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晨读对韵说课讲解
晨读对韵九教案
![晨读对韵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0a0d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2.png)
晨读对韵九教案教案标题:晨读对韵九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晨读对韵九教案的设计,培养学生对韵的敏感性和韵律感。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晨读对韵九教案中的韵律和韵脚。
2.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晨读对韵九教案中的诗句,注意把握语调和节奏。
3.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分析晨读对韵九教案中的诗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晨读对韵九教案的诗句材料。
2. 录音设备或播放器。
3.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晨读对韵九教案的背景和重要性,解释对韵的概念和作用。
2. 教师播放或朗读一段对韵的诗句,引发学生对韵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15分钟):1. 教师将晨读对韵九教案的诗句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并标记韵脚。
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标记的韵脚,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特点。
3.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韵脚的作用和影响。
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晨读对韵九教案的诗句进行朗读。
2.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朗读的语调、节奏和韵律。
3. 学生逐个展示朗读成果,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拓展(10分钟):1. 教师播放或朗读其他经典的对韵诗句,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不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诗句的韵脚和韵律特点,讨论它们给人的感觉和印象。
3.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晨读对韵九教案的学习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晨读对韵九教案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韵律和韵脚的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水平。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晨读对韵九教案中的韵律和韵脚,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对韵歌说课稿第一课时
![对韵歌说课稿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3de374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c.png)
对韵歌说课稿第一课时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上的第一节课——对韵歌说课进行讲解。
对韵歌说课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如何进行对韵歌说课。
一、课前准备在进行对韵歌说课之前,老师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准备好课件,课件的内容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
其次,老师要提前选择好适合学生的对韵歌曲,尽量让歌曲旋律简单易懂,对韵较为明显,同时也要注意歌曲的教育意义和正面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进行对韵歌说课之前,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故事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跟对韵有关的趣事,在互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对韵的美妙和可爱。
三、学习对韵歌诀在对韵歌说课的时间里,老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对韵的基本概念,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对韵。
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听一首带有对韵的歌曲,并分析歌词中的对韵单词,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对韵歌曲。
随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对韵歌诀,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对韵歌曲。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用“清简淡雅,词汇单一”的歌诀来制作对韵歌曲,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对韵创作。
四、巩固知识在学习完对韵歌说课之后,老师需要进行一定的巩固,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对韵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对韵歌曲的技能。
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对韵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韵的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给定的单词中选择并组成对韵单词,或者让学生尝试制作自己的对韵歌曲。
总之,对韵歌说课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进行对韵歌说课之前,老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对韵歌诀,并进行一定的巩固,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对韵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对韵歌曲的技能。
通过对韵歌说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晨读对韵歌完整篇教案中班
![晨读对韵歌完整篇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40ced0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9.png)
晨读对韵歌完整篇教案中班晨读对韵歌,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方式,它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又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中班阶段,晨读对韵歌教案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3.通过晨读对韵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4.通过对韵歌的学习,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内容。
1.经典诗歌选材,如《咏鹅》、《静夜思》等;2.诗歌朗诵技巧的学习,如语调、停顿、节奏等;3.诗歌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4.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晨读对韵歌的时间安排,每天早晨,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对韵歌的学习,让学生在清晨的阳光中感受诗歌的美好。
2.经典诗歌的选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经典诗歌,如《咏鹅》、《静夜思》等,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诗歌朗诵技巧的学习,通过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习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如语调、停顿、节奏等,让他们在朗诵中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诗歌欣赏和分析,在朗诵完诗歌后,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诗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5.诗歌创作,在学习了一些经典诗歌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让他们在创作中体会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式。
1.情境教学,利用清晨的阳光和自然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好。
2.师生互动,老师可以通过朗诵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让他们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对韵歌》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对韵歌》优质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82f284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2.png)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识字,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对韵歌》,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课题吧!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5 对韵歌)
2.认识生字“对”。
教师过渡:课题中有一个生字,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把它找出来并大声地拼读。(指名拼读,其他学生跟读)
老师点拨:借助课件中图片,引导学生给“对”组词:一对朋友、对联。
②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雨,教师借助课件中图片进行总结补充:毛毛雨、大雨、雷雨、暴雨。
③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雨”组成的词语。
(2)学习“风”字。
①小组开火车,说说和风有关的词语,看看哪个组的小火车开得最快!
②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借助课件中图片进行总结补充:微风、狂风、东风、西风。
③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风”组成的词语。
3.齐读第二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花、树是植物;鸟、虫是动物。
4.多元识字,学习“花”“鸟”“虫”。
(1)学习“花”字。
①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什么花?
