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合集下载

树立良好警察形象的策略

树立良好警察形象的策略

树立良好警察形象的策略树立良好警察形象的策略就一个县级公安机关而言,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应从当前和长远两个角度入手。

并结合视觉形象、行为形象与理念形象,制定详细策略。

一、着手眼下面对当前,应着手于眼下影响较大的问题。

首先应当加强队伍内部的纪律,严格要求本县公安民警的服务态度,规范执法程序,严禁出现刑讯逼供现象等,针对出现过的刑讯逼供问题,召开公示会,向全社会公开对违纪行为的处理方案,对重点问题严厉处罚,对受侵犯人员进行补偿与照顾。

建立完善的内部机构设置,针对权力过于集中问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合理化组织部局,从根本上减少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上级的规章与制度。

接着,对本县警察的视觉形象进行整改,对不雅视觉现象予以坚决的杜绝,为民警配备完善的装备,使警察正义形象与服务理念贯彻到基层工作中,设计平易近人的警察封面形象,整理整顿警容风纪,加强宣传工作。

最后,组织一些拉近警民关系的活动,使老百姓真正的参与到执法活动中来,让他们对公安工作有一个真切的认识。

例如:组织参观公安局、“我当一天跟班警”、我最喜爱的社区民警评选、公安形象设计大赛等活动。

二、放眼长远对于警察形象的树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树立良好警察形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行为形象与理念形象更需要长远的规划。

首先,需着手改善人民警察的自身素质,培养本县每位民警的服务意识,放眼长远,提高在职民警的身体与心理素质,针对不同警种开展不同种别的职业技能培训,夯实基础,培养民警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本县警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职业素质,使其在与百姓的接触中从容应对,完满的完成任务,严厉打击队伍内部的不良风气。

其次,逐步改善长久以来老百姓心中对人民警察的不良印象,更多的使警察走到群众的当中去,多接触、多沟通,提高见警率,设置领导接见制度,针对疑难、复杂问题,让“一把手”直接面对群众解决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现象,杜绝纵容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同时,需要搞好与媒体的关系。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日本东京警视厅
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 度,如发布警察工作报告 和开放警察数据,增强公 众对警察的信任和理解。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性
警察形象是公众对警察的认知和评价,良好的警察形象有 助于提高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和支持,提升警务工作的效率 和质量。
02 03
警察形象建设的多维度性
专业的职业形象
警察是经过专业训练和严格选拔的职业,代表着专业的形 象。他们应该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高效的工作能力,能 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良好的道德品质
警察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 守信、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等。他们的行为应该得到公众 的认可和尊重。
警察形象的特征
亲民性
警察是服务公众的,他们的形象 应该具有亲民性。警察应该与民 众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为民众
社会公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媒体、社区和个人的经验等渠道 。目前,一些媒体对于警察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偏向性,使得公众对警察 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印象。
警察形象建设的组织架构
目前,警察形象建设主要由公安部门主导,缺乏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和 互动。
03
警察形象建设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对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明确的规范和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
1 2
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
目前,警察部门对于警察形象的宣传和教育投入 不足,缺乏系统的宣传策略和培训计划。
社会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度降低
由于一些媒体对于警察的不实报道和负面评价, 使得社会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度降低。
3
形象建设缺乏多元化
目前,警察形象建设主要集中在公安部门,缺乏 与其他社会力量的互动和合作,形象建设缺乏多 元化。

[时期,警察,品质]论新时期警察的勇敢品质

[时期,警察,品质]论新时期警察的勇敢品质

论新时期警察的勇敢品质处于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凸显,境内外诱发犯罪的因素增多,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负面因素的集聚,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出现了刑事案件高发,暴力、恐怖案件频发的现象,给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保护人民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是警察的重要职能,警察作为犯罪的“天敌”,在一些西方国家把警察称为“打击犯罪的战士”。

犯罪是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它必然与血腥、恐怖、残忍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警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守护者,他要经常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经常面对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所以警察职业与危险、灾难、牺牲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与高风险、高应激绑定在一起的。

而新时期的警务活动的复杂性、艰巨性,使急、难、险、重的特点更加突出了,职业的要求决定了警察面对危急、危险、危难的时候,必须要有大无畏的勇敢精神挺身而出。

然而,在“以人为本,安全执法”的新时期,要重新界定、认识和培养警察的勇敢品质。

一、新时期警察勇敢的含义勇敢是一种精神和品质,警察的勇敢是一种有目的的价值行为。

警察的勇敢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其行为是有目的的;二是这种有目的的行为是有价值的。

