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大学英语翻译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创新研究
大学英语翻译数字化 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创 新研究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
数字化教学体系的创新 研究
大学英语翻译数字化 教学体系的实践应用
大学英语翻译数字化教学 体系的前沿动态与趋势
结论与建议
添加章节标题
数字化教学体系的 设计
教学目标:提高学 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培养数字化时代所 需的翻译人才
教学原则:以学生为 中心,注重实践与应 用,充分利用数字化 资源和技术手段
教学内容:英 语翻译理论、 技巧与实践的 结合
教学资源:数 字化教材、在 线课程、多媒 体素材等
教学方法:案 例分析、互动 讨论、在线测 试等
教学评价:过 程评价、结果 评价、学生反 馈等
01
02
03
04
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学效果。
在数字化教学体系的建设 中,应注重教师角色的转 变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数
字化教学能力和素质。
数字化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 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 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以实现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推广。
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提 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加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培 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对 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和反馈
添加 标题
特色: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数字化教学体系 的设计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的 实践与效果
数字化教学资源 库的建设与应用
创新研究的成果 与展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翻译理论实践发展简述与反思
翻译理论实践发展简述与反思作者:黄发洋来源:《商情》2019年第36期【摘要】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国际大融合将翻译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面对不断涌现的前所未见的翻译内容、现象和翻译技术手段,近代本土演变而来的翻译流派和对西方翻译理念的吸收延伸已经显出颓势,难以应对迅猛的时代需求。
本文将立足历史进程,梳理翻译领域发展史和各个阶段理论实践成果,反思当前翻译潜在议题。
批判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于新时期翻译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史; 翻译理论; 实践; 简述; 反思一、中国近代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背景及反思(一)近代主流翻译理论近几十年来,世界大融合成为了主流趋势,国际化潮流不断打破社会、经济、文化的藩篱,让不同种群的人们走得更近,并从这种趋势中受益。
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带入了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导向的历史发展时期。
人类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运用机制的认知已大大加深(刘宓庆:2004)。
但是没有共同的“巴别塔”,语言差异始终是沟通的拦路虎,成为经济文化互通的障碍。
由此语言翻译理论和实践发展工作變得极为重要。
“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马祖毅:1998). 从明清开始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翻译活动,在近代更是翻译人物辈出,颇有硕果,对西方主流翻译理论引进研究也渐入佳境。
(二)翻译史三次发展高潮简述我国翻译活动起源于佛经的译入。
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
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
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句酷批改网的实证研究
015MingShi Jiang Tang 名师讲堂摘 要: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当中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矛盾,抑制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长期以来,外语界一直在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广泛使用,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语料库的发展,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数据;语料库;批改网一、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同样需要其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1]。
”这样的要求既反映了对英语写作能力的需求,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
在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生“听”和“读”的成绩在近年来都有较明显的进步,但写作成绩则少有改善[2]。
这样一个尴尬的现王永志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句酷批改网的实证研究实,恰好反映了目前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中大学英语的课时非常少,很多院校只能开设每周4课时的大学英语课。
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保证听力、阅读等课程的时间,留给写作的时间就少了。
而写作教学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耗时的系统工程,这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其次,目前国内各高校使用的主流大学英语教材中也普遍存在着对写作内容的轻视。
就以很多高校使用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有专门的《读写教程》《视听说教程》和《长篇阅读》,唯独缺少专门的写作教程。
所有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都散布在各个单元的课后练习中,很难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学习,也往往容易被师生忽视。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口译“事后追惩”论析》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口译“事后追惩”论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汉英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方式,其准确性和流畅性对国际交流和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英口译,不仅关注翻译的即时效果,更强调翻译的生态系统和长远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对汉英口译中的“事后追惩”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以生态整体观为指导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译者主体性以及翻译的动态性。
在汉英口译中,生态翻译学关注的是口译过程中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交际意图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一理论认为,口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桥梁。
三、汉英口译中的“事后追惩”现象“事后追惩”是指口译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翻译错误或遗漏,进而引发的追责和惩罚现象。
在汉英口译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事后追惩”是口译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口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不足,同时也为口译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汉英口译“事后追惩”的实践应用(一)译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事后追惩”机制可以促使译者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口译质量。