教师借助课件补充总结:玫瑰花、荷花、桂花、菊花、牡丹花、梨花、梅花、迎春花。
②教师借助课件中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花”的组成:花瓣、花蕊。
课 题
识字5 对韵歌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对韵歌》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音韵节奏,提升对语文的兴趣。借助听读、对读、拍手读和做动作读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会认7个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五个独体字,两个合体字,独体字的字形识记,利用“找朋友”的游戏来辨别识记;“鸟、虫”可以用象形字的方法识记。合体字字形的识记,例如,“对”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花”可以采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直观感受识记。会写3个生字,重点写好 “虫、云、山”,会写“提、撇折和竖折”3个新笔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对韵歌说课稿
![对韵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659174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e.png)
对韵歌说课稿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对韵歌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而著称。
对韵歌的创作不仅要求诗人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需要对音韵学有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对韵歌的讲解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美和对仗技巧。
以下是对韵歌说课稿的正文内容。
首先,对韵歌的定义是诗歌中的一种,它以对仗和押韵为主要特征。
对韵歌的创作要求诗人在每句诗中使用对仗的词语,同时在句末押韵,使得整首诗歌在音韵上呈现出一种对称和谐之美。
其次,对韵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歌谣,随着诗歌的发展,对韵歌逐渐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一种诗歌形式。
在唐代,对韵歌达到了鼎盛时期,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都有对韵歌的佳作。
接着,对韵歌的创作技巧主要包括对仗和押韵两个方面。
对仗要求诗人在诗句中使用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形成一种对称的美感。
押韵则要求诗句的最后一个字在音韵上要相互呼应,形成一种音乐性的节奏。
此外,对韵歌的主题内容多样,可以是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也可以是表达哲理思考。
通过对韵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最后,对韵歌的教学可以通过朗读、分析和创作三个环节来进行。
在朗读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在分析环节,教师可以详细讲解对韵歌的对仗技巧和押韵规则;在创作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对韵歌,以此来加深对诗歌韵律美的理解。
通过对韵歌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够培养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对韵歌的教学是古代文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晨读对韵说课讲解
![(参考)晨读对韵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c061ab1910ef12d2af9e7d1.png)
(参考)晨读对韵晨读对韵麻韵(a)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支五支花。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谨慎对浮夸,苹果脸,葡萄牙,异卉对奇葩。
知音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波韵 (o)繁对简,少对多,蔓草对松萝。
珊瑚对玛瑙,河蚌对田螺。
星妩媚,月婆娑,曲径对斜坡。
黄莺歌婉转,绿柳舞婀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弦对管,鼓对锣,淅沥对滂沱。
观光对借鉴,浊浪对清波。
须奋斗,莫蹉跎,北海对东坡。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气似长虹贯玉宇,心如皓月映澄波。
歌韵 (e)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
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
小夜曲,大风歌,潋滟对嵯峨。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勤对懒,俭对奢,琐碎对繁苛。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行踽踽,笑呵呵,欣赏对吟哦。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生有光辉昭日月,死留正气壮山河。
支韵(-i)庭对院,井对池,落絮对游丝。
飞禽对走兽,骏马对雄师。
三国志,七步诗,错落对参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行对止,善对慈,本性对天资。
粗心对大胆,益友对良师。
孙行者,祖冲之,鲁迅对徐迟。
笔扫龙蛇字,胸藏锦绣词。
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真情不悔痴。
齐韵(i)河对海,涧对溪,远近对高近。
奇珍对异宝,琥珀对琉璃。
桃灼灼,柳依依,龙眼对马蹄。
掬水月在手,拈花香满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来对往,密对稀,来日对往昔。
眼明对手快,心旷对神怡。
千里马,五更鸡,暮蔼对晨曦。
高谈惊左右,博学贯中西。
天上月悬千古镜,池中星照一盘棋。
微韵(ei ui)宽对窄,显对微,闪电对鸣雷。
天南对海北,红瘦对绿肥。
潮涨落,月盈亏,暮色对朝晖。
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
穿花蛱碟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偏对正,眼对眉,欣喜对伤悲。
《对韵歌》(说课稿)
![《对韵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7e620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e.png)
在今天的《对韵歌》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对仗和韵律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对仗现象,如广告词、儿歌等,学生们对这一语言特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
首先,对韵词汇的掌握程度。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对韵歌》,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对韵词汇的运用,设计更多具有操作性的练习,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掌握这一知识点。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很高,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伴交流。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有些问题设置不够明确,导致学生们的讨论稍显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问题设计,使讨论更加具有针对性。