长期以来,人们在界定警察的勇敢时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面对危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冲上去、敢于斗争就是勇敢。

在新时期的“理性、人本”的环境下,借鉴中外学者对勇敢的界定,警察勇敢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一是具有面对危险表现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二是具有战胜危险和困难、制服犯罪分子的勇气和信心;三是具有冷静、机智应对、破解危险的能力;四是具有克敌制胜、自我保护的智慧。

二、新时期警察勇敢的构成要素警察的勇敢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警务工作中实践和锻炼的结果。

警察勇敢品质由以下要素构成:(一)信念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强化制度建设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 警察的言行举止和工作流程,提 高警察的自我约束力。
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加强外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如媒 体监督、公众监督等,促使警察 更加注重形象建设和公众形象。
开展形象塑造活动
宣传活动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积极宣传警察的 正面形象和先进事迹,提高公众对警 察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互动活动
组织警察走进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 ,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增进相互了 解和信任,树立警察亲民、爱民的形 象。
05
警察形象建设的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建立警察形象建设工作小组
负责制定形象建设方案、监督实施情况及评估效果。
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
确保各部门在形象建设工作中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定期召开会议
讨论形象建设进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象。
热情服务,亲民爱民
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及时 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
加强与群众沟通交流,了解群众 需求,增强群众对警察的信任感

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 益事业,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
良好作风,廉洁自律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认 真负责。
强化自我约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 行为规范,树立警察的廉洁形象。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警察形象概述 • 内强素质 • 外树形象 • 警察形象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 警察形象建设的保障措施 • 未来展望
01
警察形象概述
警察形象的内涵
01
警察形象是公众对警察的认知和 评价的综合体现,包括警察的行 为、态度、形象、形象等方面。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作为一名部队转业军人,能加入公安队伍使本人具有巨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但在进入公安队伍之后,使我感觉到公安和部队之间有不同之处,特别是在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方面,现本人就这方面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当前影响人民警形象的主要问题当前,公安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各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形象从总体上说也是好的,特别是近几年经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洗礼,结合“三基”工程建设的开展,大力开展苦练基本功活动后,广泛民警的警容警姿和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人民警察形象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稳步上升。

但是,队伍中仍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1、警察作风不实。

警察的作风形象反映了警察的内在素质,直接关系到警察队伍的形象和战斗力。

作风不好,必然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进而影响警民关系,影响群众信任。

在少数民警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作风现象,如对待群众态度生硬,警容风纪不整,生活作风不佳,工作作风飘浮,存在着形式主义等问题。

2、警察执法不公。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司法力量,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严格执法。

警察的执法能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是警察组织的生命线,直接影响警察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也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在当前一些地方和个别民警身上,存在着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执法随意性的现象,有的民警自持手中有权,执法时对群众态度粗暴,特权思想严重,影响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3、警察服务不佳。

警察组织的一大基本职能就是公共服务,警察的服务态度、服务形象直接影响着与公众的关系。

在一些民警身上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个别民警服务意识淡薄,甚至还存在“冷、硬、横”等现象,一些地方仍还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损害了公安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

4、硬件建设滞后。

环境能约束人、改变人,形象建设不仅要注重软件建设,也要注重硬件建设。

人民警察形象塑造的几点看法

人民警察形象塑造的几点看法

人民警察形象塑造的几点看法警察队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政府行使人民赋予的专政权利。

长期以来,人民警察的形象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维护警察权益(一)严肃处理损害警察形象的案件。

笔者认为,警察形象是人民警察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正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

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做出了“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承诺。

这一承诺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但是,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警察遭遇骚扰、侮辱、漫骂、围攻和恶意伤害等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妨碍了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和维护正当执法权益。

7月12日,盟公安局及时发布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和正当执法权益的公告,充分体现了组织对警察队伍的关心和保护。

(二)多做正面宣传报道。

不可否认,警察队伍中存在的一些“害群之马”确实严重影响了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应严肃处理这些违法乱纪人员,但不要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象,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向全社会大力宣传人民警察队伍中的英雄模范人物或普通警察的先进事迹,为广大警察树立榜样,在群众中树立真实生动的人民警察正面形象。

据公安部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公安机已有7000多名民警英勇牺牲,13万多名民警光荣负伤。

通过正面宣传报道,让世人了解真正的人民警察,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创造舆论氛围。

(三)减少非警务活动,解放警力。

非警务活动无形中扩大了公安机关的对立面,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些现象:其他执法部门难办的事、饭店从顾客那儿要不到钱等等大事小情都跑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解决,使警务人员陷入大量的非警务活动中。