通过追惩制度,译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口译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在口译过程中更加谨慎、准确地处理语言和文化信息。
(二)口译质量的持续改进“事后追惩”机制可以为口译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对口译过程中的错误和遗漏进行追惩,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口译过程中的问题,为今后的口译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跨文化交流的促进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事后追惩”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追惩机制,可以发现并解决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口译误解和错误,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五、汉英口译“事后追惩”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事后追惩”在汉英口译中具有重要意义,但also it presents sever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首先, 对于“事后追惩”的具体标准和实施细节, 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
现代信息技术对翻译的影响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翻译的影响上海理工大学/武瑞华【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
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网络信息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济的全球化需要千方百计消除影响交流的语言障碍,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语言翻译的新思路、新媒介和新手段。
对翻译工作者来说,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翻译工作者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从而为其更好的翻译提供了帮助。
现代信息技术在翻译中的广泛应用,呼吁翻译界为此做好充分地准备。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翻译 大数据一、前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各国的空间距离似乎变得越来越近,而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却越来越密切,整个地球仿佛缩小成了一个小村庄。
但是地球村的村民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障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一直以来都在尝试各种办法克服语言障碍,有几千年历史的翻译便是这种努力的具体体现。
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人们就开始将计算机应用于语言翻译的探索。
翻译的手段从此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的结合日益紧密,古老的翻译焕发出勃勃生机,正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
以技术作为驱动给翻译带来巨大的变革。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直到现在的工业4.0(Industry 4.0),技术不断得到创新和升级。
我们进入了大数据的新时代。
大数据的涌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企业的运作模式,甚至还引起科学研究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一般意义上,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机器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而网络大数据是指“人、机、物”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彼此交融所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简称网络数据.从一开始的蒸汽动力时代到现在的智能时代,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技术驱动的新时代。
大数据时代翻译新生态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云端漫步———大数据时代翻译新生态的构建”(ycjj20160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辉君,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翻译新生态研究胡辉君陈达陈国庆(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摘要:生态翻译学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其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通过对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发展分析可知,该理论虽然由萌芽到全面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但是,仍然存在着应用研究缺乏创新、实证研究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等问题。
因此,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生态翻译学中,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相关平台,促使生态翻译学理论不断完善,运用不断创新,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大数据生态翻译学新生态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11-02在2015年第五届国际生态学研讨会上,欧洲翻译学会会长Anthony PYM 教授指出,“作为已经意识到西方思维缺陷的欧洲翻译研究协会的代表,我欣然接受生态翻译学这一异质理论、并探索它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区别。
在生态翻译学中我发现了一套非西方的、而且对西方学者很有吸引力的构想。
”Anthony 的言论表明了他对生态翻译学的肯定。
中国拥有丰富的翻译人才,但是在国际翻译界却是长期丧失话语权的,这不能不说是非常遗憾的。
而生态翻译学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这一空缺。
目前,生态翻译学不但有了自己较为完整的话语理论体系,而且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每年都有相关论文在海内外发表,生态翻译学研讨会也连年召开,且尽管生态翻译学肇始于中国,但已开始受到国际翻译界人士的关注。
在大数据飞快发展的今天,网络与计算机技术无疑会为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与渠道,相信生态翻译学会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2013)在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生活与工作等发生的巨大变化中提出大数据是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而不是用随机数据分析来研究问题。
翻译理论与实践
通过众包平台邀请多人对译文进行评估,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评估结果。众包评估可以降低成本,提 高效率,但需要注意评估人员的专业性和质量控制。
提高翻译质量的途径
提高语言能力
加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学习,提高语言水平, 包括词汇、语法、句式和修辞等方面的能力。
掌握翻译技巧
学习和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如增译、减译 、转译、分译等,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
文化传递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文化的传递,尽可能保留 原文的文化特色,同时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 接受度。
03
翻译质量评估标准与方法
翻译质量评估标准介绍
01
02
03
准确性
译文是否准确传达了原文 的含义,包括词汇、语法 、句式和修辞等方面的准 确性。
流畅性
译文是否通顺流畅,符合 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易 于理解和接受。
翻译理论与实践
汇报人:XX
目 录
