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战略

合集下载

中国要坚持对外贸易多元化战略

中国要坚持对外贸易多元化战略

2018.8.上3MOTHERLAND杨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成功访问中东-非洲五国,并出席在南非召开的金砖五国峰会,此行的主要收获之一,就是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以及金砖五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在美国对华掀起贸易战,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大背景下,中国却在积极推动全球化,大力发展同广大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多元化,这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外经贸克服美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

这里,我们不妨以中美大豆贸易为例管窥贸易多元化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的现象十分普遍。

科学研究证明,转基因食品与癌症等恶性疾病高发有关。

中国长期是美国大豆最大进口国,近十年来,中国的癌症呈现井喷式增长,这是十分恐怖的。

中国社会对于停止美国转基因大豆进口的呼声也非常高,可以说,继续大量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可能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

然而多年来,也许是由于中美经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特殊性,中国长期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而那些非转基因大豆,却因此难以打开中国市场。

但是,中国也在对减少美豆进口而付出努力,据来自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中美贸易摩擦前,2017/18年度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销售总量比上年同期减少24.6%。

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让中国迎来了彻底摆脱依赖美国大豆进口的机会。

为报复美国对华贸易中国要坚持对外贸易多元化战略战,中国果断对美国大豆开刀,对来自美国的大豆征收25%的关税后,美国大豆价格开始下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下跌近20%。

与此同时,巴西大豆价格因为中国需求增加却在一路飙升。

美国大豆价格已经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

 美国农业部每周四定期发布报告,其在6月中旬跟踪的美国大豆运输船,有6.3万吨大豆从中国改运孟加拉国,另有原本预计在8月向中国货主交货的6万吨大豆改运伊朗。

在过去三周,中国已经取消了8月31日前发货的三批美国大豆船货。

中国面向高水平开放的国际贸易战略

中国面向高水平开放的国际贸易战略

中国面向高水平开放的国际贸易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伙伴和供应商。

当前,面临着全球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面向高水平开放的国际贸易战略愈发显得重要。

一、历史背景及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截至2020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商品贸易国。

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超过了32.16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外商投资目的地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中国还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加速推动高水平开放。

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国际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

去年,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全球贸易总额下降9.2%,其中进口和出口下降分别为9.4%和8.8%。

相对而言,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表现相对稳健,但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在国际市场面临贸易摩擦及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要应对的挑战包括: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外贸增速下滑;二是贸易摩擦影响外销,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激烈;三是国内经济转型需要加强贸易投资开放。

对此,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经济全球化水平稳步提高,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保障。

三、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为贯彻落实高水平开放战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一是积极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自贸区之间的互联互通。

截至2020年,全国已设立21个自贸区。

从目前实施的自贸协定中可以看出,中国正加紧推进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技术转让等领域的对外开放。

二是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组织参与。

其中一些国家已经成为中国贸易的重要伙伴。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全球经济格局变化、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与挑战、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贸易合作与谈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在未来,我国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政策。

通过制定针对性的对外贸易战略,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推动双边、多边贸易谈判,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只有不断适应全球经济变化,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对外贸易战略、全球经济格局、优势、挑战、贸易合作、双边贸易谈判、多边贸易谈判、改革开放、国际经济合作、对外开放政策。

1. 引言1.1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这对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认真思考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对外贸易战略,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贸易摩擦增多、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

