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热点话题训练——东非蝗灾
高考生物热点情境86 沙漠蝗灾与生态
高考生物热点情境86沙漠蝗灾与生态一、选择题1.(2022·北京丰台区高三月考)2020年东非地区蝗灾肆虐,给农作物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下列关于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蝗虫的遗体残骸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可被农作物利用B.蝗虫被消灭会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相比杀虫剂治蝗,“牧鸡治蝗”有效又环保,这种治蝗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专家监控蝗虫灾情,需要用标记重捕法测定蝗虫幼虫的密度答案 C2.(2022·辽宁大石桥市高三月考)沙漠蝗繁殖速度快,且可进行孤雌生殖(卵细胞不受精直接发育成成体),沙漠蝗迁徙速度快,距离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性诱杀雄虫后,子代蝗虫数量会明显减少B.蝗灾破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使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在蝗虫高密度地区,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可迅速降低蝗虫密度D.蝗虫破坏某地的生态环境后,由于其K值减小,蝗虫大量死亡,蝗灾结束答案 B解析题意显示蝗虫能进行孤雌生殖,杀灭雄虫后,蝗虫数量不会明显减少,A错误;在蝗虫高密度地区,采用物理或化学防治措施能迅速降低蝗虫密度,而生物防治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调节蝗虫密度的,效果较慢,C错误;蝗虫能够迁徙,且迁徙的距离较远,不会因此大量死亡,D错误。
3.(2022·山东邹平市高三月考)2020 年初爆发的沙漠蝗灾持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20 多个国家,严重威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B.调查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有助于预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沙漠雄蝗会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趋避同种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物种群繁衍中有重要作用D.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一定会导致其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答案 D解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只有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不一定会导致其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D错误。
专题17—南亚和印度—中考地理母题源解密
专题17 南亚与印度【母题来源】2020·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母题题文】2020年2月,东非地区蝗灾肆虑,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未见,本次蝗灾发源于非洲,影响到巴基斯坦、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专家表示如果这些蝗虫得不到控制,到4月粮食成熟以后,蝗虫数量还将扩大500倍。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B.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C.位于西半球的东部,地跨赤道南北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高原面积广大2.据专家预测,此次东非蝗灾入侵中国的可能性不大。
从地形条件看,在中印边界阻挡蝗虫北上的天然的屏障是()A.喜马拉雅山脉B.阿尔泰山脉C.长白山脉D.昆仑山脉【答案】1.C 2.A【试题解析】【解析】1.非洲的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A正确。
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B正确。
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C错误。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高原面积广大。
D正确。
故C符合题意。
选C。
2.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位置位于中印边界,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是阻挡蝗虫北上的天然的屏障,A符合题意。
阿尔泰山脉,长白山脉和昆仑山脉都位于我国境内,故BCD不符合题意。
选A。
【命题意图】该题组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载体考察:1.在地图上找出南亚和印度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其地理位置特点。
2.运用地图,归纳南亚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3. 运用图表,说出南亚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 运用地形图说明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得分要点】一、南亚1.位置与范围:(1)南亚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和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2)相对位置:位于亚洲南部,东北邻中国,西北邻西亚,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
(3)纬度位置:北回归线横穿,地跨热带和北温带,以低纬度为主。
东非蝗虫产生与全球气候变暖
东非蝗虫产生与全球气候变暖1、前几天出现于南亚的东非沙漠蝗虫灾害一路向北泛滥,为什么到这印度?印度的现在属于暖湿气温,他的农作物生长的比较快,所以印度比较多2、东非蝗虫怎么一下子那么多?东非的蝗虫一直是那里的一个灾害,一下子变得那么多的话,可能是因为目前天气的原因,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话,蝗虫的活动也比较频繁。
3、起源东非的蝗灾规模是怎样的,会有怎样的影响?上个月初,我国还被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的同时,非洲地区也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
