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_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导入】【点将接龙】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说出一种物质,并且说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学生接龙】遇到完全重复的元素要求再说一种物质。

【教师点拨】目前发现的元素有110多种,但发现的物质已经超过了1亿。

【问题】这110多种元素是如何组成浩瀚的物质世界的?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教师点拨】就像玩积木一样。

几块积木,排列组合不同就可以撘出很多的形状。

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问题】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回答】【板书设计】一、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二、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物质【问题】超过1亿的物质我们该怎样去认识?逐一研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你有好的办法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正如图书馆里的书分门别类地摆放。

【问题】说出你想到的含碳元素的物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板书学生想到的含碳元素的物质。

【活动探究1】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黑板上的含碳物质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

一学生到黑板上完成。

【教师点拨】以黑板上学生的分类为基础,通过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完善分类的结果。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我们后面都会陆续学习到。

【牛刀初试】按照类别,构建硫元素、铁元素的典型物质家族。

【学生活动】找两个学生到黑板完成。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后,主动到黑板上补充。

【教师点拨】【板书设计】二、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物质三、构建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二维坐标系【问题】含碳物质家族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吗?请详细分析每种含碳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化合价也是物质分类的标准之一。

更多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家族。

四、基于类别和元素的价态认识物质的性质【教师点拨】建立坐标系之后,就找到了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视角。

这些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问题】在坐标系中分析二氧化碳可以转化成哪些物质?分别体现了它的哪些性质。

近年-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最新整理)

近年-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最新整理)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2.感受分类在科研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3.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进行分类和表征。

1.通过对“物质的分类"的学习增强宏观辨识水平。

2。

通过“分类方法的应用”的学习,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和表征。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盐酸(分析纯)的试剂标签通过上图可以知道,盐酸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里面还含有其它的杂质,它们分别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究竟怎样?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化合物。

而且几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有的只能组成一种,有的则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如O2、O32.元素的存在形态及元素的化合价(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其化合价为0。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不为0。

元素与物质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分类教案教案标题:元素与物质分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元素与物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掌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分类给定的元素和物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白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黑板上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例如水、铁、氧气等,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上展示元素和物质的定义,并解释它们的基本特征。

- 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 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元素和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确保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步骤三:元素分类(15分钟)1. 介绍元素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性质分类和物理性质分类。

2. 通过PPT或黑板上展示元素周期表,并解释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

3. 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方法。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类方法,将元素进行分类,并在黑板上或PPT上记录下来。

5.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步骤四:物质分类(15分钟)1. 介绍物质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

2. 解释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征。

- 纯物质: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具有可变的化学性质。

3. 列举一些常见的纯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特征和分类方法。

4.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判断给定物质是纯物质还是混合物,并解释原因。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周围的物质并进行分类。

元素与物质的的分类+第1课时+参考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的分类+第1课时+参考教案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第一课时。

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安排了“元素与物质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

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物质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在图书馆中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在网页上为什么我们能迅速挑出所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是因为书、信息都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分类且根据类别已经摆放好了。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投影】超市图片、一些碳元素的物质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分类是有依据的,我们也可以称为分类的标准。

【知识回顾】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2.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为固态、气态、液态三态。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引言:元素和物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元素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而物质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了解元素和物质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

本教案将介绍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方法以及相关的例子。

一、元素的分类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等进行分类。

1.按照物性分类1.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如铁、铜和铝等。

2.非金属元素:导电性差,通常是气体或固体,如氧气、碳和硫等。

3. 金属loid元素: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硅和磷等。

2.按照物种分类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元素和无机元素。

1.有机元素:主要包括碳、氢、氧、氮、磷和硫等,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2.无机元素:包括除了有机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如金属元素铁和非金属元素氧等。

二、物质的分类物质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可以通过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按照组成分类1.纯物质: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a.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纯铁、纯铝等。

b.化合物: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2.混合物:由不同元素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物质。

a.均匀混合物:组成均匀,各组成部分难以分辨,如盐水、空气等。

b.非均匀混合物:组成不均匀,各组成部分容易分辨,如沙土、果酱等。

2.按照性质分类1.可溶性物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如食盐等。

2.不溶性物质:不能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如石油等。

3.酸性物质:呈酸性反应的物质,如柠檬汁等。

4.碱性物质:呈碱性反应的物质,如氨水等。

5.中性物质:不呈酸性或碱性反应的物质,如纯水等。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案例,用来对元素和物质的分类进行实际应用。

