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图像信息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图像信息问题解题攻略》教学设计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图像信息问题解题攻略》教学设计

图像信息问题解题攻略二、考査功能: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主要涉及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等。

一、考査重点和热点:图像信息类试题是以图像、图形和数据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图像、图表或数据表格一般都含有题目需求的信息,这类题目的图像信息量大,较为隐蔽.它的取材范围较广,内容可能源自教材,也有的涉及高新技术或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三、考查难点:在解答这类试题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挖掘图像所含的信息,并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合成、提取、加工,最终求得问题的解答。

四、题型分析:题型1:图像分析与计算【例1】(2015·上海中考)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先运动2 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米。

在图所示的a 、b 、c 三条图线中,乙的s-t 图( )A.一定是图线a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D.可能是图线c【思路点拨】由于甲运动6s 通过的路程为6m ,可判断出图线a 为甲的运动图像;甲比乙先运动2s ,所以此时乙的运动时间为4s ,在图上另外两条图线4s 是的路程分别是6m 、8m ,根据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 ,可知乙的s-t 图线可能是c ,故选D 。

【完全解答】D【例2】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乙甲为 ( )A.1:2B.2:1C.4:1D.8:1【思路点拨】由图象可知,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4g/cm3;ρ乙===0.5g/c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3:0.5g/cm3=8:1.故选D。

【完全解答】D【方法技巧】所谓图像信息题,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图像,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和处理。

中考物理《图象信息专题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中考物理《图象信息专题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图象信息》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通过对近10年来云南省范围内中考物理试题进行分析统计,发现近年来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图象题大大增多,而且涵盖面很广,力学、电学、热学等无处不在。

在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中都能经常遇到图象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教会并强化学生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物理能力
2.难点:数据的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5、基本图象诊断
二、典例分析点拨方法
.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A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
(二)电学图象
、下列图像和对应的的规律正确的是( )
四、反馈总结巩固深化
此类试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仔细阅读、观察、分析图象中蕴涵的物理信息。

对于图象,要看坐标轴代表。

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图像信息教案

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图像信息教案

2011年中考专题复习:图像信息1.(08辽宁)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2(08辽宁)一位跳水运动员从他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和水对他的压强p随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3(08北京)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像判断,当导体电阻为60Ω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4(08宿迁)(11分)半导体材判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其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如图14甲是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这种半导体材料电阻的特性,小星和他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电路(如图14乙).可以测定某一空间的温度使用的器材如下:半导体电阻、电源、电流表(0~0.6A).开关,定值电阻R0(10Ω)、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2)当环境温度为20℃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求电源的电压。

(3)电流表的读数为0.4A时,当时环境温度是多少?半导体电阻的电功率是多少?5(08株洲)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射的强弱而改变。

“光强”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 E 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

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 与光强E间的关系如图15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光敏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随光强的减小而。

(2)当光强为E1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R1;当光强为E2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R2,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用E1、E2表示)。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综合作图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综合作图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综合作图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各种物理图像的内涵和特点,掌握各种图像的识别和运用方法。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图像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图像的类型及特点直线图像曲线图像函数图像表格图像2. 图像的识别与运用如何识别图像如何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物理图像的识别和运用方法,图像在物理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图像的识别,如何运用图像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物理图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像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 问题驱动法:提出实际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图像进行分析和解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物理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各种物理图像的类型及特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物理图像,让学生学会识别和运用图像。

4. 问题解决:提出实际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图像进行分析和解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际的物理图像识别和运用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对图像类型的理解和识别能力。

2. 实例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分析思路、方法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物理图像素材:收集各种类型的物理图像素材,用于教学演示和实例分析。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罗田县九资河中学周汉桥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实验与探究的考查目标;2、会使用测量仪器,掌握探究方法,领会探究要领。

3、熟悉常见实验的操作过程4、掌握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二、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小组交流、微课讲解、ppt展示、网络云盘。

