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情水害分析报告
矿井水情水害分析报告
![矿井水情水害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7c53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8.png)
矿井水情水害分析报告一、引言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井水情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矿井水灾害会给矿山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对矿井水情进行分析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煤矿的矿井水情进行分析,包括水位变化、水质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矿井水位、水质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来全面了解矿井水情的变化情况。
三、矿井水位变化分析通过收集煤矿矿井的水位数据,对矿井水位变化进行分析。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矿井水位呈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逐渐加快。
这可能是由于下雨等自然因素导致了入井水的增加。
此外,由于矿井采取的排水措施不足,也导致了矿井水位的上升。
针对这一情况,建议采取加强排水工作、提高排水设备效率等措施,及时降低矿井水位,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四、矿井水质变化分析通过对煤矿矿井水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矿井水质的变化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矿井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包括悬浮物、重金属等。
其中,重金属污染可能是由于矿山附近的冶炼厂等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导致的。
此外,矿井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煤尘等污染物,也会导致矿井水质的恶化。
为了保护矿井水质,建议加强矿山周边环境管理,控制工业排放,以及加强矿井内部的污染物控制措施。
五、矿井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矿井水灾害的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矿井排水措施:完善矿井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保持矿井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2.加强环境管理措施:加强矿山周边环境管理,控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减少对矿井水质的影响。
3.加强污染物控制措施:矿井开采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煤尘等污染物的产生,保护矿井水质。
4.加强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矿井水情监测系统,及时监测矿井水位和水质的变化,并通过预警系统及时发出警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六、结论通过对煤矿矿井水情的分析,可以看出矿井水位呈上升趋势,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为了减轻矿井水灾害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需要加强矿井排水措施、环境管理措施、污染物控制措施,并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366b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b.png)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1. 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会遭遇水害问题。
水害不仅给矿井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对煤矿水害进行分析,对于预防和控制水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煤矿水害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原因及对策。
2. 煤矿水害的类型煤矿水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1 渗流水害渗流水害是指地表附近的地下水通过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通道渗入矿井的现象。
渗流水害不仅导致矿井地面陷落,还对工作面的通风、排水等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2.2 泥石流水害泥石流水害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岩土体发生剧烈变形,失去稳定性,形成泥石流并灌入矿井的现象。
泥石流水害给矿井的生产造成严重困扰,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矿井设备损坏。
2.3 断裂水害断裂水害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因矿层或围岩的断裂而引起的水害。
断裂使得矿井内的水流通道增大,导致地下水涌入矿井。
断裂水害不仅会影响矿井的正常工作,还会破坏矿井的支护结构,加剧灾害程度。
3. 煤矿水害的原因煤矿水害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煤矿水害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使得矿层和矿井围岩不稳定,易于发生水害。
3.2 开采工艺开采工艺不当也是导致煤矿水害的原因之一。
例如,矿井通风不畅,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增加矿井水害发生的风险。
3.3 加剧因素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一些外部因素也会加剧矿井水害的发生。
例如,降雨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等都会增加煤矿水害的发生风险。
4. 煤矿水害的对策针对煤矿水害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来预防和控制水害:4.1 加强地质勘探在煤矿生产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矿井的地质条件,明确可能导致水害的地质因素,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4.2 合理设计开采工艺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应合理设计通风和排水系统,确保矿井的正常工作。
此外,还应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及时发现水害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水害评价报告
![水害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c184882b160b4e777fcf66.png)
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可能发生水害事故的总结评价地测科2014年元月玉龙煤业公司矿井可能发生水害事故的总结评价一、矿井概况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右玉县东南30km元堡镇辛屯村南,北与内蒙公路相通,东邻山阴,南与平鲁区接壤,西距元元公路1.5km,交通十分便利。
