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冥想训练解析
冥想疗法提高自我意愿和目标实现的训练方法

冥想疗法提高自我意愿和目标实现的训练方法冥想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提高自我意愿和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培养专注力,减少内心的杂念,增强自我意愿和坚持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几种使用冥想疗法提高自我意愿和目标实现的训练方法。
一、呼吸冥想法呼吸冥想法是最基础和常见的冥想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呼吸冥想:1.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在一个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
2. 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注意呼吸的感觉,观察气息的进出。
3. 当你的注意力被其他思维或杂念打断时, gently地将注意力转回到呼吸上。
4. 坚持这个过程,至少进行10-15分钟。
每天可以逐渐增加冥想时间。
通过这种呼吸冥想法,我们可以培养专注力和意志力。
当我们坚持每天进行呼吸冥想时,内心的杂念逐渐减少,我们的专注力也会得到提高。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可视化冥想法可视化冥想法是利用思维的力量来创造心理影像,增强自我意愿和目标的实现。
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可视化冥想方法:1. 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放松身心,闭上眼睛。
2. 想象自己已经实现了所设定的目标。
尽量详细地想象,包括场景、感受和身体的反应。
3. 深入体验这种实现目标时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让这种感受充满整个身体。
4. 在这个状态下,反复确认自己的意愿和决心,坚信自己能够实现目标。
5. 缓慢地结束冥想,慢慢地恢复正常的思维。
通过可视化冥想法,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脑海中出现的图像,加强对目标的意愿和决心,从而激发行动的动力。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正念冥想法正念冥想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接纳当前的感受和思想,培养专注力和意志力的方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正念冥想练习:1.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
2. 注意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当前的感受和思想,不加判断,只做观察。
3. 当你的注意力被杂念打断时, gently地将注意力转回到当前的感受和思想上。
冥想提升自己的原理

冥想提升自己的原理冥想是一种通过训练注意力和意识来提升自我意识和内心平静的修行方式。
冥想的原理涉及到心理、生理和神经科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将从注意力训练、意识觉察和放松神经系统三个方面来阐述冥想提升自己的原理。
首先,冥想通过注意力训练来提升自我意识。
我们的大脑会不断接收外界的刺激和思绪的干扰,导致我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而冥想通过选择一个特定的对象或感觉(如呼吸、身体感知等)作为注意力的焦点,通过持续地关注这个焦点,可以使我们的注意力得到训练和加强。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思绪偏离时,我们会及时将注意力重新带回到焦点上,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专注力。
随着冥想的持续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专注,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其次,冥想通过意识觉察来提升自我意识。
意识觉察是指对自己的内心、思绪和感受的深入观察和体验。
在冥想中,我们会清晰感知自己的呼吸、身体的感觉、思绪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等。
这种觉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忙碌和外界的干扰所迷失,不容易察觉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情绪的波动。
而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慢脚步,观察内心的变化,提高对自己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地调节情绪和满足内心的需求。
最后,冥想通过放松神经系统来提升自我意识。
冥想的过程会让我们进入一种放松和安静的状态,从而有助于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压力。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系统(与应激和紧张有关)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与放松和恢复有关)达到更好的平衡。
在冥想的状态下,我们的呼吸变得深长而均匀,心率和血压也会相应地降低。
这种放松反应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紧张和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冥想通过注意力训练、意识觉察和放松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机制来提升自我意识和内心平静。
通过冥想的实践,我们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力,增强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觉察力,调节情绪和需求,缓解身心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深度冥想练习(精)

深度冥想练习(精)
介绍
深度冥想是一种意识训练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自
己的思维和情绪。
通过深入冥想,我们可以获得内在的平静和智慧,提升自我意识和专注力。
步骤
1. 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在开始深度冥想练之前,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确保没有
干扰和噪音。
2. 坐下来,放松身体
坐在一个舒适的姿势上,闭上眼睛,放松身体的每个部分。
意
识到身体的感觉,让它们逐渐消散,让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3. 关注呼吸
让呼吸成为你的焦点。
深深地呼吸,注意呼吸的感觉和变化。
专注于呼气和吸气的过程,让思绪随着呼吸的流动而平静下来。
4. 观察自己的思维
在冥想的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思维,但不要陷入其中。
当有思
绪涌现时,把注意力重新带回呼吸上。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练和
耐心,不要感到沮丧,保持坚持。
5. 培养感激和正念
当你在深度冥想中感受到平静和内在的力量时,培养感激之情。
同时,保持对当下的正念,不要评判或执着于过去或未来。
6. 结束冥想
当你感觉到冥想的时间已经足够或者你的心态已经平稳时,慢
慢地打开眼睛,伸展身体。
感受一下深度冥想为你带来的效果。
冥想的好处
- 提升专注力和注意力
- 减轻焦虑和压力
- 增强内在平静和自我意识
- 促进身心健康和更好的睡眠
- 培养正念和感激之情
结语
深度冥想是一个可以用来调整自己内心状态的重要工具。
通过坚持练习冥想,你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并获得更大的内在平静与智慧。
小孩冥想训练方法最简单的

