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7松江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D.温度相同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D.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4.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5.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冲程是压缩冲程B.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C.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D.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7.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B.北方楼房中的取暖器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9.某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83%,从能量转化看,它表示电动机工作时()A.总共消耗了83%的电能 B.将83%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C.将83%的电能转化成内能D.将83%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B.4.2×103J/(kg•℃)C.1.2×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1.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B.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C.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12.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D.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的内能13.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带的是正电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1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A.小灯泡亮,电铃不响B.电铃不响,小灯泡不亮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D.电铃不响15.岳阳城区新投入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A.B.C.D.16.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盒子,盒上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线在盒内.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发亮,断开开关,两个灯泡都熄灭.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小玲为了判断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把其中一个灯泡拆下,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另一个灯还亮,则原来两灯是并联B.如另一个灯还亮,则原来两灯是串联C.如另一个灯不亮,则原来两灯是并联D.以上说法都不对17.教室内有四盏220V的灯,两个开关,每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图中能正确反映教室这四盏灯连接情况的是()A.B.C.D.18.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判断()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路D.灯L2断路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存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B.电路中负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时,不能形成电流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D.在有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电流在电源外部沿“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20.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B.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C.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D.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21.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22.现有:①花生油②铅笔芯③水银④塑料盒⑤钢钥匙5种物品,其中属于导体的是.(填序号)23.若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24.小光同学在操场上练习爬杆,当他从竿的顶端滑下时,感到竿烫手,说明竿的内能(“增大”、“不变”或“减少”),这是通过的方法使竿的内能改变的.25.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冲程,该冲程将转化为机械能,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次、飞轮转过圈.26.将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J,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4.2×103J/kg•℃)].(选填“剧烈”或“缓慢”).[c水27.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能;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这一能量转化过程的是冲程.28.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1)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29.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灯L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要使灯L1和灯L2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开关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发生短路.30.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转向杆相当干电路中的.31.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带电体具有的性质.32.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的原理制成的.有A、B两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现用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到(选填“A”或“B”).三、作图题33.完成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要求:①开关S1断开时,电铃不响、电动机不转②只闭合开关S1时,电铃不响、电动机转动;③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铃响、电动机转动.34.电冰箱的压缩机(电动机)是由温控开关控制的,冷藏室中的照明灯是由门控开关控制的,即开冰箱门时照明灯亮、关冰箱门时照明灯灭.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连接好符合上述特点的电冰箱工作电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8分))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五、计算题(19题9分,20题8分,共17分)36.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2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2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求:(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该热水器工作的效率.37.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燃烧放出的热有10%被水吸收.求:(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机械运动);(4)扩散现象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均能发生.【解答】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正确;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C、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D、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比如长时间紧挨在一起的金板和铅板,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故D错误.故选A.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D.温度相同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考点】内能的概念;物体内能的改变.【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解答】解: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故B正确;C、因为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可以不变.故C错误;D、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1kg水和1g水的质量不同,所以内能不同,故D错误.故选:B.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D.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二是热传递.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是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故选D.4.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考点】比热容的概念.=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分析】由吸热公式Q吸的温度升高少,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多.【解答】解:A、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t可知,铜块的温度升高的多,铁块的温度升高较少,故A正确;B、由于铁和铜的初温不确定,所以铁块和铜的末温也不确定,故B错误;CD、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所以铁块和铜块的增加的内能是相同的,故CD错误.故选A.5.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扩散现象.【分析】(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A、甲图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B、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错误;C、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克服摩擦做功,金属管和内部乙醚的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燃点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推动橡皮塞做功,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冲程是压缩冲程B.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C.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D.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可根据气阀和活塞的状态判断是哪个冲程;(2)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大,因此是做功冲程.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BD错、C正确.故选C.7.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考点】燃料的热值.【分析】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跟燃料种类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解答】解: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酒精的质量增加,但是燃料的种类不变,热值不变.故选B.B.北方楼房中的取暖器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考点】比热容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分析】(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的热量多;(3)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4)物质有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解答】解: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因为,吸收相同的热量,水银的温度变化大,效果明显,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屋子里更暖和.所以,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冷却物体,冰吸收热量首先熔化成O℃的水,比用O℃的水直接冷却物体多了一个冰熔化吸热的过程,所以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和O℃的水,冰的效果会好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某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83%,从能量转化看,它表示电动机工作时()A.总共消耗了83%的电能 B.将83%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C.将83%的电能转化成内能D.将83%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考点】能量利用效率.【分析】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用来做有用功的机械能,点消耗电能的百分比,就是它的工作效率.【解答】解: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83%,表示其用来做有用功的机械能占消耗电能的总量的83%,即将83%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只有B 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B.4.2×103J/(kg•℃)C .1.2×103J/(kg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分析】图象问题要结合物理公式进行分析.由图象知物质甲和水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甲吸收热量的2倍.【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 ,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 .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 水吸=2Q 甲吸.由热量计算公式Q=cm △t ,得:c=.由c 水=2c 甲.c 水=4.2×103J/(kg •℃).所以c 甲=2.1×103J/(kg •℃).故选:A .11.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 )A .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B .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C .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D .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考点】热机的效率.【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热机效率的概念.热机的效率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解答】解:热机的效率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甲的效率高,则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油少;消耗同样多的油,甲做的有用功多.所以C 正确,D 错误.A 将效率与功率混了,若甲的功率比乙高,则A 正确.B 缺少条件做同样的有用功,所以错误.故选C .12.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B .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C .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D .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的内能【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效率.【分析】(1)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减少热的损失,可以提高效率;(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还与物体质量有关;(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即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解答】解:A.用热值大的燃料,燃烧相同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故A不正确;B.热机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比值,与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无关,故B不正确;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系,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不一定越高,故C不正确;D.