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与体会
止痒措施
根据医嘱使用止痒药物, 减轻患儿瘙痒不适。
衣物选择
为患儿选择宽松、柔软的 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 ,加重症状。
饮食护理
• 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 补充维生素: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 餐具消毒:对患儿使用的餐具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 通过以上护理管理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减轻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促进康复。同时,这些措施也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
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并 记录变化,以及时发现和 处理发热情况。
降温措施
根据医嘱,采用适当的降 温方法,如温水擦浴、退 热贴等,避免高热引发惊 厥。
补充水分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 发热导致的水分流失。
皮肤护理
疱疹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疱疹 破裂,防止继发感染。若 疱疹破裂,可涂擦抗菌药 膏。
护理经验分享
隔离措施
口腔护理
对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对患儿的分 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为患儿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减 轻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可使用生理盐水 漱口,避免使用刺激性口腔清洁用品。
皮肤护理
饮食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疹, 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膏涂抹皮 疹处,促进愈合。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 食物,减轻口腔疼痛。鼓励患儿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措施
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 高防治水平。同时,关注患儿的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和家长 的焦虑情绪。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七章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麻疹2.麻疹粘膜斑(柯氏斑)3.百日咳4.流行性腮腺炎5.原发型肺结核二、选择题1.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呼吸道传播B 虫媒传播C 消化道传播D 血液传播E 皮肤接触传播2.关于水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B 以全身出现疱疹为特征C 感染水痘后可持久免疫D 水痘痂皮有传染性E 冬春季发病率高3.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由腮腺炎病毒所致B 是腮腺的非化脓性肿痛C 腮腺部位皮肤红肿D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E 隐性感染者可为传染源4.早期发现麻疹的最有价值的依据是:A 呼吸道卡他症状B Koplik spotsC 颈部淋巴结肿大D 1周前有麻疹接触史E 躯干有皮疹5.典型麻疹的皮疹特点是A 红色粟粒疹B 疹间无正常皮肤C 玫瑰色斑丘疹D 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脱屑E 出血性皮疹6.麻疹的隔离期是A 隔离到起病后1周B 隔离到出疹后1周C 无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5天D 隔离到疹退后3天E 隔离到疹退后21天7.水痘患儿限制使用的药物是A 无环鸟苷B 孔雀绿C 肾上腺皮质激素D 丙种球蛋白E 抗菌素8. PPD试验(+++)表明A 硬结直径<5mmB 硬结直径5~9mmC 硬结直径10~19mmD 硬结直径20mm以上E 注射部位有水疱、坏死9.以下描述不符合原发性肺结核临床特点的是A 可出现白日咳样痉咳B 可不出现任何症状C 肺部体征明显D 可出现肝脾肿大E 可有疱疹性结膜炎10.小儿感染结核菌后至PPD试验阳性的时间是A 2~4周B 4~8周C 8~10周D 10~12周E 12~16周11.麻疹前驱期症状不包括A 发热B 咳嗽、流涕C 麻疹粘膜斑D 食欲下降E 尿频、尿急、尿痛12.判定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是A 脑脊液压力增高B 脑脊液蛋白增高C 脑脊液氯化物降低D 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E 脑脊液中糖降低13.小儿结核病最多见的类型是A 原发性肺结核B 浸润性肺结核C 肠结核D 粟粒性肺结核E 结核性脑膜炎14.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的出疹性疾病是A 麻疹B 幼儿急疹C 风疹D 猩红热E 水痘15.发热3-4天出疹,出疹期体温更高的疾病是A 麻疹B 幼儿急疹C 风疹D 猩红热E 水痘16.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的症状是A 明显头痛B 性情改变C 嗜睡D 脑膜刺激征E 惊厥17.抗结核治疗时首选与必选的药物是A 异烟肼B 吡嗪酰胺C 乙胺丁醇D 胺硫脲E 乙硫异烟胺18.结核性脑膜炎进入晚期的特征是A 昏迷、惊厥频繁发作B 脑膜刺激征C 颅神经受损D 腹壁反射消失E 偏瘫或肢体瘫痪19.麻疹的出疹顺序是A 头面--耳后--躯干--四肢末端--全身B 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手掌足底C 四肢末端—头面—躯干—背部—胸部D 四肢末端—躯干—头面—耳后发际E 四肢末端—头面—耳后发际—前胸—后背20.麻疹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A 脑炎B 肺炎C 喉炎D 心内膜炎E 结核病恶化21.患儿2岁,高烧4-5天,1天来全身出疹,为红色粟粒大小斑丘疹,疹间皮肤不充血,精神食欲差,伴有流涕畏光,咳嗽重,最可能的诊断是A 麻疹B 风疹C 幼儿急疹D 猩红热E 水痘22.护士门诊分诊,早期发现麻疹的最有价值的依据是A 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及结膜充血B 口腔粘膜柯氏斑C 颈部淋巴结肿大D 1周前有麻疹接触史E 身上有皮疹23.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 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B 易感儿按时接种麻疹疫苗C 患儿停留过的病室要彻底通风D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注射免疫球蛋白E 流行期间易感儿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24.