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_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
爱伦-坡小说主题的内涵读解
爱伦?坡小说主题的内涵读解爱伦?坡小说主题的内涵读解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与文学批评家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六十多部短篇小说。
爱伦・坡深受哥特主义风格的影响,在其短篇小说作品中贯穿着恐怖与死亡主题,追寻一种深入内心的恐惧美感与死亡式的解脱。
本文首先对其小说作品进行了探究,然后对爱伦・坡小说的死亡主题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爱伦・坡;小说;主题;内涵:I106 :A引言:埃德加・爱伦・坡(EdgarAllanPoe,1809-1849),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之一。
他一生坎坷,诸多磨难,这些经历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基础。
一、爱伦・坡小说作品概述爱・伦坡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和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他的作品甚至可以与马克・吐温相媲美。
他的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短篇小说,其主要作品包括:《黑猫》、《莫格街凶杀案》、《梅岑格施泰因》、《跳动的心脏》、《红死病的化妆舞会》、《丽姬娅》、《厄舍古屋的倒塌》等。
由于深受哥特风格小说作品的影响,爱伦坡的这些短篇小说作品大多奇异诡谲,怪诞夸张,充满着恐怖的氛围,又渲染了讽刺的效果。
二、爱伦・坡小说的主题――死亡三、对爱伦・坡小说死亡主题的解读(一)哥特式死亡主题的内涵坡深受哥特小说的影响,他巧妙地运用了哥特小说中黑暗、神秘、诅咒、幽灵、复活等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了审美特质的重组,在日常的生活中设置了诸多恐怖情节,营造了神秘的气息。
纵观坡的短篇小说,对于死亡主题的突出可谓是炉火纯青。
他的作品中,死亡可以分为两类:步入死亡与超越死亡。
步入死亡是人们由于谋杀、自杀和疾病三种途径而一步步逼近,最终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超越死亡是人们虽然身处死亡绝境,却通过逃生、重生而再次获得生存的权利。
(二)死亡主题的表现小说《丽姬娅》中,主人公丽姬娅身材修长,飘飘若仙,精通多种语言,擅长数学和物理,可谓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姑娘。
她与“我”两情相悦,却红颜薄命,得了不治之症。
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灵魂的崩溃
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灵魂的崩溃
爱伦·坡这位19世纪美国著名的恐怖小说家,在其小说中涉及许多关于灵魂的探究,其中灵魂的崩溃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坡的小说中,人们的内心常常受到各种精神
上的摧残,无法承受的压力导致内心的崩溃,这种灵魂崩溃反映了人类对于精神与心理问
题的深度关注,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悲观看法。
在坡的小说《厄舍庄园的陷落》中,主人公的灵魂崩溃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主人公Usher在独居的庄园中,逐渐变得越来越神经质,情绪不稳定,并受到一种说不清楚的恐
惧感的折磨。
最终,他无法承受这种精神压力,精神崩溃而死。
这种灵魂崩溃体现了人们
内心困境的深度和不堪一击的局面,以及内心与现实之间的分裂。
在另一篇坡的小说《黑猫》中,主人公在疯狂的状态下,杀死了自己的宠物猫,从而
迎来了他自己灵魂的崩溃,最终导致他被判处了死刑。
这种灵魂崩溃既可以看作是人性的
丑陋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环境的紧张和人们的压抑。
在坡的其他一些小说中,灵魂的崩溃多半是由某种不可知的外在力量所引起的。
例如,在小说《短命的女人》中,主人公被一个神秘的女人所引诱,逐渐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不
可挽救的堕落者。
这种外力对于主人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和摧残,最终导致了他的
精神崩溃。
在《埋葬活人》一书中,主人公则是因为死亡的恐惧而导致了灵魂的崩溃,他
无法承受自己即将面临的灭亡,最终选择了逃避和自杀。
爱伦·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新版《外国语》格式)
爱伦·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 摘要:科幻小说作为工业文明崛起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十九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笔下得到了诠释。
本文试图把爱伦·坡的科幻小说放回到其所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解读,阐明他在开创现代科幻小说过程中所具有的严肃性和高尚精神。
爱伦·坡秉承传统,在其科幻的文学想象中不但以科学的严谨性和预见性洞察十九世纪初期人们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危机,还试图在更广阔的时空中为人类寻觅摆脱困境的路径,为其小说的经典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其作品具有当下意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爱伦·坡;科幻小说;人文关怀;和谐Humanistic Concern of Edgar Allan Poe’s Science FictionAbstract: As a partic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arising from Industrial Revolution, science fiction came out as a genre of popular stories by the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writer Allan Poe. The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Poe’s science fiction in relation to his cultural milieu, thereby demonstrating his seriousness and high-mindedness in creating modern science fiction. Following the humanistic tradition, Poe in his science fiction not only penetr ates Americans’ living predicaments ear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ut also endeavors to find the way-out of题注:本文是朱振武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爱伦·坡:在文化与美学的视阈下”(项目编号为:08FWW001)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爱伦坡的死亡小说论文