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正确.故选ABC.13.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带的是正电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知道玻璃棒带的是何种电荷,所以无法知道吸管带的是何种电荷.此选项错误;B、不知道吸管带何种电荷,无法确定吸管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此选项错误;C、无论带何种电荷,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一定带的是同种电荷.此选项正确;D、已知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不可能是带异种电荷.此选项错误.故选C.1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A.小灯泡亮,电铃不响B.电铃不响,小灯泡不亮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D.电铃不响【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分析】当开关都闭合后,灯泡会被短路,所以不会发光,但电铃仍能工作.【解答】解: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2与L并联,当开关都闭合后,灯泡会被短路,所以不会发光,但电铃仍能工作,所以A、B、D不符合题意,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15.岳阳城区新投入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A.B.C.D.【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分析】根据“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电灯都会发光”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然后分析电路图答题.【解答】解: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发光,说明这两个开关互不影响,两开关是并联的,灯泡串联在干路中,由图示电路图可知,B正确;故选B.16.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盒子,盒上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线在盒内.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发亮,断开开关,两个灯泡都熄灭.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小玲为了判断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把其中一个灯泡拆下,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另一个灯还亮,则原来两灯是并联B.如另一个灯还亮,则原来两灯是串联C.如另一个灯不亮,则原来两灯是并联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分析】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工作;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解答】解: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小玲为了判断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把其中一个灯泡拆下,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如果另一只灯泡发光,说明两只灯泡互不影响,独立工作,两只灯泡属于并联电路;如果另一只灯泡不发光,说明两只灯泡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两只灯泡属于串联电路.。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卷(一)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以下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5 km/h B.对人体最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D.家用挂壁式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1.2 kW2. 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3.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正确的是( )A. 食用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是热胀冷缩形成B. “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变为高温碳蒸气,这一过程属于升华现象C. 夏天空调车车窗内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是液化现象D. 寒冷的冬天,口吐“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4. 《乘坐自动扶梯的礼仪规范》中提到: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这不仅是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是静止的B. 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C. 扶梯是运动的D. 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5. 图示为一种新材料——透明铝,其成分是AlON(氮氧化铝),军用的透明铝甚至可以抵挡穿甲弹.如今这种材料正在尝试商业应用,如防静电透明铝包装膜(用于包装电子零件和电脑),替代防弹汽车的玻璃,透明的饮料罐等,以下哪种特性是它不具备的( )A. 绝缘性能好B. 透光性能好C. 硬度大D. 延展性好第5题图第6题图6. 如图所示,当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两示数之比I甲∶I乙=3∶5;当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 )A. 两表的示数之比U甲∶U乙=5∶3 B.两表的示数之比U甲∶U乙=2∶5C.R1与R2的电阻之比R1∶R2=5∶3 D.R1与R2的电阻之比R1:R2=3∶27. 手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不仅能为我们提供通讯联络、存储信息、上网外,它还能录音.那么,手机录音的信号,和我们说话的声音一样,从“声现象”角度“录音信号和真人说话一样”,指的是_ _和_ _不变.8. 我军首批舰载机飞行员驾驶着国产歼-15飞机正在“辽宁舰”上进行阻拦着陆和滑跃起飞试验飞行.在该战斗机降落的过程中动能____,重力势能__变小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9. 微信是时下广为流行的一款手机软件,微信信息是手机利用_ _进行传播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太阳能给手机电池充电已成为现实,太阳能属于_ 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0.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0.1 m的正方体物块A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后,容器内水深变为0.2 m,此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 _N,则物块A下表面受到的最大压强__Pa.(g取10 N/kg)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3题图11. 如图所示,用剪刀剪断物体.已知剪断物体需要120 N的力,图中L1∶L2=2∶1,则在手柄处至少施加_ _N的力.若要剪断物体更省力,应把被剪物体尽量_ __(选填“靠近”或“远离”)剪刀的转动轴.12. 银西生态人工湖改造工程中,装载机5 s内将一块重2 000 N的石块匀速举高3 m,装载机的举力对石块做功为_ __J,举力做功的功率为_ W.13. 如图所示为小明家中的电能表,则电能表的示数为_ kW·h.当家里只有额定功率为840 W的电水壶正常工作10 min,则在这段时间内电水壶消耗的电能为_kW·h.如果消耗的电能的84%被1.4 kg的水吸收,能使水温从20 ℃升高到_℃.[已知c水=4.2×103J/(kg·℃)]三、识图、作图题(本题共4小题,共11分)14. (2分)如图所示,图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_ 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 _.第14题图第15题图15. (3分)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6. (3分)如图所示,用轻质杆将一电灯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17. (3分)磁体AB旁边有一静止的小磁针,画出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线,标出螺线管电源N、S极和电源正负极.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8. 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选填“左”或“右”)调.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2 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 g.(2)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g.(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 ,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4 g ,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 _cm3.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4)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其物理意义为 cm3鹅卵石的质量为 _g__. (5)由于取出鹅卵石时会有水带出,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 _.19. 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 灯泡的电阻. (1)当开关闭合前,滑片应置于 (选填“A ”或“B ”)端.(2)开关闭合后,逐渐移动滑片,并依次记下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表示数,实验记录如下表:①表中空格处的数值为__ _. ②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 __W.③通过计算发现,灯泡在亮度不同时电阻不同,原因可能是_ _.由此可以推断,家庭电路过程中,在灯泡刚接通瞬间,灯泡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_ .(选填“大”或“小”)五、计算与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简答部分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部分要有主要公式及数值代入过程,计算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20. 小明在家学习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刚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中,就听到“啪”的一声,家里的所有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经检查保险丝烧断了.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保险丝烧断的原因.21. (7分)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内,玻璃桥十分新颖,造型简洁美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十分协调.按照设计,玻璃桥总长430米、宽6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是一种全玻璃结构的桥梁.玻璃桥桥面由三层玻璃叠加而成,每层99块,每块规格3 m×4.5 m ,厚2 cm.桥面单层玻璃最低可承载20吨.(g 取10 N/kg)(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了10分钟的时间,求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小数)(2)已知此种玻璃的密度为2.5×103 kg/m3,求一块玻璃的重力.22. (9分)如图是小贝家厨房安装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它的特点是即开即有热水,无需提前预热,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水流大小调节水温,不需要调节加热电阻大小.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1)该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多大?(2)该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多大?(3)该产品的电气技术参数中规定:合格产品的电阻偏差应小于或等于2 Ω.每一批产品在出厂前都会进行抽检,现将一个该款水龙头单独接在220 V 电路中,请你计算1 min 内消耗的电能在什么范围内,该水龙头电气部分是合格的?答案:1---6 DCBDAD 7.音调 音色 8.变小 变小9._电磁波__可再生_ 10.10 2000 11._60__靠近12._6×103 _1.2×103__ 13. 1469.5 0.14 92 14.乙 持续吸热 第15题答图.第16题答图第17题答图18. (1) 左 (2)61.6 (3)52.4(4)2.5 1 2.5 (5)小 19 (1)B(2)2 0.7 灯丝电阻随温度改变(围绕着电阻与温度有关的答案均可) 大20.答:由生活常识可知,台灯的功率一般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台灯的功率过大;由题意可知,台灯开关是断开的,当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室内电灯全部熄灭,说明台灯的插头处有短路. 21.解:(1)游客的平均速度是v =s t =430 m10×60 s≈0.72 m/s(2)一块玻璃的质量为m =ρV =2.5×103 kg/m3×3 m ×4.5 m ×0.02 m =675 kg 一块玻璃的重力为G =mg =675 kg ×10 N/kg =6 750 N22.解:(1)由P =UI 可得,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 =P U =2 200 W220 V =10 A(2)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R =U I =220 V10 A=22 Ω或:R =U2P =(220 V )22 200 W =22 Ω(3)当电阻小于标准电阻2 Ω时1 min 内消耗电能是:W 大=U2R1t =(220 V )222 Ω~2 Ω×60 s =1.452×105 J当电阻大于标准电阻2 Ω时,1 min 内消耗的电能为:W 小=U2R 大t =(220 V )222 Ω+2 Ω×60 s =1.21×105 J所以,1 min 内消耗的电能在1.21×105~1.452×105 J 的范围内是合格的。
上海九年级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含答案

上海市各区县2017届初三物理试题电学实验专题分类精编一、伏安法测电阻1、(2017宝山第25题)25.小徐同学利用导体甲和导体乙各一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键一个、电源和若干导线,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⑴小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5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15中正确连接,____________。
(用2B 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⑵ 在实验中,该同学用两个不同导体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请你帮该同学完成表中两个栏目的设计(填写栏目)。
2、(2017崇明第23题)测定某导体 (1) 最基本的方法叫做是伏安法;其实验原理是根据 (2) ;实验时所用的两个电表在接入电路时应注意:①选择适当的 (3) 、②正确连接 (4) 。
3、(2017虹口第26题) 小华和小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一个待测电阻R x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个(甲:“20Ω 2A ”,乙:“50Ω 2A ”)、电键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首先选择一个变阻器进行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表一中实验序号1所示.小明用另一个变阻器实验,正确连接电路且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表二中实验序号1所示。
图15 SPR 甲V– 3 15A– 0.6 3实验次数导体 _______________1甲// 2 / / 3 / / 4 乙// 5 / / 6//⑾ ⑽ 图12表一:小华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 (伏) 电流表示数 (安) 1 2.0 0.20 2 3表二:小明的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电压表示数 (伏) 电流表示数 (安) 1 2.0 0.20 2 3① 若小华选择的变阻器为________,他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 ② 实验中他们分别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均如图12所示。
2024届上海市中考物理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模)含答案

2024届上海市中考物理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中只要有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D. 电磁波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U左管内注入水,在右管内注入煤油。
左右两管通过中间的水平细管相连接,细管中的水和煤油被阀门隔离开,左右两管中的水银平,如图所示。
当阀门打开瞬间( )A. 细管中的液体向左流动B. 细管中的液体向右流动C. 细管中的液体不动D. 细管中的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3.汽油机在压缩冲程后,汽缸中的燃料混合物( )A. 压强增大,温度降低B. 压强减小,温度降低C. 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D. 压强减小,温度升高4.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B. 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C. 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D. 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R2=20Ω.S1S20.3A S1S20.9A,当、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9VR115ΩB. 的阻值为S1S210s R136JC. 当、都闭合时,内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为S1S230ΩD. 当、都闭舍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AI AI6.如图是一款“科技测肤”美妆镜,它可以通过摄像头对人脸拍照,经过处理,最终将画面呈现在显示屏上。
