括各中心/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经营过程中所需订立合同的管理。
1.3合同管理者包括经办人和批准人,经办人对代表公司订立的合同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间接的领导责任。
1.4.公司对合同实行分级审批管理的办法。
1.4.1公司总部各中心/部门的合同经相关部门会签后,最终由各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批准。
1.4.2分支机构负责人经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授权可以批准该机构已经内部相关部门会签的合同。
洁净区设备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4.5.清洁方法
4.5.1.使用前用75%乙醇溶液消毒与药料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及部件。
4.5.2.使用后:用吸尘器吸取设备各表面粉尘,用毛刷清除残留的粉尘,用湿清洁布清除设备各表面污迹,粉垢堆积处用毛刷、清洁剂刷洗清除粉垢,必要时用消毒剂消毒。
4.5.3.设备可拆卸部件拆卸后刷洗清除各表面粉垢,用纯化水冲洗1次。
题 目
洁净区设备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确保设备的清洁,保证洁净区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
适用洁净区设备的清洁、消毒。
3.职责
设备操作人员、QA检查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清洁频度
4.5.4.用75%乙醇溶液消毒与药料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及部件,干燥后各部件放在指定容器内。
4.5.5.每星期生产结束清洁后,对设备内、外所有部件消毒。
4.5.清洁后填写设备清洁、消毒记录,经QA检查员检查清洁合格,贴挂“已清洁”标示卡。
4.6.清洁效果评价:目测设备各表面及部件,无可见粉尘、粉垢,光亮洁净。
4.7.清洁工具的清洗及存放:按清洁工具清洁规程对洁净清洁工具进行清洗,在清洁间内存放。
5.相关文件
《清洁工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4.1.1.与药料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及部件,使用前、后各消毒1次。
4.1.2.更换品种必须按本规程彻底清洁消毒。
4.1.3.特殊情况随时按本规程彻底清洁消毒。
4.1.4.每星期生产结束尘器。
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消毒规程
个人收集整理-ZQ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消毒地操作.
职责: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地实施负责;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
规程:
清洁频率:
使用后进行次清洁消毒.
更换品种前进行清洁消毒.
隔批生产或停产,开工前进行清洁消毒.
发生异常,影响产品质量,需进行清洁消毒.
清洁剂:饮用水、纯化水、洗涤剂.
消毒剂:酒精溶液、新洁尔灭溶液.
清洁工具:地拖、清洁布.
清洁消毒方法及程序
将待清洗地容器、工具、设备零配件转移到清洗间,先用清洁剂地水溶液泡洗,后用抹布洗干净容器上地残渣、污渍等,然后用饮用水冲净清洁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需消毒处理地可用地新洁尔灭浸泡消毒分钟,再用纯化水将消毒剂冲净.
已经清洗干净后地容器、工具、零配件再用乙醇喷洒其表面,然后晾干备用.
清洁干净并经过消毒地容器、工具按定置管理规程中地有关规定将其存放在指定地容器存放间,部分要求上架地要上架存放,已清洁地要与未清洁地容器严格分开,并挂上“已清洁”卫生状态标志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洁净区内地容器不得拿到洁净区外面用,传入洁净区地容器、工具要经过清洁、消毒后方可使用.清洁效果评价:
清洁后地容器具,目检应表面无可见污迹和残留物.
清洁工具地处理:
按清洁工具清洁规程处理后,存放在清洁工具间备用.
1 / 1。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规程
151/1012 22 32 42 52 62 75 85 95 106 116 126 136 146 1571111 1 xx 11文件号:失效日期颁发部门:技术质量保证部复印数15页码2/1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xx 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频率与方法、清洁效果评价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xx 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操作。
2.职责xx洁净区岗位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班组长、值班长、车间工艺质量管理负责人或在线QA负责监督检查。
3.清洁工具3.1 清洁工具:不脱落纤维的清洁布、耐酸碱橡胶手套。
3.2 使用要求:生产和清洁过程中不得使用易碎、易脱屑、易发霉的清洁工具。
4.清洁剂、消毒剂及其适用范围4.1清洁剂及其适用范围:1%NaOH、 1%Na2CO3溶液、 2%NaOH、纯化水、注射用水。
1%Na2CO3溶液适用于: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
纯化水适用于:非直接接触药液和物料的容器具的最终清洁;直接接触药液和物料的容器具的预清洁;直接接触聚丙烯瓶胚、输液瓶容器的预清洁。
注射用水适用于:直接接触药液和物料的容器具的最终清洁;直接接触聚丙烯瓶胚、输液瓶的容器具的最终清洁。
