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文气说

合集下载

谈曹丕“文气”说

谈曹丕“文气”说

谈曹丕“文气”说舒城晓天中心校程贞转231350一、“文气”里的“气”之源“气”的概念起源于春秋战国。

最初是与“道”紧密结合的一个用语。

中国古典哲学对宇宙如何形成、生命如何产生等问题有很深入的思考,最有代表性的是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的根本范畴是“道”,老子对“道”进行了描绘,“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是天下万物之母,但在老子哲学中,能够直接生成生命现象的并不是“道”,而是“气”。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对这段话进行了分析,“就《老子》42章说,它大概是一种宇宙形成论的说法,因为它在下文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照下文所说,一它本是一个哲学范畴,代表了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后来逐步进入美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艺术理论使用最广的范畴之一。

从先秦以至汉魏,所谓“气”除了包括生理之气的意义外,还包发展出含有精神气质的内容。

这种内容的变化引出了关于主体修养的养气说。

于是,气“不可力强而致”,成了“气可以养而致”。

中国最早的养气说是针对养生而发的,所养之气主要是指人的血气。

如《左传·昭公十一年》有“守气”之说,孟子又把“知言”、养气联系在一起,并把“配义与道”作为积养其浩然之气的方法。

“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公孙丑》)孟子最关心的是社会生活中人性的善与人格的美,“浩然之气”所指的也是人的道德修养、伦理人格等理性生命之光辉。

孟子首创“气”之概念;所谓“浩然之气”,便是孟子所禀有正义之气——禀赋正义之意气。

浩然之气既可“塞于天地之间”,则文人之意气自亦可充塞于诗文之中。

所谓“养气”,也就是一种不断向理想人格提升的道德修养,需要“集义所生”、“配义与道”,艰苦努力,方能“塞乎天地之间”。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文气”说: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

“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风骨”说: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文章道蔽,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试论文以气为主及相关理论发展

试论文以气为主及相关理论发展

3.论“文以气为主”一.“文气”的提出即理论发展古代文论中,最早提到气韵是魏的曹丕.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 这里的气指的是文章中呈现出的属于作者的一种独特的面貌,相当于常说的人的"气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质的存在,但气质又是虚渺的,它像山中的云一样缭绕在文字间.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提及了这一观念,进一步将“文气说”发展成为了“养气说”: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

”论徐幹,则云:“时有齐气。

”论刘桢,则云:“有逸气。

”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

”并重气之旨也。

而后刘勰更是补充道:“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

文明以健,珪璋乃骋。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意思是说:总之,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气质是相配合的,文辞和风格也是统一的。

文章必须写得明畅而有力,才能像珍贵的玉器那样为人所重视。

既要求起更大的教化作用,还要能增强文辞的骨力;这样才能体现作家的高才,使作品的风教和骨力密切结合而发出光彩。

而后,唐代的韩愈也提出了“气盛言宜说”,韩愈从来都是以孔孟传自居,他的文学主张植根于儒家的道德观念。

韩愈是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还是更加重视道德,他在《答李翊书》中提到:虽然,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大小毕浮,气之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于声之高下者皆宜。

意思是虽然文章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仍不可以不加强道德修养。

通过行使仁义的途径,探究儒家经典的起源,不要迷失方向,不能割断它的源头,穷尽我的一生。

文气如同水势一样,文辞如同水势一样,文辞如同水上的浮物一样。

水势浩大,那么物体无论大小都会浮起来,气势宏盛,那么些文章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一样全都适宜,运用自如。

这里的“气”,指的是人的道德修养。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文气说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文气说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文气说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文气说“文气”为中国古代文论说的范畴之一。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有过明确表述:“观于人身及万物动植,皆全是气所鼓荡。

……诗文亦然。

”对“文气”这一范畴,可以从历史与逻辑两方面作考察。

“文气”说最初发端于老子哲学和管子哲学中“气”这个概念。

《老子》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紧接着,《管子》有更详细的阐发:“凡物之精,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在他们看来;气与道有关,气是万物的精灵,气是万物的生命。

它派生万物,即使连人自身,也是由精气贯注而成。

此后,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论家无一不受其影响。

如《孟子》:“我善养吾浩幹之气”; 《庄子》:“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屈原《远游》:“餐云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阮籍:“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嵇康:“夫声者,气之激者也”;王微:“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等等。