小孩冥想训练方法简介小孩冥想是一种帮助儿童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训练方法。
冥想可以让孩子们学会专注于当下的体验,增强自我意识和情绪调控能力,培养内心的平静和积极的心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简单的小孩冥想训练方法,帮助孩子们开始他们的冥想之旅。
冥想前的准备在开始冥想训练之前,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找一个安静的房间或户外空间,确保没有干扰和噪音。
可以在地上铺上舒适的垫子或坐垫,让孩子们坐下来,放松身体。
呼吸冥想呼吸冥想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冥想方法之一。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并减轻焦虑和压力。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呼吸冥想练习:1.让孩子们坐直,闭上眼睛,放松身体。
告诉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2.引导孩子们注意他们的呼吸。
让他们感受气息进入鼻子,然后再慢慢地呼出。
可以告诉他们注意呼吸的感觉和声音。
3.让孩子们专注于呼吸的过程,每次呼吸都尽量慢而深。
4.如果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漂移, gently remind them to bring theirattention back to their breath.这个练习可以持续几分钟,逐渐增加时间。
每天坚持练习,孩子们会渐渐体验到冥想的好处。
观察冥想观察冥想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觉察当下的能力。
通过观察身体和周围环境的感觉,孩子们可以提高自我意识,并学会接受和欣赏当前的经验。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观察冥想练习:1.让孩子们坐直,闭上眼睛,放松身体。
告诉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
2.引导孩子们逐个观察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直到脚部。
可以问他们身体的感觉如何,是否有紧张或放松的地方。
3.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声音、气味和温度。
引导他们意识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4.如果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漂移, gently remind them to bring theirattention back to their body and surroundings.观察冥想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培养对当下的敏感度。
瑜伽冥想的小学生

瑜伽冥想的小学生瑜伽和冥想作为古老的健身和心灵修炼方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内心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导他们简单的瑜伽动作和冥想技巧,可以帮助小学生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并促进全面发展。
以下是关于瑜伽冥想的小学生的一些例子和指导。
1. 瑜伽姿势:鼓励小学生学习简单的瑜伽姿势。
可以教导他们如何正确进行基本的体式,如山式、树式、蛇式等,并注重正确的呼吸技巧。
通过瑜伽姿势的学习,小学生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 呼吸练习:引导小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可以教导他们深呼吸、腹式呼吸等不同的呼吸方式,并进行简单的呼吸冥想训练。
通过呼吸练习,小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提高注意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3. 冥想练习:鼓励小学生进行冥想练习。
可以教导他们如何静坐、专注呼吸、观察思绪等,并提供一些冥想引导音频或音乐,帮助他们进入放松和冥想的状态。
通过冥想练习,小学生可以培养内心平静、集中注意力和增强自我意识。
4. 瑜伽游戏:引导小学生参与瑜伽游戏活动。
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瑜伽游戏,如合作体式、挑战体式等,让他们在玩耍中体验瑜伽的乐趣和益处。
通过瑜伽游戏,小学生可以锻炼团队合作和身体协调能力。
5. 身心放松:鼓励小学生进行身心放松练习。
可以教导他们如何放松肌肉、按摩身体、进行伸展运动等,并结合呼吸技巧进行全身放松。
通过身心放松练习,小学生可以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和促进身心健康。
6. 瑜伽分享:引导小学生分享瑜伽体验。
可以鼓励他们在班级或家庭中分享自己的瑜伽练习和感受,并进行互相鼓励和支持。
通过瑜伽分享,小学生可以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和共享健康的氛围。
7. 瑜伽文化:教导小学生了解瑜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可以讲解瑜伽起源、哲学思想等相关知识,增强他们对瑜伽的认知和尊重。
通过瑜伽文化的学习,小学生可以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尊重不同传统的能力。
总而言之,瑜伽冥想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瑜伽姿势、呼吸练习、冥想练习、瑜伽游戏、身心放松、瑜伽分享和瑜伽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身心健康和内心平衡。
儿童青少年的正念训练方法

儿童青少年的正念训练方法儿童青少年的正念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静坐正念冥想: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让孩子坐在地板或床上,将双脚平放,手放在膝盖上,并告诉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受上。
开始时,可以引导孩子一两分钟,逐渐延长时间。
2. 呼吸正念冥想:孩子可以挑选一个他们喜欢的毛绒玩具,然后与他们一起躺在地板上,将毛绒玩具放在他们的肚子上。
指导他们深呼吸,同时感受肚子上毛绒玩具的起伏。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将专注力聚焦在一呼一吸上,学会自我安抚和镇定过度活跃的行为。
3. 步行正念冥想:在步行中,引导孩子注意脚接触地面时的感觉,以及膝盖弯曲的感觉。
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当下,体会细节。
4. 冻结正念冥想:放点音乐,让孩子跳舞或活动起来,几分钟后喊“冻结!”,让孩子保持静止不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自身感觉的觉察力。
5. 手指冥想:让孩子伸出一只手放在面前,将掌心朝向自己。
吸气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沿着面前手掌的大拇指外侧轮廓向上移动,在大拇指顶部暂停,然后呼气,呼气时沿着另一侧向下移动,直到底部。
下一次吸气时沿着下一根手指的一侧向上移动,在顶部停顿,呼气时顺着另一侧下移。
继续这样做,在数每一次呼吸的同时,沿着每根手指进行追踪。
当数最后一根手指的末端时,再返回来,相反方向做一次。
这个练习让孩子在视觉上有可注视的地方,让手进行动态的动作,从而专注于延长呼吸。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自我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正念水平。
通过持续的正念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提高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作用

