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比较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c31f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4.png)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豆制品是一种以豆类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产品。
它是一种健康、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
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浸泡、分离、磨浆、煮熟、过滤、凝固和成型等环节。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第一步,浸泡。
将黄豆放入水中浸泡数小时,目的是使黄豆变软,便于后续的操作。
同时,浸泡可以将黄豆的蛋白质溶解出来,便于磨浆时的分离。
第二步,分离。
将浸泡好的黄豆经过漂磨,去除黄豆皮,然后进行磨浆。
磨浆是将黄豆磨成糊状,可以使用石磨或者高速搅拌机进行磨浆。
磨浆时要添加适量的水,使磨出的豆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第三步,煮熟。
将磨浆好的豆浆放入锅中煮熟,煮熟的时间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控制。
煮熟的豆浆具有较好的口感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且可以提高菌的杀灭效果,增加豆制品的安全性。
第四步,过滤。
将煮熟的豆浆经过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过滤器可以使用纱布或者滤纸进行过滤。
过滤后得到的豆浆比较清澈,可以进一步进行凝固。
第五步,凝固。
将过滤好的豆浆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80-85℃),然后加入凝固剂。
凝固剂可以使用食用石膏或者食用明矾。
加入凝固剂后,豆浆会逐渐凝固成块状。
第六步,成型。
将凝固好的豆腐放入豆腐盒中进行成形。
成形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割或者用模具进行造型。
然后将豆腐放入冷水中冷却,增加豆腐的硬度和质感。
最后,将成型好的豆腐放入水中浸泡,去除凝固剂的残留。
然后进行包装,即可上市销售。
以上就是豆制品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包装,以确保豆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豆制品加工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储存稳定性。
此外,加工车间需要严格卫生操作,确保产品的卫生与安全。
豆腐生产中不同制浆工艺研究_卢义伯
![豆腐生产中不同制浆工艺研究_卢义伯](https://img.taocdn.com/s3/m/a138261cbb68a98271fefade.png)
工 艺 技 术 Vol.28, No.08, 2007
食品工业科技
图 2 不同样品豆腐的营养成分含量比较
脂肪含 量 , 其他 两 组的 豆 腐脂 肪 含量 无 显著 差异
2.2 豆腐出品率比较
(p<0.05)。
5
杂质 (15)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15
有少量可见外来杂质
10
有较多杂质
5
表 2 豆腐感官评定结果统计
1#样
2#样
3#样
色泽
20
20
23
滋气味
28
30
26
组织状态
25
24
29
杂质
13
12
15
总分
86
86
93
对豆腐的商品性有着重要意 义 , 而且也是大豆作为 豆腐加工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 2] 。 由图 3 可以看 出 , 3#样品的豆腐出品率较为显著地高于其他两个 样品 , 而其他两个样品无显著差异 (p<0.05)。 与图 1和图 2对应 , 冷过滤工艺滤出了类似小颗粒蛋白质 的营养成分 , 而加热工艺可使其发生一定程度的变 性 , 从而避免 了在后道的过滤工序和压榨工序中随
DO I :10.13386/j .issn1002 -0306.2007.08.046
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andTechnologyofFoodIndustry
工艺技术
豆腐生产中不同制浆工艺研究
卢义伯 , 潘 超 , 祝义亮 (南京雨润集团技术中心 , 江苏南京 210041)
摘 要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豆制品 , 本文研 究三种不 同的制浆 工艺 对豆腐和豆浆营养 价值 、豆腐 出品率 和感 官质 量的 影响 , 结果表明 :热过滤对 保持 豆腐和 豆浆 营养 价值 、提高 豆腐 出品率和感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 而冷过滤 的作用不 明显 (p<0.05)。
豆制品加工工艺
![豆制品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20518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2.png)
豆制品加工工艺
豆制品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豆浆制作:将大豆洗净后浸泡,浸泡时间根据大豆品种和气候条件而定。
浸泡完成后,将大豆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用磨浆机磨成豆浆。
