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氧化工艺设计作业试题(卷)与答案1

特种作业氧化工艺设计作业试题(卷)与答案1
特种作业氧化工艺设计作业试题(卷)与答案1

特种作业氧化工艺作业试题及答案1

一、单选题(共30 题,每题1 分)

1. 以下()项,属于高毒物品目录。

A、氯乙烯

B、氯丙烯

C、二氯乙烷

正确答案:A

2. 在拉伸应力和腐蚀介质同时作用下的腐蚀叫做()。

A、疲劳

B、冲击腐蚀

C、应力腐蚀开裂

正确答案:C

3. 离心泵出现气缚现象时,应采取()的方式来解决。

A、关小出口阀

B、清过滤网

C、重新排气

正确答案:C

4. 液体能发生闪燃的()叫闪点。

A、最高温度

B、最低温度

C、临界温度

正确答案:B

5. 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pH等于()。

A、8.0-10.0

B、2.9-4.0

C、4.4-6.2

正确答案:A

6. 从事苯、石油液化气等易燃液体作业人员应穿()工作服。

A、耐腐蚀

B、阻燃

C、防静电

正确答案:C

7. 当测量高压压力时,正常操作压力应为量程的()。

A、3/4

B、1/3-1/2

C、3/5

正确答案:C

8. 弹簧管压力表是根据()在压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的原理制成的。

A、弹簧管

C、连杆

正确答案:A

9. 搅拌机停车时一般浆料罐液位保持在()%左右。

A、0

B、5

C、10-20

正确答案:C

10. 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于()。

A、闪燃

B、受热自燃

C、自热自燃

正确答案:C

11. 工业“三废”是指()。

A、废油、废酸、废碱

B、废水、废油、废气

C、废水、废气、废渣

正确答案:C

12. 低压带电作业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是()。

A、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

C、电流伤害

正确答案:C

13. 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途径是通过()。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正确答案:A

14. 便服室、工作服室可按照同室分柜存放的原则设计,以避免工作服污染便服的车间卫生特征等级为()级。

A、1

B、2

C、3

正确答案:B

15. 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A、计划中

C、突发性

正确答案:C

16. 通常情况下,乙炔易溶于()。

A、水

B、丙酮

C、苯

正确答案:B、

17. 关于产生有毒物质的作业场所布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置在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地势开阔

C、布置在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正确答案:C

18. 使用化学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入毒区前,必须清楚(),只有满足使用条件方可进入。

A、毒气的种类

B、毒气的性质

C、毒气的性质和浓度

正确答案:C

19.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禁忌证

C、职业病

正确答案:C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A、企业

B、市级人民政府

C、国家

正确答案:C

21. 室内消火栓的最大间距不应超过()m。

A、40

B、50

C、60

正确答案:B

22. 事故处理要坚持()不放过的原则。

A、二

B、三

C、四

正确答案:C

23. 离心式风机出口堵时,会引起()现象。

A、汽蚀

B、气缚

C、喘振

正确答案:C

24. 一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

A、皮肤接触吸收

B、呼吸道吸入

C、消化道食入

正确答案:B

25. 氧化铁的颜色是()。

A、黑色粉末

B、红棕色粉末

C、绿色粉末

正确答案:B

26. 排气筒高度越高,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越()。

A、高

B、相同

C、低

正确答案:A

27. 常温常压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正确答案:B

28. 导电性能很差的材料称为()。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正确答案:C

29. 真空过滤机进料浓度变稀,可能会使真空度()。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共70 题,每题1 分)

30. 打开公用站工业水阀进行排放防冻的条件是()。

A、气温下降

B、气温可能下降至5℃以下

C、气温可能下降至0℃以下

正确答案:C

31. 表压为正时,表示被测容器压力低于大气压力。

正确答案:×

32. PH值的使用范围一般在0~14之间,超过此范围时物质的量的浓度表示更为方便。正确答案:√

33. 增产增污是正常的生产行为。

正确答案:×

34. 氮气是一种白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正确答案:×

35. 按反应方程式,自右向左进行的反应为正反应,自左向右为逆反应。

正确答案:×

36. 转动设备上所用的密封都是动密封。

正确答案:×

37. 废润滑油含有杂质和水分,回炼性价比不高。

正确答案:×

38. 氨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30mg/?。

正确答案:√

39. 消化道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途径。

正确答案:×

40. 处置液化气泄漏时需戴好棉布手套,防止手部擦伤。

正确答案:×

41.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正确答案:√

42.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有毒气体含量低于2﹪,氧含量18~22%之间的作业环境。正确答案:√

43.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正确答案:√

44. 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窒息法、隔离法、冷却法和抑制法。

正确答案:√

45. 压力容器或管道运行时,压力超过限定值,泄放装置能自动、迅速的通过泄放路径排泄出容器内的介质,使容器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正确答案:×

46. 蒸馏是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不同而分离成较纯组分的一种操作。

正确答案:×

47. 普通离心机泵出口压力低,可能是因为泵发生了气蚀现象。

正确答案:√

48. 个人防护用品是对作业场所的危险进行保护的最后一种手段。

正确答案:√

49. 绝对压强=表压+大气压。

正确答案:√

50.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正确答案:√

51.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听力保护记录,听力保护记录应至少保存10年。

正确答案:√

52. 硫化氢浓度越高,恶臭味越大。

正确答案:×

53. 工艺过程排放是造成石化行业污染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

54. 热电阻通常都由电阻体、绝缘体、保护管和接线盒四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55. 单位数量的物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物体的密度。

