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PPT课件( 66页)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PPT课件( 66页)
n 积极扩大对转型国家市场的出口
三、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 对策措施
(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 (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 (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 (4)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四、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成效
n 与传统市场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对其 依赖有所下降
③鼓励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发展前景,竞 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出口。
表 八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表 八五时期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增 长情况
(4)“九五”计划时期的出口 商品战略计划(1996--2000 年)
n 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 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品牌, 提高产品附加值;
比重%
37.1 31.9 32.5 36.2 39.5 42.3
表 九五时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金额
128 165 202 247 370
增长%
28.5 22.3 22.6 50.0
比重%
8.5 9.0 11.0 12.7 14.9
n 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 设备出口;
n 发展附加值高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 汇农业。
表 九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3563
1996
482
1997
593
1998
665
1999
770
2000
1053
增长%
21.9 9.8 23.0 12.2 14.7 36.9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重点提示:
1.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2.我国出口贸易战略 3.我国进口贸易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项战略,旨在推动包括亚洲、欧洲和非洲在内的70多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国的对外贸易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一、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国作为东亚最大的经济体,贸易合作一直是中国的重要引擎。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特别是强化与中亚以及西亚国家的关系。

此外,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也有较紧密的贸易合作。

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扩大出口规模,同时进一步引导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也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国已经从制造业大国向技术创新型国家的转型。

推动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技术与贸易的深度融合。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中国需要更多的人才去开发新市场,推动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增加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将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措施。

三、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要抓住机遇,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一方面,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优惠贷款、出口退税、减免税收等;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管理能力。

只有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才能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对外贸易市场。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将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中国需要继续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时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中小企业。

相信在这些方面,中国将会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促进沿线各国间的互联互通与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我国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经济互补性的发展。

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政策红利,可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拓展贸易规模。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合作、能源资源开发等领域,应加强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我国应继续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贸易便利化与自由化。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投资,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还应积极参与跨国贸易协定的谈判与签署,为我国企业创造更好的贸易环境。

我国应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仅是传统的商品贸易,还包括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我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我国还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金融机构,为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确保贸易的安全稳定。

我国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员交流与培训,提高对外贸易的人才素质。

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训机构和交流平台,促进人员的跨国流动,加强技术和管理的交流,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通过加强贸易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金融合作和人员培训,可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增长。

rcep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rcep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rcep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强国,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11月15日,16个自由贸易区组成国,即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文莱、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和柬埔寨,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RCEP)。

该协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是我国所参与的第一个涵盖多种领域的全面性自由贸易协定。

在RCEP背景下,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政策和策略来发展对外贸易,以便在RCEP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扩大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首先,我国应该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RCEP的实施将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简化贸易程序,降低进口成本,扩大出口市场,降低贸易成本,改善贸易环境。

为此,我国可以通过完善和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宽出口限制,优化出口政策,发展多元出口,完善投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服务便利,发展符合WTO规则的体系,以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提高进口质量,进一步放宽贸易限制,扩大进口范围,推动市场开放。

其次,我国应该加强对外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对外贸易是一项复杂的,非常考验经营者贸易素养和专业知识的行业。

为此,我国应加大对外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开设相关专业,如贸易英语、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金融、运输物流、跨国贸易、国际贸易等,以提高贸易人员的贸易专业素养,增强贸易对外合作能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此外,我国还应注重开拓海外市场,拓展出口渠道,积极投资海外市场,努力扩大出口,拓展外贸业务范围,以及完善贸易服务,加强市场调研,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后,我国应充分利用经贸外交手段,加强与RCEP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把我国介绍给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资金,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调整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调整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调整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调整与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经从一个汇聚全球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加工厂,逐步转向以技术、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的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中国外贸政策的转型与调整”、“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调整与发展”和“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开放”展开阐述。

一、中国外贸政策的转型与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政策一直都是以进口出口为导向的。

不过,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和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外贸政策也开始发生转型和调整。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正在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贸易模式。

虽然中国已是全球制造业制造大国,在出口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在市场竞争方面,中国的一些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还远不如其它发达国家,这也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正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技术和品牌竞争力,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质量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等措施,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中国正在推行以绿色经济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中国也开始着力推行绿色经济,加强环保法制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在外贸方面,中国也加强了环境标准的立法和执行,运用环境负面清单等措施,限制出口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有效提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中国正在加强与海外市场的合作。

以前中国的外贸主要依赖进出口产品为主,但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部分海外市场成为中国企业拓展的重点。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加强了与海外市场的经济和贸易合作,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投资协定等多种形式,以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调整与发展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不断加码,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措施日益丰富。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_中国对外贸易_[共3页]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_中国对外贸易_[共3页]