正式将“气”引入诗文研究的是三国时的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从此,诗论、文论、画论和书论中开始广泛使用这一范畴。

从逻辑上讲,“文气”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指派生万事万物(包括文学艺术)的阴阳刚柔之气,它相当于“道”,可以视为对艺术本原的概括,如《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其二,对艺术家之天才和个性的概括,如《题酒边词》(东坡词):“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

”其三,对作品之美学品格和艺术生命的概括,如《古画品录》:“气韵生动。

”其四,对作家作品时代特色的概括,如《昌黎先生集序》:“秦汉以前,其气浑然。

曹丕“文气”说述评

曹丕“文气”说述评

曹丕“文气”说述评摘要:“文气”说是曹丕的重要理论,并首次提出了不同作家的“气”的“清浊”不同,决定了作品的“巧拙”与否。

这一看法不仅是对先人关于“气”理念的继承,也对后世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文气说,清浊,巧拙,气东汉末年,魏晋初期,“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致使人们倾向于臧否人物,而文学在不自觉和自觉中走向了品论文章这条路。

其中,曹丕的《典论•论文》便是开创了文学批评的一种新风气。

在此,我将从“文气”说由来,“文气”说主要内容,“文气”说的影响三大方面对曹丕“文气”说进行一个述评。

一.“文气”说由来提到“文气”不得不先提到“气”。

“气”来源于哲学的范畴,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类似于金,木,水,火,土五行说中的某一元素。

在先秦诸子著作里,“气”被看作为两个观点。

一种观点是被看作是宇宙演变的一个重要环节,用来探究世界的本质和万物的生成。

例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在老子看来,道生成混沌一气,一气生成阴阳二气,阴阳感应生成冲气而成三气,三气生成万物。

因此,自然万物乃是阴阳二气互相激荡和谐统一的产物。

因此,老子的“气”(阴阳二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元素,“气”就是连接“道”和“万物”的桥梁,“气“既有“道”的无,也有“万物”的有的性质。

另一种观点认为“气”指人的精神状态和道德境界。

例如: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气”是一种正气,是个体人格精神和英雄性格之气,为曹丕“文气”说的心理方面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率性篇》中讲,“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

”又讲:“人禀气而生,得贵则贵,得贱则贱。

”在这里,王充用“禀气”多少来评人的聪明贤拙,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虽然还没有脱离董仲舒将“气”伦理道德化的攀笼,但已有明显的进步。

浅析曹丕“文气说”

浅析曹丕“文气说”

目录第一章气”的思想渊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在古代哲学著作和文论思想中,关于其的论述相当多。

除去自然之气外,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形态,即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气论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哲学意义之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审美意义之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曹丕的文气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曹丕的文气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曹丕文气说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述魏晋时期随着文学走向自觉,品评文章的论文专著也相继出现,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几个主要的观点,其中“文气说”是《典论·论文》中最核心的观点,曹丕在《文论》中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中西“文气说”与“风格论”之比较

中西“文气说”与“风格论”之比较

中西“文气说”与“风格论”之比较中西的文论家都就文学风格论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讨。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文气说”历史悠久,并一直占据着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位置。

西方风格论的提出同样甚早,并也出现了许多对风格进行论述的文章。

一、“风格”与“文气”概说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的来源,原本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理念,其原始含义,一种说法是:元气生出一切事物,人之所以具有生命,便是秉承了自然之气,如“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篇》)。

另一种说法是:道生万物,而元气即是其中介,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其中的“一”就是指天地尚处于浑沌一体时的元气。

而“文气”,也是一个囫囵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准确的解释,但是它有一个基本的内核:“是指作家从体格元气到精神、气质、情感与性格的总和,是作家在精神活动和实践中表露出来的心理生理与行为方式特征的总和。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即是借用这种“气”将作家自身特质与作品相联系。

即“气”决定了作家的内在特质,而这些特质通过文章展现出来,形成“文气”,于是便有了“文如其人”、“心画心声”的说法。

在西方“风格”论中,有这样的解释,“假如‘风格’一词更为明确地特别规定为语言的表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说: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一部分被表现者的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分则被表现的内容和意图所决定。