4.2消毒剂及其适用范围(每月交替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 双月 ) 、酸性苯酚消毒剂( 单月 ) 、75%乙醇溶液、臭氧。
0.1%新洁尔灭溶液、酸性苯酚消毒剂:非直接接触药液和物料的容器具内外表面的消毒;直接接触药液和物料的容器具的外表面的消毒;直接接触聚丙烯瓶胚、输液瓶的容器具(蓝色周转箱)外表面的消毒;清洁用容器具外表面的消毒。
75%乙醇溶液:直接接触药液和物料的容器具内表面的消毒;直接接触聚丙烯瓶胚、输液瓶的容器具(蓝色周转箱)内表面的消毒;臭氧:适用于洁净区所用容器具的消毒。
5.清洁范围5.1 非直接接触药液和物料的容器具:黄色周转箱、清洁用塑料桶、弃物存放桶等。
5.2 直接接触药液和物料的容器具:药液桶、活性炭专用桶、物料桶、蓝色周转箱、物料铲等。
容器具清洗操作规程
5.1.3将容器具的水沥干后放到干燥箱内烘干,严格按照鼓风干燥箱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容量瓶、量筒等在烘干时温度控制在30℃,塑料器具烘干时温度1使用前清洗方法
1、目的
规范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洗标准操作规程,保证生产车间工艺卫生条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洁净区车间所用的容器具的清洗和存放。
3、职责
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本程序的实施,部门主管监督与检查。
4、源文件
无
5、内容
5.1清洗(频率为每批使用前后)
5.1.1烧杯、量筒、称量杯、药匙等容器具使用之后及时放入清洗池中用工艺用水浸泡10~30分钟。
5.2.1.1将本产品的专用过滤器安装在蠕动泵上,然后用生产用工艺用水反复冲洗过滤器和软管内壁3~5分钟。
5.2.1.2将过滤器卸下,用工艺用水冲洗过滤器和软管外壁后即可使用。
5.2.2使用后清洗
5.2.2.1用工艺用水反向冲洗过滤器和软管内壁3~5分钟,然后再正向冲洗3~5分钟。
5.3消毒
如有高压灭菌要求的容器具,则烤干之后需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处理,操作时严格按照高压灭菌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4存放
5.4.1容器具清洗、烘干、消毒之后再放在器具柜里存放,摆列整齐,做好状态标识。
5.4.2分装和过滤器所用的硅胶管每年至少更换一次,可根据硅胶管使用情况增加更换次数,并填写更换记录。
6、修改历史
6.1 2019年3月第一次修改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固体制剂洁净区工器具、容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洁净区的工器具(包括计量器具、模具)、容器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应用范围:洁净区
责任人:操作工、QA检查员、车间主任
内容:
1清洁频次:工器具(包括计量器具、模具)换品种时或同品种生产十个批号时进行清洁,容器每次使用完毕进行清洁。
2清洁工具:清洁布,水桶。
3清洁剂:每次用碳酸氢钠10g,用水稀释至1000ml备用。
4消毒剂:75%乙醇溶液。
5清洁方法
5.1将磁铁用干布清理上面的铁屑等物。
5.2将工器具、磁铁、容器运往清洗间,用饮用水冲刷至无生产残留物。
用清洁剂刷洗一遍,饮用水冲洗至无泡沫。
用纯化水刷洗2~5分钟。
用清洁布浸渍75%乙醇溶液擦拭一遍,自然风干。
5.3各种胶囊填充及压片模具消毒后用清洁布擦干表面,并且表面擦拭润滑油。
5.4填写《清洁消毒记录》(ER-SC-ZZZ029)。
5.5清洁的磁铁装入塑料袋保存于模具柜中。
5.6容器三天不使用,使用前按上述程序进行清洗。
6清洁工具按SOP-PG-CYY028进行清洁,洁具按SOP-PG-CYY033进行清洁。
7效果评价:按清场检查标准。
007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操作规程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洁净区容器具清洁规程,保证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卫生。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的操作。
3职责洁净区操作人员:按本规程严格执行。
QA监督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4内容4。
1 清洁频次4。
1.1在初次使用前清洁一次,每次使用后清洁一次。
4.1。
2容器具清洁后,存放时间超过规定有效使用期,在使用前清洁一次.4.2 清洁地点:容器具清洗间4.3 清洁工具:不脱落纤维、颗粒的抹布、毛刷、耐酸碱乳胶手套.4。
4 清洁剂:洗洁精、硫酸-重铬酸钾洗液、2%氢氧化钠溶液、5%盐酸、1%盐酸。
4.5 消毒剂:75%乙醇溶液、0。
1%新洁尔灭溶液.4.6 清洁方法及程序4。
6。
1玻璃器皿(玻璃瓶、离心管、试管、烧杯、量筒)的清洁4.6.1.1 初次使用前,先用饮用水刷洗一遍,再用5%盐酸浸泡1小时,然后用软毛刷蘸取清洁剂刷洗干净,用饮用水充分冲洗后,再用纯化水冲洗3~5遍,自然晾干或烘干后,放入容器具存放间存放柜中或存放架上,挂上“已清洁”标示牌。
4.6。
1.2 每次使用后,先用饮用水冲去污物或试液,然后用毛刷粘取洗洁精将玻璃制品内外清洗一遍,用饮用水充分冲洗后,再用纯化水冲洗3~5遍,自然晾干或烘干后,放入容器具存放间存放柜中或存放架上,挂上“已清洁”标示牌。
4。
6。
2吸管(移液管)的清洁4.6。
2.1 初次使用前的清洁方法同玻璃器皿。
4。
6。
2.2 浸酸:将干燥后的吸管、移液管放入硫酸-重铬酸钾洗液中浸泡过夜。
4。
6.2.3 将吸管、移液管从洗液中取出,用饮用水充分冲洗,然后用纯化水冲洗3~5遍,自然晾干或烘干。
4。
6.3塑料器皿的清洁:使用后立即放入清水中,用粘有清洁剂的毛刷刷洗干净,再用纯化水冲洗3~5遍,烘干或晾干.放入洁净容器柜或存放架上,挂上“已清洁”状态标示牌。
4。
6.4不锈钢盘、物料桶等容器的清洁4。
