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PPT课件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7205469b6648d7c1c746c1.png)
皮肤特征性皮疹手心足底是否有皮疹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延长至10天天红眼病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眼部症状完全消失约12周细菌性痢疾是否出现腹泻症状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猩红热皮肤潮红充血特征性皮疹细小皮疹压之褪色自发病后7天流行性感冒发热流涕精神不佳全身酸痛等发病后7天或退热后2天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建议以较长时间为准风疹起病急发热皮疹稍高出皮肤瘙痒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隔离至出疹后5天流行性腮腺炎一概述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水
一.临床表现
痘
潜伏期:10-24d,一般14-16d。出疹顺序: 皮疹首发于头皮、脸或躯干,逐渐延及四肢,呈 “向心性分布”和“四世同堂”。 皮疹特点:疱疹位置表浅,直径为3-5mm, 壁薄易破,形似露水滴,周围绕以红晕。疱疹于l -2d内枯干、结痂,数日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 瘢痕。
31
(4)督促儿童、教师及工作人员正确洗手。 (5)教室、宿舍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 使用排风扇。 (6)让托幼机构及小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每天 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物品、玩具、餐具、公共用具、 厕所等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参见“患儿的居 家治疗”。 (7)在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应根据相关规定,及 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卫生和教育部 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23
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年龄低于3岁的婴幼儿,一旦出 现以下特征之一,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
(1)高热(38.5℃以上)持续2天以上不退。 (2)发热伴有寒战。 (3)面色苍白或变为青紫色。 (4)明显呕吐或头痛。 (5)呼吸浅快。 (6)排除发热、哭闹等因素,心率或呼吸明显增快。 (7)精神倦怠、萎靡。 (8)咳嗽明显加剧或伴有喘息。 (9)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或抽搐。 (10)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 (11)末梢循环不良(肢端凉、苍白或青紫色)。 (12)一般情况虽好,但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或明显降低。 (13)高血糖。 (14)高血压或低血压。 (15)临床或胸片提示合并有肺炎。 (16)心音低钝或心电图异常改变,或心肌酶异常。
水
一.临床表现
痘
潜伏期:10-24d,一般14-16d。出疹顺序: 皮疹首发于头皮、脸或躯干,逐渐延及四肢,呈 “向心性分布”和“四世同堂”。 皮疹特点:疱疹位置表浅,直径为3-5mm, 壁薄易破,形似露水滴,周围绕以红晕。疱疹于l -2d内枯干、结痂,数日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 瘢痕。
31
(4)督促儿童、教师及工作人员正确洗手。 (5)教室、宿舍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 使用排风扇。 (6)让托幼机构及小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每天 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物品、玩具、餐具、公共用具、 厕所等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参见“患儿的居 家治疗”。 (7)在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应根据相关规定,及 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卫生和教育部 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23
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年龄低于3岁的婴幼儿,一旦出 现以下特征之一,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
(1)高热(38.5℃以上)持续2天以上不退。 (2)发热伴有寒战。 (3)面色苍白或变为青紫色。 (4)明显呕吐或头痛。 (5)呼吸浅快。 (6)排除发热、哭闹等因素,心率或呼吸明显增快。 (7)精神倦怠、萎靡。 (8)咳嗽明显加剧或伴有喘息。 (9)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或抽搐。 (10)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 (11)末梢循环不良(肢端凉、苍白或青紫色)。 (12)一般情况虽好,但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或明显降低。 (13)高血糖。 (14)高血压或低血压。 (15)临床或胸片提示合并有肺炎。 (16)心音低钝或心电图异常改变,或心肌酶异常。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d3af4cbb4cf7ec4bfed06c.png)
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患过本病以
后(,1可)质以病获因量得;终与身安免疫全。 管理委员会会议
前驱期 不振等前驱症状。一般时间为1~2日。有的发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 期。前驱期患者已具有传染性
发病期 病过病程症中伴由轻随发而热重2,,0但逐18不渐年同出传现0染某2月病种发传0热染9持病日续特的有时的间症长状短。不多同数。传这染一病时发
期一般又可分为上升期、高峰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
恢复期
体温逐渐下降,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病情好转,直至完全康复
因素,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职责。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2
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2的0基1本8特年征第1季度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入机体 引起的,并能在人群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
染病的质基本量特与性如安下: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1. 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周 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
此病传染性很大,四季均可流行。其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病,迅
速蔓(延1,)患病者因众;多,2但01流8行年过0程2月较0短9,日一般多流行于冬春季。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9
➢ (潜2伏)期症数状小;时2至0一1二8日年。第1季度
➢ 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球结膜充血。
➢ 个别质幼儿量可与出现安暂时全性管皮疹理,或委有员脑膜会炎、会腹议泻等症状。
