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第十六章-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传染性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本文将探讨传染性疾病 患儿的护理重点,包括预防措施、护理流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常见传染性疾病
流感
季节性流行病,具有高传染性和呼吸道症 状。
手足口病
常见于幼儿,表现为口腔疱疹、手脚疹。
水痘
皮肤疱疹性疾病,通过接触传播。
麻疹
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症状和皮肤疹。
避免给太多食物,给予恰当的液体
来保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3
皮疹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必要时
咳嗽
4
使用医生建议的药物。
饮水保持通畅,避理的注意事项
症状观察
定期记录体温、精神状态和其他症状,及 时报告医护人员。
心理支持
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提供安全和温暖的 环境。
营养支持
戴口罩
在密集人群和患病时应佩 戴口罩,防止呼吸道传播。
传染病患儿护理流程
1
隔离措施
将患儿隔离在单独房间,限制外界人员接触。
2
个人防护
护理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药物管理
按照医嘱给予药物,并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
常见护理问题与解决方法
1
发热
用温水擦身降温,及时给予解热药
呕吐
2
物,保持室内通风。
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适量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家庭教育
向家人传授正确的传染病防护知识,避免 再次感染。
患儿护理的重要性
1 疾病控制
正确的护理可以减少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 险。
2 舒适和安心
关怀和照顾可以缓解 患儿症状,提高其生 活质量。
3 促进康复
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患 儿尽早康复。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15
3.预防性化疗 (1)适应证 ①接种过卡介苗,但结核菌素试验最近2年内 硬结直径增大≥10mm认定为自然感染者; ②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的婴幼儿和少 年; ③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的自然 感染者; 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
16
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 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而同时因其他疾病需较长期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⑦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 患儿。 (2)方法: INH 10mg/(kg.d),疗程6~9个月, 或INH、REP各10mg/(kg.d),总量均≤300mg/d, 疗程3个月。
5
【小儿结核病的特点】
临床表现不同
多发病急,病情进展快, 中毒症状重,易发生合并症。 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有较高的敏感性 易发生全身血行播散 易侵犯淋巴系统 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多能痊愈,以钙化为 主。
6
流行病学
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病人 传播途径: 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 消化道传染 皮肤 胎盘传染者极少 易感人群:未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条件: 结核菌的毒力、数量 机体的抵抗力 遗传因素
3~4天消退,难出现色 素沉着
红晕硬结特征
较硬,深红色,可有 较软,淡红色,边缘不 双圈红晕边缘清楚, 清楚,无水泡或脱屑 可起泡、脱屑 短期内无减弱倾向, 逐渐减弱,3~4年转阴 甚至永久阳性
阳性反应持续时间
14
预 防
1.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并合理治疗结核菌 涂片阳性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措 施。 2.普及卡介苗接种 下列情况禁止接种卡介苗:①先天性胸腺 发育不全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②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③注射局部有湿疹或 患全身性皮肤病;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

精选ppt课件
4
麻疹:
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麻疹病人自出疹前5天至出 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有并发症的患儿,传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 10天.患儿口、鼻、咽气管及眼部分泌物中均含有麻疹病毒, 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的传染性极强 易感儿童接触病人后,几乎100%发病。
免疫。
精选ppt课件
16
临床表现
• 1.潜伏期 14~16日,有时达3周
• 2.前驱期 仅1-2天,症状轻微可有低热、头痛、乏力、食
欲不振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出疹期(1)典型水痘 发热仅1天左右出现皮疹,其特点为:
皮疹分批出现,开始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
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伴有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
精选ppt课件
5
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
1、潜伏期:一般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 2、前驱期(出疹前期):发热开始至出疹,一般
为3~4天。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为首发其中 眼结合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水肿是本病特点)、 麻疹粘膜斑(在发疹前24-48h出现,占90%)其他非 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
麻疹
幼儿急疹
手足口病
麻疹病毒 3~4天出疹热更高 浅红色斑丘疹,疹 间皮肤正常
口腔有麻疹粘膜斑
人疱疹病毒
热退疹出 玫瑰色斑丘疹 软腭有红色小斑点
柯萨奇型及肠道病 毒型EV71
手、足、口腔、肛 周出现丘疱疹, 疱 疹呈圆形或椭圆形 疱疹液较浑浊
精选ppt课件
11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的温湿度。保持水、电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 2.前驱期
仅1-2天,症状轻微可有低热、头痛、乏力、食
欲不振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出疹期(1)典型水痘 发热仅1天左右出现皮疹,其特点为: 皮疹分批出现,开始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 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伴有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 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疹呈向心性布,前 颜部→躯干→四肢。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 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 处。由于皮疹演变过程快慢不一,故同一时间内上述3种形态皮 疹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又一特征。水痘多为自限性,10天 左右自愈。