正确答案:×

56. 机泵清理卫生时,转动的部件应小心擦拭。

正确答案:×

57. 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液体和能量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下降。

正确答案:×

58. 铀中毒在职业病目录中属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正确答案:×

59. 进入夏季,工业园区应对所有地沟、排水设施进行检查,清除排水障碍。备足防汛物资,遇到险情满足需求。

正确答案:√

60. 机械密封的辅助密封圈部分,只有静环密封圈。

正确答案:×

61. 职业病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中某种有毒物质所导致的特有疾病。

正确答案:×

62. 用消防器材灭火时,要从火源中心开始扑救。

正确答案:×

63.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正确答案:√

64. 为做好防冻防凝工作,应加强报告制度,有情况立即汇报领导和上级部门。

正确答案:√

65. 危险废物出厂后由处置单位负责,无需再进行跟踪。

正确答案:×

66. 使用空气呼吸器前,应检查瓶内压力是否满足要求。

正确答案:√

67. 转化率是针对反应产物而言的。

正确答案:×

68.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可以参加。正确答案:×

69. 减少污水中有机物,不能降低污水中COD的含量。

正确答案:×

70. 在灭火时采用冷却法,其原理就是将燃烧物质的温度降到它的燃点以下,使燃烧过程终止。

正确答案:√

71. 最有效、最经济的降低噪音对人的危害的方法是做好个体防护。

正确答案:√

72. 进入生产装置的头部防护用品主要为安全帽。

正确答案:√

73. 非必要场所不应配置卤代烷灭火器。

正确答案:√

74. 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正确答案:√

75. 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的情况,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正确答案:√

76. 遇到6级以上大风时,不应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正确答案:√

77. 各级企业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

78. 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员不会形成职业病。

正确答案:×

79. 剧毒物质进入人体所引发的病变称急性中毒。

正确答案:×

80. 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并在移去火源后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正确答案:√

81. 一般液体密度越小其闪点越高,自燃点越低。

正确答案:×

82. 单位要根据需要,没有必要引进、采用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技术装备。

正确答案:×

83. 一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比空气轻。

正确答案:×

84. 生产设备经排空后就可以进行检修。

正确答案:×

85. 用人单位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

86. 润滑油的作用分为润滑、冷却、冲洗、密封、减震、保护五个方面。

正确答案:√

87. 物体带有静电,其周围形成电场,在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

正确答案:√

88.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正确答案:√

89. D型泵通常是指离心式多级泵。

正确答案:√

90. 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由事发企业发布有关信息。

正确答案:×

91. 在离心分离操作中,离心力的大小对分离效果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

92.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正确答案:×

93. 适用范围是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不包括事故的类型、级别。

正确答案:×

94. 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废包装物应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正确答案:√

95.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

正确答案:√

96. 质量流速仅与质量流量和管道的截面积有关,而与流体的温度、压强无关。

正确答案:√

97.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建设单位不得进行施工,应当进行整改后重新申请审核。

正确答案:×

98. 防火用石棉布、石棉板不属于危险废物。

正确答案:×

99. 一般来说,管道中介质压力在16MPa一下的属于低压管道。正确答案:×

100. 从事化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镜或防护面罩。

正确答案:×

高空作业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高处作业培训试卷 项目名称:外出安装,厂内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计60分,每题5分) 1.高处作业是指在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包括上下攀援等空中移动过程。 必须有人监护。 3.高处作业作业点下方要设安全警戒区,有明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提醒作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注意安全。禁区围栏(墙)与作业位置间距一般:Ⅰ级高处作业 2-4 米,Ⅱ级高处作业 3-6 米,Ⅲ级高处作业 4-8 米,Ⅳ级高处作业 5-10 米,任何人不准在禁区内休息。 5.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中如发现异常或感到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 7. 高处铺设格栅板、花纹板时,要按照安全作业方案和作业程序,必须按组边铺设边固定;铺设完后,要及时组织检查和验收。 8.安全帽由帽壳、帽衬和帽檐组成,安全帽最大耐冲击力不应超过500kg 10. 劳动保护用品应符合高处作业的要求。对于需要戴安全帽进行的高处作业,作业

人员应系好安全帽带。原则上禁止穿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进行高处作业。 11. 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上进行作业,不得在高处做与工作无关事 项。在彩钢瓦屋顶、石棉板、瓦棱板等轻型材料上方作业时,必须铺设牢固的脚踏板,并加以固定,脚手板上要有防滑措施。 12. 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并设安全警戒区,安排专人监护。高处作业人员上下时手中不得持物。在同一坠落方向上,不得进行上下交叉作业,如需进行交叉作业,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二、判断题(共计30分,每题2分) 1.高处作业分为4个等级:I级(2米≤hw≤5米)、Ⅱ级(5米30米)。(√) 2.经过危害分析,虽然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导致风险度增加,但高处作业不需要进行升级管理。(×) 3.Ⅱ级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4. 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30号令)要求,专门或经常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5. 高处作业涉及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时,不需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6. 高处作业期间应全程视频监控。(×) 7. 作业人员持有有效的高处作业许可证,并对许可证上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8.进行高处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JSA分析,根据识别与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第五章 生物氧化(含答案)

