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症
少阳老师讲:失眠十方
少阳老师讲:失眠十方今天先给大家讲讲失眠的辨证与常用的10个处方,因为这两天我想失眠的时候,想来想去一下子想出了10个,加在一起,挺多呢,今天尽量把它讲完了吧。
从《内经》上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正这种情况下,肯定睡得好。
至于睡不好,或者失眠,叫做不寐。
就是阳不入阴,或者说阳不能秘藏到阴里面去。
这个时候这个人会失眠,那么人体的五脏,各脏有各脏精神层面的精华,精神魂魄意等等。
这里面涉及到失眠的主要在于神与精两个方面,神不交精就成了。
让心之阳神秘藏到肾之阴精里面去,还有一句话叫做水火既济。
说到水火既济,我想起一个小方子,叫交泰丸,黄连、肉桂,说到这刚想起来,做功课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这是一方子没有放进去。
我们常用的治失眠的方子,最常用最经典的方子当然是酸枣仁汤,治虚烦不能眠,是那种虚烦,应该是一个从木气到火气,从肝到心这个变化,这一段的气虚、或者血虚、或者精亏,这儿导致的失眠睡不好,不过它有明显的涉及肝血阴亏的因素的话,这种人往往是夜间1点到4点之间,或者两三点钟到三四点钟,或者更早一点,一般的一两点到两三点的多。
好的,酸枣仁汤,酸枣仁汤很简单,大家看图一。
图一的中间第二个,酸枣仁汤的药示图,第一个君药,酸枣仁,它是本经上品,气味酸平,这个枣仁呢,好的枣仁,就是很饱满,表面光泽度很好,这种枣仁给他打碎之后,里面的香气会散发出来,很香的。
枣仁本身的颜色是赤色,形状像心,加上他这种香气,直接能到达心神这个状态,这个病所,上次说了这个概念——病所。
它的主治呢,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
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凡是安五脏的东西她肯定有利于睡眠了,比如说我们最常用的人参,它安五脏,这里面呢,酸枣仁安五脏。
一般来说,心烦不能眠,他上面这个心胸大致范围的病所,会感觉烦热、憋闷,都有可能。
那么酸枣仁主治里面,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这是正对,等于又去补充了,又去通畅了,所以作为君药使,非常非常的正点的,应该是难以找到第二个药能起到这个作用。
少阳病篇介绍
22
二、柴胡证误下后的证治与机转:
柴胡汤病症而下之 —是为误治,伤其正气。 柴胡证不罢者 —病邪仍在少阳。 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 —正邪剧争。 却发热汗出而解 —至正胜邪却时,邪随汗解。
23
【原文】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 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 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 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 以法治之。(97)
【原文】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 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 热汗出而解。(101)
【提要】柴胡汤证的审证方法及柴胡证 误下后的证治与机转。
21
【释义】
一、柴胡汤证的审证方法:
伤寒中风 —伤寒或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
凡见一部分少阳主证, 即可用小柴胡汤和解。
2、少阳病兼变证: 少阳兼表证 —— 柴胡桂枝汤证 少阳兼里实证 —— 大柴胡汤证 少阳兼水饮证 ——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少阳邪热弥漫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3
三、治法: 本 证:和解少阳,以利枢机——小柴胡汤。 兼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四、治禁: 汗、吐、下法(少阳三禁)
4
第一节 少阳病提要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第三节少阳病兼变证
45
治法: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和解少阳。
柴胡桂枝 干姜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甘草二两
辛甘化阳, 温化水饮。
牡蛎二两
—软坚散结。
栝楼根四两
—清热生津。
46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原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 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 汤主之。(107)
精讲!吴雄志教授讲六经分治失眠。
精讲!吴雄志教授讲六经分治失眠。
为什么讲这个模型呢?这个模型可以套到很多疾病之中去,比如我们讲的失眠问题。
失眠的人易早醒,早醒我们说阴不敛阳用乌梅丸,阳不入阴我们用交秦丸。
如果他的脾胃不舒服,导致心火不能下降,睡眠不好怎么办?在交泰丸的基础上加人参、半夏、干姜。
这不就是黄连汤嘛!还有一种情况,假如说他不是脾虚,而是胃气不降,也可导致他失眠,因为胃气通于心。
这种胃气不降的失眠往往伴有烦躁,可以用《伤寒论》的生姜半夏汤,“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加上栀子豉汤,合上交泰丸,如果大便再不好解,来上3~5g 大黄,我们从阳明经去治,也是可以的。
如果这个患者早醒,早醒的除有阴不敛阳,还有少阳病,如果用了乌梅丸不见效,可以用四逆散,或者用我们的验方也可以。
还有一种情况,他在白天很困顿老想睡觉,晚上他却睡不着,为什么?因为白天应该兴奋,晚上应该抑制,他是因为白天兴奋不够,所以它晚上也抑制不够,怎么办?你白天给他吃兴奋剂,晚上给他吃镇静剂,他就能好好睡了。
白天用什么兴奋剂?麻黄附子甘草汤,让他白天精神很好,到晚上他就困了,这就是说失眠都可以六经分治。
这个六经模型可以往各个疾病上去套的,然后,我们连时辰都讲了,在哪个时辰会出现什么问题都说过了。
我们说了六经分治失眠,厥阴病,阴不敛阳我们说用乌梅丸,他早醒,并且越睡越短,但是,你知不知道早醒还是一个什么病吗?早醒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学精神科的人都知道,抑郁症的人就容易早醒,所以,他不仅是阴不敛阳的厥阴病,少阳病的人也可以早醒,他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所以,用乌梅丸十之八九都有效,如果见到没有效的人怎么办?你要看看这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是不是个少阳病?如果是少阳病,可以用我们的吴门验方合欢汤,这个合欢汤不外乎是郁金、合欢皮、夏枯草、胆南星这些,都是入肝经的。
假如你不会用合欢汤,小柴胡汤、四逆散、柴胡龙骨牡蛎汤也可以。
如果再研究得深一点,开我们的验方合欢汤也行啊,不外乎有郁金、合欢皮、夏枯草、胆南星这些清肝疏肝的药物,这是属于少阳的早醒。
《中医少阳病病案》课件
饮食调理:清淡 饮食,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作息规律:保持 充足的睡眠,避 免熬夜
运动锻炼: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 增强体质
情绪调节:保持 乐观心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06
中医少阳病的学术 研究进展
THEME TEMPLATE
少阳病的研究现状
少阳病是中医六经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寒热 错杂、表里同病
近年来,少阳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方药研究等方面
连翘等
疏肝解郁: 使用疏肝解 郁的中药, 如柴胡、白
芍等
健脾和胃: 使用健脾和 胃的中药, 如党参、白
术等
养阴生津: 使用养阴生 津的中药, 如麦冬、石
斛等
活血化瘀: 使用活血化 瘀的中药, 如丹参、川
芎等
扶正祛邪: 使用扶正祛 邪的中药, 如黄芪、人
参等
针灸治疗