”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能被割裂。

被作家的心里特征所决定的风格的一部分,也就是风格的主观方面,风格好比一件附体的衣物,而衣物的褶皱和姿态是由衣服下肢体所决定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风格”便是作家的一面镜子,从文章语言的表现形态中,可以看到作家的精神特征。

二、“风格”与“文气”的一致性中国“文气说”的基本特征与西方“风格论”的观点有其共通之处。

西方风格论认为作家本身的气质及其所有的精神特质和其作品的风格面貌是基本一致的,“因内而符外”是“风格”论的基本的理念,布封提出的“风格即是人”也是该理念直观的体现。

关于曹丕《典论论文》中“文气说”的审美体征

关于曹丕《典论论文》中“文气说”的审美体征

关于曹丕《典论·论文》中“文气说”的审美体征摘要:曹丕《典论·论文》是魏晋时期文艺理论的发轫之作,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文章学专论的开山鼻祖。

曹丕“文气说”是文学创作“才性论”批评的核心命题。

自曹丕首揭“文气说”伊始,中国文学界无论是评诗论文或是探讨创作和鉴赏的一般规律皆是从“文气”着眼。

故而古代文论纷繁复杂的理论范畴实质上就是由“文气”说承续展拓,从而形成了别具匠心的文艺学批评的价值风范和审美情韵。

关键词:曹丕;《典论·论文》;文气说:文化风范;审美体征曹丕《典论·论文》是魏晋时期文艺理论的发轫之作,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文章学专论的开山鼻祖。

曹丕“文气说”是文学创作“才性论”批评的核心命题。

自曹丕首揭“文气说”伊始,中国文学界无论是评诗论文或是探讨创作和鉴赏的一般规律皆是从“文气”,着眼。

而由“文气”衍生的概念,诸如气味、气韵、气质、气象、气势、气骨等几乎涵盖了整个古代文艺理论体系。

可以说,古代文论纷繁复杂的理论范畴实质上就是由“文气”说承传展拓,从而形成了独居匠心的文艺学批评的价值风范和审美情韵。

一、曹丕“文气说”的文化渊源华夏先秦时期诸家就曾以“气”来诠释宇宙万物的生成规律。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即言“一”指天地未分化前的混沌状态,此混沌状态生成阴阳二气,二气感应和合,生成冲气而成三气,三气生成万物,所以万物都是负阴而抱阳。

此乃老子“一元、二气、三物”的宇宙生成论的生命模式。

庄子云:“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管子云:“凡物之精,化则为生。

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

” 《荀子》日:“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矽。

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皆言“气”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曹丕的文气说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曹丕的文气说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曹丕的文气说曹丕的文气说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句出于皇帝金口的名言,使历代文人引以为荣,纷纷用它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使它的名气越来越响。

其实,曹丕说这句话,既是拾王充《论衡》之牙慧,又别有用心,并不值得如此揄扬。

在这篇文论中,真正对后世文艺理论有很大贡献而值得重视的,乃是它所提出的“文气”说。

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他用演奏音乐来作譬喻,说明文人因先天所禀的清浊之气不同,即使所用文学体裁和艺术技巧相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仍会有很大的差异。

曹丕在文中还具体地用此说来评论同时文人的作品,说刘桢文章“有逸气”,徐干“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云云。

气,在中国古代实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中国自古以来有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可是其中的“金”是指金属,显然不是石器时代所有的概念,因此英国的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认为在五行说之前,中国上古时代也曾经有过一个气、水、火、土的四大元素说,与古印度和古希腊哲学一样。

中国学者庞朴,也通过将八卦所象征的天、地、水、火、风、山、泽、雷八者以类归并,而得出上古曾有四大元素说的结论。

即天、风归并为气,地、山归并为土,水、泽归并为水,火、雷归并为火。

既然在五行说之前有一个四元说,那么原来四元说里那个“气”跑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它的地位已经进一步提高了,它已不再与水、火、土并列,而上升为宇宙万事万物的唯一本原,它原来的位置则由金、木两行替补了。