关于摄像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成像时,人脸在摄像头的二倍焦距外B.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的虚像C. 人脸靠近摄像头时,像会变小D. 摄像头这类透镜可矫正近视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高清版有答案)

松江区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2015~2016学年(满分:9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6分)1.家用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A .0.2安B .1.5安C .10安D .220安 2.如图1所示,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A .液位计B .船闸C .倒装壶D .抽水机3.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2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B .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6牛C .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 .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4.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ρ铁<ρ铜),它们的体积为V 铁和V 铜,受到的浮力为F 铁和F 铜,则A .V 铁>V 铜 F 铁>F 铜B .V 铁<V 铜 F 铁>F 铜C .V 铁<V 铜 F 铁<F 铜D .V 铁>V 铜 F 铁<F 铜 5.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的是 A .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粗的比细的电阻小B .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短的比长的电阻小C .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铜丝的电阻比铁丝小D .长度相同的铜丝和铁丝,铜丝的电阻可能比铁丝大6.如图3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 1和S 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7.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
把甲、乙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于酒精和水中(已知液体不溢出,ρ酒精<ρ水),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也相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 A B 图3 C D图2图7图6A .甲球质量小于乙球质量B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C .甲球密度小于乙球密度D .甲球密度大于乙球密度 8.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上海市2017松江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含参考答案

b b b 2b b 松江区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初三数学(满分 150 分,完卷时间 100 分钟)2017.01考生注意:1. 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 25 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2.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4 分,满分 24 分)1. 已知在 Rt △ABC 中,∠C =90º,如果 BC =2,∠A =α ,则 AC 的长为( D )(A ) 2sin α ;(B ) 2cos α ; (C ) 2 tan α ; (D ) 2cot α .2. 下列抛物线中,过原点的抛物线是( C )(A ) y = x 2-1; (B ) y = (x +1)2; (C ) y = x 2+ x ; (D ) y = x 2- x -1.3. 小明身高 1.5 米,在某一时刻的影长为 2 米,同时测得教学大楼的影长为 60 米,则教学大楼的高度应为( A )(A )45 米;(B )40 米;(C )90 米;(D )80 米.4.已知非零向量a , , c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 ∥的是( B ) (A ) a ∥ c , ∥c ; (B =(C ) a = - ; (D ) a = 2c ,= c. 5. 如图,在□ABCD 中 ,点 E 是边 BA 延长线上的一点,CE 交 AD 于点 F .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C )(A )AE = FE; (B )AE = AF; AB FCAB DFBC(第 5 题图)(C ) AE = AF ;(D ) AE = AF .A AB BCBE BC 16. 如图,已知在△ ABC 中, cos A = ,BE 、CF 分别是AC 、AB 边上 3的高,联结 EF ,那么△ AEF 和△ ABC 的周长比为( B ) (A )1︰2; (B )1︰3; (C )1︰4;(D )1︰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满分 48 分)(第 6 题图)D 1 2 1 2 7. 已知a b = 3,则 42a a + b 6的值为.7 8.计算: (m - 3n )- 1(m + 2n )=1m - 4n .229. 已知抛物线 y =(k -1)x 2 + 3x 的开口向下,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k < 1 .10. 把抛物线 y = x 2向右平移 4 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 (x - 4)2.11. 已知在△ ABC 中,∠C =90°, sin A =3,BC =6,则 AB 的长是 8.412. 如图,已知 AB ∥CD ∥EF ,它们依次交直线 l 1、l 2 于点 A 、C 、E 和点 B 、D 、F ,如果 AC ︰CE =3︰5,45 BF =9,那么 DF =.813.已知点 A (2,y )、B (5,y )在抛物线 y = -x 2+1上,那么 y _> y .(填“﹥”、“=”或“﹤”)14. 已知抛物线 y = ax2+ bx + c 过(-1,1)和(5,1)两点 ,那么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 2. A12(第 12 题图)(第 17 题图)EBC(第 18 题图)15. 在△ ABC 中,AB =AC =5,BC =8,AD ⊥BC ,垂足为 D ,BE 是△ ABC 的中线,AD 与 BE 相交于点 G ,那么 AG 的长为2 .16. 在一个距离地面 5 米高的平台上测得一旗杆底部的俯角为 30°,旗杆顶部的仰角为 45°,则该旗杆的高度为5 + .(结果保留根号)17. 如图,在 Rt △ABC 中,∠ACB = 90°BC = 37则CE 的长为.6AC = 4 AB 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 E ,18. 如图,在△ ABC 中,∠ACB =90°,AB =9, cos B =2,把△ ABC 绕着点 C 旋转,使点 B 与 AB 边上3的点 D 重合,点 A 落在点 E ,则点 A 、E 之间的距离为 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题,满分 78 分) 19.(本题满分 10 分)sin 60︒ + 3 tan 30︒ ⋅ cos 60︒计算:(2 cos 45︒ - 1)⋅ cot 30︒2 CE F 1 13 + 3 ⨯ 3 ⨯ 1解:原式= 23 2 ⎛ 2⨯ ⎝⎫ - 1⎪ ⨯ 2 ⎭=12 -1= +120.(本题满分 10 分,每小题各 5 分)如图,已知点 D 是△ABC 的边 BC 上一点,且 BD =(1) 求向量 AD (用向量a 、b 表示);(2) 求作向量 AC 在 a 、b 方向上的分向量.1CD ,设 AB = a , BC = b .2A(不要求写作法,但要指出所作图中表示结论的向量)解:(1) ∵ BD = CD ,∴ BD = BCBC23∵ BC = b ,∴ BD = 1b3(第 20 题图)∵ AD = AB + BD ,且 AB = a1∴ AD = a + b3(2)所以,向量 、 即为所求的分向量 21.(本题满分 10 分,每小题各 5 分)A如图,已知 AC ∥BD ,AB 和 CD 相交于点 E ,AC =6,BD =4, F 是 BC 上一点, S ∆BEF (1) 求 EF 的长;: S ∆EFC = 2 : 3.(2) 如果△BEF 的面积为 4,求△ABC 的面积.DB(第 21 题图)=3 ( 2 -1)⨯ 3 32=解:(1)∵ AC ∥BD ,∴CE = ACDE DB CE 6 3∵ AC = 6,BD = 4 ,∴ = =DE 4 2CF3 ∵△ BEF 和△ CEF 同高,且 S ∆BEF : S ∆CEF = 2 : 3 ,∴ BF = 2∴ CE = CF DE BF ∴ EF ∥BDEF CF EF ∴ ,∴ BD BC 4 = 3,∴ EF = 12 5 5 (2)∵ AC ∥BD , EF ∥BD ,∴ EF ∥ AC∴△ BEF ∽△ABCS⎛ BF ⎫2∴ ∆BEF = ⎪ S ∆ABC BF ⎝ BC ⎭ 2 BF 2 ∵ = ,∴ = CF 3 BC 54 ⎛ 2 ⎫2,∵ S ∆BEF = 4 ∴ = ⎪ S ∆ABC ⎝ 5 ⎭∴ S ∆ABC = 2522.(本题满分 10 分,每小题各 5 分)某大型购物商场在一楼和二楼之间安装自动扶梯 AC ,截面如图所示,一楼和二楼地面平行(即AB 所在的直线与 CD 平行),层高 AD 为 8 米,∠ACD =20°,为使得顾客乘坐自动扶梯时不至于碰头, A 、B 之间必须达到一定的距离.(1) 要使身高 2.26 米的姚明乘坐自动扶梯时不碰头,那么 A 、B 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多少米?(精确到 0.1 米)(2) 如果自动扶梯改为由 AE 、EF 、FC 三段组成(如图中虚线所示),中间段 EF 为平台(即 EF ∥ DC ),AE 段和 FC 段的坡度 i =1︰2,求平台 EF 的长度.(精确到 0.1 米) (参考数据: sin 20︒ ≈ 0.34 , cos 20︒ ≈ 0.94 , tan20︒ ≈ 0.36 )(第 22 题图)(一楼地面)解:(1)联结 AB ,作 BG ⊥AB 交 AC 于点 G ,则∠ABG =90°DF∵AB ∥CD ,∴∠BAG =∠ACD =20°BG在 Rt △ABG 中, tan ∠BAG =AB2.26∵BG =2.26, tan 20︒ ≈ 0.36 ,∴ 0.36 = ,∴ AB ≈ 6.3AB答:A 、B 之间的距离至少要 6.3 米.(2) 方法一:设直线 EF 交 AD 于点 P ,作 CQ ⊥EF 于点 QAP ∵AE 和 FC 的坡度为 1︰2,∴PE = CQ = 1FQ 2设 AP =x ,则 PE =2x ,PD =8-x ,∵EF ∥DC ,∴CQ =PD =8-x∴FQ =2(8-x )=16-2x 在 Rt △ ACD 中, tan ∠ACD =AD CD∵AD =8,∠ACD=20°,∴CD ≈22.22∵ PE +EF +FQ =CD ,∴2x +EF +16-2x =22.22,∴EF =6.22≈6.2答:平台 EF 的长度约为 6.2 米. 方法二:延长 AE 交 DC 于点 M∵AE 和 FC 的坡度为 1︰2,即 AM 和 FC 的坡度为 1︰2 ∴t an ∠AMD =tan ∠FCD∵∠AMD 和∠FCD 都是锐角,∴∠AMD =∠FCD ,∴AM ∥FC∵EF ∥DC ,∴四边形 EMCF 是平行四边形,∴EF =MC∵AD = DM 1,AD =8,∴DM =16 2AD在 Rt △ ACD 中, tan ∠ACD =CD∵AD =8,∠ACD=20°,∴CD ≈22.22∴GC =C D -DG =6.22,∴EF =6.22≈6.2答:平台 EF 的长度约为 6.2 米.23.(本题满分 12 分,每小题各 6 分)如图,Rt △ABC 中,∠ACB =90°,D 是斜边 AB 上的中点,E 是边 BC 上的点,AE 与 CD 交于点 F , 且 AC 2= CE ⋅ CB .A(1) 求证:AE ⊥CD ;(2) 联结 BF ,如果点 E 是 BC 中点,求证: ∠ EBF=∠EAB .C E B5=⎨证明:(1)∵ AC 2= CE ⋅ C B ACCB ,∴,又∵∠ACB =∠ECA =90°CEAC∴△ACB ∽△ECA ∴∠ABC =∠EAC∵点 D 是 AB 的中点,∴CD =AD ∴∠ACD =∠CAD∵∠CAD +∠ABC =90°,∴∠ACD +∠EAC =90° ∴∠AFC =90°,∴AE ⊥CD(2)∵AE ⊥CD ,∴∠EFC =90°,∴∠ACE =∠EFC 又∵∠AEC =∠CEF ,∴△ECF ∽△EAC ∴EC = EFEA ECBE EF ∵点 E 是 BC 的中点,∴CE =BE ,∴ =EABE∵∠BEF =∠AEB ,∴△BEF ∽△AEB ∴∠EBF =∠EAB24.(本题满分 12 分,每小题各 4 分)如图,抛物线 y = -x 2+ bx + c 过点 B (3,0),C (0,3),D 为抛物线的顶点.(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以及顶点坐标; (2) 点 C 关于抛物线 y = -x2+ bx + c 对称轴的对称点为 E 点,联结 BC ,BE ,求∠CBE 的正切值;(3) 点 M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且△DMB 和△BCE 相似,求点 M 坐标.(第 24 题图)解:(1)∵抛物线 y = -x 2+ bx + c 经过点 B (3,0)和点 C (0,3)⎧- 9 + 3b + c = 0 ∴ ⎩c = 32 2 2 2 2 52 5 ⎨==⎧b = 2 解得 ⎩c = 3∴抛物线解析式为 y = -x 2+ 2x + 3由 y = -x 2+ 2x + 3 = -(x -1)2+ 4得抛物线顶点 D (1,4)(2)由(1)可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x = 1,∵点 E 与点 C (0,3)关于直线 x = 1对称,∴点 E (2,3)过点 E 作 EH ⊥BC 于点 H ,由 OC =OB =3 得 BC = 31 1 ∵ S ∆BCE =2 BC ⋅ EH = 2CE ⋅ O C 且 CE =2,∴ 3 2 ⋅ EH = 2⨯ 3 得 EH =∵∠ECH =∠CBO =45°,∴CH = E H = ,∴ BH = 2∴在Rt △BEH 中, tan ∠CBE = EH = = 1BH 2(3) 当点 M 在点 D 的下方时设 M (1,m ),对称轴交 x 轴于点 P ,则 P (1,0),∴BP =2,DP =4 ∴ tan ∠BDP =1,∵ tan ∠CBE =2 1,∠CBE 、∠BDP 均为锐角2∴∠CBE =∠BDP ∵△DMB ∽△BEC DM BEDM∴或DBBC DB=BC BE① DM = BE ,∵DM =4-m , DB = 2 , BC = 3 , BE = DB 4 - m ∴=BC,解得m =2 ,∴点 M (1, 2)33DM BC ②,则DBBE4 - m = ,解得m = -2 ∴点 M (1, - 2 )当点 M 在点 D 的上方时,根据题意知点 M 不存在.2 综上所述,点 M 的坐标为(1, 3)或(1, - 2 )2 225 2 1010 3 23 210AD 2 + AB 2162 + (x -12)2F ⎝ ⎭25.(本题满分 14 分,第(1)小题 4 分,第(2)、(3)小题各 5 分)3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cot ∠ADB = 上,且∠DEF =∠ADB . ,AB =16.点 E 在射线 BC 上,点 F 在线段 BD4(1) 求线段 BD 的长;AD(2) 设 BE =x ,△ DEF 的面积为 y ,求 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3) 当△ DEF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 BE 的长.解:(1)∵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 =90° BCE(第 25 题图)在 Rt △ BAD 中, cot ∠ADB =AD AB = 3,AB =16,∴AD =12 4∴ BD = = 20(2)∵AD ∥BC ,∴ ∠ADB = ∠DBC ,∵ ∠DEF = ∠ADB ∴ ∠DEF = ∠DBC ,∵ ∠EDF = ∠BDE ,∴△EDF ∽△BDES⎛ DE ⎫2∴ ∆DEF = ⎪ S ∆BDE ⎝ BD ⎭∵BC =AD =12,BE =x ,∴CE = x -12 ,∵CD =AB =16∴在Rt △CDE 中, DE ==1 1 y ∵ S ∆BDE = ⨯ BE ⨯ CD = ⋅ x ⋅16 = 8x ,∴ =∴ y =2 2x 3 - 24x 2 + 400x508x 20 ⎪ 定义域0 < x ≤ 24(3)∵△EDF ∽△BDE ,∴当△DEF 是等腰三角形时,△BDE 也是等腰三角形ⅰ)当 BE =BD 时 ∵BD =20,∴BE =20 ⅱ)当 DE =DB 时x 2- 24x + 400210 ∵DC ⊥BE ,∴BC =CE =12 ∴BE=24 ⅲ)当 EB =ED 时1作 EH ⊥BD 于 H ,则 BH = 2BD = 10AD BHcos ∠HBE = cos ∠ADB ,即 =BD BE∴ 12 = ,∴ BE = 50 20 BE 350 综上所述,当△DEF 时等腰三角形时,线段 BE 的长为 20 或 24 或.3。
2023上海松江区中考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综合测试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共12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A.1.5伏B.15伏C.150伏D.300伏2.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足球鞋底做了鞋钉B.菜刀的刀刃做得很薄C.书包背带做得很宽D.切蛋器上装有细钢丝3.下列选项中能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A.导体两端的电压B.导体中的电流C.通过导体的电荷量D.导体的材料4.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A.铜球大B.铝球大C.大小相等D.无法确定5.在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中点附近。
现用一个阻值为15欧的电阻R2替换电阻R1,可以使电压表示数与替换前相同的方法是()A.增加串联干电池的节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D.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6.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甲、乙上各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部分,并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叠放后与切去前相比,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Δp 甲、Δp 乙,叠放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p 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p 甲>Δp 乙,p 甲>p 乙B.Δp 甲<Δp 乙,p 甲<p 乙C.Δp 甲>Δp 乙,p 甲<p 乙D.Δp 甲<Δp 乙,p 甲>p 乙二、填空题(共20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7.上海地区家用空调与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压是_________伏,它们之间是____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关掉正在工作的空调,家庭电路的总电阻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_的存在且很大;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首先用水银做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船闸是利用了_________原理。