三、情感与价值观:有效克服复习课的单调、枯燥、低效,激发学生复习热情。

复习内容:1、初中物理常见测量仪器的使用;2、重温课本实验过程,夯实实验基础;3、掌握探究方法,领会探究要领;4、回归课本,整合教材资源,加强实验训练。

熟悉测量仪器、牢记仪器规则复习过程:一、明确目标(ppt展示):解答测量型实验,要了解各种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刻度特点、读数,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PPT展示初中常见测量仪器。

1、实物演示:刻度尺。

2、思考:刻度尺的使用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使用时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看教师演示并说出要注意的事项,教师汇总ppt展示。

3、思考:刻度尺应该怎样读数?重点提醒:记录结果=准确值+估读值4、读数练习:(ppt出示习题)5、直击中考:学生练手(ppt出示中考真题)(2013·黄冈中考)图中小球的直径是cm。

三、教师引导看《温度计微课视频》1、ppt播放视频。

让学生说出温度计的使用,教师归纳总结。

2、直击中考:学生练手(ppt出示中考真题)四、学生自由观看微课视频《秒表》、《测力计》、《天平》、《电流表》、《电压表》。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秒表、测力计、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五、典型示例:1、PPT展示:(2016.黄冈中考)请按要求填空(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右,则应取出最小砝码,并,使天平横梁.(2)寒暑表(如图)的示数是.(3)要估测人上楼的功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人的体重、上楼的时间以及.2、【考点】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功率的测量实验.3、【分析】(1)调节横梁平衡时,要移动平衡螺母,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2)寒暑表的示数是玻璃管内液柱液面显示的位置的刻线数值,同时注意它的分度值.(3)测量功率的实验,首先要看清是克服什么力做功,然后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 而w=Gh,再根据公式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

《中考图像信息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图像信息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图像信息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表示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图像。

2、能结合图像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理量的大小。

3、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挖掘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4、能利用图像中的特殊点求值的方法,可以独立解决一些利用图像求值问题。

5、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能力【学情分析】学生进入第二轮复习,以对必考知识有所掌握,可以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训练了,今天我们就对中考中常见的图像信息题进行研究。

【教材分析】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变化过程的特点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将物理过程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图像上呈现出来,可使物理过程形象、直观,使解题过程优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图像题是重点考察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以及灵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一种好题型。

图象信息题对考生的考查能力点主要涉及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挖掘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2、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能【教学资源】ppt课件,学案【教学过程】准备知识:数学函数知识:正比例函数y = kx的图像为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 = kx + 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函数y=k/x (k 为常数且k ≠0 )的图象是双曲线二次函数的y = ax 2图象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路线,我们把它叫做抛物线一、引入课题构建物理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图像过程中可以获得哪些关键信息?学生思考,总结学生结论,提炼出物理图像题的读图、识图、用图的一般方法。

根据图像中获得的关键信息点,利用这些关键数据,进行如下计算,这道题目是我们公认的难题,数据信息都找出来了,大家去试一下。

物理图像信息题教案高中

物理图像信息题教案高中

物理图像信息题教案高中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图像信息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升解
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图像信息题的解析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和分析物理图像信息题。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黑板、笔记、习题等。

教学内容:
一、引言:对物理图像信息题的重要性和应用进行介绍。

二、基础知识复习:回顾光学、声学等相关知识,为学生打好基础。

三、图像信息题解析:通过示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图像信息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练习,锻炼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

五、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案例引导,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物理图像信息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示例分析:通过几个经典的图像信息题示例,引导学生进行解析和思考。

三、学生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讲解解题方法:对图像信息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提高练习:通过提高难度的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图像信息题的解题技巧。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练习: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课堂讲解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物理图像信息题的解题
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初三科学图像复习教学设计

初三科学图像复习教学设计

初三科学图像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初三学生通过复习科学图像相关知识,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科学实验和观测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像基本概念和特征: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等;2. 图像的表示和处理方法:手绘、摄影、摄像等;3. 图像的应用和意义:科学实验、观测和分析;4. 图像的评价和改进:分辨率、清晰度和准确性等。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图像基本概念和特征;2. 熟悉图像的表示和处理方法;3. 理解图像的应用和意义;4. 学会评价和改进图像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图像的学习兴趣;2. 提问: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图像?图像有哪些特征?第二步:学习图像基本概念和特征(20分钟)1. 介绍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如线条、形状、颜色和纹理等;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类型的图像特征;3. 给学生提供多个图像样本,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图像的共同特征;4. 自主学习:学生利用电子设备查找有关图像概念和特征的资料,总结并分享。