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爱伦坡的死亡小说论文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爱伦坡的死亡小说论文摘要:天才作家爱伦·坡以其奇特的人格和作品而闻名。
本文从其人生经历、社会文化现实、哥特文学影响和个人艺术观等方面解释其死亡小说的成因。
关键词:社会文化;爱伦·坡;成因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天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奇特的人格和作品而闻名。
他的恐怖惊悚小说成就最高,主要以死亡为主题,描写了恐怖之死、怪诞之死、复仇之死、浪漫及超越之死等。
世人从不同的角度探析其死亡小说的成因。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事物不可能独立于他事物而存在,它必定存在于某种关系中,事实则一定是关系的集合。
所以大体可以说,世界是关系的总和,文学所要表现的也就是关系:围绕人所产生的种种关系。
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人自己的关系。
因而爱伦坡的死亡小说是其人生经历、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关系的总和。
1、爱伦·坡人生经历的体现爱伦·坡周岁时父亲离家出走,2岁丧母,后被富商约翰,爱伦非正式收留,但坡与养父关系一直不和,他曾在弗吉尼亚大学就读一年,养父给的生活费极少,因酗酒、而未完成学业,后人西点军校。
因故意触犯军规被开除出校。
18岁时,出版他的诗集《帖木耳》,无人问津。
27岁时与13岁的表妹结婚,1829年,养母去世。
当他38岁时,24岁的妻子因肺结核病去世。
两年后,他本人神秘去世,仅活了40岁。
可以说。
贫穷、疾病和失败伴随着他短暂的一生。
对社会的不公、对养父的不满、对世人的不平,使他需要发泄。
另外,坡和他的父亲和养父一样酗酒,加上他怀才不遇,生活无着落,同时,他又具有非凡的文学创作才能,这一切促使他处在疯狂的创作中,写“死亡”成了他最佳的发泄方式和途径。
死亡小说是他创作的产物。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苦难对于作家的益处就是深度体验人生的机会与强烈的怀疑精神的养成。
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灵魂的崩溃
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灵魂的崩溃
爱伦·坡哥特的小说中经常描写了灵魂的崩溃。
这些描写展现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恐惧、痛苦和绝望,以及恶魔般的冲动和扭曲。
在《厄舍府的倒塌》中,主人公罗狄克遭受到了一系列悲剧的折磨,最终导致了他的
精神崩溃。
他孤独地生活在一座古老的府邸中,而这座府邸也渐渐被压迫和诡异的气氛所
笼罩。
他最终被他不敢面对的真相所吞噬,他的思维逐渐不稳定起来,幻觉和怪诞的景象
开始围绕着他。
他终于破坏了府邸,将自己困在废墟中,身处残酷的孤独与混乱之中。
这
个故事中的灵魂崩溃描绘了一个人在心理上的沉沦和崩坏。
在《黑猫》中,主人公由于酗酒和愤怒的积累,他的灵魂逐渐崩溃。
故事中的黑猫象
征着他内心深处的黑暗和邪恶,而他对黑猫犯下的罪行引发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他的
思维开始变得混乱,他失去了对现实的判断力,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理智。
他被逼迫到了
最终逃离现实的边缘,最终在疯狂的愤怒中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这个故事中灵魂的崩溃描
绘了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而受到惩罚,最终被恶魔般的冲动所驱使。
在《红死病》中,人们被一种致命的瘟疫所困扰,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灵魂崩溃。
人们
面对死亡和痛苦的恐怖感受,他们的心理逐渐崩溃,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信任和希望。
红
死病的到来让人们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他们开始追求短暂的享乐和逃避现实。
最终,
他们在瘟疫的肆虐下,他们的世界完全崩溃,他们的灵魂沉沦到了最黑暗的地狱。
这个故
事中的灵魂崩溃描绘了一个被绝望和死亡逼迫的人们的心理崩溃。
论爱伦·坡科幻小说中的异化与人性关怀
论爱伦坡科幻小说中的异化与人性关怀欧华恩【摘要】爱伦·坡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揭示了人类的异化现象:人变成了重占有的人,现代社会很多人具有分裂的人格;人与自然关系的被异化;通过这些异化现象的描写,他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12【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爱伦·坡;科幻小说;异化;人文关怀【作者】欧华恩【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永州 425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6肇始于英伦半岛的工业革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 全球,美国也深受其影响。
19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迅速发展。
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工业的发展标志着美国在经济上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因为他们可以购买自己国家生产的衣物、鞋帽等家庭日用品了但在一些有识之士眼里,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环境破坏、人的思想被操控、道德滑坡,等等。
爱伦·坡和艾默生、梭罗、惠特曼就生活在美国工业蒸蒸日上的19世纪,他不像爱默生等人颂扬资本主义的文明,以迎合当时的文学批评家,而是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来观察和认识社会,写出自己对社会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担忧,这也是他不被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看好的原因。
他是一位政治上的保守主义者,他对美国的民主进程持怀疑态度,并且敏锐地觉察到了工业文明的弊病,尖锐地批判了这个科学理性操控一切的庸俗贪婪的世界,哀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同时也对他那幼稚愚蠢、疯狂迷醉的同时代人所表现出来的狂妄自大和极端理性,以及他们对人类进步和幸福的盲目轻信产生了深切的忧虑和关心。
他没有采用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而是通过他的科幻小说,用一种小说的艺术世界与客观现实相疏离的虚幻形式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现代派作家对异化现象的抽象把握及其审美意向的抽象性,必然导致其艺术表现上的虚幻性。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人文关怀与未来展望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人文关怀与未来展望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既承载着科技的奇思妙想,又关注着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