公安机关要明确自己的职能职责,将民警从大量的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

(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调查发现,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民警因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工作,相当一部分人患有各种疾病,他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新时期山区县警察处理公共关系与提升自身形象的定位思考

新时期山区县警察处理公共关系与提升自身形象的定位思考

新时期山区县警察处理公共关系与提升自身形象的定位思考近年来,XX县公安机关在促进公安队伍建设长足进步的同时,由于山区县地理位臵和经济状况的特殊性,诸多影响农村警察形象的不利因素也伴之而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警察在社会上的公众形象。

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塑造农村警察秉公执法、热情服务的公众形象,就成为当前农村警察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就如何打造新时期警察形象定位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当前影响农村警察公众形象的主要因素㈠执法环境日益恶化影响了警察公众形象。

警察能不能刚正不阿,秉公执法,除了自身的素质外,还必须有一个很好的执法环境,没有充分良好的执法环境就很难保证公安民警不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干扰。

就山区XX县而言,由于根深蒂固的宗亲关系和闭塞的地缘特征,诸如因右邻右舍关系衍生说情风、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严重破坏了正在不断改善的执法环境,并且形成恶性循环之势。

如今年城关某派出所在办理一起因口角纠纷的持刀轻伤害案,办案民警碍于家族和亲戚情面同意调解处理,结果在上级公安机关执法检查中被发现。

因而民警在执法上难免要打一些折扣,徇私枉法的帽子便迎头而来,造成瑕掩其玉的效应。

㈡罚款创收引起群众不满影响公众形象。

由于山区县财政负担过重,致使公安办案经费不足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2003年,XX县公安局差旅费、车修费、燃料费、配备费、协勤人员工资共支出543万元,而同期罚没款回拨共计260万元。

两相比较尚欠283万元,于是为了弥补经费的亏缺,尤其是办案经费严重不足的基层单位被迫自寻出路,集资、摊派、罚款便应运而生,并出现滥罚现象。

经济是个较为敏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公民、单位的切身利益,必然性地引起群众的不满。

㈢乱着仿制警服引发混乱影响公众的形象。

XX县乱着警服、仿制警服造成的影响警察形象的状况曾经普遍存在。

文化稽查队员、城监队员、保卫人员、治安联防队员、保安队员,甚至殡葬执法队及乡镇的一护村队也穿着仿制警服。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作为一名部队转业军人,能加入公安队伍使本人具有巨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但在进入公安队伍之后,使我感觉到公安和部队之间有不同之处,特别是在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方面,现本人就这方面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当前影响人民警形象的主要问题当前,公安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各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形象从总体上说也是好的,特别是近几年经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洗礼,结合“三基”工程建设的开展,大力开展苦练基本功活动后,广泛民警的警容警姿和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人民警察形象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稳步上升。

但是,队伍中仍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1、警察作风不实。

警察的作风形象反映了警察的内在素质,直接关系到警察队伍的形象和战斗力。

作风不好,必然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进而影响警民关系,影响群众信任。

在少数民警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作风现象,如对待群众态度生硬,警容风纪不整,生活作风不佳,工作作风飘浮,存在着形式主义等问题。

2、警察执法不公。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司法力量,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严格执法。

警察的执法能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是警察组织的生命线,直接影响警察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也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在当前一些地方和个别民警身上,存在着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执法随意性的现象,有的民警自持手中有权,执法时对群众态度粗暴,特权思想严重,影响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3、警察服务不佳。

警察组织的一大基本职能就是公共服务,警察的服务态度、服务形象直接影响着与公众的关系。

在一些民警身上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个别民警服务意识淡薄,甚至还存在“冷、硬、横”等现象,一些地方仍还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损害了公安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

4、硬件建设滞后。

环境能约束人、改变人,形象建设不仅要注重软件建设,也要注重硬件建设。

司法警察学中的警察职业形象与形象塑造

司法警察学中的警察职业形象与形象塑造

司法警察学中的警察职业形象与形象塑造在司法警察学中,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警察职业形象是指公众对警察所持有的观念、印象和评价,它直接关系到警察在社会中的形象、威信和影响力。

因此,在司法警察学的教育和培训中,必须注重对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以提升警察的专业素质,满足社会对警察的期望和需求。

首先,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需要倡导警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警察是法律的守护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他们的行为和言行应该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准,展现出高尚的职业精神。

警察应当始终坚守公正、廉洁、勇敢的原则,做到公正执法、严格自律,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