针灸手法:采用补泻手法, 补虚泻实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闷热 的环境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少阳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 夜、过度劳累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过大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少阳病康复期的调养
饮食清淡,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和矿 物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 如瘦肉、鸡蛋、 牛奶等
适量饮用绿茶, 有助于清热解毒
04
中医少阳病的治疗 案例
THEME TEMPLATE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张先生,45岁,男性
症状:头痛、发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 失眠
《伤寒论》少阳病的特点及提纲问题探析
《伤寒论》少阳病的特点及提纲问题探析
一、少阳病的特点
1、少阳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发病部位以肝脾、胆、肾为主,多表现为阳虚、气虚症状;
2、阳虚发病主要有腰酸、腿软、胸闷、咳嗽、头晕、多汗、小便清长等;
3、气虚发病主要有乏力、嗜眠、虚弱、黯然、脱发、咽干、头晕眩晕等。
二、少阳病的治疗
1、治疗少阳病要充分活化阴阳,滋补既宜重用芩草、黄芪、铁桂、当归等药物补气益阳,又要用柴胡、黄连、白芍等药物温补祛风健脾。
2、治疗时宜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选择症状相宜且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以女贞子、柴胡制饮、生脉散为主,以辅以桂枝、龙骨、细辛、芒硝及芦根等滋阴生津;
3、少阳病治疗还要注意减轻病人的体力劳动,并宣告养生措施,以利于阴阳的活化,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19335906_小柴胡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龙牡治疗瘀热互结型不寐的个案报道
838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19年6月第6卷第6期June.2019,Vol.6,No.6通信作者:张伟(1987—),男,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老年脑病,E mail:zhangweitcm@foxmail com临床个案报告ClinicalCaseReport小柴胡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龙牡治疗瘀热互结型不寐的个案报道李悦婷1 张伟2(1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712046;2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西安,710021)摘要 通过一例小柴胡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龙牡治疗瘀热互结不寐的个案报道,论述祛瘀泻热法治疗不寐的辨证论治新思路。
分析其病机治法、组方用药,阐述“治病必求于本”对于治疗不寐的重要性。
小柴胡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龙牡治疗瘀热互结型不寐疗效显著。
治疗时,依据“六经八纲辨证”原则,明确病机,仔细辨证,精准用药,方能效如桴鼓。
关键词 不寐;小柴胡汤;桃红四物汤;龙骨;牡蛎;瘀热互结;个案报道CaseReportontheTreatmentoftheIntersectionofBloodStasisandHeatofInsomniabyXiaochaihuDecoctionCombinedwithTaohongSiwuDecoctionandLongguMuliLiYueting1,ZhangWei2(1Shaan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Xianyang712046,China;2DepartmentofEncephalopathy,Xi′a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Xi′an710021,China)Abstract ThisstudyaimstoexploreanewwayoftreatingtheintersectionofbloodstasisandheatofinsomniabyXiaochaihuDe coctioncombinedwithTaohongSiwuDecoctionandLongguMuli Throughanalyzingthepathogenesis,therapymethod,prescriptionandmedicationinthiscase,itelaboratestheimportanceof“treatingdiseasemustbebasedonfundamental”forthetreatmentofin somnia Ithasasignificantclinicalefficacyofthistreatmentschemeforthetreatmentoftheintersectionofbloodstasisandheatofinsomnia Inthecourseoftreatment,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differentiationofLiujingandBagang”,itshouldclarifythepath ogenesis,carefullymakethedifferentiationofsymptom,andalsogivetheprecisemedication Hence,itwillhaveasignificantclini calefficacy.KeyWords Insomnia;WulingPowder;Insomnia;Casereport中图分类号:R256 23;R338 6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6.065 不寐,西医称为失眠,临床以轻者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睡眠时间缩短,多梦等,重则彻夜不寐为主要表现[1]。
不寐证的中医治疗
不寐证的中医治疗不寐证,是中医说法,通俗说,就是晚上该睡觉时睡不着觉、失眠。
拿现代医学说,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抑郁证等等,病因不详,属功能性障碍。
敝人最早进入学习时,曾查阅与“寐”相关的“寤”的资料,所谓“寤寐不宁”有日夜不宁、似睡非睡之意。
春秋时期郑庄公寤生,即是其母在恍惚中所生,故其母不喜,后致国乱。
“寐”即睡觉,若有梦,为魂不归藏,虽寐而未得休息,人的"心"系统仍在工作……为了寻找治疗的佳方妙法,我在工余先翻现代官方教材,后查阅古籍名医之论,也看过现代电视台养生节目。
其结果,众说纷纭,兼之本人又无失眠体验,终是不得其理法方药。
言“阳不入阴”、“火水未济"者,只是方向性指导。
"阴虚阳虚"之说以及“胃不和则卧不安"、"痰火扰心"等等之说,单就失眠而言,本质上与巴甫洛夫神经-条件反射学说无异。
我曾将各家学说用以指导治疗,辨证时,多有狐疑,无论补阴补阳、调胃安神、清热涤痰,疗效都差强人意。
我曾反思自己何以收获不丰,是自己天性愚钝还是学不得法?——愚钝或许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或许是学习方向不对。
既然医论于事无补则翻医案,大量的医案或能提供数据支撑形成新的观点。
于是,翻医案。
翻医案,有个博而广的过程,长话短说。
——《伤寒论》经方体系是我寻找到的中医最贴近临床的学术。
敝人特别推崇胡希恕经方学术思想,认为他是集孙思邈、许叔微、陈修圆、唐容川等诸多历代名医大家思想之大成者。
其次,有关失眠之治,祝味菊温潜之法也是师范。
探究到如今,我对不寐证的认识和治疗,有如下心得。
不寐者,“阳不入阴”,长此以往,阴阳严重失衡,看似不是什么器质性病变之重症,却是诸多重症先兆(包括癌症),因而要引起高度重视。
人是由身、心两大系统构成(参阅敝号内《一图读懂蕴含在<伤寒论>中的中医生理学》)。