第五章生物氧化 解释题 1 .呼吸链 2 .磷氧比值 3 .氧化磷酸化作用 4 .底物水平磷酸化 填空题 1 .代谢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 和_____ 。 2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_____ 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 _____进行的。 3. 生物氧化主要通过代谢物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生的 H20 是通过_____形成的。 4. 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 _____、 _____和_____ 三部分组成的。 5. 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_ 和 _____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 _____不同而区别的。 6. 填写电子传递链中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NAD → FAD → CoQ → Cytb → Cytc l → Cytc → Cytaa3 → O2 ()()() 7. 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 ____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 _____于 1961 年首先提 出的。 8. 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____ 作用,因而造成内膜 两侧的_____ 差,同时被膜上 ____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 ADP + Pi → ATP 。 9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 ATP 的偶联部位是 _____、_____ 和 _____。 10 .绿色植物生成 ATP 的三种方式是_____ 、 _____和_____ 。 11 .细胞色素 P 450 是由于它与结合后,在处出现_____ 峰而命名的,它存在于 _____中,通常 与 _____作用有关。 12 . NADH 通常转移_____ 和 _____给 O 2 ,并释放能量,生成_____ 。而 NADPH 通常转移_____ 和 _____给某些氧化态前体物质,参与代谢。 13. 每对电子从 FADH 2 , 转移到 _____必然释放出两个 H + 进人线粒体基质中。 14 .细胞色素 P 450 在催化各种有机物羟化时,也使_____ 脱氢。 15 .以亚铁原卟啉为辅基的细胞色素有 _____、_____ 、_____ 。以血红素 A 为辅基的细胞色素是 _____。 16. 惟有细胞色素_____ 和_____ 辅基中的铁原子有 _____个结合配位键,它还留_____ 个游离配位 键,所以能和 _____结合,还能和 _____、 _____结合而受到抑制。 17. NADH 或 NADPH 结构中含有 _____,所以在_____ nm 波长处有一个吸收峰;其分子中也含有尼克酰胺的,故在 _____nm 波长处另有一个吸收峰。当其被氧化成 NAD + 或 NADP + 时,在 nm 波长处的吸收峰便消失。 18. CoQ 在波长_____ nm 处有特殊的吸收峰,当还原为氢醌后,其特殊的吸收峰。 19. 氧化型黄素酶在_____ 和_____ nm 波长处有两个吸收峰,当转变成还原型后在 nm 波长的吸收峰消失。 20. 过氧化氢酶催化_____ 与_____ 反应,生成和_____ 。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习题试题 第1单元蛋白质 (一)名词解释 1.兼性离子(zwitterion); 2.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3.构象(conformation); 4.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5.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6.结构域(structur al domain,domain); 7.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acture of protein);降解法(Edman de gradation);9.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 of protein);效应(Bohr effect);11.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和单克隆抗体(monochonal antibody);12.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 ne);13.盐溶与盐析(salting in and salting out)。 (二)填充题 1.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_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 2.组氨酸的pK1(α-COOH)值是,pK2(咪唑基)值是,pK3(α-NH3+)值是,它的等电点是__________。 的pK1=,pK2= ,pK3=9,82,其pI等于________。 4.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紫外光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 5 .蛋白质分子中氮的平均含量为_______,故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常以所测氮量乘以_______即是。 6.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NaOH)来滴定_________上放出的__________。 7.除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外,含硫的氨基酸还有_________,除苏氨酸和酪氨酸外,含羟基的氨基酸还有__________,在蛋白质中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中,__________是一种亚氨基酸,___________不含不对称碳原子。 8.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是由_________键连接成链状结构的,其氨基酸残基的______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9.β-折叠片结构的维持主要依靠两条肽键之间的肽键形成________来维持。 10.在螺旋中C=O和N—H之间形成的氢键与_______基本平行,每圈螺旋包含_____个氨基酸残基,高度为___

《生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 一、填空 1. 组氨酸的pK1(α-COOH)是1.82,pK2 (咪唑基)是6.00,pK3(α-NH3+)是9.17,其pI是(1)。 2. 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以增强蛋白质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2),而高浓度的中性盐则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这种现象称(3)。 3. 对于符合米氏方程的酶,v-[S]曲线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 为__(4)__。 4. 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为(5),缺乏维生素(6)易患夜盲症。 5. 在pH >pI的溶液中,氨基酸大部分以(1)离子形式存在。 6. 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NaOH)来滴定(2)上放出的(3)。 7. 对于符合米氏方程的酶,v-[S]曲线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纵轴上的截距 为__(4)_。 8. FAD含有维生素(5),NDA+含有维生素(6)。 9. 在pH<pI的溶液中,氨基酸大部分以(1)离子形式存在。 10. 在α螺旋中C=O和N-H之间形成的氢键与(2)基本平行,每圈螺旋包含(3)个氨基酸残基。 11. 假定某酶的v-[S]曲线服从米-门氏方程,当[S]等于0.5 K m时,v是V max的(4)。 12. 氨基移换酶的辅酶含有维生素(5),缺乏维生素(6)_易患恶性贫血。 13.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带净(1)电荷。 14. 蛋白质中的α螺旋主要是(2)手螺旋,每圈螺旋含(3)个氨基酸残基。 15. 缺乏维生素(5)易患佝偻病,维生素C和维生素(6)是天然抗氧化剂。 填空 1.(1)7.59 2. (2)盐溶(3)盐析 3. (4)1/Km 4. (5)TPP (6)A 5.(1)负 6.(2)氨基(3)H+ 7.(4)1/V 8.(5)B2 (6)PP 9.(1)正10.(2)螺旋轴(3)3.6 11.(4)1/3 12.(5)B6(6)B12 13.(1)正14.(2)右(3)3.6 15. (5)D (6)E (二)判断 1. 错 2. 对 3. 对 4. 错 5. 错 6. 错 7. 对 8. 对 9. 对10. 错11. 错12. 对13. 错14. 错15. 错16. 错17. 对18. 对19. 对20. 错21. 错22. 对23. 错24. 错 二、判断 1. 糖蛋白的O-糖肽键是指氨基酸残基的羧基O原子与寡糖链形成的糖苷键。 2.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折叠形成疏水核心,会使水的熵增加。 3. 当底物处于饱和水平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4. 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5. H+顺浓度差由线粒体内膜内侧经ATP酶流到外侧,释放的能量可合成ATP。