掌握:结核病的诊断要点与结核菌素实验结果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原发性肺结 核的定义、临床表现,转归及治疗。 熟悉:小儿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了解:结核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 染性疾病。
病因
结核杆菌属分支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性染 色呈红色,分为4型:人型、牛型、鸟型、鼠型。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
临床表现 • (2)重型水痘 发生于肿瘤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病
死率高。
• (3)先天性水痘 孕妇患水痘时可累及胎儿,妊娠早
期感染,可至新生儿患先天性水痘综合征,导致多发性先 天性畸形和自主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常在1岁内死亡。接 近产期感染水痘,新生儿病情多严重,死亡率高。
治疗原则
• 1.对症治疗 保持清洁避免瘙痒 ,疱疹破溃或继发感 • 2.抗病毒治疗 首选阿昔洛韦,发病24小时内使
麻疹:
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麻疹病人自出疹前5天至出 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有并发症的患儿,传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 10天.患儿口、鼻、咽气管及眼部分泌物中均含有麻疹病毒, 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的传染性极强 易感儿童接触病人后,几乎100%发病。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家庭环境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与患儿共用物品;定期清洗家具和玩具。
教育宣传
教育家长和儿童关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护理方法。
心理支持
传染性疾病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往 往比身体症状更大,提供温暖的 关怀和安抚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 和恐惧。
家庭支持
医护团队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对儿童的康复 至关重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
医学观察
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记录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根据观察结果调整护理和 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
给予适当的药物,如退烧药、抗病毒药物等,控制病情并缓解症状。
3
康复阶段
在患儿恢复期,提供适当的康复护理,如营养补充、体力恢复和心童勤洗手;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和患者。
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感冒、 发烧、腹泻等,以及患儿的症状 和治疗方法。
了解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情况, 以及他们抵抗疾病的能力有限的 原因。
1 护理原则
遵守传染病隔离措施,保护其他患者和医护 人员;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水分;注意个人卫 生,如定期更换口罩和手套。
2 护理技巧
掌握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方法;预防并处理儿 童的皮肤病变;提供温馨的关怀和心理支持。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全球交通的快速发展,传染性疾病对患儿健康的影响 日益凸显。本演示将介绍传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照顾这些患 儿。
预防传播途径
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如接触、 空气传播和食物传播,以便采取 正确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和正 确处理食物。
常见传染性疾病
儿童的特点
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的专 业知识和关怀是患儿康复的关键, 积极与他们合作。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精选PPT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精选PPT

1.对症治疗
保持清洁避免瘙痒 ,疱疹破溃或继发 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 涂抹或口服抗组织胺药。


2.抗病毒治疗
首选阿昔洛韦,发病24小时内使 用,疗程7天,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
护理措施

1.皮肤黏膜的护理 2.维持正常体温
温度室内适宜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 抓皮疹,小婴儿剪指甲戴手套。口腔护理 中低度发热不必用药物降温。高热,可以 用物理降温或适量退热剂,忌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瑞氏综合征 的危险,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包括软膏
第一节 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
一、传染病的特点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特异性、传染性、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周期性)、
免疫性
2、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3、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 感人群
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一般护 理
1、建立预诊制度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及时报告疫情 4、密切观察病情 5、促进休息与营养 6、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7、加强心理护理 8、开展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继发感 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麻疹病毒引 起的皮损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 欲下降、高热消耗增加有关。
护理措施
1、维持正常体温 2、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3、保证营养的供给 4、观察病情 5、预防感染的传播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口腔有麻疹粘膜斑
柯萨奇型及肠道病 毒型EV71 手、足、口腔、肛 周出现丘疱疹, 疱 疹呈圆形或椭圆形 疱疹液较浑浊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的温湿度。保持水、电 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静脉补液。 2、对症治疗;体温 超过40者酌情给予小剂量退热剂,但应 避免急骤退热,特别是出诊期。烦躁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频繁剧咳可用镇咳祛痰剂。或雾化吸入。继发细菌感染可 给抗生素。 3、并发症治疗

儿科护理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共152张PPT)

儿科护理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共152张PPT)
。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等 概念 流行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院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减轻家长的压力。 第72页,共152页。 在幼儿园中容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
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 近年来国外试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效果满意,国内已开始使用,适用于12个月以上的健康个体,1~12岁接种1次(0.