1. 试举例说明金属、非金属和金属loid元素。

答案:金属元素例如铁、铜;非金属元素例如氧气、碳;金属loid 元素例如硅和磷。

2.化学式H2O代表的是什么物质?是纯物质还是混合物?答案:H2O代表水,它是由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因此是纯物质。

高一化学学纲3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高一化学学纲3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高一年级化学学纲3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知道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

(2)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两个角度来对物质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为研究后面物质的通性建立认知框架。

知道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3)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探究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关系,体验并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他类物质之间反应关系的过程和方法。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学生通过课本第31面的交流研讨、32面的迁移应用小组内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元素都有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这些物质从而构成了该元素的物质家族。

(3)绝大多数元素都可以和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几种相同的元素间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现出不同的化合价。

(4)硫元素:-2价:Na2S(盐)、H2S(酸)0价:S(单质)+4价:Na2SO3(盐)、H2SO3(酸)、SO2(氧化物)+6价:Na2SO4(盐)、H2SO4(酸)、SO3(氧化物)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依据物质分类一般是依据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性质两个方面来进行分类。

按组成分:物质可以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有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酸式盐: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

例如:NaHCO3、NaHSO4盐正盐:酸跟碱完全中和的产物。

例如:Na2CO3、Na2SO4、CuCO3 NH4Cl 碱式盐: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

例如:Cu2(OH)2CO3按性质分:酸可以分为强酸和弱酸、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可溶性碱和难容性碱;盐可以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等等。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第二单元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极其相互联系。

预习导学: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组成的.组成单质:由的纯净物元素化合物:由的纯净物2.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二、物质的分类1.110多种元素为什么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①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 ,且一些单质又有,例:;②一种元素可以与其它元素组成物质-------- ;③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例:;④分子组成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也可形成不同的物质,例:。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3.物质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①根据有无固定组成分为;②根据元素组成分为;③根据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能否导电分为;④根据分散物质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⑤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⑥根据化学键类型,将化合物分为;⑦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

4.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成分分类:混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分:单质、化合物,而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有机物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烃又可以分为烷、烯、炔等;烃的衍生物可分为卤代烃、醇、醛、酮、羧酸等。

总之,根据研究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例题解析:[例1] 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例2] 请利用分类法把下列几种物质进行分类:CaCl2 Ca(NO3)2KNO3K2SO4KCl方法一、钾盐:KNO3、K2SO4、KCl钙盐:CaCl2、Ca(NO3)2方法二、硫酸盐::K2SO4硝酸盐:Ca(NO3)2、KNO3盐酸盐:CaCl2 、KCl三维达标:1.农夫山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水的理化指标。

高中化学第二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

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的应用,为形成元素族奠定基础,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新概念——胶体。

二.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二)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

(三)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重点(一)知识与技能: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教案标题: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和物质的概念;2. 掌握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方法;3. 能够区分不同元素和物质的特征。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2. 元素和物质的示例;3. 实验室用具和化学试剂(可选);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PPT演示文稿引入元素和物质的概念,解释它们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探究(20分钟):1. 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元素和物质的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方法,例如按照颜色、形状、化学性质等分类。

3. 利用实验室用具和化学试剂(如试管、酸碱指示剂等),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方法。

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演示文稿,讲解元素和物质的常见分类方法,如按照化学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半金属等;按照物态分为固体、液体、气体等。

2. 强调不同分类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练习(15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元素和物质分类的理解。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元素和物质分类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学生的疑问。

拓展活动(可选):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元素或物质,深入研究其特性和分类方法,并展示给全班。

2. 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科学博物馆,让学生亲身体验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探究、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元素和物质的概念,并掌握了常见的分类方法。

通过实验和练习,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拓展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和物质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元素的特点和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物质分类的认识,能够运用分类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质。

二、教学内容:1. 元素的概念:介绍元素的概念、特点及其表示方法。

2. 元素周期表: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其应用。

3. 物质的分类: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4. 常见元素及其应用:讲解氧气、氢气、碳、氮、钙等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5. 物质分类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物质,如水、空气、盐等,运用物质分类知识进行解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元素、元素周期表和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