第三步:学习图像的表示和处理方法(3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图像表示和处理方法分为手绘、摄影和摄像三类;2. 导入案例:展示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图像表示方法,如手绘实验记录、摄影实验过程和摄像实验视频;3. 学生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图像表示方法进行展示,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4. 师生互动: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整理图像表示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第四步:了解图像的应用和意义(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图像在科学实验和观测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图像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2. 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几个实际科学实验的案例,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结合图像的应用和意义进行分析;3.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一位学生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互动;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图像在科学实验和观测中的应用和意义,形成共识。

中考专题复习--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教案新部编本)

中考专题复习--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一、课型中考专题复习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以动点为背景研究等腰三角形有关问题,寻找解题规律;②掌握在几何背景综合题中等腰三角形的常见解法,并感悟几何背景综合题的一般思考.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以动点为背景研究等腰三角形有关问题并最终解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解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等腰三角形,认识到数与形相结合的意义,体验到“理、归、拓”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多角度思考,从而体会探索、发现科学的奥秘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在几何背景综合题中等腰三角形的常见解法.难点:以动点为背景研究等腰三角形有关问题.四、教学设备或教辅工具:多媒体、何画板.五、教学过程(一)中考复习解读等腰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动态题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以动态几何问题为基架而精心设计的考题,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

而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在中考中出题范围较广,这个动点可以在x轴、在y轴,也可以在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上;可能是一个点在运动,也可能是两个点在运动,题型很多.这部分考题在中考试卷中的比例很大,约10%。

(二)典型中考题赏析【例1】如图,一次函数b kx y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2,3A ,已知直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B 、C 两点,且△AOC 的面积为6.(1)求B 、C 两点坐标;(2)若y 轴上有一点P ,使△PBC 为等腰三角形,求P 点坐标.相关知识连接(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小结:解决这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的问题有哪些方法代数法思维过程较简单,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出相等的两边最后利用方程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方法运算量较大.几何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或其他特殊图形的性质建立方程求解。

《图像题专题复习》(初三中考二轮复习)课件教案

《图像题专题复习》(初三中考二轮复习)课件教案

九年级(物理)指导自学书(总第36课时)编制:于婷 授课时间:2012.04.25【课题】 图像专题 【课型】 复习【学习诊断】请将下列图像的物理意义写在下列横线上:(1) ,(2) ,(3) ,(4) ,(5) ,(6), (7) ,(8) , (9) ,(10) , 【学习过程】一、基本图像(6个知识点10个图像) (一)典例分析:1.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①判断图像对错)2. 兴趣小组用100g晶体探究“熔化规律”,小丽和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条图像。

则: 图像是晶体的熔化,熔化过程耗时 min 。

第3min 物质是 状态。

从第5分钟到第7分钟物体吸热多少J ? (②运用图像收集信息, 然后判断、选择、填空、问答、计算 。

)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R 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电阻R 的U -I 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小莉实验时所选用电阻R 的阻值为 Ω 。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时,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为 W 。

(③会画图像:多组数据描点法、用特殊点绘制)二、巩固提升1.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A 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 浮与浸入水中深度h 关系的图象是( )2.上题中,能表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深度关系的图像是哪个?( )3.根据图3求出该圆柱体的体积为 。

三、进一步探究(一)判断图像对错:A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B .匀速直线运动C .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D .晶体的凝固过程 G/v/I U/V t 温 m/V /m v/s t/s G/I/At 温时t 温t 温t 温5 3 图3图例1.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

通过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 与光强E 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光强”是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用 E 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 )。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作图专题教学设计一、中考作图专题分析:作图题是中考常见的、基本的题型、一般是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出适当的图像或图线. 它的特点是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物理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来面目,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作图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图技能,还能培养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利用图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黄冈市中考物理试题中的作图题属于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考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作图基本技能和运用基本概念及规律进行作图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二.常见作图题型:从内容上可分为光学作图、力学作图、电磁学作图. 本专题内容可具体划分如下:三、作图方法及例题解析(一)光学作图1、要借助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作图;2、实际光线画实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虚线,特别是虚像一定要用虚线画;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法线用虚线画),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相应的光线;5、当光在玻璃与空气或水与空气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对于透镜的作图要记住几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焦点。