在这些作品中,科技与人文相互交织,呈现出一幅充满关怀和未来展望的画卷。
一、科技人文关怀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上。
作家们通过对科技的设想和描绘,探讨了人类在技术发展中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困境。
例如刘慈欣的《三体》系列,通过虚构的宇宙文明和地球文明的交互,探讨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小说中的“三体”文明通过科技手段侵略地球,引发了人类对自身价值和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种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关怀,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仅感受到科技的潜力,也思考了科技发展背后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此外,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还关注着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作家们通过科技的想象,探讨了人类在科技时代中的孤独和渴望。
例如郝景芳的《荒潮》中,主人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温了过去的记忆,回忆起逝去的亲情和友情,让人们对科技时代的冷漠和孤独产生了共鸣。
这种关怀使得科幻作品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科技展示,而是与读者的情感共鸣,引发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思考。
二、未来展望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未来展望体现在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想象上。
作家们通过对未来世界的设想,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未来图景。
例如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描绘了地球面临太阳即将爆炸的危机,人类为了生存而展开的宇宙迁徙。
小说中的科技设想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团结和坚持。
这种未来展望给读者带来了希望,让人们相信科技的力量能够改变人类的命运。
此外,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还展望了科技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作家们通过对科技发展的设想,探讨了科技对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例如韩松的《飞向太空的少年》中,描绘了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人类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
小说中的未来世界展示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启示了人们对科技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来直视人性最深处
11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被誉为是恐怖小说大师、侦探小说鼻祖和科幻小说先驱。
他一生共创作了70余篇短篇小说,其中20余篇举世闻名,在这20余篇中,除了4篇侦探小说以外,其余的全部为恐怖小说。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气氛抑郁,情节精密,利用一系列诸如闹鬼宅子、阴森古堡、杀人藏尸、肢解活埋、借尸还魂、虐待受虐等骇人听闻的写作策略,赋予其恐怖小说一种梦魇般的魔力。
他的作品深刻的揭示出人们对死亡、虚无的恐惧以及人性本能的恶。
在他的恐怖小说中,《厄舍府的倒塌》、《丽姬娅》、《莫雷娜》以及《贝雷妮丝》具有“美女之死”的共同特征,同时又有极其细致、恐怖却又冷静的语言来描绘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
《厄舍府的倒塌》里的妹妹破棺而出,裹着带血的尸衣重新出现,与哥哥相拥而死,一个肉体在腐烂,一个精神在腐朽;《丽姬娅》中的“我”独自守在罗维娜小姐的尸体旁,思念的是前妻丽姬娅,于是看到尸体爬起来,露出一头蓬松的黑发,那是丽姬娅的黑发;《莫雷娜》中,“我”妻子莫雷娜预言说:“那个活着时你所嫌弃的她,在死后将被你爱慕。
”果然,她临死前产下一个女儿,深得“我”喜爱,却和莫雷娜相似得如此“神秘和令人恐怖”,仿佛是“一具不愿死去的僵尸”,在为女儿洗礼取名,“我”鬼使神差地冒出“莫雷娜”三字时,女儿立即面如死灰,平静地回答到“我在这儿!”当“我”把第二个“莫雷娜”放进坟墓时,发现里面根本就没有第一个“莫雷娜”的影子;《贝雷妮丝》中,“我”觉得只要能拥有妻子贝雷妮丝的那些牙齿,“便能得到安宁,恢复理智”,接着“我”从梦中醒来,只有“一个女人凄厉的尖叫”。
这时,一个“脸色煞白的仆人”出现了,他告诉“我”“一座被掘的坟墓,一具被毁容的活着的尸体”,接着,像慢镜头一样地摇下来,“我”慢慢让读者看到了“我”衣服上的血迹,靠墙的铁锨以及桌上的箱子,最后是箱子里滚出来的“十二粒细小、洁白、象牙般的东西”。
这几篇恐怖小说中都是“美女之死而复活”的恐怖描写。
浅议埃德加_爱伦_坡推理小说中的社会价值
的心理。这种心理直接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如果读一下爱伦·坡那个时代的杂志 , 就不难发现恐怖小
说是当时小说创作中十分流行的一个主题, 只不过坡更进了 一步, 把它深化为了推理小说。可见, 坡只不过是顺应了时势 而已。此外, 宗教中的故事也对他的小说产生一定的影响。《玛 丽罗热疑案》就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宗教裁判所的死囚在死的 折磨下, 一寸一寸地接近死亡, 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死在坡 的笔下不再饶有诗意, 而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酷刑。
报, 2001- 12- 18. [7] 渠慎涛.象山县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J].政策瞭望,2007, ( 9客观需要 建 立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友 好 型 县 域 经 济 , 是 推 进 “资 源 节 约 、环 境 友 好 、经 济 高 效 、社 会 和 谐 、中 小 城 市 和 小 城 镇 协 调 发 展 、城 乡 互 促 共 进 ”新 型 城 市 化 道 路 的 客 观 需 要 。 建 立 “两型社会”县域经济, 有利 于 不 断 提 升 县 城 的 基 础 设 施 承 载 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生态承 载 功 能 、服 务 承 载 功 能 和 集 聚 承 载 功 能 , 从 而 形 成 可 持 续 的 城 市 生 产 方 式 和 消 费 模 式[7]; 有 利于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城市品 位, 培育城市文化; 有利于完善城乡规划, 突出城市特色, 优 化城镇体系结构,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有利于推动县城的 公 共 设 施 向 农 村 延 伸 、县 城 的 公 共 服 务 向 农 民 覆 盖 、县 城 地 方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推进城乡一体化; 有利于促使农村 人口有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形成