心(精、神、魂、魄)系统和身系统(包括人体生物钟等)的异常与环境(包括天气、职业、住所、人际等)相关。
中医治疗失眠多梦
中医治疗失眠多梦中医治疗失眠多梦“梦境”辨证型:许多人都有失眠、多梦的经历,若偶尔发生不足为怪,若彻夜难眠、怪梦纷纭,天天做梦,则是病态。
单纯服点镇静药或安眠药,效果不能持久,还易产生依赖,如能先辨证,分清寒热虚实,再用中药调理,效果往往会较好。
除临床表现外,“梦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反映证型的标准之一,现简述如下。
●梦空中飞舞、脚下生风多为肝血不足,虚热扰神。
可用熟地黄、山萸肉、柏子仁、夏枯草各15克,当归、麦冬、栀子各10克,茯苓、白芍各18克,飞朱砂1.5克(冲),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梦下坠掉床、翻车跳崖多为肝肾亏虚、阴精匮乏,常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带下清稀、阳举不坚等症状。
可用鹿角胶、枸杞各30克,杜仲、川断、黄精、肉苁蓉、龙骨、山药各15克,菖蒲10克,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另可服食核桃、莲子、鱼类、麻雀蛋、阿胶等以补肾强精。
●梦悲伤欲哭、忧思不解多见于产后、更年期妇女,为阴阳失调或血虚神不守舍所致,多伴乏力心烦、呵欠连连、郁郁不乐等症状。
可用炙甘草、百合、白芍、枣仁各15克,红枣10枚,浮小麦、生地各30克,天冬、龙骨各10克,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若夜间抽搐加吴茱萸6克,蝉蜕10克。
平时多吃鱼类、鸡、蔬菜等。
●梦与鬼交、带下自浊多见于夫妻不睦、两地分居者,为心肾阴阳不能交通所致,多伴有思念绵绵、情欲不畅、阳具易举、梦后自带或遗精自浊等症状。
可用白芍、龙骨、牡蛎各15克,黄芩、白薇、知母、桂枝、远志各10克,大枣6枚,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若久病阴茎胀痛、带下自浊乃瘀精败浊阻滞精窍所致,加川萆薢、茯苓、虎杖各30克,木通、路路通、黄柏各10克,牵牛子6克,土牛膝15克。
●梦亡灵死鬼、刀剑火光、血腥欲吐、胸闷腹胀多见于体质壮实、气火旺盛之人,为痰气交阻、阳盛挟瘀、肝气挟火所致。
可用桃仁、大黄、栀子各10克,茯苓、夏枯草各15克,山楂30克,桂枝、半夏6克,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治疗失眠验案
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F e b .2024,V o l .32N o .3通信作者:王海荣,E -m a i l :x 188********@163.c o m第一作者:邢丹钰,E -m a i l :132********@163.c o m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治疗失眠验案王海荣(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73)ʌ摘要ɔ 失眠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中医治疗失眠有较大的优势㊂该文介绍根据‘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治疗失眠验案3例,旨在为临床治疗类似疾病提供参考㊂ʌ关键词ɔ 失眠;不寐;六经病欲解时;‘伤寒论“中图分类号:R 256.2 文献标识码:B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330失眠是以频繁㊁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㊁易醒㊁早醒㊁醒后难以入睡,患者睡眠量不足,睡眠质量不佳,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㊁工作[1-2]㊂研究显示,慢性失眠可使血清25-羟维生素D 3水平降低,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㊁抑郁程度和认知功能,可能导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右侧海马区神经元受损[3-4]㊂据调查,中国失眠人群占总人口的45.2%,且失眠发病率逐年上升[5]㊂目前临床治疗失眠常用的药物包括苯二氮类(如艾司唑仑㊁劳拉西泮等)和非苯二氮类(如唑吡坦㊁佐匹克隆㊁扎来普隆等),但使用安眠药可能会产生头晕㊁乏力㊁嗜睡㊁记忆力下降㊁药物依赖等问题,因此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被人们认可㊂中医将失眠称为 不寐 ,‘灵枢㊃邪客“记载失眠的原因为: 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㊂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㊂ 即阳盛而阴衰,阴阳失交㊂六经病欲解时源于‘伤寒论“,依照‘黄帝内经“中 开阖枢 理论对三阴三阳时空节点的指导,在治疗失眠时,参考欲解时的六经属性,将人体阴阳与天时相应,选取对应经方,助阳入阴[6]㊂该文介绍笔者在跟师学习中记录的以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失眠验案3例㊂1 太阳㊁太阴病欲解时患者,女,40岁,2022年6月15日初诊㊂主诉:失眠2年,加重1周㊂患者2年前因压力过大出现失眠,表现为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多梦,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曾口服艾司唑仑等药物,也曾配合中药治疗,失眠有所改善,但时有波动,近1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加重,遂至我科寻求进一步治疗㊂刻下症:失眠,每晚22:00 23:00入睡,次日凌晨3:00易醒,醒后难以入睡,中午12:00可以睡约1h ,多梦,头昏,偶有头痛,精神较弱,时心悸,自汗出,恶风,纳稍差,时有腹胀,小便调,大便溏,舌黯,苔薄白,脉缓无力㊂西医诊断:失眠㊂中医诊断:不寐㊂中医证型:脾阳虚㊂治法:温补脾阳,调和气血㊂予桂枝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㊂处方:桂枝15g ,白芍15g ,龙骨30g (先煎),牡蛎30g (先煎),川芎15g ,大枣12枚,炙甘草30g ,干姜10g ,党参片15g ,白术15g ,炮附片10g(先煎)㊂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2022年6月22日二诊:患者睡眠时间延长,约次日凌晨4:30易醒,醒后可入睡,多梦缓解,头昏基本消失,精神尚可,心悸㊁汗出均有缓解,纳略差,腹胀减轻,小便调,大便时溏,舌黯,苔薄白,脉稍有力㊂上方干姜加至15g,继服1周㊂2022年6月29日三诊:患者自诉可睡到凌晨5:30,余症基本消失,大便时溏㊂嘱患者改服附子理中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 11020528,9g /丸),每次1丸,每日3次,服药半个月后痊愈㊂按语:本案患者每晚22:00入睡,凌晨3:00易醒,符合太阴病欲解时 从亥至丑上 ㊂患者纳差㊁腹胀㊁便溏,与‘伤寒论“第273条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相应,其脉缓而无力,亦为太阴主脉,故辨为太阴病,予附子理中汤以温中健脾㊂方中附子温中助阳,干姜辛热,助附子补阳,党参㊁白术㊁甘草甘温补虚㊂患者中午12:00可入睡,符合太阳病欲解时 从巳至未上 ,且患者有汗出㊁恶风㊁头痛㊁脉缓之症,与‘伤寒论“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相应,故辨为太阳病,予桂枝汤以安中健胃滋液㊂方中桂枝㊁芍药调和营卫,生姜㊁甘草㊁大枣助桂枝补益胃气,增加津液㊂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此案为太阳太阴合病,以桂枝汤合附子理中汤为基础方,患者多89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2月第32卷第3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F e b .2024,V o l .32N o .3梦,加龙骨㊁牡蛎镇惊安神;舌黯,恐有瘀血,加川芎活血化瘀,同时祛风止痛,以缓解头痛㊂根据三阴三阳 