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合集下载

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测

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病理血细胞形态
细胞 形态学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血细胞形态 细胞 形态学
毛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病理血细胞形态
细胞 形态学
骨髓转移癌 骨髓坏死
病理血细胞形态 细胞 形态学
利 什 曼 原 虫
细胞 形态学
病理血细胞形态
血细胞化学染色
常见的化学染色包括: 过氧化物酶(POX) 碱性磷酸酶(NAP) 酸性磷酸酶(ACP) 糖原(PAS) 铁染色
FLOW CYTOMETRY
Antibodies
Cell
FLOW CYTOMETRY
流式细胞术
免疫学表型
AML: cMPO 、 CD117 、 CD13 、 CD33、 CD65 、 CD14、CD15、CD64 、 HLA-DR、血型糖蛋白、CD41、CD61。 ALL:B:CD79a 、 cCD22、 cIgM 、 CD19、 CD20 、 CD10 、 CD24。 T:cCD3、TCR 、 CD2 、 CD5、CD7、CD4、 CD8、CD10 、 CD1a 、 TdT。 Stem Cell: CD34+、CD38- 、Lin -
是在保存细胞结构完整的情况下,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染色,研究其中的化学成分的分布与变化,了解各种细胞的化学组成及病理生理改变,主要用作血细胞类型的鉴别。
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过氧化酶
细胞 化学染色
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反应
细胞 化学染色
骨髓穿刺术 细胞 形态学
正常骨髓象 贫血骨髓象 细胞 形态学
正常细胞形态
观察内容: 1.大小、形态。 3.核:位置、大小、形态、染色质。 2.胞浆:量、着色、包含物。 4.核仁:大小、多少、清晰度。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髓内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数量,以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血液疾病。

本文将介绍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应用。

一、基本原理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通过将针头插入骨髓腔,吸取骨髓液,然后将骨髓液制成涂片,进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以评估骨髓内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数量。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造血功能、细胞成熟度、细胞形态异常和增生异常等信息,对于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空腹,禁止进食和饮水6小时以上。

术前需要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2. 术前准备:消毒穿刺部位,准备穿刺器械和检查所需的材料。

3. 定位穿刺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是骨盆骨髓,一般在骨髓穿刺前会进行B超检查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

4.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穿刺部位,减轻患者疼痛感。

5. 穿刺操作:医生将穿刺针插入骨髓腔,吸取骨髓液。

6. 制片和染色:将骨髓液涂布于载玻片上,用漂白液清洗,然后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Wright染色和Giemsa染色。

7. 显微镜观察:将染好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评估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数量。

三、临床应用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血液疾病: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各种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通过观察骨髓内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数量,可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2. 评估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用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数量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3. 监测疾病进展:对于一些慢性血液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进展。

通过定期进行检查,可以观察细胞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鉴别诊断:在某些情况下,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用来鉴别诊断。

实验诊断学选择题+答案

实验诊断学选择题+答案

第一+第二章1.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相对性增多是 CA.红细胞生成增多 B.红细胞生成减少 C.血浆容量减少 D.血浆容量增多E.血红蛋白生成增多2. RBC及HB绝对性增多是AA.红细胞生成增多 B.红细胞生成减少 C.血浆容量减少 D.血浆容量增多E.血红蛋白生成减少3.下列哪项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B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大面积烧伤 C.肺心病 D.发绀型先心病 E.高原生活4.不属于血红蛋白继发性增多的疾病是 CA.阻塞性肺气肿 B.肺源性心脏病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某些肿瘤患者 E.紫绀型先大性心脏病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于BA.营养不良性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 E.急性溶血性贫血6.卡波环现认为可能是 AA.核膜残余物 B.铁颗粒沉积 C.色素沉着 D.血红蛋白聚集 E.胞质发育异常7.多发性骨髓瘤是哪一类细胞异常增生 D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浆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8.外周血出现以泪滴形红细胞为特点的疾病是 BA.缺铁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血红蛋白S病 D.DIC E.巨幼细胞贫血9.作为铅中毒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的是 EA.嗜多色性红细胞 B.裂细胞 C.染色质小体 D.卡-波环 E.碱性点彩细胞10.正常人WBC计数的参考值是 CA.(5~8)ⅹ109 /L B.(6~10)ⅹ109 /L C.(4~10)ⅹ109 /LD.(4~12)ⅹ109 /L E.(3~10)ⅹ109 /L11.正常人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占CA.20%一40% B.2%一4% C.50%一70% D.0%一5% E.0.5%一5%12.正常人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占 AA.20%一40% B.2%一4% C.50%一70% D.0%一5% E.0.5%一5%13.符合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 AA.脾功能亢进 B.尿毒症 C.急性链球菌感染 D.急性溶血 E.肺吸虫病14.不属于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的是 DA.大小不均 B、空炮变性 C.中毒颗粒 D.卡波环 E.核固缩15.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加的疾病是 CA.伤寒 B.疟疾 C.心肌梗塞 D.过敏性休克 E.副伤寒16.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CA.支气管哮喘 B.猩红热 C.伤寒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湿疹17.关于白细胞核象左移,下列叙述哪项较为确切 AA.外周血不分叶粒细胞超过5%时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E.外周血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粒细胞。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

