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课题
初中体育教研教改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体育技能和兴趣形成的关键阶段。
然而,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本课题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技能训练,更是德育、智育、美育的融合。
改革创新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 丰富教学资源:改革创新可以促进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分析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研究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内涵与价值。
3.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4.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5. 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体育教学改革动态,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3. 经验总结法:对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5. 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
2. 实施阶段: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策略;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体育教研课题队列训练(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队列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队列训练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当前体育教学中,队列训练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训练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等。
因此,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研课题——队列训练研究,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目标1. 提高体育教师对队列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 探索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队列训练方法,丰富队列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果。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队列训练中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4.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课题内容1. 队列训练的理论研究(1)队列训练的定义、意义和作用(2)队列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队列训练与核心素养的关系2. 基于核心素养的队列训练方法研究(1)创新队列训练内容,提高训练趣味性(2)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队列训练的直观性和趣味性(3)结合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队列训练的积极性(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3. 队列训练效果评价研究(1)建立科学合理的队列训练评价体系(2)运用观察、测试等方法,对队列训练效果进行评估(3)分析评价结果,为改进队列训练提供依据四、课题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队列训练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3)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明确分工和责任2. 实施阶段(1)开展队列训练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训练方法(2)进行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3)定期组织评价活动,评估队列训练效果3. 总结阶段(1)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2)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提高体育教学质量(3)反思研究过程,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队列训练教学方法体系2. 编制一套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队列训练教材3.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4.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六、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队列训练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篮球体育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运动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意志品质等。
然而,在篮球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篮球技能水平难以提高。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篮球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篮球教学策略,丰富篮球教学理论,为篮球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2.实践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提高篮球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篮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高,为我国篮球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3.社会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全民体育素养,推动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核心素养在篮球教学中的内涵(1)体育知识: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规则,掌握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2)运动技能:具备一定的篮球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3)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
(4)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自信、勇敢、坚韧等。
2.篮球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3.基于核心素养的篮球教学策略(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篮球教学相关文献,了解篮球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对篮球教学的需求和期望。
3.实验研究法: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比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篮球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4.行动研究法:在篮球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课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其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体育素养难以有效提升。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明确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2.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
3. 评估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分析(1)体育课程对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2)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作用(3)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2.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制定(1)身体素质目标(2)心理素质目标(3)社会适应能力目标3.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2)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创新(3)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4.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实践与评估(1)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2)教学效果评估方法(3)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3.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评价,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数据。
4.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明确研究目的和内容。
体育校本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足球作为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和竞技精神。
因此,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校园足球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抵抗力,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足球运动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参与足球比赛,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激发学生拼搏精神:足球比赛中,面对困难和挑战,学生需要勇于拼搏,这种精神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课题研究目标1. 构建一套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体系。
2. 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拼搏精神和竞技精神。
4. 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文化素养。
四、课题研究内容1. 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分析国内外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借鉴成功经验。
-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园足球特色课程方案。
- 制定足球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评价体系。
2. 足球技能培训与教学:- 组织足球教练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 开设足球技能培训班,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
- 开展足球课堂教学,将足球技能融入日常教学中。
3. 足球比赛与活动组织:- 定期举办校内足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 组织参加校外足球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
- 开展足球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4. 家校合作与社区支持:- 加强家校沟通,争取家长对校园足球的支持。
- 与社区足球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一年级体育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年级,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习惯以及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一年级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方式不科学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一年级体育教学质量,本课题拟开展“基于趣味性运动的低年级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探索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趣味性运动项目,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