6.4.1 在初次使用时,不锈钢桶先用饮用水冲洗桶内污物,加入1%NaOH溶液,带上手套,用擦布擦洗桶的内壁及桶盖,放置10分钟,用纯化水冲洗内壁及桶盖3~5遍。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定稿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定稿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制剂车间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洁净区各品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容器具及相关转接管的清洁。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
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
程序:1. D级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清洁消毒频率容器具使用后清洁消毒;更换品种时必须彻底清洁消毒;特殊情况随时清洁消毒;每周生产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
清洁工具丝光毛巾清洁剂与消毒剂清洁剂:2%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剂。
消毒剂:75%乙醇溶液。
消毒方法清洁:使用纯化水冲洗容器具内外表面,然后用丝光毛巾蘸取清洁剂擦洗容器具内外表面,清除粉尘及污垢,再用纯化水冲洗三次,擦拭或控干后,于指定地点存放。
消毒:使用丝光毛巾蘸取消毒剂对清洁后的容器具内外表面擦拭消毒,擦拭擦拭应全面、彻底,再用纯化水冲洗三次,擦拭或控干后,于指定地点存放。
所有容器具清洁消毒后必须在存放区贴挂《已清洁》状态标识,标明清洁消毒日期、有效期等,清洁消毒后的容器具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否则再次使用前需重新进行清洁消毒。
清洁效果评价目测:容器具表面应无可见残留。
不锈钢容器具各表面光亮、洁净无可见粉垢。
级、B级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材料器具清洁用水注射用水、纯化水清洁剂与消毒剂清洁剂:2%氢氧化钠溶液、4%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剂:75%乙醇溶液清洁工具洁净抹布、不锈钢盆、不锈钢桶容器具2.铝盖桶、卸料斗、原料桶(盆)、原料盆、漏斗、配剂用物品箱、金属烧杯、舀子、药勺、取样勺、移液管、灌装用物品箱、不锈钢镊子、撮子、推板、饭盒、消毒液配制桶、平底烧瓶、量筒、三角瓶、不锈钢方盒、废弃物桶、清洁工具、不锈钢盆等。
洁净区卫生工具清洁、消毒、烘干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卫生工具清洁、消毒、烘干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洁净区清洁卫生工具清洁消毒、烘干程序,确保卫生工具的清洁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洁净区的抹布、扫把、拖把、可绞干式海绵拖把、毛刷、擦手器、卫生推车、卫生容器的清洁、消毒、烘干。
三、责任者:各岗位操作者、生产部工艺员。
四、程序:
1 地面、墙壁卫生用抹布、拖把、扫把、可绞式海绵拖把、刮水板、擦净
器在使
用后先用洗洁精洗涤,再用流动饮用水漂洗干净至水清,拧干。
2 用消毒液(75%乙醇或 0.1%新洁尔灭,每周更换一次)浸泡 30 分钟,
拧干。
放在专用卫生工具存放间分区存放。
3卫生容器使用后先用洗洁精擦洗,然后用饮用水漂洗干净,然后再用消毒液
(75%乙醇或 0.1%新洁尔灭,每周更换一次)擦抹消毒,用洁净的抹布擦干,送入卫生
工具存放间专区存放。
4各岗位卫生工具的洗涤:饮用水漂洗、拧干;消毒后送入卫生工具存放间。
5对上述卫生、消毒过程,生产工人负责按上述程序操作,车间主任负管理责任,质量监督员负检查责任。
6设备、容器、卫生工具清洁、消毒 2 天内不使用,使用前要按上述程序重新消毒;其它卫生工具停用三天以上需按上述程序重新消毒。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规范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规程,防止污染,确保工艺卫生。
2.适用范围: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
3.职责:操作人员对规程的实施负责,QA负责监督检查。
4.控制要求:4.1清洁消毒频度4.1.1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
4.1.2特殊情况随时彻底进行清洁、消毒。
4.1.3超过时效重新进行清洁、消毒。
4.2清洁剂:洗洁精。
4.3消毒剂:75%乙醇溶液。
4.4清洁工具:毛刷、清洁布、镊子、洁净丝巾。
4.5各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方法。
4.5.1 D级洁净区4.5.1.1用饮用水对容器具内、盖、外壁刷洗;污染严重的用毛刷或清洁布蘸取适量的洗洁精对容器具内、盖、外壁刷洗至无油迹、无残留物,用饮用水冲洗残留洗洁精。
4.5.1.2用纯化水冲洗三遍。
4.5.1.3用压缩空气打去容器具壁上沾附的水珠。
4.5.1.4将清洗干净的容器具依次置烘箱进行干燥,按照《器具烘箱操作规程》操作。
4.5.1.5干燥后的容器具依次摆放在器具存放间相应的器具架上,挂状态标志。
4.5.1.6清洁时效:72小时。
4.6清洗结束后,填写清洁记录。
4.7清洁周期:每班结束后清洁消毒一次。
4.8清洁效果的评价:目测清洁后的容器具表面光洁,无残留污迹。
4.9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清洁工作结束后,按照《卫生洁具管理规程》执行,清洁工具在各级别的洁具清洗间清洗干净,放置(挂)于洁具室洁具架子上,关闭洁具存放室门。
4.10清洁剂、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按《消毒剂管理规程》进行,消毒剂每月交替一次使用。