病例1:血液一般检查某患,女,25岁主诉:近一个月乏力、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心率100/分钟化验:RBC 3.1×1012/LRC 0.05HGB 7.5g/LHct 0.25%MCV 76flMCHC 300g/L思考题1. 初步考虑为何种疾病?为什么?2. 还应该做那些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病理变化?3. 分析其病因可能是什么?4. 应该与那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病例1讨论1.根据其血常规检查结果,初步考虑该患为小细胞低色性贫血2. 还应该做以下检查:(1)RBC形态检查(2)血清铁等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3)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3.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该患可能是缺铁造成的缺铁性贫血。

4. 应注意与其他贫血及其他血液病进行鉴别本例的最后诊断是:缺铁性贫血病例2:血液一般检查2某男患,30岁,工人。

主诉:3天前开始周身不适,不发烧,无咳嗽、咳痰;昨日开始咽痛,自觉发热,今日加重。

既往史:健康查体:体温39.5oC,呼吸30次/分,脉搏132次/分,BP120/80mmHg。

呼吸急促,声音嘶哑。

颌下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有米粒大-黄豆粒大脓点3个。

心、肺、肝脾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RBC 4.80 ×1012/L,HGB 140g/L;MCV 96fl,MCH 30pg/L,MCHC 320g/L;WBC 12.0 ×109/L;Sg 0.72,St 0.08;L 0.19,E 0.01;PLT 320 ×109/L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思考题1. 应考虑该患为何种疾病?根据是什么?2. 请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3.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你认为最后诊断是什么?病例分析1. 该患应考虑为急性感染根据是:(1)发病急,病程只有3天(2)发烧,体温39.5oC(3)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可见多个脓点(4)实验室检查符合化脓性感染的血象2.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1)RBC的所有检查及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WBC 的所有检查都符合急性化脓性感染:● WBC 计数增高(12.0 ×109/L)● N 增高达0.80(Sg 0.72,St 0.08 ),L相对减(0.19)● 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St 0.08 >5%)●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3:骨髓细胞学检查某男患,24岁,农民。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

病例1:血液一般检查某患,女,25岁主诉:近一个月乏力、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心率100/分钟化验:RBC 3.1×1012/LRC 0.05HGB 7.5g/LHct 0.25%MCV 76flMCHC 300g/L思考题1. 初步考虑为何种疾病?为什么?2. 还应该做那些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病理变化?3. 分析其病因可能是什么?4. 应该与那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病例1讨论1.根据其血常规检查结果,初步考虑该患为小细胞低色性贫血2. 还应该做以下检查:(1)RBC形态检查(2)血清铁等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3)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3.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该患可能是缺铁造成的缺铁性贫血。