玉龙煤业公司于2009年8月由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批准将原山西右玉南阳坡西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吐水煤业有限公司进行整合,整合后企业更名为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重组后井田面积5.5593平方公里,批准开采9#、11#煤层,地质储量6870 万吨,可采储量2532万吨,生产规模12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21年,煤质具有低灰,低硫发热量高的优点,是优质的动力煤。
矿井地质构造简单,水文类型划分为中等,根据2013年瓦斯等级评定鉴定结果,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72m3/min,属于瓦斯矿井。
2010 年3月3日和2010年7月16日省厅先后对地质报告和初步设计进行批复,同年9月13日省安全监察局对公司的安全专篇进行了批复,2011年11月3日省国土资源厅为公司换发了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1775采矿许可证。
2013年我矿办理好“五证一照”后,正式转为生产矿井。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单水平开拓,三个斜井,两个进风井,一个回风井,主井作为主要提煤斜井,兼做进风,副井作为运料,行人兼做进风,回风斜井作为专用回风井,安装了两台同型号同能力轴流式主扇风机,电机功率185KW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矿井开采煤层为9#煤层,工作面采用长壁综采放顶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在一采区布置一个接替工作面,矿井采掘比为1:2,以一井一面达到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二、地质概况(一)地层概况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边缘,井田内地表均为黄土覆盖,根据以往地质勘查资料结合井筒所揭露的实际地层情况,井田赋存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情水害调查报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情水害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f7233c844769eae009ed51.png)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情水害调查报告一、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a、井田位置与范围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泉岭煤业有限公司,现位于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永定庄村大石头沟内,行政隶属南郊区口泉乡管辖,其中心地理座标为:东径113°05′51″;北纬40°00′19″。
该公司范围二00九年十二月九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批准矿区面积为3.2901km2。
井田为一极其不规则的多边形,东西长约6000m,南北宽约500m,面积为3.2901km2。
批复划定矿区范围由17个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圈定。
b、交通条件公司现距大同市直线距离20km,矿区距京大高速公路、大塘二级公路干线约25km,距大同至王村公路、铁路1km,技术改造后矿区将设立于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白洞村玉龙洞沟内,矿区距、铁路3Km,并有简易公路与大同至王村公路连接,距大同市直线距离28Km,交通非常便利。
c、兼并重组及四邻情况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泉岭煤业有限公司由停产的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泉岭煤矿及关闭的南郊区五法大石头煤矿(2008年“十关闭”矿)、金龙煤矿、玉龙洞煤矿(为百万吨以下关闭矿井)、黄龙洞煤矿和面窑沟二号井煤矿(为2004年关闭矿井)、矿区胡振沟煤矿、白洞街道面窑沟煤矿、永定庄料炭沟煤矿进行兼并重组资源整合而成。
2009年12月9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批准开采石炭系18-23号、25号煤层,井田面积3.2901KM2,矿井批准生产能力45万吨/年。
井田东部、南部、南西部以煤层露头线为界,北部为同煤集团同忻井田,北西部为同煤集团塔山井田。
d、井田内整合煤矿情况1、泉岭煤矿:始建于1989年1992年投产,批准开采石炭系23#、25#煤层,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
该矿为斜井开拓,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短壁刀柱式采煤方法,采用木支柱及煤柱支护,低瓦斯矿井。
根据《泉岭地质报告》“18#---23#煤层与23#煤层合并,该矿未在23#煤层内进行过采掘活动,原采25#煤层。
开泰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
![开泰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1191d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f.png)
开泰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开泰煤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储藏区之一,其煤储量巨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煤矿开采活动,该区域逐渐出现了水害问题,给矿井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开泰煤矿的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害问题的来源及影响开泰煤矿地处于南方喀斯特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差。
长期以来,矿井在采煤过程中必然会泄漏一定数量的地下水,使得矿井周边的山体不断遭受水、岩相互作用的侵蚀,导致山体持续滑移,产生了严重的水害问题。
自2004年起,开泰煤矿地下水位逐渐上升,不仅对矿井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还对矿区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水害问题表现为矿井开采进度放缓,矿井工作面被淹,瓦斯爆炸、坍塌、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深刻的危害。
二、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估为了治理开泰煤矿的水害问题,矿方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1. 加强矿山防渗治理。
通过对矿区周边地形地貌和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研究,采用黏土垫、混凝土浇筑、灌浆固结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矿区进行了全面的防渗治理。
2. 修建水利工程。
改善矿区的水分布状况,提高矿井的返工能力。
修建的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水泵站、排水井、溢流道等。
3. 提高科技水平,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治理。
应用3S技术、数值模拟等多种技术对煤矿和周围地区进行实时监控、灾害预警等各项工作,打造了先进的智能煤矿。