➢ 经三五天可退热,重症约10天左右。
➢ 部分幼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婴幼儿常
并发中耳炎。 2018年02月09日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10
(3)护理与预防
后(,1可)质以病获因量得;终与身安免疫全。 管理委员会会议
前驱期 不振等前驱症状。一般时间为1~2日。有的发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 期。前驱期患者已具有传染性
发病期 病过病程症中伴由轻随发而热重2,,0但逐18不渐年同出传现0染某2月病种发传0热染9持病日续特的有时的间症长状短。不多同数。传这染一病时发
期一般又可分为上升期、高峰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
恢复期
体温逐渐下降,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病情好转,直至完全康复
因素,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职责。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2
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2的0基1本8特年征第1季度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入机体 引起的,并能在人群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
染病的质基本量特与性如安下: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1. 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周 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
此病传染性很大,四季均可流行。其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病,迅
速蔓(延1,)患病者因众;多,2但01流8行年过0程2月较0短9,日一般多流行于冬春季。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9
➢ (潜2伏)期症数状小;时2至0一1二8日年。第1季度
➢ 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球结膜充血。
➢ 个别质幼儿量可与出现安暂时全性管皮疹理,或委有员脑膜会炎、会腹议泻等症状。
➢ 经三五天可退热,重症约10天左右。
➢ 部分幼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婴幼儿常
并发中耳炎。 2018年02月09日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10
(3)护理与预防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课件)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30701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1.png)
(5)并发症:少数患者可于病程第2~3周并发风湿热或急 性肾小球肾炎。
9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常在80%以上, 严重患者可出现中毒颗粒。
(2)细菌学检查: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有A组乙 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亦可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咽拭涂片以 进行快速诊断。
(3)尿液: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尿蛋白增加,出现红 细胞、白细胞和管型。
10
(三)治疗要点
• 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 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 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应早期应用。青霉素过敏,可选 用红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
11
(四)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 体温过高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猩红热皮疹及瘙痒有关。 • 疼痛与 炎症反应及皮疹有关。
第17章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3节 猩红热
1
(一)概述
1.定义 – 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 后脱屑
2.病因 – 病原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发病机制
4.流行病学
– 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 –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引
• 讲解猩红热的有关知识,介绍患儿的病情、治疗及护理内 容,帮助患儿及家长减轻紧张、焦虑反应,配合治疗及护 理。
• 病程第2~3周易出现并发症,其中以急性肾小球肾炎多 见,应每周查1次尿常规,以便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15
3.减轻疼痛 – 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或用温盐水漱口 – 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 – 咽部疼痛明显时,进行疼痛评估,必要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9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常在80%以上, 严重患者可出现中毒颗粒。
(2)细菌学检查: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有A组乙 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亦可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咽拭涂片以 进行快速诊断。
(3)尿液: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尿蛋白增加,出现红 细胞、白细胞和管型。
10
(三)治疗要点
• 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 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 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应早期应用。青霉素过敏,可选 用红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
11
(四)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 体温过高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猩红热皮疹及瘙痒有关。 • 疼痛与 炎症反应及皮疹有关。
第17章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3节 猩红热
1
(一)概述
1.定义 – 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 后脱屑
2.病因 – 病原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发病机制
4.流行病学
– 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 –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引
• 讲解猩红热的有关知识,介绍患儿的病情、治疗及护理内 容,帮助患儿及家长减轻紧张、焦虑反应,配合治疗及护 理。
• 病程第2~3周易出现并发症,其中以急性肾小球肾炎多 见,应每周查1次尿常规,以便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15
