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点燃 +1-1 2Na+Cl2 === 2NaCl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得到2xe-
Cl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Cl2-是氧化剂 Cl2-具有氧化性 Cl2-发生还原反应 Cl2-被还原
与Cl2对应的产物-NaCl是还原产物
2、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失去2xe-
2mol HNO3被还原
部分作还原剂
5mol HCl被氧化
4、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得电子,必有物质失电子; 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 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值必等于 化合价降低总值。
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HC氧lO =化2H剂Cl,+ O还2 ↑ 原剂为同种物质中的不同种元素
拓 展 与 提
(3)
(4)2CHl2同2S+ 种+H2SO元O2=素=HC3既lS +被+H2CH氧lO2O化,又被(还归原中反应)

3Cu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歧2O化反应)
(5)KC部lO3分+ 作6HC氧l =化K剂Cl + 3Cl2 + 3H2O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失去2xe-
2 Na0 +C0l2 =点=燃=
2+N1aC-l1

.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得到2xe-

e-
剂 和
还原剂
氧化剂 还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或电子对偏离)
(或电子对偏向) 剂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
结论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线
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 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反应
(特征) (本质)
口诀
升பைடு நூலகம்氧 降得还
练习:标出化合价升降的元素的价态,判 断那种元素被氧化,那种元素被还原。

2Al + Fe2O3 = 2Fe + A l2O3
2KClO3
2KCl+3O2↑
点燃
2Na + Cl2 ==== 2NaCl
问题3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例1
Na
+11
+17
Cl
Na+ +11
非金属元素的负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 8。 (7)原子团的化合价由构成元素原子的正负化合价的代
数和算。
问题2 P35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
合价,分析CuO和H2O发生还原反应的同 时化合价如何改变? C和H2发生氧化反应 的同时化合价如何改变?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吗?

×
分解
AB =A+B
2KClO3=KCl+3O2↑ CaCO3=CaO+CO2↑

×
置换 A +BC=AC +B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

基础化学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化学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

Cu2+ + 2e氧化型 + z eZn2+ + 2eCr2O72- / Cr3+
Cu
Zn - 2e还原型
Zn2+
Zn 或
Zn
Zn2+ + 2e-
Cr2O72- + 14H+ + 6e-
2Cr3+ + 7H2O
Cr2O72-(c1),H+(c2),Cr3+ +(c3) Pt(+) Pt(+
三、常见电极类型 1)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电极组成式:Zn | Zn2+(c) 电极反应:Zn Zn2++2e2)气体-离子电极 电极组成式:Pt | Cl2(p) | Cl-(c) 电极反应:Cl2+2e2Cl-
二、参比电极 参比电极: 参比电极:已知电极电势值的电极 甘汞电极 酸度计
氯化银电极
+
E = E(甘) − E(玻) = E(甘) − [E θ (玻)+0.05916 lg C(H + )]
E(S) = E(甘) − E(玻) = E(甘) − [E θ (玻)+0.05916 lg C(H + )]
Pb2+ + Sn
氧化剂 还原剂
Pb + Sn2+
E<0 反应逆向进行 <
E = E + - E - = - 0.1858 - (- 0.1410) = - 0.0448 V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计算平衡常数)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计算平衡常数)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 1.512 + 0.05916 5 lg

《氧化还原反应》 讲义

《氧化还原反应》 讲义

《氧化还原反应》讲义一、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世界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化学反应。

简单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元素的氧化态(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

氧化态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特征。

当一种物质中的元素氧化态升高,我们就说这个元素被氧化了;反之,当元素的氧化态降低,我们就说这个元素被还原了。

例如,氢气(H₂)和氧气(O₂)反应生成水(H₂O)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1 价,氢被氧化;氧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降低到-2 价,氧被还原。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电子从被氧化的物质转移到被还原的物质。

其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存在。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再者,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得到电子,使其他物质氧化,自身被还原的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等。

以高锰酸钾(KMnO₄)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为例,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化合价从+7 价降低到+4 价和+6 价,高锰酸钾是氧化剂。