2. 利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分类的原理。

3.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氧气、氢气等气体样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出元素和物质的概念。

2. 讲解元素:介绍元素的概念、特点及其表示方法,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

3. 分析元素周期表:讲解周期和族的划分,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如查找元素、了解元素性质等。

4. 讲解物质分类: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讲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5. 分析常见元素及其应用:讲解氧气、氢气、碳、氮、钙等元素的性质和应用,联系生活实际。

6. 物质分类案例分析:分析水、空气、盐等生活中的物质,运用物质分类知识进行解释。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概念,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分析了常见元素的特点和应用,以及物质分类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认识和理解各种物质。

希望同学们能够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提高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新型材料的研发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

化学初升高衔接课教材8.元素与物质世界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化学初升高衔接课教材8.元素与物质世界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 教学内容: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二. 教学目的1、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

2、掌握物质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其他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3、认识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用胶体知识解释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四. 知识分析(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复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_单质_,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研究讨论:你所认识的物质中哪些含有氧元素?这些物质中氧元素的存在形态?O2、O3、CO2、H2O、H2SO4、NaOH、KClO3等前两种都是游离态,其余都是化合态。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在物质中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

2、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单质也可以形成化合物,如氧元素可以形成单质O2、O3也可以和氢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H2O、H2O2。

在单质中元素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在化合物中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

练一练: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是(C )A. 氢B. 铁C. 碳D. 钠3、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如碳元素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C60,这三种物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相同的多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如:氢、氯、氧三种元素可以形成HClO、HClO3、HClO4等多种化合物。

种类繁多的有机物中多数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正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同,各元素在物质中含量不同,组成的方式不同才形成了如此丰富的物质世界。

练一练: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D )A. 一定是纯净物B. 一定是一种单质C.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4、元素之间化合时,每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只能与另一种或几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结合,元素的这种性质表现为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使学生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让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

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物质分类的实际应用。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物质分类方法的掌握。

物质分类原则的理解。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物质分类的实际应用。

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物质分类的图像和实例。

1.5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分类的概念,讲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讲解元素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元素周期表。

讲解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原则的应用。

总结物质分类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第二章:元素的概念和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记忆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让学生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元素的概念和定义。

元素的特点和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元素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应用。

元素符号的记忆和识别。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的理解。

2.4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授法,讲解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元素的存在和作用。

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像和实例。

2.5 教学步骤引入元素的概念,讲解元素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进行符号的记忆和识别练习。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讲解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元素的存在和作用。

总结元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第三章: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记忆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让学生了解化合物在物质中的存在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化合物的组成和定义。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2.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物质。

二、教学内容1. 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的存在形式:元素以原子、离子、分子等形式存在于物质中。

3.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

4. 纯净物的分类:元素、单质、化合物。

5. 混合物的分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存在形式、物质的分类。

2. 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如何分辨不同类型的物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物质的分类。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空气、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由什么组成。

2. 讲解元素的概念:介绍元素的概念,解释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3. 讲解物质的分类:讲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引导学生分辨不同类型的物质。

4. 讲解纯净物的分类:介绍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纯净物的种类。

5. 讲解混合物的分类:介绍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混合物的种类。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元素与物质分类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的位置及周期律。

2. 物质的变化: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分析变化过程中元素和物质的关系。

七、课堂活动1.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物质,如矿泉水、空气、食盐等,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

八、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理解程度。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教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教案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让学生在学习一些个别物质的基础上,建立有限的元素与大量物质间的关系。

②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2)过程与方法:从C、O、H、Na等简单元素入手,通过拼图组合游戏、“数轴法”、“阶梯法”等新颖教学方法,从抽象到直观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②体会元素与物质的奇妙关系,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以元素为核心认识进一步物质(3)元素观的建立三.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及课件;用纸板做成的代表元素符号及数字的简易磁性拼图;元素周期表四.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五. 教学过程【板书】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导入新课】(展示一盒积木及几种积木组合体)一盒积木能否组合出多种物体?【学生】能【联想质疑】(展示几块类似积木原理的简易磁性拼图)(用硬纸板剪成四个圆形的纸板,分别标上H、O、C、Na代表这四类元素符号,另外小的圆纸板若干张,分别标上数字1、2、3等代表原子个数)我手上有几块代表几种元素的磁性拼图,这些元素可以组合出多少种化学物质?现在请同学们分成4人一组,讨论一下并在下发的表格中尽可能多的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填写下表)元素H、O、C、Na可组合成的常见物质【讨论】(选出一组投影播放学生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化学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考纲点击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或____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同素异形体(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石墨及C60。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示: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如CO和CO2、H2O与H2O2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