2008年 6 月 第5卷 第6期
从爱伦·坡小说中的城市意象看其“入世”情怀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从爱伦·坡小说中的城市意象看其“人世”情怀高莉敏(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上海201620)提要:作为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爱伦·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缺乏理性、沉醉于疯狂的想象世界中的作家。
爱伦·坡通过小说中的城市意象向世人传达了他的“入世”情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
以爱伦·坡作品中涉及的巴黎、伦敦和爱丁堡三座城市为例,探讨爱伦·坡对19世纪犯罪率不断升高、人与人关系淡漠、人的精神世界萎缩等社会问题的关注,说明他的作品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爱伦·坡;城市意象;“入世”情怀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3)03—0086—04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
口密集的城市,东来西往的人群像是覆盖在这座城市上的面在其坎坷多难的一生中,除了童年时期跟随养父母在伦敦居住纱,绵延不绝。
而长期承受这座大都市的尘嚣与嘈杂的人们如过五年外,其余时间他都是在美国度过的。
但是,这并没有导果想要到大自然中寻幽探静,那么他的希望也只会化为泡影,致爱伦·坡在小说创作中把故事发生的背景仅仅局限于美国因为大自然的宁静安逸正在被不断增长的人口破坏。
在19世的几个城市。
从《莫格街谋杀案》中的巴黎居室到《人群中的纪的巴黎,机器发明刺激了工业的发展,纺织品贸易如火如荼人》里的伦敦商业区再到《绝境》中的爱丁堡街头,爱伦·坡对地进行。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绘画、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焕发城市空间的关注涉及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
不仅如此,爱伦·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固,光彩四射。
因此,巴黎被公认为是19世坡在关注城市物质空间的同时,更加注重暗含在其中的文化和纪世界的时尚之都。
在这个巨大光环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人社会含义。
当我们感叹这些城市是19世纪工商业发达、文化涌向巴黎,这就导致了巴黎的总人口不断地增长。
爱伦·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新版《外国语》格式)
爱伦·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 摘要:科幻小说作为工业文明崛起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十九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笔下得到了诠释。
本文试图把爱伦·坡的科幻小说放回到其所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解读,阐明他在开创现代科幻小说过程中所具有的严肃性和高尚精神。
爱伦·坡秉承传统,在其科幻的文学想象中不但以科学的严谨性和预见性洞察十九世纪初期人们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危机,还试图在更广阔的时空中为人类寻觅摆脱困境的路径,为其小说的经典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其作品具有当下意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爱伦·坡;科幻小说;人文关怀;和谐Humanistic Concern of Edgar Allan Poe’s Science FictionAbstract: As a partic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arising from Industrial Revolution, science fiction came out as a genre of popular stories by the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writer Allan Poe. The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Poe’s science fiction in relation to his cultural milieu, thereby demonstrating his seriousness and high-mindedness in creating modern science fiction. Following the humanistic tradition, Poe in his science fiction not only penetr ates Americans’ living predicaments ear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ut also endeavors to find the way-out of题注:本文是朱振武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爱伦·坡:在文化与美学的视阈下”(项目编号为:08FWW001)的阶段性成果。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人文关怀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人文关怀科幻小说一直以来都是探索未知的奇妙世界的窗口,通过展示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命运,让读者深思人类的前途和未来。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人文关怀,是其独有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科幻小说首先展现了科学的力量。
通过构建未来世界中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幻小说为人们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可能性。
无论是时间旅行、太空探险还是机器人技术,这些幻想中的科学成果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
科幻小说通过描绘科学的边界和发展趋势,为人们提供了对未来世界的畅想和猜测。
同时,科幻小说也呼唤着人文关怀。
在科技进步的背后,小说中的科幻作品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和处境。
人文关怀的体现包括对社会伦理的思考、对人类性格和情感的描述、对社会问题的拷问等。
科幻小说中的角色往往不仅是科学家或工程师,还有平凡的普通人及其在未来世界中的生活和挣扎。
这些角色与读者的身份相近,使得读者们可以在科幻故事中体验并思考现实中的人类困境。
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关怀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科学的进展提供了背景和工具,让人文关怀能够更好地呈现。