4. 应注意与其他贫血及其他血液病进行鉴别本例的最后诊断是:缺铁性贫血病例2:血液一般检查2某男患,30岁,工人。

主诉:3天前开始周身不适,不发烧,无咳嗽、咳痰;昨日开始咽痛,自觉发热,今日加重。

既往史:健康查体:体温39.5oC,呼吸30次/分,脉搏132次/分,BP120/80mmHg。

呼吸急促,声音嘶哑。

颌下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有米粒大-黄豆粒大脓点3个。

心、肺、肝脾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RBC 4.80 ×1012/L,HGB 140g/L;MCV 96fl,MCH 30pg/L,MCHC 320g/L;WBC 12.0 ×109/L;Sg 0.72,St 0.08;L 0.19,E 0.01;PLT 320 ×109/L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思考题1. 应考虑该患为何种疾病?根据是什么?2. 请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3.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你认为最后诊断是什么?病例分析1. 该患应考虑为急性感染根据是:(1)发病急,病程只有3天(2)发烧,体温39.5oC(3)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可见多个脓点(4)实验室检查符合化脓性感染的血象2.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1)RBC的所有检查及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WBC 的所有检查都符合急性化脓性感染:● WBC 计数增高(12.0 ×109/L)● N 增高达0.80(Sg 0.72,St 0.08 ),L相对减(0.19)● 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St 0.08 >5%)●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3:骨髓细胞学检查某男患,24岁,农民。

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测

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测

白血病 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正常骨髓 造血功能低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的标准
有核细胞数/1个高倍镜视野 >100 20-50
(成熟红/有核细胞)1:1
50-100(成熟红/有核细胞)10:1
(成熟红/有核细胞)20:1
5-10 (成熟红/有核细胞)50:1 < 5 (成熟红/有核细胞)200:1


临床意义: 1.溶血性输血反应:Rh阴性者, 经多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后,在其血 清中可出现Rh抗体,当抗体达到一定 浓度时,再次输血,即可发生溶血反 应。


2.Rh引起新生儿溶血症: Rh阴性的母亲孕育Rh阳性的胎儿,胎儿 的红细胞一旦进入母体,即可刺激母体产 生免疫性抚体,若再次孕育Rh阳性胎儿, 抗体效价进一步升高,并通过胎盘进入胎 儿体内早造成新生儿溶血或死胎。若孕前 曾接受过Rh阳性的血液输血,则第一胎即 可发生上述反应。
原巨 →幼巨 →颗粒巨→产板巨 →裸核、血小板
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根据化学反应 的原理,对细胞化学成分及其代谢 产物进行定位、定性和半定量研究 的一项细胞化学技术。它对细胞类 型的鉴别,血液病的鉴别诊断、疗 效观察都有重要意义。
过氧化酶染色(POX):


临床意义 常用于鉴别ALL和NALL的 鉴别诊断。
骨髓铁染色


正常值:细胞外铁:+~++;细胞内铁:铁 粒幼细胞19%—44%。 1、缺铁性贫血:细胁卜铁消失,铁粒幼细 胞减少,铁粒细小。Fra bibliotek
2、其它类型的贫血:细胞外铁增加, 多为++~+++甚至++++铁粒幼细胞多达 50~90%铁粒粗大。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 胞增多,常见环行铁粒幼细胞。

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测

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测

骨髓中各系列细胞比例
粒细胞系统:有核细胞的40%~60% 红细胞系统:有核细胞的20% 淋巴细胞系统:有核细胞的20% 单核细胞系统:﹤4% 浆细胞系统: ﹤2% 巨核细胞:7~35个/1.5㎝ 3㎝血片
骨髓增生程度的临床意义
增生极度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常见于 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 种增生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以 及正常儿童及青年的骨髓象。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标志 T-cell: CD3, CD4,CD7,CD8 B-cell: CD19,CD22
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
t (15;17)
t (8;21)
t(9;22)
Ph chromosome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淋巴细胞系统
绝对性增多: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传染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症,其它病毒感 染,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等。
相对性增多:再障,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减少 症。
单核细胞系统
增多见于: 1.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2.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原虫感染等。 3.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
Bone marrow is smeared
pusher slide
Bone marrow smear
BM smear stained by GM stain
二 骨髓标本采集
1. 骨髓取材部位: 髂后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髂前上棘(较易掌握分寸) 胸骨(对向心性病变阳性率高,
有一定危险性) 胫骨粗隆(2岁以下小儿) 局部病灶部位
性关节炎等。 4.其它如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 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 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室内质量控制指南日期:2015-12-24 12:01:03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点击:307 次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室内质量控制指南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室内质量控制指南目录1.从事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的基本条件2.检验申请控制程序3.标本采集及取材状态评价4.标本的运输与处理5.标本镜检分析6. 报告审核与发放7. 标本的保存和归档8.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的相关制度一、从事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的基本条件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是血液系统疾病实验诊断的基础,也是血液病诊断的最常用手段。