然后过滤掉豆渣,得到的豆浆即为生豆浆。
2. 加热熟化:将生豆浆加热至特定温度,使其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形成豆腐花。
加热熟化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防止豆浆烧焦或蛋白质过度凝固。
3. 凝固:将加热熟化的豆浆倒入凝固器中,加入凝固剂(如葡萄糖酸-内脂),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成豆腐。
凝固剂的加入量和时机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豆腐的质量和口感。
4. 成型:将凝固后的豆腐花倒入豆腐模具中,上面覆盖纱布,并加压使豆腐花排出多余的水分,逐渐成型。
成型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压力稳定,避免豆腐质地不均。
5. 切割:将成型后的豆腐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以便后续加工和销售。
6. 烹调:根据需求,将豆腐进行炖、炒、炸、煮等烹调方法,制作出各种美味的豆制品。
7. 包装和贮存:将烹调好的豆制品进行包装,密封保存,以防污染和变质。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绝空气、水分和细菌性能。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豆制品加工工艺,如豆浆粉、豆腐干、豆皮、腐竹、豆芽等。
这些工艺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口味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总之,豆制品加工工艺旨在充分发挥大豆的营养价值,制作出美味、健康、多样的豆制品。
不同地域豆干加工工艺的比较研究
![不同地域豆干加工工艺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d3aa2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e.png)
不同地域豆干加工工艺的比较研究作者:骆超宋芬芳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17期豆腐干發明于中国,是指大豆经水浸泡暦浆,凝固得到的由蛋白质、水、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组分组成的蛋白质凝胶物,最后烘干成品。
各种豆腐干的生产都须经过三个步骤:原料处理、制浆和凝固成型。
原料品种、加水量、浸泡时间、制煮浆方式、凝固剂等许多因素都会对豆腐干的质量和产量产生影响。
下面,本文比较了不同地域的豆干加工工艺。
一、豆干的制作程序1.预处理。
将大豆进行清理及浸泡,其目的是清除大豆中的杂质,减少物理性食品安全风险。
同时因为大豆组织坚硬,需进行浸泡软化之后才可磨浆。
2.制浆。
制浆是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磨出的豆糊经过加热、过滤等工序后就会得到豆浆。
传统制浆工艺分为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将加热煮浆放在浆渣分离之前进行还在浆渣分离之后。
3.点浆。
点浆,即豆浆变成豆腐脑(或称豆腐花)的过程,又称点花或点脑。
是将所选择的凝固剂加入到煮沸的豆浆之中,使大豆蛋白产生反应,由溶胶状态转化成为凝胶状态。
现在使用的凝固剂有以下四种:盐类凝固剂:主要分为镁盐和钙盐两类;酸类凝固剂:是有机酸,主要包括枸橼酸、GDl和酒石酸;豆清发酵液:又称为黄浆水、酸浆水、醋水,是以点浆中蛋白质在变性沉淀中析出的上清液或是压榨豆腐的豆清水作为原料,再经过发酵而成;复合凝固剂:同时使用盐类酸类的复合凝固剂,使得生产出来的豆腐在品质各方面均优于单一凝固剂生产的豆腐。
4.脱水。
脱水是指将高水分含量的豆腐胚块经过压榨、风干、晒干等工艺制作得到的低水分含量的豆腐胚块。
不同地区使用的脱水方法有着较大的差异。
压榨脱水:最为常见的方式,是将水分含量高的豆腐胚块用包布包裹后放入箱中压榨,让水分通过,而蛋白凝胶则在豆腐箱中形成豆腐。
风干脱水:是用热风干燥脱水,豆腐因为热空气作用,表面的水分因为蒸汽压力差而逸出,豆腐形成了由外到里的水分梯度,以达到脱水目的。
熟浆工艺豆浆煮浆和分离环节的研究
![熟浆工艺豆浆煮浆和分离环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4c64dd89eb172ded63b784.png)
熟浆工艺豆浆煮浆和分离环节的研究我国传统豆浆生产主要采用生浆工艺,即入豆经过磨浆,先浆渣分离后煮浆,所制得的豆浆豆腥味重,色泽、口感及营养成分较差,工业化水平不高;相比之下,日本及欧关采用熟浆生产工艺,即研磨后的豆糊先煮沸后过滤,这样可以生产出豆香味浓厚、口感醇厚、高蛋白含量的优质豆浆。
“生熟浆”工艺最大的区别在于分离和煮沸两个环节的先后。
若直接采用生浆工艺的设备来进行豆糊的煮浆和分离,容易产生糊底、分离困难、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熟浆工艺的发展。
因此,选用新设备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分析煮浆环节和分离环节对熟浆工艺豆浆品质的影响,从而确立最佳的工艺和设备。
这对于扩大熟浆工艺豆浆的生产、加快豆浆及豆制品的传播、提高我国优质豆浆工业化进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1、工艺流程脱皮入豆按豆水比1:6的比例经湿法粉碎机磨浆,即为前处理样品。
慢速煮浆保温:参考国内外豆浆厂传统煮浆方式,采用夹层蒸气锅煮浆,煮沸豆糊后,保持l0min;慢速传导煮浆:为了比较蒸汽煮浆的效果,采用夹层蒸汽锅,控制蒸汽量,在20min内煮沸豆糊;快速煮浆保温:采用蒸汽喷射煮浆,控制蒸汽量40s煮沸豆糊后维持80s;慢速蒸汽煮浆:采用蒸汽喷射煮浆,控制蒸汽量10-12min煮沸豆糊。