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内容1. 趣味性运动项目的筛选与开发(1)调查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了解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
(2)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筛选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趣味性运动项目。
(3)开发具有趣味性、创新性的运动项目,丰富教学内容。
2. 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1)研究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在一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趣味性教学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3)总结出一套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趣味性教学方法体系。
3. 科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施(1)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技能和知识等方面。
(2)研究多元化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3)制定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一年级体育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分析其教学效果和经验教训。
4. 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收集相关资料。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索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2)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有助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3)有助于丰富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理论,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1)了解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
(2)分析小学生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如身体健康、团队协作、意志品质等。
2.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教师观念、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
3.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1)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案例分析及实践探索(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结合实际教学,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学生的需求。
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参考课题50例
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参考课题50例1、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2、体育教学如何与文化、思想、美育教育相结合3、如何使学生用好体育教材4、体育教学的生理功能如何向心理功能拓展5、如何结合体育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现代体育观6、体育学科类和体育活动类课程整体化研究和实验7、结合课外体育锻炼,发挥身体素质教材的作用,有效增强学生体质8、建立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利用反馈信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9、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何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逐步养成身体锻炼习惯10、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11、学生个体差异与体育课的自主教学研究12、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态度和能力的培养13、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及体现14、学生独立练习和自控、自测、自评能力的培养与研究15、体育课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16、如何捕捉学生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调节教学过程、方法、手段17、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过程的测试与评价18、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的挖掘和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19、寓教于育、寓教于乐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20、学生现实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研究21、体育教学过程中身、心、群三维综合整体效益的发挥与测评22、体育教学过程如何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三统一23、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大教学容量,在空间、时间、器材设备、场地等方面如何体现24、室内体育课的组织与教法研究25、体育活动类课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26、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27、深入钻研,提高田径教材教学质量28、学校体育俱乐部探索29、结合学校传统项目,培养学生体育特长30、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上好韵律体操和舞蹈教材31、“达标”和体育竞赛活动与体育教材32、课外体育锻炼与小型多样的群众性竞赛活动的研究33、课余运动队训练的研究34、运动竞赛制度的改革与校运动队建设的研究35、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差异与分层次教学研究36、体育学科的个性化教育37、体育器材的改革与运用38、开展好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效益的研究39、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40、体育教研组、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管理的研究41、关于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42、关于学校体育社会化研究43、学校体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4、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45、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46、学校健身运动会的探索47、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的构建48、吴地体育游戏的开发与运用49、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运用50、体育场地、器材的改造与应用。
初中体育草根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评价不科学等。
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体育人才,本研究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草根教研课题。
二、课题目的1. 深入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2.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
3.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内容1.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内容单一:部分教师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训练。
(2)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3)教学评价不科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科学评价教学:建立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 课题实施步骤(1)收集相关资料,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结合核心素养,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3)在实验班进行教学实践,观察、记录、分析教学效果。
(4)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形成研究成果。
四、课题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参考。
2.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丰富我国初中体育教育理论,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小学体育篮球小课题教研(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篮球运动作为一种集体、对抗、竞技性强的运动项目,在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篮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小学篮球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本课题以“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策略研究”为题,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1. 了解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现状,分析影响兴趣培养的因素。
2. 探索小学篮球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策略。
3. 提高小学篮球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1)调查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现状,了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态度、参与度等方面的情况。
(2)分析影响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因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学校环境等。
2. 小学篮球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篮球教学的趣味性。
(2)创新教学方法,增强篮球教学的互动性。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篮球教学水平。
(4)营造良好的校园篮球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3. 小学篮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1)建立科学、合理的小学篮球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2)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现状及影响因素。
3. 经验总结法: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小学篮球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成功经验。
4. 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进行文献综述。