生物化学(6.3)--作业生物氧化(附答案)

第六章 生物氧化 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 解偶联剂: 呼吸链: 细胞色素氧化酶: NADH氧化呼吸链: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P/O比值: 解偶联作用: 高能磷酸化合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化学渗透假说: α-磷酸甘油穿梭(a-glycerophosphateshuttl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malate-asparateshuttle) 加单氧酶: 问答题 1. 简述体内能量以及水生成的方式。 2. 以感冒或患某些传染性疾病时体温升高说明解偶联剂对呼吸链作用的影响。 3. 何谓呼吸链,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4. 试述线粒体体外的的物质脱氢是否可以产生能量?如可以,是通过何种机制? 5. 给受试大鼠注射DNP(二硝基苯酚)可能引起什么现象?其机制何在? 6. 当底物充足时(如乳酸等),在呼吸链反应系统中加入抗霉素A,组分NADH和Cytaa3的氧化还原状态是怎样的? 7. 何谓加单氧酶(monooxygenase)?简述其存在部位、组成、催化的反应及其特点。 8.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生成的NADPH,如果不去参加合成代谢,那么它将如何进一步氧化? 9. 生物氧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试说明物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有哪些异同点? 10. 人体生成A TP的方式有哪几种?请详述具体生成过程。 11. 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有何区别? 12. 胞浆中的NADH如何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述其具体机制。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 [答案]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是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的过程。

高空作业考试试题答案

杭黄铁路站前Ⅷ标项目二分部 高空作业考试试题 班组: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共三十五题,每题2分 1. 凡坠落高度基准面()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2m B.2m及2m以上 C.3m及3m以上 2. 2到5米作业是()级高空作业。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A.3. 高处作业靠近低压电源线路时,应距离低压电线至少()m。 A.1 B.2 C.3 4. 脚手架搭设、拆除等高处作业时,不得穿()。 A.皮鞋 B.球鞋 C.布鞋 5. 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或其他隔离设置。 A.安全门 B.防护棚 C.防护栏杆 6.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悬空作业主要指的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内,从事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主体和相关装修施工的悬空操作,不包括()。 A.混凝土浇注 B.吊车上的操作人员 C.模板安装、拆除作业 7. 引起高处作业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通常分为九种,其中当阵风风力达到()级以上时为客观因素。 A.4 B.5 C.6 8. 手用工具不应放在工作台边缘是因为( )。 A.取用不方便 B.会造成工作台超过负荷 C.工具易于坠落伤人 9. 施工人员到高处作业时()。 A.当无上下通道时,可以攀爬脚杆上下 B.必须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杆上下 C.禁止攀爬脚杆上下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10. 浇筑柱砼或板砼时,离地面2米以上时,操作人员()。 A.可以站在模板或支撑板上作业 B.应该站在操作平台上作业 C.可以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模板上作业

11. 30米高空做业坠落半径()。 A.3米 B.4米 C.5米 12. 在()以上高处作业时,应按照高处作业有关规定进行防护。 A.2m B.3m C.4m 13. 拆除()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坍落,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卸。 A.墩柱 B.墙体 C.承重 14. 高空作业安全带应如何使用( )。 A. 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挂设位置与腰部平齐 15.高空作业施工平台防护栏杆高度宜为( )。 A.1米 B.1.2米 C.1.5米 16.高空作业安全平网应()设一道。 A. 2米 B.3米 C.7米 17. 高度超过()的层次以上的交叉作业,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设双层安全防护棚。 A.18m B.20m C.24m 18. 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 )。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 C.进行心脏按摩 19. 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A.在患者耳边呼叫 B轻轻拍打患者肩部 C.用力敲打患者头部 20.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以下( )表述是错误的? A.吹气时,要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 B.每分钟14-16次 C.每分钟吹气次数不得超过10次 21. 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时,在以下 ( ) 情况下可以停止进行。 A.操作人员疲劳的 B.患者有一定反应 C.呼吸和心跳均得到充分恢复

关于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

生物氧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具有线粒体的生物中,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它们是NADH 呼吸链和 FADH 呼吸链。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2 载体不同而区别的。 2、在呼吸链中,惟一的非蛋白组分是辅酶Q ,惟一不与线粒体膜紧密结合的蛋白质是细胞色素C 。 3、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铁卟啉辅基的电子传递体,铁硫蛋白是一类含有非卟啉铁和对酸不稳定的硫的电子传递体。 4、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化学渗透学说,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 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5、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至氧的过程中,还原力逐渐降低,氧化力逐渐增强。 6、合成1分子ATP需 3 个质子通过ATP合酶,每个ATP 从线粒体基质进入胞质需消耗 1 个质子,这样每产生1分子ATP,共需消耗 4 个质子。 7、生物氧化中NADH呼吸链的P/O比值是每消耗1摩尔的原子 呼吸链的P/O比值 1.5 。生成的ATP摩尔数,FADH 2 8、用特殊的电子传递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①鱼藤酮、安密妥等抑制电子由NADH 向CoQ 的传递。 ②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b 向c 的传 1