按照前述确定的煮浆方式,制备熟豆糊,以粒径变化和生浆工艺制备的豆渣中蛋自质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在熟浆工艺分离环节的应用效果。
2结果与讨论2.1煮浆土艺对豆浆品质的影响在豆浆生产土艺中,煮浆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钝化豆浆风味及抗营养因子;使入豆蛋白部分变性,利于后续加工(点卤)及人体吸收;灭菌以延长保质期。
由于豆渣参与煮浆,对煮浆工艺和设备的要求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此环节进行工艺选择。
针对常见的两种煮浆方式:间接加热和直接加热,比较四种已知的煮浆方法:漫速煮浆保温、漫速传导煮浆、快速煮浆保温和慢速蒸汽煮浆,其中前两者采用间接加热的方式,后两种采用直接蒸汽喷射方式。
豆浆熟浆关键工艺及熟制过程美拉德反应的研究
![豆浆熟浆关键工艺及熟制过程美拉德反应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dd2a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3.png)
01 引言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3 关键工艺研究
04 美拉德反应研究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豆浆作为一种传统的植物性饮料,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生豆浆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和杂质对其食用安全性造成了影响。因此,豆 浆熟浆工艺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加热等方式消除生豆浆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 浆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此外,熟制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也与豆浆的口感和风味 产生密切关联。本次演示将围绕豆浆熟浆关键工艺及熟制过程美拉德反应的研究 展开讨论,以期为提高豆浆品质提供理论支持。
美拉德反应研究
美拉德反应研究
美拉德反应在豆浆熟制过程中对豆浆的口感和风味产生重要影响。该反应是 氨基酸与还原糖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反应,其产物中的类黑素等物质为 豆浆提供了独特的色泽和风味。然而,过度的美拉德反应会导致豆浆出现焦糖化 现象,对产品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美拉德反应研究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包括加热温度、时间、pH值以及还原糖和氨基酸的浓 度等。为了控制美拉德反应的程度,应在实际生产中合理控制这些因素。此外, 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如间歇加热、添加适量水或蛋白质等来优化美拉 德反应的过程,进一步提升豆浆的品质。
内容摘要
在实验过程中,对每个步骤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同 时,结合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在线 监测。
内容摘要
研究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二次浆渣共熟技术和豆清蛋白发酵液点浆技术可以有效 提高豆干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同时,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引入,大幅提高了生产效 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具体来说,二次浆渣共熟技术使得蛋白质的提取率提高了 30%,
豆制品生产制浆工艺过程中磨浆原理
![豆制品生产制浆工艺过程中磨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bd4b7e011ca300a6c390a3.png)
在豆制品生产中,豆制品的制作就是制取不同性质的蛋白质胶体的过程,而要将大豆原料里面的蛋白质转化为蛋白质胶体,就离不开磨浆这道工序。大豆蛋白存在于大豆子叶的贮藏组织细胞中,外有一层皮膜组织,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质等。当大豆经浸泡时,蛋白体膜同其他组织一起吸水膨胀,在此过程中,蛋白体膜逐步由硬变脆最后变软。处于脆性的蛋白体膜,在受到外界机械破坏时很容易破碎,形成磨糊。理论上磨糊颗粒越细越好,大豆营养物质能够和水进行最大程度的结合,被提取出来,但在实际生产上要考虑豆渣被磨得过细的话会在浆渣分离过程中给生产带来很多操作麻烦,主要是大豆磨得过细,使大豆粗纤维混入豆浆内影响后续豆制品的加工,同时过细的豆渣能够堵塞浆渣分离机的网眼,造成豆浆的过滤困难,形成“欲速则不达”的负面影响。在熟浆工艺生产厂家,如果大豆研磨过细,在对豆渣进行挤压分离时,这些豆渣会吸附较多的浆液被排出,反而造成大豆利用率的降低。同时由于熟浆工艺的浆液黏度较大,若磨浆过细的话,更容易形成堵塞现象。由于国内大厂基本上都是生浆工艺法操作,相对国外主流的热浆工艺法,大豆的磨碎程度可以高一些。
(2)磨糊的粗细度。理论上磨糊的颗粒直径应是2到3微米。感官上磨糊不粗不糟,颜色均匀,没有粒身,无颗粒感。除了与以上所述的加水加料量比例有关外,还与原料的浸泡程度和机械设备方面的因素有关,如磨片的转速、之间的距离,研磨区域等。