【答案】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4分)(2017•松江区一模)已知在Rt△ABC中,∠C=90°,如果BC=2,∠A=α,则AC的长为()A.2sinαB.2cosαC.2tanαD.2cotα【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cotA=,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C=90°,∴cotA=,∵BC=2,∠A=α,∴AC=2cotα,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能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在Rt△ACB中,∠ACB=90°,则sinA=,cosA=,tanA=,cotA=.2.(4分)(2017•松江区一模)下列抛物线中,过原点的抛物线是()A.y=x2﹣1B.y=(x+1)2C.y=x2+x D.y=x2﹣x﹣1【分析】分别求出x=0时y的值,即可判断是否过原点.【解答】解:A、y=x2﹣1中,当x=0时,y=﹣1,不过原点;B、y=(x+1)2中,当x=0时,y=1,不过原点;C、y=x2+x中,当x=0时,y=0,过原点;D、y=x2﹣x﹣1中,当x=0时,y=﹣1,不过原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练掌握抛物线上特殊点的坐标及一般点的坐标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3.(4分)(2017•松江区一模)小明身高1.5米,在操场的影长为2米,同时测得教学大楼在操场的影长为60米,则教学大楼的高度应为()A.45米B.40米C.90米D.80米【分析】在相同时刻,物高与影长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相似,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所求的高度.【解答】解:∵在相同时刻,物高与影长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相似,∴1.5:2=教学大楼的高度:60,解得教学大楼的高度为45米.故选A.【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在相同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相同.4.(4分)(2017•松江区一模)已知非零向量,,,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A.∥,∥B.C.=D.=,=【分析】根据向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则、都与平行,三个向量都互相平行,故本选项错误;B、表示两个向量的模的数量关系,方向不一定相同,故不一定平行,故本选项正确;C、=,说明两个向量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故本选项错误;D、=,=,则、都与平行,三个向量都互相平行,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主要利用了向量平行的判定,是基础题.5.(4分)(2017•松江区一模)如图,在▱ABCD中,点E是边BA延长线上的一点,CE交AD于点F.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B.C.D.【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解答】解:∵AD∥BC∴=,故A正确;∵CD∥BE,AB=CD,∴△CDF∽△EBC∴=,故B正确;∵AD∥BC,∴△AEF∽△EBC∴=,故D正确.∴C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4分)(2017•庆云县一模)如图,已知在△ABC中,cosA=,BE、CF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联结EF,那么△AEF和△ABC的周长比为()A.1:2B.1:3C.1:4D.1:9【分析】由△AEF∽△ABC,可知△AEF与△ABC的周长比=AE:AB,根据cosA==,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BE、CF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AEB=∠AFC=90°,∵∠A=∠A,∴△AEB∽△AFC,∴=,∴=,∵∠A=∠A,∴△AEF∽△ABC,∴△AEF与△ABC的周长比=AE:AB,∵cosA==,∴∴△AEF与△ABC的周长比=AE:AB=1: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4分)(2017•松江区一模)已知,则的值为.【分析】用a表示出b,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用a表示出b是解题的关键.8.(4分)(2017•松江区一模)计算:(﹣3)﹣(+2)=.【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计算法则和向量数乘的结合律进行计算.【解答】解::(﹣3)﹣(+2)=﹣3﹣﹣×2)=.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熟记计算法则即可解题,属于基础题型.9.(4分)(2017•松江区一模)已知抛物线y=(k﹣1)x2+3x的开口向下,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k<1.【分析】由开口向下可得到关于k的不等式,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y=(k﹣1)x2+3x的开口向下,∴k﹣1<0,解得k<1,故答案为:k<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与二次项系数有关是解题的关键.10.(4分)(2017•松江区一模)把抛物线y=x2向右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4)2.【分析】直接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y=x2向右平移4个单位,所得函数解析式为:y=(x﹣4)2.故答案为:y=(x﹣4)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得出是解题关键.11.(4分)(2017•松江区一模)已知在△ABC中,∠C=90°,sinA=,BC=6,则AB的长是8.【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所求即可.【解答】解:∵在△ABC中,∠C=90°,sinA=,BC=6,∴sinA=,即=,解得:AB=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2.(4分)(2017•松江区一模)如图,已知AB∥CD∥EF,它们依次交直线l1、l2于点A、C、E和点B、D、F,如果AC:CE=3:5,BF=9,那么DF=.【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C:CE=3:5,∴AC:AE=3:8,∵AB∥CD∥EF,∴,∴BD=,∴D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关键是找出对应的比例线段,写出比例式,用到的知识点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3.(4分)(2017•松江区一模)已知点A(2,y1)、B(5,y2)在抛物线y=﹣x2+1上,那么y1>y2.(填“>”、“=”或“<”)【分析】分别计算自变量为2、5时的函数值,然后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即可.【解答】解:当x=2时,y1=﹣x2+1=﹣3;当x=5时,y2=﹣x2+1=﹣24;∵﹣3>﹣24,∴y1>y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14.(4分)(2017•松江区一模)已知抛物线y=ax2+bx+c过(﹣1,1)和(5,1)两点,那么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2.【分析】根据函数值相等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ax2+bx+c过(﹣1,1)和(5,1)两点,∴对称轴为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值相等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4分)(2017•松江区一模)在△ABC中,AB=AC=5,BC=8,AD⊥BC,垂足为D,BE是△ABC的中线,AD与BE相交于点G,那么AG的长为2.【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D,再判断点G为△ABC的重心,然后根据三角形重心的性质来求AG的长.【解答】解:∵在△ABC中,AB=AC,AD⊥BC,∴AD==3,∵中线BE与高AD相交于点G,∴点G为△ABC的重心,∴AG=3×=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质,判断点G为三角形的重心是解题的关键.16.(4分)(2017•松江区一模)在一个距离地面5米高的平台上测得一旗杆底部的俯角为30°,旗杆顶部的仰角为45°,则该旗杆的高度为5+5米.(结果保留根号)【分析】CF⊥AB于点F,构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运用三角函数定义分别求出AF 和BF,即可解答.【解答】解:作CF⊥AB于点F.根据题意可得:在△FBC中,有BF=CE=5米.在△AFC中,有AF=FC×tan30°=5米.则AB=AF+BF=5+5米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俯角、仰角的定义,要求学生能借助其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17.(4分)(2017•松江区一模)如图,在Rt△ABC中,∠ACB=90°,BC=3,AC=4,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CE的长为.【分析】设CE=x,连接AE,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AE=BE=BC+CE,在Rt △AC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E的长度.【解答】解:设CE=x,连接AE,∵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C+CE=3+x,∴在Rt△ACE中,AE2=AC2+CE2,即(3+x)2=42+x2,解得x=.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18.(4分)(2017•松江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CB=90°,AB=9,cosB=,把△ABC绕着点C旋转,使点B与AB边上的点D重合,点A落在点E,则点A、E之间的距离为4.【分析】先解直角△ABC,得出BC=AB•cosB=9×=6,AC==3.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BC=DC=6,AC=EC=3,∠BCD=∠ACE,利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CAE.作CM⊥BD于M,作CN⊥AE于N,则∠BCM=∠BCD,∠ACN=∠ACE,∠BCM=∠ACN.解直角△ANC求出AN=AC•cos∠CAN=3×=2,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AE=2AN=4.【解答】解:∵在△ABC中,∠ACB=90°,AB=9,cosB=,∴BC=AB•cosB=9×=6,AC==3.∵把△ABC绕着点C旋转,使点B与AB边上的点D重合,点A落在点E,∴△ABC≌△EDC,BC=DC=6,AC=EC=3,∠BCD=∠ACE,∴∠B=∠CAE.作CM⊥BD于M,作CN⊥AE于N,则∠BCM=∠BCD,∠ACN=∠ACE,∴∠BCM=∠ACN.∵在△ANC中,∠ANC=90°,AC=3,cos∠CAN=cosB=,∴AN=AC•cos∠CAN=3×=2,∴AE=2AN=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10分)(2017•松江区一模)计算:.【分析】直接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20.(10分)(2017•松江区一模)如图,已知点D是△ABC的边BC上一点,且BD=CD,设=,=.(1)求向量(用向量、表示);(2)求作向量在、方向上的分向量.(不要求写作法,但要指出所作图中表示结论的向量)【分析】(1)在△ABD中,利用平面向量的三角形加法则进行计算;(2)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过向量的起点作BC的平行线,即可得出向量向量在、方向上的分向量.【解答】解:(1)∵,∴∵,∴∵,且∴;(2)解:如图,所以,向量、即为所求的分向量.【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需要掌握一向量在另一向量方向上的分量的定义,以及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1.(10分)(2017•松江区一模)如图,已知AC ∥BD ,AB 和CD 相交于点E ,AC=6,BD=4,F 是BC 上一点,S △BEF :S △EFC =2:3.(1)求EF 的长;(2)如果△BEF 的面积为4,求△ABC 的面积.【分析】(1)先根据S △BEF :S △EFC =2:3得出CF :BF 的值,再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AC ∥BD ,EF ∥BD 得出EF ∥AC ,故△BEF ∽△ABC ,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AC ∥BD ,∴∵AC=6,BD=4,∴∵△BEF 和△CEF 同高,且S △BEF :S △CEF =2:3,∴,∴.∴EF ∥BD ,∴,∴,∴(2)∵AC∥BD,EF∥BD,∴EF∥AC,∴△BEF∽△ABC,∴.∵,∴.=4,∵S△BEF∴,=25.∴S△A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10分)(2017•松江区一模)某大型购物商场在一楼和二楼之间安装自动扶梯AC,截面如图所示,一楼和二楼地面平行(即AB所在的直线与CD平行),层高AD为8米,∠ACD=20°,为使得顾客乘坐自动扶梯时不至于碰头,A、B之间必须达到一定的距离.(1)要使身高2.26米的姚明乘坐自动扶梯时不碰头,那么A、B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多少米?(精确到0.1米)(2)如果自动扶梯改为由AE、EF、FC三段组成(如图中虚线所示),中间段EF 为平台(即EF∥DC),AE段和FC段的坡度i=1:2,求平台EF的长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20°≈0.34,cos20°≈0.94,tan20°≈0.36)【分析】(1)连接AB,作BG⊥AB交AC于点G,在Rt△ABG中,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B的长即可;(2)设直线EF交AD于点P,作CQ⊥EF于点Q,设AP=x,则PE=2x,PD=8﹣x,在Rt△ACD中利用已知数据可求出CD的长,进而可求出台EF的长度.【解答】解:(1)连接AB,作BG⊥AB交AC于点G,则∠ABG=90°∵AB∥CD,∴∠BAG=∠ACD=20°,在Rt△ABG中,,∵BG=2.26,tan20°≈0.36,∴,∴AB≈6.3,答:A、B之间的距离至少要6.3米.(2)设直线EF交AD于点P,作CQ⊥EF于点Q,∵AE和FC的坡度为1:2,∴,设AP=x,则PE=2x,PD=8﹣x,∵EF∥DC,∴CQ=PD=8﹣x,∴FQ=2(8﹣x)=16﹣2x,在Rt△ACD中,,∵AD=8,∠ACD=20°,∴CD≈22.22∵PE+EF+FQ=CD,∴2x+EF+16﹣2x=22.22,∴EF=6.22≈6.2答:平台EF的长度约为6.2米.【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坡度角,关键是根据题意做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23.(12分)(2017•松江区一模)如图,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 上的中点,E是边BC上的点,AE与CD交于点F,且AC2=CE•CB.(1)求证:AE⊥CD;(2)连接BF,如果点E是BC中点,求证:∠EBF=∠EAB.【分析】(1)先根据题意得出△ACB∽△ECA,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AD,由∠CAD+∠ABC=90°可得出∠ACD+∠EAC=90°,进而可得出∠AFC=90°;(2)根据AE⊥CD可得出∠EFC=90°,∠ACE=∠EFC,故可得出△ECF∽△EAC,再由点E是BC的中点可知CE=BE,故,根据∠BEF=∠AEB得出△BEF∽△AEB,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AC2=CE•CB,∴.又∵∠ACB=∠ECA=90°∴△ACB∽△ECA,∴∠ABC=∠EAC.∵点D是AB的中点,∴CD=AD,∴∠ACD=∠CAD∵∠CAD+∠ABC=90°,∴∠ACD+∠EAC=90°∴∠AFC=90°,∴AE⊥CD(2)∵AE⊥CD,∴∠EFC=90°,∴∠ACE=∠EFC又∵∠AEC=∠CEF,∴△ECF∽△EAC∴∵点E是BC的中点,∴CE=BE,∴∵∠BEF=∠AEB,∴△BEF∽△AEB∴∠EBF=∠EA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12分)(2017•松江区一模)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B(3,0),C (0,3),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以及顶点坐标;(2)点C关于抛物线y=﹣x2+bx+c对称轴的对称点为E点,联结BC,BE,求∠CBE的正切值;(3)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且△DMB和△BCE相似,求点M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2)过点E作EH⊥BC于点H,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点E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EH、BH,根据正切的定义计算即可;(3)分和两种情况,计算即可.【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3,0)和点C(0,3)∴,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y=﹣x2+2x+3=﹣(x﹣1)2+4,∴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为(1,4),(2)由(1)可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点E与点C(0,3)关于直线x=1对称,∴点E(2,3),过点E作EH⊥BC于点H,∵OC=OB=3,∴BC=,∵,CE=2,∴,解得EH=,∵∠ECH=∠CBO=45°,∴CH=EH=,∴BH=2,∴在Rt△BEH中,;(3)当点M在点D的下方时设M(1,m),对称轴交x轴于点P,则P(1,0),∴BP=2,DP=4,∴,∵,∠CBE、∠BDP均为锐角,∴∠CBE=∠BDP,∵△DMB与△BEC相似,∴或,①,∵DM=4﹣m,,,∴,解得,,∴点M(1,)②,则,解得m=﹣2,∴点M(1,﹣2),当点M在点D的上方时,根据题意知点M不存在.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1,)或(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熟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5.(14分)(2017•阳谷县一模)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cot∠ADB=,AB=16.点E在射线BC上,点F在线段BD上,且∠DEF=∠ADB.(1)求线段BD的长;(2)设BE=x,△DE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3)当△DEF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BE的长.【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D,由勾股定理求出BD即可;(2)证明△EDF∽△BDE,得出,求出CE=|x﹣12|,由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得出结果;(3)当△DEF是等腰三角形时,△BDE也是等腰三角形,分情况讨论:①当BE=BD时;②当DE=DB时;③当EB=ED时;分别求出BE即可.【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在Rt△BAD中,,AB=16,∴AD=12∴;(2)∵AD∥BC,∴∠ADB=∠DBC,∵∠DEF=∠ADB,∴∠DEF=∠DBC,∵∠EDF=∠BDE,∴△EDF∽△BDE,∴,∵BC=AD=12,BE=x,∴CE=|x﹣12|,∵CD=AB=16∴在Rt△CDE中,,∵,∴,∴,定义域为0<x≤24(3)∵△EDF∽△BDE,∴当△DEF是等腰三角形时,△BDE也是等腰三角形,①当BE=BD时∵BD=20,∴BE=20②当DE=DB时,∵DC⊥BE,∴BC=CE=12,∴BE=24;③当EB=ED时,作EH⊥BD于H,则BH=,cos∠HBE=cos∠ADB,即∴,解得:BE=;综上所述,当△DEF时等腰三角形时,线段BE的长为20或24或.【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表格实验题(含答案)