③氰化物、CO等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a+a 3 ) 向分子氧的传递。 9、穿梭作用主要有磷酸甘油穿梭系统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两者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值分别是 1.5 和 2.5 。 10、ATP 是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者。脂肪是肌肉中能量的贮存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哪一叙述不是生物氧化的特点?:(D ) A、逐步氧化 B、必需有水参加 C、生物氧化的方式为脱氢反应 D、能量同时释放 2、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 D ) A、Cyt aa 3B、Cyt b C、Cyt c 1 D、Cyt c 3、真核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定位于:( C ) A、胞液 B、质膜 C、线粒体内膜 D、线粒体基质 4、下列关于NADH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可在胞液中生成 B、可在线粒体中生成 C、可在胞液中氧化生成ATP D、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并产生ATP 5、在生物氧化中FMN和FAD的作用是( D ) A、转氨 B、加氧 C、脱羧 D、递氢 6、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高能化合物?( A ) A、葡萄糖-6-磷酸 B、肌酸磷酸 C、GTP D、1,3-二磷酸甘油酸 7、电子传递抑制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A ) A、电子传递停止,ATP合成停止 B、电子传递停止,ATP 正常合成 C、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D、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8、解偶联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B ) A、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B、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极其与生理功能相联 系的一门学科。 二、问答题: 1.为什么护理学专业学生要学习生物化学? 答:生物化学在医学教育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与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护理各学科都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发生的机制、药理作用的原理以及体内的代谢过程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知识基础。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生化技术,为临床护理观察和护理诊断提供依据,对维持人类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以肽键连接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肽键:一分子氨基酸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 3.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某一pH条件下,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数量相等,静电荷为零,此时溶液 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4.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指蛋白质分子中,肽键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团可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显色, 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简述蛋白质的变性后的临床使用价值。 答: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严格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从而改变理化性质并失去生物活性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利用蛋白质变性原理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如: (1)利用酒精、加热煮沸、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来消毒灭菌; (2)口服大量牛奶抢救重金属中毒的病人; (3)临床检验中在稀醋酸作用下加热促进蛋白质在pI时凝固反应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 (4)加热煮沸蛋白质食品,有利于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促进蛋白质食品的消化吸收等。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种类和α-螺旋的结构特征。答: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种类包括α-螺旋、β-折 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四种。α-螺旋主要特征是多肽链主链沿长轴方向旋转,一般为右手螺旋。 每一螺旋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0.54nm。螺旋圈之间通过肽键上的CO与NH形成氢键,是维持α-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次级键。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 R基团伸向螺旋的外侧,其空间形状、大小及电荷对α-螺旋形成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 3.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答:蛋白质约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5%,分布广泛,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 (2)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酶的催化作用、多肽激素的调节作用、载体蛋白的转运作用、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肌肉的收缩、机体的防御、血液的凝固等所有的生命现象均有蛋白质

高空作业考试题带答案

安全培训考试题(高空作业)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大于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 都称为高处作业。 2、在作业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 (80厘米)时的高处作业,称为临边作业。 3、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采用(梯子)或其 它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称为攀登作业。 4、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 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称为(悬空作业)。 5、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 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6、特殊高处作业包含有:(强风)、异温、(雪天)、( 雨天)、 人工照明的夜间、接触带电体、悬空高处作业。 7、高空作业每天易发生坠落事故的的时间为(10:00-11:00 ) 和(13:00-15:00 )两个阶段。 8、在(3-6米)是最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的高度。70%的高处 坠落事故发生的高度都是低于9米的地方 9、高作业大部分事故发生在(屋顶)、结构层、( 脚手架)、(梯 子)、和从临边洞口处,这些事故占所有高处坠落事件的80% 以上。 10、高空作业唯一的个人防护用具是(安全带)。 二、问答题:(第1题25分,第2题15分,共40分) 1、高空作业的注意事项(25分) 1)绑上所提供的安全带,将之牢牢扣紧; 2)不要在没有护栏的物件边缘工作; 3)任何孔洞都应该设有围栏或加盖; 4)楼梯必须设有扶手; 5)绝对不要坐在或靠在护栏上; 6)如果感觉身体乏力或晕眩,则不宜在高空工作; 7)严禁工作期间取笑、打闹、影响工作注意力; 8)安全防护用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完好。 2、高空作业的监督要点(15分) 答:衣着、身体和精神状态、查看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带的佩带与使用方法、查看作业操作、查看作业现场、安全的使用梯子、安全使用脚手架、正确使用操作平台。