还原剂则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失去电子,使其他物质还原,自身被氧化的物质。

常见的还原剂有氢气、一氧化碳、金属单质等。

比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H₂+ CuO = Cu + H₂O)的反应中,氢气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1 价,氢气是还原剂。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为了清晰地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我们通常采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双线桥法是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相应元素,在线桥上标明电子的得失和化合价的升降。

例如,对于铜与硝酸的反应:3Cu + 8HNO₃(稀) = 3Cu(NO₃)₂+2NO↑ + 4H₂O双线桥表示为:从 Cu 指向 Cu(NO₃)₂,线上标明“失去 6e⁻,化合价升高”;从 HNO₃指向 NO,线上标明“得到 6e⁻,化合价降低”。

第八章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八章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缓冲剂 相关系表达式 文献 2O 3–3O 414.26 –24949200–0.05P 13.38 –25680810 12.78–25073–1.1 +4500.025P 82.75+0.00484T –30681–24.45940 –0.02P 14.33–29105–1.56+660 13.12 –32730830 14.07–28784–2.04+5300.03P –0.044 –20586–280(10000P)(1981) 1––3O 4(1970) –O ’ (1987) 24–3O 4–2O ’ (1987)–2–C (1989) 3O 4–1–(1962) –1– O ’ (1987)C –2 ––O 2(1965)第八章 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缓冲剂、硅酸盐熔体氧逸度、硅酸盐熔体2+3+––平衡、变质岩氧逸度氧化-还原反应在水溶液、硅酸盐熔体、变质岩中都是常见的现象,这里对氧化 -还原反应电化学方面暂不讨论,而以实例集中探讨氧逸度问题。

8.1 氧逸度缓冲剂(马鸿文辑, 2001)氧逸度是影响岩浆演化途径、 岩浆不混溶作用、 岩浆的物理性质、 以及岩浆系统相关系的重要参数。

在岩石学和热力学研究中, 常用氧逸度缓冲剂表示系统氧逸度的大小。

常见的氧逸度缓冲剂和氧逸度 (2)计算式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不与温度相联系,泛泛谈氧逸度是无意义的。

例如,缓冲剂的2 值在 800—1200K 之间要变化 10 个数量级 ( , 1986)。

铁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的变价元素。

不同价态的含铁矿物可以概略地指示氧逸度222 222 2的相对大小。

由自然铁 ()→方铁矿( 2+)→磁铁矿( 23+)→赤铁矿( 3+),反映了其结晶时的氧逸度依次增高。

在火山岩中,铁镁矿物和氧逸度之间的平衡主要决定于熔体和斑晶相矿物的总成分。

在相似的温度下, 随氧逸度由低到高, 铁镁矿物一般将依次出现橄榄石、 斜方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三、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
A + B = AB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AB = A + B
A + BC = B + AC
思考: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
AB + CD = AD + CB
C
B D
自我检测
5、下列哪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 H2SO4+2HCl B、SO2+2H2S = 2H2O+3S↓C、SO2+2NaOH = Na2SO3+H2O D、SO2+Na2CO3 = Na2SO3+CO2↑
B
自我检测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一、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原子,发生还原反应
H2 + CuO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0 +1
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口诀:
升、失、氧
降、得、还
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
1、氧化剂:
2、还原剂:
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的物质)
(主要从升失氧、降得还入手分析)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失 3×1×2 e-
基本步骤
标化合价 画箭头 写得失
1.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反应。
得 3×2×1 e-
2A0l
+3
+ Fe2O3