治理措施的实施,从整体水平上提高了开泰煤矿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首先,治理水害,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提高了矿山的生产效率;其次,不断加强防破坏技术,减少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再次,加强了环保意识,避免了水、土、气等方面的污染;最后,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平,进一步保障确保了矿工的生命安全。
三、结论开泰煤矿的水害治理是多个方面的综合工作,需要工程技术、科技手段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协同配合。
在实施治理措施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结合地质条件、水文环境和技术手段等因素进行方案设计,保证整个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矿井水害防冶工作总结报告
![矿井水害防冶工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e0d9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1.png)
矿井水害防冶工作总结报告
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我国矿井水害事故频发,给矿山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加强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我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现将我单位矿井水害防冶工作的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预警监测工作
矿井水害的发生常常是突发的,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水害事故,我们加强了矿井的水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安装水位、水压、水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矿井中的水情变化,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和预测,提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加强水害预防措施
我们对矿井的排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增加了排水设备的数量和规模,提高了排水能力。
同时,加强了矿井巷道的防渗工程,做好矿井巷道的防渗处理,防止地下水向矿井内渗漏。
三、科学合理开采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我们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置,避免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压力,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
同时,加强矿井开采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开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四、加强应急预案
针对突发的水害事故,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紧急处置。
同时,开展了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了应对突发水害事故的能力。
总结起来,我们通过加强预警监测、加强水害预防措施、科学合理开采和加强应急预案等工作,有效地减少了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矿山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矿井排水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等。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为我国矿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矿井老空水害评价报告
![矿井老空水害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c76b877f1922791788e83f.png)
贵州景盛矿业有限公司石关煤矿矿井老空水害评价报告石关煤矿2020年3月矿井老空水害评价报告石关煤矿为设计能力30万吨/年的技改扩能矿井,2020年3月7日正式复工复建,目前动工的工作面有2个,即109-101回风巷和109-101运输巷;拟动工的工作面有1个,即+730东运输石门。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排除老空水害对矿井生产的影响,我矿进行了实地地面走访调查和资料查找,井下各掘进迎头进行了物探和钻探工作,现水害评价如下。
一、石关煤矿老系统采空区原石关煤矿老采空区有323091采空区、323092采空区和C1091 采空区,开采的煤层均为9#煤层,其最低开采标高为+790m水平,与新系统+780m水平109-1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高差10m,煤层斜高13.5m。
新系统在+780m材料石门B2密闭处开掘了排水巷与老系统312石门联通,采空区大部分积水已经该排水巷道排除,在采空区低洼和堵塞地段可能还有少量积水,对矿井新系统采掘活动无大的水害威胁,但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探放水原则,对上方采空区进行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方式探放水。
二、邻近矿井采空区积水石关煤矿东部相邻银岭煤矿,该矿于2017年关闭,主、副斜井标高+880m,最低水平+650m,只进行了开拓巷道布置,未进行回采作业,矿界与石关煤矿矿界平距250米,且有河流相隔,根据调查走访,银岭煤矿没有超过矿界巷道,固该矿采空区对石关煤矿采掘活动没有影响。
西部相邻胜利煤矿于2019年12月关闭,矿界与石关煤矿相邻,最低开采标高为+688m,胜利煤矿开掘的C9煤运输大巷进入石关煤矿矿界以内290米,该巷道标高为+750m,我矿109-101回风巷标高+780m,走向长度218米,而从109-101回风巷开口处起至胜利煤矿9煤采空区边界长272米,与109-101开切眼设计相差54米。
根据前述可知,矿区两侧均有煤矿与之相邻,在西侧靠胜利煤矿方向开拓巷道与之相邻时加强探放水工作,并在相邻部位留设边界煤柱,以达到降低威胁的目的。
矿井水害水情预报年,季,月总结
![矿井水害水情预报年,季,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bc6be3b9f3f90f76c61bf7.png)
矿井水害水情预报年,季,月总结篇一:20XX年度矿井水情水害及防治工作总结20XX年度矿井水情水害及防治水工作总结20XX年度全矿井生产基本正常,无大的水害事故发生,杜绝了因水情水害出现的安全事故,防治水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全年共对井下三十多个涌水量观测站(点)的涌水量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观测,其观测次数约为八百三十站(次),从其观测的涌水量数据来看,主平硐的涌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受生产活动的影响不大。
320水平的涌水量受+163水平开拓的影响较大,其涌水量在去年同期270m3/h,的基础上,减小为目前的184m3/h,减小约90m3/h。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320西大巷和331石门。
320西大巷目前已近干枯。
331石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小了约30m3/h。
