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423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72页word

合集下载

【天职研究】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二)

【天职研究】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二)

【天职研究】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二)会计准则内在逻辑介绍(50-15)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二)五、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即历史成本计量,它反映的是取得一项资产而付出的成本,以及承担一项负债而收到的资产价值。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一)成本计量的基本特征1、计量时点成本计量的初始计量时点,是交易发生日的成本价值。

在后续计量中,则以过去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折旧、摊销、减值等后续调整。

2、是否实际发生成本计量所计量的金额,是实际发生的成本价值。

只有在达到资产或负债当前状况下,需要实际投入的必要成本才属于计量日的历史成本,资产或负债后续的额外投入不再属于计量日的历史成本,而属于新的投入,可能产生新的资产或费用。

3、性质成本计量所反映的是获得一项资产(或承担一项负债)所投入(或收到)的实际成本,即买入价格。

如前所述,实际投入成本并不一定等于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4、计量成本成本计量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为基础,除非相关对价涉及非货币性资产,则甚少需要对交易价格采用估值技术,因此,其计量成本是最低的。

5、可靠性和相关性成本计量反映的是交易的实际投入成本,不需要较多人为估计或职业判断,其初始计量时所提供的信息可靠性是最高的。

但是,后续计量中,仍然以初始投入成本为基础进行调整,且此类调整多为对初始成本的扣减,并未如实反映相关资产或负债在后续期间的价值变动。

因此,其后续计量所提供的信息,与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是最弱的。

成本计量的相关性缺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当物价大幅波动或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企业会计不能真实反映该主体当期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由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基于过去某一特定时点,没有充分考虑时间价值和现金流动等因素。

《会计计量》课件

《会计计量》课件

双重计量法
4
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双重计量法是同时使用历史成本法和公 允价值法对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会计计量的问题与解决
1 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
会计计量中存在着主观性、可信度、与市场价格的匹配度等问题。
2 解决方法
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加强监管和审计、采用多种计量方法等方式来解决会计计量的问题。
3 应用案例
通过实际企业案例,探讨不同行业和情境下会计计量问题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基于事实的财务信息,帮 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展望未来,会计计量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不 断进步。
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
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包括实 质重于形式、货币计量性、 实体稳定性和会计期间性等。
会计计量方法
1
历史成本法
历史成本法是根据历史发生的实际交易
市场价格法
2
价格对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市场价格法是根据市场上的实际交易价
格对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3
公允价值法
公允价值法是根据市场上的公允价值对
《会计计量》PPT课件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的度量和表达。本课程将介绍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相关问题与 解决方法。
会计计量初探
什么是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用数字来度量和 表达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状 况的过程。
会计计量的作用
会计计量为企业提供了合理、 准确、可比较的财务信息, 以便进行决策、评估和监控。

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培训资料全

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培训资料全

会计准如此内在逻辑介绍〔50/14-23〕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一、概述会计计量,是确定一个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列报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报告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是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学就是计量学,确认的意义是为了计量,而报告就是计量的结果。

大量交易通过现金或短期应收款来结算,对于主要从事此类交易的企业并不存在计量的难题。

但是,如果企业的交易是一些复杂的活动,如此计量问题就变得格外复杂而且也非常重要。

尽管计量如此重要,但关于会计计量与应该采用何种计量方法,现行会计准如此中却尚未制定统一的框架根底。

本专题将通过对不同计量根底进展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财务报表中典型项目在计量时的规律性,为解决实务问题提供帮助。

二、会计计量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关系如之前文章所述,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准如此的基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均以财务报告目标为根底。

选择适当的会计计量根底,有助于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作出决策相关的信息,同时也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的关键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相关的信息。

理论上,为了提供最具相关性的信息,所有资产和负债均应采用一样的计量根底。

也就是说,要么采用现行市场价格〔如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要么以本钱为根底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

按统一的计量根底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优点是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金额所表达的含义一样,总计金额和小计金额的含义均比现行财务报表更易理解。

例如,现行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总额〃并没有太多的信息含量,因为影响“净资产总额〃的各项目采用了不同的计量根底。

但是,统一计量根底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本钱根底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例如用本钱来计量衍生金融资产,就不可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二是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局部使用者认为现行市场价格所提供的信息相关性较低,他们更加关注因过去交易而产生的毛利和贡献。

