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赛课详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多彩的季节》,详细内容为《秋天的雨》。

通过描绘秋天雨后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与诗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雨后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讲解,如“金黄色的叶子”、“清凉的雨”等。

(2)学生模仿例句,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画笔描绘秋天的雨后景象。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交流。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秋天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2. 内容:课文优美词句秋天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秋天的雨”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但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观察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能力。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秋天的雨》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秋天的气候特点、秋雨的现象与成因、秋雨带来的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气候特点,理解秋雨的现象与成因。

2. 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用语言表达秋天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秋雨的成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秋天的气候特点、秋雨带来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秋天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秋天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秋雨的现象与成因。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描述,让学生了解秋雨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见过的秋雨景象。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气候特点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雨水增多2. 秋雨的现象与成因冷暖气流相遇产生降水3. 秋雨的影响滋润大地降温明显丰富人们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雨”为题,写一篇描绘秋雨景象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秋天的气候特点和秋雨的成因理解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关注天气变化,观察秋雨的景象,了解秋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推荐阅读有关秋天的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秋雨成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用语言表达秋天的变化。

3. 教学难点:秋雨的成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板书设计中的秋雨现象与成因。

6.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及答案示例。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关于秋雨的成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核心。

秋天的雨-教案(一等奖作品)

秋天的雨-教案(一等奖作品)

秋天的雨-教案(一等奖作品)教案: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秋天的雨的特点和意义;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变化的观察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秋天的雨的喜爱;3.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力;4. 通过合作学习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秋天的雨的特点和意义;2. 学会观察、思考和发散思维;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描绘秋天的雨情景的图片或视频素材;2. 双列小黑板和粉笔;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如纸张、彩色笔等;4. 备课教师准备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秋天的雨,让我们想象一下,在秋天的雨中我们会看到什么景象?2. 呈现描绘秋天的雨情景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秋天的雨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探究活动(30分钟)1. 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

每位代表发散出秋天的雨相关的词汇,小组内成员写在纸上,并列出相同的词汇。

待所有小组完成后,教师收集各组的纸条,将相同的词汇写在黑板上。

2.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黑板上列出的词汇,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秋天的雨对人们和大自然的影响。

三、展示分享(15分钟)1. 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探究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分享中总结出秋天的雨的特点和意义,并记录在黑板上。

四、拓展应用(25分钟)1. 学生思考:秋天的雨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在雨天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2. 学生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组成小组,在纸上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在秋天的雨中的喜好、想象和创意。

3. 学生展示和分享:各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将小组成果展示给全班。

五、激发思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对秋天的雨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2.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对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和赞赏。

大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秋天的雨

大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秋天的雨

大班教案:秋天的雨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天气变化,特别是秋雨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通过观察秋雨对植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4.通过唱歌游戏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秋天的雨、水滴、叶子等。

2.幼儿音乐CD。

3.秋天的雨歌谱。

三、教学活动:1.热身活动:老师播放秋天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舞动自己的身体,感受秋天的气息。

2.引入活动:老师出示图片“秋天的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雨滴,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秋雨的特点。

例如:秋雨是细细的、润湿大地的、使大地更加美丽等。

3.观察大自然: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的花坛、草坪等地方,观察雨后的植物。

让学生描述植物的样子,询问学生对植物的变化有什么发现。

4.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颗树或一种植物,观察它们在秋雨中的变化。

学生可以观察树叶的颜色、叶子上的雨水、树叶的状态等。

每个小组将观察到的结果分享给其他小组,并汇报给全班。

5.艺术表演:教师向学生展示秋天的雨歌谱,先唱一遍让学生跟着唱,然后逐句教唱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唱歌后,可以分成小组或个别学生表演给全班观看。

6.音乐游戏:教师播放幼儿音乐CD中的雨声音乐,让学生模仿雨声的节奏来行走或做运动。

例如,听到雨声轻柔时可以放慢脚步;听到雨声变大时可以加快步伐。

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秋雨的不同声音和变化。

7.自由活动:在学习结束前,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活动,可以是绘画、玩沙子、搭积木等与秋天雨水主题相关的活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秋雨对植物的影响,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唱歌游戏等音乐活动,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但是,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可以将小组合作活动的时间延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讨论和合作。

同时,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图片和网址,以保护学生的体验环境和隐私信息安全。

秋天的雨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秋天的雨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秋天的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秋天的雨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秋天的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秋天的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秋天的雨的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PPT、教学实验材料、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秋天的雨的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表与秋天的雨有关的想法和感受。