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 ,并测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桌,并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15) 。
(完整版)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亲爱的同学:你好!答题前,请仔细阅读以下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四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标号填写在第一题后面的表格里.答题可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做图题可以用铅笔.*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第Ⅱ卷交回.希望你能愉快地度过这90分钟,祝你成功!第Ⅰ卷(选择题29分)一、选择题(1—10小题为单选题,11-13小题为多选题,单选每小题2分,多选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29分)1.下列情况,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B.匀速上坡的汽车C.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D.扔出去的手榴弹2.如图1所示的鞋底、轮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为了A.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B.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D.增强产品的美观图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受重力和运动员踢它的力作用B.游泳时,人划水身体就能往前游,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4.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 ,F 甲=F 乙B.P甲<P乙,F 甲<F 乙C.P甲<P乙,F 甲>P乙D.P甲>P乙,F 甲=F 乙 5.图3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C.钩鱼者手中的鱼杆D.撬钉子的钉锤6.在图4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提着桶在水平地上行走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A B C D 7.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 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观点正确的是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图2图4 图 3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概括的方法而得出D.以上说法都不对9.如图5所示,同一滑轮(质量不可忽略,但远小于物重),分别采用甲、乙两种方法将同一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忽略滑轮轴的摩擦以及绳子的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乙种方法比采用甲种方法省力B.采用乙种方法比采用甲种方法需要做的有用功多C.采用乙种方法比采用甲种方法拉力做功的功率小D.乙种方法的机械效率比甲种方法的机械效率高10.如图6所示,把不同的实心小铁球放在相同的实验装置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上进行实验.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11.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向前的冲力太大D.体操比赛前运动员要在手上抹一些“白粉”,通过使接触面粗糙,从而增大摩擦 12. 2008年1月,我国南方遭遇特大雪灾,给交通出行带来很大不便.假如你是一位小货车司机(小货车是后驱动的,动力是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在雪天路滑的情况下行车,为保证行车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有下列四种措施,你认为哪几种是可行的?A .在前轮的轮胎上加装防滑链B .在后轮的轮胎上加装防滑链C .空车行驶时在车厢中适当放些沙袋D .慢速行驶保持车距 13.下列实例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图6甲乙丙丁图5A. 用吸管喝瓶中的饮料B. 拦水大坝的地基做的非常宽厚C. 使用带挂钩的塑料吸盘挂衣物D. 用注射器吸取瓶中的药液第二学期初三物理期末质量检测题第 Ⅱ 卷 (共71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4.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参加了铅球比赛.当他将手中的铅球投出后,助威的同学看到铅球沿弧线下落,这是铅球在_________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果;铅球在下落过程中,______ 能增加,减小. 15.如图7所示,一个椭圆形厚塑料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塑料瓶中.用双手挤压塑料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8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体所受重力是_____N.17.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的人停止蹬踏板后,自行车还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__________的缘故.请你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骑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18.重为1000N 的木箱原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同学用200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该木箱,木箱能够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方向是 . 如果水平拉力增大到300N ,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19. 2006年9月我国成功研制出7000米载人潜水器,这是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达世界99.8%的洋底.如果潜水器在海面下7000m 处作业,则受到来自海水的压得分 评卷人图8图7强为 Pa. 若潜艇体积为1000m 3,则此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N.(取ρ海水=1.0×103kg/m 3,g =10N/kg )20.图9是养鸡场里的家禽自动喂水器,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说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图10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22.如图11所示的钢丝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其中钳口的刻纹是为了__________ ,钳子侧面的刀口接触面积很小是为了___________ .剪钢丝时,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动力与阻力之比为 .23.如图12所示.若工人搬运钢架的质量是100kg ,钢架被提升到10m 高的工作平台上,不计绳和动滑轮重,不计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N ,工人拉力所做的功是 J.24.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滑轮之后,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分别设计出如图13甲、乙两装置,将船拉上海滩,你分析一下,设计合理的是____图,原因是_______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25题5分, 26题8分,27题9分,共22分)25. 工地上建筑工人常用如图14所示的小车得分 评卷人图9图10图11图13甲 乙图12运送重物,为了省力,应将重物放在A 处还是B 处? ,请在所选择的A 或B 处画出重物的重力示意图及其对支点O 的力臂.26.几个同学爬杆比赛时,要比较谁的功率大,分别需要哪些测量仪器和测出哪些物理量?写出两种比较方法或表达式.测量仪器及物理量 表达式或比较方法27.小明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①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④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给你如图15所示的装置,请你选择上述猜想中的一项,并解答下列问题: (1)你选择的猜想是 (填写序号)(2)要用图15中的器材完成你选择的探究,还要补充的器材是:(至少写出两种) (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① ;② ;③ . (4)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 (5)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四、创新应用与计算题(28题7分、29题8分,30题8分,共23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单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运算过程,只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 计算中g =10N/kg)28.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 以内.在高速公路上,但也有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肆意超载,带来极大的危害.有得分 评卷人图15一辆自重2000kg的6轮汽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货10t,若汽车的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1)这辆汽车在实际营运中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行业标准?(2)请你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这辆超载汽车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举一例即可)29.抗洪抢险部队接到命令:要求一次从甲地调运65t钢材到乙地,现仅剩下一艘满载时排水量为80t的货船,船身(包括船员)质量约17t. 已知钢材的密度为7.9×103kg/m 3.(1)船满载时受到最大浮力?(2)能否将钢材全部装进货船内一次运走?(3)为使部队按要求完成任务,利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计算为部队设计一个最佳运输方案.30.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6t,起重机在15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3m的高度,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 3.6×104J,求(1)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2)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请别忘了仔细检查哟!初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说明:提供的答案除选择题外,不一定都是唯一正确的.对于那些与此答案不同的答案,只要是正确的同样给分.一、选择题(1—10小题为单选题,11-13小题为多选题,单选每小题2分,多选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29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4. 重动重力势能15.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16.0.2 N 5 N 0.8N17.惯性行驶的自行车停不下来只要给自行车一个速度就永远运动下去或用力蹬时自行车轮子原地转动等18. 200 水平向左20019. 7.0×107 1.0×10720.连通器杠杆浮力液体压强21. 1 密度22. 增大摩擦增大压强1∶523.490 980024.乙乙省力,甲费力三、做图与实验探究题(25题5分,26题8分,27题9分,共22分)25. A (1分)示意图(2分)力臂(2分)26.每格2分,共8分测量仪器及物理量表达式或比较方法用体重计测体重,用秒表测时间,用长杆和卷尺测高度P=w/t=Gh/t用体重计测体重,用秒表测时间要求比赛的同学都爬过同样高度,P=w/t=Gh/t用体重计测体重,用长杆和卷尺测高度要求比赛的同学在几条杆上同时开始,同时停止,P=w/t=Gh/t27.(1)任选其中一个均可(1分);(2)中一个一分,共2分;(3)中少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共2分;(4)略, 2分,注意多次改变,一般3次;(5)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若各次所求的机械效率相等,说明斜面机械效率大小与猜想无关;若各次所求的机械效率不等,说明斜面机械效率大小与猜想有关(答案要与实验步骤对应)2分.四、计算题(28题7分、29题8分,30题8分,共23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单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运算过程,只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 28. 解:(1)这辆汽车在实际营运中对路面的压力为Nkg N kg g m G F 120000/1012000=⨯===总总 (2分)车跟路面的接触面积S =6×0.02m 2=0.12m 2 (1分) 车对路面的压强:Pa m NS F p 6210112.0120000⨯===106Pa >7×105Pa ,超过行业标准 (2分) (2)超载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大超过行业标准的规定,超过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所以汽车超载会损坏路面. (2分)(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载重卡车超重,刹车(制动)距离加大,而易造成追尾相撞。
上海市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专题11电学故障分析(Word版+答案解析)

专题11电学故障分析一.填空题1.(2020•上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保持不变,电阻R1、R2的阻值均为R0,闭合开关S,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V1表示数为U0,A表示数为,R2短路;V1表示数为0,A表示数为,R1短路。
【解析】解:根据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
闭合开关S,如果R1断路,则电流表和V2无示数;如果R2断路,则电流表和V1无示数;已知闭合开关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是通路,则电路故障为R1或R2短路。
①若电压表V1示数为U0,则电流表A表示数为I==,故可能R2短路;②若电压表V1示数为0,则电流表A示数为I==,故可能R1短路。
故答案为:V1表示数为U0,A表示数为,R2短路;V1表示数为0,A表示数为,2.(2019•上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U0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有一电压表示数变大。
在电路中正确串联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示数为0.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两电压表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若V1表示数为U0,V2表示数为0,则R1断路;若V1表示数为0,V2表示数为U0,则R2断路【解析】解: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已知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
若V1示数变大,增大为电源电压U0,则故障为R1断路,此时V2的示数为0;若V2示数变大,增大为电源电压U0,则故障为R2断路,此时V1的示数为0。
故答案为:若V1表示数为U0,V2表示数为0,则R1断路;若V1表示数为0,V2表示数为U0,则R2断路。
上海市2017~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七: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含解析)

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一、填空题1.(2019黄浦二模)在电路中导体接通电源后,自由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对电流的形成过程,人们通常用图4(a )所示水流的形成过程来类比。
图4(a )中阀门打开后,水轮机两侧水压不同,在此压力作用下,水流形成,水轮机转动。
请类比分析图4(b )中电流形成,小灯发光的过程。
【答案】电键闭合电源接通,小灯两端形成电压,在电压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这些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便在导体中形成电流,小灯发光。
【解析】阀门打开后,水轮机两侧水压不同,在此压力作用下,水流形成,对水轮机做功,使之转动。
与水轮机的转动相似,在电路中,当电键闭合电源接通后,小灯两端形成电压,在电压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这些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便在导体中形成电流,小灯发光。