例如,以本钱计量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比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提供的信息更为相关。

会计理论与实务课件

会计理论与实务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4
会计理论与实务课件
第一节 会计理论的涵义和功能
• 一系列的会计理论: • 1、会计是历史的记录 • 2、会计是一种语言 • 3、会计准则制定是政治过程 • 4、会计是沟通 • 5、会计是一种经济利益 • 6、会计是一个群体俱乐部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4
会计理论与实务课件
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4)报表审查制度(公共会计师职业开始兴起) • 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公司法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经过
审查,并向公司股东提交经审核的会计报告。 • 19世纪末,英、美、加等国都已建立起相应的职业会
计师团体。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4
会计理论与实务课件
• 3、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 • (1)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的形成 两权分离 • 对外会计(external accounting) • (2)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governmental accounting) • (7)电算化会计(EDP accounting) 利用电子计算机系
统执行会计核算和报告程序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4
会计理论与实务课件
• (8)通货膨胀会计
• (9)社会责任会计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运用。 • (5)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 • 会计实践的发展使会计理论得以充实、改造和更新,并不断发展。 • (6)验证会计理论的科学性 • 会计实践能够检验会计理论在运用中是否科学,并采取相应措施,
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接下页)
2020/12/22
16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1.名义货币单位: ◆ 定义:是指各国主要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 (对货币购买
力的变动不做调整) ◆ 优点:
(1)符合“币值稳定”的会计假设; (2)可以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便于会计处理; (3)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真实地反映

2020/12/22
9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 权责发生制与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权责发生制下,会产生应收、应付款项以及应计收入、应 计费用等等项目。 (期末需调帐)
2020/12/22
10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 注意: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
最后,会计主体假设还揭示了会计人员在进行具体的信息加 工、处理时的明确立场。
二、持续经营假设 ◆ 定义:信息处理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为前提。 ◆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 ◆ 当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时,应改按“企业清算”会计方
法进行会计处理。
2020/12/22
3
第一节 会计假设
货币购买力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 缺陷: 这种计量单位的调整换算过程比较复杂。目前只在
“通货膨胀会计” 中应用过。
2020/12/22
18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二)会计计量属性 (5种) ◆ 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事项予以货币量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 历史成本计价,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在购置时应当按照实 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物资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 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一律不得自行调帐) ◆ 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不仅资产而且负债也需要按照历史

最新《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最新《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法进行会计处理。
2020/10/25
《新会计学原理》 郑州大学
2
管理工程系
第一节 会计假设
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假设 ◆ 会计期间假设可以说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 。 ◆ 定义:按会计期间披露会计信息。(会计期间:为了及时
提供信息将持续经营的期间人为地所划分的首尾相接、 间隔相等的较短时间。) ◆ 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中期(半年度、 季度、 月度 )和 会计年度(公历年度 、营业年度) ◆各国会计年度有不同“方言” (接下页)
2020/10/25
《新会计学原理》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二、会计确认与会计确认标准 (一)会计确认 初始确认、再确认的概念 ◆会计确认,是指某一交易、事项应否、如何和何时作为一
项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会计报表内容的过程。包括初 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步骤。 ◆初始会计确认 ,是指对发生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标准确 定其是否为会计事项的过程。 ◆需要注意初始确认中的“会计事项”概念。 (接下页)
“通货膨胀会计” 中应用过。
2020/10/25
《新会计学原理》 郑州大学
17
管理工程系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二)会计计量属性 (5种) ◆ 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事项予以货币量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 历史成本计价,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在购置时应当按照实 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物资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 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一律不得自行调帐) ◆ 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不仅资产而且负债也需要按照历史
称为记帐本位币。(首选本国货币 ) ◆ 当币值稳定假设不再成立,应该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方
法。如,物价变动会计。
2020/10/25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 会计计量幻灯片PPT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 会计计量幻灯片PPT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8
2.1 债权资产计量
应收账款计价模式
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应收账款净额
核心问题
坏账确实认与计量
债权资产计量方法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赊销净额百分比法
账龄分析法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9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计量公式
坏账损失数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账率
数量 200 160 360 280 480 240 240
结存 单价
12
14
金额 2400
3360
加权平均 2单 010位 220 成 10 42 本 0106 1( 4 元 202 002 000
期末持有 2存 410货 433 ( 成 60 元 本) 本期耗用( 货或 成 3销 本 610售 450 ( ) 40 元 存)

