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民居简介
中国民居案例
中国民居案例
中国传统民居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建
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居案例。
1. 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传统民居,也是北京胡同的典型建
筑形式。
它的基本布局为一个中心庭院,四面围以厅房,通过连接庭
院的廊道将各个房间连接起来。
四合院空间层次丰富,内外有别,居
住舒适度高。
同时,庭院的布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2. 建筑群
建筑群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以南方水乡的“水乡建筑”为代表。
这种建筑形式特别考虑到地域环境,将建筑与自然融为
一体。
建筑群分布在水岸两边,房间以天井、平台进行连接,形成一
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同时,建筑群中的建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
建筑内的人们免受洪水、台风等灾害。
3. 圆明园
圆明园是中国京郊秦腔镇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皇
家园林之一。
圆明园中的宫殿、城楼、排座、假山、人工湖等建筑构
成了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
其中,园林内的建筑群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展现了清代中国皇家建筑的高超水平。
此外,圆明园中各种奇花
异草、流水垂柳等自然景观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中国传统民居介绍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民居:
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其基本特点是四面房屋围合成一个院子,院子的入口设在南面或东南面。
北京的四合院是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分为单进或多进式,布局规整,中轴对称。
2.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福建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以圆形、方形等形状的土楼建筑为代表,一般由多户人家聚居而成,其建筑风格独特,防风、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功能非常出色。
3. 窑洞: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窑洞主要建在黄土高原的崖壁上,有靠崖窑和地坑窑两种形式。
窑洞内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4. 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其特点是房屋悬于山腰或坡地,采用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5. 江南水乡民居:江南水乡民居是中国南方水乡地区的传统民居,其特点是房屋沿水而建,粉墙黛瓦,绿树掩映,给人以清新、幽静的感觉。
以上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些主要类型,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述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类型
简述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古代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之一,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中间有庭院。
四合院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中国古代住宅的代表之一。
2. 窑洞:窑洞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黄土地区。
窑洞利用黄土的特殊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采用洞穴式建筑形式,具有冬暖夏凉、防震防盗等特点。
3. 竹楼:竹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区。
竹楼采用竹子和木材建造,具有通风凉爽、防潮防虫等特点。
4. 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区。
吊脚楼采用木材和砖石建造,建筑形式为悬山顶,具有通风干燥、防晒防雨等特点。
5. 土楼:土楼是中国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区。
土楼采用土、木、砖等材料建造,建筑形式为圆形或方形,具有防御性强、居住舒适等特点。
6. 园林住宅:园林住宅是中国古代园林式住宅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
园林住宅内部布局精美,有花园、假山、水池等园林元素,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和谐居住环境的体现。
这些民居类型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建
筑风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看懂!中国各地的民居
一文看懂!中国各地的民居欢迎投稿留言交流民居建筑是指中国传统的人民居住的房屋建筑。
包含了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
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
■水乡民居与桥梁有水之地自然也有桥,桥既是连接交通的重要设施,也是水乡一景。
在水乡的街河水面上,每隔不远就会有一座桥梁沟通两岸,甚至在池边和屋宇之间,也有各式小桥搭连,造型各个不同,生动灵巧,优美异常,显出了江南水乡的动人风韵。
■水乡民居中的枕流建筑“枕流”就是整栋建筑都建在河面上的形式。
窄的河面可直接凌空架梁,宽的河面就要在水里竖立石柱,以支撑上面的建筑物了。
有些人家因为近河两岸都是自家房屋,便用“枕流建筑”把两岸的房屋连接起来,形成通连的一体。
当然,“枕流”只能建在没有水路交通的地方,而且河面也必须是自家的私产。
■水乡民居中的吊脚楼吊脚楼就是指原有民居建筑的一小部分伸出在水面上,此部分大多必须依靠木柱或石柱等来支撑。
伸出的这一部分可以是房屋的二层,也就是楼房的上层,也可以作为阳台来使用。
它的下边还可以设踏步通至水面,以方便家人洗涤和取水。
■水乡民居中的出挑出挑就是利用大型的悬臂将房屋挑出,这种挑出的方法叫作“出挑”,同时挑出的部分也叫作“出挑”。