我国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我国应当注重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双边、多边贸易谈判,并制定针对性的贸易政策措施,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只有这样,我国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2. 正文2.1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全球市场需求结构不断调整。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重点和对策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重点和对策
易伙伴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技术 、新标 准 、新服 务巩 固并深 度开
发美 国 、欧 盟 、 日本 、香港 等传统 市 场 。灵活运 用 贸易 、投 资 、承 包 工程
等方式 和买 方信 贷 、援 外贷款 、区域
加快 推进 对 外 贸易发 展 方 式
性 优 惠 原 产 地 政 策 等 手 段 ,大 力开 拓 “ 砖四 国” 、东盟 、非洲 、南 美 金 洲 、 中东 等新 兴 市场 。 充分发挥 广交 会等 各类 展会 的平 台作用 ,推动 企业 参加 境外 品牌展 会 ,支持 培育 系列专 业展会。 第 三 ,进 一 步 拓 展 我 国 进 口 贸 易的 功能定 位 。随着 国民经 济跨越 式 发展 ,我 国进 口贸易 早 已突 破 了以 往 较 长时 期调 剂余缺 的功 能 ,在 促进技
核综 合指标体 系。 第 二 ,深 度 开 拓 出 口市 场 。在
稳 步 扩 大 我 国 出 口额 占 世 界 份 额 的 基
口。稳定 各项 进 口促 进政 策和 便利化 措施 ,敦 促一 些 国家放宽 高新 技术产 品对 我 国的 出 1限制 。 目前 ,石 油在 : 3 我 国战略性 资 源境外 开发 权益产 量 中 占进 口总量的比例最高 ,也仅 占2 %。 1 统筹 协调进 口政 策和 “ 出去 ”战略 走
功能定位 ,大力推 动对外 贸易从 规模速度 型向质量
效益型转 变 ,从要素 驱动型 向创新 引领 型转变 ,从
传统外 向型 向现代开放型转变。 着 力于推进市场进一步 多元化 。19 年提 出实 90 施市场 多元 化战略 的时候 ,我 国对发达 国家和地区 的 出 口额 占出 口总额 的 7 %以上 ,对 1 0 0 O 多个发 展 中国家和 地 区仅 占2 %,而 目前 已形 成了我 国同发 5 达 国家 贸易 ,同新兴 市场 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 贸易各 占半 壁江 山的格 局 。推进 市场进一步 多元化绝不是 放松对 已占有 市场的巩 固 ,而是 “ 鸡蛋放到更 多 把 篮子里 ” ,一手抓 开发新 市场 ,一手抓深 化传统市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在国内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增加出口和吸引外商投资等方式,提高国内就业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能够带来更多的进口商品,丰富了人民的消费选择,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因素。

国际经济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市场竞争、国际经济规则等。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我国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和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也会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是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基础。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我国需要考虑国内经济的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等因素。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如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还需要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以及对外贸易对国内产业和就业的影响。

只有深入研究和了解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对外贸易战略。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制定的重要原则。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我国需要注重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选择贸易伙伴和产品时,需要注重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和谐共处的原则。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贸易监管和管理机制,确保对外贸易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和变化。

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来看,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参考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第四章 外贸发展战略

第四章  外贸发展战略

对于“质”的正确理解: 1)将“质”与“档”分开; 2)出口商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 3)“质量”高低的标准是变动的; 4)国际商品贸易中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由 发达国家制定的,并成为其非关税贸易 壁垒的主要表现之一。 5)“质”与“量”并非一定是对立的关 系; 6)质量是个综合概念,包括内在质量、 外观质量、合理价格和良好服务等。
3、政府的相关举措:
1)1989年8月,外经贸部在北京第一次召 开“全国重合同守信用,提高对外贸易信 誉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质量第一,信 誉第一”的重要指导原则。要求各方面把 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与履约率提高到爱国、 爱社会主义的高度来认识,作为爱国主义 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 2)1990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把提高产 品质量,增加品种,增强效益发展到一个 新的阶段。


2)中期:继续扩大轻纺产品出口,努力提高其 市场占有率。积极扶持钢铁、机械和化工产品出 口使重化工业成为我国重点出口产业之一。进一 步扶持我国成套设备、船舶、汽车、飞机出口, 逐步形成我国的重点出口商品。

3)长期: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机 电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扶持船舶、飞机及其零部件和新一代重化仪产品 出口,使其成为我国的重点出口产业之一。同时, 轻纺产品出口仍占一定比重。
四、科技兴贸战略
1999年初提出,是科教兴国基本国策在 外经贸领域的具体体现。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优势 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 出口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 业。 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企业, 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全球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他们需要积极制定对外贸易战略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首先,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逐渐衰退,贸易壁垒逐渐降低。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进入本国市场。

此外,发展中国家还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打造更加开放稳定的贸易环境。

第二,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对外贸易不仅仅是出口,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来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并与国外优势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出口。

第三,发展中国家应注意降低对外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贫穷和欠发达国家的经济相对脆弱,资金需求较大,而财政状况不够稳定。

为了降低债务风险,发展中国家需要制定合理的债务管理政策,合理规划资金利用,并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获取有利的借款条件。

第四,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建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了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通过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和市场,降低贸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