• 翻译理论概述 • 翻译实践技巧探讨 • 翻译质量评估标准与方法 • 机器翻译技术与应用前景 • 口译实践与技巧分享 • 翻译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本质
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文本转换成另 一种语言中的等效文本的过程,涉及 语言、文化、交际等言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 、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以避免文化 冲突和误解。
使用辅助工具
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机器翻译( MT)工具等辅助工具,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同 时需要注意对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局限性有充 分了解。
04
机器翻译技术与应用前景
机器翻译技术原理简介
翻译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翻译实践中的优劣势分析——以搜狗翻译软件为例
P UBLIC RELATIONS FORUM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翻译实践中的优劣势分析――以搜狗翻译软件为例文/闫旭 赵善青*摘要: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翻译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场景越来越多,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作用和原理,以搜狗翻译为例,对比搜狗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区别,从而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搜狗翻译在英汉互译时展现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具体翻译实践操作中合理的使用方式加以讨论。
关键词:机器辅助翻译;搜狗翻译;英汉翻译;翻译实践引言翻译是一个费时费力的项目,抛开客观因素,翻译人员自身的能力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量倍增,仅靠人工翻译无法满足翻译需求。
如果翻译人员具备使用现代翻译方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翻译流程可能会得到显著改进。
汉语是抽象的、隐喻的和复杂的,而且对语境有很高的要求。
在中文文本中同样的词语应用在不同语境中意思可能截然不同。
英语在这一方面与汉语差异很大,其对语境的要求不高,但是英语中的连词、特殊句式等都需要谨慎使用。
本文在计算机辅助翻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搜狗翻译”机器辅助翻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展现的优劣势加以分析。
一、研究背景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有许多障碍阻碍着交流。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我们需要把未知的语言翻译成我们知道的通用语言。
鉴于非文学类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图书翻译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采用机器辅助翻译技术,也就是更多采用译后编辑来翻译文本。
虽然这种方式产出的译文总体上质量有所提升,但是仍然会因为各种因素,比如源文本的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杜金华等将原因归结为不同语言之间结构转换的复杂性和规则对于语料库的依赖性[1]。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能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合理使用机器辅助翻译,就能更大程度上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翻译是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
翻译工作有时候需要顾及到语言的准确性、风格、语气、意境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融入历史、文化、时代背景等因素,这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转译工作,也需要对文化的理解和诠释,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文化视野和专业技能。
对于翻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这里就作一些探讨。
一、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翻译理论是对翻译活动进行科学深入地探究和总结,旨在指导和改进翻译实践。
现代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对于翻译人员来说,不仅仅是单纯地把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而是需要具备文化素养和交际技巧,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理解信息。
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分为功能翻译理论、文化翻译理论、语用翻译理论等,不同的理论强调了不同的翻译重点。
例如,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达到功能目标,即“译文必须达成与译前文本相同或相近的交际效果”,因此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度;文化翻译理论则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翻译应该注重文化的传递和表现;语用翻译理论则关注的是翻译的语用效果和交际目的,强调按照社交规则、语境、交际目的、语用关系等实现译文的目的。
不同理论都有其优劣之处,对于翻译人员而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任务需求,选用合适的翻译理论开展工作。
二、翻译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翻译实践中,适用不同的翻译理论,处理起来的任务和情境会有所不同。
例如,想象一位翻译人员在为游戏翻译进行工作时,他需要把游戏中的角色名、物品名、场景描述等信息全部翻译为目标语言,这个时候考虑到游戏文化的特殊性,可以采用文化翻译理论。
在使用文化翻译理论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理解源文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思想,根据本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文化信息进行选择、替换、调整等,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和精神内涵。
近二十年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翻译研究述评
近二十年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翻译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变化和发展也日新月异。
汉语政治新词新语作为汉语语言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新动态、新趋势。
这些新词新语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交流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翻译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外交流的增多,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翻译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来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将对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进行概述,然后介绍翻译研究的主要方法、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最后对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和总结,以期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新词新语概述近二十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汉语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新语。
这些新词新语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也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新词新语的出现,使得汉语的词汇更加丰富,语言表达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新词新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旧词新义,即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含义另一类是新词新造,即创造出全新的词汇来表达新的概念或事物。