即时训练1判断正误(用“√”或“×”填写)。

A.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B.Al、Fe、Cu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Al、Fe、Cu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第二章 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23)必修第

第二章 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23)必修第

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23)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一、教材分析“元素与物质分类”是鲁科版化学(2023)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内容,是学习了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其将初中所学的单一、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体系,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按照物质类别进行分类,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归纳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具体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通过典型物质及其实验,归纳总结了单质、氧化物、碱、盐具有的一般性质,总结了个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用于预测和判断陌生物质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必修一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有单质、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类别的概念,已经掌握一些典型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金属钠的性质。

但学生的知识是单一的,分散且不够系统。

而高中阶段,学生将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而往往是复杂的实际的甚至是陌生的物质,更需要学生掌握一类物质具有的一般性质和陌生物质性质判断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入:请同学们看课本后面有一张元素周期表,只有112种元素,但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世界却是极其丰富的。

这其中,有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也有人类利用化学方法制备的物质。

不过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这极其丰富的物质世界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由112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内在联系。

板书: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问题一P31交流研讨第一题
课件展示不同组学生对该问题的解答
讲述: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即单质,如钠元素形成钠单质,氯元素形成单质氯气。

一种元素可以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即化合物。

化合物种类繁多:有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如氧化钙、氯化氢、甲烷、过氧化钠等;有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硝酸、硫酸、碳酸钙、氢氧化钠等;有四种或四种以上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五水硫酸铜等
板书: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问题二P31交流研讨第二题
课件展示不同组学生对该问题的解答
讲述:元素在物质中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游离态,一种是化合态,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呈现不同的价态。

对于元素的某一价态,总有一定的对应物质。

通过对所对应物质性质的研究,可以清楚的认识处于某一价态的元素的性质;反过来,通过对处于某一价态元素的性质的研究,可以更深刻的把握所对应物质性质。

对于绝大多数元素来说,都能形成单质和化合物,这些物质构成了这种元素的物质家族。

板书:2.元素在物质中有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即单质和化合物
3.对于元素的某一价态,总有一定的对应物质
交流:展示P32图2-1-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你对上图有哪些理解?你能丰富这个图示,进一步展现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吗?
课件:展示不同组学生对图丰富后的内容
问题: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2价、0价、+4价、+6价,你能说出分别含有这些价态元素的常见物质吗?这些物质分别属于哪个类别?画图并表示出含硫元素的物质家族
课件:将各小组同学按教材图2-1-3的模式绘制的硫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图展示,也可以其他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数轴法):
讲述: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物质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新的物质还在不断的被制备出来。

如果能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在分门别类的研究他们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就容易找到有关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根究研究的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问题:尽可能多的列举你所知道的物质,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说明分类依据并绘制简图表示分类结果。

Na、Mg、Al、C、N2、Cl2、O2、P4、S
Na2O、MgO、CaO、Fe2O3、Al2O3、CO2、SO2、SO3、P2O5
HCl、H2SO4、HNO3、H2CO3、CH3COOH、HClO
NaOH、Ca(OH)2、Mg(OH)2、Ba(OH)2、Al(OH)3
Na2SO4、MgCl2、CaCO3、AgNO3、BaSO4
盐酸溶液、硫酸钠溶液、糖水、
课件:请一小组展示他们的简单图标,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订正,教师做简单评价。

板书:二、物质的分类
课件:展示下列物质的分类简图
1.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将物质分为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 MgO CaO 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但有例外:Mn2O7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但有例外:CO、NO、NO2等2.另外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元素的存在形态只有两种:化合态和游离态
B. 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
C. 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物质
D. 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表现的存在形态一定不同
2、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D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3、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D )
A.H2O B.NH3
C.NaH D.H2SO4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一种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
B.单质的种数一定多于元素的种数
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D.只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一种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