(3)温度。磨糊的温度是影响模糊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温度过高,会引起部分蛋白质的变性,从而影响产品的成型和最终的出品率。另外温度过高会加快磨盘中的微生物繁殖,不但对后续产品的消毒灭菌造成压力,容易引起产品卫生的质量问题,而且细菌繁殖会产生酸性物质,影响产品的成型是磨浆机,磨浆原理就是将大豆流入磨浆机空腔中,利用上下膜片的相对摩擦将大豆研碎,同时通过离心运动将磨好的豆糊排出体外。磨糊的粗细依靠调整上下膜片来控制。为保证良好的磨制质量,要控制好:
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区别
![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08ea10bf12d2af90242e673.png)
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区别:
生浆工艺:
1.为了提高大豆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往往采用2次或者3次洗渣,由于生浆长时间暴露在
常温下,微生物繁殖增多,不利于产品的质量。
分离出的豆渣易于腐败变质,不利于重复利用。
2.由于豆渣未与豆乳一起加热,豆渣本身富含的诸多营养物质无法释出到豆乳中,与熟浆工艺
相比,生浆制出豆乳其营养物质含量低于熟浆工艺。
3.由于多次分离的豆乳混合到一起,豆乳浓度较难控制,往往需要工人凭借经验判断,产品的
品质管理较难执行。
4.需要多台离心设备,且多为敞开式煮浆,能耗浪费较大,而且物料很容易遭受环境污染,卫
生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熟浆工艺:
1.磨浆后立即被送入加热釜加热,生浆的停留时间非常短,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停留时间短,
也减少了浆液与空气的接触时间,防止脂肪的氧化所带来的豆腥味.
2.豆渣经过加热杀菌,可以较长时间的保留,可作为其它食品的添加剂,由于豆渣富含食用纤
维,有益于人体的消化系统.
3.豆渣中的营养物质经过加热后充分释出到豆乳中,营养物质含量高于生浆工艺制出的豆乳。
4.整个制作工艺都处于密闭环境内,物料不易遭受外界环境的污染,有较高的卫生安全性。
5.同等处理能力情况下,熟浆工艺的设备数量要少于生浆工艺,占地面积也更小,更节省能耗。
6.本方案采用了无消泡技术,制出的产品符合当今主流的天然健康消费理念,同时也节约了消
泡剂的使用成本。
市场营销部
顺恒大豆食品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16日。
豆制品生产制浆工艺过程中磨浆原理
![豆制品生产制浆工艺过程中磨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012ae56294dd88d0d26be4.png)
豆制品生产制浆工艺过程中磨浆原理在豆制品生产中,豆制品的制作就是制取不同性质的蛋白质胶体的过程,而要将大豆原料里面的蛋白质转化为蛋白质胶体,就离不开磨浆这道工序。
大豆蛋白存在于大豆子叶的贮藏组织细胞中,外有一层皮膜组织,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质等。
当大豆经浸泡时,蛋白体膜同其他组织一起吸水膨胀,在此过程中,蛋白体膜逐步由硬变脆最后变软。
处于脆性的蛋白体膜,在受到外界机械破坏时很容易破碎,形成磨糊。
理论上磨糊颗粒越细越好,大豆营养物质能够和水进行最大程度的结合,被提取出来,但在实际生产上要考虑豆渣被磨得过细的话会在浆渣分离过程中给生产带来很多操作麻烦,主要是大豆磨得过细,使大豆粗纤维混入豆浆内影响后续豆制品的加工,同时过细的豆渣能够堵塞浆渣分离机的网眼,造成豆浆的过滤困难,形成“欲速则不达”的负面影响。
在熟浆工艺生产厂家,如果大豆研磨过细,在对豆渣进行挤压分离时,这些豆渣会吸附较多的浆液被排出,反而造成大豆利用率的降低。
同时由于熟浆工艺的浆液黏度较大,若磨浆过细的话,更容易形成堵塞现象。
由于国内大厂基本上都是生浆工艺法操作,相对国外主流的热浆工艺法,大豆的磨碎程度可以高一些。
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是如何来控制和操作呢?调整大豆磨糊状况的就是磨浆机,磨浆原理就是将大豆流入磨浆机空腔中,利用上下膜片的相对摩擦将大豆研碎,同时通过离心运动将磨好的豆糊排出体外。
磨糊的粗细依靠调整上下膜片来控制。
为保证良好的磨制质量,要控制好:(1)磨制过程加水量与加料量的比例。
砂轮磨作为湿粉碎设备,要求在工作时必须保证一定的加水量。
水和料经磨盘中粉碎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研磨甩出磨膛,形成磨糊。
如果在实际生产中,加水与加料量比例不当的或不能保持稳定,就会影响研磨效果,导致磨糊粗细不均,磨糊浓度出现波动。
因此适当的加水量与加料量的比例是保证磨制质量的基础。
(2)磨糊的粗细度。
理论上磨糊的颗粒直径应是2到3微米。
感官上磨糊不粗不糟,颜色均匀,没有粒身,无颗粒感。
豆腐熟浆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电子版
![豆腐熟浆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ed8c1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3.png)
豆腐熟浆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电子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豆腐熟浆工艺流程详解及操作注意事项豆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其制作工艺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用泡过的生豆子和煮熟的豆子打豆浆有什么区别?营养一样吗?