出挑大的可以成为房屋的一部分;出挑小的则可以作为檐廊,类似于阳台;最小的可以只挑出一根靠背栏杆到屋外,乘凉、晒太阳、观赏景色等,是个很好的所在。
■四水归堂式的皖南民居四水归堂是一种合院形式的民居。
皖南民居中最为典型的形式就是“四水归堂”。
所谓“四水归堂”就是民居的屋顶都是斜坡形式,并且坡面斜向院内,每当下雨时雨水就会从四面屋顶上流入天井院中。
之所以要建成这种四水归堂式,除了环境与地区等因素影响外,还有一种寓意,即表示“肥水不流外人田”,聚气敛财,与善于聚财经商的徽商正相合。
■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形式“四水归堂”说的是皖南民居院落中天井与房间的形式和关系,而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则是另一个概念。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一、传统民居类型及特点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四合院以四边围合的庭院为中心,四面有房屋围绕,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四合院的特点是布局合理,四通八达,适应北方地区的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
同时,四合院的庭院空间也是家庭生活与社交互动的场所。
2. 木屋:木屋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湖区。
木屋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简单,适应山区多雨的气候特点。
木屋的特点是环保、耐久、保温性好,同时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 土楼:土楼是中国福建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土楼群。
土楼是用土和石块建造的多层建筑,外形宏伟壮观。
土楼的特点是坚固耐用,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同时也体现了福建地区的民族文化。
4.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中国江南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苏浙沪地区。
马踏飞燕的特点是建筑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屋顶呈马踏飞燕状,能够有效抵御风雨。
二、现代民居类型及特点1. 花园洋房:花园洋房是一种现代化的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
花园洋房的特点是独立的住宅,周围有私人花园或院落,居住环境优美,居住者可以享受到独立的私密空间。
2. 高层公寓:高层公寓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
高层公寓的特点是层高较高,居住面积相对较小,但可以通过共享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
3. 别墅:别墅是一种高档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的高尚住宅区或郊区。
别墅的特点是独立的住宅,通常有多层,有较大的居住面积和私人花园,居住者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4. 老公寓:老公寓是指建于上世纪初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式公寓楼,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
老公寓的特点是结构老旧,居住面积较小,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三、不同民居类型的特点比较1. 建筑结构:传统民居多采用砖木结构,现代民居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耐久和坚固。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居风格:
1.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等地区,以砖木结构为主,外观典雅大方,多采用深宅大院的形式,有马头墙、小青瓦等特色元素。
2.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时多采用夯土或土坯建造,具有就地取材、保暖隔热等特点。
3. 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的优点,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4. 傣族竹楼:傣族竹楼是一种干阑式民居,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呈人字形,通风透气,适合热带雨林气候。
5. 藏族碉房:藏族碉房是一种石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具有厚重的墙体、高矮错落的屋顶等特点,是藏族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之一。
6. 苗族吊脚楼:苗族吊脚楼是一种干阑式民居,以木结构为主,悬于山腰或坡地,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
7.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时多采用夯土或土坯建造,具有防御功能和聚族而居的特点。
这些民居风格各具特色,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传统民居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四合院、明式民居、江南民居、满洲民居、台湾民居等。
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通常由四周环绕的墙壁构成,内部地面铺以鹅卵石,多由门厅、内院、外院等部分构成,门厅中可有石板、楠木台洞、太常阁等神异装置,堪称集礼仪、技艺、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精致之构。
明式民居也称为川式民居,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方式,外要宽大、梁面较低,窗较多且呈拱形状,墙体上通常有花窗、彩画和彩窗,以及自苏州到山西等地的花牆砖。
江南民居特点是木构林立,其结构极为精致,民居建筑尤以低矮修长,入口宽阔深进,开窗多出,窗型活泼,屋面以竹滴葵形的花洒头角把握住民居的灵魂,把每一个木立的屋梁及木梁柱都融入了这种形式化的文化气息。
满洲民居以木制建筑为主,以把方木从斜接的套环形式构成屋檐。
屋角设有精雕的龙头、虎头,墙面以“凐思”、“团锦饼”等图纹,外有精美的装饰,形成独特的艺术建筑。
台湾民居主要以建筑材料有柴梁、竹材、木材而构成,以连贯性厚实的柴梁作为结构支撑,结合横断梁,木结构安装在上方,梁上方的双翼、立柱被木工的各种雕纹图案装饰着,不仅能,起到结构牢固的作用,而且形成视觉上的精美绝伦。
中国各省特色民居建筑的详细解读,个个都是艺术瑰宝、民族的智慧!
