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的特点及股利政策制定的要求。企业的收益分配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它与企业的投资策略和融资策略密切相关,对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股票价格影响巨大。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理解不同股利政策的含义与适用性,能在实务中确定和运用恰当的股利政策。

【教学要求】

1. 理解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

2. 了解股利理论当中各个学说的含义

3. 掌握不同股利分配政策的含义

4. 应用剩余股利政策进行相关计算

5. 知晓股利支付的形式和程序

6. 熟悉股票分割的定义和用途

7. 理解股票回购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和不同股利分配政策的含义,应用剩余股利政策进行相关计算,掌握股利支付的形式和程序、股票分割的定义和用途以及股票回购的含义。

教学难点:不同股利分配政策的含义、应用剩余股利政策进行相关计算、股票分割的定义和用途、股票回购的含义。

【课时】4课时

第一节利润管理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财务关系极为复杂,为了持续经营和发展企业必须处理好各个方面的财务关系。企业如有盈利,则必然对收益进行分配,这就形成了我们的利润分配。

一、利润管理的意义

1、利润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2、利润是企业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来源

3、利润是企业对股东回报的源泉

4、利润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保障

二、利润分配的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按顺序分配的原则

按顺序分配的原则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确保企业债权人的收益;第二,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第三,确保国家的收益;第四,确保企业优先股股东的利益。

2、按比例分配的原则

按比例分配是指属于同一分配顺序的各项目之间的分配必须按比例进行。国家规定有比例的,按国家规定比例执行,没有规定比例的,应由企业规定合理的比例。

3、按政策分配的原则

资本收益分配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4、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做到后备有余

三、企业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根据我国《企业财务通则》及行业财务制度,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按下列顺序分配:

(1)用于抵补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违反税法规定的各项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后的10%提取。

(4)按规定计提公益金。公益金通常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后的5%--10%提取。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企业当年无利润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多少利润,取决于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企业应根据法律规定、股东要求以及企业发展需要等诸方面因素加以确定。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提取公益金后,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①支付优先股股利。

②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和使用。

③支付普通股股利。

公司当年无利润时,一般不得向股东分配股利。

四、利润分配的项目

按照上述程序,利润分配形成以下几个项目:

(一)盈余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盈余公积金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按照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当盈余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继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的提取由股东大会根据需要决定。

(二)公益金

公益金也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专门用于职工计提福利设施建设。公益金按照税后利润的5%—10%的比例提取形成。

(三)股利(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公司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要在提取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后。股份有限公司原则上应从累计盈利中分派股利,无盈利不得支付股利,即所谓“无利不分”的原则。但若公司用盈余公积金抵补亏损以后,为维护其股票信誉,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也可用盈余公积金支付股利,但支付股利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第二节股利支付与股利政策

一、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

通常,影响企业股利政策的因素可以从法律、企业本身、股东和债权人等方面来考察:(一)法律因素

影响企业股利政策的法律因素包括:

1、资本约束限制。

企业股利发放不能侵蚀资本,即股利分配要建立在资本保全基础之上。它要求企业发放的股利或投资分红不得来源于原始投资(或股本),只能来源于企业当期利润或留存收益。

2、利润分配程序的限制。

一般地,如企业当期无净利润时,原则上不得发放股利。即使企业某期实现了净利润,也要按照法律有关制度规定,遵循一定的利润分配程序实施利润分配,即企业必须按规定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之后,方能进行股利的分配。

3、偿付债务的约束。

有些国家法律规定,企业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不得向股东分派股利,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债权人的权益。因此,在现金流量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企业不得偏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

4、超额累积利润。

由于股东接受股利缴纳的所得税高于其进行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于是许多国家规定公司不得超额累积利润,一旦公司的保留盈余超过法律认可的水平,将被加征额外税额。我国法律对公司累积利润尚未做出限制性规定。

(二)企业内部因素

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制约股利政策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

1、资产的流动性。

它是制约现金股利发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实现利润并不一定能带来现金流量的增加。如果企业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现金周转顺畅,则其股利支付能力较强;相反,如果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差,现金严重短缺,如果仍强行支付股利,不仅有违法律条款,而且会引发企业经营资金的周转失灵,偿债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2、投资机会。

如果企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需要大量资金时,往往会采用低股利支付率政策,从而把大部分利润留存下来进行再投资,这在许多成长型企业中较为普遍;如果企业暂时无较好的投资机会,很多企业倾向于向股东支付高股利。

3、筹资能力。

外部筹资能力强的企业对留存收益(内部筹资)依赖性较弱,因而会采用较为宽松的股利政策;相反,外部筹资能力较弱的企业往往会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留存收益而采用较紧的股利政策。

4、收益的稳定性。

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股利政策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稳定的股利政策要根据企业收益的稳定性程度而定。

5、资本结构。

目标资本结构的维持和改善是企业制定股利政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负债比较高,外部筹资困难的企业而言,盈余的保留可以增加权益资本的比重,有助于企业资本能力加强;对于投资规模不断膨胀的企业来说,保留一定的盈余也有利于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维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