![用泡过的生豆子和煮熟的豆子打豆浆有什么区别?营养一样吗?](https://img.taocdn.com/s3/m/c0e5a63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e.png)
用泡过的生豆子和煮熟的豆子打豆浆有什么区别?营养一样吗?我做了二十年的餐饮,早餐店也曾经开了十年,而且专卖豆浆和豆腐脑,真的没尝试过用煮熟的豆子打豆浆,先不说用熟豆子打出的豆浆营养价值好与坏,只从口感上来讲,与用生豆子打出的豆浆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它的营养价值还是没有流失的。
用生豆子打豆浆,与用熟豆子打豆浆的区别。
①用生豆子打豆浆虽然用很多种豆子都可以制作豆浆,但我们在平时做豆浆时,最主要的还是选用黄豆为主料制作豆浆,黄豆的价格比较低,而且营养还特别丰富,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多种维生素,并有着豆中之王”之称。
而用黄豆制作的豆制品,也深受我们大家喜爱的,尤其是用黄豆做豆浆,更是我们吃早餐时的首选饮品。
我们在制作豆浆的时候,大多会使用生黄豆来打豆浆,生黄豆经过浸泡以后,在制作成豆浆,它的口感爽滑细腻,并带有浓浓的豆香味儿,而在制作豆浆的过程中,由于把豆渣过滤的非常干净,所以喝起来的口感也很适口,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选用生黄豆来打豆浆。
②用煮熟的的豆子打豆浆有好多朋友,也喜欢将黄豆提前煮熟,然后再打成豆浆,虽然这样做可以节约一些时间,但用煮熟的黄豆打出的豆浆,在饮用口感上与生黄豆打出的豆浆区别还是很大的。
黄豆煮熟以后,它的出浆率是很低的,称它为豆浆,还不如叫做豆糊比较恰当,虽然它在营养成分上,与用生黄豆打出的豆浆相比没有太大损失,但用熟黄豆打出的豆浆,豆渣难以过滤干净,所以我们喝到嘴里的时候,感觉就是像在喝豆糊,而且它的豆香味儿也不是那么浓。
③个人饮食习惯不同用生豆子打豆浆与用熟豆子打豆浆,其实它们的区别就在于食用口感上,这也就应了那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其实在饮食习惯上,我们每个人的口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的人喜欢吃软的,有的人喜欢吃硬的,还有的人喜欢吃甜的,也有的人喜欢吃咸的,但无论怎样,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那我们就该去认同它,不过从我个人饮食习惯上来说,用煮熟的豆子打豆浆我是不太喜欢,我还是喜欢用生黄豆打出来的原汁豆浆,喝起来的味道才更浓,口感也更爽滑。
生黄豆和熟黄豆打豆浆哪个好
![生黄豆和熟黄豆打豆浆哪个好](https://img.taocdn.com/s3/m/0668d03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7.png)
做豆浆用生黄豆和熟黄豆没有区别,相同的营养价值。
1、用生黄豆打豆浆,最终都是要经过加热成熟化这一过程的。
2、由于生豆浆中含有使人中毒和难以消化吸收的皂毒素以及抗胰蛋白酶。
3、建议在加热至沸以后出现泡沫时再加热2到3分钟皂毒素就会逐渐被分解和破坏。
此时可安全的饮用营养丰富的新鲜的豆浆。
4、黄豆类制品最好是吃煮熟的,无论是豆浆还是其它类的,
5、黄豆中所含有的是植物性性雌激素,不属于动物性雌激素。
在人体不会转化为人体雌激素,不会引起人体内雌激素增高的,反而会起到平衡体内激素的作用。
扩展资料:
豆浆、鸡蛋可以同时食用
大豆(包括黄豆和黑豆)中确实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它可以抑制人体胰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但胰蛋白酶抑制剂遇热不稳定,加工成豆浆过程中,经煮沸加热8分钟即可被破坏85%以上,其中虽然尚含少量热稳定蛋白酶抑制剂,但活性较低,不足以干扰到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从营养和健康角度看,豆浆不仅可以和鸡蛋一起吃,还是不错的搭配,营养上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豆浆蛋白质虽属于优质蛋白,但不足之处是蛋氨酸含量较少,而鸡蛋中蛋氨酸含量高,如果一起食用,鸡蛋中丰富的蛋氨酸可以弥补大豆中的蛋氨酸不足,从而提高整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豆浆和鸡蛋不仅可以一起吃,而且还是很好的搭配,但一定要记得,豆浆需要煮熟煮透才能喝。
生、熟浆工艺包浆豆腐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生、熟浆工艺包浆豆腐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98fa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5.png)
生、熟浆工艺包浆豆腐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杨玉美;汤鹏宇;黄道梅;孟繁博;林茂【期刊名称】《现代食品科技》【年(卷),期】2024(40)5【摘要】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制作包浆豆腐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在两种样品中共检测到59种化合物,其中醇类15种、酯类9种、烷烃类2种、醛类18种、酮类11种、酚类2种与其他化合物2种。