中国各省特色民居建筑的详细解读,个个都是艺术瑰宝、民族的智慧!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从南方的青砖蓝瓦马头墙,到北方的四合院,直到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的毡包,西藏的碉楼……这些民居无不显示着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传承着千年的建筑智慧!北京民居—四合院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最为普遍、历史最为久远的住宅形式。
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
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配以绿化成为休息和家庭活动的中心。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
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安徽民居—粉墙黛瓦的三合院、四合院徽派建筑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但宏观世界与北京的院落形式有别。
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点,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参差起伏,有的层楼叠院,精致朴素、堂皇俊秀。
以流畅的飞檐、高翘的马头墙、宁静的街巷、幽深的院落、粗大的冬瓜梁以及精美的雕刻著称。
许多民居的六罩、梁托、门扇及墙壁上都雕刻有人物、鸟、兽、花卉、祥云等图案。
砖、木、石雕融为一体,堪称徽派建筑大观园。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
传统民居介绍
传统民居介绍1. 嘿,你知道北京四合院吗?那可是咱老北京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呀!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几户人家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想象一下,在院子中间摆上桌椅,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多有意思啊!这四合院不就像是一个凝聚着亲情和欢乐的小天地嘛!2. 哎呀,福建土楼可太神奇啦!那圆圆的外形,就像一个巨大的碉堡。
你想啊,那么多人生活在里面,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
大家相互照应,一起生活,多温馨呀!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那种独特的氛围吗?3. 咱来说说湘西吊脚楼吧!它就像一个优雅地站在水边的美人。
你看它一半悬空在水面上,多有韵味啊!住在里面,每天推开窗就能看到美丽的景色,那感觉肯定超棒!你说是不是很特别呢?4. 窑洞,这可是西北的特色民居哟!它就像是大地母亲的怀抱,冬暖夏凉。
在里面住,就好像被温暖包围着一样。
难道你不觉得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民居很神奇吗?5. 蒙古包,那可是草原上的流动家园呀!就如同白云一样,可以随时迁移。
想象一下,赶着羊群,带着蒙古包,在广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多潇洒啊!这蒙古包就是草原生活的最佳象征啊!6. 徽州古民居,那精美的雕刻,简直让人惊叹!它就像一件艺术品,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走在古民居的小巷里,仿佛穿越回了过去,那种感觉太奇妙了!你难道不想去体验一下穿越的感觉吗?7. 傣族竹楼,多有风情啊!它就像一片翠绿竹林中的精灵。
住在竹楼里,听着风吹竹林的声音,那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你不觉得这很吸引人吗?8. 川西碉楼,那高耸的身姿,多威严啊!就像是守护一方的卫士。
看着它,你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力量。
这碉楼是不是很有魅力呢?9. 江南水乡的民居,那可是充满诗意的呀!就像一幅幅水墨画,白墙黑瓦,小桥流水。
走在其间,就如同漫步在诗中,多浪漫啊!你能不喜欢这样的地方吗?10. 客家围屋,那可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城堡啊!那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团结互助。
它见证了客家人的奋斗和传承,多了不起啊!你难道不想去了解一下它背后的故事吗?我觉得这些传统民居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各有特色,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去保护、去传承。
中国十大特色当地民居(中国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当地民居(中国各地特色民居)一、中国十大特色民居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值得欣赏的民俗文化,而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1、福建土楼: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3、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4、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二、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及特点1.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2.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差异3.中国木构架体系房屋的发展历程三、具体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及其特点1.上海的石库门2.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3.福建的土楼4.贵州的千苗山寨5.傣族的竹楼6.陕西窑洞7.江苏民居(江南水乡)苏州园林四、总结正文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类型繁多,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与特点深受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的影响,各地区的民居建筑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及特点1.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中国传统民居主要分为以下六类:(1)宫室:帝居或民舍,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