反过来,人文关怀也能够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和思考。
科学和人文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支撑的关系,只有科学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才能够让科幻小说更具深度和魅力。
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也体现在对道德和伦理的探索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不仅面临着新的科学问题,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伦理和道德困境。
比如,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科幻小说中经常涉及对人类自身价值和权益的思考,以及对AI是否具有情感和意识的讨论。
这些问题挑战着人类传统的伦理观念,也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身的道德底线和人类价值。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思考未来的机会。
通过科幻小说,我们可以思考科学发展的道路、人类的命运和伦理道德的边界。
科幻小说中不仅包含了科学的知识和概念,更是给我们指明了照亮未来的灯塔。
读者们通过与小说中的人物共鸣,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选择。
上海大学翻译硕士导师介绍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导师介绍(翻译硕士)1.朱振武2.唐述宗3.庄恩平4.朱巧莲5.王晓元6.谢之君7.尚晓进8.庞好农9.程琪龙10.唐青叶11.肖福寿12.周平13.冯奇11.朱振武教授朱振武教授简介:朱振武教授为文学博士,外国文学与翻译博士后,博导;作家,翻译家,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和纽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学术带头人,上海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朱振武教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英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和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理事,上海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理事, 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三峡大学特聘高级教授,四川外语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和教育部社科项目通讯评委。
朱振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文化和翻译学,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出版著作《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爱伦·坡研究》、《解密丹·布朗》和《丹·布朗们的居家密码》等近10种,出版编著四十余种,译著二十种。
朱振武教授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中国翻译》、《外国语》等核心杂志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120多篇,在《人民日报》、《社会科学报》、《文汇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文学报》和《文汇读书周报》等多家重要报纸上发表论文多篇,另有文学创作多种。
朱振武教授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数字城堡》、《骗局》和《失落的秘符》等丹·布朗的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研究书籍在国内引起轰动,并获多种奖项,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上海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近百家媒体和网易、新浪、都市快报和九久读书人等多家网站对他有专门介绍和报道。
爱伦_坡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_王任傅
第2期摘要: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
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
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爱伦·坡;女性形象;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7X (2010)02-0065-04王任傅(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41)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19世纪的美国浪漫主义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以其唯美的创作理念、不同于众的作品风格,在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也对现代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爱伦·坡创作理念的核心是他的“统一效果说”(the unity of effect )。
他认为,小说的首要目的是要在情感上扣住读者的心弦,产生最激动人心的效果,而且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效果的统一”。
[1]因此聪明的文学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而是事先精心策划出某种独特的效果,并根据这一效果杜撰出相关情节———然后按照最有利于实现预设效果的要求把这些情节组织起来。
要使整篇小说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描写细节,甚至一字一句都收到一定的统一效果,一个预想中的效果”。
[2]996需要指出的是,爱伦·坡所追求的效果是一种奇特的、震撼读者心灵的效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美”。
在《创作哲学》(The Philos -ophy of Composition )一文中坡曾写道,“我问自己,‘基于对人类的普遍理解,在所有忧郁的话题中,哪种话题最让人感到悲伤?’———死亡,这是显而易见的回答”。
浅谈爱伦坡《梅岑格施泰因》中动物意象的隐喻分析
· 72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2【摘 要】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及评论家。
被誉为恐怖小说的先驱,科幻小说大师及侦探小说的始祖。
其擅长使用动物意象的隐喻含义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类的独特思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其短篇小说《梅岑格施泰因》从隐喻的角度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研究坡的作品。