其次,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需要培养警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警察应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优秀的法律运用能力和出色的执法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警察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确保执法过程的公正和合法性,同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果断采取正确的行动。

同时,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还需要注重警察的形象修养和言行举止。

警察在公众面前代表着整个警察机构,他们的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警察机构的认同和信任。

因此,警察在工作中应该注重仪容仪表,保持整洁、精神饱满的状态,严禁私自穿戴非正式服饰或擅自改变服饰风格。

此外,警察在与公众接触时应该友善、礼貌、耐心,确保言行得体,以树立良好的形象。

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还需要注重警察与社会的互动。

在工作中,警察应当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关系,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开展警民联谊等形式,警察可以增加公众对他们的了解和认同,增加警察形象的正面评价和良好口碑。

最后,司法警察学应当注重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教育。

在司法警察学的教育和培训中,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包括警察职业道德、法律知识、执法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警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警察职业形象的塑造是司法警察学中的重要课题。

服务人民,严格执法,树立良好形象——公安工作的心得体会

服务人民,严格执法,树立良好形象——公安工作的心得体会

作为公安工作人员,服务人民、严格执法、树立良好形象是我们必须时刻遵守的职业准则。

在工作中,我深感到这三点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法治进程、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下面就我个人的工作实践进行分享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实现公安工作使命。

一、服务人民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服务人民。

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应急处理、检查核实、证明出具、创业服务等各类服务。

我们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主角,以满足人民群众合理需求为宗旨,切实体现服务意识。

在工作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我常常主动了解、收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深入社区、村庄等地开展走访,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需求。

在日常的执勤和巡逻中,我也时刻保持着警民联动的意识,通过与群众间的交流沟通,缩小警民之间的距离,增强彼此的互信,也让我更加体会到自己对于群众的关注善意,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使命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上。

二、严格执法作为执法人员,我们的工作必须坚持遵循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队伍素质提升,做到法律权威、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以严格执法为前提,做到执法有据、执法有纪、执法有度,切实为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社会正常秩序等方面出一份力。

在工作实践中,我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持执法的严谨性,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尤其是在日常执法的过程中,我时刻保持着注意力,保证自己的执法行为合法、规。

与此同时,我也在同事中间推行守法观念、建立执法规范,使全体队员都保持高度的专业鉴定素质和执法的自律。

在推行领域作为提升工作质量的一个途径中,也能使我对于自己的责任更加诚信、高质量。

三、树立良好形象公安工作者的形象,将直接影响社会对于公安机关的信任度和声誉。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保持良好的素质和态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及民警群星、带好警司、做好局长、立好人民极高的处理和协商的能力,着力增强公安机关形象的正面作用。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_学习心得.doc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_学习心得.doc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_学习心得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焦点。

树立良好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方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爱、可敬警察形象,沟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最终形成警民共治良好局面。

一、警察形象含义及影响警察形象原因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而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直观、具体、形象化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总体评价。

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综合反映。

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

但是,公众眼中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甚至不堪入目。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2、日常执法工作不尽人意。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
缺乏与公众的互动
目前,警察形象建设缺乏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导致公众对警察 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
警察形象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
我国公安部门长期处于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之下,对于形象的传播和管理缺 乏市场化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对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形象建设缺乏规范和标准 。
02
警察形象建设现状及问题
警察形象建设现状
01 02
社会公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
社会公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媒体、社区和个人的经验等渠 道。目前,一些媒体对于警察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偏向性,使得公众对 警察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印象。
警察形象建设的组织架构
目前,警察形象建设主要由公安部门主导,缺乏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 和互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开展“Stop and Search”等公开、透明、合法 的执法活动,加强与公众的沟 通和互动,提高公众对警察的 信任和好感。
日本东京都警察局
通过推行“安全安心”等社区 安全政策,加强与社区居民的 沟通和互动,提高居民对警察 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 性
警察形象是公众对警察的认知和 评价,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助于提 高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和支持,提 升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注重警察形象建设的互动性
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积极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帮助,增强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和支持。
04
警察形象建设的实践案例
国内警察形象建设的实践案例
上海市公安局
01
通过公开、透明、及时的信息发布,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增强

当个好警察之我见

当个好警察之我见

当个好警察从警有四个年头了,回首往事,“为什么当警察,怎样当好警察,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岗位”这样一个问题还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只是在考警面试时,考官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当时我的回答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