2. 实施阶段:开展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因素;设计并实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 总结阶段: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体育课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体育教研组于2023年3月开展了以“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课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反思等方式,探索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活动,使教师对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 提高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增强课堂活力。
3. 通过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阶段首先,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学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使教师明确了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
接着,邀请了资深体育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探讨了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2. 案例分析阶段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教研组选取了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如何进行课堂评价等。
通过分析,教师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3. 实践探索阶段为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了模拟教学和课堂观摩活动。
教师们分组进行模拟教学,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和点评。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
同时,教师们也对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4. 反思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教师们撰写了教学反思,总结了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了集体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学生体育素养得到提高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素养。
小学生体育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开展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讨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2)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4)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3)实验研究法: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案例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与不足。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3)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实施阶段(1)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
(2)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3)进行案例分析与评价。
3. 总结阶段(1)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初中体育教研课题方向(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初中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不科学等。
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体育人才,本课题拟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内涵和体现,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优化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全面。
4.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课题研究内容1. 研究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内涵和体现(1)梳理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分析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如体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2.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1)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契合。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改进教学评价,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3. 优化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1)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完善评价反馈机制,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4.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相互学习。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 经验总结法:总结优秀初中体育教学案例,提炼成功经验。
4.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教研组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团队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不科学等,导致学生体育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意义1.有助于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有助于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有助于推动我国初中体育教育改革,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内涵及体现2.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教学目标的确立(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3)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4)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实施4.案例分析与总结四、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及教师、学生的需求。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4.案例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与不足。
五、课题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收集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课堂教学策略。
3.总结阶段: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4.推广阶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推广优秀经验。
六、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2.提高初中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为我国初中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七、课题研究进度安排1.准备阶段(1个月):确定研究课题,收集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体育教学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学生兴趣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通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 改善体育教学效果: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学生兴趣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研究(1)分析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2)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2. 基于学生兴趣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1)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2)开发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3)加强体育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兴趣与进步3. 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作用研究(1)分析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中的角色(2)探讨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学生兴趣与体育教学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程度,以及教师对激发学生兴趣的认识和实践。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或教师,分析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4. 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实践验证。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组建研究团队。
2. 实施阶段: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制定教学策略。
体育老师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当前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缺乏运动兴趣和参与度。
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课题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将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丰富体育教育理论:本课题的研究将为体育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2. 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策略(2)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策略(3)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策略(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4. 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和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四、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2. 实施阶段:(1)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核心素养和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2)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学生、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3)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体育课题研究方案7篇
体育课题研究方案体育课题研究方案7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育课题研究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育课题研究方案1一.课题名称:体育课堂中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教学课题负责人:王全锋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状况和个性发展。