气既已上升为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那么人类的生命自然也来源于这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故《礼记·乐纪篇》说“气盛而化神”,《列子·天瑞》说气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这也就是庄子在《知北游》中所说的:“通天下一气也”,“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详细版)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详细版)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详细版)1、诗言志说2、思无邪说3、孔子尽善尽美说4、兴观群怨说5、辞达说6、文质说7、以意逆志说8、知人论世说9、知言养气说10、大美、天籁、天乐说11、言不尽意说12、得意忘言说13、虚静说14、物化说15、发愤著书说16、情志统一说17、六义说18、发乎情,止乎礼义说19、讽谏说20、文章不朽说21、“文体说”(四科八体说)22、文气说23、十体说24、诗缘情而绮靡说25、“风骨说”26、体性说27、神思说28、性情说29、自然英旨说(直寻说)30、滋味说31、陈子昂“兴寄说”陈子昂“风骨说”32、皎然“意境说”33、皎然“取境说”34、白居易“为时、为事”说35、韩愈“不平则鸣”说36、司空图“韵味”说37、欧阳修“穷而后工”说38、“自然天成”说39、随物赋形说40、严羽“妙语”说41、李贽“童心说”42、王士禛“神韵”说43、沈德潜“格调”说44、翁方纲“肌理”说45、袁枚“性灵”说46、王国维“境界说”1、诗言志说“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情感、意愿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强调诗歌既应反映现实,为教化服务,重视其社会作用;又应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情志并重,功利性与艺术性两不偏废。

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韩愈文气说分析

韩愈文气说分析

以韩愈“文气论”,分析其散文创作特色韩愈在《答李诩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在这里,“气”指文章的气势,“言”指文章的语言。

韩愈将“气”与“言”的关系,比作水与物的关系。

是指儒家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主要指“文气”,即文章的气势。

当然也包括作者的志气和精神毅力,把气与言比作水与浮物的关系,说明“气”是驾驭语言的,而文章是由语言构成的,所以要以“言”论“气”。

在古文创作中,韩愈将“文以明道”观念作为其理论的根基,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写古文要先养“文气”,才能言之长短,声有高下。

韩愈认为道就是仁义。

他在《原道》中开宗明义地讲:“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韩愈的道正是继承了孟子的仁义思想,是儒家之道。

韩愈的文气论,核心是“气盛言宜”。

气盛就是指作家思想醇正,能自由畅达地表情达意。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就是达到气盛的状态就能协调好音节和字的关系,写出好的文章。

韩愈养气不仅包括道德,还要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即是从写文章方面来谈怎么达到气盛的状态,是对孟子学说的应用和拓展。

厘清了韩愈的“文气论”,我就从韩愈文集屮选取文章进行分析,更深刻地理解韩愈气盛言宜论。

《原道》韩愈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儒家道统,力辟佛老,《原道》就是一篇典型的反对佛老的文章。

此篇文章是韩愈极心力之作,笔力雄肆、义理宏深,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也最能体现其气盛言宜的特点。

文章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这里,韩愈对仁、义、道、德等哲学概念下了一系列的定义,可以算是他对于道的哲学思考。

可以说,文章开篇求端训末的探源之论就是一种气盛的表现,所以后面文章的反复论证也自然得宜。

文气说解读

文气说解读

文气说解读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神、气、韵,是一组最具中国特色却又飘忽不易把握的古文论范畴,它们好比活泼元素,能灵活组合为传统文论中常见的批评用语,如神气神韵、神理、神采、神情、气韵、气象、气脉、气骨、意气、体气、气格、气势、韵味、情韵、风韵等等,经纬交织,似一张大网笼罩千年古文坛。

有鉴于此,前辈学者如郭绍虞,今贤如詹福瑞、蒲震元诸先生,皆做过许多有益的辨析。

①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这组古文论范畴的核心“文气”说再作解读,以就教于读者诸君。

一气,论者多认为是古人指称的宇宙生命本源,或万物之原质。

如以今天的眼光看,也许是先人对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感悟。

西方人善抽象,而我们的先人却喜欢以具体事象作比拟,故将这种无形可感的联系拟诸同样无形可感的“气”。

《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帛书甲本《老子》“冲”作“中”。

无论冲气还是中气,都指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成的“和气”,调和之气,所以或阴或阳的万物,虽然矛盾,但都有联系,“冲气以为和”焉。