血液细胞形态学报告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血液病的诊治。

目前,开展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的单位有三等甲级到二等乙级等不同层次的医院,为了确保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的质量,重庆市血液病实验诊断质控中心建议开展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开展实验室为国家、省、市卫生局批准的医疗机构设置的临床实验室。

2.从事本项工作的实验室应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合格的试剂。

三甲医院应配备研究级显微镜和图文报告分析系统。

3.实验室至少应配备2人或以上检验人员。

4.检验人员资质具备医学检验资格证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4.1 报告人员(检验者):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医学检验资格证书的检验技师及检验医师4.2 审核人员: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医学检验资格证书,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的检验技师及检验医师4.3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从事本检验项目的初级技术人员,应参加本质控中心所举办的专项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诊断的培训合格证。

二、检验申请控制程序1.目的提供足够的信息以识别患者和经授权的申请者2.适用范围适用于重庆本市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临床医师。

3.职责检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同时向临床医师提供相关检验项目信息。

4.程序4.1 患者标识及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患者ID号、住院号、科别、姓名、性别、年龄等,患者的病史,是否有骨髓穿刺的适应症或禁忌症,身体状况是否能承受等。

《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⒈白细胞分类计数 ⒉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无异常 ⒊略估血小板形态与数量 ⒋注意有无寄生虫疟原虫
四.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以细胞形态学 为基础,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应 用骨髓涂片进行固定,化学反应 显色,复染等程序染色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
㈠过氧化物酶染色( Peroxidase POX)
Peroxidase( POX ) Staining
骨髓涂片和染色注意事项
➢ 载玻片要洁净;推端要光滑 ➢ 推玻片与载玻片呈约30度角 ➢ 骨髓抽取后要立即涂片,推制骨髓片约8张左右
送检 ➢ 涂片一般不用抗凝剂 ➢ 涂片时要保留片尾和边缘 ➢ 涂片制成后,快速摇动或扇干,不可火烤 ➢ 染色太浅-干燥后重染,若太深-干燥后-滴
数滴甲醇-稍停片刻-冲洗
为0.1-0.2ml ➢多部位穿刺:可提高某些疾病诊断率
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
➢抽取时病人有短暂的疼感 ➢骨髓液中可见到淡黄色骨髓小粒或油滴 ➢涂片检查有骨髓特有的细胞 ➢含大量幼稚细胞,杆状核多于分叶核
干抽
❖概念:是指非技术错误或穿刺位置不当 而抽不出骨髓液或只抽到少量血液。
❖原因: ➢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骨髓极度增生 ➢骨髓增生减低 ➢肿瘤骨髓浸润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Xiaoyan Zhang
概念
骨髓象检查是用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法 来观察骨髓中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借以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对疾病的诊 断、疗效观察、预后的判断等都具有重 大价值。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⒈确诊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
特征性细胞形态改变
各类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海兰组织细胞增生症
Rubricyte (中幼红细胞) 8-12 u Nucleus no nucleoli with clumpy chromatin Cytoplasm moderate amount gray-blue with pink-tan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讲解

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讲解

病例1:血液一般检查某患,女,25岁主诉:近一个月乏力、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心率100/分钟化验:RBC 3.1X1012/LRC 0.05HGB 7.5g/LHet 0.25%MCV 76flMCHC 300g/L思考题1. 初步考虑为何种疾病?为什么?2. 还应该做那些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病理变化?3. 分析其病因可能是什么?4. 应该与那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病例1讨论1•根据其血常规检查结果,初步考虑该患为小细胞低色性贫血2. 还应该做以下检查:(1)RBC形态检查(2)血清铁等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3)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3.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该患可能是缺铁造成的缺铁性贫血。