2. 感知(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秋天的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秋天的雨的特点和形式。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如:“秋天的雨是不是比夏天的雨大?”“秋天的雨有没有滴滴答答的声音?”等。

3. 理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和教学实验展示秋天的雨的形成过程,讲解雨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

并向学生详细解释秋天的雨形成的原因,例如温度下降、潮湿的空气等。

4. 拓展(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秋天的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列举出秋天的雨对植物生长、农作物收成、水资源等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秋天的雨的措施。

5. 实践(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验材料的指导下,模拟秋天的雨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秋天的雨的理解和记忆。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的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天的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教学实验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加深了对秋天的雨形成过程的理解,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秋天的雨》教案(优秀3篇)

《秋天的雨》教案(优秀3篇)

《秋天的雨》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作者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秋天的雨》教案(优秀3篇),仅供参考。

《秋天的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

2、能细心倾听,初步理解诗中的拟人表现手法。

3、理解并掌握词汇五彩缤纷、温柔等。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1、猜谜雨: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

2、完整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雨》。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欣赏一遍,完整地感受整首散文诗。

2)幼儿自由讨论、讲述。

(重点引导幼儿简单讲述散文诗的内容)3)提问,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可适时用散文中的语句予以引导。

师:诗里说了些什么?师:你听了这首散文诗有什么感觉?3、幼儿再次欣赏一遍,并学习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讲述。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把你较喜欢的、觉得较美的话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

4、结合五个画面,分段欣赏。

1)欣赏一画面:着重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感受。

2)提问,理解清洁、温柔。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看到了许多东西。

3)欣赏第二画面:在动态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

4)提问,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师:因为秋天到了,各种植物都有了变化。

银杏叶变黄了,水稻成熟变得金黄,各种颜色的菊花都开了……所以秋天是五彩缤纷、是四季中较美的。

5)欣赏第三画面:进一步倾听,感知语言的美。

6)提问,引导幼儿从气味上说出秋天的雨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师: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

而且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精编版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精编版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精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秋天的雨》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词语解析,句子赏析,主题探讨,以及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笔下的秋天景象。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对句子、词语的赏析。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理解,词语、句子的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秋天的印象。

2. 课文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解析课文中的生词、难句。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精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赏析,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课文句子的仿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主题探讨(10分钟)6. 语文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我眼中的秋天”为主题,进行口头作文。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2. 主要内容:生词、难句解析句子赏析课文主题探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景象。

仿写一个以“秋天的雨”为主题的句子。

2. 答案:描述秋天的景象:例文见附件。

仿写句子:例文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秋天的变化,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同时,推荐与秋天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的提供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笔下的秋天景象。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范例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范例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秋天的雨》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学习作者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来表现秋天的雨;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通过“秋天的雨”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描绘秋天的雨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单、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引入课题《秋天的雨》。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描绘的秋天的雨的特点。

3.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学习作者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来表现秋天的雨。

5.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文章的韵律美。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秋天的雨2. 主要内容:课文结构、描绘方法、作者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描绘方法,写一段关于“秋天的雨”的作文。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语言生动、描绘细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观察四季变化,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与讨论交流;2. 课堂实践中的朗读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及答案要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

2024年《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秋天的雨》,详细内容为第一至三自然段。

通过描述秋天的雨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认识自然界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秋天的雨》。

2. 朗读课文(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讲解课文(15分钟):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5. 随堂练习(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2. 内容:第一段: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美丽的变化。

第二段:秋天的雨,带给果实累累的喜悦。

第三段:秋天的雨,带给人们清凉的感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天的雨》的短文。

2. 答案要求: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较好,但在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其他现象,如落叶、丰收等,并用画笔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秋天的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多彩的四季》,详细内容为《秋天的雨》。

通过描绘秋天雨后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体会语言的韵律与描绘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绘秋天景色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描绘秋天的景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秋天雨后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景色让你有什么感觉?”2. 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讨论:“课文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象?”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如:“秋天的雨,轻轻地,轻轻地,洒在树叶上。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描绘方法,并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描绘的秋天景象,进行绘画创作。

5. 小组交流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秋天的雨》2. 核心词汇:秋天、雨、树叶、果实、景象3. 重点句子:秋天的雨,轻轻地,轻轻地,洒在树叶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心中的秋天答案: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秋天景象。