而现在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警察应该更深层次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先要弄清什么是警察?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可以这样说:警察是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字面上的抽象概念,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心里的警察形象是有血有肉的,是身穿警服、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而且表情很威严的形象。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警察代表了国家权力,如果一个警察除了拥有警察的身份和包装以外,言语蛮横,举止猥琐,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警察,或者根本就不配当一个警察。

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应该是正义的化身,虽然不一定非得是浓眉大眼、英俊潇洒,但是眉宇间要透出一股正气,即使是小眼睛也应该炯炯有神。

警察是让老百姓见了心里塌实、值得大家信任和依靠的人,是意志坚强、聪明智慧、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用特殊材料构成的人,是那种让坏人看一眼就会胆战心惊的人。

真正的警察时刻都会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从骨头里疾恶如仇,即使脱掉警服,身穿便衣也仍然保留警察本色,即使退休转业也不改变职业素质,他们每一个基因里都会刻下警察的职业印记,并把这些优良品质遗传给他们的子孙万代。

多想想自己为什么当警察,从警察自身来说,或许可以更好地换位思考。

我为什么当警察?还不是为了能够体面、稳定、有尊严地生活。

那么,既然每个人都有追求体面、稳定、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如果别人没有违反法律,我们有什么资格去侵犯别人的体面、稳定和尊严?我们的追求,别人的追求,仅仅是身上那件制服的不同,仅仅只是社会角色的不同而已。

而大家看待警察时,为什么不把他们细化成一个个鲜活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群体,就像一个网友曾说过的那样,这是一个个人负责的年代,每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应该有属于个人的承受和担当。

论改革开放后警察形象的重塑

论改革开放后警察形象的重塑

论改革开放后警察形象的重塑[摘要]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的警民关系处于转型期,民警的有些工作理念和方法没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导致警察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所下滑。

为此,我们必须从扮演好人民警察角色,重新调整警察职能,营造良好的沟通和宣传环境等方面重新塑造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警察;形象;重塑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警民关系一直处于转型期,对于这种转型,警察队伍中的一些同志还缺少应有的自觉。

他们看不到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监督意识已经空前增强,反而却认为是现在的群众“不听话”、“不好管”、“爱挑刺儿”;他们看不到群众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反而却认为现在的群众“口味高”、“难侍候”,甚至认为“现在的群众不如以前的好了”。

这些观念和想法一旦在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显现出来,就将极大地破坏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

一、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形象现在警察形象在百姓心目中大不如前,有时甚至被称为“披着警服的土匪”、“合法的流氓”。

之所以这样,首先是由于警察队伍里的一些大蛀虫如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收受巨额贿赂等等。

像郑少东、文强等高职位的警务人员犯罪对人民警察形象是致命的打击,使警察的公众形象受到极大地损害。

作为一个公众形象,警察应该是维护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守护神,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

而少数的高级警务人员徇私枉法、贪污受贿,为群众所深恶痛绝,严重地损害了人民警察的整体形象。

其次,近年来一系列涉及警务人员的事件将警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让人失望的是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些事件时遮遮掩掩,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公平公正,给出的理由往往让人难以信服。

象一系列看守所、派出所等场所出现的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如“喝开水死”、“做恶梦死”、“躲猫猫死”、“上厕所死”、“洗脸死”等等,给出的理由都让群众感到荒诞不经,难以置信,再加上事后查明所给出的理由纯属虚构,只是为了掩盖少数公安民警自身的罪责,造成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极大地不信任,使警察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威胁。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总结报告模板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总结报告模板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警察形象,沟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最终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一、警察形象的含义及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而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

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

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

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浅谈新时期司法警察执法形象

浅谈新时期司法警察执法形象

浅谈新时期司法警察执法形象一、司法警察执法形象概述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是指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在观感,是指他人对司法警察执法工作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不但代表着司法机关的外在形象,还代表着国家法律的尊严。

伴随着新时期审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司法警察工作正由单一服务于刑事审判逐步拓展到民商审判中的多个环节,实际工作需要对其业务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新时期下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在司法警察执法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执法形象有利于执法工作的展开,也有利于以法警执法工作为切入点提升我国的法治水平。

因此,如何提升司法警察执法形象,当属司法警察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实现司法警察执法形象的必要性(一)提升司法警察执法形象建设是保障诉讼效率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司法警察的基本职责就是服务和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升司法警察执法形象建设,能使司法警察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确立为审判工作服务的宗旨,同时又对完成各项警务保障工作,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个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司法警察执法形象建设是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司法警察是一种面对社会公众的职业,其职业活动反映人民法院的作风形象,也体现了司法警察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