非历史成本
现行市价
可实现净 值




现值 √ √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6
1.3 会计计量的内容
资产计价 以历史本钱作为根本的计量属性 保持资产计价方法的一致性 收益决定 取决于特定期间收入、费用确认与计量的
结果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7
2、流动资产计量
2.1 债权资产计量 2.2 存货资产计量 2.3 流动资产计量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27
2007年 月日 10 1
4 8 15 18 25 10 31
摘要
期初库存 销售 购入 销售 购入 销售
本期合计及结 存
数量
200 200 400

会计理论与实务案例第五章会计计量

会计理论与实务案例第五章会计计量
➢这种交换价格在双方成交时已经考虑到 当前和未来的风险,把它用于计量后, 在主体持有这种价格的资产和负债期间, 不再考虑市场上有关该价格的变动。因 此该计量属性即由交换价格转化为不受 市场价格波动而变化的历史成本。
《会计理论与实务案例》
13
5.1 会计计量 基本问题和主 要观点
✓会计计量基本 问题
✓我国现行准则 体系中的计量 模式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含义
学习➢方公法 允价值是指“在计量当天,市场参与 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 转移负债付出的价格”,是一种脱手价 格。
特点
➢初始计量日是意欲交易的“确定承诺日” (at the date of firm commit )
➢计量的金额基于活跃市场的公平报价为 基础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估计的。
➢在表外披露的信息,可以是定性的信息, 也可以是既定性又定量的信息。后者既 包括用货币定量即按金额表示,也包括 用其他计量单位计量,如按公斤表示重 量,按公尺表示长度,用时、日表示时 间跨度,等等。
《会计理论与实务案例》
11
5.1 会计计量 基本问题和主 要观点
✓会计计量基本 问题
✓历史成本计量 模式
➢历史成本计量的主要优点是如实反映资 产的取得和负债发生的价值,其数据最 大限度地来自已经发生的实际交易和事 项,最小限度地来自估计。
➢历史成本的主要缺点是计量面向过去, 与主体面临的现实和未来脱节。
《会计理论与实务案例》
14
5.1 会计计量 基本问题和主 要观点
✓会计计量基本 问题
✓历史成本计量 模式
对于单项测试后未发生减值的,即未发现减值的客观证据的, 还应当将这些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 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单项测试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 无论计提金额多少,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 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会计理论》第04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会计理论》第04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债权投资
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其入账价值应分别按相应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
2019/10/1
《会计理论》第4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26
3.3 长期债权投资的确认与计量
(二)长期债权投资形成后的确认与计量
账面价值的调整
即债券的溢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确认相关利息收入 时如何摊销
2019/10/1
《会计理论》第4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32
4.3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二)建造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的处理
全部利息均不予资本化 仅将为特定建造项目借入资金而实际支付的利
息予以资本化 将全部借入资金的利息资本化,但不超过企业
实际支付的利息总额 将全部投入资金的利息均予以资本化,而不区
溢价发行,对投资者而言是为以后多得利息而事先 付出的代价
折价发行表明发行方今后实际支付的利息低于按照 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
摊销方法
在债券购入后至到期前的期间内分期摊销
直线法
实际利率法
2019/10/1
《会计理论》第4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27
第 4 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4.1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内容 4.2 固定资产计价目的与基础 4.3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4.4 固定资产折旧的确认与计量 4.5 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支出的确认与计量
2019/10/1
《会计理论》第4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28
4.1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内容
(一)固定资产的性质
一般属性
资产的一般属性
特殊属性
有形资产 有限的经济寿命 使用期限较长 价值的耗用及转移经历许多年度逐渐地磨损和转移

【天职研究】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四)

【天职研究】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四)

【天职研究】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四)会计准则内在逻辑介绍(50-17)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四)六、以现行市价为基础的计量(三)公允价值的应用原则1.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通过直接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的方式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通过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使其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方式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最佳用途(highest and best use),是指市场参与者实现一项非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一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最大化时该非金融资产的用途。