(2)第宅: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
(3)舍: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贵族住宅。
(4)宅院:城市居民的住宅,如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
(5)村寨:农村居民的住宅,如福建的土楼、贵州的千苗山寨。
(6)园林:江南水乡的苏州园林等。
2.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和特点深受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的影响。
例如,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为平顶、厚墙,以保暖防寒;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则多为斜顶、薄墙,以通风散热。
3.中国木构架体系房屋的发展历程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
公元前5000~前 3300 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构架体系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风格。
三、具体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及其特点1.上海的石库门上海的石库门是近代城市住宅的代表,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2.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方地区民居的代表,其布局合理、紧凑,强调家族和谐与尊卑有序。
中国特色民居 8个,加介绍
中国特色民居8个,加介绍中国特色民居8个,介绍如下:1、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2、开平碉楼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中西合璧的民居,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
碉楼分布的并不密集,反而到处都是,呈现连绵不断的景象。
这里可以说是十分特色的民居,甚至可以说是特别的博物馆,因为它见证了历史的变革,还折射出更多的东西来,是十分带有艺术美感的。
3、湘西吊脚楼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
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
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土家族大都居住在山坡陡岭,由于这地势关系,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
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与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楼上一般是闺女儿做鞋、绣花或乘凉的地方。
4、北京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一般都是按照中国审美来建筑的,比如对称,还有四四方方的外形。
四合院一般建立自明朝,外形古朴,十分具有价值,不仅可以住更是可以收藏。
5、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五大民居建筑图片介绍及欣赏
中国古代五大民居建筑图片介绍及欣赏在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样的科技,但华夏子孙们运用他们的智慧,利用周围环境及气候,建造出了各种各式的舒适民居。
这些古建筑效果图,跟大家一起来交谈下中国古代五大民居类型。
1.古建筑效果图——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设计是北方院落住宅典型。
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除了纵向院落外,横向还有平行跨院。
最常见的是三进四合院,古建筑特点是:前院很浅,以倒座为主,主要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东、住宅的巽位(东南角),大门东边的小房间多用于塾;紧靠大门西边的房间用于门房或男仆房;倒座西面有厕所。
前院属于接待区。
内院属于家庭主要活动场所。
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界分内外。
内院正北是正房,也称上房,为全家地位最高者的住房,正房两边有耳房,是正房的辅助功能区或作他用;内院两侧为厢房,是晚辈居住的房间;由耳房和厢房山墙和院墙围合的窄小空间称为“露地”,当作杂物院,也有布置成小景观的;抄手游廊是连接垂花门、厢房和正房的,方便与雨天和雪天行走。
后院的后罩房在四合院的北部,为仓储、厨房和杂役住房。
如果有后门,位置在院子的西北角;后院内有井,是家庭服务区。
四合院的大门有等级之分,金柱大门、蛮子门、广亮门为官宦、贵族人家门。
如意门为平民门。
前者是屋宇式大门,后者是墙垣式大门。
四合院主要建筑为抬梁加硬山,次要房间也有用平顶的。
房屋对外不开放,朝向内院的一面采光。
室内设炕床取暖,分隔用隔断墙(木框架覆板,外糊纸)或碧纱罩(隔扇轻巧,格心镶裱字画,可摘下)和落地罩。
顶棚由架子与面层组成,架子多用木质方格,有的用秸秆扎成,表面糊纸;地面用砖铺,有方砖和小砖两种。
上等住宅用砖大,磨边,刷桐油,最后打蜡。
室外用普通条砖。
2.古建筑效果图——天井式住宅苏南地区的住宅,大概有以下三种等级:城市官式住宅,乡镇天井式住宅和民间小型住宅。
城市官式住宅的建筑特点:住宅纵深若干进,横向平行有两三条轴线,从大门起,轴线上排列门厅、轿厅、门楼、大厅、正房,建筑之间用很小的院子相隔,两侧轴线排列花厅、书房、卧室、小花园、戏台等。
中国传统民居
———西南民居
一、中国传统民居:
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远,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尽相同, 因而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在世界建筑史也较为鲜见。
朝鲜族满屋炕
陕西窑洞
北 京 四 合 院
客 家 围 垄 屋
皖南民居
四川民居特点:
(1)注重环境,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做到人、环境、艺术的有机结合。 (2)平面布局灵活,空间变化有序。 (3)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简洁朴实的建筑外貌。 注重装饰的彝族民居 (4)采用石、砖、木、竹等材料