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作用。
正念冥想作为一种源自佛教禅修的心理训练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人群的心理干预和治疗中。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对其学业成就、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作用,以期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研究首先将对正念冥想训练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明确其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回顾国内外关于正念冥想训练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设计并实施一项针对中学生的正念冥想训练干预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变化,评估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效果。
本研究将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和推广策略。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干预手段和方法,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心理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正念冥想训练的作用机制提供实证支持,推动正念冥想训练在更广泛人群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控制能力被视为个体成功应对日常生活挑战和压力的关键因素。
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它对于塑造个体的人格特质、行为习惯以及未来的社会适应性具有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正念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正念冥想训练在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作用。
正念,源自佛教心理学,强调对当下经验的非评判性意识。
正念冥想训练则是一种通过培养对当下经验的觉知和接纳,来提升个体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
在青少年群体中,正念冥想训练被证实能够有效改善注意力、情绪调节和认知灵活性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恰恰是构成自我控制能力的核心要素。
青少年冥想训练原理解析

学术空间 ■一、美国儿童青少年冥想训练的盛行当前,使用正念冥想治疗儿童多动症、焦虑、学习困难、社交困难、问题行为的实证研究日渐增多,研究不仅训练青少年冥想,还教授亲子冥想和教室冥想的操作方法。
而加入冥想和接纳技巧的教养方式被认为是继行为干预训练和认知教育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是教育教养方式的重要转换[1]。
研究发现,冥想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儿童的焦虑、多动,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功能,减少注意损伤和负性情绪,使大脑专注力更强、记忆力更好、处理多重任务的能力更高,并能增加主观幸福感。
对多动症儿童的父母进行单独训练可以增加积极的亲子互动;如果亲子都参加冥想训练,孩子服从行为会更多,教养会变得充满乐趣[2]。
对多动症并发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冥想训练,儿童自我报告的内在问题如焦虑显著减少,父母报告的儿童自我管理行为显著增加、问题行为显著减少[3]。
一项针对八名15~20岁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进行的冥想干预发现,冥想使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杀倾向减弱[4]。
在美国,青少年冥想训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理论背景。
首先,情感障碍发病率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重视情绪劳动。
然而针对情感调节和控制能力的认知教育和行为训练效果不理想。
而重视情意训练的人本主义理论处于发展停滞状态,在情绪体验加工方面没有再进一步发展出有价值的指导理论。
此时后人本心理学强调人与“大精神”“存在巨链”的联系,认为冥想训练可在一个崭新格局中产生影响。
其次,被美国《时代周刊》视为20世纪最伟大圣者的克里希那穆提非常重视冥想,把冥想视为自由、创造的必经之路。
克氏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必须先改变个人意识。
只有每个人的内心净化、安静了,整个社会的互爱、和谐、伦理才有可能。
他一直强调自我觉察(觉知)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制约的必要,认为个体需要觉知,觉知自我的局限性,觉知思虑的危害性,觉知习惯的盲目性,才可能清醒、轻松走出思虑的困境。
七个增强注意力的冥想练习

七个增强注意力的冥想练习冥想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可以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各种干扰,很难保持专注。
下面将介绍七个增强注意力的冥想练习,帮助我们提高专注力和集中注意力。
1. 呼吸冥想呼吸冥想是最常见的冥想方式之一。
坐在安静的地方,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深呼吸吸气,然后慢慢呼气,专注感受气息进出身体的感觉。
当思绪游离时,温柔地将注意力回到呼吸上,继续深呼吸。
2. 身体冥想身体冥想可以帮助我们与身体的感觉和感知联系起来。
坐直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感受身体的各个部位,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
注意感受身体的重量、各个部位的紧张度和舒展感。
如果思绪飘忽,将注意力重新带回身体感受上。
3. 观察冥想观察冥想是指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感官体验上。
可以选择一个物体或景色来专注观察,注意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细节,或者关注周围的声音、气味、触感等感官刺激。
当思绪漫游时,将注意力带回观察对象上。
4. 步行冥想步行冥想是在行走的过程中进行的冥想练习。
慢慢地、有意识地行走,专注感受脚步的触感、全身的运动感以及周围的环境。
当思绪漫游时,将注意力重新带回步行过程中的感知上。
5. 想象冥想想象冥想是通过想象和构建心理图像来提高注意力的一种练习。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中,例如靠近海边的沙滩、宁静的森林或温暖的阳光下。
将注意力集中在心理图像上,尽量感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6. 爱心冥想爱心冥想是一种培养慈悲和爱心的冥想练习。
坐下闭目,呼吸放松身心。
然后,将呼吸的节奏与一种喜悦、慈悲的情绪联系起来。
每次呼气时,用内心默念一句祝福的话语,如“愿所有众生皆安康、平安快乐”。
通过培养慈悲和爱心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7. 专注冥想专注冥想是训练注意力的一种高级技巧。
选择一个简单的对象或动作,如蜡烛的火焰或计数。
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对象或动作上,尽量保持思绪的单一和专注。
冥想疗法提升学习与记忆力的秘诀