【VIP专享】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

A、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B、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C、氧消耗停止,ATP合成停止 D、氧消耗停止,ATP正常合成 9、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C ) A、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B、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C、氧消耗停止,ATP合成停止 D、氧消耗停止,ATP正常合成 10、下列哪一个不是呼吸链的成员之一?( C ) A、CoQ B、FAD C、生物素 D、细胞色素C 三、是非判断题 1、生物体内,所有高能化合物都含有磷酸基团。(×)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生物体内氧化的化学本质完全相同。(√) 3、热力学上一个不利的反应可以被一个热力学有利的反应所推动。(√) 4、ATP在生物能量转换过程中,起着共同中间体的作用。(√) 5、生物氧化中的高能磷酸键是指P—O键断裂时需提供大量的能量。(×) 6、细胞内的NADH可自由穿过线粒体内膜。(×) 7、化学渗透学说认为ATP合成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质子 梯度。(√) 8、在常温下,电子总是从低氧化还原电位向高氧化还原电位方向移动。(√) 9、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10、氧化磷酸化是体内产生ATP的主要途径。(√) 11、ATP是能量的携带者和传递者。(√) 四、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链)、P/O比值、氧化磷酸化作用答: 生物氧化:代谢物脱下的氢经过呼吸链生成水,消耗无机磷,生成ATP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参与电子传递过程的所有电子传递体按与 电子亲和力递增的顺序排列,将电子从还原型辅酶传递到氧形成水 的一系列相互偶联的氧化还原体系。 P/O比值:每消耗1摩尔的原子氧生成的ATP摩尔数。 氧化磷酸化作用: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 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 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 的主要方式。 五、问答题 课本P358第5、8、9、10题。 5、试述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及排列顺序,各电子传递体的排列顺序是如何确定的? 答: 组成: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辅酶Q,细胞色素bc1 复合物,细胞色素c氧化酶; 排列顺序:NADH脱氢酶,泛醌,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a3; 确定:由各种电子传递体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来决定。 8、试述电子传递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和解偶联剂的作用机制和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导致电子传递和ATP合成阻断 不同点:电子传递抑制剂:会引起电子传递停止,ATP合成停 止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通过抑制ATP合酶,使电子传递停止,氧的消耗停止。 解偶联剂作用:将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分离,使电 子传递失去控制,产生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氧不断消耗,ATP 合成停止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解析

1、营养不良的人饮酒,或者剧烈运动后饮酒,常出现低血糖。试分析酒精干预了体糖代的哪些环节?(p141 3题) 答:酒精对于糖代途径的影响主要有:肝脏的糖异生与糖原分解反应,也就是来源与去路的影响。 1)研究认为,酒精可以诱导低血糖主要取决于体糖原储备是否充足,然而在人营养不良或 者剧烈运动后,体糖原过度消耗,酒精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饮酒后容易出现低血糖。2)抑制糖异生: ①酒精的氧化抑制了苹果酸/天冬氨酸转运系统,导致细胞间质中还原当量代紊乱,使丙酮酸浓度下降,从而抑制糖异生; ②酒精能影响糖异生关键酶活性-非活性的转换,酶总量,酶合成或降解,从而抑制糖异生,如果糖二磷酸酶-1活性的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表达降低等; 3)影响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导致乳酸循环受阻,不利于血糖升高。 4)酒精使胰岛a细胞功能降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酵解,造成低血糖。 5)酒精还会影响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从而造成低血糖。 2、列举几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想一想他们为什们有降低血糖的作用?(p141 4题) 答:1)胰岛素 它能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减少血糖来源,似血糖降低; 2)胰岛素促泌剂 ①磺脲类药物,格列苯脲等,通过刺激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②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起合成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3)胰岛素曾敏剂 如噻唑烷二酮类的罗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另外如双胍类药,如二甲双胍,它能降低血浆中脂肪酸的浓度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利用,也能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4)a-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在肠道竞争性的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降低多糖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抑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3、治疗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有哪些可能的措施?理论依据是什么?(p174 3题) 答:1)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降脂药物治疗、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和基因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则应根据患者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情况而决定。而且,降脂治疗的目标亦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一般而言,危险因素越多,则对其降脂的要求就越高(即目标血脂水平越低)。 2)但是继发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可适当地结合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 A. 控制理想体重。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B. 运动锻炼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