四合五天井
四合五天井为丽江民居中另一种常见的型式。由四栋房屋组 成,有四个院落,中间的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 漏角天井,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
土掌房
土掌房是一种以粘土筑顶的平顶房。一般以石块为墙基,土坯砌 墙或者夯土为墙。墙上以木为梁,铺上柴草和稀泥,用细粘土锤 紧抹平, 形成平坦光滑的屋顶。多为平房。特点是冬暖夏凉,屋 顶可以储存物作晒场。
傣族竹楼
傣族多居住于山间、河谷的坝子,土地肥沃,气候炎热,干 湿季分明,雨量充沛。长期以来,形成了架空楼居的习俗, 即干栏建筑,多以竹、草为建筑材料,俗称“竹楼”。干栏 式竹楼适应当地环境,防潮湿、避虫兽、利于通风散热。
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 古城瓦屋,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 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主要形式为吊脚楼。
建在江边的吊脚楼
山腰的建筑
侗族村寨的特色建筑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鼓楼主要 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 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 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中国民居介绍列表
中国民居介绍列表中国民居介绍列表一、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四合院由四栋建筑围合而成,通常围绕一个中心庭院布置。
这种建筑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古代家族的结构和价值观念。
四合院通常由主屋、配房、厢房和厨房组成,这样的布局使得封建社会里各个成员可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又可以共享家庭的生活和资源。
二、土楼土楼是中国福建省土族民居的代表。
它是一种以土和石为主要构建材料的建筑物。
土楼坚固耐用,外墙厚重,内部设有防御设施,如飞檐、暗道等,具有很高的防御性能。
土楼常常呈圆或方形,楼内设有多层,每层有多个房间,每个房间可供不同家族成员居住。
这种建筑形式体现了土族人民的聚居和社会组织方式,也展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三、木结构民居木结构民居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如江南、闽南等。
这种建筑形式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利用榫卯结构将木料拼装起来建造房屋。
木结构民居常常保持着自然的原始状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生态氛围。
同时,木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和保温性能,适应了南方地区多雨的气候特点。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技术的精髓。
四、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土家族的传统民居。
它以高高的支柱将房屋悬空于山坡之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
吊脚楼通常采用双层或多层的结构,下层作为养殖和储存物品的空间,上层用于居住。
吊脚楼具有很高的防洪和抗震能力,同时也为土家族人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展示了土家族人的勤劳智慧,也体现了他们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传统。
五、院落式建筑院落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官僚、贵族和富商的常用住宅形式。
它通常由一组房屋围合成一个庭院。
院落式建筑以尊重自然、注重私密性和通透性为设计理念,通过层层布局和错落有致的景观,创造出独特的居住环境。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的富裕和文化素养,也体现了中式庭院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其设计和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
中国传统民居的建造与环境、地理、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民居主要包括四合院、木结构民居、土楼和藏式民居等。
以下是对这些传统民居的概述。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由四面围合而成一个中央庭院的建筑形式,通常有东、南、西、北四个正门。
四合院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家庭生活的需要,将不同功能的房间围绕在庭院周围,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活空间。
庭院通常用作社交、活动和放松的场所,而房间则用于住宿和其他功能。
四合院的建筑结构严谨,通常以青石铺地,屋檐上悬挂着当地特色的木雕或砖雕,使整个建筑更具艺术感。
木结构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造采用木材和榫卯结构。
木造结构因其适应力强和抗震性能好而被广泛使用。
传统的木结构民居通常以梁柱和椽楞的结构为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这种建筑设计使得房屋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提供保温和通风的功能。
木构件通常以精心雕刻装饰,呈现出纹饰和图案,突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特的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和江西等地区。
它是由夯土堆砌而成的多层建筑,既作为家庭住宅,也作为防御堡垒。
土楼的建筑形式独特,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它通常由一个中央庭院和多个分散在周围的楼层组成。
庭院用于家庭活动和生活,楼层则用于住宿和其他功能。
土楼的设计考虑了防范敌人和自然灾害的需要,其坚固的结构和独特的防御系统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
藏式民居是中国西藏地区的传统住宅建筑,具有浓厚的藏族文化特色。
藏式民居的外观通常是白色的,墙壁上饰有独特的图案和纹饰,以展示家庭的美学品味和社会地位。
房屋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特定的功能,如客厅、卧室、厨房等。