司法警察在日常警务活动中,要与案件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以及其他群众打交道,有时甚至会遇到一些很难处理的棘手问题,接触面较广,窗口作用明显,因此,加强司法警察执法形象建设是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的最好体现。

(三)加强司法警察执法形象建设是正确履行司法警察职责的需要。

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决定了其工作性质及其特点,每天面对的都是诉讼当事人、刑事被告人、犯罪分子以及上访人员,这些人中不乏因不懂法律、不服判决而对法院及工作人员发泄不满情绪、寻机闹事、借机挑起事端甚或阴谋报复的,加强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建设,能够培养较好的忍辱负重、自我调控能力。

新媒体时代下警察形象的塑造2500

新媒体时代下警察形象的塑造2500

新媒体时代下警察形象的塑造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理和民主政治的迅猛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内的民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新闻舆论监督领域,同时,警察作为国家执法的代言人,逐渐成为国家社会舆论监督的中心,在这个时候,良好的警察形象是人民对警察工作满意度的指标之一,本文就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警察形象的现状,警察形象如何塑造以及警察形象塑造的积极意义等方面谈谈笔者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警察形象;新媒体;塑造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方方面面都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设计警察形象塑造哦这一方面,新媒体工具的发展可谓有利有弊。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正确发挥新媒体工具的作用,在做好警察本职工作的同时,合理利用好各类型的媒介,从而塑造丰满,正面,伟岸的人民警察的形象。

一,当代社会下不利于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因素(一)警察本职工作的不完善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理的迅猛发展,警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基层执法的代表,警察本身的工作繁琐而庞杂,另一方面,作为连接人民群众和上级执法部门的代表,警察本身也是一项需要相当耐心的工作。

但是,由于现行媒体技术的发展,警察工作的不到位之处,极易被媒体放大,这就对警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同时,我们一定要保证警察首先本职工作的优秀完成。

(二)社会环境的复杂化这一点其实说来算作一个客观因素,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起影响又是很明显的。

当前,由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等基本国策的变化,无不剧烈影响着社会的变迁,警察形象的塑造在这样的环境中势必要受到更大的挑战。

而在新媒体发展的方面,社会舆论监督势必将更为尽责的将警察这类的社会公职人员的行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警察本身素质的提高是必要条件,然而,新媒体的发展有利有弊;如果警察的工作不到位,各类新媒体将直接将警察的渎职行为公布出来,势必给警察形象的塑造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这样的压力也会促进警察工作的改进,而且,一旦警察工作能够令人民满意,也要利用新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新时代的警察形象。

浅议交警形象“塑”好更要“推”好

浅议交警形象“塑”好更要“推”好

浅议交警形象“塑”好更要“推”好“交警形象”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方面交警工作十分辛苦,冬吹刺骨寒风、夏顶流火骄阳,风雨不误,站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一方面却是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还不高。

这就不得不考虑交管部门在努力维护塑造交警形象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善于推介自己。

本文将围绕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浅议交警形象“塑”好更要“推”好,以期引玉。

交警形象建设历来都被交管部门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开展,这既是交警队伍建设本身的政治要求也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尽管各地交管部门在维护和塑造交警形象方面狠下工夫,但交警整体形象在公众眼中还是不太尽如人意。

这其中有受到某些负面涉警事件影响的原因也有“刻板成见”的因素。

一、公众难改对交警形象“刻板成见”的原因所谓“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刻板成见”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顽固性,使人们很难改变原有的认知态度和评价标准。

那么又是哪些原因让公众难改对交警的“刻板成见”呢?第一,交警执法的工作内容“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

举个例子,笔者一次乘坐出租车时,遇到交警正在查问题大货车,当时是一大清早,行人和车辆还不多,所乘车的司机师傅很抱怨地说了句:这帮人又出来干嘛呢。

仅仅一句话却能够从中听出误解之深、隔阂之大。

这样的例子太多,这两天正被媒体热议、质疑的“兖州网友骂交警被拘”一事,正是涉及这个问题的典型说明。

交管部门与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很容易使部分群众对交警产生对立心态;另一方面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普及程度还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交通参与者缺乏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客观认识,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甚至会把交警的执法管理理解为故意刁难、找麻烦,若不及时纠正这种认识,长此以往,交警形象必然会大打折扣。

第二,交警的工作直接与一线群众接触,一旦个别交警在执勤执法中的工作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当就使得不良情绪波及扩散。

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

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第一篇:论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作者:学校:【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当前警察形象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当前警察形象的状况和表现形式,对影响警察形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警察形象建设根本途径是与时俱进,正风强警这一观点。