5.0记录《容器具清洗消毒记录》容器具清洗消毒记录。
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消毒规程
目的:为加强各区域容器、器具的清洁管理,制订洁净区的容器、器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消毒的操作。
职责: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
规程:
1清洁频率:
1.1使用后进行1次清洁消毒。
1.2更换品种前进行清洁消毒。
1.3隔批生产或停产,开工前进行清洁消毒。
1.4发生异常,影响产品质量,需进行清洁消毒。
2清洁剂:饮用水、纯化水、洗涤剂。
3消毒剂:75%酒精溶液、0.2%新洁尔灭溶液。
4清洁工具:地拖、清洁布。
5清洁消毒方法及程序
5.1 将待清洗的容器、工具、设备零配件转移到清洗间,先用清洁剂的水溶液泡洗,
后用抹布洗干净容器上的残渣、污渍等,然后用饮用水冲净清洁剂。
5.2 如需消毒处理的可用0.2%的新洁尔灭浸泡消毒10分钟,再用纯化水将消毒剂冲
净。
5.2 已经清洗干净后的容器、工具、零配件再用75%乙醇喷洒其表面,然后晾干备用。
5.3 清洁干净并经过消毒的容器、工具按定置管理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将其存放在指定
的容器存放间,部分要求上架的要上架存放,已清洁的要与未清洁的容器严格分开,并挂上“已清洁”卫生状态标志牌。
文件编码SOP-HM-006-00 页码 2 of 2
5.4 洁净区内的容器不得拿到洁净区外面用,传入洁净区的容器、工具要经过清洁、
消毒后方可使用。
6清洁效果评价:
6.1清洁后的容器具,目检应表面无可见污迹和残留物。
7清洁工具的处理:
7.1按清洁工具清洁规程处理后,存放在清洁工具间备用。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定稿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制剂车间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洁净区各品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容器具及相关转接管的清洁。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
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
程序:1. D级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清洁消毒频率容器具使用后清洁消毒;更换品种时必须彻底清洁消毒;特殊情况随时清洁消毒;每周生产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
清洁工具丝光毛巾清洁剂与消毒剂清洁剂:2%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剂。
液溶醇乙75%:剂毒消.方法清洁消毒具容器剂擦洗巾丝光毛蘸取清洁化水冲洗容器具内外表面,然后用清洁:使用纯存地点于指定拭或控干后,次污垢,再用纯化水冲洗三,擦清内外表面,除粉尘及放。
拭擦,擦拭表面擦拭消毒对消毒剂清洁后的容器具内外消毒:使用丝光毛巾蘸取。
点存放,于指定地冲洗三次,擦拭或控干后水应全面、彻底,再用纯化、期毒日标明清洁消《已清洁》状态标识,必所有容器具清洁消毒后须在存放区贴挂进新需重次使用前超过48小时,否则再清效期等,洁消毒后的容器具存放时间不得有毒。
行清洁消评价清洁效果留。
无可见残测:容器具表面应目垢。
可见粉面光亮、洁净无钢不锈容器具各表毒消的清洁洁净区容器具级、B级具材料器水清洁用水、纯化注射用水剂与消毒清洁剂液钠溶、4%氢氧化剂清洁:2%氢氧化钠溶液液醇溶剂:75%乙消毒具洁工清钢桶盆、不锈洁净抹布、不锈钢器具容2.舀、烧杯箱物品、金属漏盆)、原料盆、斗、配剂用(、、铝盖桶卸料斗原料桶推撮子、子箱、不锈钢镊、物、、、子、药勺取样勺移液管灌装用品药挡板、饭盒、消毒液配制桶、平底烧瓶、量筒、三角瓶、不锈钢方盒、废弃物桶、清洁工具、不锈钢盆等。
2.胶塞桶、承接罐、灌装用零配件、储槽、灌装用物品箱、三通、灌装用分液器、硅胶管、针头、293平板滤器、金属滤芯、滤芯、消毒液滤器、注射用水桶、机台专用绢布等。
6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内容:
项 目
清 洁 操 作 要 求
清洁实施条件及频次
每次使用后
进行清洁的地点
容器具清洗间
清洁工具
丝光使用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清洁方法及程序
1.在洁净区容器具清洗间水池用5%清洁剂专用桶配清洁剂,浸泡物料袋30分钟,然后用手洗涤;再用饮用水冲洗至无泡沫,最后用纯化水漂洗干净,放在容器具存放间晾干.清洁好的物料袋每10个装在一个洁净的塑料袋中,放在容器具存放架上存放。
清洗工具的干燥及存放
存放在洁具清洗存放间自然凉干
使用的消毒剂、清洁剂
5%清洁剂溶液
75%乙醇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
清洁效果的评价
用清洁的丝光毛巾擦拭表面无痕迹
文件名称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编 号
SOP—01—WS—006—01
编 制 者
审 核 者
批 准 者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质量保证部
实施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
保证部
生产
技术部
物料 管理部
设备
动力部
行政人事部
市场 营销部
财务
管理部
份 数
1
1
目的:建立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洁净区容器具。
2.不锈钢工具、不锈钢桶、塑料周转箱:先用饮用水冲洗表面,再用纯化水清洗干净。
3.洗涤后的容器具放到容器存放间的架子上,桶倒置,防止有积水。同一周期所清洁容器放到同一层,并挂有“已清洁”标志牌,清洁有效期三天。
4.超出清洁有效期,必须重新清洁后才能使用.