(2)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5)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例题1:作出下列图1中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分析:首先根据给定的光线确定入射点的位置,然后,从入射点开始作法线,最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解答:如图2所示:例题2:作出下列图3中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分析:首先根据给定的光线确定入射点的位置,然后,从入射点开始作法线,最后,根图1图2空气水图3甲据光线在水与空气或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总是在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的特点,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大致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位置,并标出对应折射角。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1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1

《专题复习——作图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力学作图、光学作图、电磁学作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典例放送、链接中考、活学巧用等栏目,复习关于力学、光学、电磁学作图题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力学、光学作图是八年级学过的内容,概念多、知识零碎,学生遗忘的也多,更谈不上对所有力学、光学作图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规律和提炼方法。

电磁学作图是九年级学过的内容,没来得及对电磁学作图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作图的规范要求。

2.通过复习归纳作图题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作图方法与技巧,提高作图能力。

3.通过作图专题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力的示意图、力臂作图的方法与技巧。

2.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与技巧。

3.电路的设计、连接、对电路的识别和改错、通电螺线管的绕线、磁极的判定及磁感线的作图。

【教学难点】1.利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3.根据实际要求设计电路、对电路的识别和改错。

【教学资源分析】学生用具:铅笔、直尺或三角板、圆规、稿纸。

教师用具:多媒体展示台、课件、三角板、圆规。

【教学策略与手段】运用导学和自学的教学模式、小组竞争教学策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分析作图题的亮点、考查点、考查形式及重点(一)亮点:作图题的主要特点是简洁、直观、形象,它可以反映物理规律和概念,也可以将物理有关知识通过数学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作图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基本作图技巧。

作图专题包括力学作图、光学作图、电磁学作图。

(二)考查点、考查形式及重点作图题考查对光的传播规律、力及力臂的概念、电路分析、电磁学规律等的理解。

2016年之前中考赋分5分占比6.7%,2016年中考赋分2分占比3%。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3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3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近几年黄冈市中考作图题考点,使学生明确作图题的考查范围;2、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成像特点,作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3、能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相应光路图4、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规范学生作图题答题形式;2、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与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光学作图的能力三、教学方式:归纳知识点-------- 课堂训练--------- 小结作图注意事项--------- 针对性训练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分析黄冈市近几年中考作图考点(3分钟)(二)、光的反射(15分钟)1、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教师提问复习)反射定律:反射角______入射角,______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_____与镜面垂直。

例、如图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教师提问复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________。

(2)物、像关于平面镜。

例、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中哪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将经过A点?请画图说明。

3、光的折射(12分钟)(1)(教师提问复习)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质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反之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2)(教师提问复习)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光路图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后传播方向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经过______;经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 ______;所有的光路都具有______性。

(3)根据光路填合适的透镜4、光学作图注意事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2分钟)(1)要借助工具作图,作图一定要规范。

初三图像及其性质教案设计

初三图像及其性质教案设计

初三图像及其性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图像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图像的特点和分类;(3)掌握图像的性质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图像的定义和性质;(2)图像的特点和分类;(3)图像的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

(1)图像的特点和分类;(2)图像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图像,图像有哪些性质,图像的分类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概念讲解。

(1)图像的定义和性质。

首先,讲解图像的定义,即由有限个像素点组成的平面图形。

然后介绍图像的性质,如大小、位置、颜色、形状等。

(2)图像的特点和分类。

接着,讲解图像的特点,如二维性、离散性、有限性等。

然后介绍图像的分类,如二值图像、灰度图像、彩色图像等。

3. 案例分析。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中的图像案例,让学生分析图像的性质及其应用,如医学影像、地图、数字图书馆等。

4. 实验探究。

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探究图像的性质,如放大、缩小、旋转、镜像等。

5. 拓展应用。

让学生自行收集一些有趣的图像,并根据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 总结归纳。

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图像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对图像的理解。