3.减轻疼痛 – 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或用温盐水漱口 – 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 – 咽部疼痛明显时,进行疼痛评估,必要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家庭护理PPT课件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家庭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12ce0df01dc281e43af02d.png)
体、增强体质、开窗通风、少去人群密集 的地方。
16
浙大儿院历年流感阳性率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阳性率(%)
55.00
+35例
2009
50.00
2010
45.00
2011
40.00
2012
2013
35.00
2014
30.00
2015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23Fra bibliotek4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8
感谢聆听
•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 主要症状:发热、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 和疱疹,口腔内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 显,少数患儿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 炎、肺炎等。
11
流行性腮腺炎
12
流行性腮腺炎
• 病因: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 感染;
•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用具 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诺如病毒 • 流行性腮腺炎 • 水痘 • 流行性感冒
4
5
6
诺如病毒
7
诺如病毒
•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消化道传播为主, 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 传播,常在社区、学校、等处引起集体暴 发。
16
浙大儿院历年流感阳性率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阳性率(%)
55.00
+35例
2009
50.00
2010
45.00
2011
40.00
2012
2013
35.00
2014
30.00
2015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23Fra bibliotek4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8
感谢聆听
•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 主要症状:发热、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 和疱疹,口腔内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 显,少数患儿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 炎、肺炎等。
11
流行性腮腺炎
12
流行性腮腺炎
• 病因: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 感染;
•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用具 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诺如病毒 • 流行性腮腺炎 • 水痘 • 流行性感冒
4
5
6
诺如病毒
7
诺如病毒
•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消化道传播为主, 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 传播,常在社区、学校、等处引起集体暴 发。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562c57c77da26924c5b07f.png)
完整版ppt课件
11
(二)重症患儿的护理
1、并发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1)病情观察 (2)高热的护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颅内高压的护理 (5)惊厥的护理
完整版ppt课件
12
(6)饮食与营养 (7)排尿困难的患儿应留置导尿,避免反复按压排尿。 (8)康复护理 2、并发肺水肿(肺出血)患儿的护理 (1)病情观察 (2)做好各项监测 (3)肺水肿的护理 (4)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的应用与护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 3、并发心肌炎患儿的护理
4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者)可出现 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 环衰竭等。
完整版ppt课件
5
1.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头痛、呕 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 体可见颈抵抗、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 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 肿、脑疝。
完整版ppt课件
6
完整版ppt课件
14
出院指导
由于手足口病为传染性疾病,患儿出院 后仍须居家隔离一周并注意饮食卫生, 且部分患儿为好转出院,出院后仍需继 续服用抗病毒药一周,一周后来院复查 血常规,若患儿出院后出现皮疹复发、 肢体抖动、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提 示病情加重,应立即来院就诊。
完整版ppt课件
15
谢谢大家,请指教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珠江
完整版ppt课件
1
何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 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 疹,少数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 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 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 接触等途径传播。
梅毒患儿的护理查房课件
![梅毒患儿的护理查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d2d1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2.png)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肤品 ,以免加重皮肤症状。
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饮食护理
营养均衡
为患儿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 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
入。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以免加重病情。
多饮水
鼓励患儿多饮水,有利于毒素排出 。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护 理计划,包括饮食、休息、药 物治疗、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指 导。
实施护理措施
按照护理计划,对患儿进行全 面、细致的护理,确保患儿得 到及时、正确的护理。
监测护理效果