同时,发展中国家还可以通过参与区域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促进共同发展。

第五,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贸易教育和人才培养。

贸易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持。

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对贸易教育的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和贸易领域的专才。

同时,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优秀人才来到发展中国家,为其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支持。

202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202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2024 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它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使全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发展至今,国际统一市场已基本形成,但国际贸易争端却也层出不穷。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冲突在所难免,所以,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措施也要不断改进,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要联合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创建良好环境。

本站今日为大家细心打算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1国际贸易的现状进入 20 世纪 90 年头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改变、国际债务、斗争等因素的严峻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

总的看,整个20 世纪90 年头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20 世纪 80 年头的发展水平。

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

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肯定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 20 世纪 80 年头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接着发展。

20 世纪 90 年头,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干脆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段,还没有重大突破,贸易爱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2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新趋势第一,国际贸易在结构上出现软化趋势。

首先,高技术产品贸易比重越来越大。

新经济的干脆后果是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技术化。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

然而,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们来看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现状。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增长3.4%。

但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新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减弱导致出口下滑;另一方面,国际保护主义倾向增强,贸易摩擦频发,进出口环境不稳定。

这些都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针对当前的形势,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

首先,我国可以继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这对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同时,我国还应加大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除了传统的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我们还应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如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区。

这样可以减少对其中一市场的依赖风险,提高对外贸易的稳定性。

其次,我国可以加强贸易便利化措施,提高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例如,简化进出口手续,提高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等。

这样可以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具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自由化程度。

此外,我国应加强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和持续。

当前的国际贸易体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国要积极履行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者的责任,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和完善。

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最后,我国还应加强国内消费需求的培育和引导,加快培育内需市场,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通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民众消费环境,增加消费能力和需求,可以实现我国在全球市场上的贸易平衡。

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

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

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为了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中国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贸易开放政策的制定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改革。

中国积极加入并签署了一系列国际贸易协定,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亚太经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等。

这些协定为中国打开了国际市场,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不断完善自身贸易制度和政策,简化贸易程序,降低贸易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促进贸易便利化。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与经济合作的倡议,旨在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深化贸易合作、加强金融合作等举措,中国致力于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这一倡议为中国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

三、推动国内市场扩大开放中国正以增加进口、扩大消费和促进内外需平衡为重要目标,推动国内市场的扩大开放。

中国通过降低进口关税、扩大进口规模、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吸引来自全球的优质产品投放中国市场。

这不仅增加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也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外商投资,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促进技术和经验的进一步交流。

四、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国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不仅加入了亚太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已建立的自由贸易区,还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谈判进程。

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五、创新驱动下的贸易政策调整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
2
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本国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重要的典型的贸易发展战略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 以下三种:(1)进口替代战略;(2)出口导向战 略;(3)混合型发展战略。 (一)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1、进口替代战略 1.1 概念: 进口替代战略是属于内向型的经济贸易发展模式和 战略。是指通过关税和其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措 施,优先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生 产出满足国内市场供应的工业品,以替代过去国外 商品的进口,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
❖ (2)放松外汇管制,对出口企业实行外汇留成 制度,设立外汇调剂市场并逐步过渡到实现经常
7
❖ 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全部自 由兑换。
❖ (3)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为外国投资者提供 各种优惠和方便,包括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最惠 国待遇”、“国民待遇”甚至“超国民待遇” 等。
❖ 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比较
体系,导致许多部门的生产“前向”、“后向”连 锁作
用薄弱,“孤岛型”工业大量存在,埋下国民经济 21
③会导致一国债务加重。由于出口导向战略大量利
各有利弊的。
3.2.1进口替代之利
①实施进口替代为一国提供了一个有保护的、有利
可图的市场,使该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迅
10
❖ 速发展。例如,根据世界银行1982年报告, ❖ 1950~1960年,亚非拉国家制造业年平均
增长率为6.9%,1960~1970年为8.1%, 这个速度不仅大大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 历史纪录,也超过了同期西方发达国家制 造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实行进口替代的 国家,其他工业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例如, 印度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51~1966年)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对外贸易在迎来全球化时代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面临着万象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少令人担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一、全球市场体量增长,需求潜力释放目前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世界各国应对“新冠”疫情的经济刺激措施正在逐渐生效,对消费需求将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国际贸易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