这些新词新语在政治领域尤为突出,如“反腐倡廉”、“一带一路”、“全面深化改革”等,这些词汇不仅成为了政治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语。
新词新语的出现,对于翻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这些词汇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背后的语境和含义,避免产生误解或歧义。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语言知识,以适应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
近二十年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出现是社会变革和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这些新词新语,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大数据下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
大数据下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我对于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的回答。
一、生态翻译学的概念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翻译与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相结合,探索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翻译的方式传递生态信息,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大数据在生态翻译学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更加便捷和高效,为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态信息和环境政策,进而比较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环保观念和实践,为生态翻译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和参考。
三、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者和研究成果。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朱建平教授和王宏福教授等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翻
译学的研究,探索了生态翻译的概念、方法和实践,并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同时,也有一些生态翻译学的翻译实践和案例研究,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的英译等。
总体来说,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还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时也需要更加广泛的跨学科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推动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探索英语专业翻译与教学实践:一条不断发展之路
探索英语专业翻译与教学实践:一条不断发展之路一、引言英语专业的翻译与教学实践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它超越了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深入到文化洞察和思维锻炼的层面。
然而,当前的教学环境正遭遇多重挑战:如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匹配日新月异的知识体系,怎样融合现代科技以提升教学效率,设定何种评估标准来公正评价学生的能力,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创新思维,深化跨文化交流,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对这些挑战,无疑将有助于提高翻译教学质量,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需求,培养出能应对未来世界的英语专业人才。
1.1 英语专业翻译与教学实践的意义翻译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语言转换训练,它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洞察和思维碰撞的平台。
通过英语专业的翻译学习,学生们不仅习得双语技能,更能跨越文化界限,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一过程激发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多元化的信息时,能精准解析,有效传达,无论是文学作品的情感韵味,还是科技文献的专业术语,都能游刃有余地进行处理。
翻译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翻译任务中得到检验和巩固,这种体验式学习模式使他们能够将理论迅速转化为实践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
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也提高了他们在全球化的环境中竞争和合作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1.2 当前英语翻译教学的挑战与问题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英语翻译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面对语言的瞬息万变和多元特性,教师需持续更新教学素材,确保教育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
同时,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如何巧妙地整合机器翻译等技术进课堂,既是个创新课题,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
此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再者,建立统一且公正的翻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确保教学目标与实际需求的契合至关重要。
最后,鉴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深化跨文化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翻译理论与实践典论文的写作与评析
翻译理论与实践典论文的写作与评析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是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交流的重要手段。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翻译活动对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明的保存、社会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翻译.从古罗马帝国到现代欧洲共同体,从基督教的传播到佛教的弘扬,离开翻译人员的努力都是难以想象的D虽然翻译活动无论在中国或西方都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研究活动也一直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翻译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翻译以及译者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髙,翻译在一般人眼里只是一门技能,译者只是译匠而已。
相对于原文以及原文作者,译者只不过是“仆人”、“媒人”、“舌人”以及“不忠的美人”而已9翻译不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它集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信息学等学科特点于一身,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巳经拥有了一套自己的抽象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
尽管把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进行认真的研究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翻译学如今已成为一个公认的•92 ■英语专业毕此论文写作教程学术名词,译学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并在国内、国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它还有许多基础研究工作等待着翻译爱好者和翻译研究者认真去做^在翻译领域可供研究探索的课题非常多。
大体说来,英语专业学生可从以下几个论题着手进行翻译方面的论文写作。
1.翻译的基本间題:翻译的定义和性质关于“什么是翻译”存在许多回答。