由此或可推知:“道”是万物之本源,“气”是矛盾对立的万物之间的联系。

因之“气”便有了第一个特质:对立统一。

正是“负阴抱阳”的对立统一使“气”成为一种动力形式,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乃云:“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并由于“天人感应”的缘故,阴阳二气又成为人喜怒哀乐的原因,进而又成为造成个体之间气质个性千差万别的根本。

②由是曹丕《典论・论文》水到渠成地将“气”引入古文论,成就了“文气”说。

而刘勰《文心雕龙》始化“气有阴阳”为“阴阳刚柔”之说以论文。

《体性》篇云:“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矣。

”至清代姚鼐则专主阴阳刚柔之说,蔚成大宗。

值得重视的是,“气”的这种对立统一性质,深刻地影响了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视对立双方相依相待与相互转化的关系。

体现于古文论,则重视阳刚与阴柔、虚与实、动与静、形与神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六讲 文 气 说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六讲        文 气 说

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

五物之实,各有所济。是故骨植而柔者,

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 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

也。体端而实者,谓之贞固;勇
敢也者,义之决也。色平而畅者,谓之

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质恒性,

故谓之五常矣。五常之别,列为五德。 是故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刚塞而弘

其孰能究之哉?凡有血气者,莫不

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 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

求之。(《人物志·九征第一》)
气 说
这是说,人的情性、品质虽 虚玄神妙,但它是禀受太一之气、
涵纳阴阳五行而形成的,故可以循
其形质,考其情性。
所以他又说:
若量其材质,稽诸五物。五物之征,
亦各著于厥体矣。其在体也,木骨、金
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枢
言》)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气”
(精)是生成万物之根本,也是人
体之得以诞生的根本。这里的

“气”,仍是指物质性的东西。但 同时,《管子》还说“气”生成了
六 人的心智: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通乃生,

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内业》)
当单于以尽余愤乎?(孔融《遗张紘
书》)
文 霍光怀沉勇之气。(嵇康《明胆论》)
气 (毌丘兴)志气忠烈,临难不顾。

(张既《表毌丘兴》)
(徐邈)才博气猛。(《三国志·魏
书·徐邈传》载卢钦所著书)
这里所谓“怒愤之气”、“沉
勇之气”、“忠烈之气”、“恃才

古代文论 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 名词解释

8.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庄子.外物》篇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意言。”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那么,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味,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求“味之外旨”、“言外之意“。“得意忘言”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文学作品“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表达作家个性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就此而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
22.“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在《诗品》中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主要是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诗歌以抒情为主一切防碍抒情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钟嵘都表示异议,他说观古抒情,他希望改变“雕缋满眼”的不良诗风,崇尚清新自然”。
名词解释
1.“思无邪”说:孔子在《论语·为正》中提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确立的文学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中和:中正和平),对文学作品而言,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估价。这里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兴”:指“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观”:指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心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交流思想感情,达到和谐,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1.曹丕的“文气”说曹丕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不致。

”这就是文论史上著名的“文气”说。

以“气”论文和文人(作家),是曹丕《典论·论文》最为突出的理论贡献,也可以说,曹丕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提出文气说的第一人。

曹丕的“文气”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曹丕所说的“气”,主要是指作家的气质、才能、个性、禀赋等。

“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

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而这种个性源于天赋,即使为父兄者亦难以改变这种不同的天赋。

第二、曹丕将“文气”大致分为“清”与“浊”两大类。

“清”,多指阳刚之气;“浊”多指阴柔之气,代表两种风格类型。

曹丕的“文气”二分法,实际上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风格的先河。

“气之清浊有体”,指人的气质有清有浊,表现出不同的体态风貌。

也就是,由于作家气质、才能不同,因而构成文章特点也各异。

文体与文气的关系,即文体风格与作家个性的关系。

他所讲的“气之清浊有体”,即是论文学作品中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风格各自的特点。

曹丕指出,正是“气之清浊”,于文学创作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作品的风格,多源于作家的性格。

作家性格的千差万别,造成了作品风格的多姿多彩。

每一位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乃是构成其文学风格之独特性的基础。

第三.曹丕论为文之气,尤其强调创作个性的独特性及不可改变性。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他认为文气的不同是因人的天赋禀性不同,因而无法以人力来改变。