【关键词】警察形象建设途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共查处公安民警违反“五条禁令”案件491起、636人。

虽然较2003年的738起、988人,分别下降了33.5%和35.6%但违禁案件的绝对数仍在高位停留,不能乐观。

中新网2005年3月31日电公安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祝春林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队伍建设会议上表示,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公安部党委提出了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使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纪律作风有较大改进,违法违纪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比较满意。

”触目惊心的违纪数字和部党委对队伍建设的高瞻远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塑造新时期警察的新形象。

一、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最主要的沟通桥梁。

民警是公安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党委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

公安民警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

因此,建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肩负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没有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安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任务。

只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公安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如何做好公安窗口警察形象之我见

如何做好公安窗口警察形象之我见

如何做好公安窗口警察形象之我见届时,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要树立公安良好形象,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首先要从基层派出所及业务部门着手,特别是业务窗口。

窗口民警是和群众接触、交流的第一人,其形象、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都能直接地向群众反映我们公安机关的形象。

为此,作为窗口民警应始终着力于提高自身工作技巧和执行相关政策的能力,如果单纯地把工作的目的和方法、过程和效果割裂开来,只知道整天埋头处理业务,不注意接待群众的方式方法和细节,就会容易出现吃力不讨好、好心办砸事的不利局面。

现本人结合窗口工作实际,就窗口前台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提高服务技巧及应对随时可能发生问题的策略简单地谈一下粗浅认识,供窗口民警参考。

一、公安窗口前台民警所应具备的素质1、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是做好窗口工作的基础。

窗口前台受理民警应当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明确职责,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来看待工作中的枯燥和艰辛,努力做到四声、五心、六一。

四声:群众进门有问声、群众询问有应声、正确批评无怨声、处理问题有回声;五心:遇到复杂问题要静心、遇到申请人有困难要热心、遇到态度粗横要耐心、审查材料要细心、录入信息要专心;六一:一张笑容相迎、一声请坐、一句稍等谅解、一份《填表须知》提示、一个证照使用与保管温馨提示、一声走好相送。

努力做到干一行、精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使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把前台受理的小窗口变成为民服务的大舞台和展示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标兵栏。

2、换位思考,以人为本,是做好前台窗口工作的保证。

要主动贴近服务,经常性地换位思考,凡事都要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克服冷、硬、横、推的弊病,做到事事、处处、时时为群众着想,理解群众办事心情,体会群众生活艰辛。

如我县地处海岛,特别是外岛大门、鹿西、南策及在外经商的群众来办事,就显得不方便,我们要给予他们特殊照顾。

如直接电话联系或网上预约,绝不能推脱,要热心接待,把事情办好,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警察形象塑造之我见作者:学校:【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当前警察形象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当前警察形象的状况和表现形式,对影响警察形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警察形象建设根本途径是与时俱进,正风强警这一观点。

【关键词】警察形象建设途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共查处公安民警违反“五条禁令”案件491起、636人。

虽然较2003年的738起、988人,分别下降了33.5%和35.6%但违禁案件的绝对数仍在高位停留,不能乐观。

中新网2005年3月31日电公安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祝春林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队伍建设会议上表示,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公安部党委提出了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使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纪律作风有较大改进,违法违纪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比较满意。

”触目惊心的违纪数字和部党委对队伍建设的高瞻远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塑造新时期警察的新形象。

一、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最主要的沟通桥梁。

民警是公安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党委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

公安民警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

因此,建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肩负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没有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安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任务。

只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公安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深入贯彻和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与其一脉相承。

通过形象建设,人民警察可以更好地为民、爱民,让人民满意。

(三)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人民警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警察的言行不当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误解或纠纷。

因此,只有良好的警察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四)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树立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需要。

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有利于不断促进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树立和改善人民警察形象,在经常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从而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使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二、当前警察形象状况及表现形式(一)、总的来说当前的公安队伍是好的,警风状况良好,其主要表现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指针,贯彻三十项便民利民措施“大接访”等活动的重要精神,广大民警在工作任务繁重,执法环境恶劣,社会支撑力减弱,经费保障缺乏,侦破打击难度加大,群众期望值超高的情况下,仍然以积极的态度和高昂的斗志迎难而上,坚决贯彻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与各专项打击治理工作和抢险救灾工作。

在打击犯罪第一线,面临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广大民警赴汤蹈火,舍身忘死,为保卫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