2.(2018青浦一模)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伏,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由电子带______电(选填“正”或“负”),其定向移动方向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_______(选填“一致”或“相反”)。
【答案】(1)1.5;(2)负;(3)相反。
【解析】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自由电子带负电,因为物理学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a ) (b )图4 AB 水渠 水轮机 闸门 甲乙 电池 小灯 电键 CD3.(2017浦东新区一模)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做 移动的原因。
物理学规定电流是从电源的 ____极流出的。
【答案】定向;正。
【解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物理学规定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通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的。
4.(2019宝山一模)上海地区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伏。
电视机与电热水壶是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它们正常工作时,通过电视机的电流______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上海市各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电路计算

电路计算宝山:22.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9安和0.6安。
⑴求电源电压U。
⑵求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
⑶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一个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安,另一个电流表示数不变。
求电阻R0的阻值。
答案:奉贤:22.在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0.5A”字样。
闭合电键,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5伏和0.2安。
此时求:(1)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2)10秒内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Q;(3)现有规格为“50Ω1A”,“10Ω0.5A”“20Ω1A”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从中选择一个来替换R2,要求:当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两电表指针分别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且电路能安全工作。
①应选择______规格的滑动变阻器;②满足上述要求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答案:虹口:21. 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8安和0.6安。
①求电源电压U;②求电阻R2的阻值;③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仅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安。
求电阻R0的阻值.答案:金山:24.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字样,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此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3)移动变阻器滑片,在保证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得两电压表的示数之差不超过10伏,求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取值范围。
答案:静安:21.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阻R 1的阻值为5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欧 1安”字样。
闭合电键S 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3安。
(最新整理)2017届初三一模试卷汇总之说明文()上海)

2017届初三一模试卷汇总之说明文()上海)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初三一模试卷汇总之说明文()上海))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初三一模试卷汇总之说明文()上海)的全部内容。
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堵车,是一种城市病①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起北京那是‘首堵’,‘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
”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
②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一病症也日益严重.比如,1982年美国全部交通延时7亿小时,到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7亿小时,其中26个市区延时现象几乎增加6。
5倍。
③专家研究发现,在汽车出现之前,甚至是更早的古罗马时代,人类的通勤时间一般维持在1小时左右,这一现象被称作为人类的“洞穴本能”.从生物学含义上说,母亲的子宫很像洞穴。
而几十万年前人类又以“穴居”的方式生存,因此人类对类似空间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现代人眼中的家就如同平静、安稳的“洞穴”,“1小时”是人类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到的一种时间平衡。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经济学家雅科夫·扎卡维也发现,不管是在美国的城市还是非洲的农村,大多数人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也是1个小时左右。
④不用说,堵车打破了这种平衡. 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甚至因为堵车,很多人办事和思考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
⑤造成堵车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比如车辆数的迅速增加。
城市道路布局的不合理,人们不良的驾车习惯等.但一旦成为城市病,那么身居其中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赶上.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解析

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解析)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B.帕斯卡C.托里拆利D.伽利略2.冰融化成水后,不变的物理量是()A.密度B.体积C.质量D.比热3.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喷水枪B.船闸C.饮水机D.密度计4.公共汽车上要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敲碎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图中的()A.B.C.D.5.将同一密度计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甲、乙所示,则()A.甲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B.乙液体密度大C.乙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D.甲液体密度大6.甲、乙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通过甲所做的功比乙的大,则()A.甲通过的电流比乙的大B.甲两端的电压比乙的高C.甲的电阻比乙的大D.乙消耗的电能比甲的多7.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B.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8.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引爆装置的两个电键处于闭合状态,为使引爆装置不能引爆,拆弹专家应该()A.用一根导线使电键S1短路B.用一根导线使电键S2短路C.断开电键S1D.D、断开电键S2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电键S,两个电表指针均不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则()A.灯L断路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10.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圆柱形容器A和体积为2V的实心金属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若:①先将B放入A容器底部(未紧密接触),再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F1;②先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再将B放入A容器底部(未紧密接触),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F2,则()A.△F1一定等于△F2B.△F1一定大于△F2C.△F1可能小于△F2D.△F1可能等于△F2二、填空题(满分26)11.教室里的投影仪和日光灯是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日光灯工作时消耗的是能;额定功率为0.5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6小时,耗电度,将教室里一部分用电器关掉,干路上通过的电流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为0.8×103千克,其单位读作,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选填“能”或“不能”),同一个杯子分别盛满酒精和水时,对杯子底部得压强较大(选填“酒精”或“水”).13.某导体5秒内通过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2库,电流做功12焦,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伏,当该导体连接在电压为3伏的电源两端时,5秒内通过它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库,此时导体的电阻为欧.14.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伏,如图所示的设备为USB 集线器的一种,表是它的参数,从表中可以直到该集线器使用时的输入电压为100﹣240伏,它的插头(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插在家庭电路的插座上,它使用后可以连接多个USB设备,则这些接口的连接方式为,这些接口的工作电压为伏.接口类型2.4A/1AUSB接口接口数量六个USB接口输入交流100﹣240V50﹣60HZ输出直流5V﹣8A总线长度148cm产品规格13.5×6×3.8cm15.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们水平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两个圆柱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截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圆柱体对地面压强变化量△P甲△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下列一些数据中:①电压表V的示数;②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③电压表示数V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④电流表A1示数与A示数的比值;⑤电压表示数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大的是;变小的是.(均选填相关数据的序号)17.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再次引发了中学生的科研热情.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孔明灯”,他们将一个薄塑料袋开口向下,并在开口端安装一个很轻的框架,框架上固定一些燃料,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如图所示.该“孔明灯”的体积大约为0.02米3,总质量约为6克,环境气温为20℃.下表给出了空气密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及相应温度下“孔明灯”内空气重力的大小.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温度(℃)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密度(千克/米3)1.291.251.211.171.141.111.071.041.021.000.97重力(牛)0.2530.2450.2370.2290.2230.2180.2100.2040.2000.1961.190①在环境气温下,空气的密度为千克/米3.②空气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是.③灯内空气的温度至少要达到℃,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三、作图题(满分8分)18.重为5牛的物体静置在水平面上,请在如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物对地面的压力.19.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电键S闭合后,两盏小灯L1、L2都能发光,电流表只测量通过灯L2的电流.20.在如图所示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a)电流方向如图所示;(b)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灯变暗,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四、计算题(满分26分)21.体积为3×10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求物体受到的浮力.2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2阻值为10欧,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当电键S闭合后,干路中的电流为1安,求:①通过电阻R2的电流;②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23.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0.1米深的水,求: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②水的质量m1;③继续加入一定量的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再将一个物块放入水中(无水溢出),当物块自然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为P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为P3.i)若该物块自然静止时未浸没在水中,则该物块的密度的取值范围是ρ物<千克/米3.(写出具体数值)ii)若该物块自然静止时浸没在水中,请用字母表示该物块的密度ρ物.24.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4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欧1安字样,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②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同时将一电压表接入电路中,且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选用0﹣3V量程,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使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指针均能到达图(b)(c)所示位置,且电路能正常工作;i)若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求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ii)若电压表接在bc两点之间,求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五、实验题(满分23分)25.如图1所示仪器是实验室用来测物体的仪器,实验时砝码应放入盘,如图2所示的实验的装置可以用来证明的存在,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名称为,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实验仪器.26.小佳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实验情景如图(a)(b)(c)所示,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①由图(a)(b)(c)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牛;②由图(b)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可知,水的体积为厘米3;③由图(b)(c)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厘米3;④根据小佳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经运算、比较可得到的结论是:.27.小徐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0~0.28安,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4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电压Ux(伏)电流Ix(安)电阻Rx(欧)电阻Rx平均值10.10236.00.2828.为了研究柱体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柱体A、B和C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柱体A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接着仅换用圆柱体B、C重新实验,并将全部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表一柱体AH=0.4米S=0.01米2实验序号h(米)P(帕)10600020.1620030.2640040.3660050.4680060.56800表二柱体BH=0.3米S=0.05米2实验序号h(米)P(帕)70600080.12640090.156500100.186600110.246800120.37000表三柱体CH=0.2米S=0.06米2实验序号h(米)P(帕)1306000140.056200150.16400160.156600170.26800180.36800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当h<H 时,p随h的增大而增大.