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欧班列连接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贸易流量增长迅速。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企业拥有更大的机会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二、自贸区政策稳步推进,贸易制度更加完善政府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不仅为企业营造出较好的贸易环境,同时更加完善了我国的贸易制度,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自贸区也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载体,推动了我国与外部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

三、技术创新带来新的贸易机遇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和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关键。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数字化、智能制造、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贸易中获得更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优势。

挑战: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加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面临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美国单方面推出的贸易壁垒措施导致了全球贸易动荡。

一些国家对我国进出口产品采取了限制措施,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也面临着改革的挑战。

二、自主可控产品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困难阻碍出口自主可控产品,是指我国自主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一方面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发展。

自主可控产品技术水平一直存在困扰,还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被其他国家所占,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业务。

自主可控技术领域的不成熟,导致了我国对某些技术的依赖,这可能会对出口造成影响。

三、对国际贸易形势了解不足,研究治理手段不够我国对国际贸易环境的认识还不足,并且研究国内外监管标准的篇幅不够。

第三讲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三讲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对外贸易的方针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即只 有自己不能生产的才进口,自己生产有余的才出口, 而不是根据国际分工的原理,按照比较优势来安排 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因此,对外贸易只是一种辅助 性的手段。
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我国严格地实行了进口替代型的对外贸易 战略,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和发展一般的最终消费品工业, 主要发展收音机、自行车、纺织品和食品等行业, 实现对这些产品的进口替代。
第二阶段就是在对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程 度以后,集中力量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本品、中间产 品的工业,如机械设备制造、石油提炼、炼钢轧钢、 冶金、化工等需要大量资本和专门技术的工业,实 现替代工业的升级。
中国对外贸易
宋伟良 副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学院
第三讲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一节 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
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对外贸易战略是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
一部分,它是根据一国总的经济发展战略 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环境,对通过 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国内资源的有效 配置的方式、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和实现 手段等所作的全局性战略规划,是一国进 行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
对外贸易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 对外贸易战略的全局性是指一国对外
贸易战略的制订要着眼于国际经济和世界 经济的分工体系,充分考虑到国内的资源 条件和经济发展目标,所制订的各种制度 和政策对一国的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应发挥 指导思想的作用。
2、整体性
对外贸易整体性的特征来源于一国对 外贸易战略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 外贸易战略的制订原则、指导思想、进出 口战略、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等各部分之 间不是简单的串行或并行关系,而是相互 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关系,从整体上对促进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发挥作用。

最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最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展对外贸易,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战略。

本文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战略定位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定位是要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贸易枢纽。

通过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制和多边贸易谈判,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推动自身的经济发展。

2. 多边贸易体制的参与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多边贸易体制,遵守和推动自由贸易的原则。

中国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通过参与多边贸易谈判,中国争取为自身的贸易利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权益。

3. 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贸易便利化。

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了平台,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的贸易和金融服务。

通过实践和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4.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中国推动了亚洲与欧洲、亚非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建立贸易走廊和贸易合作区,中国为自身的对外贸易打造了更开放、便利的环境。

5. 开展双边和区域贸易合作除了多边贸易体制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还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贸易合作。

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双边和区域间的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

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贸易环境,中国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对外贸易地位。

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侵权成本。

通过保护知识产权,中国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7. 加强国际贸易谈判和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和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达成共识,推动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善。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该种战略的优点在于:
一方面, 一方面 , 通过进口替代建立完整的国 民经济体系, 民经济体系,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通过出口替代获得所需要的外 汇,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 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服务。 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服务。
该种战略的问题在于: 由于这种战略仍抑制贸易在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其实质是进口替代, 中的作用,其实质是进口替代,只是改良 (或变形)的进口替代。 或变形)的进口替代。 A 、 理论上是否成立 ( 实际是经济发展战 理论上是否成立( 略的双轨运行) 略的双轨运行)? B 、 政策上如何衔接 , 产业性政策与综合 政策上如何衔接, 性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关税政策等) 性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关税政策等) 是否能够融合) 是否能够融合)? C 、 实践经验上有无成功的范例( 在同一 实践经验上有无成功的范例 ( 发展阶段同时实行两种战略是否可行) 发展阶段同时实行两种战略是否可行)?
思考题:
现阶段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
到底是进口替代或是出口替代? 到底是进口替代或是出口替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中国贸易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 1.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 ( 人口、 劳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 人口 、 动力密集、生产力发展及其地区分布) 动力密集、生产力发展及其地区分布); 2. 以本国国内经济为立足点 ( 本国市场为 以本国国内经济为立足点( 主,国外市场为附,充分利用外资、外贸、 国外市场为附,充分利用外资、外贸、 外经,为本国经济及企业的发展服务) 外经,为本国经济及企业的发展服务); 3. 以经济效率为中心 ( 总体经济的效率、 以经济效率为中心( 总体经济的效率 、 特别是企业的绩效为中心发展对外贸易) 特别是企业的绩效为中心发展对外贸易)。