冥想疗法提升学习与记忆力的秘诀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思绪纷乱。
而冥想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调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学习与记忆力。
本文将介绍冥想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分享一些实践经验。
一、冥想与学习的关系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和觉察来追求内心平静与心灵成长的方法。
冥想能够让我们抛开杂念和外界的干扰,帮助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科学研究已证明,冥想可以增强大脑的认知能力,促进信息的处理与储存,进而提升学习与记忆力。
二、冥想疗法的原理冥想疗法通过重点放松身体和思绪,培养专注和觉察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习与记忆力的目的。
具体原理如下:1. 缓解压力:冥想可以降低焦虑和压力,提供一个平静的心态。
学习时,过高的压力会干扰思维和记忆,而冥想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冷静和放松的状态。
2. 增强集中力:冥想锻炼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更加专注和集中。
当我们能够将全部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上时,学习效果必然更好。
3. 提高观察力:冥想让我们学会观察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困扰,并及时调整。
4. 增进记忆力:冥想可以改善大脑的神经连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整合,有助于记忆的形成和巩固。
三、冥想疗法的技巧和实践1. 找到安静的环境: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冥想练习,远离嘈杂的环境和干扰物,以便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2. 采用正确的姿势: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保持身体挺直但放松。
可以选择使用坐垫或垫子来增加舒适度。
3. 关注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的进出。
每次呼吸时,用心地观察气息的流动。
4. 观察思绪:在冥想过程中,思绪可能会不断出现。
不要强行压抑,只需观察并让它们自然离去,重点回到呼吸上。
5. 设置合理的时间:刚开始练习冥想时,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
每天坚持练习可以提高效果。
6. 结合音乐或引导词:有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冥想引导词,帮助我们更容易进入冥想状态。
五分钟学会冥想,缓解日常压力,提升专注力!

五分钟学会冥想,缓解日常压力,提升专注力!1. 引言1.1 概述: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们经常感到焦虑、疲惫和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和学习冥想这一简单而有效的技巧变得至关重要。
冥想是一种通过深度自我反思和内心专注来达到放松身心的练习方法。
不仅如此,冥想还能提高专注力并减轻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五分钟内学会冥想,并探讨它对缓解日常压力和提升专注力的好处。
首先,将阐述冥想的定义和它对健康和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
然后,我们将逐步介绍进行五分钟冥想练习的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冥想技巧来减压、提高专注力并缓解焦虑。
最后,文章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冥想在应用与发展方面的潜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冥想的定义和好处,提供一个简单且快速的五分钟冥想练习指南,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冥想技巧来减压、提高专注力,并缓解焦虑。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读者能体验到冥想给予身心的积极影响,并鼓励他们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以获得更好的健康和幸福。
2. 冥想的定义和好处2.1 冥想的概念冥想是一种通过集中注意力、提高意识水平和培养内心平静与专注力的实践。
它起源于古代的东方哲学与宗教传统,并在现代成为了一种普遍被接纳和实践的技巧。
冥想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如专注于呼吸、反思思绪或重复特定短语等,来达到内心平静与安宁。
2.2 冥想对健康的益处冥想对身体和健康有着许多益处。
首先,冥想有助于降低血压并改善心血管功能。
通过减轻身体紧张和焦虑状态,冥想可以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冥想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长期坚持冥想练习可以提高免疫细胞活性,预防感染和其他疾病。
此外,冥想对于缓解慢性疼痛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调整注意力和减轻思绪,冥想可以降低疼痛的感知和影响。
2.3 冥想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冥想有助于提供精神健康和平衡。
学会5种不同的冥想技巧

"学会5种不同的冥想技巧"冥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压和增强注意力的方法。
很多人都在使用冥想来缓解焦虑和压力。
本文将介绍5种不同的冥想技巧,让你更有效地进行冥想。
一、正念冥想正念冥想是一种训练自己专注和注意力集中的技术。
通过正念冥想,你可以学会让自己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并避免过多地思考过去或未来。
正念冥想可以通过关注呼吸、身体感觉和环境声音来实现。
二、呼吸冥想呼吸冥想是一种通过深呼吸来帮助自己放松的技术。
通过慢慢呼吸,你可以深入放松身体和心灵。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想象自己吸入新鲜的空气并把压力和不安排出体外,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和压力。
三、身体扫描身体扫描是一种冥想技巧,可以通过放松身体来减轻焦虑和压力。
通过关注身体的每个部分,从头到脚慢慢地松弛自己的肌肉。
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放松和舒适,从而缓解焦虑和压力。
四、爱心冥想爱心冥想是一种冥想技巧,可以通过关注爱和慈悲来给自己带来安慰和放松。
通过想象自己身上流淌着爱和慈悲的光辉,你可以让自己感到温暖和舒适。
这样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并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五、可视化冥想可视化冥想是一种冥想技巧,可以通过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和宁静的环境中来放松自己。
通过想象自己在海边、森林或山区,你可以让自己感到放松和舒适。
这样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并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总之,以上5种不同的冥想技巧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效果。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一种或多种冥想技巧来进行冥想。
如果你想减轻自己的焦虑和压力,不妨试试这些冥想技巧吧!。
如何教授学生正念冥想的技巧

如何教授学生正念冥想的技巧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如学业竞争、社交困扰、家庭期望等。
正念冥想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放松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提高专注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
那么,如何向学生传授正念冥想的技巧呢?一、让学生理解正念冥想的概念在开始教授正念冥想技巧之前,首先要让学生对正念冥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解释,正念冥想并不是一种神秘的宗教仪式或超自然的能力,而是一种通过专注当下、觉察自身感受和思维来达到内心平静和放松的方法。
可以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当我们在吃苹果时,通常会一边吃一边想着其他事情,而正念就是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吃苹果的过程中,感受苹果的味道、口感、香气,以及咀嚼时的动作和感觉。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正念冥想不是要消除所有的想法和情绪,而是学会以一种平和、接纳的态度去观察它们,不被它们所左右。
二、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正念冥想练习,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的环境。
可以选择一间通风良好、光线柔和的教室或活动室,摆放一些柔软的坐垫、靠枕,让学生能够以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
在环境布置上,可以选择一些自然元素,如绿色植物、山水画等,营造出一种宁静、放松的氛围。
还可以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冥想状态。
三、引导学生调整姿势正确的姿势对于正念冥想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身体的放松和稳定,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可以让学生选择坐在坐垫上,双腿交叉,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背部挺直但不要过于僵硬,头部保持正直。
如果学生觉得坐着不舒服,也可以选择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微微分开。
在调整姿势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关注身体的感觉,找到最舒适的位置。
四、教授呼吸练习呼吸是正念冥想的核心要素之一。
可以从简单的呼吸练习开始,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如何教授学生正念冥想的技巧

