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检 查 内 容
4
个人防护
4.1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好□
不好□
有何特殊情况:
4.2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
有□
无□
4.3
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生物危险标志
有□
无□
4.4
个人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
有□
无□
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是□ 否□
4.5
个人防护物品
有□
无□
备注
5
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分 类
是/否
登 记
是/否
消 毒
检查人员签字: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应 用
修 改
有何增加或减少
3.1
实验室规章制度
□
□
3.2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3
免疫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4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5
临检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6
生化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7
血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备注
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
是/否
其 它
5.1
生化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5.2
临检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5.3
微生物实验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3.2、内审检查记录表(检验科)

1.所选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和卫生部行业标准
2.全部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有作业指导书。
符合
试验室应确认能否正确运用所选用的新方法。假如方法发生了改变,应重新进行确认。试验室应确保运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
1.查试验室运用的检测标准是否最新有效版本。
2.对新标准方法是否进行验证。
1.查从事抽样、检测、签发检测报告以及特定工作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依据相应的教化、培训、阅历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2.查从事特殊产品检测的人员是否有资格确认证书.
1.查3名技术人员档案,都符合文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称要求。
2.无从事特殊产品检测人员。
符合
试验室应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安排。
(适用时),以确保在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
1.查试验室的检测结果能否溯源到国家基标准?
2.查试验室的仪器设备校准(期间核查)结果能否溯源到国家基标准?
1.所用检测方法为国家标准和部版行业标准,所用标准物质为国家有证标准物质。
2.期间核查所用量具和标准物质通过检定和有证标准物质。
符合
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试验室应供应设备比对、实力验证结果的满足证据。
内审检查记录表
审核部
口:检验科
共7页,第1页
条款
审核内容
检查方法
审核记录
判定
4.1
组织
试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加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推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加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运用或者维护活动。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48073

□
□
□
□
是□否□
1.6
离心机
□
□
□
□
是□否□
1.7
恒温水浴箱
□
□
是□否□
1.8
显微镜
□
□
是□否□
1.9
冰箱
□
□
是□否□
1.10
电脑
□
□
是□否□
1.11
打印机
□
□
是□否□
1.12
紫外线消毒灯
□
□
是□否□
1.13
高压灭菌消毒锅
□
□
是□否□
1.14
□
□
是□否□
备注
2
实验室材料使用情况
有
无
有何特殊需要和用途
是/否
登 记
是/否
消 毒
是/否
其 它
5.1
生化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5.2
临检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5.3
样品是否保存3至5天
是□
否□
5.4
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符合□不符合□
5.5
备注
6
实验室消毒
消毒
消毒记录
其 它
6.1
2.1
个人防护品(帽子、口罩、手套等)
□
□
2.2
生化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
□
□
2.3
临检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
□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化学发光仪
□
□
□
□
是□ 否□
1.6
血凝仪
□
□
□
□
是□ 否□
1.7
离心机
□
□
□
□
是□ 否□
1.8
恒温水浴箱
□
□
是□ 否□
1.9
显微镜
□
□
是□ 否□
1.10
冰箱、低温冰箱
□
□
是□ 否□
1.11
电脑
□
□
是□ 否□
1.12
打印机
□
□
是□ 否□
1.13
紫外线消毒灯
□
□
是□ 否□
1.14
高压灭菌消毒锅
□
□
6.3
仪器表面消毒
是□ 否□
有□ 无□
6.4
空气消毒
是□ 否□
有□ 无□
备注
7
实验室登记记录
完善
不完善
其 他
7.1
生化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2
临检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3
微生物实验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4
血库登记记录表格
□
□
7.5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6
免疫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7
临检室登记记录表格
应 用
修 改
有何增加或减少
3.1
实验室规章制度
□
□
3.2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3
免疫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修 改
有何增加或减少
3.1
实验室规章制度
□
□
3.2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3
免疫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4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5
临检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6
生化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4
个人防护
4.1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好□
不好□
有何特殊情况:
4.2
□
□
7.8
标本接收登记本
□
□
备注
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
检查人员签字: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是□ 否□
1.15
生物安全柜
□
□
是□ 否□
备注
2
实验室材料使用情况
有
无
有何特殊需要和用途
2.1
个人防护品(帽子、口罩、手套等)
□
□
2.2
生化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
□
□
2.3
临检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
□
□
2.4
微生物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
□
□
2.5
免疫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
□
□
2.6
其它
□
□
备注
3
实验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实验室名称: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检 查 内 容
科室POCT质量控制记录表格本

POCT质量控制工作记录本(便携式血糖仪)科室: 检验科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2014年度目录一、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1)二、操作规程 (3)1、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3)2、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操作规程 (4)3、质控规程 (5)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7)5、废弃物处理规程 (7)6、便携式血糖仪保养及维护规程 (8)三、便携式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血糖结果比对试验 (9)四、质量控制 (11)1、质控记录 (11)2、质控图 (12)3、失控记录及分析 (47)五、POCT检测人员资质授权审批表 (53)六、POCT督导检查反馈表 (54)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纳入医院POCT管理。
为加强我院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采用血糖仪进行的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制定规范血糖仪临床使用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管理规程(附后),并认真执行。
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2、血糖检测规程;3、质量控制规程;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5、废弃物处理规程;6、血糖仪的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等。
二、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对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1、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2、同一病区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3、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在±20%范围内,且所有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4、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5、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读,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6、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检验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表

检验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表检验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表检验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表是用于记录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情况的一种记录表格。
通过填写该记录表,可以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便于进行维护和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检验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表的编写。
检验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检验科部门、责任人、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运行记录、异常情况记录、处理情况、备注等。
1.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在该栏中填写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以及设备编号,确保填写正确无误。
2. 检验科部门:填写所属检验科的部门名称,便于管理与安排工作。
3. 责任人:填写仪器、设备的负责人,便于工作的协调与联系。
4. 检验项目:填写该仪器、设备所用于检验的具体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或修改。
5. 检验时间:填写仪器、设备进行检验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便于维护和追溯。
6. 运行记录:在该栏中可以记录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运行时间、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如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需要详细记录。
7. 异常情况记录:在该栏中应详细记录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故障、损坏、异常参数等。
8. 处理情况:填写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后的处理情况,包括维修、更换零部件、调整参数等具体措施。
9. 备注:在该栏中可以记录一些额外的信息,如维护情况、有关事项等。
编写检验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表需注意以下几点:1. 填写准确:在填写时要仔细核对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等信息,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
2. 记录完整:在填写运行记录时要尽量详细,如填写具体的时间、状态等信息,便于事后查看和分析。
3. 异常情况记录:对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具体故障现象、影响范围等,便于后续处理和研究。
4. 处理情况准确:填写处理情况时要准确描述进行的维护、修理或调整等工作,便于后续工作的参考。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4. 维修保养记录统计
- 设备A共进行了2次维修和保养,其中1次维修和1次保养。
- 设备B共进行了1次保养,设备运行正常。
- 设备C共进行了1次保养,设备运行正常。
5. 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设备
A的维修保养次数较多,建议加强对设备A的日常保养工作,以降
低设备故障率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对于设备B和设备C,保养工
作较为稳定,建议继续按照维修保养计划进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
运行和使用安全。
以上是本期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及
时与相关责任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