企业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应当考虑实物上可能、法律上允许以及财务上可行等因素:(1)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

例如,不动产的位置和大小。

(2)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使用在法律上的限制。

例如,不动产适用的区域归属。

(3)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应当考虑在实物上可能且法律上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该资产能否产生足够的收益或现金流量,从而在补偿使资产用于该用途所发生的成本后,仍然能够满足市场参与者所要求的投资回报。

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

企业已经或者计划将非金融资产用于不同于市场参与者的用途的,也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其最佳用途。

通常情况下,企业非金融资产的现行用途可以视为最佳用途,除非市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表明市场参与者按照其他用途使用该资产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非金融资产的估值前提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基于最佳用途确定以下估值前提:(1)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是将该非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进行组合(安装或配置),或者将该非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及负债进行组合(例如,业务),则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最大价值。

①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是将其与其他资产组合使用或者与其他资产及负债组合使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最大价值时,其公允价值应当是将资产出售给以同样组合方式使用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并且市场参与者可以取得组合中的其他资产和负债。

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最全)word资料

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最全)word资料

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最全)word资料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简介:随着当代财务试图把越来越多的所谓“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和试图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会计准则中已经越来越多引入了公允价值等除成本以外的其它会计计量基础,从而对现行的成本会计模式产生了很大挑战。

不仅如此,由于过去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没有考虑这一新的会计计量趋势,也使得会计准则与概念框架之间、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之间因为会计计量而产生了诸多的不一致,十分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国际会计的趋同。

为此,本文以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存在的会计计量问题为出发点,系统了当前会计计量问题的实质、基础、未来发展趋向及其国际努力,并进而提出了我国的因应对策。

财务会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其中,会计计量在会计确认和报告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传统上,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是以成本会计计量为特征的,所以,会计计量问题多年来并没有被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引起足够重视,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各国会计准则体系中也鲜有对会计计量提供专门的框架或者指南的。

然而,随着会计界越来越多地试图把纷繁复杂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和资产减值会计等的广泛,成本以外的计量基础(如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会计实务中。

这种情况一方面凸现了会计计量问题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因计量而生的新型问题,比如允许选用的计量基础究竟应当包括哪些,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等。

我国在会计改革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与国际会计界同样的会计计量问题。

因此,关注国际上会计计量理论与准则研究及制定的最新发展对于我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主要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现行规定(包括概念框架和各项准则等)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会计计量问题研究上的最新进展,探讨当前财务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并提出我们的对策。

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培训资料

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培训资料

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培训资料1. 介绍本文档将为您提供有关会计计量理论与实务的基本知识。

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过程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经济事项进行度量和记录的过程。

了解会计计量的理论原则和实际应用是成为一名合格会计师的基础要求。

2.1 会计计量的目的和意义•会计计量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经济事项进行度量和记录的基准,以便于决策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分析和评估。

•会计计量的意义在于为企业提供准确、可比较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各种信息需求。

•货币计量假设:会计计量的基准单位是货币,所有会计事项都必须通过货币来度量和记录。

•实体计量假设:企业实体与其所有者是分开的,会计计量应该以企业为计量单位。

•持续经营假设:会计计量的基础是企业将会持续经营,因此会计报表应该基于持续经营的前提进行编制。

•会计时期假设:会计计量将经济事项分配到不同的会计期间,并进行报告和分析。

2.3 会计计量的原则•成本原则:资产的计量应该以其获取成本为基础,即资产的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购买成本、运输费用等。

•实物主义原则:会计计量应该以实物为基础,真实地反映实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业主权益原则:会计计量应该以权益持有人的权益为中心,真实地反映资产和负债对权益的影响。

•持续性原则:会计计量应该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前提,即企业将会不间断地持续经营下去。

•公允价值原则:会计计量应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真实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当前市场价值。

3. 会计计量的实务应用3.1 资产计量•资产计量的原则:根据成本原则,资产的计量应该基于其获取成本。

•资产的计量方法: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公允价值法等。

•资产计量的实例:固定资产的计量、无形资产的计量等。

3.2 负债计量•负债计量的原则:负债的计量应该基于企业对外部经济利益的承诺。

•负债的计量方法:面值法、公允价值法等。

•负债计量的实例:短期负债的计量、长期负债的计量等。

3.3 所有者权益计量•所有者权益计量的原则: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应该基于企业为所有者创造的经济利益。