开阖枢 理论,太阳太阴均为 开 ,张介宾认为 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 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 ,指功能体现在向外向上,宜开不宜闭[7]㊂患者机体 开 的功能失常,阳居于外而不入于阴,阴阳失交,故不寐㊂选取太阳㊁太阴对应经方,调整阴阳,阴平阳秘,则不寐自除㊂2 少阳病欲解时患者,女,35岁,2022年8月10日初诊㊂主诉:失眠10d ㊂患者10d 前与他人争吵后出现失眠,整夜无法入睡,患者不愿吃西药,遂至我科门诊寻求中医治疗㊂刻下症:失眠,整晚不能入睡,唯有早上8:00左右能睡1h ,多梦,头昏,口苦,口干,时胸胁胀痛,心烦,纳差,小便黄,大便干,3d 一行,舌边尖红,苔黄稍腻,脉弦㊂西医诊断:失眠㊂中医诊断:不寐㊂中医证型:邪犯少阳㊂治法:清热疏肝,和解少阳㊂予小柴胡汤加减㊂处方:柴胡30g ,黄芩片15g ,清半夏15g,党参片15g ,生姜15g ,龙骨15g (先煎),牡蛎15g (先煎),寒水石15g (先煎),茯苓15g ,炒酸枣仁10g ,黄连片6g ,大黄6g ,炙甘草10g ,大枣6枚㊂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2022年8月17日二诊:患者自诉服药2剂后可在晚上睡2h ,7剂服完后可睡4~5h ,余症皆有改善,舌边略红,苔稍黄,脉弦㊂上方去黄连片,大黄加至9g,患者继服1周后睡眠恢复正常,余症皆消㊂按语:该患者整晚不能入睡,唯早上8:00左右可入睡,属于少阳病欲解时 从寅至辰上 ,根据三阴三阳 开阖枢 理论,少阳为 枢 ,为枢纽之意,张介宾谓之 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 ,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为沟通表里脏腑阴阳的枢纽㊂该患者平素脾气暴躁,因与人争吵导致肝气郁滞,气郁而化火,心肝火旺,致少阳枢机不利,外不能使太阳开,内不能使阳明阖,使阳不入于阴而不寐[8]㊂患者口干口苦㊁胸胁胀痛㊁纳差,亦符合少阳病表现,故从少阳病论治㊂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和解少阳,调整阴阳㊂方中柴胡清透少阳之邪,疏气机之郁滞;黄芩苦寒,清少阳之热,配合柴胡和解少阳;清半夏㊁生姜和胃降逆;党参㊁甘草㊁大枣扶助正气㊂余药效仿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之意,患者多梦,加龙骨㊁牡蛎以镇惊安神,又恐重镇力度不够,故加寒水石;心肝火旺,加黄连清心火,加大黄泄热通腑,加茯苓㊁酸枣仁宁心安神㊂全方共奏清热和解㊁镇惊安神之功㊂3 厥阴病欲解时患者,男,48岁,2022年9月25日初诊㊂主诉:失眠1个月余㊂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口服艾司唑仑后出现头昏㊁嗜睡,遂至我科门诊寻求中医治疗㊂刻下症:失眠,凌晨1:00才能入睡,卧起不安,4:00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头昏,口干,口渴,心烦,足冷,纳可,腹胀易矢气,小便清长,便溏,舌红少苔,脉细无力㊂西医诊断:失眠㊂中医诊断:不寐㊂中医证型:寒热错杂㊂治法:清上温下㊂予乌梅丸合栀子厚朴汤加减㊂处方:乌梅30g ,细辛3g ,桂枝15g ,党参片15g ,炮附片10g (先煎),花椒10g ,干姜10g ,黄连片6g ,黄柏10g ,当归5g ,栀子10g ,厚朴10g ㊂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2022年10月2日二诊:患者凌晨12:00可入睡,5:30醒,口干㊁口渴㊁心烦明显减轻,头昏㊁卧起不安缓解,足冷㊁小便清长稍缓解,纳可,稍腹胀,仍易腹泻,舌略红,少苔,脉细无力㊂上方炮附子㊁干姜加至15g ,继服1周,睡眠基本正常,余症基本消失,嘱患者改服乌梅丸(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 53020389,3g/丸)以巩固疗效,每次2丸,每日3次㊂服药10d 后痊愈㊂按语:患者凌晨1:00才能入睡,4:00易醒,符合厥阴病欲解时 从丑至卯上 ㊂根据三阴三阳 开阖枢 理论,厥阴为 阖 , 阖 即闭也,指厥阴闭合㊁闭藏的功能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曰: 厥阴何也?曰:两阴交尽也㊂ 厥阴为阴尽阳生,由阴转阳,厥阴病则阴阳不能交接,故使人不寐㊂厥阴具有收敛阴气㊁升发阳气的特点,厥阴为阴之极,故有寒,患者表现为足冷㊁小便清长㊁易腹泻[9];由阴转阳,阳气升发,故有热,患者表现为口干口渴㊁心烦㊁舌红少苔[10]㊂治以乌梅丸清上温下㊂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论述乌梅丸之功用: 仲景制乌梅丸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通理气血,调和三焦,为平治厥阴之主方㊂ 方中乌梅敛阴涩肠止泻;细辛㊁桂枝㊁炮附片㊁花椒㊁干姜温中健脾,燥湿止泻,治疗下寒;黄连㊁黄柏清热,治疗上热;党参㊁当归补益气血,又恐当归有滑肠之弊,故用量较小㊂患者心烦,腹胀易矢气,卧起不安,与‘伤寒论“第79条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相应,选用栀子厚朴99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2月第32卷第3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F e b.2024,V o l.32N o.3汤以清热㊁除烦㊁理气,方中栀子泄热除烦,厚朴行气导滞消胀㊂二诊时根据患者症状,上热明显减轻,下寒依旧,考虑温药用量不足,故炮附片㊁干姜用量各增加5g㊂由此可知,虽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之证,但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实际症状,考虑寒热轻重,调整药物比例㊂4讨论睡眠是阴阳得以交接的表现,张志聪认为: 日暮在外阳气将尽,而阴气渐盛,则目瞑而卧㊂平旦在外之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则寤矣,次阴阳之外内也㊂ 入夜后阳气入于阴,则能入睡,黎明时阳气逐渐强盛则清醒㊂中医称失眠为 目不瞑 不寐 不得眠 等,认为该病的病机有肝郁化火㊁痰热内扰㊁心脾两虚㊁心肾不交㊁心虚胆怯等,但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阴阳,阳盛则不得入于阴,阴虚则不得纳阳,阴阳失交,则发不寐㊂‘灵枢㊃大惑论“曰: 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㊂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㊂ 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㊂ 叶天士认为: 脏液内耗,阳气不交于阴,令人寤不成寐㊂ 故以阴阳为基础治疗失眠㊂‘灵枢㊃邪客“曰: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㊂ 人体与自然相似㊁相应,健康与疾病皆与天地阴阳之气变化相关㊂‘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对三阴三阳开阖规律进行总结,基于 天人相应 的整体观,将人体内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与时间㊁空间结合,得出六经阴阳开阖昼夜时间节律: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并以此治疗失眠㊂因各经欲解时有重叠,故欲解时的首个时间对于用此规律判断失眠属于哪一经较为重要,即巳时辨为太阳,申时辨为阳明,寅时辨为少阳,亥时辨为太阴,子时辨为少阴,丑时辨为厥阴[6]㊂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医家多从 欲解 论述 欲解时 ,认为 欲解时 指疾病缓解时,这些观点限制了 欲解时 的临床应用范围㊂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认为应将其理解为疾病相关时,即 欲解时 亦为 欲剧时 [11]㊂某经在对应时辰经气最旺,相较于其他时辰,更容易在与邪气的斗争中获胜,如邪气不盛,正气在此段时间内可借助旺盛之经气祛邪外出,则机体有向愈之机,此为 欲解时 ,但若正邪相当甚至邪气更盛,交争时症状反而加重,此为 欲剧时 ㊂应用六经 欲解时 理论治疗失眠,将人体之气与自然之气相应,得天气之助,调整机体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使阳交于阴,故可夜瞑[12]㊂在治疗时,应以该理论为基础,但不能拘泥于此法,须遵循‘伤寒论“中 病脉证并治 原则,与辨病㊁脉象㊁辨证相结合,气血阴阳㊁寒热虚实均需考虑,真正做到 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㊂参考文献[1]苏亮,陆峥.2017年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世界临床药物,2018,39(4):217-222.