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浙教版新教材 七下 第13课图文并茂更清晰
第13课物联网控制与反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13课物联网控制与反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3课《物联网控制与反馈》,是学生在学习了物联网基础知识和相关设备后,进一步学习物联网控制与反馈知识。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物联网控制与反馈的定义、原理、应用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理解物联网控制与反馈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理解物联网控制与反馈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学会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物联网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科技发展应遵循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物联网技术已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们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物联网概念较为熟悉,而部分学生则相对陌生。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各异,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
2. 知识方面:学生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已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物联网控制与反馈的概念相对陌生。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理解物联网控制与反馈的原理,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
3. 能力方面: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可能对编程、硬件设备等操作较为熟练,而部分学生则可能在这方面较为欠缺。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4. 素质方面: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素质有待培养。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思维发展与提升: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交锋过程,感受小人物不卑不亢、坚定自信,充满智慧的优秀品格的光辉与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揣摩关键词句,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质疑陈康肃与卖油翁的技艺,结合补充材料,探究文章主旨,感受文中流露出的为人处世之道。
三、教学设想《卖油翁》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课文涉及到了保姆、车夫、平凡的父辈、卖油翁等,他们都是看似平凡的“小人物”,却折射初了人性的光芒。
本文中的卖油翁就是一个平凡中折射出伟大的小人物,也是一位身怀绝技、谦虚低调的智者,凭借着高超的倒油技术,让骄傲自矜、刚愎自用的陈康肃无言以对。
本文言简意赅,仅133字,却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了解文章的内容,但缺乏对与文言文语言细细品味的能力。
本文语言简洁,学生基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文意。
此外,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蕴含的道理较为深刻,如果不细读文本,对文章对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深入体会文中人物形象之丰富及蕴含的道理之深刻。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品读文章,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之美。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样一位老人,在欧阳修笔下,他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他到底是谁呢?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七年级下13课教案
金州区历史学科教案课题: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材及册别: 七年级下课型新授1.知识与能力通过史料,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和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宋代士农工商生活状况。
通过分析有关史料,了解宋代的乡村生活和市民风貌。
通过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的风俗,并与宋代主要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作比较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同学间协作学习、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等,培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培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通过宋代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与现代家乡传统节日风俗比较,学习比较学习法。
教学过程主导调控主体活动创境导入我们看引言的第一句话: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那宋代人民是有哪几个阶层组成的呢?那我们来看看教材的第一段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略)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作为宋代社会的主体有四个主要阶层一、士、农、工、商(标题)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好好看看课本。
想一想士农工商分别代表哪一部分的人,生活状况如何?(话剧表演)话说宋代有一个老员外,家财万贯,有女初长成,年方二八,长得羞花闭月。
老员外决定通过竞选选一个女婿。
谁来竞选,士农工商。
那到底老员外要把女儿嫁给谁?掌声欢迎情景剧《老员外择婿》。
(请六个同学表现情景剧:老员外择婿)同学根据课本自编自演。
大家要看清楚,他们分别表演的是谁?是不是突出了这个阶层的特点?他们表现得如何? (略)大家觉得老员外应该选谁?(畅所欲言)(略)不错,说得好。
我们借这道题目来考考大家对宋代这四个阶层的理解,这个环节大家做得很好,尤其是这六个同学,课本分析得很认真,抓住了重点,表现得也好。
我们一起来总结总结。
第13课云存储教案-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七年级上册同
清晰、准确地讲解云存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云存储重点,强调云存储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云存储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知识点梳理
1.云存储的概念:云存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数据存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实现数据的远程访问和管理。
2.云存储与传统存储方式的区别:云存储与传统存储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区别:云存储是基于互联网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和管理数据;云存储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和恢复;云存储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高的数据安全性。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云存储的原理和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直观理解。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教学视频、动画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使用云存储服务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云存储的使用方法。
3.云存储的原理:云存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网络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数据的访问和管理。云存储通常包括数据上传、存储、下载和共享等基本功能。
4.云存储的应用:云存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个人文件的存储和备份、企业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在线教育资源的存储和共享等。
3.题型:阐述云存储的基本原理。
答案:云存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网络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数据的访问和管理。云存储通常包括数据上传、存储、下载和共享等基本功能。
七年级下册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新教材优秀教案何老师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精选ppt课件
散 文