百日咳痉咳期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B 发热C 咳嗽日轻夜重D 白细胞数增高E 颈面部水肿25.水痘的出疹顺序是A 躯干、头皮、脸面和四肢B 躯干、四肢、头皮和脸面C 头皮、脸面、躯干和四肢D 四肢、躯干、脸面和头皮E 先脸面、后躯干和四肢26.对流行性腮腺炎腮肿的护理,不合适的措施是A 肿胀处可冷敷B 腺肿处可用醋调青黛散外敷C 宜进食易消化和清淡的软食D 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E 多进食水果,果汁26.观察PPD反应结果的时间为A 12小时B 12-24小时C 24-48小时D 48-72小时E 72小时27.PPD结果判断中,正确的是:A 小儿PPD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结核B 小儿PPD强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结核C PPD硬结5mm以上为强阳性D PPD强阳性表示病情较重E PPD强阳性表示曾接种过卡介苗28.结核患儿PPD阴性,不包括A 初次感染4-8周内B 严重结核病C 1岁以内患儿D 合并麻疹E 合并重度营养不良29.结核自然感染,PPD阳性反应的特点,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硬结质地硬,颜色深B 反应持续时间可达7-10天C 硬结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及脱屑D 硬结直径多在15cm以上E 自然感染后PPD阳性持续2-3年30.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是A 脑脊液压力增高B 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C 脑脊液放置24小时有薄膜形成D 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E 脑脊液中糖和氯化物降低31.小儿结核病最多见的类型是A 原发性肺结核B 空洞型肺结核C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D 粟粒性肺结核E 结核性脑膜炎32.典型水痘皮疹的特点不包括A 呈向心性分布B 初起为细小红色斑丘疹C 同时并存丘疹、水疱疹及结痂D 结痂脱落常有瘢痕E 皮疹常分批出现,每批历时1-6天33.患儿,6岁,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躯干多见,四肢末端稀少,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变成小水疱,痒感重。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与患儿共用物品;定期清洗家具和玩具。
教育宣传
教育家长和儿童关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护理方法。
心理支持
传染性疾病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往 往比身体症状更大,提供温暖的 关怀和安抚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 和恐惧。
家庭支持
医护团队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对儿童的康复 至关重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
医学观察
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记录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根据观察结果调整护理和 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
给予适当的药物,如退烧药、抗病毒药物等,控制病情并缓解症状。
3
康复阶段
在患儿恢复期,提供适当的康复护理,如营养补充、体力恢复和心童勤洗手;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和患者。
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感冒、 发烧、腹泻等,以及患儿的症状 和治疗方法。
了解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情况, 以及他们抵抗疾病的能力有限的 原因。
1 护理原则
遵守传染病隔离措施,保护其他患者和医护 人员;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水分;注意个人卫 生,如定期更换口罩和手套。
2 护理技巧
掌握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方法;预防并处理儿 童的皮肤病变;提供温馨的关怀和心理支持。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全球交通的快速发展,传染性疾病对患儿健康的影响 日益凸显。本演示将介绍传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照顾这些患 儿。
预防传播途径
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如接触、 空气传播和食物传播,以便采取 正确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和正 确处理食物。
常见传染性疾病
儿童的特点
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的专 业知识和关怀是患儿康复的关键, 积极与他们合作。
传染性疾病患儿隔离措施
传染性疾病患儿隔离措施
一、科室收到疑似传染性疾病患儿后,应分室由专人进行护理,并立即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追踪检查结果。
二、化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儿为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将患儿转入隔离室,由专人进行护理,并通报科室全体医务人员,设定蓝色醒目标识。
三、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认真做好手卫生的管理,防止交叉传播。
工作人员离开隔离室时,应脱隔离衣、脱手套、洗手,再进行手卫生消毒后,方可离开隔离室。
四、患儿所用物品均选用一次性物品,诊疗用品应专用,每次用后及时清理、消毒。
五、加强诊疗环境的管理,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每天对隔离室的空气、物表、地面进行消毒。
六、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七、传染性疾病患儿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并有标识。
八、患儿转诊前需通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取相应的传播控制措施。
九、患儿出院后,应对患儿所使用过的暖箱、病室空气、物表、地面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处理。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体温过高时应遵医嘱予以降温处理。
2、观察患儿咽痛及肿胀情况,有无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有无淋巴结肿大表现。
3、观察患儿有无剧烈腹痛,防止脾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措施1、饮食与休息:予以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鼓励多饮水,急性期卧床休息,伴脾肿大者避免剧烈运动,身体防碰撞。