此外,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如举例、对比、图解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对仗关系。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部分同学仍然觉得这一部分内容较难。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对仗游戏、创作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难点。
-韵律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感受韵律的美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对韵词汇的运用:学生的一大难点。
举例解释:在对仗关系理解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图解法,将山青与水秀的对应关系以图片形式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对仗的规律。在韵律感培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对韵歌的节奏和韵律。在对韵词汇运用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填空或改写句子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对仗技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对韵歌的基本概念。对韵歌是一种利用词语的押韵和对应关系创作的诗歌形式。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年级上5《对韵歌》说课稿
![一年级上5《对韵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0f681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5.png)
一年级上5《对韵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第五课《对韵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对韵歌》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
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
全文共3 句,句式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第五课,在前几课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学习《对韵歌》,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同时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汉语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识字的起始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对韵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于对仗、押韵等文学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多悟,逐步体会对韵歌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对、云、雨、风、花、鸟、虫”7 个生字,会写“虫、云、山”3 个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对韵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节奏明快”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对韵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 7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对韵歌的特点,感受汉语的韵律之美。
《对韵歌》精品说课稿1
![《对韵歌》精品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1bf301a3767f5acfa0c7cdd7.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识字5对韵歌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对韵歌》人教部编版《对韵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韵歌》共3句。
第一、耳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
第三句是双字对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字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3个笔画。
教学难点:感受音韵之美,喜爱对韵歌。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视频《声律启蒙》。
小朋友们要仔细听,比一比谁记住的歌词多!2.刚才这首歌的名字叫《声律启蒙》,它是古代的学者将一些有联系的事物、故事、景物等等写在一起编给小朋友们读的书,也可以称为是古代小朋友的儿歌。
3.谁来说一说,你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4.所以它又叫“对韵”。
5.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念“对韵歌”。
【设计意图】《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罗万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用儿歌视频导入,通过情境的渲染,是孩子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且明白“对韵”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性,增加学生对此类启蒙读物的喜爱。
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的可真好!有没有不认识的字,需要老师帮忙的?3.出示生字卡片(1)开火车读。
(2)打乱顺序读。
(3)强调:“花”和“风”,个别学生会出现“h,f”不分的情况,注意发音位置。
“虫”翘舌音,注意正音。
4.交流记字方法(1)数笔画:虫、云、鸟(2)上下结构:花(3)左右结构:对(4)找朋友:花朵、小花、花园;白云、云彩、云朵;大风、春风、寒风、风车;雨滴、下雨、雨丝;虫子、昆虫、毛毛虫5.拍手读,本文节奏性强,适合学生同桌之间打花巴掌读文。
最新(参考)晨读对韵
![最新(参考)晨读对韵](https://img.taocdn.com/s3/m/af1a7861580216fc700afdf2.png)
晨读对韵1麻韵(a)2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34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5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支五支花。
6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谨慎对浮夸,7苹果脸,葡萄牙,异卉对奇葩。
知音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9波韵 (o)10繁对简,少对多,蔓草对松萝。
珊瑚对玛瑙,河蚌对田螺。
星妩媚,月婆娑,曲径对斜坡。
黄莺歌婉转,绿柳舞婀娜。
111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3弦对管,鼓对锣,淅沥对滂沱。
观光对借鉴,浊浪对清波。
须奋斗,莫蹉跎,北海对东坡。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1415气似长虹贯玉宇,心如皓月映澄波。
16歌韵 (e)17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
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
18小夜曲,大风歌,潋滟对嵯峨。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