本病来势凶险,往往在其病48小时内迅速恶化,患儿持续昏迷、频繁惊厥。 腭部可见有充血或出血性黏膜疹,可先于皮疹出现。 (三)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
肿是本病的特点。 第140页,共152页。
第129页,共152页。
第29页,共152页。
【护理评估】
体征:在发疹前24~48h在下磨牙 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出现0.5~1.0mm 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斑,周围有红晕 ,出疹后1~2天逐渐消失。
第11页,共152页。
2.饮食 可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按病情要
求给予流质、半流质、或软食饮食,尽可能保 证热量的摄入。鼓励患儿多饮水,促进体内毒 素的排泄。昏迷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或静脉补 充营养。
第12页,共152页。
3.做好皮肤、黏膜的护理
防止口腔炎和褥疮的发生。
第13页,共152页。
(六)对症护理
第32页,共152页。
【护理评估】
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肺炎、中耳炎、气管及
支气管炎、心肌炎、脑炎、营养不良和维
生素A缺乏,并可使原有的结核病恶化。 其中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第33页,共152页。
(三)心理-社会状况
患儿
患儿不能正确认 识隔离意义,甚 至认为是因自己 犯错误受到惩罚, 产生孤独、恐惧、 紧张心理,患儿 常常表现出大哭 大闹、拒食、拒 绝治疗、甚至逃 跑等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临床表现】
第二节 水 痘
1.潜伏期10-21天, 平均14天。 2.前驱期前驱期很短、较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流 涕、咳嗽、不适感。 3.出疹期皮疹常在起病日或次日出现,主要在躯干及头面 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小红色斑疹成为丘 疹,6-8小时内发展为水痘泡疹,呈水滴状清亮水泡,周 围红晕,瘙痒感重,24-48小时内变浑浊,然后变干结痂 ,一般不留瘢痕。丘疹、新鲜和陈旧的水痘泡疹以及干痂 在同一部位皮肤同时并存是水痘皮疹的特征性表现。口腔 黏膜、眼结膜、阴道黏膜也可发疹。来自【护理评估】第一节
麻疹
1.健康史 询问患儿与麻疹患者的接触史, 是否接种过麻疹 疫苗。 2.身体状况 了解典型麻疹分四期症状表现 3.社会、心理状况 麻疹传染性极强,患儿需隔离治疗,患儿 活动受到限制会有孤独感,恐惧心理。评估患儿家长对麻疹 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心理反应。患儿出现高热、皮疹及色 素沉着,家长可有紧张不安、焦虑和失望等反应。 4.化验检查 评估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是否 变化,是否检出特异性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并发症】
第二节 水 痘
1.继发皮肤细菌感染 由疱疹继发化脓性感染,以金黄色 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引起脓疱疹、疖、痈、蜂 窝组织炎等。
2. 水痘脑炎 常发生于出疹后2-6天,也可发生在出疹前或 病愈后。症状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
3.水痘肺炎多见于成人和免疫缺陷儿童和新生儿, 常发生 于病后1-6日。呼吸道症状较重,肺部X线病变可持续612周。但皮疹及临床症状多在几周内缓解。 4. Reye综合征在水痘后发生者占10%。
【治疗要点】
第一节
麻疹
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感染。 1.对症治疗 体温超过40°C者酌情给予小量(常用量的1/31/2)退热剂,伴有烦躁不安或惊厥者给于镇静剂,咳嗽重者可 服镇咳剂并行超声雾化吸人。 2.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可按每日10-15mg/kg, 静脉、肌注 或口服酌情而定。 3.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麻疹属于“温热病”范畴,前驱期治则 以辛凉透表为主,出疹期以清热、解毒、透疹为主,恢复期 则治以养阴清余热、调理牌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出疹期出疹顺序与皮疹特点
出疹顺序:自头面部→颈→躯干→四肢
皮疹特点:开始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 直径约2~4mm,散在分布,皮疹痒,疹间 皮肤正常。出疹高峰期皮疹增多,部分融 合,成暗红色。
6
体征:在发疹前24~48h在下 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出现 0.5~1.0mm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 斑,周围有红晕,出疹后1~2天 逐渐消失。
17
病因及发病机制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 出疹性疾病。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人是其 唯一自然宿主,不能在痂皮中存活,在疱疹液 中可长期存活。
病毒侵入机体后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复制,而 后进入血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再次增殖 后释放入血,形成病毒血症。病毒入血往往是 间歇性的,导致患儿皮疹分批出现,且各类皮 疹同时存在。
第十五章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
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 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结膜炎、 上呼吸道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全身皮 肤斑丘疹,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 样脱屑为特征。
冬春季节 6个月-5岁
2
病因
(一)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一般认为发 病前2日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
18
流行病学
传染源: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1~2日至 疱疹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且传染性极强,接触者 90%发病。
传播途径 经空气飞沫传播 直接接触 易感人群:1~6岁儿童多见,传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流行特点:冬、春季高发