对患儿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 情况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护理
方案,确保护理效果。
护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位1岁患儿,因母亲患有梅毒而感 染,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 得到有效控制,家庭关系也得到改善 。
预防感染的措施
隔离措施
对梅毒患儿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如 单独病房、避免交叉感染等。
卫生习惯
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 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等。
未来展望与总结
05
梅毒治疗的新进展
新的治疗药物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针对梅毒的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新的药物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小的副作用。
免疫疗法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确保患 儿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梅毒患儿的护理挑
04
战与解决方案
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
心理压力
梅毒患儿及家长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社会歧视、家庭关系紧张等。
应对策略
小儿水痘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水痘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666151680203d8cf2f245f.png)
❖ 6、定时开窗: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 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玻璃可阻挡杀灭病毒的 紫外线)。
❖ 7、物理退烧:水痘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 烧法。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来退烧,以免发生可怕的并发症[5]。
完整版课件
四、并发症
完整版课件
11
❖ (一)继发皮肤细菌感染 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及化脓性链球菌,包括局部皮疹化脓性感染、蜂窝织炎、急 性淋巴结炎、丹毒、败血症等。
❖ (二)神经系统并发症 常见的为脑炎,多发生在病程第3~8天,少数 见于出疹前2周或出疹后3周,症状和脑脊液所见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 仿,病死率为5%~25%。其他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有横断性脊髓 炎、周围神经炎、视神经炎等。
完整版课件
5
二.临床表现
完整版课件
6
❖ 疾病症状 ❖ (一)典型水痘:水痘常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成人少见。潜伏期10~21日,一般
为14日左右。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 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无前驱期症状,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 时出现。发热1~2日后即进人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 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 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部分皮疹从斑疹→丘疹→疱疹→开始结痂,仅6~8小 时,皮疹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疱疹稍呈椭圆形,2~5mm大小,疱疹基部 有一圈红晕,当疱疹开始干结时红晕亦消退,皮疹往往很痒。水痘初呈清澈 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水痘皮损表浅,按之无坚实感,数 日后从疱疹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痂脱后 不留瘫痕,痂刚脱落时留有浅粉色凹陷,尔后成为白色。有的痂疹愈合后, 在正常皮肤上又有新的皮疹出现,故在病程中可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
❖ 7、物理退烧:水痘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 烧法。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来退烧,以免发生可怕的并发症[5]。
完整版课件
四、并发症
完整版课件
11
❖ (一)继发皮肤细菌感染 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及化脓性链球菌,包括局部皮疹化脓性感染、蜂窝织炎、急 性淋巴结炎、丹毒、败血症等。
❖ (二)神经系统并发症 常见的为脑炎,多发生在病程第3~8天,少数 见于出疹前2周或出疹后3周,症状和脑脊液所见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 仿,病死率为5%~25%。其他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有横断性脊髓 炎、周围神经炎、视神经炎等。
完整版课件
5
二.临床表现
完整版课件
6
❖ 疾病症状 ❖ (一)典型水痘:水痘常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成人少见。潜伏期10~21日,一般
为14日左右。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 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无前驱期症状,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 时出现。发热1~2日后即进人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 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 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部分皮疹从斑疹→丘疹→疱疹→开始结痂,仅6~8小 时,皮疹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疱疹稍呈椭圆形,2~5mm大小,疱疹基部 有一圈红晕,当疱疹开始干结时红晕亦消退,皮疹往往很痒。水痘初呈清澈 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水痘皮损表浅,按之无坚实感,数 日后从疱疹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痂脱后 不留瘫痕,痂刚脱落时留有浅粉色凹陷,尔后成为白色。有的痂疹愈合后, 在正常皮肤上又有新的皮疹出现,故在病程中可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PPT课件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b9ada4c77da26925c5b09f.png)
Page
23
(四)、百日咳(多发于冬春季节,5岁以下常见) 1、病因: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 鸡咳、鸬鹚咳。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
Page
24
2、症状: 潜伏期为1-2周,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 尤其夜间最为严重,逐渐转为痉咳期。 痉咳期咳嗽短促,连咳十多声以致数十声无吸气间歇, 脸憋得通红,鼻涕,眼泪流出,最后有一深长的吸气, 发出“鸡鸣”或“犬吠”声,常常将食物吐出。 2—6周后由痉咳期进入恢复期(2—3周)
Page 10