+163水平的涌水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含水层水和各储水构造的水逐步得到了释放,故其涌水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小了约200m3/h。
全年对全矿井各采掘工50px"width="450px"alt="矿井水害水情预报年,季,月总结"title="矿井水害水情预报年,季,月总结"/>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预测预报,后经采掘活动证实,与我们的预测预报基本相符,未出现因预报不准或不及时造成的水害事故。
全年按所要求和规定的掘进工作面进行了超前探放水作业。
截止到目前,在所探测的范围内,均未发现断层、褶曲等导水构造的存在,32410平巷碛头前方是否存在陷落柱,还有待进一步探测证实。
全年除对井下各涌水量观测站(点)的观测成果制成了台账和电子台账外,还及时绘制了各观测站(点)的涌水量曲线图,并按时修编了矿井涌水量和各相关因素曲线图。
为矿井的生产和今后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根据目前全矿井各采掘工作面和明年各生产阵地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分析,随着+163水平的开拓面积不断扩大,+320水平的涌水量还可能会继续减小。
矿井水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分析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67c0e09581b6bd97f19ea92.png)
案例:
1. 2007年8月17日,山东华源矿业公司矿井遭遇一起特别重大的溃水事故。 8月17日,新泰市突降大雨,降雨量达205mm,造成山洪暴发,洪水漫过 上游东周、金斗水库泄洪道,引发汶河水位暴涨,导致柴汶河东都河堤 被冲垮,冲毁汶河大堤约50米。17日14时30分,河水灌入地势低洼的西 都沙井后以每秒50 m3溃入华源矿业公司三号井井下,造成172人死亡的重 大溃水事故。 2. 2009年11月27日,吉林省梅河口中和煤矿发生溃水事故,掺杂着泥、 沙、水和煤,相当于“泥石流”。溃泥导致地面塌陷,连泥沙带水一起 进入工作面,将近200m巷道被灌严,造成至少16人死亡。
矿井主要水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郑 建 矿产普查与勘探
矿井生产的五大自然灾害
1.水 2.瓦斯 3.顶板 4.煤尘 5.火 其中,五大自然灾害没有先后顺序,各矿井着重防治的对象也不尽 相同。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矿井水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一、矿井主要水害分析
1.1 雨季地表水威胁 1.2 老空水威胁 1.3 承压水、顶板水、断层水威胁 1.4 岩溶陷落柱的水害威胁
1.2 老空水威胁
(1)采空区积水。采空区内的低洼点逐步积水,对下部距离比较近的煤层的开 采或同一层的下部采掘工作面带来威胁。 (2)巷道内的积水。①废弃的下山巷道逐步积水,不能正常及时填图,给以后 的采掘活动留下隐患;②平巷道口或者上山巷道的下口密闭没有留设泄水孔,密 闭内如果逐渐积水,随着积水的增多,最终可能突破密闭造成突水事故。 (3)矿区的积水威胁。不少报废和被关闭的矿井,存有大量积水,与周边附近 生产矿井有直接或间接相通关系,亦或填图不及时,图纸交换不正常,对生产矿 井构成重大威胁。 (4)挡水墙封闭的高压老空水威胁。部分煤矿在生产区域之上为控制涌水量而 对部分采空区使用挡水墙进行封闭,当采空区水积满以后该区域就成了高压水包, 由于其生产区域和作业人员都在封闭的积水以下,一旦挡水墙出现意外,有可能 造成重大损失。 (5)复采区域局部滞留的老空水威胁。部分煤矿在原煤层的采空区内有复采活 动,采空区的低洼地点和老巷道有可能滞留部分老空水,如果探测不细有可能造 成事故。 (6)古空水威胁。很多煤矿处在煤层露头下部开采,露头浅部不同程度的存有 古井,古采区,下部的生产矿井遭受古空水威胁。
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
![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7b97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f.png)
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1. 简介1.1 背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排水。
由于煤矿的特殊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如果这些废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和治理,将会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水害。
1.2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煤矿水害进行评估和治理方案提出建议,以保护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
2. 煤矿水害的类型2.1 赋存状态煤矿水害主要存在于煤层中的各种赋存状态,包括涌水、渗水和突水等。
涌水主要发生在煤层裂隙或煤层中的管孔等空隙中;渗水主要发生在煤层围岩中的裂隙和孔隙中;突水则是指煤层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突然涌出大量水体。
2.2 水质特征煤矿水害中的水质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浊度、高含固体悬浮物、高含铁、高含硫及高含砷等特点。
这些有害物质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均具有较大的危害。
2.3 影响因素煤矿水害的发生和扩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构造、矿井开采方式、采煤工艺及采矿高度等。
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
3. 煤矿水害的评估方法3.1 监测与调查针对特定煤矿水害问题,进行现场监测与调查工作,收集数据和样品,分析水质特征、水源及水量等关键参数,并对煤矿的地质情况、开采方式等进行实地调查。
3.2 分析与评估借助现代地质、水文和环境学等科学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和样品进行分析与评估。
通过对水质特征、水源及水量等参数的分析,确定煤矿水害的程度和范围。
3.3 风险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对煤矿水害的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水害的类型、程度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敏感度,确定风险等级和可能导致的影响。
4. 煤矿水害治理方案4.1 治理原则煤矿水害治理的原则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为目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综合治理为手段。
在制定治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水质处理、水源调控、矿井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4.2 治理措施4.2.1 水质处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悬浮固体、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以保证排放水体的安全和健康。
矿井月水情水害排查报告(编写提纲)+
![矿井月水情水害排查报告(编写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dc69d6a783e0912a2162af8.png)
矿月份水情水害排查分析报告(编制提纲) 前言:主要说明由地测防治科组织相关部门从×月×日到×月×日进行了水害排查分析,并经总工程师于×月×日召开会议讨论分析如下:一、本月采掘计划安排1、32121流水巷本月计划掘进160米;2、32051工作面计划回采50米;…二、各采掘工作面水情水害排查分析情况1、从技术管理角度排查防治水基础资料存在的问题。