[2]阮文海,王超.从情志探讨失眠症的现代养生保健调理[J/C 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365-366.[3]刘前,陈凯.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变化对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 28(12):124-125.[4]潘燕,童书杰.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核磁共振波谱成像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0,27(5):631-634.[5]张艾欣,崔建秋,尹凡.我国失眠人群现状调查及助眠A P P 市场开发建议[J].中国市场,2021,28(23):96-98. [6]樊蕾,周雪,刘馨雁.顾植山 三阴三阳开阖枢 与 六经病欲解时 辨识失眠不同时间节律经验[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46-49.[7]张艺馨,李建朋,牛苗苗,等.从形证角度论 太阳为开 学术思想的临证意义[J].四川中医,2022,40(9):25-27. [8]林东桥,练景灏,周小琼,等.余尚贞从六经辨治失眠[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7):108-110.[9]刘金星.从 欲解时 论乌梅丸治厥阴病[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5):59-60.[10]翟茜茜,张天琪,霍青.基于厥阴病欲解时理论运用乌梅汤治疗失眠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 31(9):1255-1259.[11]陶国水.顾植山再谈六经病 欲解时 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8):1985-1987.[12]付燕来,杲春阳,邱林杰,等.张晋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从时空论治失眠[J].中医学报,2022,37(3):578-581.(收稿日期:2022-11-18)[编辑:白晓晖]00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2月第32卷第3期。
经方:小柴胡汤(少阳症)
经方:小柴胡汤(少阳症)小柴胡汤【原文】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2、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3、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4、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6、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7、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回顾】<伤寒论>: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存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3、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4、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5、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6、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汤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7、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8、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0、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11、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从《伤寒论》少阳病辨治失眠
从《伤寒论》少阳病辨治失眠甘肃省中医院权晓理失眠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的一种病症。
《伤寒论》中有很多对失眠的描述,如“不得眠”、“不得卧”、“卧起不安”等。
少阳病辨证主要用于论治外感疾病,试从《伤寒论》少阳病辨证的角度,对失眠证治进行探讨。
从少阳辨治,少阳为枢,其府为胆和三焦,以胆为主。
胆为甲木,具生发疏泄之性,散布相火以温暖周身,可条达一身气机;三焦为枢机之府,通行元气和津液。
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影响到少阳转枢,形成胆气郁结和三焦失枢病理转机,导致失眠。
1、胆郁化火致失眠若太阳病误治失治,损伤胃气,三焦失枢,或外感邪气直接侵犯少阳,均可导致胆气郁结化火,扰乱心神,致心神不宁而失眠。
若为胃虚胆郁者,可见心烦失眠,嘿嘿不欲饮食,喜呕,胸胁胀满,或见往来寒热,太阳穴部位疼痛等症,舌边尖红苔白腻,脉弦细,治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若兼有营卫不和者以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若胃不虚而胆郁者,症见心烦失眠,伴口苦、咽干、目眩,耳部胀满不适或听力下降,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黄芩汤加柴胡以清泻胆热而宁神。
若少阳枢机不利,痰热内扰而致失眠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2、三焦失枢致失眠少阳三焦失枢,多由脾胃虚弱,通降失常,而致三焦枢机不利。
三焦失枢,气液代谢失常,水饮内停,阳气内郁化火扰神,故见不寐。
如伤寒论》第147条所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因阳热内郁于上焦,故见心烦失眠;中虚水停,故见胸胁部胀满结硬,小便不利,口渴;水热郁蒸而见头汗出,正邪交争故见往来寒热,舌尖红苔白水滑,脉弦,治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加法夏、菖蒲以和解少阳,温脾散饮,安神定志。
《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失眠多梦总结篇,干货,让你倒头呼呼大睡
《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失眠多梦总结篇,干货,让你倒头呼呼大睡一、虚劳不眠用酸枣仁汤酸枣仁汤为《金匮要略》方,辨证要点为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或细数。
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病后体虚者、有慢性病者都可选用此方。
组成: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
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论本方证皆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
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