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
丝光毛巾、塑料刷用5%清洁剂清洗后,用饮用水清洗干净,用消毒剂浸泡30分钟。
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规范一般生产区、十万级洁净区、万级洁净区容器、器具的清洁、消毒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2范围:适用于十万级洁净区、万级洁净区容器、器具的清洁、消毒。
3职责:容器、器具使用人员对本规程负责,QA监督执行。
4内容:4.1容器具类型:4.1.1玻璃容器:试管、烧杯、试剂瓶、锥形瓶、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
4.1.2塑料容器:塑料烧杯、塑料瓶、离心管、培养液瓶、加样槽等。
4.1.3工具类:离心管架、冻存盒等4.2清洁频率: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洁;更换品种前必须进行清洁;异常情况污染时随时进行彻底清洁;使用前已过清洁效期时必须进行清洁。
4.3清洁工具:刷子、清洁布等。
4.4清洁剂:洗洁精。
4.5消毒剂:75%酒精、0.2%新洁尔灭。
4.6十万级洁净区内容器具的清洁、消毒方法4.6.1对于未接触过蛋白类物质的容器具的清洁:1)先用纯化水涮洗掉异物,再用毛刷蘸洗洁精仔细刷洗容器具内外壁5~10遍。
2)用纯化水冲洗掉洗洁精后,再用纯化水刷洗内外壁3遍,晾干。
4.6.2对于接触过蛋白类物质等不易清洗的容器具的清洁:1)倒掉容器具中残液后先用纯化水涮洗掉异物,再用毛刷蘸洗洁精仔细刷洗,用纯化水冲洗掉洗洁精,沥干。
2)放入3%稀盐酸溶液中浸泡至少24小时。
3)取适当大小的毛刷蘸洗洁精,轻轻刷洗容器具内外壁约5~10遍。
4)用纯化水冲洗掉洗洁精后,再用纯化水刷洗内外壁3遍。
4.6.3塑料容器的清洁:1)用0.5%洗洁精溶液浸泡至少12小时。
2)用纯化水冲洗掉洗洁精后,再用纯化水涮洗(盖盖后用力振荡)容器内部5次。
4.6.4离心管架、冻存盒等工具的清洁1)先用纯化水涮洗掉异物,再用毛刷蘸洗洁精仔细刷洗5~10遍。
2)用纯化水冲洗掉洗洁精后,再用纯化水刷洗内外壁3遍,晾干。
4.6.5 必要时用75%酒精或0.2%新洁尔灭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4.6.6 已过清洁效期的容器具,在使用前应先用纯化水刷洗3遍。
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和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目 录
• 一般生产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01
一般生产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和范围
目的
为确保一般生产区清洁、卫生和安全,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和员工健康,特制定本规程。
范围
适用于洁净区、设备、器具、操作台、地面、墙壁、天花板等清洁消毒。
清洁消毒剂和清洁工具
清洁剂和消毒剂
75%乙醇溶液、0.1%-0.2%过氧乙酸溶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0.2%洗必 泰溶液等。
清洁工具
拖把、抹布、水桶、清洁剂喷壶、消毒剂喷壶等。
清洁消毒规程
1. 准备
穿戴相应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工作服等。
2. 清理
清除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器具、操作台等处的 污渍和灰尘。
3. 清洗
用清水或清洗剂清洗设备和器具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 。
4. 消毒
用消毒剂对设备和器具表面进行喷洒,作用时间不少于 10分钟。
5. 检查
检查消毒效果,确保无菌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6. 记录
记录清洁消毒过程和结果,存档备查。
清洁消毒效果评价
消毒
将清洗后的清洁工具浸泡在配制好 的消毒剂溶液中,用塑料桶密封, 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
检查
对消毒后的清洁工具进行检查,确 保无残留物、无异味、无损坏。
储存
将清洁工具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 的储存区域,并定期检查其卫生状 况。
清洁消毒效果评价
微生物指标
通过检测消毒后的清洁工具上的微生物数量,评 价清洁消毒效果。
C级区洁净区容器具清洁、灭菌操作规程
目的:保证容器具的清洁、灭菌.范围:洁净区内的容器具。
职责:洁净区操作人员对本规程负责。
内容:1。
清洁实施的条件及频次:1.1 正常生产期间换品种、换批、每次使用结束后。
1.2 停产期间,洁净区容器具每周清洁一次。
1。
3 C级洁净区容器清洁、灭菌有效期为24小时。
2。
进行清洁的地点:C级洁净区容器清洁间.3。
清洁用具及设施:清洁池、无脱落物的洁净区专用抹布.4。
清洁剂:洗洁净稀释液。
5。
清洁方法及清洁用水:5。
1 将容器内残留物质倒入带盖并内套塑料袋的污物桶内。
5。
2 将容器具放入专用清洁池内,首先用饮用水冲洗残留物,用洁净区专用毛巾或无脱落物的抹布蘸取洗洁净稀释液先反复擦拭容器内壁再反复擦拭容器外壁,用纯化水将容器内外冲洗至无泡沫,C级容器具再用注射用水冲洗三遍,放入灭菌柜中,121℃灭菌30分钟灭菌干燥。
灭菌干燥结束后,打开双扉门另一侧,存放于C级洁净区器具存放间。
6。
清洁用具的清洁及灭菌:在洁具清洁池用洗洁净清洗一遍,用纯化水漂洗至无泡沫,在指定地点沥干、消毒。
7. 容器具的存放:在C级洁净区容器具存放间定置存放。