主要排查包括制度管理、图纸、台帐、预报、评价及探放水、底板加固措施执行过程中相关技术管理资料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限定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
2、本月各采掘地点水情水害排查分析逐头逐面对当月采掘进工作面施工范围从水源(地表水、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老窑井筒水、封闭不良钻孔水)、导水通道、突水强度参数(水压、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地质构造、物探资料、相邻工作面开采时水害情况等方面分析该工作面是否受水害威胁。
受水害威胁时应提出采取的预防措施,并对当前采取防范措施进行评判,包括现场检查出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隐患要限定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
比如:(1)32121流水巷:地面水体距巷道间距为多少米,巷道掘进不存在地表水威胁。
巷道靠近大断层附近,可能存在次级小断层,目前带水压多大,存在底板突水可能性。
巷道距周围老巷老空大于60米,不存在老空水威胁。
因此此巷道本月掘进时存在底板突水可能性。
需要采取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原则,采取对断层超前探查及对底板进行超前预注浆措施。
排查时若发现防范措施执行中存在有问题也要提出针对性更改措施。
限定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
(2)32051工作面:地面水体距该工作面最小平距多少米、垂距多少米,根据计算的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计算数值和工作面开采的后地表裂缝深度总和分析不存在地表水威胁。
该面本月回采范围突水系数为多少,根据突水系数值及断层、物探资料分析,若存在底板突水危险,必须采取底板注浆加固措施。
隆石煤矿水情水害周分析
![隆石煤矿水情水害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adf413650e52ea551898ff.png)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水情水害周分析二0一四年度时间2014年 5 月 1 日本周矿井水情水害分析1、本周预计我矿矿井涌水量:约0.42~1.85m³/h2、1112运输巷: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3、1112回风巷: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4、1111回采面: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5、地面:加强井田范围内老孔老窑的排查工作,经常巡视河流河道,注意观察地表渗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签字栏分析人:陈德均时间2014年 5 月 8 日本周矿井水情水害分析1、本周预计我矿矿井涌水量:约0.42~1.85m³/h2、1112运输巷: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3、1112回风巷: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4、1111回采面: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5、地面:加强井田范围内老孔老窑的排查工作,经常巡视河流河道,注意观察地表渗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签字栏分析人:陈德均时间2014年 5 月 15日本周矿井水情水害分析1、本周预计我矿矿井涌水量:约0.42~1.85m³/h2、1112运输巷: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3、1112回风巷: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4、1111回采面: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5、地面:加强井田范围内老孔老窑的排查工作,经常巡视河流河道,注意观察地表渗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签字栏分析人:陈德均时间2014年 5 月 23 日本周矿井水情水害分析1、本周预计我矿矿井涌水量:约0.42~1.85m³/h2、1112运输巷:矿井处于政策性停产整改期间,未进行采掘作业,工作面无水害安全隐患。
矿井水害治理情况汇报
![矿井水害治理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3027da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1.png)
矿井水害治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矿井水害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一些地区和矿山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和及时掌握矿井水害治理情况,特进行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矿井水害治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大了投入力度。
矿井水害事故数量和严重程度均有所下降,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1. 部分矿井水害治理工作仍存在投入不足、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2. 一些地方和矿山存在治理措施不到位、监测手段不够完善等情况;
3. 部分矿井水害治理工作中存在应急预案不健全、救援能力不
足等问题。
三、应对措施。
1.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矿井水害治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2. 完善矿山水害治理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果;
3. 健全矿井水害治理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
四、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矿井水害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
提高治理水平和效果,努力降低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以上就是矿井水害治理情况的汇报,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
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矿井水害治理工作,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矿山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2024年三联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三联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292d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4.png)
2024年三联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背景2024年是三联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全面推进之年。
在严峻的矿井安全形势下,三联煤矿按照上级要求,以水害防治工作为重点,全力以赴,实施了一系列水害防治措施。