1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0勤对懒,俭对奢,琐碎对繁苛。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21行踽踽,笑呵呵,欣赏对吟哦。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22生有光辉昭日月,死留正气壮山河。
23支韵(-i)24庭对院,井对池,落絮对游丝。
飞禽对走兽,骏马对雄师。
25三国志,七步诗,错落对参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6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27行对止,善对慈,本性对天资。
粗心对大胆,益友对良师。
28孙行者,祖冲之,鲁迅对徐迟。
笔扫龙蛇字,胸藏锦绣词。
29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真情不悔痴。
齐韵(i)3031河对海,涧对溪,远近对高近。
奇珍对异宝,琥珀对琉璃。
32桃灼灼,柳依依,龙眼对马蹄。
掬水月在手,拈花香满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334来对往,密对稀,来日对往昔。
眼明对手快,心旷对神怡。
35千里马,五更鸡,暮蔼对晨曦。
高谈惊左右,博学贯中西。
36天上月悬千古镜,池中星照一盘棋。
37微韵(ei ui)38宽对窄,显对微,闪电对鸣雷。
天南对海北,红瘦对绿肥。
三年级《晨读对韵》教案
![三年级《晨读对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6202a8c1c708a1284a4486.png)
三年级《晨读对韵》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对对子这一形式。
2、初步了解大意,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新书——《晨读对韵》。
(板书)2、说说看着书名你就知道了什么?晨读:表明诵读的时间是清晨。
对韵:表示内容是对对子。
3、今后,我们将在每天的早读课进行《晨读对韵》。
4、结合上学期的对联介绍对对子。
5、介绍作者: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
汉族,浙江金华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晨读对韵》以李渔的《笠翁对韵》为基础创作而成。
二、初读韵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页。
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2、检查自读效果:指名分颜色读、开火车读、同桌配合读、齐读……3,借助注释理解句子含义,指名说说。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交流,实在不明白老师讲解。
重点: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的左右,参星和商星这两颗明亮的星星好像在夜空的西东比赛。
)三、感知属对特点:天文对:天对地、雨对风、雷对雾、牛女二星对参商两曜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四、熟读成诵:自由朗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
指名背诵,同桌边拍手边背诵。
五、拓展训练:天文对:寒对(暑),夜对(晨),白昼对(黄昏),落日对(流霞),反义词对:上对(下)高对(低)失败对(成功)高大对(渺小)学生出题,另一个学生答。
晨读对韵讲解学习
![晨读对韵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a0062ab86294dd88d1d26b2c.png)
晨读对韵(二十四) 中对外,圣对贤,举止对观瞻。 枝繁对叶茂,规矩对方圆。 水月寺,山海关。 雨幕对云烟。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少年说剑气横斗,长夜读书声满天。
晨读对韵(二十五) 寒对暑,夜对晨,白昼对黄昏。 山明对水秀, 虎啸对龙吟。 沧海月,碧天云, 沙漠对森林。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晨读对韵(二十) 荣对辱,喜对忧,皓齿对明眸。 天文对地理,玉宇对琼楼。 山寂寂,水悠悠。 四海对九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晨读对韵(二十一) 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 春分对夏至,水远对山遥。 风飒飒,雨潇潇。 麦穗对禾苗。 青鱼潜绿水,白鹤上碧霄。 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
晨读对韵(六)
勤对懒,俭对奢。琐碎对繁苛。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行踽踽,笑呵呵。 欣赏对吟哦。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生有光辉照日月,死留正气壮山河。
晨读对韵(七)
庭对院,井对池,落絮对游丝。 飞禽对走兽,骏马对雄狮。 三国志,七步诗。 错落对参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晨读对韵(四)
弦对管,鼓对锣,守卫对巡逻。 观光对借鉴,视察对观摩。 须奋斗,莫蹉跎。 北海对东坡。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气似长虹贯玉宇,心如皓月映澄波。
晨读对韵(五)
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 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 小夜曲,大风歌。 潋滟对嵯峨。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晨读对韵(三十二) 仁对义,塞对通,卓越对平庸。 高歌对痛饮,慷慨对从容。 三尺剑,六钧弓。 湖北对山东。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
《对韵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对韵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626382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2.png)
《对韵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对韵歌》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对韵歌》共3句。
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
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漂亮景色。
所以本教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让学生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索汉字的兴趣,寻觅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简笔划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在家长的匡助下搜集简单的对子或者春联。
2.搜集生活中的对子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古代文人都喜欢吟诗作对(播放古代几个秀才对对子的视频),同学们搜集到了哪些对子?下面我们共同分享几副同学们搜集的对子。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成果)2.导入:咱们班的小朋友搜集到的对子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得到表扬,课前让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对子资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学单字对,识记生字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韵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再读一读,读不许的字请教同桌或者老师。
3.指生读韵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