如何教授学生正念冥想的技巧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负担、考试焦虑、社交问题等。
正念冥想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放松技巧,对于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减轻压力、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向学生传授正念冥想的技巧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让学生了解正念冥想的基本概念在开始教授正念冥想之前,首先要让学生对正念冥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生动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正念冥想的定义、原理和益处。
告诉学生,正念冥想是一种专注于当下、觉察自身感受和思维的练习。
它不是要消除所有的想法和情绪,而是以一种不评判、接纳的态度去观察它们。
例如,可以举例说当我们在走路时,通常会想着其他事情,而正念行走就是让我们专注于脚步的抬起、落下,感受身体的运动和与地面的接触。
强调正念冥想对于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情绪稳定性等方面的好处。
让学生明白,通过定期的练习,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选择适合学生的冥想练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一开始可能难以长时间保持静坐冥想。
因此,可以从一些简单、有趣的练习方式入手,如身体扫描、正念呼吸、正念行走等。
身体扫描是让学生躺在床上或垫子上,从头到脚依次关注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
引导他们慢慢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部位,感受肌肉的紧张和放松,觉察任何不适或疼痛。
正念呼吸是最基础也最常用的练习。
让学生坐在椅子上,挺直脊背,双手放在膝盖上。
然后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进出鼻腔的感觉,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深度。
当思绪飘走时,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正念行走可以在教室或校园内进行。
让学生以缓慢的速度行走,专注于脚步的移动、身体的重心转移以及周围环境的感受。
三、创造安静舒适的练习环境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冥想状态,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无干扰的环境。
可以选择一间安静的教室,关闭窗户和门,减少外界噪音的影响。
尝试冥想和冥想帮助青少年躁郁症的方法

尝试冥想和冥想帮助青少年躁郁症的方法冥想作为一种古老的修行方式,近年来在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方面备受关注。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阶段,许多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其中躁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冥想对青少年躁郁症的帮助,以及如何通过冥想来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青少年躁郁症的现状青少年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绪低落、失眠、食欲改变等症状。
据统计,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面对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社交困扰等问题时出现了躁郁症的倾向。
这种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自残、自杀等。
冥想对青少年躁郁症的帮助缓解焦虑和压力冥想可以帮助青少年缓解焦虑和压力,通过专注呼吸、放松身心,让他们逐渐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
在冥想过程中,青少年可以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再被情绪左右,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提升注意力和专注力青少年在冥想中培养专注力和注意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
随着注意力的提升,青少年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减轻心理负担。
增强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冥想,青少年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需求。
在冥想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如何平衡情绪、调节情绪,并逐渐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如何进行冥想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在进行冥想时,青少年需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远离嘈杂的声音和干扰。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或户外空旷的地方进行冥想。
选择适合自己的冥想方式冥想有多种方式,如正念冥想、呼吸冥想、身体扫描等。
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冥想方式进行练习。
坚持每天进行冥想练习要想获得冥想带来的益处,青少年需要坚持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冥想练习。
可以选择早晨起床、晚上睡前或课间休息等时间段进行冥想。
结语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躁郁症等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冥想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的秘诀

冥想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的秘诀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学习压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许多学生常常感到疲惫和困惑。
冥想作为一种心理训练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其对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冥想在学生中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的奥秘。
第一章:理解冥想冥想源于古印度,是一种通过专注于感知和觉察提高意识的修炼方式。
它可以帮助人们平静思绪,培养专注力和自我控制。
冥想通常包括坐姿冥想、行走冥想和呼吸冥想等多种形式。
通过每天坚持冥想训练,学生可以改善注意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第二章:冥想对学习动力的影响学习动力是指个体对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冥想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集中力:冥想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减少外界干扰。
2. 缓解压力:学习压力常常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冥想,学生可以释放焦虑和压力,从而恢复学习的动力。
3. 培养自律:冥想强调自我观察和自我控制,帮助学生培养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冥想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业成绩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冥想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1.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冥想,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管理时间和精力,减少学习中的浪费,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2. 增强记忆力:冥想有助于增强学习记忆的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专注力,他们能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学习内容。
3. 培养创造力:冥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学习中的挑战,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章:冥想实践方法要获得冥想带来的益处,学生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冥想实践方法:1. 坐姿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并尝试让思绪平静下来。
2. 行走冥想:在户外进行行走,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周围的环境,使思绪平静。
如何教授学生正念冥想的技巧