二、工作内容1.水害防治设施建设根据矿井水情、地质情况和实际需要,三联煤矿加大水害防治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了一批高效、稳定的抽水设备,并加强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对矿井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改进和扩建,提高了矿井的排水能力。
2.地质勘探与预测三联煤矿注重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对矿区地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探和预测。
通过分析和研究地层结构、地下水位以及地下水流动情况,提前掌握了矿井可能面临的水害风险,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3.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建设三联煤矿制定了详细的水害防治防护方案,并进行了全员培训和演练。
针对不同情况和水害风险,制定了不同的应急预案,保证了矿井发生水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4.加强巡查和监测三联煤矿加强了对矿井水情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水害监测系统。
定期对矿井水文、地质和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矿井水害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5.强化安全意识三联煤矿认为水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工作,全矿职工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使其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水害防治工作中来。
三、取得成绩经过一年的努力,三联煤矿在水害防治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1.水害防治设施建设取得进展新建的抽水设备投入使用后,矿井的排水能力显著提高,从而有效地预防了水害的发生。
2.地质勘探与预测取得成果通过地质勘探和预测工作,发现了一些潜在的水源,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防止了水害的发生。
3.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得到落实三联煤矿制定的水害防治防护方案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应急预案的演练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矿井水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
![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ede1a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4.png)
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一、煤矿水害的概念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然而在采煤过程中,煤层中蕴含的水会随着矿井的开采而涌入矿井。
这些汇聚的水体被称为煤矿水,煤矿水既是矿井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常见的地下水资源。
然而,当采煤量大、采深度较深时,煤矿水会在地质形态或矿井工程上产生一些有害的影响,即煤矿水害。
根据国家煤炭工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煤矿水害发生率较高,损失惨重,已成为煤炭开采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煤矿水害的影响1、地质环境影响煤矿水汇聚在地下,会对地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煤矿水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起地层压力增大,地层产生塌陷、隆起和断裂,从而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
2、水环境影响煤矿水污染是一方面,采煤过程中开采过的煤岩会含有大量的黄钙石、硫化铁等矿物质,这些物质溶于煤矿水中,会对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3、生态环境影响随着煤矿水的积聚,煤矿水中的富营养物质、重金属等物质会侵蚀周边的生态环境,对生物环境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导致生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
三、煤矿水害治理的方法煤矿水害治理是一个综合性和慢性的过程,治理的方法有多种,需要综合地采用。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煤矿水害治理方法:1、污水处理法煤矿水在经过污水处理后,可分为可回收的排水和不可排放的毒性排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过滤,可以将其高效的去除无机积淀和非生物粒子,以达到净化排水的目的。
2、减压灌注法减压灌注法是常用的治理深部煤矿水害的方法,它包括水驱法、空置法、浅钻注浆法、管井注浆法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煤矿水的积水深度和解决地下水涌入等问题,从而防止煤矿水害的发生。
3、换热回收法采用换热回收技术,将煤矿水中的热量回收利用,供热、供电等产生一定的收益。
同时也可以减少煤矿水的排放量,对保护水环境和水资源有一定的作用。
四、结论总的来说,煤矿水害治理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煤矿水的净化、利用和水资源的保护。
开泰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
![开泰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1355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6.png)
开泰煤矿水害及治理评估报告1. 概述开泰煤矿位于某省某市的一个煤矿开发区,是该地区重要的煤矿资源矿点。
然而,近年来煤矿水害问题频频发生,给煤矿开发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开泰煤矿水害情况及提出有效治理措施,特进行本次评估报告。
2. 水害情况2.1 水文地质条件开泰煤矿所在地区为山区地质,地下水丰富。
加之煤矿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与矿井、巷道的接触面增大,形成了煤矿水害的基础条件。
2.2 水害类型在对开泰煤矿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几类水害: 1. 地下水渗流入矿井和巷道,导致工作面进水问题; 2. 井下煤层底板突水,造成巷道塌方等灾害; 3. 周边水源渗入井下,增大矿井附近水压,引发水灾。
3. 水害治理措施为了有效治理开泰煤矿的水害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治理措施: ### 3.1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在矿井和巷道等工作面增设有效的排水管道,以加快井下积水的排除。
同时,对矿井底部设置足够容量的水泵和水封装置,及时排除井下渗入的地下水。
3.2 加大地下封闭工作力度通过修复和加固矿井井壁、巷道支护,加大煤层底板注浆工作的力度,以减少地下水渗流进入矿井和巷道的问题。
提高巷道的抗渗能力,减少因水害导致的巷道塌方事故。