个别读、齐读。
(3)启示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雨”“风”“花”“鸟”“虫”。
(1)出示一组简笔划(大屏幕展示简笔划:图上有云、雨、风、花、鸟、虫、雪、树),引导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对应文中的哪一句,有艰难的学生可以读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对韵歌》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对韵歌》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842a5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7.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对韵歌》,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 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 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板块三、再读课文,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图文对照,理解字义。 “鸟”字可回顾前一课的连线练习感受象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 呈现象形字“云、雨、风、虫”的图片及古今汉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找到对应的图片和字。再引导学生结合字形,理解字义。
(2)抓特点,形象化识记。 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来识记。如, “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 风的情景;“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促进字形识记,字义理解。
板块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布置: 1.读熟练并背诵《对韵歌》。 2.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本课会写字。 3.课外搜集一些有趣的对子。
七、板块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鸟, 鱼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花红。
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 点。同时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 呈现的美景。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识字, 并在读中感悟,同时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植 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引导学生 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 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 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 习新知。
晨读对韵支韵解释
![晨读对韵支韵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e0ff2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7.png)
晨读对韵支韵解释晨读是许多人养成的好习惯,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
在晨读中,对韵支韵的运用能让阅读更加有趣,提升阅读效果。
本文将对晨读中的对韵支韵进行解释,并介绍如何运用它进行晨读,以及晨读对个人成长的益处。
一、晨读的重要性晨读有助于激活大脑,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早晨是大脑和精神最为清醒的时刻,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阅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文字信息。
长期坚持晨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二、对韵支韵的解释对韵支韵,是指在诗句中,每两句之间字音、字义的相互对应和呼应。
它是一种汉语诗歌的独特韵味,体现了汉语的音韵美。
在晨读中,对韵支韵的运用能让阅读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味,使阅读过程更加愉悦。
三、如何运用对韵支韵进行晨读1.选择富含对韵支韵的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等,这些作品中的对韵支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注重朗读节奏: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每两句之间的停顿,使韵脚更加鲜明。
3.深入理解诗句含义:通过对诗句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的了解,更好地体会诗句中的对韵支韵。
4.结合个人兴趣: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晨读,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四、晨读对个人成长的益处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韵支韵的感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优美、生动。
2.培养文学素养:通过晨读,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3.增强记忆力:阅读过程中,对韵支韵的感悟有助于我们记忆诗句和文章。
4.陶冶情操:晨读让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感受文学的魅力,陶冶情操。
五、总结晨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对韵支韵的运用,使阅读过程更加有趣。
长期坚持晨读,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情操。
《对韵文学》说课稿
![《对韵文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6be6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e.png)
《对韵文学》说课稿一、教材概况- 《对韵文学》是高中语文选修七的教材之一,主要内容是介绍和探讨对韵文学的知识和技巧。
- 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包括对韵文学的起源、发展历程、韵律结构以及对韵诗歌的欣赏和创作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对韵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对韵文学的韵律结构和常见技巧;- 能够欣赏和分析对韵诗歌作品;- 具备一定的对韵诗歌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对韵文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注重形象化、情感化的教学设计,增强研究的亲近感和参与感。
3.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对韵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对韵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探讨对韵文学的发展历程。
2. 第二单元:对韵文学的韵律结构- 分析对韵文学的韵律结构和特点;- 介绍对韵文学的常见技巧。
3. 第三单元:对韵诗歌的欣赏与分析- 欣赏名家对韵诗歌作品;- 分析对韵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4. 第四单元:对韵诗歌的创作技巧- 培养学生对对韵诗歌的创作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对韵诗歌的创作技巧。