2.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 重要措施。 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 机会感染健康人。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就是切 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积极参加 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人工自动 免疫:菌苗、疫苗、类毒素)
Page
3
2、传染性 病原体经一定的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易感者体内, 引起传染病的发生。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3、流行性 传染病会在人群中造成流行,使某种传染病的发生 率是往年的几倍或几十倍。 当病原体的传染力超过了人群的免疫力时,就会在 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引起流行。 流行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Page
25
3、预防: 1)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 2)加强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和“三浴”,提高抵抗 力 3)注意对空气、物品进行消毒,消除病原体
Page
26
4、护理: 1)对患儿进行隔离护理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3)及时对患儿的痰、口鼻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 4)提供有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多喝水 5)家长对待患儿应耐心,减轻其心理负担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23a25b561252d380eb6efe.png)
3.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 力较弱,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称为对该种传 染病的易感者。 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多,则容 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托幼园所的婴幼儿是典型的易感者。
(三)传染病的预防
1.及早发现并控制好传染源
(1)早发现病人。
(2)早隔离病人,是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乙肝 疫苗 卡介 苗 脊灰 疫苗 百白破 疫苗 白破 疫苗 麻腮风 疫苗 流脑 疫苗 乙脑 疫苗 甲肝 疫苗
出生
2个月 3个月
24h内 、1月
初种
1次 1次 1次
4个月
5~6月 8个月 1岁 1次
1次
1
1 1 2次 2;1
1岁半
2岁 3岁 4岁 1次
1
1
1;1 1
1;1
1
6~7岁
13岁
经基础免疫后,体内获得相当
的种一次,就可使免 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 种称为加强免疫。
二、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
(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 .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 性。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4. 并发症
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多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
疗,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 5. 护理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常洗手洗脸,勤换衣;衣物和用具消 毒;防止庖疹破溃感染。多喝水,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
物,忌辛辣鱼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居室经常通风。如出 现持续高烧、症状加重的患儿,需送医院治疗。
3.保护易感者
(1)增强幼儿的体质。 通过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提 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坚持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提高幼儿对于传 染病的一般抵抗力,这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的 意义。 (2)有计划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提高 机体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6484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1.png)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包括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 抑郁症等。
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行为问题,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
家庭与学校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的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护理技巧与方法
建立信任关系
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 础,应尊重儿童、耐心倾听并理解他 们的感受和需求。
心理发展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访谈、心理测验等 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进 行评估。
03 儿童常见疾病及 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及护理
01
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感冒、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02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异味刺激;指导患儿正确咳嗽、排痰;
给予合理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概述
定义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儿 童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出现 的偏离正常轨道的行为和 情绪表现。
发生率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 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危害
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儿 童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 致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 严重后果。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干预措施
04 儿童营养与饮食 护理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蛋白质
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
脂肪
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碳水化合物
主要能量来源,维持血糖稳定。