3.3 建设水害监测系统在开泰煤矿周边设置一套完善的水害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水压、泥水浓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及时发现和预警水害问题,便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4 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加强煤矿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水害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定期组织水害预防和治理培训,提高全员的水害防范意识。
4. 治理效果评估为了评估上述水害治理措施的效果,将在治理后对开泰煤矿的水害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
借助水害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对治理前后的水位、水压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治理效果的好坏。
5. 结论通过对开泰煤矿水害情况的评估和治理措施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解决煤矿水害问题,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煤矿水害危险程度分析
![煤矿水害危险程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350b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1.png)
煤矿水害危险程度分析煤矿水害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涌入矿井或矿井水体突发溃决等原因导致矿井内的水位增高,超过了设计水位,对矿井及人员安全造成的危害。
煤矿水害危险程度的分析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水害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煤矿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煤层地下水涌入矿井,因此对煤层地下水的勘查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煤层地下水涌入矿井的主要因素包括煤层厚度、透水性、地下水位、水源供应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源的补给量和水质情况,以及可能带来的渗流压力和水力冲击。
煤层地下水的勘查和评价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监测和水文地质测试等手段进行,从而对煤矿水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初步分析。
2.开采工序和设备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同的工序和设备对煤矿水害的危险程度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比,由于露天开采破坏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的程度较大,因此更容易对地下水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水源补给的增加,增加煤矿水害的危险程度。
同时,煤矿内的排水设备和排水管道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煤矿水害的危险程度。
如果排水设备和管道老化、堵塞或损坏,将导致矿井内的水位上升,增加煤矿水害的风险。
3.排水处理能力煤矿水害发生后,排水处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煤矿水害的危险程度。
排水处理能力主要包括排水设备的性能和排水管道的通畅情况。
如果排水设备的抽水量不足或抽水高度不够,将导致矿井内的水位不能及时降低,增加煤矿水害的危险性。
另外,如果排水管道堵塞或损坏,也会使排水效果下降,增加煤矿水害的风险。
4.瓦斯与煤尘煤层瓦斯和煤尘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两大隐患,对煤矿水害的危险程度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瓦斯和煤尘会增加矿井内煤矿水害的爆炸和火灾风险,增加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瓦斯和煤尘也会对排水设备和排水管道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排水效果,增加煤矿水害的危险度。
综上所述,煤矿水害危险程度分析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工序和设备、排水处理能力以及瓦斯与煤尘等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水情水害分析报告(一)、矿井位置、范围及四邻实际地理情况:1、位置及交通2、自然地理矿区地势平坦,地形标高+490—+488m,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地形,剥蚀堆积地形、侵蚀对基地型。
(1)、构造剥蚀地形由喷发玄武岩经过强烈的剥蚀作用形成的低山台地,分布于矿区西部山顶,定西标高+600--+700m。
(2)、堆积地形因剥蚀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分布于矿区西部,主要表现为低山丘陵及黄土台地,地形标高为+500—+690m,台地上大面积积沉积着厚层状中更新统合晚更新统的风成黄土。
在表流作用下,冲沟发育,多为“V”字形和“U”字形。
沟深一般2—30m。
在坡积作用下,台地边缘形成坡积裙,标高+495—505m,是由黄褐色亚砂粘土组成。
(3)、侵蚀堆积地形该地形分布于全矿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形标高+485--+500 m,表面沉积1-7 m 厚亚粘土及砂土。
河漫滩为细、中、粗砂、砂砾石夹亚砂土薄层透镜体。
3、气象(1)、气象本区气候为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型,年气温变化大,冬季较长干冷,夏季炎热,春秋两季少雨多风,主要气象要素:(2)、降水量根据气象站1951-2003年共53年气象资料,历年平均降水量m m,多集中在6-8月份,降水量为m m,占全年降水量的%,历年最大降水量为m m ( 1954年),最小为m m(1951年),降水量强度夏季最大,冬季最小,秋季比春季大,降水量的多年变化周期约十年左右。
(3)、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最高气温为7月份,极值为℃(1955年7月3日),最低气温1月份,极值为℃(1956年1月21日),月平均气温℃。
(4)、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为m m,最小为m m。
5月份平均蒸发量为m m,1月份最小为m m 。
(5)、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月份最大为67%,3月份最小为36%。
(6)、地面温度历年平均地面温度为℃,其中1,2,11,12月份的平均地面温度在0℃以下,冻结日期为11月20日,解冻日期为4月30日,最大冻土深度为m(1977年3月29日)。
(7)、风速风向本区处于XX多风沙地区,风速较大,风向(WN)风出现的频率最多,其次为(ESW)、(WNW)、(NNW)风,平均风速m/s,最大风速为21 m/s。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XX本地区主要河流,发源于XX,流经XX,由南向北流入本区,下游与XX河相汇而成XX河,全长XX km,流域面积XX km²。
矿区下游距本区20km设有XX水文站,根据该站1955-1990年资料,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为9840m³/s。
(1962年7月26日),最小流量为零,年平均流量为m³/s。
XX河经本地区河床宽度为100-500m,河床比降1/900-1/1000,常年有水,夏秋雨季水量较大。
根据1990年水文勘察观测资料,河水位标高一般为年水位最大变幅为(1984年8月11日)。
1、含水岩组特征(1)、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潜水含水层该层矿区内普遍发育,为本区主要取水层位,是矿区主要充水含水层。