【关键词】爱伦坡 动物意象 隐喻浅谈爱伦坡《梅岑格施泰因》中动物意象的隐喻分析赵 洁 王素雅 刘 宠 李 静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及评论家。
被誉为恐怖小说的先驱,科幻小说大师及侦探小说的始祖。
他以扑朔迷离的性格和变化莫测的故事情节而独树一帜。
爱伦坡小说中大部分均是以死亡,凶杀,复仇为主题的恐怖小说,并在其中使用了许多动物意象,或诡异神秘,或忧郁孤独,或偏执病态,坡擅长运用这些动物意象的隐喻含义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类的独特思考,暗示人性的阴暗和复杂,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蕴含深意。
短篇小说《梅岑格施泰因》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坡运用“马”这一动物意象揭开了两个深藏仇恨的家族之间的恩怨斗争。
《梅岑格施泰因》讲述的是两个豪门家族——梅岑格施泰因家族和伯利菲茨因家族世代积怨,不断相互争斗复仇的故事。
其中,伯利菲茨因家族因家族历史短,财富积累少而处于劣势。
此时的伯利菲茨因伯爵虽出身高贵,但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心智衰减。
即便如此,他仍醉心于每天参加危险的骑马追猎。
而另一件令他念念不忘的就是长久以来对于梅岑格施泰因家族根深蒂固且难以抑制的怨恨。
相比之下,梅岑格施泰因男爵弗雷德里克更具影响力——年轻气盛, 所继承城堡及土地不计其数。
然而,他的行为却完全不符合贵族后裔应有的基本要求。
小说中描述其为“不知羞耻的放荡淫逸、明目张胆的背信弃义以及闻所未闻的暴戾凶残”。
这或许跟他成长的环境有关——过早失去双亲,周围的空气弥漫着报复和仇恨,使其没有神圣的想法或是对童年的温柔记忆。
结合海底两万里的内容谈谈作品所体会的人文关怀
结合海底两万里的内容谈谈作品所体会的人文关怀科幻小说的主角不仅是探索者,也是思考者。
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思考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在《海底两万里》探索海洋世界的过程中,凡尔纳也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正是科幻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看到现实生活中科技发展牺牲人类生存环境的例子比比皆是,南极臭氧层问题、大气污染问题、电磁波辐射问题等等一直困扰着人类。
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
电影《后天》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机器人瓦力》讲述了地球变成垃圾场,机器人瓦力捡垃圾为生的遭遇。
先知者的警醒,正是科幻作品人文思考的体现。
精神的价值还体现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体现着H·L·戈尔德的观点:“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科幻小说那样,尖锐地揭示人们的理想、希望、恐惧以及对时代的内心压抑和紧张感。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有很多表明三观的语言——他对大海的赞美:“大海是安宁的最高境界。
大海不属于任何暴君。
在海面上,暴君们依然可以滥用权力,互相争斗,互相撕咬,他们把陆地上的一切暴行带到海上。
但是,在海平面三十米以下,他们的权力鞭长莫及,他们的影响消失了,他们的势力荡然无存。
啊!先生,要活,就到海里来生活吧。
只有在海里才能独立自主!在海里,我没有主人!在海里,我自由自在!”他救下采珠人后说:“这个印度人是被压迫国家的居民,教授先生,我只要一息尚存,就依然站在被压迫国家一边!”他决定复仇时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在这些充满感情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燃烧在尼摩船长心中的烈火,也感受到了它内心中深藏的痛苦和希望。
深度撞击读后感
《深度撞击》是一部以科幻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人类在宇宙探索中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深度撞击》的读后感:
1. 硬科幻与人文关怀:《深度撞击》是一部硬科幻小说,作者在书中对科学原理和技术细节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同时,小说也关注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2. 宏大的宇宙背景:小说以宇宙为背景,展现了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作者通过对不同星球和文明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可能性。
3. 紧张的故事情节:《深度撞击》的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充满了悬念和危机。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被带入到主人公们的冒险中,与他们一起面对各种挑战。
4. 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小说中描写了人类在宇宙探索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也探讨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科幻的魅力,还能对人类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
总体来说,《深度撞击》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科幻小说,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科学素养和想象力,还引发了读者对人类未来和宇宙探索的思考。
爱伦_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
2009年11月第32卷第6期 外国语J ou rna l of F oreign L anguages Nove mber2009 Vol.32No.6文章编号:1004-5139(2009)06-0064-08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爱伦・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朱振武1,吴 妍2(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200444;2.沈阳化工学院外语系, 辽宁沈阳110142)摘 要:科幻小说作为工业文明崛起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笔下得到了诠释。
本文试图把爱伦・坡的科幻小说放回到其所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解读,阐明他在开创现代科幻小说过程中所具有的严肃性和高尚精神。