中国对外贸易第三,贸易的静动态效应。

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必须既要有利于发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的静态效应,更要注重发挥贸易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效应。

第四,国际经济政治环境。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以被视为如何依据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来配置本国资源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受到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制约。

因此,如何顺应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是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

二、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一)我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949年—1979年)1.我国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摆脱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半殖民统治,开始独立建设国家,发展民族经济。

但由于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据1949年统计数字,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高达73.6%,重工业仅占26.4%,重工业内部门类残缺、互不协调,多数是采矿业和生产初级原材料的工厂,没有独立的机器制造工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内市场,工业品匮乏,特别是民族工业生产的工业品寥若晨星。

市场上的洋货天下依然如故,各种日用商品均被冠以“洋”字:洋火(火柴)、洋烟(香烟)、洋铁(钢铁)、洋钉(铁钉)、洋布(布匹)、洋船(轮船)等。

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新中国发展经济除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以外,就是要加快发展工业,以自己生产的工业品改变长期以来对外国工业品的依赖。

此外,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我国还不能做到同世界较多的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当然也就谈不上实施出口导向战略。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只能首先采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2.我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任务和措施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大多是以发展轻纺工业为起点。

轻纺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同时也对重工业发展产生强烈的需求牵引力,从而促进了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
一、中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原则 1、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良好结合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地区经济呈现 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出口产品的结构水平较低,竞争优 势不足。 2、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良好结合的原则 通过出口为进口创造条件,通过进口替代实现重要产业的建 立和发展,再通过出口进一步实现国内产业的升级。实现 产业机构升级、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贸易条件优化等是中 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3、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良好结合的原则 发展中国家极易受到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在开拓、 利用国际市场的同时,中国要保持经济发展的独立,挖掘 国内市场,警惕对发达国家的市场产生过度的依赖。
进口替代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必然会 走到尽头。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要想促进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转变战略,寻找新 的经济发展道路。 历史经验来看,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向我们 展示了进口替代战略从适应到不适应的过程。 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则向我们展示了转变 进口替代战略的一种方式——及时地转变为出 口导向战略。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是指把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在出口贸 易上,通过出口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出口导向战略从战略层次上可以分为初级 品出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1、初级品出口战略——出口食物和农矿原料通 过出口初级品来积累工业化资金,同时发展农 矿产品出口加工工业。 2、出口替代战略——主要是出口工业制成品和 半制成品,促进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进口替代战略的缺点和限制: 1、进口替代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收到国内市场容 量的限制——一旦国内的市场达到饱和,经济 的增长速度就会受到抑制、甚至倒退。 2、容易造成国际收支失衡——进口国内急需的 机器设备所需的外汇只能依靠换汇能力低的初 级产品的出口。 3、受到国家保护的行业一开始会得到发展,但 是长期来看会诱使其失去竞争意识、不思进取, 对一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rcep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rcep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rcep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中国正面临着全球贸易自由化与零关税化的潮流,RCEP(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签署开启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新篇章。

如何抓住机遇,把握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外贸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RCEP 背景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

首先,需要充分利用RCEP所提供的机遇。

随着RCEP预期立法今年有望顺利实施,自贸区覆盖的总贸易规模将从原来的12个参与国超过1.2亿人口、超过30%的世界GDP和超过27%的世界贸易额发展到覆盖更多国家,并且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区域。

这将极大地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增加中国的出口收入,并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要加强加工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

传统意义上的加工贸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要进一步加强集成贸易,扩大再加工贸易,加大对小企业的支持以及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同时,也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免中国的相关产品受到损害。

第三,要重视内需市场。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内需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内需市场要结合RCEP,开展大众消费产品的研发,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加强城乡居民收入,以及推动服务业发展等。

最后,要加强多边市场地位。

在RCEP背景下,我国应重视多边市场地位,深入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加大国际市场份额,以及完善政策和措施,保护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RCEP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要
想保持领先地位,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它,并加强加工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内需市场的发展;以及加强多边市场地位,以保护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202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2024 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它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使全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发展至今,国际统一市场已基本形成,但国际贸易争端却也层出不穷。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冲突在所难免,所以,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措施也要不断改进,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要联合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创建良好环境。

本站今日为大家细心打算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1国际贸易的现状进入 20 世纪 90 年头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改变、国际债务、斗争等因素的严峻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

总的看,整个20 世纪90 年头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20 世纪 80 年头的发展水平。

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

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肯定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 20 世纪 80 年头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接着发展。

20 世纪 90 年头,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干脆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段,还没有重大突破,贸易爱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2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新趋势第一,国际贸易在结构上出现软化趋势。

首先,高技术产品贸易比重越来越大。

新经济的干脆后果是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技术化。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中国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