4. 应注意与其他贫血及其他血液病进行鉴别本例的最后诊断是:缺铁性贫血病例2:血液一般检查2某男患,30岁,工人。

主诉:3天前开始周身不适,不发烧,无咳嗽、咳痰;昨日开始咽痛,自觉发热,今日加重。

既往史:健康查体:体温39.5OC,呼吸30次/分,脉搏132次/分,BP120/80mmHg。

呼吸急促,声音嘶哑。

颌下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体川度大,充血、水肿,有米粒大-黄豆粒大脓点3个。

心、肺、肝脾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12RBC 4.80 W / L , HGB 140g/L ;MCV 96fl , MCH 30pg/L , MCHC 320g/L ;WBC 12.0 X09/ L ; Sg 0.72, St 0.08; L 0.19, E 0.01 ; PLT 320 >109/ L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思考题1. 应考虑该患为何种疾病?根据是什么?2. 请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3.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你认为最后诊断是什么?病例分析1. 该患应考虑为急性感染根据是:(1)发病急,病程只有3天(2)发烧,体温39.5OC(3)双侧扁桃体川度大,充血、水肿,可见多个脓点(4)实验室检查符合化脓性感染的血象2.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1)RBC的所有检查及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WBC的所有检查都符合急性化脓性感染:•WBC 计数增高(12.0 W9/L)•N 增高达0.80 ( Sg 0.72, St 0.08 ), L 相对减(0.19)•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 St 0.08 >5%)•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3:骨髓细胞学检查某男患,24岁,农民。

诊断学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诊断学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溶血性贫血 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明显的代 偿性增生。 [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两者呈平行性下降。 (2)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性 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以及可见Howell-Jolly 小体、Cabot环、点彩红细胞等。
(3)网织红细胞增多,尤其是急性溶血时常明 显增多。 (4)急性溶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常增多。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并有中民生粒细胞核 左移现象。
(2)红细胞系统: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 其中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以中、 晚幼红细胞为主,平均各约为10%左右。 粒红比例(G/E):以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 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即为粒红比例。正常2-4:1
(3)淋巴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20%,幼儿偏 高,可达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原淋巴和幼 淋巴细胞罕见。 (4)单核细胞系统:一般<4%,系成熟型单核细胞。
①正常骨髓象; ②粒、红两系细胞平行增多或减少; ③粒、红两系细胞基本不变化的造血系统疾 病;
2)粒红比例增高:指粒/红比例大于5:1。 常见于
①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②急性化脓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
病反应; ③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粒红比例减低:指粒/红比例小于2:1。 常见于
诊断学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骨髓组织由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和神 经等构成的造血微环境,以及充满其间的发育过 程中的血细胞所组成,分布在骨小梁之间的腔隙 中。骨髓是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惟一的 场所,同时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用于: 1、确定诊断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 2、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疾病 3、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