爱伦・坡秉承传统,在其科幻的文学想象中不但以科学的严谨性和预见性洞察19世纪初期人们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危机,还试图在更广阔的时空中为人类寻觅摆脱困境的路径,为其小说的经典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其作品具有当下意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爱伦・坡;科幻小说;人文关怀;和谐Hu man isti c Concern of Edgar All an Poe’s Sc i ence F i cti onZHU Zhenw u1,WU Yan2(1.Co ll ege o f Fo re i gn Language s,Sha ngha iU n i ve rsity,S ha ngha i200444,C h i na;2.D ep a rt m en t o fFo re i gn Langua ge s,Shenya ng U n i ve rs ity o f C hem i ca l Te chno l o gy,Shenya ng110142,C h i na)Abstract∶A s a partic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arising fr om I ndustrial Revoluti on,science ficti on came out as a genre of popular st ories by the nineteenth2century American writer Edgar A llan Poe.This paper atte mp ts t o inter p ret Poe’s science ficti on in relati on t o his cultural m ilieu,thereby demonstrating his seri ousness and high2m indedness in creating modern science ficti on.Foll owing the hu manistic traditi on,Poe in his science ficti on not only penetrates Americans’living p redica ments ear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but als o endeavors t o find the way out for mankind in a capaci ous ti m e and s pace.Theref ore,the paper supp lies an access t o the classicalizati on of Poe’s popular st ories. Key words∶Edgar A llan Poe;science ficti on;hu manistic concern;har mony 19世纪美国著名文学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 llan Poe,1809-1848)凭借惊人的创造力、文学禀赋和少有的勤奋奠定了自己在世界文学中的显赫地位,并被公认为侦探小说、恐怖小说乃至科幻小说①(science ficti on)之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1月第32卷第6期 外国语J ou rna l of F oreign L anguages Nove mber2009 Vol.32No.6文章编号:1004-5139(2009)06-0064-08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爱伦・坡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朱振武1,吴 妍2(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200444;2.沈阳化工学院外语系, 辽宁沈阳110142)摘 要:科幻小说作为工业文明崛起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笔下得到了诠释。
本文试图把爱伦・坡的科幻小说放回到其所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解读,阐明他在开创现代科幻小说过程中所具有的严肃性和高尚精神。
爱伦・坡秉承传统,在其科幻的文学想象中不但以科学的严谨性和预见性洞察19世纪初期人们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危机,还试图在更广阔的时空中为人类寻觅摆脱困境的路径,为其小说的经典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其作品具有当下意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爱伦・坡;科幻小说;人文关怀;和谐Hu man isti c Concern of Edgar All an Poe’s Sc i ence F i cti onZHU Zhenw u1,WU Yan2(1.Co ll ege o f Fo re i gn Language s,Sha ngha iU n i ve rsity,S ha ngha i200444,C h i na;2.D ep a rt m en t o fFo re i gn Langua ge s,Shenya ng U n i ve rs ity o f C hem i ca l Te chno l o gy,Shenya ng110142,C h i na)Abstract∶A s a partic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arising fr om I ndustrial Revoluti on,science ficti on came out as a genre of popular st ories by the nineteenth2century American writer Edgar A llan Poe.This paper atte mp ts t o inter p ret Poe’s science ficti on in relati on t o his cultural m ilieu,thereby demonstrating his seri ousness and high2m indedness in creating modern science ficti on.Foll owing the hu manistic traditi on,Poe in his science ficti on not only penetrates Americans’living p redica ments ear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but als o endeavors t o find the way out for mankind in a capaci ous ti m e and s pace.Theref ore,the paper supp lies an access t o the classicalizati on of Poe’s popular st ories. Key words∶Edgar A llan Poe;science ficti on;hu manistic concern;har mony 19世纪美国著名文学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 llan Poe,1809-1848)凭借惊人的创造力、文学禀赋和少有的勤奋奠定了自己在世界文学中的显赫地位,并被公认为侦探小说、恐怖小说乃至科幻小说①(science ficti on)之父。
同其他几种小说样式一样,学界对于爱伦・坡的科幻小说的认识和肯定,主要是基于其开拓性的创作、模式化的初步形成和对后来小说的深远影响,而对其作品何以如此深入人心且渐趋经典化的另一重要因素,也就是其人文关怀则鲜有论及。
正如耶鲁学派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曾说,“自爱伦・坡以来,再也没有一位美国作家是如此的让人不可回避,而46①关于科幻小说的界定,时下中国的科幻小说界一般比较认同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观点:科学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发展的性质和程度。
科幻小说的关键在于幻想,是以科学为对象,以科学为线索,而不是以科学问题为小说的主旨,这样就与“神魔小说”的幻想和社会小说的幻想区别开来。