以往的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是一种反复操练的练习,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而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会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学必须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抓好体育教学,加大学生的兴趣,有效增长学生体质。
三.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1、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体育课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教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这样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激情发挥。
2、通过游戏的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游戏教学,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掌握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德育教育。
所以一个好的游戏能给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灵上的终身教育。
4、积累好的游戏资料,促进教学工作的进展。
四.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有效的、可持续的成长,在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热爱体育运动,热爱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高效的教师,教师要通过课题研究与实验,重塑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促进教师高效的专业发展,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师资保障。
体育学科校本教研课题
体育学科校本教研课题一、体育课堂教学改革1. 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课堂教学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需求。
通过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
2. 研究内容与方法:调查分析现有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探讨体育课堂改革的路径。
研究内容包括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
可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3. 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目标是制定出一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课堂教学体系,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预期成果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等。
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1. 背景与意义: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育的需求。
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研究内容与方法:调查分析现有体育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探讨创新教学方法的路径。
研究内容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游戏化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等方面。
可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3. 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目标是制定出一套具有实效性和创新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预期成果包括论文、教学视频等。
三、体育评价机制改进1. 背景与意义:传统的体育评价机制存在单一、片面等问题,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改进评价机制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研究内容与方法:调查分析现有体育评价机制的不足之处,探讨改进评价机制的路径。
研究内容包括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引入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面。
可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3. 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客观的体育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预期成果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等。
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1. 背景与意义: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推进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小学体育新课标教研课题
小学体育新课标教研课题小学体育新课标教研课题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整合:随着学生体质和健康需求的变化,体育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整合,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这包括增加新兴体育项目、调整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以及引入更多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健康知识。
2. 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技能训练和竞技比赛,而新课标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
因此,教研课题需要探索如何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 评价体系的改革:传统的体育评价体系往往以成绩和排名为主,这可能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育精神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建立更加全面和公正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评价学生的体育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生活方式。
4.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体育课程不仅要教授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因此,教研课题需要探讨如何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来传递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5.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可以被应用于体育教学中。
教研课题需要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和资源,比如通过在线课程、虚拟现实技术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6. 家校合作的加强:学生的体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对体育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教研课题需要探讨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体育发展。
7. 特殊需求学生的体育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和需求,新课标要求体育教育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包括残疾学生和有特殊体育需求的学生。
教研课题需要研究如何为这些学生提供适宜的体育活动和支持。
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小学体育新课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有趣和有效的体育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研组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
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策略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课题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本研究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对体育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体育教学理论,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 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1)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所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团队合作、规则意识、责任感等。
2. 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1)教学方法策略: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2)教学评价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教学资源整合策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3. 体育教学策略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1)通过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
(2)通过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通过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通过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体育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文献,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研课题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中卫市第八小学袁和顺(2011-2012第二学期)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堂教学、群体活动、课外训练等几方面,其质量高低表现为:是否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幅度等。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是每位体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因此,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良好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备课是教师天天做的一件事,正因为要天天做,我们就会觉得有些厌烦,甚至感觉到是一种负担,也就忽略了它的重要性。
通常的做法是抄袭、敷衍为主,以完成任务应付检查为目的。
导致40分钟的课堂教学毫无章法,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忽略了备课或者没有掌握备课的要领所致。
我认为应该从五方面加强备课。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对体育教学的理解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及《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要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中的落实和体现。
只有把握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合理的设计教学计划。
如:投掷教学。
如果单纯地教,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教师也会觉得很累,运用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单一。