藏式民居采用环形建筑结构,中心是一个庭院,通常设有火塘,提供供暖和烹饪的功能。
屋顶采用特殊的设计,以抵御严寒的气候。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1. 四合院:四合院是汉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
它由四个房屋围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中间是一个露天的庭院。
四合院通常采用砖石结构,建筑风格严谨、庄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窑洞:窑洞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窑洞是在黄土坡上开凿而成的,呈拱形,内部空间较大,可以容纳多个房间。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3.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独特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它是用土坯或砖石建成的圆形或方形建筑,通常有多层,每层有多个房间。
土楼具有防御性能强、通风采光好等特点,是客家人民居文化的重要代表。
4. 水乡民居:水乡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它是一种临水而建的建筑,通常有两层或三层,底层是架空的,用于停放船只和储物,上层是居住空间。
水乡民居以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顶和精巧的木雕、石雕等装饰为特色,体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水乡文化。
总之,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丰富多彩,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反映了汉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摘要:一、前言二、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与特点三、各地区传统民居的具体形式四、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五、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正文:一、前言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不同地域文化的背景下,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各具特色,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与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各地区传统民居的具体形式以及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与特点1.合院式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布局严谨、轴线对称,注重家庭伦理和秩序。
2.天井式住宅:以徽州民居为代表,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高墙窄巷、天井布局,强调私密性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3.窑洞:以陕西窑洞为代表,是中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利用黄土高原的地理条件,挖掘出的冬暖夏凉的居住空间。
4.吊脚楼:以贵州千苗山寨为代表,是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依山而建、悬空支撑,适应山地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竹楼:以傣族竹楼为代表,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采用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轻盈、通风、环保,适应湿热气候。
三、各地区传统民居的具体形式1.华北地区:以北京四合院、山西大院、河北民居等为代表,注重轴线布局和家族观念。
2.华东地区:以徽州民居、江苏园林、上海石库门等为代表,强调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
3.华南地区:以福建土楼、广东镬耳屋、客家围龙屋等为代表,注重防御性和宗族观念。
4.西南地区:以贵州吊脚楼、四川羌寨、云南竹楼等为代表,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
5.西北地区:以陕西窑洞、甘肃庄窠、宁夏民居等为代表,充分利用地理条件,注重节能与环保。
四、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各地民居在建筑形式、结构、材料等方面都体现出当地文化特色。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第一篇: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广东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广东围龙屋粤东一带客家人常见的传统民居,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客家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客家人聚族而居,以围屋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围屋有殿堂式、围龙式两种,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堂皇,格调典雅、庄重,表现了儒家正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
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昆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
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陕北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
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
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
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