例如,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J.C.Catford.曾经说过:“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的文本来替代另一种语言的文本的过程”(19G5: 20)。
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则认为:“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文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1982;12)。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思维、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活动。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分析其如何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有效沟通。
本文将简要介绍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阐述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及其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结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特点,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化翻译理论研究、提高翻译实践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翻译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二、语用翻译理论概述语用翻译理论是一种将语用学原理应用于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科学,它关注语言交际中的意义、意图、行为和社会文化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语用翻译理论强调译者不仅要传递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要关注原文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期待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语用翻译理论的核心在于对原文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包括语言层面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以及非语言层面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
译者需要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指导翻译实践。
通过这些理论,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以及原文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功能。
在语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
译者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读者的期待和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
这种调整可能包括词汇的选择、句式的变换、文化信息的增补或省略等。
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译者主体性的动态变化趋势
第5 0卷第 3期 2 0 1 7年 5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 学社会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J i a n g x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性 变化的动态趋势 , 以期抛砖 引玉 , 为“ 大数据” 背景下的翻译理论和 实践 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探 索 。
关键 词 : “ 大数 据” 时代 ; 译者主体性 ; 动态变化趋势 中圈分类号 : H3 1 5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0— 5 7 9 ( 2 0 1 7 ) 0 3— 0 1 3 4—0 5
i t e s , 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 a t t e mp t s t o a n ly a z e i t s i n t e r n a l l o g i c a n d r e g u l a r i t y i n t h e d y n a mi c v a r i a t i o n a n d
t h e c a u s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B i g D a t a E r a a n d t r a n s l a t o r ’ 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w h i c h w i l l b e r e v e a l e d
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网络流行语翻译及文化差异研究
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网络流行语翻译及文化差异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网络流行语翻译及文化差异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正文部分包括纽马克翻译理论简介、网络流行语研究、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网络流行语翻译中的应用以及文化差异与网络流行语翻译的挑战。
结论部分总结了纽马克翻译理论对网络流行语翻译的启示、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流行语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纽马克翻译理论、网络流行语、文化差异、研究、挑战、应用、启示、重要性、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并迅速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沟通方式。
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存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语义的失真、文化差异的影响等。
研究网络流行语翻译及文化差异成为当前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
1.2 相关概念解释在研究网络流行语翻译及文化差异方面,首先需要明确一些相关概念。
网络流行语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传播并被用户频繁使用的词汇或短语。
这些流行语通常具有时代特征和网络普遍性,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多样,包括社交媒体、论坛、聊天应用等,其使用范围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用户。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而在网络流行语翻译中,除了要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外,还需要考虑其在目标语言环境下的流行程度和适应性。
网络流行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翻译的过程,更是对网络文化、社会现象和传播方式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间在价值观念、习俗习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词语、短语或句子的意义发生偏差,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特定文化背景和语境加以理解和处理,以确保翻译结果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32.计算机辅助翻译
*
翻译理论与实践
5. References