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
血虚无以荣润于上,每多伴见头目眩晕、咽干口燥。
舌红,脉弦细乃血虚肝旺之征。
治宜养血以安神,清热以除烦。
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以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
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共为臣药。
与君药相伍,以助安神除烦之功。
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与大量之酸枣仁相伍,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
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
二、阴虚火旺、虚烦不寐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组成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邪火内攻,热伤阴血,下利脓血。
方论本方证是以肾阴亏虚,心火亢盛,心肾不得相交为主要病机的病症。
其多由素体阴虚,复感外邪,邪从火化,致阴虚火旺而形成的少阴热化证。
少阴属心肾,心属火,肾属水。
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于上则心中烦、不得卧;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腰膝酸软或遗精,舌尖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本证心火独亢,肾水亏虚,治应泻心火、滋肾阴、交通心肾。
方中重用味苦之黄连、黄芩泻心火,使心气下交于肾,正所谓“阳有余,以苦除之';配伍味甘之芍药、阿胶、鸡子黄滋肾阴,使肾水上济于心,正所谓“阴不足,以甘补之”。
诸药合用,心肾交合,水升火降,共奏滋阴泻火,交通心肾之功,则心烦自除,夜寐自安。
《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连味苦入心,性凉解热,故重用之以解心中发烦,辅以黄芩,恐心中之热扰及肺也,又肺为肾之上源,清肺亦所以清肾也。
《伤寒论》少阳病治法在内科杂病中的应用
《伤寒论》少阳病治法在内科杂病中的应用作者:瓮新栋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10期【摘要】当病邪对少阳半表半里产生侵袭时会导致少阳病发生,在《伤寒论》中将“解郁热、和枢机”提出,并针对少阳病进行治疗,其存在较显著的临床价值。
本文主要论述在内科杂病中,《伤寒论》少阳病治法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伤寒论;少阳病;内科杂病;应用状况【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111-02少阳病在《伤寒论》中的治法為和解法,对于和解来说,它并不是调和折衷,不分邪正,其实质内容主要在于转运枢机,扶正祛邪。
临床实践研究显示,少阳病治法在外感疾病中得到有效应用的同时,在内科杂病种的应用也十分广泛[1]。
《内经》中提到:少阳在半表半里,邪气可以通过表进入里的同时,也可以从里出表。
少阳在机体中属于十分重要的部分,在邪气侵入少阳的情况下,会出现枢机不利的情况,升降失去正常状态,肝胆之火上行,所以导致目眩、咽干及口苦等相关症状出现。
临床多采用小柴胡汤对其进行治疗,柴胡的主要作用为升清透邪,黄芩具有清热的作用,半夏和生姜可以降逆止呕,大枣、甘草和人参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上述中药成分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和畅枢机、内外宣通及调节升降的作用。
同时,少阳病治法在各种内科杂症和发热性疾病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包括高血压、胸膜炎、精神分裂症、肾炎、胆石症、胆囊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疟疾、扁桃体炎及感冒等,从药理学角度来说,小柴胡汤的作用有保肝、镇咳、镇吐、抗病原体、抗炎及解痉等,因此为本方在内科杂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2]。
在少阳病治疗过程中,张仲景提出不可吐下、不可发汗的说法,这也是少阳病的三禁,因此小柴胡汤又被称之为三禁汤。
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对应变权宜的措施进行合理采取,在内科杂病治疗过程中,该治疗原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2.1 少阳兼表时需要和解发表治疗《伤寒论》可以对存在肢体疼痛、微恶寒、发热症状的太阳表证进行有效治疗;通过和解少阳兼和太阳的方法对存在心下支结、微呕症状的少阳半表半里证进行治疗,主要方为柴胡桂枝汤,由桂枝汤和小柴胡汤相合而成,其中桂枝汤的主要作用包括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小柴胡汤的作用为和解枢机。
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症
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症以张仲景《伤寒论》为指导,从六经辨证的少阳病为切入点论治失眠症。
《伤寒论》中少阳病是指病邪侵犯少阳,胆火敷布被郁,枢机不利所导致一种疾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既不在表阳之太阳,又未深达里盛之阳明,居于太阳、阳明之间的一种疾病。
少阳为三阳顺利运行的枢机,为阴阳相交之门户,因此治疗阴阳失交的失眠症,重要的方法是使其枢机条畅。
少阳病归结其病因,有本经病变及他经传入两种。
本经病变,多因本经受邪所致,先天禀赋不足,无力与外邪抗争,致使病邪侵犯少阳;他经传入,多因太阳病失治误治,病邪传人少阳;或三阴经正气来复转出少阳经脉,邪留少阳而致发病。
少阳病其临病特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为主证。
其生理特点可以概括为:疏利气机,通调水道;阳气始生,正气偏弱;三阳离合,少阳为枢。
著名《伤寒论》研究者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阳经脉为营卫气血阴阳转运之枢纽,喜条达,恶抑郁,若情志不舒,肝气郁滞,少阳经脉不畅,而致其气机不利,导致阳不入阴,阴阳不交而致不寐。
以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化裁,确立和解枢机,重镇安神法小柴胡汤可和解少阳,疏利三焦,疏肝泻火,调达枢机,为少阳病的代表方,该方不仅能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白天烦躁易怒,胸闷胀痛,口干,眼干,头晕目眩等症状,而且还能改善患者夜间入睡困难,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结构。
崔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失眠症患者 1 例,该患者遵医嘱服药,并改掉一些不良的睡眠习惯,经治疗 2 周后,失眠证候基本痊愈。
高霖雨等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通过临床数据观察,认为失眠症可以从少阳论治,临床应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失眠症患者,通过服药 2 周后,失眠状况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延长,睡眠结构得以改善,疗效肯定。
张丽平等应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失眠症患者 2 例,效果理想。
田嵘棒等总结著名伤寒论专家刘渡舟教授经验,认为小柴胡汤治疗由于气郁痰火所导致的失眠症疗效肯定。
《内经》认为:“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jt叔叔论失眠的类型和治疗方药倪海厦_JT叔叔_董氏针灸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博客养阳医斋...