2. 课后实践:收集秋天的树叶,进行贴画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课文学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并学会了运用语言描绘秋天的景色。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秋天的持续观察与体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秋天的雨》的语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秋天的雨》的语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秋天的雨》的语言教案一、教案背景《秋天的雨》是一首优美的中文儿歌,通过描述秋天的雨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中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学习秋天相关的词汇,如雨水、秋天、树叶、风等。

b. 掌握描述秋天的表达方式,如“秋天的雨滴落在树叶上”。

c. 学会儿歌《秋天的雨》的歌词。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中文听力和口语能力,能听懂并模仿《秋天的雨》的歌词。

b. 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能读懂《秋天的雨》的歌词。

c. 培养学生的中文写作能力,能用简单句子描述秋天的雨水。

3. 情感目标:a. 增强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喜爱,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欣赏、学唱儿歌。

三、教学重难点a. 教学重点:i. 学习秋天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ii. 掌握《秋天的雨》的歌词。

b. 教学难点:i. 培养学生良好的中文听力技能,能听懂并模仿歌词。

ii. 提高学生的中文口语表达能力,能用简单句子描述秋天的雨水。

四、教学方法a. 听力导入:播放《秋天的雨》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整首歌的基本内容。

b. 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唱《秋天的雨》歌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c.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秋天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步骤一:导入(5分钟)a. 教师播放《秋天的雨》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b. 向学生介绍歌曲主题——秋天的雨,激发学生对秋天的联想和兴趣。

步骤二:词汇学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秋天相关的图片,如雨水、秋天、树叶等,让学生认知和说出对应的词汇。

b. 教师板书并讲解相关词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步骤三:歌词学习(15分钟)a. 教师分发《秋天的雨》的歌词,让学生阅读和跟随歌词朗读。

b. 教师逐句解读歌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表达方式。

《秋天的雨》公开课优秀教案

《秋天的雨》公开课优秀教案

《秋天的雨》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秋天的雨》,围绕秋天主题,详细内容涵盖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文录音、卡片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

2. 课文学习(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习生字词,解析重点句子。

3. 主题探讨(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情感升华(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以及原因。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秋天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秋天的雨》2. 生字词:凉爽、金黄、飘落、温柔等。

3. 重点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美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正确使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描述秋天的美好。

2.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秋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主题探讨、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秋天的相关知识。

《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秋天的雨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整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秋天的雨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秋天的雨的相关知识,并准备好观察秋天的雨的材料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秋天雨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关于秋天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秋天的雨。

然后教师可以提问观察到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感性认识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象直观的资源,向学生介绍秋天的雨的一些特点,如它的形状、颜色、声音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听、看等方式感受雨水的特点。

3. 理性认识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等工具,向学生介绍秋天的雨的形成原因。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实例,如秋季气温下降、水汽凝结等,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从而了解秋天的雨的成因。

4. 实验探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和观察。

例如,搭建一个模拟秋天的雨的实验装置,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雨水的形态、速度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让雨水变成雪花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归纳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方式,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内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6.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雨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自己对秋天的雨的理解和观点。

五、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秋天的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了秋天的雨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整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秋天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季节,而雨水更是秋天的一部分。

秋天的雨水给人们带来清新的气息,使大地变得生机勃勃。

因此,通过教授秋天的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天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秋天的雨水对大自然的影响。

- 学习秋天的雨的形成原理。

- 掌握与秋天的雨有关的常见词汇。

2.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雨的特点。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秋天的雨的现象。

- 能够进行简单的雨水测量和观察实验。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秋天的雨水的形成原理、常见词汇的学习、观察和描述秋天的雨的特点。

-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秋天的雨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雨水测量和观察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手势引入主题:“秋天的雨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大家可以想一想。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秋天的雨水的形成原理:- 通过简单的言语和图示向学生解释秋天的雨水形成的基本原理,如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形成云层,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等。

b. 学习秋天的雨的相关词汇:- 教师呈现相关的词汇列表,如雨滴、雨水、雨衣、雨伞等,并解释每个词汇的意思。

3. 实践操作(30分钟)a. 观察和描述秋天的雨的特点:- 学生外出观察秋天的雨情况,回到教室后,按照老师提供的模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秋天雨水的特点。

b. 雨水测量和观察实验:- 将每个小组的学生配备实验器材,如量杯、小刻度尺等,让他们测量雨水的量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解释。

4. 归纳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归纳秋天的雨的形成原理、常见词汇和观察描述的方法。

教师总结并小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实验结果。

教学大赛一等奖《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大赛一等奖《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

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

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解题,初读课文,感受秋雨。

1.(板书“雨”)雨。

交流:我们对它并不陌生,每个季节的雨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春雨绵绵,夏雨滂沱,带来暂时的凉意。