8. 清洁用具的存放:抹布在容器具存放间存放,自然风干。
9. 清洁剂的配制执行《清洁剂、消毒剂配制操作规程》。
10。
灭菌方法:121℃蒸汽灭菌30分钟。
11。
清洁效果的评价:所有清洁后的容器具不应有水迹及污物.12。
注意事项:使用容器具前应检查清洁和灭菌时间是否在有效期内。
清洁容器具为白色洁净区专用抹布。
万级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灭菌规程
万级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灭菌规程目的:制订万级洁净区容器及生产器具清洁灭菌的操作标准,防止污染。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万级洁净区容器及生产用器具清洁灭菌的操作标准。
3. 职责:准备室的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程序:4.1.清洁消毒频度:4.1.1. 使用前后进行清洁消毒。
4.2. 清洁剂及消毒剂:4.2.1.根据容器具的性质选用清洁剂和消毒剂:NaHCO3、重铬酸钾洗液、3%H2O2溶液、1%NaOH溶液及1%Na2CO3溶液。
4.3. 清洁、消毒方法:4.3.1. 玻璃容器(光口印度瓶、玻璃三通、活塞)。
4.3.1.1.使用后的光口印度瓶、量筒、烧杯等用纯化水洗净瓶内残留药液,然后加入适量NaHCO3,将瓶内外的油污去除,再用纯化水将清洁剂冲净,用重铬酸钾洗液浸8小时以上,然后用纯化水将光口印度瓶中的重铬酸钾洗液冲净,最后用经0.22µm微孔滤膜过滤后的注射用水冲洗4~5遍,放在瓶架上控干,用硫酸纸包扎好瓶口后,待干热灭菌。
4.3.1.2.灌注系统的玻璃活塞、三通、硅胶管等,首先用纯化水将药液残留物冲净,然后用3%H2O2或1%NaOH溶液浸泡8小时以上,用纯化水反复冲洗,最后用经0.22µm微孔滤膜过滤的注射用水冲洗,(最后冲洗水的pH值与注射用水pH值一致),然后一起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待湿热灭菌。
4.3.2. 不锈钢容器:调剂桶用清洁剂清洗干净后,用经0.22µm滤膜过滤后的注射用水清洗干净(最后冲洗水的pH值与注射用水pH值一致),控干后,盖上容器盖,待干热灭菌。
4.3.3. 粉针车间的容器具如:分装机接触药粉的料斗、送粉器、送粉螺杆、搅拌器等拆卸下来后用1%Na2CO3溶液擦拭,再用注射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75%乙醇溶液浸泡15分钟,送至电热烘箱进行干热灭菌180℃,2小时。
4.3.4. 不能干热灭菌的如:有机玻璃视罩、送粉漏斗等,用75%乙醇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O3发生器灭菌1小时。
10.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定稿]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题目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SOP-PM-J0010-05共11页第1页起草部门审核质量管理部审核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生效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此文件替代:SOP-PM-J0010-04目的:建立制剂车间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洁净区各品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容器具及相关转接管的清洁。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
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
程序:1. D级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1.1清洁消毒频率容器具使用后清洁消毒;更换品种时必须彻底清洁消毒;特殊情况随时清洁消毒;每周生产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
1.2清洁工具丝光毛巾1.3清洁剂与消毒剂清洁剂:2%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剂。
消毒剂:75%乙醇溶液。
1.4清洁消毒方法 清洁:使用纯化水冲洗容器具内外表面,然后用丝光毛巾蘸取清洁剂擦洗容器具内外表面,清除粉尘及污垢,再用纯化水冲洗三次,擦拭或控干后,于指定地点存放。
消毒:使用丝光毛巾蘸取消毒剂对清洁后的容器具内外表面擦拭消毒,擦拭擦拭应全面、彻底,再用纯化水冲洗三次,擦拭或控干后,于指定地点存放。
1.5所有容器具清洁消毒后必须在存放区贴挂《已清洁》状态标识,标明清洁消毒日期、有效期等,清洁消毒后的容器具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否则再次使用前需重新进行清洁消毒。
1.6清洁效果评价1.6.1目测:容器具表面应无可见残留。
1.6.2不锈钢容器具各表面光亮、洁净无可见粉垢。