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结果表明包浆豆腐中关键性风味物质(ROAV≥1)有23种,其中,正己醛、庚醛、正辛醛、2-庚烯醛、反-2-辛烯醛、癸醛、(E,E)-2,4-壬二烯醛、2-十一烯醛、反式-2,4-癸二烯醛、正戊醇、1-辛烯-3-醇、正庚醇、正壬醇、仲辛酮、2-壬酮和2-正戊基呋喃是两种包浆豆腐共有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对包浆豆腐的独特风味起着重要作用。
反式-2-癸烯醛、2-庚酮是熟浆样品中特有的关键风味物质,壬醛、正壬醇、正己酸乙酯、己酸-2-苯乙酯是生浆样品中特有的关键风味物质。
了解熟浆工艺和生浆工艺制作包浆豆腐的风味物质,这对于包浆豆腐的实际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总页数】9页(P231-239)【作者】杨玉美;汤鹏宇;黄道梅;孟繁博;林茂【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贵阳豆品乐食品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用电子鼻和SPME-GC-MS分析鲍鱼熟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2.不同工艺即食烤鱼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3.剁椒山笋后熟过程中微生物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4.复合香辛料在不同粉碎和浸提工艺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分析5.酿酒用生、熟大米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工艺生产豆腐的营养成分与品质特性的关系
![两种工艺生产豆腐的营养成分与品质特性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716661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6.png)
两种工艺生产豆腐的营养成分与品质特性的关系于寒松;陈今朝;张伟;王玉华;刘俊梅;朴春红;胡耀辉【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5(036)019【摘要】本研究以12个大豆品种为原料,分别采用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制作豆腐,并测定豆腐中的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脂肪含量,同时分析豆腐的得率、保水性、色度以及质构特性.在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之后,通过显著性分析得到在豆腐生产过程中,熟浆工艺相比于生浆工艺更具有一定优势的结论,熟浆工艺不仅能够很好地保留大豆中的营养成分,还对豆腐的得率及品质特性有较好的提升.【总页数】6页(P49-54)【作者】于寒松;陈今朝;张伟;王玉华;刘俊梅;朴春红;胡耀辉【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研究室,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研究室,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研究室,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研究室,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研究室,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研究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研究室,吉林长春 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4.2【相关文献】1.加工工艺对北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 [J], 李小雅;许慧;江杨娟;韩翠萍;孙树坤;王宗莹2.速冻蛋白豆腐营养成分分析及速冻工艺对其质构的影响 [J], 唐晓姝; 胡博; 陈雪梅; 张白曦3.紫甘蓝豆腐的工艺优化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J], 罗清铃; 黄业传; 张可4.原料工艺对豆腐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张笑;潘任;高艺笑;杨婷婷;孙钰姬;刘宁5.大豆蛋白与千叶豆腐品质特性的关系 [J], 王喜波;李良;李杨;聂鑫;廖一;罗佳倩;吕秀莉;刘季善;刘军;王中江;滕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熟浆工艺豆腐名词