第五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五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外贸战略的特征
外贸战略和经济战略的关系
特殊的整体和部分——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互相决定
对外贸易战略的特征
全局性——指一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要着眼于国际经
济和世界经济的分工体系;充分考虑国内的资源条件和经济 发展目标
整体性——指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原则 指导思想 进出口
战略 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是相互联系 互相协调 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有限开放时期的混合发展战略78~92
体制转变的必然 参与国际市场的需要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的推广从东到西 不公平的地位和地区分割
全面开放时期的大经贸战略92~
以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 资金 技术劳务合作与
交流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外经贸部门 生产 企业 科技和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对外贸易战 略
基本内容:全面开拓国际市场 大融合 大结合
——品牌战略:提高出口竞争力
对外贸易的科技兴贸战略
十五提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基本原则:市场——导向 企业——主体 创新——动力
政府保障……
内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传统产业改造 措施:促进高新展品出口 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
产品出口 加强对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 构建科技兴 贸的服务体系法律 技术措施 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
对外贸易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的:规避风险 减少贸易摩擦 优化出口结构 稳定贸
易发展…
总体要求: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开拓以商品结构为主;对
新兴市场的开拓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针对不同国家和 地区制定出口政策;逐步实现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以新兴 市场为重点 以周边国家为支撑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市场合理分布的市场结构
经济战略:指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战略
90年代初,中国把市场多元化作为对外贸易的一项战略提出。

回顾一下历史,可以更加深入认识这一决策的背景和意义。

剖析一下当前世界贸易大格局和国际贸易效益与风险并存共生的特点,可以对中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前景作若干展望和估计。

一、市场格局的几次大变化
50年代初,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格局急剧变化。

西方国家(包括日本,下同)占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比重从1950年的39.0%降为1952年的3.7%,其中美国从21.0%降为零;原苏联、东欧国家则从1950年的31.9%升为1952年的70.7%,其中原苏联从29.8%升为54.8%。

中国对外贸易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的市场格局首次出现。

60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格局再次急剧变化。

原苏联、东欧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比重从1955年的71.9%降为1970年的8.5%,其中原苏联从56.9%降为1.0%;西方国家则从1952年的3.7%升为1970年的55.3%,其中美国仍为零,继续中断同中国的贸易,主要是西欧国家从1952年的3.5%升为1970年的30.5%,日本从1952年的0.2%升为1970年的17.6%,加拿大和大洋洲从1952年的零分别升为1970年的3.4%和3.8%。

进入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中美恢复直接贸易,尤其是70年代末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格局进一步变化。

到1989年,发展中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仅占21.9%;西方国家占52.3%。

一般估计经港澳地区的贸易十之七八是同西方国家的转口贸易,因此,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实际上占70%以上,与50年代原苏联、东欧国家所占比重相类似。

80年代末,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

正是这样的背景下,促使中国联系自身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分析已经形成的对外贸易市场格局,深感对外贸易,首先是出口,过于集中于少数西方国家的诸多不利,决定把市场多元化提到战略高度,作为宏观指导和调控对外贸易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市场,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确保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事态的发展也许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

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格局没有在“制裁”的冲击下急剧变化,对外贸易额从1989年的1116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2367亿美元。

“制裁”几年,翻了一番。

这一颇具讽刺意味的事实说明,今日的世界已非过去的世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国,“制裁”不那么灵了。

动不动就对别人实行“制裁”的人也许能从中吸取点什么。

对于被“制裁”者来说,可以由此增强抗“制裁”的信心,更加从容应对。

二、大格局的启示
考察一下世界进出口贸易的大格局,对进一步落实市场多元化战略可能有所启示。

启示之一是当今世界进出口贸易的百分之六七十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近年来虽有增长,但迄今仍不到30%(见表1)。