2、维持正常体温: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高热患儿遵医嘱予以降温处理。
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衣服,防止着凉。
3、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咽部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观察有无突发腹痛等脾破裂先兆症状。
三、健康指导要点1、有脾肿大患儿2-3周内避免与腹部接触的运动,以防发生脾破裂。
2、患儿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3、加强营养,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四、注意事项1、咽部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注意观察病情。
2、脾肿大患儿尽量卧床休息,腹部防止碰撞。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对策及安全管理
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对策及安全管理猩红热的概述猩红热是由A群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者发热、咽痛、皮疹等临床表现。
病情一般可自行缓解,但也有少数严重病例出现心肌炎、肾炎等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儿童是猩红热的主要感染人群,特别是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环境中易发生流行。
因此,对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和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对策隔离措施猩红热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对患者需实行隔离措施,以避免传染给他人。
具体隔离措施包括:1.将患儿独立隔离,单独居住或单独加强隔间。
2.佩戴口罩、手套等隔离措施。
3.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消毒。
4.保证患儿的个人卫生,清洁身体和环境。
药物治疗猩红热的治疗一般应在医院内进行,定期检查患者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治疗和镇痛退烧等辅助治疗。
饮食调理猩红热患儿应遵循饮食调理原则,包括饮食清淡、多喝水、多食用蔬菜水果等。
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过度等不良饮食习惯。
安全管理感染控制在医疗机构中,对猩红热患儿的感染控制尤为重要。
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定期消毒和清洁机构内环境、设备等,严格实行医院感染处置方案,有效防控疾病传播。
家庭安全管理猩红热患儿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家庭也应做好防控工作。
如:定期通风消毒房间,对儿童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进行清洁和消毒等。
家长或监护人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技巧,如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合理营养等。
保持患儿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多和家人交流、陪伴且不过多提及病情。
总结猩红热对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环境中易发生流行,对于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对策和安全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隔离、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措施,以及加强防范、加强感染控制、规范治疗等安全管理手段。
同时加强相关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协作意识。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1.猩红热患儿应隔离到A.体温正常B.症状消失C.青霉素治疗后10天D.咽拭子培养2次阴性后E.症状完全消失,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答案:E2.水痘患儿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A.维生素CB.糖皮质激素C.对乙酰氨基酚D.阿昔洛韦E.维生素B12答案:B3.水痘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食物传播B.虫媒传播C.土壤传播D.体液传播E.接触传播答案:E4.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的作用机制是A.解除气管痉挛B.减少并发症发生C.使机体产生免疫力D.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E.杀灭白喉杆菌答案:D5.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重要的传染源是A.带菌者B.重型患者C.轻型患者D.羊E.急性起病者答案:C6.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为A.腮腺肿大前6天至腮腺肿胀消失B.腮腺肿大开始至腮腺肿胀消失C.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7天D.腮腺肿大前1天至消肿后3天E.腮腺肿大开始至腮腺肿胀消退后9天答案:D7.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A.儿童及青少年B.青壮年多见C.普遍易感D.6岁以内者不患病E.以1~3岁儿童多见答案:A8.关于麻疹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对症治疗B.预防感染C.有并发症的采取综合性治疗D.中药透疹治疗E.用频谱仪照射加速皮疹消退答案:E9.下列疾病可引起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增高的是A.流行性腮腺炎B.水痘C.猩红热D.麻疹E.风疹答案:A10.猩红热患者取咽拭子可见A.多核巨细胞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葡萄球菌D.白色念珠菌E.埃可病毒答案:B11.有关麻疹的护理错误的是A.发热时应用药物或物理方法迅速降温B.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C.多饮开水D.及时清除鼻痂,保持呼吸道通畅E.病房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答案:A12.水痘临床症状为A.水痘为自限性,一般7日左右自愈B.帕氏线C.疹退留有色素沉着D.皮疹连续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性状皮疹E.潜伏期为1~12天答案:D13.麻疹的检疫期为A.7天B.18天C.21天D.28天E.32天答案:C14.关于麻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通过飞沫传播B.