0
+3
2Fe + A l2O3
失 3×1×2 e-
基本步骤
标化合价 画箭头 写得失
②2KClO3
2KCl+3O2↑
③ MnO2+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拓展2 归中反应的价变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生成中间某价态。
原理:只靠拢不相交
例:5KC-1l
+
+5
KClO3
+
3H2SO4
=
0
3Cl2
+
3H2O
+
3K2SO4
-2
+4
0
2Na2S + Na2SO3 + 6HCl = 3S + 6NaCl + 3H2O
+6
+4
0 -2
-1
0
+5
-1 +5
+2
0
分解
⑤ Fe + CuSO4 == FeSO4 + Cu 置换
⑥MgO+2HCl===MgCl2+H2O 复分解
(7) CuO+CO===Cu+CO2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交叉分类图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正确的是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氧化和还原的反应实例
01
反应方程式
2H2 + O2 → 2H2O
02
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03
氧化还原反应的种类和特征
燃烧反应
燃烧过程中,有机物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腐蚀反应
金属在腐蚀介质中与腐蚀剂发生反应,产生金属失电子被腐蚀的现象。
电池反应
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正极金属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电流。
在能源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来处理环境污染,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在废水中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使其中的污染物质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污染处理
对于受到污染的土壤,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有机农药污染的土壤可采用氧化剂进行修复。
土壤修复
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2023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contents
目录
引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种类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结论和展望
01
引言
课程背景
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如电池、电镀等。
课程目的
明确课程的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简介
定义
内容
0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
物质失电子的作用称为氧化
还原
物质得电子的作用称为还原
氧化和还原的定义
规则
单质的氧化数为零,中性分子的氧化数为零
定义
氧化数反映了原子在化合物中的氧化状态
应用
判断原子在化合物中的氧化状态
氧化数的概念
03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2 0 高温 0
+4
2CuO + C
2Cu + CO2
化合价升高,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失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3
+2 高温 0
+4
Fe2O3 + 3CO
2Fe + 3CO2
化合价升高,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2. 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请标出下列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小组讨论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有什么联系 ?
化学反应(反应条件未标)
CaCO3==CaO+CO2↑ 2H2O=2H2↑+O2↑ AgNO3+NaCl==AgCl↓+NaNO3
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 ↓
Fe+CuSO4=FeSO4+Cu Fe2O3+3CO==2Fe+3CO2 2Na+ Cl2=2NaCl H2O+ CaO == Ca(OH)2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根本原因
电子的转移(电子的 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 偏移)
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反应类型的关系: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氧化反应(升失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还原反应(降得还)
能力提升
• 标出下列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Ba2++SO42- =BaSO4 ↓
2Al + 3Cu2+ = 2Al3+ + 3Cu
3. 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失2C氧u物O质+ CC高=u温O2C、u +Fe2COO32
Fe2O3 +还3 C原O反=高应温2Fe + 3 CO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uO 还原反应 Cu O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练习:以上面的双线桥表示形式为例,对下面的反应进
行双线桥分析: (1)Zn + 2HCl = ZnCl2 + H2↑
失去1x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0 +1
Zn + 2HCl
+2
0
= ZnCl2 + H2↑
得到2×1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典例 〔变式训练 2〕根据下列两个氧化还原反应回答问题: ①2KClO3=M=△n=O==2 2KCl+3O2↑ ②MnO2+4HCl(浓)==△===MnCl2+Cl2↑+2H2O
NaCl+H2SO4==Na2SO4+2HCl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网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1.3.1 氧化还原反应

钢铁会生锈
食物会腐败
都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补充维生素为何能延缓皮肤老化?
1.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或还氧反应) 已学知识
(1得)氧请物根质据初中C学、过的CO氧化反应和还氧反应的知识氧,分化析反以应下反应,完成下表。
根据是否有 化合价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PPT)

氧化还原反应(PPT)

+7-2
+6 +4 0
C.2KMnO4====K2MnO4+MnO2+O2 ↑ (分解反应)
D.Ca(OH)2+CO2====CaCO3↓+ H2O (复分解反应)
课堂小结
一、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的角度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二、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一、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的角度可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一种物质失去氧,同时另一种物质得到氧
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同步伴随)。
得到氧,被氧化(氧化反应)
CuO +H2 Cu+H2O
失去氧,被还原(还原反应)
练一练
请从得失氧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 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失氧, 被还原(还原反应)
+4
CaCO3 ==== CaO + CO2↑ 不是
0
0 点燃 +4 -2
C + O2 ==== CO2 是
+2 +4
-1
+2 -1
+4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价是否有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初中学过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H2O+CO2
+1 +4 -2
H2CO3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想一想
1、什么是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原子结构(最外层为2e-或8e-)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有通过不同方式达到稳定 结构的趋势。方式有哪些?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②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A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货币的作用 越来越大。D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乾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汇兑,为官 府代理钱粮。)。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常见元素): 1、背景: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
2.用双箭号表示,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的同一种元素。
0
0
+2 -1
Mg + Cl2 = MgCl2
3.标出“失去”、“得到”的电子总数
失去2e-
0
Mg
+
0
Cl2