2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 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 选》等。出版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 话》《禅外说禅》《说梦草》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 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精选ppt课件
22
三叶 事圣
陶 先 生 二
待人厚 律己严
修改文章
送客
复信
躬行君子 写话要求平易自然、鲜明简洁、 堪为师表
细致恳切
作文要求简洁
语文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精选ppt课件
23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 和“律己严”两方面过人的品德,表现了叶圣陶先生 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老者形象和独特而可贵的 精神风貌。
精选ppt课件
11
1. 第1自然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罩”在这里是“ 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叶圣陶 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精选ppt课件
12
2、“双层的悲哀”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旧年即将离去,叶圣陶先生逝世。
精选ppt课件
13
精选ppt课件
25
叶圣陶名言名句
1、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
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1章物质的构成与变化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2章生命活动与细胞第3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节:生物的营养与呼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 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类型、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生物的营养与呼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学习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入物质和细胞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物质的构成: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举例说明。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介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结合实例讲解。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阐述各结构的功能。
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讲解生物的营养摄取和呼吸过程,结合生活实例。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4. 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营养摄取、呼吸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判断下列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答案:物理变化:如水从液态变为固态。
化学变化:如铁生锈。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变化和细胞结构的学习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语文13课《卖油翁》教案课件
七年级下册语文13课《卖油翁》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卖油翁》。
本课主要讲述了卖油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从一个富家子弟手中夺回了被夺走的油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领会到卖油翁的聪明才智和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 卖油翁为什么要夺回被夺走的油?2. 卖油翁是如何巧妙地夺回油的呢?3. 课文中的富家子弟有何特点?3. 分析讨论:4. 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5.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故事,类似卖油翁这样聪明才智的人。
六、板书设计卖油翁1. 夺油原因2. 夺油过程3. 富家子弟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2. 写一篇关于身边聪明才智的人的短文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卖油翁的故事,让学生领会到了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身边的故事,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今后可以继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课文插图的选取与展示:插图应能够体现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如卖油翁与富家子弟的对话、卖油翁巧妙夺回油的场景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问题应涵盖课文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修辞手法等方面,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文。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
能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规律。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
代数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教学难点:几何图形的性质证明。
代数方程的解法技巧。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平面几何第1课时: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1.教学内容:平面、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点、线、面的关系。
2.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讲解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
第2课时: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教学内容:三角形、角、边的概念,三角形的分类。
2.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单元:代数方程第1课时: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2.教学过程: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讲解解法,引导学生独立解题。
第2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学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2.教学过程: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讲解解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单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1.教学内容:数据收集的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
2.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数据收集过程。
第2课时:数据处理与分析1.教学内容: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
最新科学:第四章第13课时 教案(浙教版七下)
第七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等高线,能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出等高线地形图。
2.能力目标: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等高线地形图难点: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三、教具大量的有关中国地形、等高线地形图的课件/g/ga07/text/ga07kw.htm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
在地图上怎样才能把这些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呢?我们又是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1、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让学生读图4-52然后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珠穆朗玛峰表示在地图上。
(1)用等高线来表示山地的起伏:等高线:山地中起伏的不同地方,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用线连接起来,这样的线条叫等高线。
实习:制作等高线:①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山峰的形状(可以是学生捏)。