07第七章会计计量

07第七章会计计量

(二)赊销净额百分比法
1、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含义
是指企业应以特定会计期间的赊销数额为基 础,根据企业过去的坏账程度估计每期的 坏账占赊销额的百分比,计算确定各会计 期间可能的坏账损失额的方法。
2、坏账损失的计算公式
坏账损失数=当期赊销净额×坏账率
3、理论依据
赊销越多,坏账越多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5
例题:某公司2007年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 余额为2500000元,根据经验估计坏账损失 率为0.8%,则年么可能存在的坏账损失数 额为多少?
坏账损失数额=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 账率=2500000 ×0.8%=20000元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6
22
(一)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
1、采购成本计算的目的:确定各种材料的 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采购成本构成 买价(购货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交易价格)
采购费用(采购材料发生的材料运费、 装卸费、运输途中的材料保险费、专设 机构经费、挑选整理费等)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23
3、成本费用计量基本原则 直接费用
3
1.1 会计计量的含义
一、会计计量
对经济交易与事项的价值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衡 量的过程
会计计量的实质
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揭示 经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国际会计准则认为:会计计量就是要计算和衡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要素 的数量变动,并确定其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金额。
是指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组合方式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8
会计计量模式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准则内在逻辑介绍(50/14-23)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一、概述会计计量,是确定一个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列报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报告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是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学就是计量学,确认的意义是为了计量,而报告就是计量的结果。

大量交易通过现金或短期应收款来结算,对于主要从事此类交易的企业并不存在计量的难题。

但是,如果企业的交易是一些复杂的活动,则计量问题就变得格外复杂而且也非常重要。

尽管计量如此重要,但关于会计计量及应该采用何种计量方法,现行会计准则中却尚未制定统一的框架基础。

本专题将通过对不同计量基础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财务报表中典型项目在计量时的规律性,为解决实务问题提供帮助。

二、会计计量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关系如之前文章所述,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准则的基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均以财务报告目标为基础。

选择适当的会计计量基础,有助于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作出决策相关的信息,同时也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的关键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相关的信息。

理论上,为了提供最具相关性的信息,所有资产和负债均应采用相同的计量基础。

也就是说,要么采用现行市场价格(如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要么以成本为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

按统一的计量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优点是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金额所表达的含义相同,总计金额和小计金额的含义均比现行财务报表更易理解。

例如,现行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总额”并没有太多的信息含量,因为影响“净资产总额”的各项目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基础。

但是,统一计量基础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成本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例如用成本来计量衍生金融资产,就不可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二是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部分使用者认为现行市场价格所提供的信息相关性较低,他们更加关注因过去交易而产生的毛利和贡献。

例如,以成本计量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比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提供的信息更为相关。

而且,若现行市场价格无法直接取得而必须加以估计时,花费的成本颇高,主观性较强,可靠性就相对较弱。

因此,若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很难用合理的成本向报表使用者提供具有足够效益的信息。

因此,不同计量基础并存,将是很长时期内,达到财务报告目标的合理方法。

事实上,计量基础的相关性,取决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估某类资产或负债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贡献所采用的方法。

例如,某些对现金流量有直接贡献的资产,如用于直接销售的存货,财务报表使用者很可能采用资产的市场价格来评估该资产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贡献;某些不直接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或者必须与其他资产共同使用的资产,如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财务报表使用者则可能采用交易的成本和资产消耗方面的信息,通过计算历史毛利和未来毛利来评估该资产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贡献,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上述评估并不相关。

类似的,某些负债的现行市场价格,是该负债抵冲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最佳指标,而对某些其他负债的现行市场价格并非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最佳指标。

总之,为达到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目标,资产的计量基础应反映该资产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贡献方式,负债的计量基础应反映企业结算或履行债务的方式。

三、计量基础的概念和分类根据会计计量的时点分类,会计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

初始计量,是指对某一项目入账时其入账金额的计量。

后续计量是对经初始计量后,因该项目价值的变动而进行的重新计量。

根据会计计量过程和依据,可以将计量基础归纳为三类:(1)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即历史成本。