+2 -1
MgCl2
得到2e-
注意:失电子数=得电子数
练习:
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情 况,并指出氧化剂及还原剂。
1.2Al + 3H2SO4
2CuO+C 高温 2Cu+CO2
得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结论
物质得到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物质失去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Zn+2HCl
ZnCl2+H2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2Na+Cl2 点燃 2NaCl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定义: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 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有无化合价的升降
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以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对化学反应
进行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的历史与发展
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但直到18世纪才被系统地研究和解释。随着化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这为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1 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传递,从而改变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2 热效应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 件
欢迎来到《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一起探索氧化还原 反应的定义、历史和发展、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分类和示例。此外,我们 将深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化学反应,涉及物质的电荷转移和原子价态的变化。在 这类反应中,氧化剂会使物质失去电子(氧化)而被还原剂接收,从而使得 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化学研究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能源储 存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的研究仍在 不断进行。
绿色能源
电化学研究
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促进了绿色能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
源的发展,如氢能源和太阳能电池。 有助于电池技术和电解过应用
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产生电力,为我们的日常生 活提供便利。
燃烧
氧化还原反应在燃烧过程中释放能量,用于加热、 照明和其他工业应用。
腐蚀
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腐蚀,影响建筑、车辆和设 备的使用寿命。
环境净化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于处理废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减少环境污染。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实验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收集气体、测量电位等方法进行。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全套PPT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全套PPT
高分子化学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数 1970年 IUPAC确定元素的氧化数(又称氧化值)表示化
合态的一个原子所带的电荷(即形式电荷)数,具体而言: 1、单质中,元素的氧化数为0。
2、化合物中几种元素的氧化数规定:
(1) 除金属氢化物(如LiH、CaH2)中氢的氧化数为-1外, 其余氢的氧化数为+1。 (2) 氧的氧化数一般为-2,例外的有:H2O2及过氧化物中氧的 氧化数为-1;KO2中为-0.5; OF2中为+2。
荷数等于其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 (1) 除金属氢化物(如LiH、CaH2)中氢的氧化数为-1外,其余氢的氧化数为+1。
(1) 除金属氢化物(如LiH、CaH2)中氢的氧化数为-1外,其余氢的氧化数为+1。
(2) 氧的氧化数一般为-2,例外的有:H2O2及过氧化物中氧的氧化数为-1;
129、7化0年合I物UP中AC几确种定元元素素的的氧氧化化4数数、规(定又在:称氧共化值价)表化示化合合物态的中一个,原子把所带属的电于荷(即两形原式电子荷)数的,具共体而用言:电子对指定给电负性较大
的原子时,分别在两原子上留下的表观电荷数为它们的氧化数。 (1) 除金属氢化物(如LiH、CaH2)中氢的氧化数为-1外,其余氢的氧化数为+1。
(1) 除金属氢化物(如LiH、CaH2)中氢的氧化数为-1外,其余氢的氧化数为+1。
其他卤素除了与电负性更大的卤素结合时(如ClF、ICl3)或与氧结合时具有正的氧化数外,其余氧化数均为-1。
、独立离子的氧化数等于离子电荷数。分子或复杂离子的总电 3 (1) 除金属氢化物(如LiH、CaH2)中氢的氧化数为-1外,其余氢的氧化数为+1。