另外,把science ficti on翻译为“科学小说”的缺点在于容易与其他科普读物混淆,而翻译成“科幻小说”则突出了作品的特性(参见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8-259页)。
至于爱伦・坡能否称为科幻小说之父,这一点还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早在1818年(是年爱伦・坡9岁,还没有任何文学创作)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就已经出版了以人造人为小说题材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玛丽・雪莱堪称“科幻小说之母”。
同时又如此的令人猜疑。
”[1:62]的确,爱伦・坡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文人。
在短暂多舛的一生中,他以众多开拓之举成为“开创真正地道的美国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2: 3]爱伦・坡见人人之所见,却想常人所未能想,因而很难为当时的世俗所接受。
他对周围乃至当时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有着异乎寻常的知觉领悟能力,这就使他的创作在继承西方文学经典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新兴科学,这些科学元素成为建构其小说的重要因子。
在爱伦・坡笔下,一类“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性想象的富有魅力的传奇故事”②[3:7]让人们震撼和称奇,但铺天盖地般向他袭来的是对其是否在设置骗局的怀疑。
然而,正是这种坚持科学与真理的勇气和对文学的远见卓识,使得爱伦・坡成为科幻小说③的有力奠基者。
爱伦・坡的这些作品不仅充满了他对未来和宇宙的关注与探索,而且还紧密回应了19世纪西方世界的文化危机,表达了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危机的深刻焦虑和严肃使命感。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文学家借助形象语言表达人类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对未来前途的深沉忧思,爱伦・坡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开路先锋,“不仅仅在文学和小说的领域里,而且在社会的进程中”。
[3:7]一、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探索爱伦・坡的科幻小说创作与19世纪普遍的文化危机紧密相关。
19世纪的美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面对科技革命给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的强烈冲击,面对疆界的开拓、对“美国精神”的铸造和对传统生存信念的挑战,爱伦・坡在他的科幻小说中“记录和反映了这一时代所经历的震惊和焦虑”[4:326],进而对人类的生存状况给予深切关注。
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对人的价值的追寻已经成为美国的核心价值。
美国人在试图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历经发现与失落,企盼实现对自身价值的“再度发现”。
爱伦・坡秉承人文传统,不仅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探索了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而且试图在更广阔的时空为人类找寻摆脱困境的出路。
西进运动无疑是人类“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
”[5:24]在19世纪美国边疆开拓的大背景下,爱伦・坡创作出诸如《汉斯・普法尔登月记》(The U nparalleled Adventure of One Hans Pfaall,1835)、《亚瑟・戈登・皮姆的故事》(The N arrative of A.Gordon Pym of N antucket,1837)和《朱利叶斯・罗德曼的日记》(Journal of Julius Rodm an)等充满历险色彩的科幻小说。
这些作品植根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传统,表现了人类认识自身和认识世界的渴望。
其中那些不平凡的旅程延续了早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就已出现的寻找主题(quest theme)。
爱伦・坡的主人公在他们的寻找中同样遵循“离开—冒险”的模式(Departure2Adventure pattern):他们离开家人和故土,踏上未知的旅程,无数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并依靠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毅然坚持下来,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
事实上,爱伦・坡为这些故事设置的结局并非都是如此,人类有时也会被凶险的环境所吞噬。
在向人们展示人类伟大精神和巨大潜力的同时,爱伦・坡也让我们了解到人类必须认识和改造的世界是无限广阔和变幻莫测的。
这些历险故事从根本上反映出人类在拓56②③此乃雨果・根斯巴克为科幻小说下的定义,他的完整解释是:“我用来指像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和埃德加・爱伦・坡这些作家的小说类型———一个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性想象的富有魅力的传奇故事。
”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1884-1967)于1926年创办了颇具影响力的科幻杂志《惊奇的故事》(Am azing S tories),并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了scientificti on一词,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 on的名称即由该词演化而来。
雨果・根斯巴克最大的贡献是对科幻小说读者的启蒙。
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科幻小说创作奖“雨果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世界性科幻小说奖。
根据Har old Beaver所编的Science Fiction of Edgar A llan Poe(London:Penguin Books,1976),爱伦・坡的科幻小说主要包括《瓶中手稿》、《汉斯・普法尔登月记》、《埃洛斯与沙米翁的对话》、《大漩涡底余生记》、《莫诺斯与尤拉的对话》、《凹凸山的传说》、《气球骗局》和《催眠启示录》等16篇。
展生存空间方面的努力。
这种努力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对人类品质最大的考验。
美国人锐意进取的冒险精神由此也可见一斑。
《朱利叶斯・罗德曼的日记》中罗德曼对无人踏足之地的探险、《亚瑟・戈登・皮姆的故事》中皮姆等在海上九死一生的冒险以及《汉斯・普法尔登月记》中普法尔无与伦比的登月历险,使他们成为“走出地图”[6:116]的伟大先驱。
从鲁滨逊身上我们看到了北美首批移民的经历和那个时代的商业冒险精神,而爱伦・坡笔下不甘平淡的冒险家无形中又迎合了人们对西部英雄的价值评判,延续了美国人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无论是皮姆、罗德曼还是普法尔,他们都奔赴未知世界去寻求新的生活,这种在冒险中体现出的个人主义“不仅促使人们深入这块边界日益延伸的大陆,而且打破了原有定居地的社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