2.C 级、B 级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2.1材料器具2.1.1清洁用水注射用水、纯化水2.1.2清洁剂与消毒剂清洁剂:2%氢氧化钠溶液、4%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剂:75%乙醇溶液2.1.3清洁工具洁净抹布、不锈钢盆、不锈钢桶2.1.4容器具2.1.4.1需要干热灭菌的容器具:铝盖桶、卸料斗、原料桶(盆)、原料盆、漏斗、配剂用物品箱、金属烧杯、舀子、药勺、取样勺、移液管、灌装用物品箱、不锈钢镊子、撮子、推 题 目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10-05 第 2页药挡板、饭盒、消毒液配制桶、平底烧瓶、量筒、三角瓶、不锈钢方盒、废弃物桶、清洁工具、不锈钢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定稿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制剂车间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洁净区各品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容器具及相关转接管的清洁。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
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
程序:1. D级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清洁消毒频率容器具使用后清洁消毒;更换品种时必须彻底清洁消毒;特殊情况随时清洁消毒;每周生产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
清洁工具丝光毛巾清洁剂与消毒剂清洁剂:2%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剂。
消毒剂:75%乙醇溶液。
清洁消毒方法清洁:使用纯化水冲洗容器具内外表面,然后用丝光毛巾蘸取清洁剂擦洗容器具内外表面,清除粉尘及污垢,再用纯化水冲洗三次,擦拭或控干后,于指定地点存放。
消毒:使用丝光毛巾蘸取消毒剂对清洁后的容器具内外表面擦拭消毒,擦拭擦拭应全面、彻底,再用纯化水冲洗三次,擦拭或控干后,于指定地点存放。
所有容器具清洁消毒后必须在存放区贴挂《已清洁》状态标识,标明清洁消毒日期、有效期等,清洁消毒后的容器具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否则再次使用前需重新进行清洁消毒。
清洁效果评价目测:容器具表面应无可见残留。
不锈钢容器具各表面光亮、洁净无可见粉垢。
级、B级洁净区容器具的清洁消毒材料器具清洁用水注射用水、纯化水清洁剂与消毒剂清洁剂:2%氢氧化钠溶液、4%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剂:75%乙醇溶液清洁工具洁净抹布、不锈钢盆、不锈钢桶容器具2.铝盖桶、卸料斗、原料桶(盆)、原料盆、漏斗、配剂用物品箱、金属烧杯、舀子、药勺、取样勺、移液管、灌装用物品箱、不锈钢镊子、撮子、推药挡板、饭盒、消毒液配制桶、平底烧瓶、量筒、三角瓶、不锈钢方盒、废弃物桶、清洁工具、不锈钢盆等。
2.胶塞桶、承接罐、灌装用零配件、储槽、灌装用物品箱、三通、灌装用分液器、硅胶管、针头、293平板滤器、金属滤芯、滤芯、消毒液滤器、注射用水桶、机台专用绢布等。
使用设备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澄明度检测仪产前清洁清洁准备过程人员按照各工段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进入各洁净区。
检查各洁净区温湿度和压差是否合格,如果不符合要求,联系空调人员及时调整至规定范围内。
对注射用水管路和软管放水冲洗。
按照《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操作规程》(SOP-PM-J0005-03)配制75%乙醇溶液。
胶塞桶、铝盖桶的清洁操作过程先用纯化水冲洗胶塞桶、铝盖桶内外表面进行粗洗。
用蘸有75%乙醇的洁净抹布反复擦洗容器具所有表面。
将胶塞桶、铝盖桶倒置于清洗池内,用注射用水冲洗桶外壁,然后将桶侧放入清洗池内,桶口向下倾斜,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用注射用水反复冲洗桶内壁,不少于1分钟,再将桶正立于清洗池内,将桶外壁重新冲洗干净,最后将桶盖正反面冲洗干净后将桶密闭,使用经过滤的压缩空气将桶吹干方可结束清洗,待灭菌。
清洁效果评价:目测无可见残留,表面光亮、洁净无可见粉垢。
移液管、平底烧瓶、三角瓶、量筒等玻璃器皿的清洁操作过程2.%乙醇的洁净抹布反复擦洗。
2.2.2.金属滤芯的清洁操作过程2.2.2.除菌滤芯的清洁操作过程各品种生产时均使用专用的除菌滤芯和呼吸器。
药液配制完毕后将除菌滤芯和呼吸器拆卸下来按《筒式除菌滤芯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PM-J0037-02)进行清洁消毒,每次更换新的呼吸器后,均需与配剂系统在线湿热灭菌。
承接罐、分液器、硅胶管、原料桶(盆)的清洁方法清洁准备过程:..纯化水冲洗顶盖、密封胶圈及罐体内外壁进行粗洗,清除残留药液及表面污物,之后在承接罐底部装上隔膜阀,拧紧阀门。
冲洗过程中注意控制纯化水流量,使残留药液流入地漏,避免污染室内环境。
.按照2%含量投入氢氧化钠。
.分液器、硅胶管、原料桶(盆)进行粗洗。
分钟。
.%氢氧化钠溶液的专用不锈钢桶内浸泡,确保各部件全部浸于溶液内,分液器、硅胶管内部充满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注满为止,浸泡30分钟以上,并挂贴状态标示。
.%氢氧化钠溶液对原料桶(盆)进行浸泡30分钟以上,并挂贴状态标示。
清洁操作过程承接罐的清洁操作过程确认罐底排液口与地漏上下对齐,适量开启承接罐底部隔膜阀排尽碱液。
取下承接罐底部隔膜阀,用注射用水冲洗承接罐顶盖正反两侧,再用注射用水从承接罐上沿顺时针旋转向下均匀冲洗承接罐内壁,注意各个部位均要冲洗到,并加大对密封圈凹槽和可视玻璃窗等不易清洁部位冲洗的强度,直至使用PH试纸检测最终冲洗水PH值与注射用水的PH值一致时结束冲洗。
用蘸有75%乙醇的洁净抹布反复擦拭盖子、密封胶圈、承接罐内外壁和可视玻璃窗至目测光洁、无可见异物为止。
用注射用水冲洗顶盖、密封胶圈、承接罐胶圈凹槽和承接罐外壁,装上密封胶圈。