![半熟浆工艺豆腐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11e4d989cc22bcd126ff0c11.png)
半熟浆工艺豆腐名词.txt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别人的给予,否则永远是抱怨。
3 工艺名词术语3.1 生浆工艺大豆或大豆饼粕经选料、浸泡、磨糊之后,将豆浆过滤除渣,制得生豆浆,再加热灭菌,制取熟豆浆的工艺。
本工艺优点是操作方便,效率高,易过滤,能源消耗较低,缺点是易受微生物污染而变质,影响豆腐的风味和质量。
3.2 熟浆工艺大豆或大豆饼粕经选料、浸泡、磨糊后,先行加热者糊至沸,而后过滤除渣,制得熟豆浆的工艺。
本工艺的优点是灭菌及时,豆浆不易变质,豆腐的持水性强,口味和弹性好,出口率高。
缺点是熟豆浆粘度大,过滤困难,耗能高。
3.3 半熟浆工艺介于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之间的一种制浆工艺。
将磨得的豆糊加热到60℃或用80℃以上的热水冲糊稀释,而后过滤,再将滤得的热豆浆煮沸成为熟豆浆。
本工艺优点是容易过滤, 出浆率高,蛋白质提取率和利用率均比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高,豆腐的弹性和韧性强,能较早地破坏脂肪氧化酶,去除豆腥味,但须注意防止蛋白质过度变性。
3.4 制浆大豆或大豆饼粕经选料、浸泡、磨糊、分离、煮浆等工序,制取熟豆浆的工艺过程,为豆制品加工的基础工艺。
根据各类豆制品特点,制浆加水量各有不同。
以大豆为原料时,加水量以干豆重量计算,嫩豆腐是9倍,豆腐干是6倍,油豆腐是12倍,老豆腐及其他品种是10~11倍,腐乳坯加水量一般是10倍。
以豆饼为原料时浸泡的用水量是豆饼重量的4倍,制浆时的加水量,嫩豆腐及其他品种是7~8倍。
上述的加水量,增减幅度以不超过10%为宜。
3.5 磨浆又称磨糊。
将浸泡好的大豆或大豆饼粕加水粉碎或研磨成糊状物的过程。
磨糊的目的是破坏大豆细3.6 串浆往含浆豆渣中冲热水清洗,继续进行浆渣分离的操作过程。
串浆的作用,一是增加大豆营养成分的溶出,提高抽提率;二是降低豆浆浓度和粘度,便于过滤;三是调节豆浆浓度,使之适合制做不同种类豆制品的需要。
3.7 滤浆将豆渣从豆浆中过滤分离出去的过程。
熟浆工艺的出品率还真高!
![熟浆工艺的出品率还真高!](https://img.taocdn.com/s3/m/b503330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0.png)
熟浆工艺的出品率还真高!
浆工艺的出品率还真高!
这几天在做熟浆工艺进行豆制品加工的实验,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往常咱们都以为熟浆工艺是好,就是出品率会低一些。
但是通过实验感觉以前的很多想法是错误的。
就拿1公斤大豆来说吧,出12度豆浆能够达到将近6公斤,生浆工艺做好了也就是6公斤的量。
熟浆工艺如果在能够进行洗渣分离的话,出品量会更高一些。
更有意思的事,拿同样12度的豆浆100斤来做老豆腐,做出的老豆腐量熟浆工艺可以达到50斤,而生浆工艺只有40来斤。
感觉熟浆工艺豆腐弹性好,硬度也好。
而生浆工艺的老豆腐有些死。
改善豆浆品质的熟浆工艺技术
![改善豆浆品质的熟浆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23232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7.png)
改善豆浆品质的熟浆工艺技术
余海德;张棣韵;张明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据《本草纲目》记载,豆浆性平味甘,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
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
【总页数】1页(P33)
【作者】余海德;张棣韵;张明
【作者单位】(Missing);(Missing);(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生浆法和熟浆法加工的豆腐品质差异 [J], 郭顺堂
2.生浆法和熟浆法加工对豆浆香气及相应豆腐产品特征的差异 [J], 李景妍;郭顺堂;陈洋
3.添加豆浆对冷冻熟面品质的影响 [J], 何路旦; 郭晓娜; 朱科学
4.熟豆豆浆馒头与传统小麦粉馒头的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对比 [J], 张娟;周媛;张晶晶;唐雯;李彦国;李胜利;张中兴
5.吲熟酯对改善枇杷果实品质的效应研究 [J], 钟秋珍;熊月明;郭林榕;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浆法和熟浆法加工的豆腐品质差异
![生浆法和熟浆法加工的豆腐品质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4db701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c.png)
生浆法和熟浆法加工的豆腐品质差异
郭顺堂