如何教授学生正念冥想的技巧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如学业竞争、社交焦虑等。
正念冥想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减轻压力、增强情绪管理能力。
那么,如何向学生传授正念冥想的技巧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步骤。
一、理解正念冥想的基本概念在教授学生之前,我们自己要对正念冥想有清晰的理解。
正念冥想并非是一种宗教修行,而是一种专注于当下、觉察自身思维和感受的心理训练方法。
它强调不评判、接纳和专注,帮助我们从忙碌和纷扰的思绪中解脱出来,回归内心的平静。
向学生解释正念冥想的核心概念时,可以使用简单易懂的例子。
比如,把我们的思维比作一片湖水,当思绪平静时,湖水清澈见底;而当各种想法和情绪涌来时,湖水就会变得浑浊。
正念冥想就像是让湖水重新恢复平静的过程。
二、创造适合冥想的环境一个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的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正念冥想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一间通风良好、光线柔和的教室或专门的冥想室。
在室内摆放一些绿植,让学生感到放松和亲近自然。
准备一些舒适的坐垫或椅子,确保学生能够以舒适的姿势坐下。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如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水流声),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冥想状态。
三、引导学生调整身体姿势正确的身体姿势有助于保持专注和放松。
让学生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可以是盘腿坐在坐垫上,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背部挺直但不过于僵硬。
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或大腿上,轻轻闭上眼睛。
提醒学生放松肩膀和面部肌肉,让身体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座位上。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身体扫描练习,引导学生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接触和压力,从脚趾逐渐向上到头顶,帮助他们更好地觉察身体的感觉。
四、教授呼吸技巧呼吸是正念冥想的核心要素之一。
教导学生通过关注呼吸来集中注意力。
让他们慢慢地吸气,通过鼻子将空气深深地吸入腹部,感受腹部微微隆起;然后慢慢地呼气,通过嘴巴或鼻子将气体缓缓呼出,感受腹部逐渐收缩。
塑造积极心态青少年正念冥想指南

塑造积极心态青少年正念冥想指南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学会正念冥想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青少年进行正念冥想,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什么是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当下的练习,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环境,并培养内心的平静与善良的方法。
在青少年阶段,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积极心态。
如何引导青少年进行正念冥想
建立日常习惯:鼓励青少年每天坚持5-10分钟的冥想练习,逐渐培养持续性的正念意识。
呼吸感知:通过专注呼吸来帮助青少年集中注意力,平复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身体扫描:引导他们从头至脚逐渐扫描身体各部位的感受,培养对身体的觉察和体验。
感恩练习:让青少年每天记录一件令他们感恩的事情,培养正面情绪和乐观心态。
正念冥想的益处
提升注意力集中力
减轻焦虑和压力
增强情绪管理能力
塑造积极心态
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能力
如何帮助青少年坚持正念冥想
家长支持:家长可以成为孩子冥想的伙伴,共同练习,互相支持。
学校倡导:学校可以引入正念冥想课程,培养学生的正念意识。
社会环境:创造支持正念冥想的社会环境,让青少年感受到正念的力量。
正念冥想是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心态、面对挑战的重要工具。
通过日常练习正念冥想,青少年可以提升自我意识,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乐观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和挑战。
希望每位青少年都能在正念冥想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塑造积极的心态,迈向更加充实和健康的人生。
学生睡前冥想练习