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17、18数据中的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③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量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B.帕斯卡C.托里拆利D.伽利略【分析】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解答】解:A.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帕斯卡发现了帕斯卡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C符合题意;D.伽利略用实验证实了日心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2.冰融化成水后,不变的物理量是()A.密度B.体积C.质量D.比热【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而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有关.【解答】解:冰熔化成水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的多少没有变,故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比热容比水的小.而且冰变成水后,体积变小了.故选C.【点评】熟知质量、密度、比热容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再进一步分析冰变成水,是否会引起质量、密度和比热容的改变.从而判断体积的变化.3.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喷水枪B.船闸C.饮水机D.密度计【分析】几个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解答】解:A、喷水枪中靠增大水的内部压强来将水喷出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不合题意;B、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符合题意;C、饮水机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不合题意;D、密度计是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来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4.公共汽车上要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敲碎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图中的()A.B.C.D.【分析】打破玻璃是为了增大压强,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解答】解: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由题意可知,这四种逃生锤在对玻璃的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逃生锤对玻璃的作用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玻璃就越容易被打破.选项A中的逃生锤面积最小,所以在相同压力作用下,它对玻璃的压强是最大的.故选A.【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在生活中加以利用,充分理解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5.将同一密度计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甲、乙所示,则()A.甲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B.乙液体密度大C.乙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D.甲液体密度大【分析】同一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受到的浮力关系,由图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体的密度关系.【解答】解:因同一密度计的重力不变,且密度计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均漂浮,所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AC错误;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由F浮=ρgV排的变形式ρ=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B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6.甲、乙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通过甲所做的功比乙的大,则()A.甲通过的电流比乙的大B.甲两端的电压比乙的高C.甲的电阻比乙的大D.乙消耗的电能比甲的多【分析】已知两用电器并联,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还知道通电时间相等,根据公式W=UIt可比较通过的电流的大小;由欧姆定律可以比较用电器电阻大小.【解答】解:A、并联电路电压相等,两用电器并联,则用电器两端电压U相等,∵W=UIt,U、t相等,W甲>W乙,∴由I=可知,I甲>I乙,故A正确;B、两用电器并联,则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故B错误;C、∵I=,U相同,I甲>I乙,∴由R=可知,R甲<R乙,故C错误;D、电流通过甲所做的功比乙的大,甲消耗的电能比乙的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压、电流、电阻等的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7.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B.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分析】(1)由图可知,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0N,根据F浮=G﹣F′可知受到浮力和物体A重力之间的关系;(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A受到的浮力和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相等,再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判断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解答】解:(1)由图可知,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0N,由F浮=G﹣F′可知,F浮<G=10N,故A错误;(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A受到的浮力和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相等,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等于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即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所以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故B、C错误;同理可知,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N,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称重法求浮力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要注意圆柱形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8.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引爆装置的两个电键处于闭合状态,为使引爆装置不能引爆,拆弹专家应该()A.用一根导线使电键S1短路B.用一根导线使电键S2短路C.断开电键S1D.D、断开电键S2【分析】由图可知当S闭合时起爆器被短路,则起爆器中没有电流通过;若S断开起爆器将接在电源两端,则起爆器中产生电流从而引爆炸弹.由以上原理可知答案.【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起爆器被导线短路,没有电流通过起爆器,所以起爆器不工作;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2断开,有电流通过引爆装置而发生爆炸;如果断开电键S1,则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爆炸装置不工作;故只有A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应在认真分析题意及电路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物理规律作答.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电键S,两个电表指针均不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则()A.灯L断路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分析】(1)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说明电路中有短路或断路的地方;(2)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电键S,两个电表指针均不发生偏转,说明故障肯定是断路.【解答】解:A.如果灯L断路,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电压表示数增大;将灯泡和电阻互换位置后,电流表仍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减小为零,故A符合题意;B.如果灯泡短路,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将灯泡和电阻互换位置后,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偏转,故B不符合题意;C.如果电阻R断路,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D.如果电阻R短路,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电路故障问题是中考物理考查的热点,也是难点,一般题目设计的都是一处故障,原因只有两个:短路或开路.10.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圆柱形容器A和体积为2V的实心金属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若:①先将B放入A容器底部(未紧密接触),再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F1;②先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再将B放入A容器底部(未紧密接触),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F2,则()A.△F1一定等于△F2B.△F1一定大于△F2C.△F1可能小于△F2D.△F1可能等于△F2【分析】先将B放入A容器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先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为零,然后分析B在A中有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进一步得出答案.【解答】解:因B的体积不变,倒入水的体积相等,所以,B在A中有水后,水的深度相同,由F=pS=ρghS可知,两种情况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又因先将B放入A容器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先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为零,所以,第一中情况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大于第二种情况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即△F1一定大于△F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大小的比较,分析好开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最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关系是关键.二、填空题(满分26)11.教室里的投影仪和日光灯是并联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日光灯工作时消耗的是电能;额定功率为0.5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6小时,耗电3度,将教室里一部分用电器关掉,干路上通过的电流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1)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2)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3)据公式W=Pt计算即可得到电能,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用电器越多,电路电流越大.【解答】解:家庭电路中,教室里的投影仪和日光灯是互不影响的,所以是并联的关系;电灯工作时是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消耗电能的过程;由P=可得,此时消耗的电能是:W=Pt=0.5kW×6h=3kWh;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连入电路的用电器越多,通过干路的电流越大,若将教室里一部分用电器关掉,干路上通过的电流将变小.故答案为:并联;电;3;变小.【点评】此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的连接、电能和电能的计算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12.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为0.8×103千克,其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选填“能”或“不能”),同一个杯子分别盛满酒精和水时,水对杯子底部得压强较大(选填“酒精”或“水”).【分析】①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②杯子的容积一定,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可以得到水的体积,也就是瓶子的容积和所盛酒精的体积;已知酒精密度和体积,可以得到所盛酒精的质量;③同一个杯子分别盛满酒精和水,液体深度相同,对杯子底部的压强用公式p=ρgh比较.【解答】解:①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为0.8×103千克,其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②因为ρ=,所以V===0.2×10﹣3m3,所盛酒精的最大质量为m酒精=ρ酒精V=0.8×103kg/m3×0.2×10﹣3m3=0.16kg,所以杯子不能盛下质量为0.2kg的酒精.③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杯子所盛水和酒精的深度相同,由公式p=ρgh知:水对杯底的压强较大.故答案为:酒精的质量;千克每立方米:不能;水.【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物理意义和变形公式的应用,液体压强的比较,知道杯子容积一定和所盛液体深度相同,是解决此题的两个关键要素.13.某导体5秒内通过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2库,电流做功12焦,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当该导体连接在电压为3伏的电源两端时,5秒内通过它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库,此时导体的电阻为15欧.【分析】(1)知道某导体5秒内通过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根据I=求出通过导体的电流,根据W=UIt=UQ求出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该导体连接在电压为3伏的电源两端时通过的电流,根据Q=It求出5秒内通过它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解答】解:通过导体的电流:I===0.4A,由W=UIt=UQ可得,导体两端的电压:U===6V,由I=可得,导体的电阻:R===15Ω;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该导体连接在电压为3伏的电源两端时,导体的电阻仍为15Ω不变,此时通过的电流:I′===0.2A,5秒内通过它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Q′=I′t=0.2A×5s=1C.故答案为:0.4;6;1;15.【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的定义式和电功公式、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14.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伏,如图所示的设备为USB集线器的一种,表是它的参数,从表中可以直到该。
上海初三初中物理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上海初三初中物理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A .1.5伏B .24伏C .110伏D .220伏2.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 .血压计 B .脱排油烟机C .温度计D .订书机3.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 A .安培 B .托里拆利 C .奥斯特D .欧姆4.下列物体的质量,跟体积为50米3卧室中空气质量最接近的是 A .一本书 B .一位婴儿 C .一位成人D .一头牛5. 关于磁场、磁感线,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磁场分布局限于某一平面内 B .磁感线可以交叉 C .磁场是具有强弱和方向的D .磁感线客观存在6.在图(a )、(b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三个电流表中有两个电流表的示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电流表A 1、A 3的示数相等,则R 1=R 3+R 4B .若电流表A 1、A 3的示数相等,则R 1<R 3+R 4C .若电流表A 2、A 3的示数相等,则R 2=R 3+R 4D .若电流表A 2、A 3的示数相等,则R 2<R 3+R 47.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 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p 甲′:p 乙′的值 A .一定大于1 B .一定小于1 C .可能等于1 D .可能小于18.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路出现断路故障,故障可能发生在电阻R 1、R 2处,当电键S 由断开到闭合时,A.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变大B.电流表A1的示数一定不变C.电流表A2的示数可能变小D.电压表V的示数可能变小二、填空题1.上海地区照明电路的电压为伏,家中电冰箱与电视机是连接的。