2004年全国有492名民警牺牲,6920名民警负伤,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与此同时,广大民警还不断加强政治、思想、纪律、道德、文化、作风等方面的学习与修养,推行便民利民措施,确保了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民警的执法形象大为提升,社会威信大为增强。

(二)、但另一方面,警风不纯,警纪不正,背离现实公安公作的要求,特别是以权力商品化,人情化,关系化为主要特征的腐败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和转变,仍在腐蚀部分民警的心灵,违法违“禁”的行为时有发生。

2004年共查处公安民警违反“五条禁令”案件491起、636人。

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队伍建设会议上,祝春林列举了公安队伍中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种种问题,突出表现在:极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安行政审批、执法办案等权力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一些民警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不强,执法不作为;有的单位和民警受经济利益驱动,乱收滥罚,插手经济纠纷,滥用权力搞“创收”;个别民警执法犯法,导致队伍中“大、丑、恶”案件时有发生.有的谋财害命,有的因奸情杀人,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买卖赃车,甚至有的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少数民警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的自觉性不高,心存侥幸,明知故犯,顶风违令的案件屡有发生;一些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对待群众态度“冷硬横推”。

特别是仍有少数基层民警在办案过程中急功近利,作风粗暴,搞刑讯逼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警察的形象,从而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影响警察形象的成因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大接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

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2、日常执法工作不尽人意。

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产生较大的距离,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二是部分民警执法不够规范,以罚代刑、以罚代教、以罚代拘等“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三是公安宣传工作不力,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治警不严,惩处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一方面队伍中少数害群之马未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使得后来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无法约束民警的思想、行为,导致民警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二)来自群众方面的因素。

1、期望过高,失望越大。

相当一部分群众把民警当作“神”而不是当作“人”来看,他们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又是排忧解难、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

然而,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进而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2、认识偏颇,混淆视听。

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一些群众由对少数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甚至鄙夷而形成对民警群体的错误认识;由对一些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意导致对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怀疑;由极少数民警身上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产生对整个公安队伍的不信任。

这些有失偏颇的认识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阂。

3、认知有限,造成误解。

由于部分群众法律知识有限,对刑法等实体法有所了解,而对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的执行等有关规定不够了解,以致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

例如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假释、监外执行等正常法律措施,常因人犯“复出”而被群众误解为徇私舞弊的司法腐败行为,由此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三)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

1、行政干预,滥用警力。

一是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权限较大,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往往将公安机关当成万能钥匙,其他部门一遇上难办的事就让警察去管,无形中扩大了公安机关的对立面,从而损害警察形象;二是非警务活动过多,损害警民关系,影响民警的执法形象。

2、鱼目混珠,损害形象。

六、七十年代,穿制服、戴大盖帽的行政执法者唯有公安一家,在老百姓眼里公安机关就是“大盖帽”,代表的是政府形象,有着绝对权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类行政执法人员不断增多,工商、交通、财税、城管、卫生及联防保安等各式“大盖帽”满天飞,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假冒警察招摇撞骗,严重影响了“大盖帽”在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和威望,也使公安机关的形象受到损害。

3、保障不力,经费不足。

首先,因公安经费保障不足,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以罚代刑”、“以罚代拘”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的文明执法形象。

其次,警力不足,任务繁重,战役过多,超负荷工作,而经济利益却得不到保障,挫伤了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影响了民警的执法服务形象。

4、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

目前报纸的报道大多带着倾向性,正反面反差较大,或是倾向于正面的宣传,或是倾向于问题的揭露。

有的报道宣传的痕迹过于明显,老百姓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有的报道则为了制造新闻效应,夸大地揭露警队黑暗面。

公安机关在做宣传工作时,应该把握尺度,不应夸大成绩,也不应自我丑化。

如“警察求职”这类的宣传,实际上反而损害了警队的整体形象。

还有的把队伍内部每年查处多少违法违纪、辞退多少民警作为“成绩”向社会宣传,实际上留给群众的第一印象是公安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多。

四、与时俱进,正风强警是塑造警察形象的根本途径“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

对于我们公安队伍而言,警察的形象就在于警风,民警的作风关系着民警的形象和生命。

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定位自身的形象和不辱使命呢?(一)、为警莫罔顾职责,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体素质是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核心动力1、不断学习钻研,提高理论素质。

一是要刻苦自学。

刻苦自学是从警者树立良好形象的根本保证。

世事多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随时应付变化的世界。

二是对“症”下药。

采取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充电”式研读法,集理论精髓于一身,以便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融科技侦破预审于一炉,以便拥有娴熟的业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