适量开启注射用水从承接罐最上端顺时针冲洗罐内壁,使水均匀流下从罐底排除,确保承接罐内无积水,以防影响清洁效果。
冲洗10分钟后,从罐底接取适量最终冲洗水检测澄明度,澄明度检测合格后方可结束清洗。
注意在澄明度检测过程中,承接罐需用顶盖盖好,保持密封状态,防止承接罐被污染。
排尽承接罐内冲洗水,使用经过滤的压缩空气吹干承接罐内水分,用清洁过的盲板和铝箔纸密封承接罐顶盖开口,对角依次锁紧顶盖外圈卡扣,再用带孔盲板和一层铝箔纸密封罐底排液口。
分液器、硅胶管的清洁操作过程将泡碱完毕后的分液器硅胶管放于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内用2%氢氧化钠超声20分钟,用纯化水冲至中性后,再换纯化水超声20分钟。
超声清洗时分液器和硅胶管必须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且内部充满溶液。
超声完毕后取出分液器硅胶管,放置于洗涤池内,用注射用水冲洗其表面,直至目测无黑点等可见异物。
连接分液器于注射用水阀门上,适量开启注射用水,保证每个针头均有水匀速流出,检查分液器硅胶管的完整性。
待使用PH试纸检测最终冲洗水PH值与注射用水的PH值一致后,集中检测针头最终冲洗水澄明度合格后方可结束清洗。
使用经过滤的压缩空气吹干分液器硅胶管内的注射用水,包扎好针头及开口处,放入相应清洁过的容器内,密闭存储待灭菌。
原料桶(盆)的清洁操作过程同胶塞桶、铝盖桶的清洁操作步骤进行清洁及检查。
灌装用备件的清洁操作过程清点各备件数量,按使用量补齐。
清洁前检查备件的完整性,确保完好无受损。
与药液直接接触的备件,需要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用纯化水粗洗,直至使用PH试纸检测最终冲洗水PH值与注射用水的PH值一致。
用纯化水超声清洗20分钟。
超声完毕后用注射用水反复冲洗备件,直至目测表面无黑点等可见异物。
各备件使用经过滤的压缩空气吹干水后,用硫酸纸包裹好,放入已清洁过的备件储槽内。
未使用过的备件也应该拆开包裹重新清洁。
平板过滤器的清洁方法将平板过滤器放置于洗涤室水池内,检查其完整性,确保完好无受损,配件齐全。
打开排气口,卸下进、出液硅胶管等所有配件,对向依次拧开螺栓,垂直向上抬起平板过滤器上层板,倒扣水平放置,取下密封胶圈和不锈钢过滤网水平放置于水池内。
用纯化水冲洗平板过滤器、硅胶管内外表面和配件进行粗洗,清除药液及污物。
将平板过滤器上层板、下层板的内表面朝下,水平放置在水池内,向水池内注入2%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量以能够浸没平板滤器侧沿二分之一处为准,浸泡30分钟。
将硅胶管、不锈钢过滤网和配件置于装有2%氢氧化钠溶液的不锈钢桶中,完全浸没,确保硅胶管内充满溶液,浸泡30分钟。
浸泡结束后排尽碱液,用注射用水冲洗平板过滤器、硅胶管内外表面及各零配件,清除碱液,直至使用PH试纸检测最终冲洗水PH值与注射用水的PH值一致。
将平板过滤器按拆分时的反向顺序组装完毕,把进液口硅胶管与注射用水点连接,注入注射用水,待出液口硅胶管和排气口水流均匀时,接取适量注射用水,用PH试纸检测最终冲洗水PH值与注射用水的PH值一致时结束冲洗。
硅胶管冲洗完毕后再超声清洗20分钟,超声清洗时硅胶管必须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且内部充满溶液。
用蘸有75%乙醇的洁净抹布反复擦拭平板过滤器内外表面、不锈钢过滤网、硅胶管、硅胶垫和密封胶圈,保证其表面目测无可见异物,然后用注射用水冲洗各物件表面。
将平板过滤器组装完毕,把进液口硅胶管与注射用水点连接,注入注射用水,冲洗5分钟后,检测最终冲洗水澄明度,澄明度检测合格后方可结束清洗。
排尽平板过滤器和硅胶管内残留的注射用水,将进、出液硅胶管端口用铝箔纸密封。
拧开平板过滤器螺栓,拆下上层板,正向水平放置于已清洁的干燥储物箱内。
将已用注射用水浸润过的两张微孔滤膜用注射用水冲洗正反两面后,同方向重叠放置,正面朝上平铺于平板过滤器的不锈钢过滤网上,滤膜完全覆盖不锈钢过滤网,边缘对齐,滤膜边缘半圆形突出部分不要放在螺孔上。
再将平板过滤器上层板安装在底座上,注意安装时上层板始终保持水平,螺栓与螺孔对准后再轻缓向下放置,确定上下板层紧密结合后,对向依次旋拧螺栓,均匀受力直至拧紧。
禁止在未拧紧螺栓的状态下搬运或移动平板过滤器,以避免滤膜发生位移或产生褶皱。
整个安装滤膜的过程中,尽量缩短平板过滤器敞开的时间,以降低被污染的概率。
其它容器具的清洁操作过程每次使用前,先用纯化水冲洗容器具表面进行粗洗。
用蘸有75%乙醇的洁净抹布反复擦洗容器具所有表面。
用注射用水反复冲洗至干净,目测容器具表面应无可见残留,不锈钢容器具各表面光亮、洁净无可见粉垢为合格。
产后清洁所有上述物品的产后清洁必须在使用后2小时内完成。
容器具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大量注射用水冲洗容器具表面,彻底清除残留药液、玻璃碎屑等。
平板过滤器在使用后按照产前清洁操作程序执行。
能拆卸的容器具一定要拆卸后分开清洁。
直接与药液接触的器具需用碱液浸泡,然后再按产前清洁操作方法处理后备用。
将上述物品清洁后定点存放至物品存放室,并挂贴未清洁状态标识,待下一次开产时清洁。
定期彻底清洁承接罐、原料桶(盆)、分液器、硅胶管的定期清洁上述物品,长期不使用(超过一周)再次使用时,必须用4%氢氧化钠浸泡5小时以上,再按照使用前的清洁方法进行清洁。
平板过滤器的定期清洁平板过滤器长期不使用(超过一周)再次使用时,必须用4%氢氧化钠浸泡5小时以上,再按照使用前的清洁方法进行清洁。
注意事项容器具的清洁必须在洗涤室进行,不可以在洗涤室以外的用水点清洁容器具。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容器具需用2%氢氧化钠浸泡,品种更换时需用4%氢氧化钠浸泡。
在更新或部分更新之后要做必要的钝化处理,钝化处理参见《初次使用的不锈钢容器具钝化标准操作规程》(SOP-PM-J0012-02)。
与药液直接接触的不锈钢容器具每周通过泡碱进行一次砂眼检查,浸泡时间不少于1小时,并记录检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