氧化还原反应.pptx

氧化还原反应.pptx
Zn + Cu2+ = Zn2+ + Cu
1.2. 离子 - 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半反应法) 步骤: a. 根据氧化数的变化分别写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
应的骨架反应
b. 配平半反应方程式两边的原子和电荷数 c.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同,将配平的半反应组合成净的
总反应
酸性水溶液
1. 配平氧化数(氧化态)有变化的那种元素的原子数 2. 在缺m个氧原子的一侧加m个H2O分子,把O原子数 配平 3. 在缺n个氢原子的一侧加n个H+ 离子,把H原子数配 平 4. 在缺负电荷的一侧加数量合适的电子,把反应式二 侧的电荷数配平,即得配平的半反应方程式
2.1. 化学电池
锌-铜电池
原电池
正极-电子流入-阴极 负极-电子流出-阳极
正极:Cu2+ + 2e- = Cu (阴极),还原反应 负极: Zn = Zn2+ + 2e(阳极),氧化反应
电池反应: Zn + Cu2+ = Zn2+ + Cu
电解池
电子流动的方向 电流方向
导线:沟通两片金属,使电子能在两者之间传递 盐桥(KCl水溶液,琼脂):沟通两个溶液,使正负 离子能在两个溶液之间迁移
c. 气体电极:在结构上与惰性电极一样
Pt丝
H2 = 2H+ + 2e-
PtH2(a atm)H+(b mol/L)
Pt, H2(a atm)H+(b mol/L)
Pt, Cl-(b mol/L)Cl2(c atm)
将两个气体电极插在HCl溶液中组成原电池: (-) Pt, H2(a atm)HCl (b mol/L)Cl2(c atm), Pt (+)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题答组案三:H氧2 化还C原uO反应中C基uO本概念C的u 判定
3.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MnO2―→Mn2+
B.CuO―→CuCl2
C.Ag+―→Ag2O 答案:D
D.Sn2+―→Sn4+
知识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序号
化学反应
1
2NO+O2===2NO2
2
2.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
反应:CuO+H2=====Cu+H2O (1)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2)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结论:从反应前后 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看,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叫氧 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点燃
反应:2Na+Cl2=====2NaCl (1)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原子 得 电子,发生 还原反应,被还原。 (2)钠元素化合价升高,钠原子 失 电子,发生 氧化 反应,被氧化。 结论:从电子转移角度看,化学反应中凡有电子 转移 的反应叫氧化
还原反应。
题组一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3Cl2+6KOH===5KCl+KClO3+3H2O
②2NO2+2NaOH===NaNO3+NaNO2+H2O
③SnCl4+2H2O===SnO2+4HCl
④NaOH+HCl===H2O+NaCl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③④
答案:A
题组二 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的判定
2. 实验室H2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CuO+H2===H2O+Cu。 (1)该反应中________被氧化,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 ( 2)该反应中________被还原,________是还原产物。

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八章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缓冲剂、硅酸盐熔体氧逸度、硅酸盐熔体Fe2+––Fe3+平衡、变质岩氧逸度氧化-还原反应在水溶液、硅酸盐熔体、变质岩中都是常见的现象,这里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方面暂不讨论,而以实例集中探讨氧逸度问题。

8.1 氧逸度缓冲剂(马鸿文辑,2001)氧逸度是影响岩浆演化途径、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的物理性质、以及岩浆系统相关系的重要参数。

在岩石学和热力学研究中,常用氧逸度缓冲剂表示系统氧逸度的大小。

常见的氧逸度缓冲剂和氧逸度(lgfO2)计算式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不与温度相联系,泛泛谈氧逸度是无意义的。

例如,HM缓冲剂的lgfO2值在800—1200K之间要变化10个数量级(Nordstrom and Munoz, 1986)。

铁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的变价元素。

不同价态的含铁矿物可以概略地指示氧逸度的相对大小。

由自然铁(Fe)→方铁矿(Fe 2+)→磁铁矿(Fe 2++Fe 3+)→赤铁矿(Fe 3+),反映了其结晶时的氧逸度依次增高。

在火山岩中,铁镁矿物和氧逸度之间的平衡主要决定于熔体和斑晶相矿物的总成分。

在相似的温度下,随氧逸度由低到高,铁镁矿物一般将依次出现橄榄石、斜方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为讨论问题的方便,人们常用相对于FMQ 缓冲剂的氧逸度(FMQ)lgf Δ2O 来表示岩浆系统氧逸度的大小,定义为(FMQ)f lg lgf (FMQ)lgf Δ222O O O -=。