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
石窑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
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
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
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
现在一般农户花2000元左右就能建一孔很象样的石窑。
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
广西的“杆栏式”广西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地方潮湿。
民间多用竹木建居,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
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典型民居简介一、江苏扬州民居特色扬州民居以规整严谨的院落式为单元,组群布局,规模宏大,栋宇鳞次。
不论房屋大小,间、厢、披、廊等配置适当,比例均整。
不论室内外都有较好的空间组合,并因地制宜布置庭园,使之达到观之者畅、居之者适的雅致人居环境。
外观青砖黛瓦,清水磨砖门楼,雄浑古朴,与江南粉墙黛瓦,黑白相间,简约明显区别。
屋面坡度由峭到曲到翘,具有韵律美感。
内观,房与房、房与天井、庭院、火巷之间纵横深邃、互联通透,虚实相生。
空间组合情调,变幻意境灵活有度,讲究效能。
装修雕琢洗练大气、排列讲究对称和谐。
在砌房造屋意识上讲究中轴贯穿,两厢对称,儒家中庸之道思想。
房屋构架取三、五、七架,进深为三、五、七进单数组合,体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风水意识。
二、安徽徽派民居特色①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
②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
③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看到这些马头墙,人们常常会为徽派建筑设计师们那种高超的艺术创造力而惊叹,徽派民居,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
这也许是古徽州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
而从高处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装饰,结体诸多方面自成一格。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州缙绅和商业集团势力的崛起,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跨出徽州本土,在江南江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之的杭州,金华,江西的景德镇等地,全年都是徽式建筑相对密集的城市。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集团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徽派建筑“风格最为鲜明的是传统民居,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式宅居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为多),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徽州宅居的“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堪称徽式宅居的一大特色。
徽州的祠堂和牌坊在徽式建筑中份量也颇重:祠有总祠,支祠之分,一般规模均较宏大,由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梁架雄伟,“三雕“绝妙,富丽堂皇。
牌坊则以石质为主,有四柱五楼式,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形式等多种,造型雅致,散缀于各乡镇,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派建筑“今天仍然充满生机,在大江南北,徽式新建筑群时常可见。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融古雅,简洁与富丽于一身的徽式建筑仍然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门楼】徽派建筑格式。
徽州建筑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
一般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
富家门楼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磺。
徽州区岩寺镇进士第门楼三间四柱五楼,仿明代牌坊而建,用青石和水磨砖混合建成,门楼横仿上双狮戏球雕饰,形象生动,刀工细腻,柱两侧配有巨大的抱鼓石,高雅华贵。
歙县渔梁镇一民宅门楼,两横枋间一幅砖雕“百子图“,画面层次所雕百个玩重形态各异,神韵毕现,栩栩如生。
门楼是住宅的脸面,成为体现主人地位的标志。
【穿堂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又名回厅。
穿堂的位置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紧连,是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
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相背,人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
一明堂,二个房间。
穿堂较正式三间为小,有天井采光。
【大厅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大厅为明厅,三间敞开,有用活动隔扇封闭,便于冬季使用。
一般大厅设两廊,面对天井。
也有正中人口设屏门,日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
大厅的变化式有时有边门人口,天井下方设客房,招待来客居住,或者由正门人口设两厢房。
大厅在徽州住宅中主要用于礼节性活动,如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等,平时也作为起居活动场所,是整套住宅的主体部分。
【大屋脊吻】徽派建筑格式。
指徽派大型屋脊脊吻装饰件。
徽州古建的词堂,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沿袭《宋营造法》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戗兽,套兽等。
造型与官式作法有所区别,属徽派特色。