生物化学B作业1-5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B》第1-5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作业1答案 A型题: 1. 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是[C ] C.肝素 2. 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是[A ] A.亚麻酸 3. 含有α-1,4-糖苷键的是[ A] A.麦芽糖 4. 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消化的是[D ] D.纤维素 5. 用班氏试剂检验尿糖是利用葡萄糖的哪种性质[B ] B.还原性 6. 属于戊糖的是[A ] A.2-脱氧核糖 7. 下列说法符合脂肪概念的是[E ] E.脂肪是三脂酰甘油 8. 主要的食用糖是[C ] C.蔗糖 9. 胆固醇不能转化成[B ] B.乙醇胺 10. 脂肪的碘值愈高表示[B ] B.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高 11. 可发生碘化反应的是[B ] B.三油酰甘油 12. 不属于卵磷脂组成成分的是[B ] B.乙醇胺 B型题: A.果糖 B.乳糖 C.葡萄糖 D.透明质酸 E.糖原 13.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 C] 14. 被称为动物淀粉的是[ E] A.胆固醇酯 B.磷脂酰胆碱 C.胆汁酸盐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单酰甘油 15. 血浆运输不饱和脂肪酸的方式之一是[A ] 16. 对食物中脂类的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的是[ C] 17. 对脂肪的运输有协助作用的是[B ]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成酯反应 D.成苷反应 E.半缩醛反应 18. 葡萄糖生成山梨醇是[B ] 19. 果糖与磷酸生成6-磷酸果糖是[C ] 20. 葡萄糖生成甲基葡萄糖苷是[D ]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作业2答案 A型题: 1. 标准氨基酸的分子中没有 D.醛基 2. 下列氨基酸除哪个以外属于同一类氨基酸 B.牛磺酸 3. 两种蛋白质A和B,现经分析确知A的等电点比B高,所以下面一种氨基酸在A的含量可能比B多,它是 B.赖氨酸 4. 选出非编码氨基酸 B.胱氨酸 5. 单纯蛋白质中含量最少的元素是 E.s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E.蛋白质溶液的酸碱度越偏离其等电点越容易沉淀 7. 第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 C.激素 8. 根据元素组成的区别,从下列氨基酸中排除一种氨基酸 C.胱氨酸 9.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中和蛋白质所带电荷,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膜 10. 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二硫键,所以该蛋白质含有 C.半胱氨酸 11. 泛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维生素,但它本身没有生物活性,而是在人体内与ATP及一种氨基酸合成为辅酶A后才在代谢中发挥作用。这种氨基酸是 D.半胱氨酸 12. 维系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化学键是 D.氢键 13. 从组织提取液中沉淀蛋白质而又不使之变性的方法是加入 A.硫酸铵 14. 选出不含硫的氨基酸 D.组氨酸 15. 改变氢键不会改变蛋白质的 A.一级结构 16. 根据基团结构,从下列氨基酸中排除一种氨基酸C.脯氨酸 17. 哪种成分在人体内含量最稳定 D .DNA 18. 请选出分子量较大的氨基酸 C.色氨酸 19. 一条蛋白质多肽链由1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它的分子量的可能范围是 C.10 000~12 000 20.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高空作业考试题带答案

声屏障施工安全知识考试题 姓名: 单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 1、新进场的员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上岗。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 A、安全帽 B、手套 C、口罩 3、在电力生产工作中生产人员要做到“三不伤害”,定义是()。 A、不伤害电网、不伤害设备、不伤害人身 B、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C、不伤害设备、不伤害工具、不伤害设施 4、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可靠 B、危险 C、安全 5、三大安全敌人是指()。 A、违章、麻痹、不负责任 B、违章、习惯、侥幸心理 C、麻痹、习惯、不负责任 6、凡坠落高度基准面()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2m B、2m及2m以上 C、3m及3m以上 7、安全带是进行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水平挂用 8、安全带主要应用于()。 A、高处作业 B、悬挂作业 C、吊物作业 9、遇到()天气不能从事高处作业。 A、6级以上的风天和雷暴雨天 B、冬天 C、35度以上的热天 10、高空作业人员应防止掉东西,使用的工具、材料应(),不得乱扔。 A、准确抛接 B、禁止传递 C、用绳索传递 11、以下哪些人不许参加高空作业()。 A、高血压人员,心脏病人员 B、施工人员 C、技术人员 1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 A、工作服和手套 B、安全带和安全帽 C、安全网和安全带 13、特殊高处作业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由()。

安全考试试题(答案)

电仪中心安全上岗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别表示: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3.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的安全教育。 4.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5. 根据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情况不同触电又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6. 我国的消防工作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7. 任何电气设备、线路在未验明无电以前,一律视为有电,严禁任意触及。 8.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_环境不良、管理欠缺 9. 施工现场70%以上事故是由于“三违”造成的,三违是指: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 10.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 1.发生电气火灾时,不可用哪种灭火器材灭火( C ) A.二氧化碳 B.四氯化碳 C.泡沫 2.像电梯工、电工、电焊工、叉车工这样的特种作业人员,符合以下哪种情况方可上岗作业( C )。 A.只要会做,就可上岗; B.不会做,慢慢一边上岗,一边学; C.经专门的技术、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可上岗; D.主管安排谁,谁就去上岗 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A) A.上风位 B.下风位 C.无一定位置 4. 建筑物起火后几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 (A) A.5-7分钟 B.8--10分钟 C.15分钟 5. 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哪个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A) A.火源底部 B.火源中间 C.火源顶部 6.以下防止烟气中毒的不正确的方法是( C )。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匍匐前进逃离火场 C.直起身子往外跑 7.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B )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8. 灭火的基本方法是( D )。