这主要是经济实力决定的,是国力的反映。

表1.世界进出口市场格局 (单位:%)
(世界总额=100.0)
资料来源:根据1993年联合国统计月报计算。

启示之二是周边和附近国家在一国进出口贸易中一般均占相当大的比重。

在美洲,加拿大和拉美占美国进出口贸易的34.6%;在亚洲,亚洲国家占日本进出口贸易的39.4%;在欧洲,欧盟国家分别占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进出口贸易的53.3%、54.2%、61.2%、58.2%,明显高于上述美洲和亚洲的情况,说明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的潮流可能导致周边和附近国家在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更大比重。

(见表2)
表2.有关国家和(地区)外贸市场格局(单位:100%)
(附图 {图})
资料来源:根据1990、1991、1992、1993年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发展统计手册》计算。

启示之三是非洲、拉丁美洲虽然国家不少,资源丰富,潜力很大,但是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目前仍只占很小的比重。

即使是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也未能做大。

非洲国家在美国、日本、德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只占百分之一二,在意大利和法国略高一些,占百分之四五。

拉美国家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进出口贸易中只占2%左右,在日本略高,占4%左右。

至于在美国占14.8%,则属于周边和附近国家范畴。

三、以发展谋提高效益,降低风险
(一)效益和风险并存共生是对外贸易的特点之一。

效益大,往往风险也不小,只有效益而无风险的情况较少。

因此,在发展中、在增长中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整体抗风险、抗摩擦的能力,以利对外贸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可以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的一项可供选择的原则。

(二)进入90年代以后,亚洲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从1986年至1990年(“七五”计划时期)的10.8%提高到1991年到1994年(“八五”计划前四年)的19.2%,增长8.4个百分点(不包括港澳地区和日本)。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没有出现急剧变化,而是基本持平、略有增长,从47.1%增为48.4%,增加1.3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中国对外贸易市场格局(单位:100%)
(附图 {图})资料来源:根据1986—1994年中国《海关统计》计算。

可以认为,从整体上讲,贯彻执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符合决策意图的初步成效,这一战略是可行的。

(三)亚洲地区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距离近,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等因素,至少在近期仍将是发展贸易有利条件较多的地区。

非洲和拉丁美洲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距离远等因素,尽管贸易额将会有所增加,但在对外贸易市场中所占比重短期内难有大的增长。

参照国际经验,制定政策措施,包括给予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支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贸易和投资开发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拓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长期经营,经过若干年努力,非洲和拉丁美洲在对外贸易市场中的比重比现在有所提高是有可能的。

对于同海湾、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值得专门研究。

(四)西方发达国家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先进技术、资金、重要原料物资和市场的主要来源,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对外贸易中相当大、相当重要的部分仍将集中于这些国家。

效益和风险并存共生的特点在这个地区表现得较为突出。

因此,不是缩减贸易,而是采取探索在发展中提高效益,减少风险的路子可能较为现实可取。

目前,在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

1991年到1994年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格局中,日本一家占18.1%,美国一家占12.9%,西欧那么多家仅占13.4%。

70年代和80年代,西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曾经长期占20%以上。

进入90年代,中国与西欧经济上的互补性并没有大的变化。

因此,在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适当提高西欧国家的比重,不失为改善过分集中于少数国家格局的一项措施,是符合
市场多元化战略要求的,也是有可能的。

同时,保持同日本和美国贸易的正常发展,在发展中逐步改善“风险不均衡”。

(五)俄罗斯目前虽然只占中国对外贸易的2.1%,但是俄罗斯终究是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又是邻国、大国,中俄两国经济上互补性强。

中国需要的一些物资和技术设备可以从俄罗斯取得,俄罗斯需要的一些日用工业品中国可以提供。

随着俄罗斯经济走出低谷,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必将出现广阔的前景。

中俄可以成为良好的贸易伙伴,中俄建立和发展直接、稳定、长期的经济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提高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有利于改善过于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市场格局,是符合市场多元化战略要求的。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市场战略,是该国对外战略的组成部分,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许多重要问题,本文不能一一论及。

例如港澳地区问题本文没有讨论,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不重要,而是需要另作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