②在山峰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相差1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
指导学生观察山峰上的等高线(俯视的角度去观察)然后思考如何把等高线画在平面纸上。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得出:可用灯光使等高线投影到图1平面上,得到的图形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就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如图1所示)让学生做出一个简易的珠穆朗玛峰模型,要求学生画出它的等高线地形图。
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画出的等高线地形图以及书本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谈谈等高线具有的特点?学生观察讨论后得到:等高线都是一条条封闭的曲线,并且每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都是相等的。
2、等高线地形图的识读让学生读图4-56、4-57,进行比较。
然后提出我们在等高线地图上是如何用等高线来表示山顶、鞍部、山脊、峭壁、山谷等部位的?教师指导:注意观察不同高度的等高线在图上的位置和走向,注意等高线的形状、疏密变化和地形形状、坡度大小的关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3课(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3课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感的类型,认识到情感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调控情感,做情绪的主人。
3. 使学生理解情感与道德的关系,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情感的类型、调控情感的方法、情感与道德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感问题,引发学生对情感调控的思考。
2. 新课内容:(2)情感对个人的影响:讨论情感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积极情感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
(3)调控情感:讲解调控情感的方法,如理智调控、注意力转移、合理宣泄等。
(4)情感与道德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情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道德对情感的引导作用。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情感的类型2. 情感对个人的影响3. 调控情感的方法4. 情感与道德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情感类型,并举例说明。
(2)简述调控情感的方法,并谈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谈谈情感与道德的关系。
2. 答案:(1)喜、怒、哀、乐等。
如:喜——获得好成绩;怒——被误解;哀——失去朋友;乐——与家人团聚。
(2)调控情感的方法有:理智调控、注意力转移、合理宣泄等。
例如,当遇到烦恼时,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缓解不良情绪。
(3)情感与道德的关系: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对情感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道德观念来调控情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情感与道德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为成长奠定基础。
【优质】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图文并茂更清晰》ppt教学课件
()
片封 头面
目 录
内 容
片 尾
第十三课 图文并茂更清晰
之制作演示文稿封面
嵊州市城关中学 汪秋雅
封面的作用
◆宣传吸引观众 ◆展现作品主题
标题
封面的组成要素 主题图片
修饰
文本 图片
初次探索活动:
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尝试制作P59的范例封面。
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插入制作好的 标题图片 或 文本 并设置效果
主题图片
艺术字 文本框
添加与主题相关的图片
背景修饰 添加形状修饰
深入探索活动(“我爱家乡”主题宣传活动)
宣嵊州
领带
传嵊州
越剧
州嵊州 厨具
大嵊州
旅游
嵊嵊州
美食
一个优秀的PPT封面应符合哪些要求? 文字设计要主题鲜明 图片选择要合理 图文布局、色彩配合要和谐
再见!
10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具体内容包括:第1章:生命之源第1节:水的基本性质第2节:水的循环第2章:生物圈第3节:生态系统第4节:生态平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水的循环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2. 教学重点:水的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章第1节水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3. 实践情景:分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填写实验报告。
4. 例题讲解:讲解第1章第2节水的循环,通过图示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图示完成水循环的练习题。
6. 新课导入:讲解第2章第3节生态系统,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生态系统,观察生态系统的特点。
8. 例题讲解:讲解第2章第4节生态平衡,通过案例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9.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水的三态变化、水循环过程图示。
2. 板书右侧: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概念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出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绘制水循环过程图,并简要描述每个环节。
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并说明生态平衡在该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水循环过程图: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生态系统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应用;3. 方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解法及应用;2. 能够运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时如何根据预算选择商品,引导学生思考方程与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新课导入: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结合例题进行讲解;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 新课导入: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应用,结合例题进行讲解;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9.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1. 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2. 一元一次方程:(1)概念;(2)解法;(3)应用。
3. 一元一次不等式:(1)概念;(2)解法;(3)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下列方程:2x+5=15;3(x4)+2x=10;(2)解下列不等式:3x7<11;2(x+3)>5x6。
2. 答案:(1)x=5;x=4;(2)x>6;x<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解不等式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方程与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打折商品的价格计算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32张PPT)
依据材料二分析:南宋航海时指南针的使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且地位十分重要。
现在的指南针 军用指北针
1.根据课本61页内容找一找:火药最迟发明于哪个朝代?火药有哪些用途? 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家,他们为满足统治贵族长生不老 的幻想炼制仙丹。目前已知,最迟在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
材料二:司南之杓[sháo],投之于地,其柢[dǐ]指南。 ——王充《论衡》
罗
盘
罗盘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
依据材料一分析: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航海的国家?朝代? 中国,北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文明勃兴 昌盛文化
魏晋南北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承上启下 辉煌高峰 灿烂繁荣
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1.发明时期? 隋唐。
2.代表作?