jt叔叔论失眠的类型和治疗方药倪海厦_JT叔叔_董氏针灸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博客养阳医斋...分享推文 + 1 邮件失眠是现代人常有的疾病之一。
失眠从中医上治疗有一定优势,效果确切无副作用。
那我们来看看jt叔叔是怎么看待失眠的。
以及失眠改如何调养和治疗?失眠的类型:在古方的世界中,胆虚失眠,胆实热嗜睡:少阳调节开关,少阳偏寒、偏热时,开关就会失灵;用温胆汤之类。
阴阳不交:半夏朮米汤(半夏可去脾胃的痰饮、让交感神经切换到副交感神经)。
概略地说,仲景方中众多治疗失眠方剂的主证均不相同,•黄连阿胶汤主治翻来覆去激烈烦躁的失眠;•柴胡龙骨牡蛎汤主治神经创伤、神经敏感易惊所引起的失眠;•睡不沉,或是梦中情境多与色情有关的,是桂枝龙骨牡蛎汤的主治;•淡淡的烦躁加上胸口食道闷时(肾气上、心气下杠到了)用栀子豆鼓汤、栀子干姜汤;•或者是百合汤、甘麦大枣汤等等方剂的主治,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沾到失眠这个症状的边。
•而酸枣仁汤主治的,则是心中淡淡的烦躁的失眠。
以病因而论,是这个人一直忙,没机会睡好,等到有时间休息了,却发现睡不好了。
朱鸟汤是: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酸枣仁汤是:虚劳、虚烦不得眠。
朱鸟汤症失眠时伴随烦症,对自己的失眠感到生气;虚劳、虚烦比较没有情绪。
失眠的阴阳虚实用粗略的阴阳虚实区别(阳实失眠先不论,这是能量旺盛所致,若是阳明病太热就清热),阴虚失眠:阴虚常导致干燥化热,容易烦。
而且烦的感觉颇激烈,朱鸟汤、酸枣仁汤都属阴虚,但相对而言,朱鸟汤最烦、栀子汤较不烦、酸枣仁汤更不烦,故酸枣仁汤介于阴虚、阳虚之间。
朱鸟汤是明显的心阴虚,酸枣仁汤则偏属肝阴虚。
阳虚失眠:不烦。
身体含氧量不足,脑部组织里有太多二氧化碳代谢不掉,无法放松。
纯粹的阳虚失眠,用酸枣仁汤不一定胜过补阳气的药,如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等可快速提高血液含氧量。
阴实失眠:比较像时差失眠。
白天无精打彩,晚上不想睡。
我们看看酸枣仁汤的条文「虚劳虚烦不得眠」其实说明了,酸枣仁汤处理的是虚劳所导致的失眠。
立足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
立足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标签:失眠;三焦辨证;经方失眠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病证,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病证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载有失眠病证的条文较多,主要以“不得眠”、“卧起不安”、“不能卧”、“不得卧”等症状表述,其中除因水饮内停胸膈,咳逆倚息不得卧(实为痰饮证)外,其余条文所述病证及其治法对临床上辨治失眠均有指导意义。
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主要从六经、脏腑及气血津液等辨证论治失眠,而少有从三焦辨治失眠。
吴鞠通是三焦辨证的集大成者,对三焦辨证的使用范围,提出“与《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
他提出的三焦辨证并非简单把病位分为上、中、下三焦,而是巧妙地将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融于其中,即先以三焦为纲,分上下之浅深,继以六经分脏腑经络之不同以及以卫气营血分表里之次第,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辨证体系。
三焦辨证是中医学辨证方法学上又一次大发展。
笔者参阅《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吴鞠通《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收集和分析仲景论及失眠的有关条文,提出从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旨在提供一种新的辨证思维方式,希望对临床辨治失眠有所裨益。
1 上焦失眠《温病条辨》指出,邪“由口鼻而入……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可见,上焦病证在病位上主要是指心、肺病证。
心居于上焦,为君主之官,是神之主。
心主血,心营血亏虚,心神浮越,或火热扰心,卫气妄行,不能归附营阴,都会引起失眠。
1.1 栀子豉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这是用汗法解除外感表证及吐下法除去胸腹有形实邪之后,因余热未净,郁于胸膈,扰及心神所致失眠。
《伤寒论》辨治失眠浅析
《伤寒论》辨治失眠浅析肖相如按:这是研究生经典导读《伤寒论》A班刘娟同学的期中作业,她对《伤寒论》中的失眠证治进行了归纳。
对《伤寒论》中的类证进行归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哦~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其正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伤寒论》对失眠的描述有“不得眠”、“不得卧”、“不得睡”、“卧起不安”、“不得卧寐”等。
虽然《伤寒论》中没有专门论述失眠证治,但书中多次论及本证,大多方药详实,理论依据充分,为后世辨证治失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临床上运用《伤寒论》方治疗失眠,往往能取得不俗的疗效。
01调和营卫法《灵枢·营卫生会》云:“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认为营卫二气有规律地运行,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从而产生人体正常的睡眠周期。
《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说明营卫之间的运行失常,如卫气偏盛行于阳,不能入阴时,则不眠。
故营卫不和是导致失眠的常见病机之一。
太阳病中风的病因为外感寒邪,病机为营卫失调。
外邪侵袭,邪在太阳,若卫气无力抵御,邪气内侵内扰,卫气虚浮,卫不入营,营阴虚弱,故卫气不入于阴而留于阳,则会导致失眠。
特点是汗出,恶风,失眠。
可兼有内伤、内火或营血不足,舌色红或淡,苔薄白,脉缓。
桂枝汤是调和营卫之祖方,因此,这样的失眠临床上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调和营卫、潜镇固摄;若为卫阳受伤,心阳浮越而不得眠,心中悸动不安者,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益卫敛神、潜阳镇惊。
02调和枢机法少阳病枢机疏泄不利,烦躁,亦可致失眠。
“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
此为胆胃不和,气机郁滞,邪在少阳,感邪导致少阳疏泄不利,邪火扰心。
症见心烦,口苦,失眠,烦躁,胁胀,胸闷,恶心,甚则不耐冷热,当用调和枢机法。
(原创)失眠从少阳论治案
(原创)失眠从少阳论治案诊治医师:尹周安医案整理:黄雅茹责任编辑:张凌瑶首诊2019-10-27基本信息:Z女士 38岁主诉:失眠1年余,加重4月。
现病史:去年10月开始因家中琐事而烦恼不堪,最终夜寐难安,近4月来失眠加重,持续数日彻夜不眠,为求中医治疗,遂求诊我处。
现在症:夜寐差,或彻夜不眠,或夜寐易醒,醒后难以复寐,白天亦不觉疲乏,喉中有痰,稍有口干口苦,形寒肢冷。
既往体健。
有吸烟史。
舌脉:舌淡红,舌边薄黄腻,脉细滑。
【处方】二诊2019-11-03服药期间,睡眠已经有改善,其中有2天夜晚可睡2-5小时,其余仍失眠,心烦郁闷,口舌生疮,形寒畏冷,大便尚可。
近月出现月经后期,伴有乳房胀痛。
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舌下迂曲,脉细弦。
【处方】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白金丸×7②调整心态,情绪。
三诊2019-11-10服上方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睡眠完全恢复,白天、夜间皆能睡。
情绪亦见改善。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处方】一笑堂主人按1.失眠之因各不相同,无外乎虚实两端。
①气血津液之亏虚不足,导致心神失养:心肾阳衰,复其阳气,桂枝、附子、干姜之剂皆有用武之地,常用之方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阴血亏虚不足,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酸枣仁汤,后世之天王补心丹可用;心脾气血两虚之归脾汤,人参养荣汤久服必效;虚劳之人失眠心悸、脉结代首选炙甘草汤。
② 气血津液之郁滞不通,阳不入阴而失眠:气郁柴胡剂首选,火郁栀子豉汤化裁,黄连阿胶汤泻南补北,甚则龙胆泻肝汤或泻青丸专治火郁神乱兼有癫狂之象;痰阻古方半夏秫米汤,后世温胆系列加减平淡见奇功,安神定志丸虚中夹痰浊,气郁痰浊柴胡龙骨牡蛎汤最宜,气郁化火之顽痰老痰取礞石滚痰丸、白金丸最捷;血瘀夜魅噩梦风云,血府逐瘀汤可平。
2.本案从少阳论治解读①定病位:少阳也。
何以知之?患者因“家中事由”起病,烦恼不堪,此因“情志”起病,肝主情志,肝主疏泻,少阳肝胆所主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症
以张仲景《伤寒论》为指导,从六经辨证的少阳病为切入点论治失眠症。
《伤寒论》中少阳病是指病邪侵犯少阳,胆火敷布被郁,枢机不利所导致一种疾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既不在表阳之太阳,又未深达里盛之阳明,居于太阳、阳明之间的一种疾病。
少阳为三阳顺利运行的枢机,为阴阳相交之门户,因此治疗阴阳失交的失眠症,重要的方法是使其枢机条畅。
少阳病归结其病因,有本经病变及他经传入两种。
本经病变,多因本经受邪所致,先天禀赋不足,无力与外邪抗争,致使病邪侵犯少阳;他经传入,多因太阳病失治误治,病邪传人少阳;或三阴经正气来复转出少阳经脉,邪留少阳而致发病。
少阳病其临病特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为主证。
其生理特点可以概括为:疏利气机,通调水道;阳气始生,正气偏弱;三阳离合,少阳为枢。
著名《伤寒论》研究者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阳经脉为营卫气血阴阳转运之枢纽,喜条达,恶抑郁,若情志不舒,肝气郁滞,少阳经脉不畅,而致其气机不利,导致阳不入阴,阴阳不交而致不寐。