5. 第五单元:对韵文学与古代文化- 探索对韵文学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分析对韵文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6. 第六单元:对韵文学与现代生活- 思考对韵文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分析对韵文学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
7. 第七单元:对韵文学的研究方法与策略- 教授对韵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激发学生对对韵文学的深入研究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交流与研究;-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对韵诗歌的创作实践,提升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晨读对韵文档
![晨读对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b80fc9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c.png)
晨读对韵文档第一篇:晨读对韵文档《晨读对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学过的经典诗文。
2.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并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
3.让学生在活动展示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持续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1.让学生收集对联;2.让学生复习巩固积累的经典诗文;活动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还记得这幅春联吗?齐读。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对对联是古代私塾的一门功课,每天上学时由老师出对上联,学生对下联。
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吟诗作对。
2、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是文化宝库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在诗词当中,有不少还是对子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古诗,你来问,我来答。
(学生吟诵古诗。
)二、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1、学生展示搜集的对联。
2.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
想知道这个星期老师跑哪儿看对联了?告诉你们,老师去了岳麓书院,这里是以前学生读书考试的地方,文化气息可浓了,书院门前有对联,(展示书院对联照片)。
3.复习对联的特点。
老师还收集到一些对联,你们读一读,上节课我们讲了对联有哪些特点?(读来朗朗上口、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反义词、近义词等等)三、新授。
1.读韵文,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2.正音。
请啄木鸟医生检查一下。
对子中有哪些字音容易读错?(1)勤对俭,巧对乖。
水榭对山斋。
冰桃对雪藕,漏箭对更牌。
(勤,前鼻音;更,多音字,后鼻音。
)(2)寒翠袖,贵金钗。
慷慨对诙谐。
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
(径、风、声,三个连续的后鼻音;筛,翘舌音。
)(3)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
(这句话很拗口,师范读,领读。
)(4)江海孤踪,雪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
(这是韵文中最长的一段,指名学生读,指导在逗号时稍作停顿,在“雪浪风涛︱惊︱旅梦”和“烟峦云树︱切︱归怀”注意每句最后三个字的停顿。
)3.自由吟诵。
自由读——拍手读——师生互读——配乐读——生生互读——小组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对韵歌讲课逐字稿
![对韵歌讲课逐字稿](https://img.taocdn.com/s3/m/3287284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03.png)
对韵歌讲课逐字稿### 教案:对韵歌讲课逐字稿####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对韵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对韵歌,提高对汉语韵律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学生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对韵句,培养语言创造力。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韵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 难点:学生对韵律的感知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 教学准备- 对韵歌文本。
-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对韵歌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和展示。
####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一段对韵歌的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简单介绍对韵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对韵歌的起源和发展。
新课讲解1. 对韵歌的结构特点- 讲解对韵歌的基本结构,包括对仗、平仄、押韵等。
- 通过具体的对韵歌例子,分析其结构特点。
2. 对韵歌的韵律美- 通过朗读和跟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
- 分析对韵歌中的韵脚和节奏,让学生理解韵律的构成。
3. 对韵歌的创作技巧- 讲解创作对韵歌的基本技巧,如如何选择对仗词、如何押韵等。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对韵句。
课堂互动1. 对韵歌接龙游戏-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对韵歌接龙游戏,每组轮流创作对韵句,其他组评价。
-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作能力。
2. 对韵歌表演- 鼓励学生将创作的对韵歌进行表演,可以是朗读、歌唱或表演。
- 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对韵歌韵律美的感受。
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对韵歌的结构特点和韵律美。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创造力。
####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创作一首自己的对韵歌,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 板书设计```对韵歌讲课逐字稿1. 对韵歌结构特点- 对仗- 平仄- 押韵2. 对韵歌韵律美- 韵脚- 节奏3. 对韵歌创作技巧- 对仗词选择- 押韵技巧```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对韵歌的基本知识,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对韵作品》说课稿
![《对韵作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7123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8.png)