维生素与矿物质
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梅毒患儿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梅毒患儿的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bf585ca32d7375a517800c.png)
1
时间:2018.11.24 地点:重症医学科护士站 主持人:张军玲 主讲人:王翠 诊断:1.早期先天性梅毒 2.新生儿肺炎 3.早产儿 4.低体重儿
2
查
房 目
03 02
PICC的拓展
的
学习NCPAP的应用
01
掌握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
01
病例介绍
Please enter the section title here
• 特殊治疗:11-12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1-13至11-20 间断使用,11-20 10:00暂停无创通气改鼻导 管吸氧。
9
专科评分
01 导管滑脱:3分 02 误吸/窒息:9分 03 导管滑脱:6分(11-14)
10
02
治疗护理
Please enter the section title here
22
03
PICC置管的护理
Please enter the section title here
23
• PICC护理与维护
• 导管功能评估 • 冲管和封管 • 更换敷贴及肝素帽 • 导管拔除 • 导管留置期间的问题及处理
• PICC护理特点
• 穿刺困难 • 血管选择范围小 • 免疫力差、易感染 • 置管维护的、难度大 • 不能自控,无表达能力 • 需要密切观察
11
11-12 C反应泛白:58.5mg/L/WBC白细胞:12.53 10~9/L, 中性粒细胞7.16 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7.1%均升高与肺炎 有关,经皮胆红素测量(平均值46.3umol/L),患儿肺功能差, 予以经鼻CPAP应用,促进肺泡发育。 11-12 患儿营养差,吃奶量少,热量供应不足,每天进行肠外 营养输注,考虑浅表外周静脉外渗风险高,于11-14 PICC留置。 11-15 床边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模糊,提示肺炎,继续青霉素, 头孢地嗪应用;患儿能量摄入不足,输蛋白支持治疗。
时间:2018.11.24 地点:重症医学科护士站 主持人:张军玲 主讲人:王翠 诊断:1.早期先天性梅毒 2.新生儿肺炎 3.早产儿 4.低体重儿
2
查
房 目
03 02
PICC的拓展
的
学习NCPAP的应用
01
掌握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
01
病例介绍
Please enter the section title here
• 特殊治疗:11-12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1-13至11-20 间断使用,11-20 10:00暂停无创通气改鼻导 管吸氧。
9
专科评分
01 导管滑脱:3分 02 误吸/窒息:9分 03 导管滑脱:6分(11-14)
10
02
治疗护理
Please enter the section title here
22
03
PICC置管的护理
Please enter the section title here
23
• PICC护理与维护
• 导管功能评估 • 冲管和封管 • 更换敷贴及肝素帽 • 导管拔除 • 导管留置期间的问题及处理
• PICC护理特点
• 穿刺困难 • 血管选择范围小 • 免疫力差、易感染 • 置管维护的、难度大 • 不能自控,无表达能力 • 需要密切观察
11
11-12 C反应泛白:58.5mg/L/WBC白细胞:12.53 10~9/L, 中性粒细胞7.16 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7.1%均升高与肺炎 有关,经皮胆红素测量(平均值46.3umol/L),患儿肺功能差, 予以经鼻CPAP应用,促进肺泡发育。 11-12 患儿营养差,吃奶量少,热量供应不足,每天进行肠外 营养输注,考虑浅表外周静脉外渗风险高,于11-14 PICC留置。 11-15 床边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模糊,提示肺炎,继续青霉素, 头孢地嗪应用;患儿能量摄入不足,输蛋白支持治疗。
《儿童常见病的护》课件
![《儿童常见病的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8c6f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9.png)
一名1岁女孩,出现频繁排便、大便稀溏等 症状,诊断为腹泻。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调整饮食,避免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注意患儿的腹 部保暖。
经过适当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患儿病情逐 渐好转,三天后痊愈。
哮喘护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 患儿情况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 咳嗽等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患儿情况
一名2岁男孩,出现发热、咳嗽、流 涕等症状,诊断为感冒。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患儿多休息, 遵医嘱治疗,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护理效果
经过适当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患儿病 情逐渐好转,一周后痊愈。
腹泻护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
患儿情况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 感染或消化不良引起,表现为频繁排便、 大便稀溏等症状。
腹泻及护理
总结词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形 状改变等。
详细描述
当孩子出现腹泻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家长应合 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暂停不易消化的食物,逐步恢复清淡的 饮食。同时,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若症状持续 不改善,应及时就医。
哮喘及护理
总结词
哮喘是一种功能减退症、糖 尿病等;生长发育迟缓、性早
熟等。
儿童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 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
生。
健康饮食
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 养,避免营养不良和肥
胖。
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 的运动和休息,避免长 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
。
环境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19
二、实验室检查 1、结核杆菌检查 2、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3、血沉检查
三、影像学诊断
四、其他辅助检查
编辑版ppt
20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普及卡介苗接种
3、预防性化疗
编辑版ppt
21
治疗要点
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
1、杀菌药物 2、抑菌药物 3、针对耐药菌株的几种新型抗结核药
• 2.用药护理 禁忌用阿司匹林,避免使用激素类 药物包括软膏
• 3.预防感染传播 隔离至出疹后7天止;保护易 感儿。接种疫苗,推荐在儿童满1周岁后,最 好在12-18个月之间接种水痘疫苗
• 4.健康教育 预防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皮肤 护理
编辑版ppt
15
第八节 结核病
掌握:结核病的诊断要点与结核菌素实验 结果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原发性肺结 核的定义、临床表现,转归及治疗。