19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平均14天 前驱期: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咽痛、咳嗽 出疹期 发热第一天出疹 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依次而生,同
9 幼儿急 人疱疹病毒 轻,高热
淡红色斑丘疹,无 色素沉着
不规则红色斑点或
发热当天出疹 热退疹出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常在出疹1周内出现,占麻疹患儿死因 的90%以上
喉炎:出现频咳 声嘶,甚至哮吼样咳嗽 心肌炎:多见于2岁以下、患重症麻疹或并发肺炎者
和营养不良的患儿 麻疹脑炎:多发生于疹后2~6天,临床表现与病毒性
22
(2)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这是水痘皮疹的又一特征。
(3)黏膜疱疹可出现在口腔、咽、眼结膜、 生殖器等处,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明显。
23
24
严重水痘:
少数体质很弱或正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小 儿,如感染水痘,可发生出血性和播散性皮疹, 可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病死率高。
脑炎相似 结核病恶化
10
如果麻疹的皮疹刚露,色紫发暗,突然消失, 余下无几,稀疏散在,这叫疹子“内陷”,是 不正常的现象,一般由于合并了心肌炎、肺炎 等其它疾病。另外,也可能是由于孩子高烧、 吃饭少、出汗多或腹泻造成体内水分不足,以 致血液循环不好而引起的。
11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 增多。
7
潜伏期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一般为6~18 天,平均为 10天左右。 可有轻度发 热、精神差、 全身不适。
8
也称发疹期, 一般为3~4 天。主要表 现:发热、 上呼吸道炎 和麻疹黏膜 斑。
一般为3~ 5天。皮疹 多在发热 3~4天后 按一定顺 序出现。
为3~5天。 皮疹按出疹 顺序消退, 有米糠样脱 屑及色素沉 着,经1~2 周消退。
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 主要特点: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水肿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麻疹粘膜斑(柯氏斑)
4
3.出疹期: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 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成暗红色,皮 疹痒,疹间皮肤正常。初见于耳后发际, 逐渐延伸至全身。
4.恢复期: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 轻,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素斑。
预防疾病的传播
隔离患儿: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 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 的小儿接种麻疹疫苗
保护易感儿:接触患儿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 果,接种后5日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免 于发病,有效免疫期为1~8周,接触的易感
16 儿隔离观察21天。
第二节 水痘
目的要求
了解水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熟悉水痘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掌握水痘的护理要点与预防措施
2.病原学检查 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麻 疹病毒。
3.血清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 中麻疹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12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病原学检查 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麻疹病
毒。 3.血清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
麻疹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13
治疗要点
对症治疗 中药透疹治疗 预防感染
14
护理措施
高热的护理: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 行降温,尤其是乙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 以免影响透疹
皮肤黏膜的护理 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一次 (禁用肥皂水)
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多饮水
预防感染
15
观察病情变化
时存在——重要特征 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部皮疹最多 并发症:皮肤感染、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
20
出疹期 发热第一天就可发疹, 皮疹性状按红斑疹、丘疹、疱疹、 脓疱、结痂的顺序演变。
21
皮疹特点:
(1)皮疹分批出现,开始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迅速发展为清亮、椭圆形小水疱,3~5mm大小, 周围有红晕,无脐眼。经24小时疱液由透明变为 混浊,疱壁薄易破,瘙痒感重,2~3天开始干枯 结痂,愈后多不流疤痕。 斑丘疹、水疱及结痂同时存在是水痘的重要 特征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三)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过麻 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好发年龄6个月至5岁 的小儿。此病传染性极强,愈后可获终生免疫。
3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可分为以下四期: 1.潜伏期 平均10天(6~18天),在潜伏期
末可有轻度发热、精神差、全身不适。 2.前驱期(出疹前期):以发热、上呼吸道炎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疾病 病原
全身症状
临床症状
皮疹与发热的关系
麻疹
麻疹病毒
重,高热,呼 口腔黏膜斑,红色 吸道症状明显 斑丘疹,疹间有正
常皮肤
发热3-4天出疹
猩红热
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
重,高热,咽 痛明显
全身皮肤帕氏线、口周苍白 圈、杨梅舌
发热1天出疹
风疹 风疹病毒 轻,低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