《对韵作品》说课稿对韵作品说课稿一、课程背景这是一节关于对韵作品的说课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欣赏对韵作品的魅力与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培养对韵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加对诗歌及音乐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对韵作品的定义和特点;2. 分析对韵作品的创作技巧和表达方式;3. 欣赏并理解经典的对韵作品;4.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课程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对韵作品的定义和特点- 介绍对韵作品的概念和定义;- 分析对韵作品的特点和结构。
2. 对韵作品的创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探讨对韵作品的创作过程;- 分析对韵的表现手法。
3. 经典对韵作品的欣赏- 选取多个经典对韵作品进行欣赏;- 分析作品中的对韵手法和艺术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用著名对韵作品的诗句或歌词,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讲解:详细介绍对韵作品的定义、特点和创作技巧;3. 分析:通过对经典对韵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分析其对韵手法和艺术效果;4. 练:组织学生进行对韵作品的创作练,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5. 总结:总结对韵作品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力和审美眼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观点交流,评估他们对对韵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2. 创作练:评估学生在对韵作品的创作练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六、拓展延伸学生可进一步阅读和欣赏各种对韵作品,如古代诗词、现代歌曲等,拓宽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板书:课程大纲、对韵作品的定义和特点、经典作品的欣赏点评等;2. 录音或视频:播放经典对韵歌曲的录音或视频。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引入、讲解、分析、练习和总结等环节,结合多媒体资源和互动讨论,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对韵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晨读对韵晨读对韵麻韵(a)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支五支花。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谨慎对浮夸,苹果脸,葡萄牙,异卉对奇葩。
知音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波韵 (o)繁对简,少对多,蔓草对松萝。
珊瑚对玛瑙,河蚌对田螺。
星妩媚,月婆娑,曲径对斜坡。
黄莺歌婉转,绿柳舞婀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弦对管,鼓对锣,淅沥对滂沱。
观光对借鉴,浊浪对清波。
须奋斗,莫蹉跎,北海对东坡。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气似长虹贯玉宇,心如皓月映澄波。
歌韵 (e)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
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
小夜曲,大风歌,潋滟对嵯峨。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勤对懒,俭对奢,琐碎对繁苛。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行踽踽,笑呵呵,欣赏对吟哦。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生有光辉昭日月,死留正气壮山河。
支韵(-i)庭对院,井对池,落絮对游丝。
飞禽对走兽,骏马对雄师。
三国志,七步诗,错落对参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行对止,善对慈,本性对天资。
粗心对大胆,益友对良师。
孙行者,祖冲之,鲁迅对徐迟。
笔扫龙蛇字,胸藏锦绣词。
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真情不悔痴。
齐韵(i)河对海,涧对溪,远近对高近。
奇珍对异宝,琥珀对琉璃。
桃灼灼,柳依依,龙眼对马蹄。
掬水月在手,拈花香满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来对往,密对稀,来日对往昔。
眼明对手快,心旷对神怡。
千里马,五更鸡,暮蔼对晨曦。
高谈惊左右,博学贯中西。
天上月悬千古镜,池中星照一盘棋。
微韵(ei ui)宽对窄,显对微,闪电对鸣雷。
天南对海北,红瘦对绿肥。
潮涨落,月盈亏,暮色对朝晖。
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
穿花蛱碟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偏对正,眼对眉,欣喜对伤悲。
青山对绿水,草舍对柴扉。
山突兀,水潆洄,雨打对风吹。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傲骨虚心真力量,热肠冷眼大慈悲。
开韵(ai)朝对暮,盛对衰,舞榭对歌台。
风清对月朗,戏院对书斋。
桃叶渡,雨花台,晴日对阴霾。
碧桃和露种,红杏倚云栽。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忧对喜,乐对哀,信任对疑猜。
风餐对露宿,部署对安排。
诗遣兴,酒开怀,红叶对绿苔。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波浑未辨鱼龙迹,岁寒方识栋梁材。
姑韵(u)秦对晋,越对吴,南海对西湖。
鸢飞对鱼跃,鹦鹉对鹧鸪。
青玉案,紫砂壶,李白对杨朱。
儿童骑竹马,旅客忆莼鲈。
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
生对死,笑对哭,美玉对明珠。
人情对世故,困境对通途。
三都赋,八阵图,果断对踌躇。
琴书为伴侣,天地作蓬庐。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鱼韵(u)终对始,供对需,冉冉对徐徐。
青天对碧海,小道对通衢。
红芍药,白芙蕖,杞梓对桑榆。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桃花红压玻璃水,萍藻深藏翡翠鱼。
人对己,智对愚,地势对时局。
欢声对笑语,长久对须臾。
鹰捕兔,鹭窥鱼,并驾对齐驱。
履险心尤静,临危志不渝。
但求文字传青简,愿借扶摇上碧虚。
侯韵(ou iu)猫对狗,鹊对鸠,河马对水牛。
江风对海霞,青鸟对白鸥。
山寂寂,水悠悠,盛夏对清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荣对辱,喜对忧,皓齿对明眸。
天文对地理,四海对九州。
风雅颂,夏商周,玉宇对琼楼。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
豪韵(ao)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
春分对夏至,水远对山遥。
风飒飒,雨潇潇,麦穗对禾苗。
青鱼潜绿水,白鹤上碧霄。
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
难对易,贬对褒,有趣对无聊。
雷声对电影,火箭对雪橇。
交谊舞,健身操,舞剑对挥刀。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英雄自古披肝胆,志士何尝惜羽毛?寒韵(an)千对百,两对三,塞北对江南。
山村对海岛,旷野对平原。
花烂漫,月婵娟,草木对山川。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点水蜻蜓争款款,浮波莲叶自田田。
中对外,圣对贤,举止对观瞻。
枝繁对叶茂,规矩对方圆。
长亭外,古道边,雨幕对云烟。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痕韵(en un in un)寒对暑,夜对晨,白昼对黄昏。