学生睡前冥想练习第一节: 冥想的定义和背景冥想是一种修炼心灵的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集中力、放松身心、增强自觉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冥想已逐渐被接受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不仅成为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吸引学生参与。
本文将探讨学生睡前冥想练习的意义和效果。
第二节: 学生的现状现代学生每天面临巨大的压力,学习任务繁重,课外活动丰富多样,社交关系复杂,导致焦虑、失眠等问题的增加。
睡眠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因此,学生需要一种方法来缓解压力、舒缓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第三节: 睡前冥想的益处睡前冥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它能够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放松身心,让他们进入平静的状态。
冥想还能增强学生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冥想,学生可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第四节: 睡前冥想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睡前冥想可以选择舒适的冥想姿势,关闭眼睛,专注于呼吸。
通过深呼吸,学会放松身体和思维。
学生还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于感官体验来达到冥想状态,例如专注于听觉、触觉或身体感知。
冥想时注意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强迫自己进入冥想状态。
第五节: 建立冥想的习惯要让学生睡前冥想成为一种习惯,需要给予他们指导和支持。
可以鼓励学生定下每晚冥想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他们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此外,学生可以使用冥想App或参加冥想课程来帮助他们建立冥想习惯。
第六节: 学生与家长的合作学生睡前冥想是一项有益的练习,家长可以起到积极的支持和监督作用。
家长应该了解冥想的好处,与孩子一起制定睡前冥想的计划,并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冥想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使孩子更容易接受。
第七节: 学校的支持与指导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学校可以组织冥想工作坊,邀请专业人士给学生开展冥想讲座,增强学生对冥想的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在校园环境中提供冥想的场所,让学生在学校中也能进行冥想练习。
第八节: 学生冥想的时间和频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冥想时间和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冥想训练解析一、美国儿童青少年冥想训练的盛行当前,使用正念冥想治疗儿童多动症、焦虑、学习困难、社交困难、问题行为的实证研究日渐增多,研究不仅训练青少年冥想,还教授亲子冥想和教室冥想的操作方法。
而加入冥想和接纳技巧的教养方式被认为是继行为干预训练和认知教育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是教育教养方式的重要转换[1]。
研究发现,冥想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儿童的焦虑、多动,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功能,减少注意损伤和负性情绪,使大脑专注力更强、记忆力更好、处理多重任务的能力更高,并能增加主观幸福感。
对多动症儿童的父母进行单独训练可以增加积极的亲子互动;如果亲子都参加冥想训练,孩子服从行为会更多,教养会变得充满乐趣[2]。
对多动症并发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冥想训练,儿童自我报告的内在问题如焦虑显著减少,父母报告的儿童自我管理行为显著增加、问题行为显著减少[3]。
一项针对八名15~20 岁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进行的冥想干预发现,冥想使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杀倾向减弱[4]。
在美国,青少年冥想训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理论背景。
首先,情感障碍发病率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重视情绪劳动。
然而针对情感调节和控制能力的认知教育和行为训练效果不理想。
而重视情意训练的人本主义理论处于发展停滞状态,在情绪体验加工方面没有再进一步发展出有价值的指导理论。
此时后人本心理学强调人与“大精神”“存在巨链”的联系,认为冥想训练可在一个崭新格局中产生影响。
其次,被美国《时代周刊》视为20 世纪最伟大圣者的克里希那穆提非常重视冥想,把冥想视为自由、创造的必经之路。
克氏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必须先改变个人意识。
只有每个人的内心净化、安静了,整个社会的互爱、和谐、伦理才有可能。
他一直强调自我觉察(觉知)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制约的必要,认为个体需要觉知,觉知自我的局限性,觉知思虑的危害性,觉知习惯的盲目性,才可能清醒、轻松走出思虑的困境。
他认为冥想能消解过去的负面能量也能产生新的能量[5]。
克氏的倡导引发了风靡美国乃至波及世界的冥想热潮。
再者,青少年冥想训练是在成人冥想卓有成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许多研究证明了正念对疼痛管理、免疫力等各种问题的有利影响。
对冥想减压项目的元分析表明,冥想干预对于缓解各种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健康人群的精神压力卓有成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补充替代医学中心网站信息显示,2010 年财政拨款1003 万美元援助34 项与正念冥想有关的科研项目,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内的20 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研究。
冥想的研究方向正逐步从缓解心理病人的症状转向探究其积极效应,如增强幸福感、怜悯和同情,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互动,以及青少年心理治疗、教育教养、团体拓展训练等。
二、青少年冥想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机制无论是心理治疗领域的冥想训练,还是课堂教学练习冥想,无论增强心理能力的冥想拓展训练,还是亲子冥想,都有共同的训练原则,这些原则用于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随行感悟。