1. 历史背景中国对外贸易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的时代,当时中国就以丝绸、瓷器等商品闻名于世,并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然而,近代以来的贸易发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1978年,中国启动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并采取了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进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 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衣物以及塑料制品等领域。

此外,中国还在服务贸易、金融业和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 面临的挑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的出口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开拓新的市场。

其次,中国在贸易中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制造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动也给中国带来了挑战。

4. 未来发展展望中国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仍然十分广阔。

首先,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其次,中国将重点发展服务贸易和高技术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此外,中国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总结起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并得益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持续扩大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合作,推动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对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一、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中国的外贸发展战略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外贸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

通过出口,中国可以吸引外国投资,并获得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

同时,出口还可以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国内生产力,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外贸对中国的经济平衡发展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贸可以帮助中国将劳动力和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外贸,中国可以扩大对外贸易,优化贸易结构,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提高国际分工水平,提升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外贸发展战略还有助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外贸的发展需要市场的开放和资源的配置自由化,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高度契合。

通过外贸发展,中国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企业的创新和提高,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的措施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贸易便利化:中国政府应进一步简化贸易程序,降低贸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检验和认证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应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可以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加强创新能力:创新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转化和推广的能力,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技术竞争力。

4.培育国际化品牌:中国企业应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最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最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展对外贸易,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战略。

本文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战略定位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定位是要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贸易枢纽。

通过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制和多边贸易谈判,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推动自身的经济发展。

2. 多边贸易体制的参与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多边贸易体制,遵守和推动自由贸易的原则。

中国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通过参与多边贸易谈判,中国争取为自身的贸易利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权益。

3. 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贸易便利化。

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了平台,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的贸易和金融服务。

通过实践和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4.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中国推动了亚洲与欧洲、亚非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建立贸易走廊和贸易合作区,中国为自身的对外贸易打造了更开放、便利的环境。

5. 开展双边和区域贸易合作除了多边贸易体制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还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贸易合作。

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双边和区域间的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

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贸易环境,中国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对外贸易地位。

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侵权成本。

通过保护知识产权,中国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7. 加强国际贸易谈判和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和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达成共识,推动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善。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

4
本国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技术 设备等进口则不予过分限制或给予优惠待遇。 (2)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即对外汇流动、外汇 买卖、国际结算实行控制,保证国家集中使用外 汇,利用数量型外汇管制、成本型外汇管制及混合 型外汇管制等多种方式对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所需的 技术设备和其他物资在外汇数量和汇率方面给予优 惠,对其他工业制成品和生活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 则予以外汇限制,从而限制进口。
7




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全部自 由兑换。 (3)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为外国投资者提供 各种优惠和方便,包括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最惠 国待遇”、“国民待遇”甚至“超国民待遇” 等。 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和 外贸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但却既有相同之处也 有不同之处。 3.1 异同比较 ①目标不同。 两者都以制造业的发展为振兴经济的起点,但是 8 市场导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9
③ 都以发展本国工业、振兴民族经济为最终目的, 但实现方式不同。 进口替代立足国内市场,通过限制进口,保护和 扶植国内工业,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的工业体系; 出口导向则面向国际市场,通过鼓励出口,扩大出 口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利用国际市场和规模 经济效益发展国内工业。 3.2 利弊比较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对一国产生的经济后果也是 各有利弊的。 3.2.1进口替代之利 ①实施进口替代为一国提供了一个有保护的、有利 10 可图的市场,使该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迅
具体表现东部沿海地区模式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产业使开放型经济成分和比重不断增加首先形成以进口替代为主进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向以出口替代为主进出口替代相结合模式的过渡当沿海地区经济技术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国际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地情况下就会实现最终的目标过渡转变为完全的出口导向模式

第二章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二章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十五‛期间,机电出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主体结 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有机电产品出口业 绩的企业接近7万家,是‚九五‛末的2倍多,出口额 超亿美元的有483家,是‚九五‛末的3倍多。 ‚十五‛期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以年均32.2%的速度 递增,比‚九五‛年均19.1%的速度高出13.1个百 分点。出口总额突破12500亿美元,比‚九五‛净增 8936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比‚九五‛期间 提升了13个百分点,达到55.5%。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出口机电产品质量的提升尤其引 人瞩目。结构逐渐优化,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较大, 正成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新特征。数字表明,2004 年,我国机电仪产品及设备出口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 达到了93%,增幅高达4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约 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51.2%,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 贡献率达到57.44%。
⑥‚十一五‛计划时期的商品战略(2006 -2010年)
出口商品战略: 1、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促进对外贸易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 2、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商品出口 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 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 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3、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 进口商品战略: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 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进口