(2)以现行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计量,包括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

(3)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即现值。

(一)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现行会计准则中,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均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调整,调整的主要原因包括折旧或推销、应计利息、溢折价推销、资产减值以及出现亏损合同时负债账面价值的调增等。

(二)以现行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计量1.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现行准则中,盘盈存货、固定资产等采用重置成本进行计量。

2.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行准则中,可变现净值主要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测试,在对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可变现净值也是需考虑的价值之一。

3.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现行准则中,大部分的金融工具、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净资产等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或后续计量。

(三)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基础。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现行准则中,长期职工薪酬、长期负债,以及长期资产的减值测试中均会考虑资产或负债的现值。

四、计量基础辨析(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是按照过去交易和事项发生时的实际成本来进行记录和报告,它反映的是交易标的在初始计量时的成本,而不是交易标的在后续期间的市场价值。

历史成本是真实交易的价格,它与具体交易双方对信息掌握程度等因素相关。

而公允价值是完全理想状态下虚拟交易的价格,它以市场参与者的角度为基础,与特定交易双方的意图无关。

因此,历史成本有可能高于交易标的的公允价值,也可能低于交易标的的公允价值。

只有在交易双方获得充分信息并具有平等交易意愿时,实际交易的价格才会等于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与重置成本首先,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而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因此,重置成本是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确定的,可以说最接近于公允价值。

但是,二者也存在本质区别。

根据前述定义,公允价值是资产和负债的“脱手价格”,而重置成本是“买入价格”,二者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不一致的可能。

同时,公允价值以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进行估计,对估计所适用的市场具有严格限制。

因此,只有在满足公允价值要求的有限条件下,重置成本才可能等于公允价值。

(三)公允价值与可变现净值首先,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可变现净值同样也是反映资产现行价值的计量基础。

但是,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的不一致之处在于,可变现净值通常是基于特定交易中的预计价格,而不是以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进行估计的价格。

此外,可变现净值需要扣除销售费用,而公允价值不需要扣除销售费用。

(四)公允价值与现值在估计公允价值时,也可能采用某项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其公允价值,二者在概念上可能有重合的部分。

但是,在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时,需要以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进行估计,不应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

而在对长期资产减值测试时,对资产未来现金净流量的估计,是基于估计企业自身的情况而不是市场参与者的假设,需要考虑企业管理层对某项资产的使用意图、经营策略、未来规划等因素。

因此,公允价值估计中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其他准则中规定采用的现值,在有限的条件下才会相等。

(五)信息有用性的比较掌握上述分类,对我们分析解决实务中的问题非常重要。

如“可变现净值”的计量时间基础是“现在”还是“未来”,就决定了我们在计算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而确定售价时,是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售价还是需要考虑期后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动。

五、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即历史成本计量,它反映的是取得一项资产而付出的成本,以及承担一项负债而收到的资产价值。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一)成本计量的基本特征1、计量时点成本计量的初始计量时点,是交易发生日的成本价值。

在后续计量中,则以过去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折旧、摊销、减值等后续调整。

2、是否实际发生成本计量所计量的金额,是实际发生的成本价值。

只有在达到资产或负债当前状况下,需要实际投入的必要成本才属于计量日的历史成本,资产或负债后续的额外投入不再属于计量日的历史成本,而属于新的投入,可能产生新的资产或费用。

3、性质成本计量所反映的是获得一项资产(或承担一项负债)所投入(或收到)的实际成本,即买入价格。

如前所述,实际投入成本并不一定等于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4、计量成本成本计量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为基础,除非相关对价涉及非货币性资产,则甚少需要对交易价格采用估值技术,因此,其计量成本是最低的。

5、可靠性和相关性成本计量反映的是交易的实际投入成本,不需要较多人为估计或职业判断,其初始计量时所提供的信息可靠性是最高的。

但是,后续计量中,仍然以初始投入成本为基础进行调整,且此类调整多为对初始成本的扣减,并未如实反映相关资产或负债在后续期间的价值变动。

因此,其后续计量所提供的信息,与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是最弱的。

成本计量的相关性缺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当物价大幅波动或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企业会计不能真实反映该主体当期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由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基于过去某一特定时点,没有充分考虑时间价值和现金流动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