如果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投掷与竞技运动的投掷有机结合起来,就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会深受学生的喜欢。
这种“从生活体育走向竞技体育”的教学思路就是对当前体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它与以往的.“竞技体育”教学思路是有区别的。
而这种区别直接影响到教师备课的思路、教学方法的选择。
2、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桥梁。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任何一个教材都不是拿出来就能用的,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教材“快速跑”也要经过加工和分析,只有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才能符合学生的需要。
比如“快速跑”教学。
如果按照竞技运动从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的顺序进行教学,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因为教学与训练不同,我们的学生不是运动员。
如果我们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将其加工改造:低年级教学以强调跑的直线性、摆臂的方法等技术为主;高年级教学主要强调反应快、起动快、第一步落地快的技术。
经过这样的加工改造,即抓住了“快速跑”的本质又把教学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另外,教师还要明确同一教材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程度是不同的。
教师只有合理把握同一教材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才能做到应用自如。
比如前滚翻教学,低年级强调的是团身滚动的圆滑性和顺序性;中年级强调连续性和直线性;高年级强调滚翻的规范性和应用性。
其次,对于一个教材,教师要懂得合理的拆分。
在一个单元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有所区分的,一般的拆分方法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如:前滚翻教学。
前滚翻动作的重点是依次滚动团身紧,难点是直线滚动成蹲撑。
我们在拆分的时候应注意:第一课的重点是滚动圆滑,难点团身紧;第二课的重点是依次滚动,难点蹬地支撑;第三课的重点是蹬地支撑,难点直线滚动;第四课的重点是依次滚动团身紧,难点是直线滚动成蹲撑。
通过这样一个拆分,我们就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重难点逐一化解,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备教师。
3.教材确定后,教师要自问一下,自己对这个教材了解的多少,能否进行示范演示或能否讲解透彻。
备课中教师要努力克服自身弱点,尽早打算,以弥补自身不足。
如前后滚翻教学,教师示范做不了,那就要想办法培养小干部代替自己的示范;然后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对于一个自己比较陌生的教材,一定要事先查阅资料。
如跨越式跳高教材的过杆技术:两腿依次摆动,摆动腿内旋下压。
这一点教师要事先了解,因为摆动腿内旋下压技术从外表上是很难看出来的,只有通过讲解学生才能明白。
因此,教师只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从容地面对学生,才能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对教材了解的越深,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就越多。
4、备学生。
世上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到,同一教案未必适合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需求。
我们知道,由于班主任老师的不同,班级管理方式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班级风格,这种班级间的差异性是必然的、现实的。
因此,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如对于相对“稳重”的班级而言,教学中应多采用游戏、比赛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情绪;对于相对“活泼”的班级而言,教学中就应减少游戏、比赛的教学形式,适当控制学生的情绪。
只有达到以身体发展为支点,教学方法与学生参与积极性之间的平衡,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永恒的话题,是作为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只有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内容,努力寻找更多、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到实处,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健康成长!(修改到此)5、运用“情”与“知”两条线,将教师、教材、学生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备课。
这两条线指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情”是指备课中能吸引学生的因素,如场地器材的使用、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新颖等,它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动脑思考的诱因。
而“知”是指在“情”的刺激、吸引下,促使学生动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形成知识的迁移或者形成主动获得知识的内部动力。
如三年级急行跳远基本部分教学实录:师:我们以横排为单位,将小垫子连起来,想一想它像什么?生:将小垫子连起来,像一座桥。
师:我们在桥上跑一跑好吗?生:好!师:设计情境,这是一座独木桥,任何同学不能掉到河里,看谁跑得快!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跑过独木桥练习。
每人在桥上跑4次。
师:现在出现情况了,独木桥断开了,你们能通过吗?生:能!跑动中跳跃一定宽度的“断桥”。
每人尝试4次。
师:独木桥断裂的宽度逐渐加大,你们能通过吗?生:尝试、表演。
每组2人表演展示。
师:表扬、鼓励,你们真勇敢。
师:你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来通过的,要想通过距离更长的“断桥”应该怎样做才可以?生:回答。
跑动中一定要单脚起跳,而且跑的速度要快才行。
师:补充,还用掌握起跳的时机和适当的起跳位置。
教师示范。
生:反复练习,尝试体会。
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不同断裂程度的桥通过。
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场地进行练习。
在这节课里就贯穿两条主线“情”与“知”。
其中“情”体现在器材的巧妙运用。
其一,小垫子属于技巧类教材的学习用具,把它移到田径类教材学习中学生就会感到新奇;其二,在小垫子上进行跑和跳,满足了学生用小垫子的欲.望;其三,由于教师合理设置跑桥和跳过断桥的情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符合学生善于表现、展示、乐于挑战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四,学生在跑桥和跳过断桥的体验尝试过程中,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吻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而在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情性因素,体现了“情”的主线。
而“知”的体现在于,学生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由于好胜心理的影响,又急于掌握一定的方法,这就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在无形中学生的需要与教师要传授的知识相符合,自然学生就愿意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从而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而且学生的知识掌握印象深刻、牢固。
我们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备课当中一定要注意“情”与“知”两条线的发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情”与“知”二者不是附属的关系,也不是主次的关系,而是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如同搓绳一样,一根麻绳的拉力远不及两根缠绕在一起麻绳的拉力。
而“情”与“知”正向两根缠绕在一起的麻绳一样贯穿在全课之中,将“教”与“学”“师”与“生”串联成一体,才能彰显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体育教学中,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爱护时,心理上就亲近,学生进行学习是主动的,与教师的配合是积极的;反之,心理上就疏远,学生学习则是一种形式主义,不是真正地想学、爱学、自觉积极的学。
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关心、爱护学生,以情动人热爱学生是产生感情的催化剂,首先,表现在教师应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才干和学识;其次,寓严于爱,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信任学生;第三,要出自内心地关怀学生,像慈母一般地爱护学生,即使对差生也总是满腔热情地教育鼓励,作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那么,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把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教师所教的体育课上去,热爱体育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学习。
2、发挥自身优势,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教师以自身优良的品质和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威望与信誉,成为学生的楷模,使师生关系出现亲密的、积极的状态。
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讲解示范这一教学环节,一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另外也是充分展示教师自身素质的.最佳时机。
示范讲解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是自身专业化的体现,能让学生眼前一亮,产生羡慕的心理,教师在学生心里就会形成威望和地位。
一旦形成这种威望和地位,学生就会愿意接受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愿意参与到学习之中。
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在单元学习之后,我利用室内课介绍跳高运动的发展历史,一是让学生了解跳高这项运动的发展,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理性认识;二是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体育与其它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认识体育,这种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会在学生心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三、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经验教学法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提高人投、跳、跑、如走、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攀登、爬越、平衡等方面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都是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本能,这些能力也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运动经验。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的健身、休闲运动走进日常生活中,各种媒体的宣传等等,也会产生一定的运动经验和感官经验。
将这些经验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跳单双圈教学中,我将生活中的踏石过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教学情境是我们今天要通过一定长度的小河;学习任务是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通过。
组织1:自然分组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讨论、研究、尝试如何利用现有器材,选择合理的方式通过小河。
这种练习形式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单双脚跳跃的方法。
组织2:按能力分组,用最少的器材通过一定宽度的小河。
这种练习形式是在掌握基本跳法的基础上提高跳跃的能力。
学生按照自己的个人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过河路径,体现因材施教和层次教学,有效的完成教学与练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