某些火成岩(FMQ)lgf Δ2O 值如为:接近液相线的各种基性熔岩和大多数亏损型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石(mg# = 0.90)的(FMQ)lgf Δ2O = ±2.0,含铁橄榄石斑晶的流纹岩的(FMQ)lgf Δ2O = 0.5—2.0,含斜方辉石和角闪石斑晶的流纹岩和英安岩的(FMQ)lgf Δ2O = 1.0—2.0,含黑云母和/或角闪石斑晶的流纹岩的(FMQ)lgf Δ2O = 2.0—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地球化学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缓冲剂、硅酸盐熔体氧逸度、硅酸盐熔体Fe 2+––Fe 3+平衡、变质岩氧逸度氧化-还原反应在水溶液、硅酸盐熔体、变质岩中都是常见的现象,这里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方面暂不讨论,而以实例集中探讨氧逸度问题。

8.1 氧逸度缓冲剂(马鸿文辑,2001)氧逸度是影响岩浆演化途径、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的物理性质、以及岩浆系统相关系的重要参数。

在岩石学和热力学研究中,常用氧逸度缓冲剂表示系统氧逸度的大小。

缓冲剂的lgfO 2值在800—1200K 之间要变化10个数量级(Nordstrom and Munoz, 1986)。

铁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的变价元素。

不同价态的含铁矿物可以概略地指示氧逸度的相对大小。

由自然铁(Fe)→方铁矿(Fe 2+)→磁铁矿(Fe 2++Fe 3+)→赤铁矿(Fe 3+),反映了其结晶时的氧逸度依次增高。

在火山岩中,铁镁矿物和氧逸度之间的平衡主要决定于熔体和斑晶相矿物的总成分。

在相似的温度下,随氧逸度由低到高,铁镁矿物一般将依次出现橄榄石、斜方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为讨论问题的方便,人们常用相对于FMQ 缓冲剂的氧逸度(FMQ)lgf Δ2O 来表示岩浆系统氧逸度的大小,定义为(FMQ)f lg lgf (FMQ)lgf Δ222O O O -=。

某些火成岩(FMQ)lgf Δ2O 值如为:接近液相线的各种基性熔岩和大多数亏损型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石(mg# = 0.90)的(FMQ)lgf Δ2O = ±2.0,含铁橄榄石斑晶的流纹岩的(FMQ)lgf Δ2O = 0.5—2.0,含斜方辉石和角闪石斑晶的流纹岩和英安岩的(FMQ)lgf Δ2O = 1.0—2.0,含黑云母和/或角闪石斑晶的流纹岩的(FMQ)lgf Δ2O = 2.0—3.0。

大多数洋底玄武岩的相对氧逸度在NNO 之下3个lg 单位。

富碱贫硅的基性熔岩较之拉斑玄武岩的氧逸度要高许多,并可出现早期结晶的硫酸盐矿物。

洋底玄武岩具有相对稳定的氧逸度的原因是其含有足够量的硫,足以作为500ppm O 2的缓冲池。

对于任何富铁玄武岩的分异趋势,为使O 2缓冲所需的硫为500ppm 。

对于较小富铁的液相下降线,所需硫的浓度更小。

实际上,洋底玄武岩硫的丰度为1000—1800ppm 。

这就使整个岩浆通过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的反应、从而作为一个封闭的化学系统而分异,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氧逸度范围。

在粗安岩-流纹岩质熔体中,硬石膏在(NNO)lgf Δ2O >1.0—1.5的范围稳定存在。

在(NNO)lgf Δ2O <2.5—3.0的区域内,磁黄铁矿(或富FeS 的液态硫化物相)稳定存在。

在(NNO)lgf Δ2O =1.0—1.5至2.5—3.0区间,硬石膏与磁黄铁矿稳定共存。

8.2 岩浆岩的氧逸度(马鸿文辑,2001)铁是硅酸盐浆中呈两种价态存在的主要元素,Fe 2+––Fe 3+平衡不仅显著地影响岩浆作用的演化趋势,而且由于Fe 2+和Fe 3+在熔体相中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影响熔体的性质,例如密度和黏度等。