(一)冥想的基础态度1.不加批判:不对自己的情绪、想法、病痛等身心现象不作价值判断,只是纯粹觉察。
2.耐心:对自己当下的各种身心状况保持耐心,放下功利和浮躁心态,对自己的身心保持好奇。
3. 初心:常保“初学者之心”,愿以赤子之心的热情和好奇面对每个身心事件。
4. 信任: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向外攀援,不依赖权威知识,唯求问心无愧。
5.无为:不努力强求想要的治疗目的,只是无为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现象,以达到觉悟。
6.接受:接受现状,愿意如实观照当下的身心。
7.放下好恶评判:仅分分秒秒觉察当下发生的身心事件。
(二)冥想动作与觉知内容冥想通常包括如下活动:1. 身体扫描;2. 瑜伽伸展运动;3. 静坐禅修;4. 静观饮食;5. 静观步行。
无论是坐还是走,冥想训练都重视觉知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的动作。
如在静坐时强调身体是锚,心是船,要不断把心识拉回身体;觉知自己的呼吸,使心不跑到过去和未来。
同时,还要觉知自己当下感受是苦是乐或不苦不乐,时时清楚明白,而不生贪心或嗔恨等。
更重要的是,练习者需要觉知自己当下的心及善恶念头的产生与消失,看清自己内心的真实语言,如果我们从自己心猿意马的心识变化中了知万事万物的无常变化,“思想是思想、痛是痛,不是我,不是事实,会来会去,一切迁变没有实体”,我们就能达到心理痛苦的灭除。
(三)随行感悟这需要坚持把冥想技巧转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悟随行大小事件,走冥想、静观饮食、静心睡眠、仁爱待人、慈心接物。
比如我们平常吃得太快、抓握(牙刷等)太紧、说话太急、走路慌张、睡姿不对、不会休闲、习惯性焦虑、习惯性不信任等,把冥想融入生活改变内心,提高自己的觉悟水平,才能自然轻松。
(四)冥想减缓负面情绪的机制西方的冥想训练包括每周共修、定期家庭练习、非正式冥想(走冥想、睡冥想、坐冥想、身体扫描等)、冥想触碰、慈爱沉思等,核心机制是发展对情绪的觉察、元认知、不评判、超然的态度,从而发展注意能力、去除压力、对问题情境进行创造性回应、扩大选择范围,发展自我同情和应对困境的能力。
研究发现:根据成人冥想方案MBCT 研发的儿童认知冥想训练(MBCT-C)效果很好,能减少儿童焦虑,改善注意力和问题行为。
焦虑导致儿童认知扭曲、情感不稳、生理过度唤醒,影响学业;学业不良导致自信下降、焦虑增加,进一步破坏注意力。
冥想打破了这个恶性循环——通过发展觉醒的注意,促进警觉、定向注意冲突的监控能力,使个体不再借助情绪逃避或过分卷入策略,不再沉浸于分心、扭曲、解离、罪疚、后悔、羞愧中,从而使注意力改善、问题行为减少。
冥想训练“去自我中心”,客观和不加扭曲地观察自己的内外体验、思维、情感、身体,把内在心理过程和外在创伤事件分离,让个体更轻易地从以前的焦虑中脱离。
(五)冥想训练的原理解析研究者强调,冥想虽然源自佛教但无涉宗教,只是汲取了瑜伽和禅修理念,适用于任何个体参与。
冥想训练只从身心功能层面调节情绪。
首先,冥想是一种新的情绪放松方法,通过呼吸、静坐、内观获得身心平稳。
其次,冥想训练能增加认知复杂性,冥想带来的新认知能有效转化负面情绪。
一是克服自我中心,冥想让我们放下自我、走出自我、扩大自我认同,换位思考,在冥想中体察他人感受,接纳、同情。
因为痛苦(负面情绪)与自我感形影不离,冥想能让人放下自我与身体、自我与思想、自我与环境等的二元对立,由此使人不会被负面情绪包围。
二是冥想发展了新的人生态度,那就是“循其天性”,不刻意改变,这有助于化解人际冲突,利于儿童自主成长。
三是冥想的最高级认知是超越思维的局限——强调对身心的客观观察、感受身心的整体性、感受身心的单一能量场。
人的心智会经常把注意力带出身体,让人迷失在思绪中胡思乱想,冥想的目标就是拉回注意力,比如瑜伽的姿势就是让身体达到极限,从而使心智泯灭,让你明白人类绝大多数苦难都是思维、心智创造出来的,是不必要的。
冥想让我们开放、接纳、取用当下的身体力量。
再次,冥想带来宽恕、安忍、同情等积极情绪。
一旦转回内在,觉察自己的心念及其来源,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恼怒的杀伤力同那些伤害者一样强大,这种洞察能使人超越一己之痛,而上升到对群体的仁慈。
(六)儿童青少年冥想训练独具特色无论是儿童版认知冥想训练MBCT-C,还是正念减压疗法MBSR、接纳承诺疗法ACT、辩证行为疗法DBT等,除了与成人一样进行练习外,还独具特色。
1.更体贴的设计、更多的活动时间和更艺术化的处理方法例如,认知冥想训练中,成人用八周时间每周冥想两个小时,儿童可用十二周每周冥想九十分钟,每12 个成人指定一名指导师,每8 名儿童可有一个指导师。
为了照顾儿童注意力短暂、好玩好动的天性以及语言能力局限的特点,儿童冥想训练有更多活动、游戏、间隔休息和配发营养餐的设计。
许多富于特色的儿童青少年冥想训练被开发,如整合冥想、认知教育、行为训练和武术练习(MMA)[3],以达到身心互动、整体提高的效果。
此外,还有艺术化的处理如美术、音乐的渗入,帮助孩子们表达潜藏的愿望、减少压力和紧张、激发创造力。
趣味性让孩子们情感上易于接受,那些强烈的积极信息就能溜进他们的防御机制(James 1989)。
如“思想瓶”游戏让儿童在装水的玻璃瓶中加入石子珠子等代表自己的“思想”;当每人轮流晃动时“思想”不稳定,很难发现自己的“思想”;一旦静止它就安静下来,人们更容易识别出每个“思想”,从而让儿童明白安静对观察和发现自己的重要性。
2.对指导者的要求更高冥想训练要求指导者具有家庭心理治疗师和冥想训练师的双重资格。
指导者自己必须亲历禅修和冥想,有一种从冥想得来的灵敏、慈爱、沉稳品格,能用自身经验指导动作、教诲孩子。
指导者需具备真诚、友善、权威、精神成熟等心理特征,能唤醒孩子们的善良和主动,帮助他们化解负性情绪,认清事物本质。
三、以亲子冥想为例说明冥想改良关系的优势冥想的接纳、不加评判、觉知自身和他人情绪等原则使其具有发展与调节人际关系的优势。
研究发现:冥想训练与夫妻满意度高度相关。
冥想认为愤怒和其他负面情绪不仅破坏了我们自身的幸福,也构成人际关系的障碍,所以我们要发展慈悲(同情),放下私欲(我执)。
研究者还专门为父母们设计了冥想训练计划。
Duncan 等人(2009)认为父母冥想的目标是:1. 积极聆听;2. 接纳孩子和自我接纳;3. 觉察孩子的情绪和自我情绪;4. 调节亲子关系;5. 同情自我和同情孩子。
关键要素是敏感觉察、积极关爱、顺其自然。
该研究对父母的冥想训练效果显著。
例如,一名父亲谈到:以前总因为孩子说的话做的事情愤怒不已,冥想训练后发现孩子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只是方式不对。
现在他能够换位思考、更清楚地看到问题实质。
研究者认为,父母冥想通过两条途径影响孩子,一是冥想降低了抑郁、增加了父母的幸福感,对孩子的温情增加,从而使孩子积极行为增多;二是父母教育效能感增加,带来对孩子的管理和监控能力的增强,从而减少了孩子的问题行为。
第一条路径中,父母抑郁直接或间接导致孩子的外化问题行为,冥想使抑郁症状以及和抑郁相关的反刍思维减低,持续冥想能增加认知复杂性、提高情感觉知。
当反刍思维减弱、脱离了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习惯反应,父母更容易享受积极情感状态,并感染孩子的情绪,孩子随之会变得积极主动和亲社会。
第二条路径中,练习冥想使父母觉察和接纳、自我同情,探索和理解亲子的需要和欲望,发现自己的功利心或自己的情结导致不能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从而不再以自己的标准评判或一味指责,忽视孩子的认同需要和情感渴求。
父母发现强加于孩子身上的不公平,能成功改变亲子之间那些抱怨指责—逆反冷漠的情绪互动模式,增加理解、支持和关爱,更好地和孩子互动,积极引导并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