【期刊名称】《大豆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豆乳的制备是豆腐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原料大豆经过浸泡、磨碎等处理。
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被抽提出来,磨碎物经进一步加热、过滤后便获得豆乳。
但是,加热处理在豆乳和豆渣分离前或后进行的差异不仅影响豆腐制品的产率、滋味、口感等,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郭顺堂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4.2
【相关文献】
1.沙棘果汁点浆法生产营养豆腐的工艺研究 [J], 思旭平;赵良忠;谢灵来
2.座浆法在铝板带材精整加工设备安装中的运用 [J], 王懿峰
3.生浆法和熟浆法加工对豆浆香气及相应豆腐产品特征的差异 [J], 李景妍;郭顺堂;陈洋
4.梗叶配比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 [J], 董高峰;田永峰;唐石云;杨晨;尚善斋;司晓喜;刘春波;何沛;刘志华
5.烟粉粒径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 [J], 田永峰;刘志华;董高峰;缪明明;汤建国;朱东来;尚善斋;唐石云;何沛;陈永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比较
从几千年来的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地域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优势,所以一直都在并存。
在2000年前熟浆工艺技术在宫廷豆腐加工过程中就在应用,但随着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过程中,生浆工艺和半熟浆工艺得到了发展。
在现代工业化时代的我国,生浆工艺设备比较成熟和流行,但熟浆设备的开发和研制,也促进了熟浆工艺技术的再度兴起。
在豆制品技术传播到隔海的日本,虽然熟浆工艺在主导地位,但是在冲绳等一些地域,生浆工艺技术和产品同样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在这里,我简要的把两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产品特性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在生产工艺方法上的比较:
生浆工艺主要特征是在豆渣和豆浆分离后在进行煮浆的制浆过程。
而熟浆工艺的主要特征是在煮浆过程完成后再将豆渣和豆浆进行分离的制浆过程。
生浆工艺一般采取三组离心机操作来将豆渣豆浆分离,而熟浆工艺主要是靠设备的一次挤压方式就可以完成浆渣分离。
二、在豆浆的出品率方面:
在人们过去的意识里都认为生浆工艺的出品率相对会比较高。
但是,通过我们对两种工艺方法的比较,我们得到了熟浆工艺的豆浆出品率反而比较高的结果。
主要是因为生浆工艺法中在温度较低时营养物质的转移速度较慢,需要经过多次的清洗豆渣,才能够将大豆中的营养物质提取出来,而熟浆工艺的提取温度较高,比较容易将营养物质提取出来。
另外生浆工艺的离心分离方法的豆渣含水率一般在80%以上,而熟浆工艺的挤压分离可以使豆渣水分的
含水率低于70%。
我们在通过加工生产11Brix豆浆时进行比较,熟浆工艺反而比生浆工艺的提取率高10%左右。
三、在熟浆工艺豆浆在加工豆制品的出品率方面:
熟浆工艺豆浆在老豆腐、豆腐干、百叶的生产过程中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从产量上都超越生浆工艺豆浆。
用同样11Bx浓度和同样量的豆浆来加工老豆腐,熟浆工艺豆浆的老豆腐的产量比生浆工艺高5~10%,豆腐的弹性也比较好。
由此可以判断熟浆工艺在保水性、组织结构伸展性等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四、在豆制品的风味上面:
通过大量研究可以发现在熟浆工艺生产中,具有香甜味的3-甲基-丁醛含量较高,豆腥味的己醛含量较低。
而生浆法加工工艺的结果可以表明3-甲基-丁醛含量较低,豆腥味的己醛含量较高。
熟浆法制备豆浆在豆香味、甜香味、谷物味等非豆腥味方面高于生浆法制备豆浆,在豆腥味方面低于生浆法制备豆浆。
五、在产品的营养健康方面:
在熟浆工艺加工中,具有增加骨骼健康果胶类物质进入豆浆,而生浆工艺的果胶质含量相对较低。
同时熟浆工艺中的脂肪酸氧化酶、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物质被去除的的比较彻底,保证了产品的食品安全性。
另外熟浆工艺中蛋白质的变性效果比较好,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熟浆工艺豆渣可马上进行利用,加工成各类食品,而生浆工艺产生的豆渣不容易利用。
六、在生产管理方面:
1)熟浆工艺简单,容易控制。
生浆工艺为了提高产出率需要多次提取,操作繁琐,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空间。
2)熟浆工艺的自动化操作比较容易实现,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和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