四、课堂作业。

布置一些与图像相关的作业,如收集一些有趣的图像案例并进行分析,设计一个简单的图像处理程序等,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图像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第4课《图像数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4课《图像数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学生可以利用图像处理工具,更好地处理和管理自己的图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上完《图像数据》这一课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并认识到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图像数据的基本概念和构成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过于抽象,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像数据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4.作业完成情况:在课后作业环节中,学生们被要求完成与图像数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在作业中展现出对图像数据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作业中存在错误或理解不准确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5.教师评价与反馈:综合以上各方面的表现,我认为在《图像数据》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整体表现良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他们能够理解图像数据的基本概念和格式特点,并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然而,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对图像格式的辨别和图像处理操作还有待提高。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个别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帮助。同时,我还将继续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图像数据素养。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在《图像数据》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他们能够认真听讲,主动提问,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然而,也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图像数据的概念和操作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指导和支持。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分组合作,围绕图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展开讨论。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讨图像格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每个小组都能够完成讨论任务,并展示出他们对图像数据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有些小组在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提高他们的表达和组织能力。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理图像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常见物理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2. 能够运用物理图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图像的种类:直线图、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2. 物理图像的特点:坐标轴的意义、图像的形状、趋势等。

3. 常见物理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方法: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力-位移图等。

4. 运用物理图像解决实际问题:速度的计算、位移的计算、功的计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理图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物理图像问题。

2. 讲解:介绍物理图像的种类和特点,讲解常见物理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一些简单的物理图像,如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等。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物理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理图像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物理图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图像的概念和特点。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4.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和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物理图像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绘制物理图像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课题:中考图像信息题专题复习
实验中学倪序发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表示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图像。

2、能结合图像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理量的大小。

3、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挖掘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4、能利用图像中的特殊点求值的方法,可以独立解决一些利用图像求值问题。

5、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第二轮复习,以对必考知识有所掌握,可以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训练了,今天我们就对中考中常见的图像信息题进行研究。

【教材分析】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变化过程的特点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将物理过程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图像上呈现出来,可使物理过程形象、直观,使解题过程优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图像题是重点考察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以及灵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一种好题型。

图象信息题对考生的考查能力点主要涉及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挖掘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2.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能力
【教学资源】
ppt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准备知识:数学函数知识:
正比例函数y = kx的图像为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y = kx + 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反比例函数y=k/x (k 为常数且k ≠0 )的图象是双曲线
二次函数的y = ax 2图象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路线,我们把它叫做抛物线
(一)从图像中找规律解析
解该类型的题一般应注意: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对象),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2)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图像拐点、起点、终点的含义)。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例:1 .从图4的四幅图像得到的下列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
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例:2.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二)结合图像控制变量比较
解该类型的题一般要过图像(坐标轴)上的点作横轴和纵轴的垂线,通过比较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大小,再联系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解(点段分析,再现情境)
例:3.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2)和(4)
B. (2)和(3)
C. (1)和(4)
D. (1)(2)(3)(4)
例:4.(2016自贡)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4题第5题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练习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三)利用物理规律公式找点解析
解答该类型题,一般要建立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用物理公式写出函数式,再根据题意求解。

例:6.(2015·安徽)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6题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设电源电压为U,灯泡电阻为R L,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P,可知随着R P增大,I应减小,故C错误;但I与RP 之间并非简单的反比例关系,其图像不是一条直线,故B错误;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0,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流最大;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此时电阻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但不会为零,故A正确,D错误.故选A.
练习7.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下左图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折正确的是( )
A.乙消耗的电功率为0.9 W B.甲消耗的电功率为0.45W
C.甲中的电流小于乙中的电流D.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教学小结】
解决图象题的一般方法
此类试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仔细阅读、观察、分析图象中蕴涵的物理信息。

对于图象,要看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要看线型(直线、曲线),要看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交叉点)。

对于曲线型,要看曲线如何变化,这样变化反映物理量怎样变化。

1、看横、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
2、提取相关的公式、规律
3、观察线找点
4、定量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