冬雨深沉,令人感到寒冷。

那秋天的雨又是怎么样的?秋天里有那么多景物值得我们写,作者偏偏写秋天的雨,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要与我们分享什么?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

(课件出示)友情提醒:(1)读通课文,做到三点: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思考: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3.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分散识字,及时纠正字音。

(2)过渡: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知道了秋雨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4.互相交流,教师小结:有些小朋友眼睛真亮,早发现了二、三、四段的开头句,概括地写了秋雨的特点。

秋天的雨(赛课详案)

秋天的雨(赛课详案)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

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

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

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设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整个过程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秋天的美好。

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感知秋雨1.孩子们,四季轮回,秋去冬来,虽然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可是刚刚过去的秋天,依然会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让我们留恋。

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次走进秋天,走进秋天的雨。

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大家把书翻到42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谁能说说在作者的眼中,秋天的雨是什么?(出示课件)(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秋天的雨的特点和作用;2.探究雨水的形成原因;3.学习如何欣赏秋天的雨的美;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秋天的雨的特点;2.秋天的雨的作用;3.雨水的形成原因;4.欣赏秋天的雨的美。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投影仪;2.多媒体设备;3.班级黑板。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雨的声音和秋天的景色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通过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步骤二: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秋天的雨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雨滴的形状和颜色,并让学生描述他们对秋天雨的感受和意象。

步骤三: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天的雨的特点和作用,并解释雨水的形成原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表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雨水的形成过程。

步骤四:体验(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走出教室感受秋天的雨。

学生可以自由欣赏秋天雨水的美丽,同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五:分享与讨论(15分钟)学生返回教室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刚才的体验和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彼此的发现和想法,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秋天雨水的理解。

步骤六: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教师强调秋天雨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珍惜雨水资源。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积极参与度;2.学生对雨水形成原理的掌握程度;3.学生对秋天雨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制作PPT或绘制插图来展示秋天的雨的美;2.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更多关于雨水和秋天的资料,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天的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但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较为简单,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

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

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

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设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整个过程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秋天的美好。

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感知秋雨1.孩子们,四季轮回,秋去冬来,虽然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可是刚刚过去的秋天,依然会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让我们留恋。

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次走进秋天,走进秋天的雨。

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大家把书翻到42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谁能说说在作者的眼中,秋天的雨是什么?(出示课件)(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2、你们发现这些句子都在每个自然段的哪个位置?(开头)这些能概括每一段内容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中心句)。

3、大家看,这多么像一首美丽的小诗啊!咱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吧!三、细读课文,赏析品味1、看秋之色彩A.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轻轻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出示课件)自由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表示颜色的词语,想一想秋天的雨分别把这些颜色送给了谁?B.(指名说)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把红色给了枫树,把金黄色给了田野,把橙红色给了果树,把紫红、淡黄、雪白……给了菊花仙子。

C.这么多的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景物呢?(出示课件)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课件)从写银杏叶、枫叶、田野、果树、菊花的句子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句,多读几遍,用波浪线画出你觉得美和妙的地方(师巡视)。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中喜欢的句子。

)预设:银杏树教学咱们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来交流一下吧:(1)(生答)课件出示:“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a这个句子让你想到了什么?b(出示课件银杏叶):瞧!你发现了什么!(黄黄的叶子和小扇子很像),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黄的叶子比作一把把小扇子。

多可爱呀(样子可爱)指名读,读出银杏叶可爱的样子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扇子是用来干什么的?(扇风)(感到凉爽、舒服)指名读,读出凉爽、舒服的感觉。

d咱们再一起读读,“扇哪扇哪”还能让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指名读。

(2)引读:出示课件一片银杏叶,就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两片银杏叶,就像两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满树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3)齐读整句话。

学法指导:孩子们,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到自己觉得很美很妙的地方,可以像老师这样,把它划记下来,(出示课件)然后把你想到的东西想在旁边。

(板书﹏﹏,想到)这叫批注,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预设:枫树教学(1)快看,红红的枫叶来了!(课件出示句子)(谁喜欢这句?来读读。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想象一下它会怎样飘,你能带上动作读读吗?(3)还有喜欢这句话的小朋友吗?请起立,带上动作读一读。

(4)是啊,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好。

(齐读。

)预设:田野、果园句子教学(1)(课件出示田野的句子)看到这一句,谁来读读,这句话哪个词让你感受最深?(“海洋”)(“海洋”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男生读。