病人是唯一传染源C.感染后可终身免疫D.前驱期无传染性E.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性答案:D15.关于水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皮疹成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B.仅由呼吸道传播C.皮疹呈向心性分布D.病人是唯一传染源E.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病程10天左右答案:B16.关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升高B.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边界不清C.经飞沫传播D.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E.易并发中耳炎答案:E17.不符合猩红热的特点的是A.皮疹间皮肤正常B.口周苍白圈C.杨梅舌D.帕氏线E.脱皮后无色素沉着答案:A18.猩红热易出现的并发症是A.肺炎B.睾丸炎C.脑炎D.急性肾小球性肾炎E.急性胰腺炎答案:D19.对流行性腮腺炎腮肿的护理,以下不合适的是A.可进食水果、果汁和补充维生素C片B.肿胀处可冷敷C.腺肿处可用醋调青黛散外敷D.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E.宜进易消化和清淡的软食答案:A20.关于中毒性痢疾的特点除外的是A.全身中毒症状早于消化道症状B.腹痛明显C.突起高热、抽搐昏迷、休克和呼吸衰竭D.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E.脑型可有剧烈头痛,呕吐、昏迷答案:B21.中毒性痢疾时的护理要点不包括A.观察生命体征B.用药前作大便培养C.防止肛门和直肠脱垂D.记录大便次数、性状E.做好抢救的准备答案:C22.有关传染病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A.管理好传染源B.早发现,隔离传染病人C.早报告,甲类传染病农村不超过48小时D.免疫接种E.切断传播途径答案:C23.治疗儿童中毒性菌痢不宜选用的抗生素是A.阿米卡星B.卡那霉素C.头孢噻肟D.诺氟沙星E.氨苄西林答案:D24.下列哪类生物属于寄生虫A.病毒B.细菌C.衣原体D.支原体E.医学原虫答案:E25.一般传染病的前驱期持续的时间为A.0~1天B.1~3天C.4~5天D.5~6天E.7天答案:B26.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A.有病原体B.有可控性C.有传染性D.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E.有感染后免疫性答案:B27.下列哪项属于麻疹病毒A.副黏液病毒科B.反转录病毒科C.黄病毒科D.小RNA病毒科E.小mRNA病毒科答案:A28.下列哪项是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A.粪-口传播B.血液/体液传播C.空气飞沫传播D.接触传播E.母婴垂直传播答案:C29.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草绿色链球菌B.猩红热的传染源主要是大猩猩C.猩红热的病原体外界生活力很弱D.猩红热的病原体能产生致热性外毒素称为红疹毒素E.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不能引起化脓性病变答案:D30.下列哪项是腮腺炎病毒的特点A.腮腺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B.对外界抵抗力弱C.属于DNA病毒D.主要经消化道侵入人体E.主要感染青壮年答案:B31.下列哪项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特点A.由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B.危重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C.主要通过接触传播D.病后免疫力持久E.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答案:E32.下列哪项检查对确诊麻疹具有早期诊断价值A.血常规B.尿常规C.心肌酶谱D.麻疹IgM抗体E.鼻咽分泌物培养答案:D33.下列哪项不是麻疹的治疗原则A.病毒唑是治疗麻疹的特效抗病毒药物B.应加强护理、对症治疗C.以预防感染为原则D.有并发症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E.对麻疹患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答案:A34.下列哪项不是水痘的治疗原则A.可用维生素B12肌内注射B.可使用激素缓解炎症反应C.可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及血浆支持D.首选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E.高热时可给予解热药但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答案:B35.下列哪项可能是猩红热患儿的血常规的检查结果A.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占40%以.上B.白细胞总数降低,中性粒细胞60%~80%C.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80%以上D.白细胞总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白细胞总数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答案:C36.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虫媒传播B.血液传播C.飞沫传播D.消化道传播E.接触传播答案:C37.下列哪项是确诊猩红热的依据A.有发热、咽痛、周身出现密集分布的斑丘疹B.血中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抗生素治疗有效D.病人中毒症状重或伴有休克E.咽拭子或病灶病原体培养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答案:E38.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食物传播B.虫媒传播C.飞沫传播D.消化道传播E.血液传播答案:C39.下列哪项是治疗猩红热首选的药物A.青霉素B.红霉素C.链霉素D.氯霉素E.头孢菌素答案:A40.下列哪项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特点A.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B.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C.部分患者可出现脂肪酶减低D.病程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E.不容易出现胰腺炎、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答案:D41.我国法定传染病当中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和霍乱B.鼠疫和伤寒C.霍乱和伤寒D.鼠疫和出血热E.霍乱和出血热答案:A42.根据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传染病分为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E.六类答案:B43.