含水层上部覆盖2-7m厚亚粘土、亚砂土,主要由砾砂、砂砾、粗、中、细砂组成,松散,砾石直径5-15mm,呈半圆状。
成份以石英岩、花岗岩、安山岩为主,分选较好。
潜水位埋深4-18m,据矿区内23个钻孔统计,该层厚一般,平均厚度,(详见表2)。
矿区内含水层底板标高,最高为(23孔),最低为(111孔),受采动影响的209孔第四系底板标高为,3005孔为,112号孔为。
据矿区东661孔抽水试验,钻孔单位涌水量平均L/,平均渗透系数d,据1990年XX煤矿水源勘察资料推算单井涌水量3000-5000 m³/d,水质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为。
(2)、侏罗系6-2煤组上部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是矿区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由细、中、粗粒砂岩、砂砾岩及裂隙发育的薄煤层组成,砂岩、砂砾岩成份以石英、片麻岩为主,泥沙质胶结,松散,局部夹黄铁矿结核,菱铁质和矽质胶结岩石坚硬,裂隙发育。
该层最大厚度,最小,平均,据古山一、三井精查补充勘探资料,该含水层渗透系数为d,据矿区内72号孔和217号孔混合抽水(包括6-2底板砂岩、砂砾、砂砾岩承压含水层)试验资料,217号孔单位涌水量为L/,平均L/,渗透系数为d,72号孔单位涌水量为L/,平均L/,渗透系数为d。
该含水层在露头处直接于第四系潜水含水层接触,并接受其补给。
含水层的分布规律是矿区东部较厚,西部较薄,在F1断层一线接受杏园组承压含水层侧向补给。
(4)、侏罗系6-2煤层底板砂岩、砂砾岩孔系裂系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广泛分煤系地层底部及F1断层以东,区内钻孔均未见含水层底板,在F1断层上升盘第四系潜水含水层直接不整合于该含水层之上,二者之间水力联系密切。
据六家煤矿矿井间-1号孔资料,该含水层分上下两段。
第Ⅰ段(上段)含水层由粗、中、细砂及砾岩组成,岩性较为松散夹薄层泥岩,含水层厚,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为d。
第Ⅱ段(下段)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多为泥质胶结,岩石成份以石英岩、花岗岩为主,含水层厚,据抽水试验资料其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为d。
(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特征:1、区内煤系地层没有明显的隔水层。
2、断层的导水性XX一、三井精查补充勘探,通过第7勘探线与第8勘探线间371号孔F1断层进行了抽水试验,通过第4勘探线的372孔对XX煤矿边界断层F4进行了抽水试验,F1、F2断层抽水试验成果见表1。
371号372号孔断层抽水试验表1除此之外通过第11勘探线317孔和第12勘探线320孔分别对F4断层和F1断层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其成果见表2钻孔遇断层漏水情况表表2从上述水文地质资料表明,本区断层导水性差,但F1断层抽水试验数据单位涌水量和渗透系数比其他断层要大些。
从简易水文观测资料看,一般钻孔见断层没有发生涌漏水现象,320孔漏水量稍大些主要因为靠近玄武岩,岩石裂隙发育而漏水。
3、地下水补、迳、排条件(1)、本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地下径流和基岩含水层侧向补给以及农田灌溉渗透补给。
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在矿区南部第四系潜水含水层为双层结构,以迳流的方式补给矿区第四系孔隙潜水层,在矿区西侧大气降水通过沟谷、突起的残丘、基岩裸漏处、裂隙发育处补给矿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和基岩含水层。
矿区东侧在旱季地下水补给老哈河,雨季河水补给地下水。
总之矿区处于南部及西侧地下潜水排泄通道的位置上。
(2)、地下水迳流条件本区地下水的总体流向是由南向北,水力坡度由南向北逐渐变陡,在本地区为1000-3/1000左右(3)、地下水排泄条件在本区内由于河谷冲积平原逐渐变窄,地下水坡度变陡,水动力条件加强,地下水主要以迳流的方式通过河床排泄,同时农灌开采地下水及靠近老哈河河床附近潜水的蒸发,也是地下水消耗的又一途径。
(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规律特征:充水水源(1)、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孔隙水本区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孔隙潜水与煤系基岩及煤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直接补给基岩及煤层,是本矿井主要冲水水源。
(2)、煤层及其围岩中的裂隙水在本区呈层状或带状分布,含水性及富水性分布不均,与岩性、裂隙有关。
以第4与第5勘探线中间为界,界线以南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煤系地层顶部,该层顶部直接与第四系含水层接触,二者有水力联系;界线以北含水层主要分布6-2煤层上下分层之间,在开采底分层时该含水位于冒落带内,是本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
(3)、地表水矿区东-的老哈河在丰水期雨季直接补给本区第四系含水层,是本矿的间接补给水源。
(4)、钻孔水矿区内分布不良的钻孔,可直接导通第四系含水层,开采揭露时将造成涌水,是本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
(5)、大气降水及农灌水矿区内地势平坦,大气降水和农灌水垂直渗入补给第四系含水层,是本矿井间接充水源。
(6)、断层水本矿井断层主要为F1和F3,均为压扭性断层,断层富水性弱,但断层两侧坚硬的砂岩和砂砾岩裂隙发育且与断层走向平行呈带状分布,矿井开拓过程中井下实见裂隙富水性强,采动后是矿井直接充水源。
(五)、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1、井筒涌水情况本矿井筒施工前第四系治水采用旋喷高压注浆,第四系及基岩井筒施工采用强行通过,施工过程中,井筒涌水量最大达120m³/h,施工结束后,主、副井筒采用壁后注浆,目前涌水量在10-20m³/h。
2、井底车场涌水情况井底车场在施工主、副井联络巷过程中,由于遇到坚硬的砂砾岩裂隙,造成涌水,最大涌水量20m³/h,后经注将封闭。
3、井下大巷涌水情况(1)、+380总回风巷2006年观测,最大涌水量m³/h,最小为³/h。
(2)、+400回风巷2006年观测,最大涌水量³/h,最小为³/h(3)、+400运输巷2006年观测,最大涌水量³/h,最小为³/h(4)、+386皮带运输巷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过矽质胶结坚硬的砂砾岩,裂隙发育,造成涌水,最大涌水量80m³/h,对该涌水点采取注浆封堵。
2006年观测,最大涌水量³/h,最小³/h。
(5)、集中泄水巷用水情况集中泄水巷涌水主要是运输巷和回风巷遇裂隙和煤岩交界处裂隙及采空区涌水,2006年观测,最大涌水量m³/h,最小³/h。
井下各处涌水情况详见表3。
(6)、煤层涌水特征从实际揭露情况看,巷道在煤层时,会出现滴水或淋水,水量虽然不大,但持续时间长,分析原因是由于顶板砂岩、砂砾岩含水层补给所致。
但在煤层中有较厚的夹矸,揭露时涌水较大,如在一采区掘进穿顶煤时,揭露6-2煤层的6-2(上)与6-2(下)中间夹矸时,夹矸层厚2-3米,岩性为砂岩、页岩构成,涌水量30 m³/h。
持续时间较长。
在纯煤层中掘进时,煤层裂隙也会出现涌水,但水量不大,持续时间较短,一般6-10天便无水,由此说明煤层不导水。
(7)、通过回采工作面的试生产的涌水量来看,据矿介绍观察,最大为7米,最小为米,认为是初采与回采高度不均造成的,采空区涌水量最大60m³/h,最小30m³/h,分析原因是煤层顶板砂岩、砂砾岩补给所致,涌水量较大时因工作面过裂隙破碎带所致。
说明采空区的裂隙高度没波及第四系含水层。
XX煤矿井下涌水情况单位:m³/h 表3根据XX煤矿井下测水点统计矿井最大涌水量³/h、最小³/h、平均涌水量³/h。
(六)、结论、建议及措施1、结论(1)、矿区内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潜水含水层,厚度17-29m,该含水层与煤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且在煤层露头出与煤层直接接触,而本区煤系地层没有稳定的隔水层,因此,该含水层为矿区主要冲水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