氧是岩浆中具有相当化学活动性的组分。

岩浆演化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明显地影响岩浆的结构、流变学性质、化学成分和岩浆系统的相关系。

对熔体相Fe 2+––Fe 3+平衡的研究,可以获得氧逸度变化的信息,因而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

8.2.1 橄榄石+斜方辉石+尖晶石组合与火成岩的氧逸度氧逸度是地幔作用过程中一个基本的、但又是了解得较少的一个强度变量。

对上地幔氧逸度的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研究上地幔的氧逸度是否适合于富铁金属相的分凝作用而形成地核。

这对于研究地球的早期演化历史至关重要;(2)上地幔的氧逸度控制着与元素碳(石墨或金刚石)处于平衡状态下C-H-O 系统流体相的赋存状态。

C-H-O 流体在相对高氧逸度(约FMQ)的氧化条件下,主要呈CO 2+H 2O 。

在中等还原条件下(FMQ 缓冲剂以下2—3个lg 单位),呈H 2O+CH 4。

在低氧逸度(IW 缓冲剂)的强还原条件下,则主要呈CH 4+H 2(Wood and Virgo, 1989)。

因此,氧逸度通过影响流体相的赋存状态间接地影响含挥发份条件下的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和地幔交代作用。

氧逸度也直接控制着在地球深部是否存在着永远耗不尽的天然气(O’Neill and Wall, 1987)?确定上地幔氧逸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测定地幔橄榄岩包体的内在氧逸度;(2)通过分析原生玄武岩的Fe 2O 3、FeO 含量来间接了解上地幔源区的氧逸度;(3)采用矿物温压计方法,根据相平衡实验或有关的热力学资料,计算地幔岩的矿物组合平衡的氧逸度。

对于上地幔I 型(或A 型,铬透辉石组合)和II 型(或B 型,铝普通辉石组合)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其矿物组合平衡的氧逸度可以由以下的平衡反应来计算(Mattioli and Wood, 1988):6Fe 2SiO 4 + O 2 = 3Fe 2Si 2O 6 + 2Fe 3O 4olivine fluid orthopyroxene spinel这一反应可称为FFM(fayalite-ferrosilite-magnetite)缓冲剂。

但是,实际上,由FFM 组合计算氧逸度时受到尖晶石相中Fe 3O 4组分活度-成分关系(模型)的不确定度的严格限制。

因为在地幔尖晶石中,Fe 3O 4端元组分的含量很低(X Fe3O4=0.02—0.10,Mattioli and Wood, 1988)。

对天然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的一般误差将导致氧逸度计算结果相当大的误差。

鉴于此,Ballaus et al. (1991)对人工合成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进行了相平衡实验,对ol+opx+spn 氧逸度计予以标定。

实验条件为T=1040—1300ºC 、P=0.3—2.7 GPa 。

氧逸度由Fe-FeO(IW)、WC-WO 2-C(WCO)、Ni-NiO(NNO)、Fe 3O 4-Fe 2O 3(HM)缓冲剂所控制。

选择石墨、橄榄石、PdAg 合金作为试样容器。

实验在活塞压力罐中和流体过剩的条件下进行。

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度、压力、成分范围内,尖晶石相的Fe 3+/tot Fe 比值是氧逸度的线性函数(f O2=IW, Fe 3+/tot Fe=0.02, WCO, 0.10, NNO, 0.25, HM, 0.75)。

在一定的(FMQ)lgf ΔO2下,尖晶石相的Fe 3+/tot Fe 比值与温度无关,而随尖晶石的Cr 含量的增大略有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

在一定的温度、熔融程度、总成分下,尖晶石的Cr/(Cr+Al)比值随氧逸度的升高而增大。

Ballhaus et al. (1991)的实验中,尖晶石覆盖了很宽的成分范围:Cr/(Cr+Al) = 0.20—0.85, Fe 3+/tot Fe = 0.020—0.80。