关于法定传染病分类,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流行出血热属于丙类传染病B.狂犬病属于甲类传染病C.手足口病属于丙类传染病D.风疹属于乙类传染病E.肺结核属于丙类传染病答案:C4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恢复期E.复发答案:A45.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虫媒传播性疾病A.麻疹B.流行性腮腺炎C.猩红热D.流行性乙型脑炎E.水痘答案:D4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城镇要求2小时内上报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可与其他人同一病室C.农村要求6小时内上报D.对病人予以隔离治疗E.对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期限应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答案:B47.传染病潜伏期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A.协助传染病诊断B.流行病学调查C.确定检疫期限D.确定治疗方案E.估计病情和预后答案:C48.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因素是()。
针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案
针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案
简介
小儿流行性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特点是高发、传播快。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案,帮
助家长和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病儿童。
护理方案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通风,及时开窗换气,减少病
毒滞留。
2. 维持室内湿度:适当增加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有助于缓解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3. 饮食调理:给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增强免疫力。
避免给儿童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4. 适当休息:患病期间,尽量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
于恢复身体健康。
5. 衣物保暖: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给儿童添加或减少衣物,
保持舒适的体温。
6. 症状缓解:根据医生建议给予适当的药物缓解儿童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
7. 保持卫生:定期更换被褥、衣物等,保持卫生环境清洁,减少细菌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1. 避免患病儿童与其他健康儿童接触,以防传播病毒。
2. 定期观察患病儿童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3.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给予药物治疗,并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4. 定期进行儿童健康体检,提前预防和发现疾病。
以上护理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措施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 入机体,在局部黏膜或淋巴组织 中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进 而导致全身性感染。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患儿通常会出现口痛、厌食、低热等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 小疱疹或小溃疡。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手足口病可分为普通型和重型。普通型表现为手 、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和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重型可出现神经系统 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记录病情
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发热时间、皮疹出现和消退时间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发展情 况。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肌炎监测及干预措施
01
监测患儿心率、心律及 心音变化,定期进行心 电图检查。
02
发现异常心音或心律失 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并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03
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刺 激,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
04
遵医嘱给予营养心肌药 物治疗,并观察药物疗 效及不良反应。
肺水肿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案
01
02
03
04
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 及深度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
难、发绀等表现。
监测患儿肺部体征,定期进行 肺部听诊。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
发现肺水肿征象时,立即报告 医生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如
居民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手足口病的预 防和控制工作,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 报告。
部门协作
卫生、教育、疾控等部门加强协作, 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
THANKS
鉴别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口蹄疫、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例如,口蹄疫主要发 生在畜类动物中,人类感染罕见;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发生在口腔后部;水痘的皮疹则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 肢近端,呈向心性分布。
流行性感冒在儿童中的预防和护理