生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蛋白质化学(答案) 一、填空题 1、天冬氨酸得pK1(α-COOH) = 2、09,pK2(α-NH2) = 9、82,pK R(R-基团) = 3、86,其pI值就是2、98 。 2、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而其她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物质。 3、氨基酸序列自动分析仪就是根据Edman 反应原理设计得,该反应利用试剂PITC与肽链上得氨 基酸反应。 4、英国化学家Sanger用试剂2,4-二硝基氟苯首次测定了牛胰岛素得一级结构,并于1958年 获诺贝尔化学奖。 5、通常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得含量,这就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得Phe 、Tyr 与Trp 三种氨基酸有紫外吸收得能力。 6、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净电荷为0 ,在电场中应不运动。 7、维持蛋白质得一级结构得化学键有肽键与二硫键;维持二级结构靠氢键;维系 蛋白质三四级结构得主要作用力就是次级键,其中以疏水作用力最重要。 8、球状蛋白分子中,一般疏水(非极)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亲水(极)性氨基 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 9、蛋白质几乎参与所有得生命活动过程,如胶原蛋白就就是皮肤中得结构蛋白,血红蛋白负责在血 液中__运输_氧气与CO2,免疫反应产生得抗体对脊椎动物具有重要得__保护_作用。 10、一个IgG分子由 2 条轻链与 2 条重链组成,不同得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每条链都具 有可变区与恒定区。 11、肌红蛋白具有 1 条多肽链,其最高级结构为三级结构,血红蛋白具有 4 条多肽链,其最高 级结构为四级结构。 12、将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得α链、β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得结构相似,如70%得氨基酸在二级结 构上形成α-螺旋,每条链均含有一个血红素辅基,用以运输氧气。 13、现有分子量分别为12000(A),21000(B),30000(C)三种蛋白质,将它们得混合物进行凝胶过滤 柱层析,最先流出柱子得就是 C 蛋白,若进行SDS-PAGE,则最靠近胶底端得条带就是 A 蛋白。 二、选择题 1、下列氨基酸中除 a 外,都就是极性氨基酸。 a、 Leu b、Cys c、 Asp d、Ser 2、下列因素中,不影响α-螺旋形成得就是 d 、 a、碱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b、酸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c、脯氨酸得存在 d、丙氨酸得存在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第三章氨基酸 提要α-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当用酸、碱或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可获得它们。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但碱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是D型和L型的消旋混合物。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基本氨基酸只有20种。此外还有若干种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存在,但它们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由相应是基本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而成。除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外,还有很多种其他氨基酸存在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有的是β-、γ-或δ-氨基酸,有些是D型氨基酸。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在这中间的某一pH(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NCHRCOO)+-则全部去质子化。 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3状态存在。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 pI表示。 所有的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α-NH与2,4-二硝基氟苯(DNFB)作用产生相应 DNP-氨基酸(Sanger反应);α-NH与苯乙硫氰酸酯(PITC)作用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苯胺基2的 硫甲2酰衍生物( Edman反应)。胱氨酸中的二硫键可用氧化剂(如过甲酸)或还原剂(如巯基乙醇)断裂。半胱氨酸的SH基在空气中氧化则成二硫键。这几个反应在氨基酸荷蛋白质化学中 占有重要地位。 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的α-碳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α-氨基酸具有光学活性。比旋是α-氨基酸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一种根据。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 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见表3-1] 表3-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三字单字母单字母三字母符母符名称名称符号符号号号L Leu Ala A (leucine) (alanine) 亮氨酸丙氨酸K Arg Lys R (lysine) 精氨酸(arginine) 赖氨酸M N Asn Met )(methionine) 蛋氨酸(asparagines) 甲硫氨酸(天冬酰氨F D Asp Phe (phenylalanine) 苯丙氨酸(aspartic acid) 天冬氨酸 B Asx Asp Asn或和/P C Pro Cys (praline) 脯氨酸半胱氨酸(cysteine) S Q Gln Ser (serine) 丝氨酸(glutamine) 谷氨酰氨T E Glu Thr (threonine) 谷氨酸(glutamic acid) 苏氨酸Z Gls Glu /和Gln或W G Gly Trp (tryptophan) (glycine)

高处作业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高处作业上岗前技术培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 、高空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两米)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空进行 的作业称为高空作业。 2、在高耸的建筑物进行高处作业时,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3、安全带的栓挂应为(高挂低用),在安全带挂钩无法钩挂的地方增设救生索。 4、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应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质量,高空作业所需劳保用品必须置具有(安全标志)(由字母“A”和“L”以及盾牌形状组成)的特种劳动防护用。 5、(30 )米以上的高空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有专人负责的通讯装置,并事先与相部门(应急响应涉及部门)取得联系,确定联络方式,并将联络方式填入《高空作业安全可证》的补充措施栏内。 6、作业人员不得在高处作业处嬉戏打闹、休息、睡觉,连续作业中断超过( 10 )分应返回到安全平台;不得坐在平台、孔洞边缘和躺在通道内休息。 7、高处作业区域如有高压线路,应保持间距( 2.5 )米以上。 8、高处作业点下方要设安全警戒区,要有明显的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9、( 6 )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特级高处作业、露天攀登与悬空高作业。 10、在高空作业期间如遇恶劣天气或发现安全措施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二选择题 1、高空作业分一般高空作业和特殊高空作业,作业高度在(A)米时为一级高空作业。 A、2~5m B、5~15m C、15~30m D、30m以上 2、高空作业分一般高空作业和特殊高空作业,下面属于特殊高空作业的是(D)。 A.一级高空作业B.二级高空作业C.三级高空作业D.雪天高空作业 3、高处作业时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A)。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 A.1处B.2处C.3处D.4处。 4、( C )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特级高处作业、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A 4级 B 5级 C 6级 D 7级 5、带电高处作业应符合GB/T 13869《安全用电导则》的有关要求,高处作业区域如有高压线路,应保持间距( B )以上。 A 2m B 2.5m C 3m D 4m 6、在办理高空作业许可证时,特级、特殊《高空作业许可证》( A )天一办理。 A 1 B 2 C 3 D 4 7、暴风雪及(A)级以上大风暴雨后,高处作业人员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 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A 5 B 6 C 7 D 8 8、高空作业前,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应对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登高作 业人员及搭设高空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应(B)进行体格检查。 A 每半年 B 每年 C 每2年 D 每3年 9、高空作业高度在(D)以上时,称为特级高空作业。 A 15米 B 20米 C 25米 D 30米 10、高处作业过程中使用便携式木梯和便携式金属梯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踏板 不得有缺档,踏步间距不得大于( B )。 A 300mm B 350mm C 400mm D 45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