3.作用?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唐】《金刚经》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元朝重视外来的科技文化,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 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亚洲各国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代, 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根据他口述 完成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记载 了元朝的繁荣,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 世界的极大向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把握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及语文教育事业的贡献。
2.阅读课文,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3.分析课文中所采用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和教育理念”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以叶圣陶先生为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信、敬业、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如“以身作则”、“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等,这些词汇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品质,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以身作则”和“教是为了不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叶圣陶先生品质或教育理念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来自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场景,体验他的教育方法。
-人物品质的感悟:学生可能难以将叶圣陶先生的品质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七年级下册第13课第二节思品教学设计
第13课第二课时《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学设计【内容标准】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学内容分析】“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第十三课第二个项目,本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构成。
第一个层次“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主要说明人的消极情绪可以调节和控制;并介绍了几种调节和控制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一是“理智调控法”;二是“注意力转移法”;三是“幽默化解法”;四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法”。
第二个层次“合理宣泄情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合理宣泄情绪的有效方式:“哭泣宣泄”、“倾诉宣泄”、“书写宣泄”、“运动宣泄”。
二是宣泄情绪需要注意的问题:宣泄要“合理”二字,找出宣泄时要注意的问题。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产生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个人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必须引导青少年调解和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让每一个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掌握一些有效的克服消极、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有意识地加强情绪品质的修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2、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3、知识:知道情绪调节的方法,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
【教学重点】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学难点】合理宣泄情绪【教学准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各种渠道搜集人们调控情绪的方法事例,并观察周围的人们是如何调控情绪的。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教学过程设计】预习学案:(一)情绪是可以调控的学习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32页,小男孩和老奶奶的故事。
思考:1、这两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生活中,自己产生过哪些消极情绪?是怎样对待的?活动:(1)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应如何科学正确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呢?①和同学吵了一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简要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作品欣赏环节主要是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环节约4分钟
认识封面
封面制作
点拨难点
【欣赏并思考】(欣赏封面1和封面2)
思考:封面的构成要素。
杂志标题、主题图片、背景修饰
引出封面制作的环节。
【活动一】设计封面:对封面作规划排版,将各要素快速放入封面文档。
初步了解图文设计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及意义,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本环节约5分钟
课堂小结
【小结】
1、技术方法:图片、文字、形状的综合应用。
图片添加(格式效果调整)
文字添加:设置文字效果格式
形状添加:旋转、叠放次序等特效选择和应用
2、整体效果:
图文并茂的应用
色彩的搭配处理
通过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
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时已学习过WORD软件,powerpoint与word在界面及操作上有许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知识迁移,对比学习,并体会与word相比,powerpoint的独特之处。对于本课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尝试,遇到问题后教师再做适当的提示和辅导。本节课给学生提出一个总的设计任务,让学生从图片的插入与修改、文字、图形的修饰等个方面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解答】对于演示作品,文字是演示作品的灵魂,不仅要注意字体、字号、颜色、效果的设置,更要注意与图片、图形等其他元素的搭配。
图片帮助观众理解文字,图片的设置要体现主题和观众,这样才能把原来抽象的文字转化生动场景。
仔细
观察
回答
问题
本环节主要通过作品展示点评,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了解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品,并介绍排列工具的使用方法。
2、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作用,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3、任务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任务的正确性。
教学环境
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广播教学系统、多媒体课件
资源准备:优秀的powerpoint作品范列、相关图片
课题名称
第十三课 图文并茂更清晰
教学
内容
分析
《图文并茂更清晰》是新编教材的第三单元的第2节内容,在第1节课中已经对演示作品进行了整体规划(演示作品一般包括片头、目录、正方、片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Word作品创作、多媒体素材制作之后,利用Powerpoint进行多媒体作品创作;在操作方法、窗口界面上与Word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本单元中,利用前两单元的素材来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因此本节课是两大单元的链接点,从教材地位上分析具有承上的作用。此外,通过制作标题幻灯片及目录幻灯片,初步掌握演示文稿中图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简单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体验创作的艺术魅力和成功感。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参照帮助提示在幻灯片中添加标题、图片、形状的方法。
本环节约15分钟
深入引导
冲破难点
作品展示点评
【提问】目录幻灯片内容排列不整齐,怎么办?