且来历附会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如正吻:指正脊两头口衔屋脊的。
鳌鱼(龙鱼),究其起源比较原始,据说汉武帝造“柏梁殿“,遭火殃,方士说:“南海有鱼虬,水之精,激浪降雨,作殿吻,以镇火殃。
“正吻就由此产生沿袭下来。
又如垂脊吻:位于同正脊相垂之脊头的人物饰件,称“仙人“。
究竟指那位仙人说法不一。
民间常有姜大公在此“镇妖捉祟“之说。
亦有指“大禹“因恐屋脊聚鳌鱼太多,怕鳌鱼翻身易发大水成灾,必须有所制约,故请“禹王“镇守。
还说是劈山救母的大力士“二郎神“,脊上立兽为“哮天犬“,其意也是二郎神在此镇邪捉妖。
诸种说法皆为庇护平安,寄寓生生不息之吉意。
【飞来椅】徽派建筑格式。
对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靠椅的雅称。
参见[美人靠]。
【高墙深宅】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徽州有许多古民居,四周均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远望似一座座古堡,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
这种居宅往往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一般住人。
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
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
这是第一进。
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
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大抵相同。
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
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子也就一进一进地套建起来,故房子大者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槛窗“之说。
一般是一个支系住一进。
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祀。
它生动地体现了古徽州聚族而居的民风。
这种高墙深宅的建筑,千丁之族未尝散居的民风,在国内是罕见的。
【格窗】徽派建筑格式。
徽州民居沿天井一周回廊采用木格窗间隔空间,其功能有采光,通风,防尘,保温,分割室内外空间等作用。
格窗由外框料,条环板,裙板,格芯条组成,主要形式有方形(方格,方胜,斜方块,席纹等),圆形(圆镜,月牙,古钱,扇面等),字形(十字,亚字,田字,工字等),什锦(花草,动物,器物,图腾等)。
格窗图案多采用暗喻和谐音的方式表现吉祥的寓意,如“平安如意“用花瓶与如意图案组成谐音表示;“福寿双全“用寿桃与佛手图案表示;“四季平安“是花瓶上插月季花;“五谷丰登“用谷穗,蜜蜂,灯笼组合;“福禄寿“用蝙幅,鹿,桃表示等。
格窗还采用蒙纱绸绢,糊彩纸,编竹帘等方法,增加室内透光。
三、浙江天台民居一处地方的建筑,体现着一处地方的文化。
我们天台的古民居呈口字形,近于北方的四合院,又多了一点锦绣江南的灵秀、纤巧和雅致,闪烁着蕴含着儒、释、道共辉的天台山文化。
早在1954年,中央建筑艺术学院就跋山涉水来到天台调查古民居,把中山东路的“亚魁居”等古民居列入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典型,收入书中。
60年代初,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版全国特色民居,总共不过20来种,天台古民居就和西双版纳竹楼、湘西吊脚楼等一起赫然绘登载于上。
1981年、199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北出版的《浙江民居》和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出版的《中国民居》两书中又收入了天台多处民居。
最近(1998年10月)出版的洋洋60万字的《浙江风俗大观》一书中,于民居方面,只选入“天台民居四合院”和“兰溪诸葛八卦村”两种。
由此可见,我们天台的古民居的价值之高。
四、江西南昌民居此图为南昌市象湖民居五、福建永定圆形土楼永定土楼永定土楼是东方建筑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农村建筑的一朵奇葩。
永定土楼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永定土楼分圆形和方形两种,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从建筑特色来看,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也最为讲究。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似一巨大的蘑菇拔地而起,又似天外飞来的飞碟。
圆形土楼的代表有湖坑乡湖坑村的振成楼和高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
圆形土楼大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墙高十余米,一般三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
一层做厨房,二是为仓库,三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做客房,中间是祖堂,用作住在楼内数百人婚丧喜庆举办宴会的公共场所。
楼内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甚至还将私塾教师请人楼中教学,具有办学特色。
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墙基宽达三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仍达一米。
沿圆形墙用木构件建成众多的房间,内侧为走廊。
在建筑上,土楼有很多建筑特色,这里仅举数例。
如,一楼为厨房,为安全起见,烟囱并不向外开设,而是通过墙的内层直接通向屋顶;土楼的墙用当地的生土筑成,坚固异常,窗户一直要到三层以上才开设,可以防止敌人进攻;土楼的大门用二三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门还装有放火槽,将水抽到门上以放敌人火攻;有的土楼还设有掺望台,或修夹道,增强防御功能。
楼内有水井,养猪和鸡鸭、所有粮食都装在楼内,可以长期不出门而能生存,这就是永定土楼。
由此可见,永定土楼具有防御、防震、防火、防兽、通风采光好等特点。
六、福建龙岩方形土楼七、广东梅县五凤楼五凤楼的“五凤”分别指五种不同颜色的“鸟”:品、黄、绿、紫和白色。
它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以及中五个方位,因此称为“五凤楼”。
其中九厅式的是最大的类型,由三个五凤楼组成,对齐于同一轴线。
它往往是那些有500-700年移居历史的大家族居住。
最后的那五凤楼称为“回楼”,中轴线上的三个中央大厅分别叫做上堂、中厅和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