以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化裁,确立和解枢机,重镇安神法小柴胡汤可和解少阳,疏利三焦,疏肝泻火,调达枢机,为少阳病的代表方,该方不仅能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白天烦躁易怒,胸闷胀痛,口干,眼干,头晕目眩等症状,而且还能改善患者夜间入睡困难,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结构。
崔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失眠症患者 1 例,该患者遵医嘱服药,并改掉一些不良的睡眠习惯,经治疗 2 周后,失眠证候基本痊愈。
高
霖雨等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通过临床数据观察,认为失眠症可以从少阳论治,临床应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失眠症患者,通过服药 2 周后,失眠状况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延长,睡眠结构得以改善,疗效肯定。
张丽平等应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失眠症患者 2 例,效果理想。
田嵘棒等总结著名伤寒论专家刘渡舟教授经验,认为小柴胡汤治疗由于气郁痰火所导致的失眠症疗效肯定。
《内经》认为:“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明言不寐是卫阳不入于阴所致,本病患者也每每陈述,夜间睡眠时常交睫即醒,无法进入睡境,即是卫阳不能入于阴之明征。
在人身中具调节阴阳枢机功能的为少阳经脉。
同时,细审此类病人,心烦,口苦,咽干,眼干等亦是最常见之伴症,因而,导师从中悟出不寐从少阳论治之法,遵循《内经》“木郁达之”之思想,树立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基本治疗原则,目的使肝郁之机条达,疏泄之机恢复。
在小柴胡汤方的基础上,自拟开郁安神汤,药物组成为:柴胡25g、黄芩10g、清半夏10g、夏枯草20g、党参15g、生龙骨50g(先煎)、生牡蛎25g(先煎)、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8 个。
该方可和解枢机,重镇安神。
柴胡: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截疟。
《本草纲目》:“乃手足厥阴,少阳必用之药;劳在脾胃有热,或阳气下陷,则柴胡乃引清气退热必用之药。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等疾病。
且经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柴胡煎剂、柴胡皂甙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作用时间延
长,使去氧麻黄碱和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受到拮抗。
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神农本草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疽蚀,火疡等。
”临床应用于湿温发热、湿热郁阻气机,胸闷腹胀、热病高热烦渴等证。
经实验研究表明,黄芩煎剂、黄芩皂甙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增加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数,究其原理可加强皮层抑制而增加其镇静作用。
清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化痰,降逆止呕。
《本草纲目》:“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
用于治疗痰饮呕吐,胃脘痞满,疟疾等证。
经临床试验研究,小鼠ip60g/kg对自发活动有明显的影响(P<0.05)。
Ip15g/kg或30g/kg可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睡眠率(P<0.05)。
并有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大剂量对电惊厥有轻微的对抗趋势。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本草纲目》:“能解内热,缓肝火。
”用于治疗因肝火和气郁引起的瘰疬和瘿瘤,还适用于肝火上炎的目珠疼痛、头痛头晕以及肝火郁结的乳痈肿痛等症。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全草含三萜皂甙及咖啡酸、生物碱和水溶性盐类。
本品有降压、抗肿瘤、抗感染作用,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
功效主治: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临床用于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的治疗。
药理作用:党参对神经过程有双重影响,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作用;党
参皂苷还能兴奋呼吸中枢。
生龙骨:性平,味甘、涩,归心、肝、肾经。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本草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临床应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肝阳眩晕;滑脱诸证等。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与抗惊厥的双重作用。
通过对小鼠的初步研究显示龙骨水煎液可显著地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时间,并延长睡眠时间和缩短其入睡时间。
生牡蛎:性微寒,味涩、咸,归肾、肝经。
功效主治:收敛固涩,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神农本草经》:“惊恚怒气,除拘挛,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临床应用于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痰核,瘰疬,滑脱诸证。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80%~90%的碳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氧化铁及有机质等,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炙甘草:性平,味甘,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止悸复脉,益气温阳。
《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解毒。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等症。
现代研究,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其抗惊厥、止痛作用尤为显著。
生姜:味辛,性微温,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有降温提神、抗菌防病、开胃健脾的作用。
《本草纲目》:“通神明,归五脏,除风邪寒热,止呕吐,去痰下气,散烦闷,开胃气”等,其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挥发油及辣味成分姜辣素,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心脏作用。
大枣:味甘,性温,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主要用
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证的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中所含有黄酮-双-葡萄糖甙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其中被分离出的柚配质C 糖甙类有中枢抑制作用,即降低自发运动及刺激反射作用、强直木僵作用,故大枣具有安神、镇静之功。
方中柴胡为君药、引升药以升阳,气质轻清,味苦微寒,可疏散退热,疏肝解郁,主疏解少阳之郁;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泄邪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使少阳胆腑邪热内消,致于心经浮越之邪,借少阳之枢转出于太阳。
外透内泄,可以疏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少阳病易气郁化火,致使经腑同病,柴胡能解经热,黄芩兼清腑热,二者配伍,经腑同治。
清半夏属阳,启少阳三焦之枢机,温中化痰,降逆止呕,通达心机;夏枯草引阴药以就阴,可清肝明目、消肿散结;夏、草合用,散结之效益彰,且以夏枯草之苦寒制半夏之温燥,寒温并用.相辅相成,此外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调和肝胆,平衡阴阳,交通心肾。
正如清·陆以恬《冷庐医话》谓:“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
”以上三药为臣药。
龙骨、牡蛎入阴摄神,重镇安神,镇东方甲、乙之魂;党参、甘草、大枣三药可补太阴脾土,同时助少阳正气以祛邪,防止有少阳之邪内传太阴之势。
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健运脾土,不受肝木之害。
炙甘草又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以上诸药为佐使药。
生姜、大枣又为全方的引经药。
纵观本方有通达气机,疏利三焦,宣通内外,和解上下,而以宁心安神。
从而肯定此方从少阳病论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