思考问题

1.你们印象中的对‚中国制造‛的评价? 2. ‚中国制造‛带给世界什么? 3. ‚中国制造‛遭遇了什么? 4.你希望‚中国制造‛留给世界消费者什 么形象?
商务部全球投放广告提升中国制造形象

广告播出后,国内媒体的热烈反应 很快引起了国外媒体的跟踪,不过他们 更多的解读是这则短短30秒广告所传达 的象征意义,认为这是中国在积极为 ‚中国制造‛正名,在全球传达出‚中 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的理念,表 明‚中国制造‛离不开全世界,全世界 也离不开‚中国制造‛。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

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1%;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4%;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9%。

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8%;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2%;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

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8 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较大进展 n 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了政治多极外交
§4 出口商品战略
一、提出背景
n 出口商品战略是一国根据本国在一定时期 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状况和国际市场 的供求状况,对出口商品构成所做出的战 略性安排。
n 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经历了从“六五” 到“十一五”的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在不 同的五年计划期间里,中国制定了不同的 出口商品战略。
③鼓励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发展前景,竞 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出口。
表 八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表 八五时期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增 长情况
(4)“九五”计划时期的出口 商品战略计划(1996--2000 年)
n 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 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品牌, 提高产品附加值;
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 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六五至七五计划时期出口商品构 成及比重变化示意图
(3) “八五”计划时期:
①逐步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二个转变, 即由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向精加工制 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
②努力增加附加价值高的机电产品(主导 )、轻纺产品(骨干)和高技术产品( 发展方向)的出口;
五”计划时期正式启动。 n 市场格局存在的一些问题:
• 以港澳地区为中心的市场已趋于饱和 •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日本、美国、加拿大、
欧共体)的市场贸易保护加剧 • 辅助市场(发展中国家、苏联、东欧)的潜
力挖掘不足
二、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内容
n 继续巩固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 区市场
n 重点开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 场
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
(5)“十五”计划期间的出 口商品战略(2001~2005年)
n 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外经贸领域的两个 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外经贸发展从主 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 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增强我 国外经贸的国际竞争力,努力保持对外 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三、 “十一五”计划时期的出口 商品战略 (2006-2010 年)
n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 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和效益
n 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由品牌的商 品出口
n 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
四、 “十二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 ( 2011-2015 年)——延续“十一五”规划纲 要的重点发展目标
n 贸易条件
(1)含义:衡量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相对 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包括商品 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
(2)商品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3)收入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再乘以出口量。
§3 市场多元化战略
n 一、提出背景 n “七五”计划中第一次提出,并于“八
n 重视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完善质量认证 体系
(1)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 摩擦、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 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
(2)举例 ①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系列标准 ②环保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n 培育国家名牌,创名牌出口商品
四、以质取胜战略实施的成效
n 出口商品质量整体大幅提高 n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n 贸易条件得以相对改善 n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仍然任重道远
比重%
37.1 31.9 32.5 36.2 39.5 42.3
表 九五时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金额
128 165 202 247 370
增长%
28.5 22.3 22.6 50.0
比重%
8.5 9.0 11.0 12.7 14.9
一、提出背景
n 出口贸易属于“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出 口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 出口商品量增价跌,效益递减 • 出口商品质量问题突出,出口市场秩序混乱 •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出口商
品所占比重较小 • 出口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二、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
三、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主要 措施
n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重视出口质 量的意识
二、我国出口商品战略的演变
(1)“六五” 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 1981--1985年)
我国优先发展了石油、煤炭等矿产品和农副 土特产品的出口;
重点发展了轻纺产品的出口; 逐步发展了机电产品及有色金属、稀有金属
加工品的出口。
(2)“七五” 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 1986--1990年)——提出“两个转变 ” 出口商品构成要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 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重点提示:
1.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2.我国出口贸易战略 3.我国进口贸易战略
§1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 概念
n 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涵义
n 对外贸易战略是指一国或地区根据经济 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对外贸易发展目 标及其实现手段所做的长期性的战略决 策。
n 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该国经济发 展总体战略指导下的具体经济部门的发 展战略。
n 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 设备出口;
n 发展附加值高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 汇农业。
表 九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金额
九五时期 3563
1996
482
1997
593
1998
665
1999
770
2000
1053
增长%
21.9 9.8 23.0 12.2 14.7 36.9
二、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

建立和发展一般的最终消费品工
国 发
业,以替代这些消费品的进口
进口替代战略
从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转向国内

需要的资本品、中间产品的生产


主要发展加工工业,以生产一
贸 易
出口导向战略 般消费品为主

转向以高技术产品生产为主的

出口工业

进口替代战略
点 混合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
§2 以质取胜战略
n 积极扩大对转型国家市场的出口
三、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 对策措施
(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 (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 (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 (4)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四易稳步增长,对其 依赖有所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