流行性感冒在儿童中的预防和护理
简介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是易感人群之一。
本文档旨在介绍流行性感冒在儿童中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以帮助家
长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
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简单策略:
1. 注重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等良
好的个人卫生惯。
2. 定期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按时给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3. 避免接触患病者:尽量避免儿童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特别
是在流感高发季节。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5. 增强免疫力: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并鼓
励适量的户外活动。
护理方法
若儿童患上流行性感冒,以下护理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促
进康复:
1. 休息和睡眠:确保儿童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抵
抗病毒。
2. 充分饮水:给予儿童充足的水分,帮助保持体液平衡,缓解
喉咙痛和咳嗽。
3. 温暖湿润的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
空气湿度,缓解咳嗽和鼻塞。
4. 适当药物治疗:按医生建议使用适当的非处方药物缓解发热、头痛和鼻塞等症状。
5. 饮食调理:提供易于消化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应根据儿
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儿科护理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共152张PPT)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院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减轻家长的压力。 第72页,共152页。 在幼儿园中容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
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 近年来国外试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效果满意,国内已开始使用,适用于12个月以上的健康个体,1~12岁接种1次(0.
本病来势凶险,往往在其病48小时内迅速恶化,患儿持续昏迷、频繁惊厥。 腭部可见有充血或出血性黏膜疹,可先于皮疹出现。 (三)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
肿是本病的特点。 第140页,共152页。
第129页,共152页。
第29页,共152页。
【护理评估】
体征:在发疹前24~48h在下磨牙 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出现0.5~1.0mm 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斑,周围有红晕 ,出疹后1~2天逐渐消失。
第11页,共152页。
2.饮食 可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按病情要
求给予流质、半流质、或软食饮食,尽可能保 证热量的摄入。鼓励患儿多饮水,促进体内毒 素的排泄。昏迷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或静脉补 充营养。
第12页,共152页。
3.做好皮肤、黏膜的护理
防止口腔炎和褥疮的发生。
第13页,共152页。
(六)对症护理
第32页,共152页。
【护理评估】
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肺炎、中耳炎、气管及
支气管炎、心肌炎、脑炎、营养不良和维
生素A缺乏,并可使原有的结核病恶化。 其中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第33页,共152页。
(三)心理-社会状况
患儿
患儿不能正确认 识隔离意义,甚 至认为是因自己 犯错误受到惩罚, 产生孤独、恐惧、 紧张心理,患儿 常常表现出大哭 大闹、拒食、拒 绝治疗、甚至逃 跑等
儿童传染病的护理和防控
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饮食营养
营养均衡
确保儿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保障身体健康发育。
多样化饮食
根据儿童年龄和口味,提供水果、蔬菜、肉类、鱼类等丰富的饮食选择。
饮食调理
适当调整食物种类、烹饪方式和进食时间,帮助儿童更好地消化吸收营养。
补充必需营养
大多数实验室检查可在2-3个工作日内出具结果。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和监测儿童传染病的关键手段。常见的检查包括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等。这些检查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为临床诊治和疫情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治疗原则
及时诊断
根据儿童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及时诊断,及时确定病情。
合理用药
儿童传染病的护理和防控
掌握儿童传染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孩子们的健康。从预防到应急处置,全面提升应对能力,让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携手应对。
by w k
儿童传染病的特点
高发性
儿童由于身体机能不成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多变性
儿童的生理特点容易导致症状多变,加大诊断难度,需要密切观察。
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身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合理使用药物。
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传染病的主要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缓解患儿痛苦。
抗病毒治疗
病毒抑制
抗病毒药物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在体内的繁衍。
症状缓解
抗病毒治疗可以缓解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促进体内康复。
降低传染性
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传染性,减少病毒传播。
远离病源接触
尽量避免儿童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家中成员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