(出示课件)(2)这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它在告诉我们(丰收了)(3)田野丰收了,果园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果树一句)喜欢的读这一句。

果园也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丰收了)你从那个词知道的?(或者你认为哪个词写得最妙)(“你挤我碰”)(4)从“你挤我碰”这个词中,你能看出什么?(5)让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句话读一遍。

(出示课件)预设:菊花句子教学(1)(课件出示菊花仙子的一句)(指名读。

)a菊花美在哪?(颜色多)有哪些颜色?(紫红色、淡黄色、雪白色)b菊花仙子的颜色只有这几种吗?(不只)菊花仙子还会有哪些颜色呢?c你怎么知道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一个标点符号就能让你明白这么多,你真会读书!(2)秋雨打在菊花上,菊花频频点头,你们想到了什么?(提示:什么是“频频点头”?大家能用动作告诉老师吗?)我看懂了,“频频点头”就是不停地点头。

(3)可爱的女孩子们,你们就是那一朵朵美丽的菊花,挺直身子,一起来读吧!(女生读。

)D(出示课件)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孩子们,课文学到这,你们知道五彩缤纷的意思吗?(板书:颜色多,非常漂亮)(1)你还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和它相近呢?(积累词语: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绚丽多彩、万紫千红、花花绿绿。

)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同学可要记住这些优美的词语,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试着用一用。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出示课件)这段文字写得多好啊,老师把它变成了一首诗,咱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给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

2、闻秋之气味过渡:多美的画面啊,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你还会闻到好多好多好闻的气味呢!原来它就藏在秋天的雨里,也藏在课文第三自然段里呢。

(板书气味)。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完后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句子旁边打上问号,写上你的问题。

会提问的孩子才是会读书的孩子。

预设:问题1:秋天的雨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出示果实1)问题2:气味为什么藏在秋天的雨里?香味为什么躲在小雨滴里呢?(藏字我们以前学过,谁来给它组组词)躲藏、捉迷藏。

(把气味当人来写,果实香香甜甜的气味在和秋天的雨捉迷藏呢,写得多有趣啊。

)问题3:小朋友的脚怎么会被勾住?没有钩子,怎么勾?(2)那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被什么东西勾住过呢?(吃的、玩的、穿的、景色)(3)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看到这香香甜甜的果实,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好想摘下果子咬一口,好想吃。

)(3)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齐读第3自然段。

过渡:师:是啊,秋天的果实太诱人了,这得感谢秋天的雨呢。

听,秋天的雨又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板书:吹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树林里的小伙伴都在忙些什么?我们来读读第4自然段,用横线划记相关的句子。

3、听秋之声音(1)演一演:树林里的小伙伴都在忙,小雨滴看到它们,会说些什么?(2)树林里可真热闹,大家看,小雨滴来了,滴答!滴答!我就是小雨滴,小喜鹊在哪?谁来和老师演一演?师生合作表演:我是小雨滴,(对着一只“小喜鹊”)小喜鹊,你在哪?(我在这)你好,这只小喜鹊真漂亮,冬天快要到了,你在干什么呢?(我在衔树枝造房子呢!)你真是勤劳的小喜鹊!(谢谢你,小雨滴。

)不用谢,真是一只有礼貌的小喜鹊。

小松鼠,你在哪?你在干什么呢?你有这么多好吃的松果,你心情怎样?我也为你高兴。

小青蛙,你在忙什么呀?(挖洞,准备过冬、舒舒服服地睡大觉),真是勤劳的小青蛙。

愿你在冬天做个好梦,(谢谢你)真有礼貌。

(3)小动物都在忙着过冬,松柏也——(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4)冬天快要到了,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地准备过冬了,我们也要跟树林里的小伙伴说声“再见”了。

四、总结感受,升华情感1、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了秋天,走进了秋天的雨,那么,在秋雨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课件出示:在括号里填上一个表达你的感受的词语。

)生:我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美丽、欢乐、果实累累、丰收、喜悦、忙碌)的秋天。

你们的收获真多呀!2、是啊,在秋雨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收而又欢乐的秋天!(板书:两个词)甚至是更多更多美好的感受,(板书:……)3、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齐读最后一段(出示课件)4、(对照板书)秋天的雨,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藏着香香甜甜的气味,还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带给大地的是——读让我们快乐地、满怀激情地告诉身边所有的人,秋天的雨,——5、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秋天还没走多远,冬天已经到了。

冬天的雨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课后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吧。

五、板书设计秋天的雨颜色气味美丽、丰收、欢乐……吹喇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