山明对水秀,虎啸对龙吟。
沧海月,碧云天,沙漠对森林。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白云白鸟飞来去,青史青山自古今。
眉对目,心对口,锦瑟对瑶琴。
流光对逝水,壮志对雄心。
五彩路,七弦琴,缭乱对纷纭。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韵(ang)明对暗,户对窗,大海对长江。
龙飞对凤舞,微雨对斜阳。
深院落,小池塘,水色对山光。
白浪花千朵,青天雁一行。
风含翠竹娟娟净,雨悒红莲冉冉香。
高对下,短对长,晋宋对隋唐。
嘉宾对好友,呐喊对彷徨。
池边柳,陌上桑,橘绿对橙黄。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庚韵(eng)深对浅,重对轻,淡月对疏星。
雷鸣对电闪,久雨对新晴。
鸭嘴兽,猫头鹰,紫燕对黄莺。
潮平两岸阔,江上数峰青。
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
昏对旦,晦对明,久别对重逢。
批评对赞许,模范对典型。
杏花雨,杨柳风,有影对无声。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东韵(ong)云对雨,夏对冬,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文竹对武松。
天浩浩,日融融,碧野对苍穹。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浓对淡,异对同,卓越对平庸。
高歌对痛饮,慷慨对从容。
三尺剑,六钧弓,湖北对山东。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
校园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雷隐隐,雾蒙蒙,雨伯对雷公,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红杏有颜清露洗,玄关无锁白云封。
黑对白,绿对红,日下对天中。
依依河畔柳,郁郁涧边松。
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
清暑殿,广寒宫,明月对清风。
朝霞对晚露,彩云对长虹。
腊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
春对夏,秋对冬,古柏对苍松。
才子对佳人,樵夫对渔翁。
屋漏更遭连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薄对厚,淡对浓,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
金芍药,玉芙蓉,碧水对青峰。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对雪谁家吟柳絮,披风何处采芙蓉。
繁对简,叠对重,浪蝶对狂蜂。
文臣对武将,马迹对行踪。
和风剪柳千丝绿,瑞雪妆梅万点红。
奇对偶,单对双,黄河对长江。
太阳对月亮,嫦娥对吴刚。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云对雨,雾对霜,辽阔对宽广。
吹拉对弹唱,舞调对歌腔。
春风一夜桃符满,德泽万民米酒香。
牛对马,猪对羊,膘肥对体壮。
狡猾对憨厚,凶狠对善良。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狮对虎,豺对狼,惩罚对奖赏。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笔对墨,赋对诗,剑客对琴师。
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争对让,望对思,喉舌对腰肢。
仙风对道骨,国色对仙姿。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贤对圣,是对非,红瘦对绿肥。
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
林中百鸟调莺唱,月下孤鸿带影飞。
鸡晓唱,狗夜吠,玉兔对银龟。
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
拙对巧,丑对美,珍珠对翡翠。
宁静对喧嚣,喜悦对伤悲。
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实对虚,有对无,加减对乘除。
青山对绿水,三山对五湖。
有田不耕仓储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汨罗江,洞庭湖,玛瑙对珍珠。
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宾对主,婢对奴,金盘对玉壶。
竹叶报三春,梅花开五福。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兄对弟,子对父,北岳对西湖。
三皇对五帝,西汉对东吴。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龙对凤,犬对鸡,燕语对莺啼。
绵腰如细柳,嫩手似柔痍。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南对北,高对低,柳岸对桃溪。
燕舞好年华,莺歌新世纪。
鹦鹉啭音劳舌底,蜘蛛结网费心机。
越对赵,楚对齐,塞北对关西。
岁月赋诗情,春风添画意。
落花悠扬飞上下,流水漂泊绕东西。
勤对俭,巧对乖,吝啬对慷慨。
惊涛对骇浪,山川对湖海。
院庭不大聚财富,柴门虽低出人才。
门对户,巷对街,皎皎对皑皑。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举目欣看春早到,抬头喜见燕归来。
哭对笑,喜对哀,杏眼对桃腮。
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
春色不随流水去,花香时送好风来。
朝对暮,荣对衰,快乐对悲哀。
和风对细雨,雾散对云开。
雄鸡三唱送冬去,喜鹊一声迎春来。
兵对卒,将对帅,屯兵对扎寨,艰难对困苦,成功对失败。
红梅灿灿迎春到,秋水盈盈盼客来。
赢对亏,买对卖,储蓄对借贷。
股票对期货,批发对零卖。
春夏秋冬走红运,东西南北广进财。
皮对毛,甲对鳞,富贵对清贫。
山穷对水尽,柳暗对花明。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官对兵,军对民,父子对君臣。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忧对喜,戚对欣,禅语对佛经。
春种对秋收,播种对耕耘。
北国南疆歌盛世,东海西域颂升平绩对勋,懒对勤,久雨对新晴。
暮山云外断,新月水中明。
流水下滩非有意,知人知面不知心。
登对眺,涉对临,瑞雪对甘霖。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男对女,阳对阴,黑暗对光明。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人对已,爱对嫌,鹤发对童颜。
春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连对断,减对添,淡泊对安闲。
回头对极目,水底对山尖。
百年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寒对暑,日对年,荡板对秋千。
青山对碧水,薄云对轻烟。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轻对重,柔对坚,凿井对耕田。
荒郊对野外,钟鼓对管弦。
言多语失皆因酒,义断亲疏只为钱。
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
平原对山川,盛席对华筵。
有事但近君子说,是非休听小人言。
爹对娘,祖对孙,拂晓对黄昏。
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长对幼,季对昆,旅舍对军屯。
新仇对旧恨,报怨对怀恩。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时对空,合对分,清明对春分。
星辰对日月,宇宙对乾坤。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家对国,治对安,鱼雷对导弹。
冲锋对陷阵,懦弱对勇敢。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
肥对瘦,窄对宽,耳听对目看。
聊斋对水浒,华佗对鲁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鞋对袜,衣对冠,丝绒对绸缎。
油盐对酱醋,锅碗对瓢盘。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软对硬,湿对干,短袖对长衫。
刀枪对棍棒,程控对遥感。
春盈大地群芳艳,福满人间举国欢。
耕对读,牧对樵,鼓瑟对吹箫。
秋声对春色,白绫对红绡。
春涂杏蕊花皆笑,雨润松针叶尽娇。
荣对萎,夕对朝,野外对荒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