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模拟题)压轴题专题:11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1)(学生版+解析版)

解题技巧一:理解正确连接、操作规范的含义题目中常常出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规范”(或“实验步骤正确”)等文字,要正确理解。
1. “正确连接电路”的含义:是指待测小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待测小灯并联。
判断的方法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同时变大(或变小),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
2. “操作规范”或“实验步骤正确”是指:闭合电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解题技巧三:电压表分别并在待测电阻、变阻器两端这类型题目是电压表使用两次,先是并联在待测电阻(或滑动变阻器)的两端,后来又并在另一个用电器的两端。
应该注意: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时(或电路中的电流相等时),此时电源电压为两表示数之和。
电源电压U=U R+U L第一部分电压表与小灯并联或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例题1】(2019金山一模)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
器材齐全、完好,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小灯标有“2.2 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5Ω 1A”字样。
小明正确连接电路且操作规范,请在图17(a)方框中画出该同学的电路图。
当滑片在变阻器某一端点的电表示数如图17(b)所示,则根据相关信息求出电源电压为伏。
当小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的滑片恰好位于中点处,小明判断小灯正常发光的理由是。
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的额定功率。
【例题2】(2019闵行二模)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20欧1安”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待测小灯泡、开关以及导线若干。
他先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然后,把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接着,又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动至中点位置时,小灯恰好正常发光,并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
⑴本实验的原理是。
⑵请判断电压表所接位置并说明理由。
上海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为U 的电路中,在t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为Q ,现把该电阻丝对折起来接到原来的电路中,放出同样多的热量,需要的时间是( )A .4tB .2tC .tD .2t2.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灯泡L 1、L 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接通电路后发现灯泡L 1要比L 2亮一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L 1的电阻比L 2的小B .L 1的额定功率比L 2的大C .灯L 1两端的电压大D .通过灯L 1的电流大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只闭合开关S ,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再闭合开关S 1,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3A .那么闭合S 、S 1后,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两个电阻所做的功之比是( )A .2:3B .3:2C .5:2D .1:24.某一阻值为R 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为I 时,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Q 。
则当另一阻值为2R 的电阻,通过电流是2I 时,在同样的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 )A .2QB .4QC .8QD .16Q5.如图甲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0R 为保护电阻;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
在测人的体温时,显示仪的示数会随被测者体温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B .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小C .热敏电阻R 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增大D .将0R 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大6.下列家用电器中,额定功率最接近1kW 的是( )A .电饼铛B .笔记本电脑C .手电筒D .客厅LED 照明灯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定值电阻1R 的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2R 的规格为“20Ω 0.5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区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初三理化(物理部分)2017.01一、选择题(共 16 分) 1.一节新电池的电压为A. 1.5 伏B.3 伏C.24 伏D.220 伏2.书背包带做的较宽是为了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3.在图一所示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喷水枪B.注射器C.人耳半规管D. 离心式水泵4.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 15 牛、5 牛,其受到浮力大小为A.5 牛B.10 牛C.15 牛D.20 牛5.在图二所示电路中闭合电建后电压表测灯 L1 两端电压的是6.如图 3 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种金属棒 AB 和 CD 连接在一起后接在电源两端。
关于AB 和CD 的电阻R 及两端电压 U 的判断,正确的是A. Rab>Rcd,Uab<UcdB. Rab<Rcd ,Uab<UcdC. Rab>Rcd,Uab>UcdD. Rab<Rcd ,Uab>Ucd7.如图4 所示,A、B 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 A<m B、S A>S B 、h A=h B )将两物体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p B 和压力F A、F B 的关系为A .p A<pB F A=F BB.p A<p B F A<F BC.p A>p B F A=F BD.p A>p B F A>F B8.如图 5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 S 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A.V1 示数减小,V2 示数减小B.V1 示数增大,V2 示数增大C.V1 示数减小,V2 示数增大D.V1 示数增大,V2 示数减小二、填空题(共23 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教室里的电灯与投影仪之间是 (1) 连接(选填“并联”或“串联”)。
断开投影仪的电键后,教师内在使用的用电器的总电阻将 (2)_。
若通过日光灯的电源为 0.3 安,通电 10 秒钟,通过该日光灯的电荷量为(3)库伦。
10.冰的密度为0.9×103 千克/米3。
它表示每立方米 (4) 是0.9×103 千克。
当冰熔化成水时。
质量将(5),体积将(6)(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著名的(7)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
大气压强的数值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8)。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则是因为水的(9)越大,水对大坝的压强越大。
12.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 7000 多米。
当它下潜到深度为 1000 米处时,海水对他的压强约为(10)帕(海水的密度近似取 1.0×103 千克/米3)。
海水对“蛟龙号”每 0.1 米 2 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11)牛。
“蛟龙号”继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将(12)(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为 9 伏的电源上,通过他的电源为 0.3 安,该电阻丝的阻值为(13)欧。
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12 伏时,其电阻为(14)欧,通过它的电流为(15)安。
14.在图 6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 S 闭合后,电压表 V 无示数,已知电阻 R1、R2 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①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16);②现用一个完好的灯泡去替换电阻 R2,则小灯(17)(选填“一定发光”、“一定不发光”或“可能发光”)15.我们在学习新的物理量时,有时会采用类比的方法。
如图7(a)(b)所示: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道题两段电压有何关系时,我们可以利用同一水管,通过他的水流和水压之间的关系做类比。
①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对同一根水管来说,它两端的水压越大,通过它的水流也越(18)(选填“大”或“小”).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同一导体,通过它电流和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可能是:(19).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现,导体两端电压大的时候通过导体的电流却并不一定大,请你思考分析并查找原因,下面选项合理的是(20)。
A 电流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B电流其实与电压是无关的。
C 猜想得到的结论还需要更多实验来验证才具有普遍意义。
三、作图题(共 8 分)16.如图 8 所示,重力为 20 牛的物体A 静止在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 A 对地面的压力F。
浮17. 根据图 9 中所示的电流方向,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空缺处,填入后电阻R 和灯 L 都工作且电压表测灯 L 两端电压。
18. 在图 10 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电键 S 闭合,灯L1,L2 都发光,且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四、计算题(共 25 分)19. 体积为 5×10-3m³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所受的浮力 F 。
20. 在图 11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 R 2 的阻值为 15 欧,闭合电键 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1安,通过电阻R 2 的电流为 0.4 安,求①电源电压;②电阻 R 1 的阻值。
21. 如图 12 所示,均匀长方体甲和薄壁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长方体甲的底面积为 3S 。
容器乙足够高,底面积为 2S ,盛有体积为 5×10-3m³的水。
①若甲的重力为 20 牛,底面积为 5×10-2㎡,求甲对地面的压强 P②求乙容器中水的质量 m 水。
③若将甲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 h 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P 容恰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 P 水的2 倍,求甲的密度ρ甲22. 在图 13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 R1 的阻值为 20 欧,滑动变阻器铭牌已模糊不清, 只能辨识出有“2A ”的字样。
电键 S 闭合后,滑片移动到某位置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A ,电压甲表 V2 的示数为 8 伏(电表量程可以改变)①求电源电压②将滑片 P 移到某处,发现电流表 A 示数已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且电路原件都能正常工作,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③现用 R0 替换 R1 且能使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电路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求替换的 R0 的最大阻值五、实验题(共 18 分)2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装置 A 可以用来探究的规律,装置 B 可以用来做验证原理的实验,装置 C 所示正在做的是实验,测量时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的仪器是(选填“D”或“E”)。
24.在“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中。
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用量筒量出石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克,密度是克每立方厘米。
对比“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个实验,实验所用器材及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均,而实验目的(均填选“相同”或“不同”)。
25.小王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
所有元件均完好,他将电源(电压是 1.5 伏的整数倍)、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建等串联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端点,刚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a)(b)所示。
当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观察到两电表的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他经过思考,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
闭合电建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
当他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中点位置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在下表中,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28 安。
①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欧。
②请根据上述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时的相关信息。
将下表填写完整。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 0.1 欧)26.为了研究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ΔP水与物体体积、质量的关系。
小李和小华两位同学将质量和体积不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1)小李探究,ΔP水与放入物体质量 m 的关系,于是选择质量不同,体积相同的一个物体,先后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测得ΔP水。
实验示意图及相关数据见表一分析比较表一中ΔP水和相关条件。
可得:ΔP水与m 。
(选填“有关”或“无关”)。
表一:(2)小华探究:ΔP水与放入的物体体积 V 的关系,于是选择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合金物体先后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并测得ΔP水。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表二中的第二行和第四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
②小华继续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发现测得数据与表二中的结论不相符合,原因可能是,请填写实验序号6 中的相关数据:ΔP水为帕。
③若容器的容积为V 容。
底面积为 S,在该容器中倒入水的体积为 V 水,将体积为 V 物的合金物体浸没在水中,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所能达到的最大值ΔP水最大= 。
(涉及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1 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2.B3.C4.B5.D6.C7.C8.D二、填空题(1)并联,(2)增大,(3)3,(4)冰的质量,(5)不变,(6)变小,(7)马德堡半球,(8)减小,(9)深度,(10)9.8×106,(11)9.8×105,(12)不变,(13)30,(14)30,(15)0.4,(16)R 短路或 R 2 断路,(17)一定发光,(18)大,(19)对于同一导体,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20) A 、C 三、作图题16-18 略 四、计算题19.F 浮=ρ 液V 排 g=1000kg/m3×5×10-3m³×9.8N/kg=4.9N20. U=U1=U2=I 2R 2=0.4A ×15Ω=6VR 1=U 1/I 1=6V /(1A -0.4A)=10Ω 21.①P 甲=400pa②m 水=5kg③ρ =3000kg/m 322.U=U1+U2=0.5A×20Ω+8V=18V R2=10Ω当 I 最大=2A 时,U1=15V 时,R0 达到最大R0max =15V/2A=7.5V 五、实验题24.液体内部压强,阿基米德,托里拆利,E25. 10Ω,26. 无关;ΔP 水与物体体积 V 成正比;容器已满,有水溢出;13500;ρ水 g(V 容-V 水)/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