4、恢复期:一般为3~5天。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
疹顺序逐渐隐退,可有糠麸样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 着,1~2周后完全消失。
编辑版ppt
6
二、非典型麻疹
三、常见并发症 1、肺炎 2、喉炎 3、心肌炎 4、脑炎
编辑版ppt
7
麻疹与手足口病相鉴别
麻疹
幼儿急疹
手足口病
麻疹病毒 3~4天出疹热更高 浅红色斑丘疹,疹 间皮肤正常
• 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编辑版ppt
12
临床表现
• 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在发病24小 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 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 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 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 心性分布,前颜部→躯干→四肢。躯干 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 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 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编辑版ppt
25
治疗要点
1、无明显症状的原发性肺结核:选用标准 疗法。
2、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采用直接督导 下短程化疗。
编辑版ppt
13
治疗原则
• 1.对症治疗 保持清洁避免瘙痒 ,疱疹破 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 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 2.抗病毒治疗 首选阿昔洛韦,发病24 小时内使用,疗程7天,加用干扰素,可 抑制病毒的复制 ,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 起病毒播散
编辑版ppt
14
护理措施
• 1.皮肤黏膜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皮疹,口腔护理
编辑版ppt
5
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
1、潜伏期:一般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
2、前驱期(出疹前期):发热开始至出疹,一般
为3~4天。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麻疹粘 膜斑、其他。
3、出疹期:一般为3~5天。皮疹多在发热3~4天后
按一定顺序出现,先见于耳后、发际、颈部到颜面
部,然后从上而下延至躯干、四肢,最后到手掌、 足底。
护理
编辑版ppt
10
护理措施
1、维持正常体温 2、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3、保证营养的供给 4、观察病情 5、预防感染的传播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6、健康教育
编辑版ppt
11
第三节 水痘
• 流行病学 水痘病人→飞沫或直接 传播→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 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一周都有传染性。 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
编辑版ppt
3
第二节 麻疹
掌握:麻疹的早期诊断要点及典型麻疹的 临床经过;麻疹与其它常见出疹性疾病 的鉴别诊断要点;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熟悉:其他类型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的 防治原则及方法。
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
编辑版ppt
4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 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人是主 要的传染源。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 麻疹病人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 染性。
编辑版ppt
23
原发型肺结核的病理转归:
1、吸收好转
2、进展
3、恶化
编辑版ppt
24
临床表现
• 轻者可无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被发现。
• 一般起病缓慢,可有低热、盗汗、食欲 不佳、疲劳等结合中毒症状。
• 婴幼儿及症状较重者,可突起高热 39~40℃,但一般情况尚好,与发热不 相称,持续2~3周后转为低热,并伴有 结核中毒症状。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第一节 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
一、传染病特点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特异性、传染性、 流行性、免疫性
2、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 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3、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 径、易感人群
编辑版ppt
2
二、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
1、建立预诊制度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及时报告疫情 4、密切观察病情 5、促进休息与营养 6、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7、加强心理护理 8、开展健康教育
熟悉:小儿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了解:结核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肺 结核的病理变化。
编辑版ppt
16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 染性疾病。
病因
结核杆菌属分支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 性染色呈红色,分为4型:人型、牛型、鸟型、 鼠型。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
编辑版ppt
17
发病机制
口腔有麻疹粘膜斑
人疱疹病毒
热退疹出 玫瑰色斑丘疹 软腭有红色小斑点
柯萨奇型及肠道病 毒型EV71
手、足、口腔、肛 周出现丘疱疹, 疱 疹呈圆形或椭圆形
疱疹液较浑浊
编辑版ppt
8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中药治疗 4、并发症治疗
编辑版ppt
9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五、护理评价
• 结核菌引起人体的发病不仅取决于细菌 数量、毒力,更主要是机体免疫功能有 关,尤其是细胞免疫的强弱。
• 机体感染结核菌后,在产生免疫力同时, 也产生变态反应,结核免疫和变态反应 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
编辑版ppt
18
辅助检查
一、结核菌素试验
1、试验方法 2、结果判断 3、临床意义:
1)阳性反应 2)阴性反应
二、化疗方案
1、标准疗法 2、两阶段疗法 3、短程疗法
编辑版ppt
22
原发型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初次侵入人 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 主要类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 巴结结合。
病理
• 基本病变为渗出、增殖、坏死。典型的原发综 合征呈“双极”病变,即一端为原发病灶,一 端为肿大的肺门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