曹丕的这一观点,强调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性意义,表现出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及“文”的独立的时代精神。

2.“四科八体”曹丕在论及文学体裁的区别时说:“夫文本同而未异。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这就是所谓的“四科八体”说。

“夫文本同而未异”,是说文章基本创作原则相同,文体要求不同。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大美”“天籁”“天乐”说: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的“自鸣”之音;“与天和者”即天乐,是档次最高的文艺。

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

“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如何理解韩愈的文气说

如何理解韩愈的文气说

如何理解韩愈的文气说?“文以明道”是韩愈文学理论的宗旨,“不平则鸣”、“穷而后工”是创作过程论的关键,“气盛言宜”和“辞事相称”是对写作的具体要求。

这里就气盛言宜和辞事相称说的理论价值及其对创作的指导意义作进一步探讨。

文气说的渊源在我国传统文学理论中,文气之说倍受重视,从事文学批评的人,也多以文中之气论析文章的文骨文质。

然而,把气与文联系起来,作为文学的重要理论去衡量文章,指导文学创作的,是中唐古文大家韩愈。

韩愈在他的著名文学论文《答李诩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昌黎文集,卷三)在这里韩愈首次提出气盛言宜之说。

宋人刘克庄认为:“韩公此论最亲切。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六)这是韩愈从事文学创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他进行文学创作遵循的原则,也是他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准之一。

他提倡古文要以气势为先,把气与蕴含气的语言形象地比作水与浮物的关系,意在阐释古文的特征,而强调古文不同于矫揉造作、骄四骊六的俗下文字。

怎样认识韩愈文和道的关系?“文以明道”是韩愈文学理论与创作的核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就是要用符合儒家经典、先王之道的思想,去充实文的内容,使文章有益于政教。

在这样一个目的之下,要求革除六朝绮靡文风的流弊,把文学从刻意追求辞藻、对偶、声律倾向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给它以自由活泼的表现形式,并使之具有较为丰富的现实内容。

韩愈在继承并发展了前人关于文道关系的论述之后,结合中唐社会现实,对“道”的涵义作了全新的诠释,同时,韩愈还注意到了文学的抒情特点,在艺术技巧上多有创新,使得这次古文革新不但扭转了骈文雕琢柔靡的文风,而且克服了古文革新先驱一味复古、刻意模仿的弊病,以其有力的创作成果,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新时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以气为主
——《古代文论》论文
文以气为主
关键词:文气,曹丕,风格
摘要:“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最早由魏代的曹丕提出,而后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最早由魏代的曹丕提出,而后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

接下来,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对“文气”说进行阐释。

一、“文气”说的提出与发展
魏代的曹丕在其著作《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此所谓的“气”,显然是作家创作的个人特点和独创性,也就是风格,从理论上来讲就是对作家风格的确认和认可。

对于作家来说可发展面扩大了,也更加严格了,不仅要求内容形式的独到有力,其在文体风格语言运用上也要独树一帜,这样也就不会湮没在历史涛涛之河中了。

曹丕把作品风格和作家个性相互联系,以为风格导源于个性,且在其著作中列举四例,分别是:“徐干,孔融,刘桢,王粲”。

在曹丕看来,“气”不外乎两种,即清、浊两类。

清,多指阳刚之气;浊,多指阴柔之气。

两种气,代表两种风格类型。

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风格的独创性,而且阐释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作家的创作个性所决定,也是构成文学风格之独创性的基础。

风格导源于个性,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相统一,这是“文气”说最重要的观点,也是表现了曹丕真知灼见的地方。

其后,到了梁代,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也说“缀虑成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意思是说:谋思成篇,一定要充分的守住“气”,使文辞刚健充实,这样才有新的光辉,气对作品的作用,犹如飞鸟使用两个翅膀。

刘勰的这一说法,把“气”与文辞联系起来,对后世影响极大。

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韩愈进一步发展了刘勰的思想,使其更加具体化。

韩愈提出:“气,水也。

言,浮物也。

水大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书》)韩愈这段话的意思是,写诗作文不应是一些词语的堆砌,玩弄语言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词语和词语之间,灌注一种“气”。