实验诊断学骨髓检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骨髓检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骨髓检查课后练习题(后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骨髓穿刺术禁忌症()A. 发热B. 白细胞减少C. 皮肤粘膜出血点D. 血友病E. 骨骼疼痛2、骨髓细胞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有紫蓝色核仁1-2个;胞浆呈深毛蓝色,不透明,常有伪足,见于()A. 原粒细胞B. 早幼粒细胞C. 幼单核细胞D. 幼淋巴细胞E. 原单核细胞3、下列哪项对确诊急性白血病最具价值()A.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B. 外周血片分类中无幼稚细胞C. 肝、脾肿大D.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比例增高E. 有发热及出血征象4、柴捆样Auer小体可见于()A. 原粒细胞B. 早幼粒细胞C. 幼单核细胞D. 幼淋巴细胞E. 淋巴细胞5、正常骨髓细胞外铁为()A. (-) ~ (+)B. (+) ~ (++)C. (++) ~ (+++)D. (+++) ~ (++++)E. (++++)6、骨髓像表现为“核老浆幼“的贫血()A. 缺铁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 急性失血性贫血7、巨幼细胞贫血最主要的血液学特征是()A. 大细胞性贫血B. 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C. 血红蛋白降低D. 骨髓内红系明显增生,可见巨晚幼粒细胞和巨杆状粒细胞E. 血小板降低8、对于MM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的是()A. 血沉加快B. 骨髓内有大量异常浆细胞C. X线示广泛骨质疏松D. 血清钙增高E. 血清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9、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A. 贫血程度B. 病程长短C. 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分化阶段D. 出血程度E. 周围血白细胞数目的多少10、血小板产自于()A. 原巨核细胞B. 幼巨核细胞C. 颗粒型巨核细胞D. 成熟型巨核细胞E. 裸核型巨核细胞11、骨髓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反应强阳性,见于()A. 急淋白血病B. 急单白血病C. 急粒白血病D. 红血病E. 巨核细胞白血病12、骨髓中细胞从原始到成熟,胞体均由大变小,唯一例外的是()A. 红细胞系B. 浆细胞系C. 单核细胞系D. 巨核细胞系E. 淋巴细胞系13、骨髓细胞中最大的细胞是()A. 成骨细胞B. 破骨细胞C. 脂肪细胞D. 巨核细胞E. 内皮细胞14、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值(1.5 cm×3 cm面积血膜)为()A. 0-5个B. 5-7个C. 7-35个D. 100个E. 120个15、进行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时,应先从涂片()A. 头部开始计数B. 体部开始C. 头,体交界处D. 体尾交界处E. 上或下边缘处16、原粒细胞胞浆的形态学特点()A. 量多B. 天蓝色C. 有颗粒D. 有伪促E. 着色不均匀17、鉴别类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组织化学染色是()A. PASB. POXC. NAPD. 铁染色E. A-NAE18、为了区别红白血病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实验是()A. POX染色B. PAS染色C. a-NAE染色D. 铁染色E. NAP染色19、患者,男性,30岁,头昏乏力2月,牙龈渗血2周,发热伴咳嗽1周。

实验诊断学课件-骨髓的细胞学检查

实验诊断学课件-骨髓的细胞学检查

原始浆细胞 胞体:直径14-18μ 胞核:较大,约占细胞2/3,圆或椭圆形,常偏于一侧;染色质细致、呈 颗粒状,均匀分散或呈细网状。 核仁:2-5个,淡蓝色,不显著。 胞浆:较其它原始细胞为多,深蓝而不透明,近核处着色较浅,无颗粒, 偶可见到空泡。
幼浆细胞:直径12-16μ;核圆或椭圆形,占细胞1/2左右,位于细胞 中央或偏于一侧,染色质较原始阶段粗而密,开始有浓集现象。核 仁1-2个,不清晰。胞浆深蓝色或呈多染性,近核部分常有呈半月状 的淡染区,偶尔可见到有空泡。
缺点
1.造血组织的天然结构已遭破坏,无法 判断红髓、黄髓比例
2.若抽吸过猛,导致血窦血的稀释
3.若遇“干抽”不能分析
1.有核细胞群集,不易区分原、幼细胞的类型 2.难以观察细胞内的微细结构 3.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难以量化
3. 骨髓涂片的显微镜检查
(1)低倍镜检查
1) 观察制片质量(包括取材、制片及染色)好片应符合下列条 件:
血细胞发育形态演变规律要点
胞体: 胞核:
形态 染色质 色 核仁: 胞质: 量 色 颗粒
原始 大 大 圆 疏松细致 淡紫色 可见 少 深蓝 无 非特异性
成熟 小 小
不规则(或消失) 紧密粗糙 深紫色
消失 多
浅蓝或灰(红) 有
特异性
胞体:血细胞随着分化发育其体积逐渐变小
(巨核细胞系除外)
成熟红细胞
早期红细胞
浆细胞:直径8-15μ;核较小,占细胞的1/2以下,多偏于一侧,偶可 见双核;染色质粗密、聚集成堆、常染成紫丁香色、不均匀,在近 核处一边常伸出半月状淡染区;浆中偶见有空泡或有泡沫感。
原始巨核细胞 胞体:15-30μm,圆形或椭圆形 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有凹陷,折叠,染色质暗深紫红色,粗大 颗粒,排列紧密 核仁:1-2个 胞浆:量少,深蓝色,无颗粒。

课程思政融入实验诊断学教学的“专业—教学单元”双视角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实验诊断学教学的“专业—教学单元”双视角探索

2022年第10期总第562期No.10,2022SumNo.562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实验诊断学是一门连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它揭示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适性,蕴含的哲学思想对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