Bowker, Lynne(2002).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p.4. Chan, Sin-wai(2004). 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38. Clark, Robert(1994).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The State of the Art.” Cay Dollerup and Annette Lindegaard, eds.,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2: Insights, Aims, Vision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p.301-308. Garcia, I., 2009, Beyond Translation Memory: Computers and the Professional Translator[J].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12): 199-214. Gordon, Ian(1996). “Letting the CAT out of the Bag-Or Was It MT?” Aslib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ranslating and the Computer 18. London: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utchins, W. John(1999).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Computer-based Translation.” Proceedings of MT Summit-VII, Singapore. Quah, Chiew Kin(2006).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 Hampshir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p.6-14. Xu, Bin, 2010. CAT: Teaching and Course Offering.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4), 45-49. Zhang, Zheng(2010).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160.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CATT)在大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海外文摘 75海外文摘 OVERSEAS DIGEST 总第850期 2021年第9期Total of 850No.9,2021高等教育 HIGHER EDUCATION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CATT)在大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严浩(长江师范学院大学 外语教学科研部,重庆 408100)摘要:巨大的翻译任务量、内容专业化程度高、交稿日期缩短、质量保证要求高,使得传统的翻译方式,已经无法应对翻译市场的需求。
于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CAT)应运而生,凸显出强大的产业生产力。
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对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一步思考,从其记忆库和术语库两个部分帮助我们避免传统翻译课堂的弊端,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教学;术语库;记忆库中图分类号:G642;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9-0075-020引言自1978年以来,关于与现代技术相关的翻译教学论文在我国数量逐年递增,其中涉及CAT 技术、机器翻译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及语料库等主题[1]。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电子计算机被研发成功,美国科学家韦弗就提出了使用计算机进行翻译的构想。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机器翻译根本无法对两种语言的翻译,译本内容质量较差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机器翻译进入了萧条阶段。
直到90年代左右,随着语料库的出现,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我国也是在近十几年才开始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研究。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的翻译院系正式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丰富学生在翻译技巧、方法和文本类型的经验,希望帮助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秋季学期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课程(CAT),至今在软硬件设施和课程设置方面均领先于其他高校。
课程设置上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历史、原理,广义和狭义的翻译工具,术语和术语库等[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时代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班级:14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作者:张琦学号:81420379摘要:此篇文献综经过查阅大量文章,总结了翻译理论与实践之现状与大数据时代对翻译理论与实践之影响。
对于前者,即翻译理论与实践之现状,又包括当下翻译理论与实践现状:翻译理论与实践之关系;对于理论方面的现状包括翻译标准,翻译原则方面,以及翻译家翻译法之研究;而实践方面包括对翻译教学等方面研究。
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渐渐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包括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影响。
本文献综述通过此种分类方式,可以有效的探讨翻译理论与实践受大数据时代的影响。
、关键字:翻译理论;实践;现状;大数据时代;影响近年来对于翻译的研究从理论到对实践方面的研究。
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翻译理论与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也从传统信息受限单一的状态到数据信息共享状态,进而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大数据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本人查阅中国知网等网站,万方数据等网站,发现涉及此的文献不在少数。
本文献综述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开始探讨,将其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分别进行探究。
对于理论方面又继续细分,包括对翻译规则与翻译标准现状之探讨,以及对当代翻译家的翻译法与翻译特色的介绍;对于实践方面,本人从对翻译教学等方面介绍其现状。
而后,引入大数据时代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也从对其理论与实践方面开始分析。
对于所查阅之文献,本人对其进行归纳整理,认为对大数据时代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之前,翻译理论与实践存在于闭塞状态,我们对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也比较狭隘。
本文将从对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现状进行介绍。
先介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然后对于理论部分,包括对翻译的标准、规则等方面的介绍;对于实践部分,包括对教学等方面的介绍。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邓江雪:《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本文献论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现状,进而分析了霍姆斯的译学构想,霍姆斯把翻译研究划分为三个分支:描述翻译研究、理论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
作者引用了庄智象(2007:83)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一种互动关系,互为依存,互为发展,互为促进和互为丰富”。
进而作者阐述了翻译中最常见的现象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作者在探讨现在出现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的原因,引用了穆雷教授(2004)的观点“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经验”。
作者认为对于一些言论说“翻译理论无用”,认为持有此观点的人是对翻译理论的认识熟悉程度不够,从而无法将理论应用与实践。
然而,对于作者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有些人对理论的应用并不多,或者不强调理论,并不是说明他们没有很好的掌握理论。
就如同作者本人认为,翻译理论源于翻译实践,翻译大家许渊冲曾经说过,“关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我认为实践是第一位的,理论是第二位的;在理论和实践有矛盾的时候,应该改变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
……文学翻译理论如果没有实践证明,那只是空头理论,根据我60年的经验,我认为空论没有什么值。
”作者更侧重于翻译理论的作用,却忽视了理论源于实践,对于翻译大家,他们的实践经验非常之充足,对于理论的应用在他们无意识之中,而在翻译过程中他们也归纳总结翻译法,所以作者偏重于理论对于翻译实际的应用有所忽视。