查找绘图工具——“格式”选项中的排列工具。
简要说明演示作品中如何使图文并茂更清晰。
【提问】文字和图片都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那么,如何创作图文并茂的演示作品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引入新课
【导入】上节课我们对演示作品进行了一个整体规则,一个演示作品一般包括片头(封面)、目录、正文、片尾。其实,在幻灯片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就是文本和图片。
【问题】那么,如何能设计出图文并茂的优秀作品呢?首先请欣赏演示作品。(欣赏“范例1和范例2两个作品)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利用文字、图片、形状等素材设计演示作品的封面和目录内容。
【技术突破】
(师操作演示补充,如图片效果设置)
1、文本添加;
2、图片添加及效果设置(映像、去背景色)。
3、形状添加与效果设置。
回答
问题
积极
尝试
实践
(查看操作帮面构成的要素,为学生的封面设计提供借鉴。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参照帮助提示,初步掌握在幻灯片中添加标题、图片、形状的方法。
A、首先让学生利用文本框添加目录文本。
B、师演示操作重要讲解修饰文本和形状的修饰操作。
【技术突破】
1、输入目录文本:利用文本框添加文字,并可对文字大小、字体进行设置。
2、修饰目录文本:利用“艺术字样式”设置文本效果格式。
3、插入背景图形:利用“插入”形状,制作背景图。
积极讨论
查看操作帮助
通过欣赏作品目录,了解目录设计的方法,为学生的目录设计提供借鉴。
本环节约8分钟
教师演示操作,帮助学生突破技术难点。
教师也可故意进行错误演示操作,让学生分析问题,避免学生出现类似的情况。
本环节约5分钟
编排目录现创意
点拨难点
展示三个优秀目录;
思考:目录的构成要素。
利用文字渲染和形状美化等技巧,对目录进行整体的设计,让目录脱颖而出。
【活动二】学生任务:参照示范作品,在第二张幻灯片中编排目录。
4、以简答题进行知识的巩固及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图文并茂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和意义。
2、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体验创作的艺术魅力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插入并设置图片、文本、形状;排列、组合、放置对象。
教学难点
根据演示文稿的需要设置图片、文本、形状。
教学策略
1、以学生校园生活为主题进行制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任务:打开D盘“七彩校园.ppt”文件,参照示范作品,在第一张幻灯片中设计封面。
封面包括以下信息:
1、标题:可添加文本或插入制作好的标题图片并设置效果;
2、主题图片:添加与主题相关的图片;
3、修饰封面:添加形状修饰。
学生探究操作:powerpoint和word在操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让学生参照“操作帮助”进行探究操作。
本环节约2分钟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本、形状的方法。
2、能根据演示文稿需要设置图片、文本、形状对象的效果。
3、能根据演示文稿需要合理排列、组合、放置对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欣赏鉴借等方法理解图文并茂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和意义。
2、以讲授,探究引导等方面,进行常规知识的学习。
3、以任务驱动,来进行技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