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

【摘要】水环境的急剧恶化,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本文对水环境变差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水环境原因对策

一、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

(一)观念上的误区和利益的驱动,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直接动因。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水环境资源被排除在市场体系之外,没有定价,没有纳入经济考量之中,往往造成对水环境侵蚀行为视而不见,置若罔闻。①从领导层面上看,过去有对水环境恶化对人类自身报复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填埋一些河道、束窄一部分溪流,不可能一下子产生严重后果;有的片面地认为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化初始阶段,水环境的破坏是必然的现象;也有少数领导认为向农民征地工作难做、成本高,占河、填河省钱、省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滋长填河圈河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②从社会认知层面看,认为河道姓“公”,大家都可以占可以用,不用白不用。于是部分单位、厂家和群众出于一己一地的私利,擅自侵占河流,束窄河道,大量地向河道、溪流弃碴弃土,倾倒垃圾,河流变成了天然垃圾场。③从水务部门自身管理层面来看,河道战线长、范围广、面广量大,管理工作难到位。

(二)规划的滞后和管理执法难到位是导致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也是管理与执法的重要依据。尽管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水法规,已经明确规定水利部门管水地位,并赋予相应的职责,但由于地方性法规、政策不够配套,因而依法治水、治河工作进展缓慢,力度不够,以至有关法规执行不力。从水利管理角度看,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比较,水行政执法差距相当大,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自身原因是主要的。就水政执法而言,仅有四、五个人管理河道和全县水工程,负责全县几百条大小河道、溪流,工作量确实大,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投入严重短缺和整治上的零打碎敲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

水环境治理上的资金严重不足是制约整治力度的根本性障碍。根据水利部门初步测算,小流域治理和河道治理需要耗资上亿元,按目前地方财力是远远不能解决的。尽管这几年水务部门已经把小流域治理和河道整治摆在水利工作首位,作为重头戏来抓,每年安排近2/3的农田水利资金用于治理,并且搞了一批样板工程,但仍然是“杯水车薪”,难以取得大的实效。

二、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水环境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化品位,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一项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更是一项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新世纪系统工程。

1、明确目标,全面规划,努力打造“亲水型”的河道环境。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注重实效,治管并举”。首先,须进行前期外业勘测调查,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同时,必须根据水环境地理位置,区域功能特点,充分考虑河道多样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设计,如自然景观类河道、公园化河道、广场化河道、古村落式河道等等,使河道水环境治理更具丰富多彩。第三,要有明确的阶段性计划,争取有实实在在的进展。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要求,分别编制长期的控制规划和近期实施计划。每一阶段应确立一个明确的实现目标,当前要全面做好各干流河道断面的控制,防止人为改变和破坏。并着手进行规划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组织实施,明确时间期限和完成的工程量,在取得阶段性效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切切实实推进河道的综合整治。

2、拓宽渠道,多方筹资,加大水环境治理投入力度。

应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除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本级财政投入外,还要有改革思路、市场化路子,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充分调动全民治水的积极性:①在城市建设维护费、超标排污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水环境综合整治;②鼓励和动员致富的企业家、能人捐助资金回报社会,给予河道冠名权,并予以树碑立传;同时,鼓励和动员人民群众自发投入水环境综合整治;③鼓励和动员各干流上的电站,拍卖水面养殖权,所得收入全按一定比例用于河道治理;④开发利用新开河和疏浚清理出的砂卵石,以解决砂石的出路和资金问题。

⑤实行商业性开发,以河道整治提高土地价值,以土地增值来养护河道。如沿河开发住宅、别墅的房地产商,应承担疏浚、护坎、绿化费用,减轻财政负担,走出一条利用资源,就地开发,改善环境、美化城镇的新路子。

3、健全机制,加强管理,确保依法保护水环境。

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出路:①健全机构,理顺关系。水务局转变工作职能,变建设、管理型为管理、服务型。水政监察大队加挂河道管理站牌子,调整编制,充实力量。以乡镇水利工作站为基础分流域设立河道管理所,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②延伸网络,强化管理。要健全县、流域所、乡镇水利员河道执法管理体系,建立河道巡查制度,分类、分河段明确巡查人员和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善工作条件,落实工作经费,使之能够解除后顾之忧,有利于公正执法。③走市场化路子,实行物业管理体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专业队伍作用。

4、加强宣传,深化监督,大力营造全民参与保护水环境社会氛围。

河道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是全民的大事。河道整治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一项重大基础设施,也是涉及全社会切身利益的工程,它起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素质,人人参与水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①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与渠道,如报纸、电视、广播、广告牌等大力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使人人都懂得保护河道、溪流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美德,而且也是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大力宣传爱护水环境的好人好事,批评、揭露那些损害河道环境的丑恶行为。②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组织开展经常性保护“母亲河”活动。如举办“爱河杯”书画大展赛、水资源保护科普宣传等系列活动,让人人参与水环境保护和管理,使广大群众亲身体验和了解河道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觉性,形成爱护河道、溪流的良好氛围。

③运用各方面力量,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对水环境治理的工作监督。建议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河道、溪流治理工作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帮助解决管理、执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使管理执法工作中各种不良行为得到有效纠正和制止。同时发动全社会进行全方位监督,通过举报、评议等手段,使水环境整治走向健康、有序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保护河道、热爱环境、热爱家园的良好氛围,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从而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