因此,有可能对FFM 缓冲剂进行标定。

对于橄榄石+斜方辉石+尖晶石(FFM)组合,氧逸度由下式给出:Spn Mgt Opx Fs OlFa 000O22lga 3lga 6lga 2.303RTV P ΔH ΔS T Δlgf ++---= 相对于FMQ 缓冲剂的氧逸度为: Spn MgtOpx Fs OlFa 0FMQ 0FFM 0FMQ 0FFM 0FMQ 0FFM O22lga 3lga 6lga 2.303RT )V Δ P(V ) H H (Δ)S ΔS T (Δ(FMQ)lgf Δ++------=Ballhaus et al. (1991)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资料,得到如下氧逸度计算公式:/T )2630(X 4lgX 2lgX /T)X 3200(16lga 400P/T 2505/T 0.27(FMQ)lgf Δ2SpnAl SpnFe3SpnFe22Ol Fe Ol Fa O2+++----+=++式中P 的单位为GPa ,+++=33Spn Fe3R /ΣFe X ,+=3Spn Al R Al/ΣX ,)Fe /(FeFe X 322Fe2+++++=。

为了简化计算,上式中消去的相当于OlFa a 理想部分的斜方辉石一项。

以上公式仅适用于地幔岩,不应该外推到Ol Fe X >0.15的富铁岩石。

对于更富铁的岩石,消去斜方辉石的简化是不正确的。

该方法也不适用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金刚石稳定区的条件。

因为在高Spn Cr X 和低氧逸度下,会出现镁方铁矿不符合化学计量性质或尖晶石相Cr 2+的替代作用。

实际应用表明,将上式应用于低至约800ºC 的温度下,仍可获得合理的结果。

应该强调指出,虽然在上式中未出现斜方辉石,但是,只有在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同时存在而使系统的SiO2a 得以缓冲的条件下,所计算的氧逸度才是正确的。

Ionov and Wood (1992)应用Ballhaus et al. (1991)的方法,发现与实验平衡的Ol+Opx+Spn 组合的氧逸度并不一致,其误差达0.5—1.0个lg 单位,与尖晶石的Cr/Al比值具有依赖关系。

Ionov and Wood (1992)指出,采用尖晶石相中Fe 3O 4活度的Nell —Wood 模型,可以获得更精确的(0.3—0.5个lg 单位)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氧逸度计算结果。

在800—1300ºC 下,对于Fe3O4X = 0.008—0.060的地幔尖晶石,其Fe 3O 4的活度为:Cr Mg Cr Al 2Cr AlMg 2Al 2Fe3Fe2Fe3O4N 346N N 199N 229N N 653N 1/T (406N /4)N lg(N lga +++++=++式中Ni 为以4个氧为准计算的尖晶石分子式中元素的数量。

反应43622242O 2Fe O Si 3Fe O SiO 6Fe +=+的氧逸度为:Spn Fe3O4Opx M2Fe M1Fe 2Ol Mg OlFeO2O22lga )X 3lg(X /T )2620(X - 12lgX -/T 3690P(GPa)-0.35220/T (K)(FMQ)lgf lgf ++++=由该式计算的氧逸度误差为±0.5个lg 单位。

氧逸度的岩石学应用将Ballhaus et al. (1991)的方法应用于典型的地幔岩和地幔衍生的原生熔体,揭示了如下的氧逸度变化趋势:未亏损的、富集型地幔源区及其衍生的熔体呈中等还原状态((FMQ)lgf Δ2O ≌FMQ —2);亏损型MORB 和深海橄榄岩呈(FMQ)lgf Δ2O ≌FMQ —1的氧化状态,可能代表了最上部大洋岩石圈的典型的氧逸度条件;富集型MORB 和交代的尖晶石方辉橄榄岩更为氧化((FMQ)lgf Δ2O =FMQ —FMQ+1);而岛弧玄武岩(IAB)和阿拉斯加型侵入体是最为氧化的火成岩(((FMQ)lgf Δ2O ≌FMQ+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