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下,这门课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而课程思政又是培养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1实验诊断学的教学特点实验诊断学是使用多种临床检验技术获取相关人体资料后,对机体的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与综合推理判断,为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变化、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等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

它的教学辐射面广,教学对象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影像学、儿科学、临床药学、眼视光学、全科医学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尽管不同专业使用的教材相同,但是各自的专业特点不同。

另外,该课程知识点繁杂、学习难度大、实践性强且课时少,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分配给实验诊断学的课时数是32个(20个理论课课时/12个实验课课时),一共10个教学单元却包括整个检验专业5门专业课中的大部分内容。

2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的现状目前,实验诊断学教学仍以简单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如讲解每个检测项目的概念、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结果分析以及如何正确选择[2]。

笔者所在学校的相关教师大多来自非师范院校,他们大多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不知道如何在复杂的专业和知识点背景下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形之中,不知道如何鼓励学生进行思维模式上的跨越,也不知道如何科学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

总之,方向不清、路径不明是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实施的现实困境。

因此,为了结合专业和教学单元特点融入课程思政,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实现全时空浸润的实验诊断学思政教育,从“专业—教学单元”双视角探索建设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体系迫在眉睫。

3“专业—教学单元”双视角挖掘实验诊断学思政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为了思政而思政”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验诊断学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血液的一般检验名词解释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

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6.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7.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8.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9.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问答题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象。

(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位于骨松质腔隙中的一种海绵样、胶状组织
骨髓分类:红骨髓(造血细胞)、黄骨髓(脂肪细
胞)
骨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造血实质细胞
造血微环境:由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基质细胞(
血管外膜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网状细胞等)和细胞外基质构成,造
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
骨髓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白血病、恶组、MM、AA、MA、戈谢病、尼曼病、海蓝组织细胞增 生症、MDS等。
➢辅助诊断某些疾病
恶性肿瘤细胞骨髓转移、淋巴瘤骨髓浸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性疾病、IDA、溶血性贫血、脾亢、ITP
➢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疟原虫、黑热病、噬血细胞综合征、SLE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
(有核红细胞例外)
成熟细胞
胞体:较小; 胞核:分叶、扭曲或有切迹(红细胞和血小板无核) 胞质:多,淡蓝色、淡红色,核质比小(小淋巴细胞除外) 核仁:无 ;染色质:粗;颗粒:有
血细胞发育成熟的一般规律
项目 细胞大小
原始→幼稚→成熟 大→小
胞质量 胞质嗜碱性 胞质颗粒 胞核大小 核形态 核染色质 核仁 核质比例
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及成熟细胞 基本特点
原始细胞
胞体:较大
核仁:清晰,易见;
胞核:大、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少、蓝色(嗜碱性)
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 颗粒:无或少许
粒),核浆比增大。
幼稚细胞
胞体:中等大小;
核染色质:较粗;
胞核:圆形或类圆形;
核仁:多数无
胞质:增多,呈嗜碱性(蓝色);颗粒:多数有颗粒
• 各种贫血:IDA、MA、HA、AA、MDS • 各种类型的白血病:AL(AML,ALL),慢性白血病(慢
粒,慢淋等)
• 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 类脂质疾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海蓝组织细胞
综合征
• 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20%
M1
M3
M2
M4
M5
L1
L2
L3
MM 戈谢病
M6 尼曼-匹克病
病例归档 -申请单 -涂片 -报告单
1、低倍镜观察
(1)判断骨髓涂片质量:观察涂片厚薄、骨髓小粒多少、油滴、色泽 等,选择满意的区域进行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涂片和取材 A-涂片比较:上下两张太短或太长,不符
合要求;中间的涂片长短厚薄适宜且片 膜居中,符合要求。 B-下面的涂片取材较好,有较多骨髓小粒
CLL
CML
M7 ITP
AA MA
IDA HA
骨髓细胞学检验的方法和内容
低倍镜观察 -取材、涂片、染色 -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计数巨核细胞 -有无异常细胞
油镜观察 -分类计数 -形态变化
结果计算 -各类细胞% -粒红比值
描述 -骨髓象 -血象
分析与报告 -增生程度 -粒红比值 -各系数量、形态 -综合分析 -出具报告
原巨核细胞
幼单 细胞
单核 细胞
单核 细胞
单核 细胞
幼巨核细胞
颗粒巨 核细胞
产版巨 核细胞
血小板
裸核巨 核细胞
嗜酸粒系 祖细胞
原粒细胞
嗜碱粒系 祖细胞
原粒细胞
T-淋巴系 祖细胞
原淋巴 细胞
幼淋巴 细胞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系祖 细胞
原浆细胞
幼浆细胞
浆细胞