2、王金岳:《当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尴尬境地——不离不弃抑或分道扬镳》本文作者结合中国译者当下对应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观点进行了总结,认为,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处于尴尬境地,可以将不同人的观点分为四种类型:实践优先型,认为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但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理论与实践并重型,即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论优先型,即理论可以不指导实践,甚至无须指导实践,翻译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怎么译”的问题,理论的作用在于提高认知能力,强调学术价值的提升和理论创新;理论无用型,即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理论对实践没有指导作用1。
1.详见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42进而分析了几个代表人物,比如翻译家许渊冲属于实践优先型,他说过:“关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我认为实践是第一位的,理论是第二位的;在理论和实践有矛盾的时候,应该改变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
……文学翻译理论如果没有实践证明,那只是空头理论,根据我60年的经验,我认为空论没有什么价值。
”2第二种类型,也即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型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金隄。
他说理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者辜正坤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直指翻译实践。
辜教授提出玄翻译学,以翻译实践展开。
王宏印也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且更加注重传统翻译理论的挖掘。
王宏印认为中国传统翻译缺点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拉得不够大”。
“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翻译是必须有理论指导的。
关键是找准切入点。
找准了切入点,理论与实践就可以自然地结合起来,翻译无理论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林克难,2003:4)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者应是主流。
“一般从事实际翻译工作的人,往往有重实践理论的倾向。
3对于翻译大家的观点,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本人比较认同的是林克难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相互应当结合在一起,而非空谈理论不实践,也不应该只是实践而失去理论指导。
理论现状1、陈香美,岳峰:《国内近35念翻译标准研究综述(1979-2013)》本文集结了不同时代翻译标准变迁。
包括19世纪20年代,又包括前人理论论述,其中翻译家丰华瞻(1979)、许渊冲(1981)、宋广友(1989)、陈全明(1997)、艾群(1982)讨论了那个时代翻译家的翻译标准;劳陇(1980)论证了鲁迅翻译标准——“准确”和“通顺”之间的辩证关系;晨曦(1984)研究了郁达夫的翻译观;杨健民(1986)探究茅盾提出的翻译标准。
第二阶段包括20世纪初,即2000-2007年期间,作者归纳这个阶段主要是2详见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423详见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42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
其中包括对前人翻译标准概述、翻译学与翻译标准、翻译标准的运用、涉及翻译标准的作品评述、口译标准、翻译标准创新,其中包括来我们学校讲座的王寅(2000)、我们学校出去的司显柱(2005)二者从语义学理论和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标准;蒋跃(2007)从解构主义角度对翻译观进行解读;王心洁、王琼(2007)从诠释学角度对翻译标准进行探索。
第三阶段从2008-2013年开始,作者介绍了翻译标准的理论论述、翻译学与翻译标准、翻译标准的运用等,作者归纳这个时期翻译标准更侧重于解决具体语类语境的翻译标准问题,并对不同翻译标准之下的翻译技巧作了探讨。
最后总结我国近年翻译标准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理论梳理和沉淀、理论深入发展和多元化运用发展。
翻译亦受时代影响,不同时代翻译不同。
从总体上看,作者认为我国的翻译标准研究在过去的35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至今仍没有系统化的理论框架。
整篇文章主要在于简述不同时代翻译家的翻译标准,翻译本无定法。
个人认为一贯以翻译标准来决定如何翻,只会到达四不像的境地。
2、张婷婷:《论翻译标准——目的论》20 世纪 70 年代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提出并不断发展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打破传统翻译理论研究的局限,将目的论植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
在目的论的定义中,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文字形式,而是为另一文化的受众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目标文本。
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项具有目的的交际活动,目的是翻译中的决定性标准。
翻译结果是否实现翻译目的,以及实现程度如何则受多种因素制约。
核心代表人物弗美尔提出“目的论”,并指出翻译目的由委托赋予,翻译目的是由委托决定的目标或意图。
充分考虑委托方的目标或意图才能实现充分翻译。
在翻译工作开始之前,译者应该充分了解翻译活动中各个参与者的目的,从而建立一个目的体系,使之贯穿并指导整个翻译实践活动。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形成为翻译标准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使得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开始利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研究和探索对翻译标准。
目的充分性标准通过研究翻译过程的目的性以及翻译活动中各个参与者的不同情况与需求,从更加全面的层次上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的进行,对翻译进行卓有成效的评估。
在目的充分性标准的指导下,译者需要在翻译活动进行之前建立翻译标准体系,即衡量翻译活动中的参与者的不同目的与需求,整合所有因素,译者做出适合的翻译策略指导翻译实践。
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和委托方、原文生产者、译者、译文接受者都会对某一翻译活动产生影响,翻译是否达到目的充分性的标准取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否充分考虑到各方的需求和目的。
目的充分性标准将翻译从传统理念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传统的将译文与原文对照而评价翻译质量的状态。
目的充分性标准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完善翻译标准,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3、李红满:《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
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
与其他人文科学领域一样,翻译理论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解构主义的侵入欧美国家现已有许多翻译理论家将解构主义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准确”、“原文至上”等重要原则都提出质疑和挑战,形成独具特色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awrenceVenuti)1992年编撰的翻译论文集《重新思考翻译》 (Rethinking Translation)就大量涉及到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而另一位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Edwin Gentzler)在他1993年的新著《当代翻译理论》(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中专辟一章,用很大的篇幅探讨解构主义思想的实质与内涵及其对翻译研究的意义。
如今,翻译理论研究的解构学派在欧美国家已悄然形成,其主要代表人物除德里达外,还有罗·德曼(Paul de Man)和欧阳桢Eugene Eoyang)等。
解构学派否定原文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消解原作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权威性,废除作者与译者、原文(作)与译文(作)之分,宣称译者是创造主体,译文语言是新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