也就是说文学语言的运用要依赖气的浮力,“气”这个东西是根本的,只要“气盛”,言语是长还是短,声音是高还是低,都是相宜的。

韩愈的“气盛言宜”又是“文气说”的一大重要论点。

“文气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历朝历代的学者都对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扩充,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气”是文的生命力,有“气”的文才是有生命的才是鲜艳的,这也是“文”在“文”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二、“文气”在作品中的体现
着眼于古代文学,最突出的风格对比就是李白和杜甫了。

提起“诗仙”李白的诗歌,人们总是会想到“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这样风格的总结不是一种定义,而是一种总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脍炙人口的诗句,想象奇特,描写大胆,一壶美酒在手,英风豪气,不畏权贵,人物形象与写作风格呼之欲出。

对于“诗圣”杜甫,“沉郁顿挫”是他风格的标签。

杜甫有着强烈的政治热情,坚韧不拔的性格,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但是苦于现实黑暗,政治动荡,他的一生并没有实现其政治理想,所以我们会看到,他的诗歌多于民族国家相关,表达忧国忧民,批判现实的精神情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读杜甫的诗,我们豪情万丈,却也悲痛无奈,而这,就是杜甫的“文气”。

到了近代,在中国文学史上流下不朽之名的首屈一指就是鲁迅,其次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就是郁达夫。

鲁迅被称为是现代小说第一人,《呐喊》和《彷徨》中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两大题材则淋漓尽致的反映了其创作心理和创作风格。

就农民题材而言,鲁迅注重展现农村现状和农民生活场景,表现农村的停滞落后和农民的愚昧无知,借以批判封建思想的毒害,批判国民弱根性,强调启蒙和改革的迫切性。

读鲁迅的小说,我们会发现作者有很少的情感带入,作者的爱憎更深地隐藏在对现实的客观冷静的描写之中,但是笔调犀利,不容玩笑。

而风格完全不同的郁达夫则开拓了浪漫抒情小说创作的新元地。

其作品《沉沦》中创造的“零余者”形象更是体现了“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序传”的断言,相同的身世,经历,环境,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情绪了。

这类作品不注重时间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等,与鲁迅的创作风格是截然相反的。

如今的80后作家在写作风格上已经差不多千篇一律了,要么矫揉造作过分矫情,要么声嘶力竭近乎疯狂,在我看来,他们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已经忽略了风格这种独一无二具有独创性的东西。

但是,像韩寒和大冰这两个我喜欢的作家而言,他们依旧在坚持自我的路上步履坚定!我欣赏韩寒的性格,也更加喜欢他写作的风格,直接,幽默,犀利。

早些时候看《他的国》,里面有一个桥段写的是左小龙把泥巴带到垃圾场旁边吻了她并且想要告诉她这就是现实,看到这个地方很震惊作者的表达,让人信服且感伤。

再到他近期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及他的杂文集等等,让我们直面现实,笔法是幽默的,情感却是感伤而无奈的。

从不虚夸,从不博取,从不卖弄,这就是韩寒。

而大冰也是我喜欢的,尽管他才出过两本书《他们最幸福》和《乖,摸摸头》。

在情感的运用方面,细腻而不满溢,温暖而不灼烈。

“忽晴忽雨的江湖,有梦为马,随处可栖,愿你我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泪。

”深入人心,心向往之。

而这样的写作语言和写作情感正好与他背包十年,资深拉漂的经历和身份相扣和。

三、文以气为主
当我们认真深入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可以让一个作家让一部作品万古流芳,永垂不朽,是记叙的现实内容吗?那何不推崇历代史官;是描写形式的独特吗?那岂不是每一种创造都值得肯定。

其实真正的让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的是文气,是区别于众人的文气。

我们会发现,对于同时代的人,生活环境大同小异,成长过程也按部就班,所经历的也是有限的,所以说在素材方面并没有很大出入,区别的就是个人的运用和创造,是作家运用个人能力和技巧再创造的过程。

真正优秀的作品是有灵气的,并不是对于事物和现象的复制,而这种灵气又是作者在安排文字结构时所赋予的。

所以说作者的价值要用作品来考察,作品的价值要用作者的个性来判断。

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李春青主编 2.《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童庆炳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