幼血细胞发育演变图
始稚
细细
胞胞
成 熟 细 胞
染色比较 A-偏酸,细胞核、颗粒结构不清楚,红细
胞染色偏红 B-较好,细胞核结构、颗粒、胞浆染色好
、红细胞染粉红色 C-偏碱,细胞核、胞浆染色太深,细胞不
易辨认,红细胞染成蓝色
观察部位的选择 A-涂片头部细胞密集、细胞染色差,结构不
清,不能识别 B-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细胞染色
较好,是合适的细胞形态观察部位 C-涂片尾部细胞破损、变形,不合适观察
(2)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骨髓中有核细胞的多少反映出骨髓增生程度 -采用五级分类法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及标准
分级
有核细胞 红细胞
有核细胞数 一个高倍镜视野
临床意义
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
1: 1 1:10 1:20 1:50 1:200
>100 50~100 20~50 5~10 <5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骨髓检查
诊断、辅助 诊诊断血液 系统疾病
骨髓穿刺适应证
• 外周血象成分及形态异常 • 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 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
血沉明显增加等 • 化疗后疗效观察 • 骨髓活检、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微生
物及寄生虫学检查
各种白血病 各种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健康人、贫血 造血功能低下、部分稀释 再生障碍性贫血、完全稀释
A-增生极度减低;B-增生减低;C-增生活跃;D-增生明显活跃;E-增生极度活跃
(3)计数巨核细胞 -1.5cm×3.0cm骨髓片膜内,巨核细胞7-35个,主要为产板型
(a)颗粒型巨核细胞(b)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c)巨核细胞裸核(d)血小板
(4)全片观察
-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尤其血膜边缘部位),如骨髓转移癌 、恶组细胞、淋巴瘤细胞、戈谢细胞、尼曼-匹克细胞、海蓝组织细胞等
戈谢细胞:大量葡萄糖脑苷脂在巨噬细胞中蓄积形成形态特 尼曼-匹克细胞:大量神经鞘磷脂在巨噬细胞中蓄积形 殊的戈谢细胞,其胞浆中见许多系蓝色波纹状纤维样物质 成的形态特殊的细胞,其胞体较大,胞浆呈泡沫样
少→多 强→弱 无→少→多 大→小 圆形→凹陷→分叶 细致→粗糙,疏松→致密 有→无 大→小
备注 早幼粒细胞比原粒细胞大,巨核细胞由 小变大 小淋巴细胞除外 红系从深蓝→灰蓝→灰红→淡红色 红系小淋巴无颗粒,粒系三种颗粒 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有的成熟细胞呈类圆形、不规则形
小淋巴细胞核质比大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胶状、海 绵样组织
红骨髓
骨髓组成及细胞生成
各种造血细胞
微环境
红系祖 细胞
原红细胞
早幼红 细胞 中幼红 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炽红细胞
网炽红 细胞
红细胞
髓系干细胞
多能(向)造血干细胞
淋巴系干细胞
原粒 细胞
早幼粒 细胞
中幼粒 细胞
晚幼粒 细胞 杆状 细胞
杆状 细胞
分叶 细胞
粒-单系祖细胞
原单 细胞
巨核系祖细胞
骨髓细胞学检查
目的和要求
掌握骨髓穿刺的适应证 血细胞的发育规律
熟悉骨髓检查的临床应用 常见细胞化学染色
了解骨髓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细胞免疫分型
血象分析
骨髓细胞学检查
➢特殊的临床检验 -骨髓液制成涂片染色,观察细胞的数量、形态 -结合临床和血象等资料 -明确诊断、协助诊断、观察疗效、判断预后 或排除某些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