据了解导致此次蝗灾出现的是沙漠蝗虫,它们趁着干旱的天气大量繁殖,成虫之后凭借着飞行能力开始大规模覆盖非洲东部地区,导致多个国家出现农作物遭到大量损害的情况。
对大多数东非国家来说,这次蝗灾是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其中对于肯尼亚来说更是7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肆虐完东非之后这群蝗虫又开始向亚洲蔓延,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内。
根据最新的消息,在印度官方有力的治理下,印度蝗灾基本受到了控制,但是巴基斯坦的情况则没那么乐观。
前段时间我国的社交媒体上传出了浙江省提供十万只鸭子对付巴基斯坦蝗虫的消息,但后来被证实是假消息。
专家表示巴基斯坦现在的蝗灾已经无法用鸭子、鸡来解决了,要想在短期内控制住蝗群的规模,就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或者生物农药。
否则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蝗虫的肆虐只会更加疯狂。
在蝗灾刚刚蔓延到亚洲地区的时候,很多人就担心此次灾害是否会造成全球性的粮食短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担忧呢?因为蝗灾造成的损失令人咋舌。
根据国际蝗灾治理小组的估计,起源于东非地区的蝗群数量就已经超过了3000亿只,随着它们在跨越红海的时候会损失一部分,但只要在落地之后遇到合适的自然环境,种群数量又会得到迅速恢复。
据了解蝗灾已经造成了东非多个国家粮食短缺的现象,专家估计每公里存在的沙漠蝗虫能够吃到大约3.5万人一天的粮食。
对此联合国农业组织已经提前发出了预告,提醒那些被蝗灾肆虐的国家和地区要做好应对粮食危机的准备。
2020热点地理事件:东非蝗灾与南极高温(附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3)面临蝗灾,有人建议东非地区用无人机大范围喷洒化学农药灭蝗虫,也有人反对,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三个地区都有较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环境区域分布,适宜蝗虫的生存;气候异常变化,为蝗虫的孵化和繁殖、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向的季节变化,为蝗虫的大范围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蝗虫本身的繁殖能力强、聚群和飞行能力强。
砍伐森林等造成植物对CO2吸收的减少;
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增多。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水倒灌。
(2)对水循环的影响。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2020热点地理事件:东非蝗灾与南极高温(附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热点一:东非蝗灾
【背景材料】
2019年年底至2020年初,起源于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沙漠蝗灾爆发,此次沙漠蝗虫的爆发是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25年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据悉,蝗虫群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
材料二:2018年来自印度洋的两次飓风(5月和10月),为阿拉伯半岛的沙漠蝗虫提供了适宜的孵化、繁殖机会,随后蝗虫随风在西亚、东非、南亚不断迁移,给这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1)分析图示时期的蝗灾波及东非、西亚和南亚地区等大范围的主要原因。
第06辑 东非蝗灾、南极高温、华北春灌、福建冰雹(课件)-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热点
热点二:南极高温
【考点链接】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球正处于气温较高的间冰期 人为原因:人类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
砍伐森林等造成植物对CO2吸收的减少; 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增多。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水倒灌。
东非地区干早面积广,与西亚邻近,为蝗虫的生存繁殖和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东
非国家以农牧业为主,蝗灾产生的危害大;经济技术落后,抗灾、减灾能力弱。 (3)面临蝗灾,有人建议东非地区用无人机大范围喷洒化学农药灭蝗虫,也有人反 对,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赞成:在干旱环境下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不仅节省劳动力,效率高、范围大,成本低,
热点一:东非蝗灾
【典型例题】 材料二:2018年来自印度洋的两次飓风(5月和10月),为阿拉伯半岛的沙漠蝗虫提供 了适宜的孵化、繁殖机会,随后蝗虫随风在西亚、东非、南亚不断迁移,给这些地 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1)分析图示时期的蝗灾波及东非、西亚和南亚地区等大范围的主要原因。 三个地区都有较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环境区域分布,适宜蝗虫的生存;气候异
冰雹天气。福建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龙岩市气象部门已发布冰雹橙色 预警信号,紧急启动了5组人工防雹作业。4月1日22时1分福建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 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三明和龙岩两市的部分县市有雷电活动,局部伴有79级雷雨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考点分析】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考查冰雹的形成的条件、危害、防御措施。
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备考资料
第6辑 重大事件
东非蝗灾、南极高温、华北春灌、福建冰雹
热点一:东非蝗灾
2020生物高考热点:东非蝗灾
东非蝗灾高考考点例析一,背景材料2020年起源于东非的蝗灾使世界多国遭遇严重影响,邻国巴基斯坦计划从我国引入鸭子防治蝗灾。
浙江媒体《省农科院专家推荐!绍兴“鸭兵”将出国灭蝗》:“浙江10万鸭子将出征巴基斯坦灭蝗”一事,目前仍处于“意向阶段”“口头约定”。
即使经过研究敲定合作,“出征”最早也是今年下半年的事情。
另外,对于治蝗,,牧鸭治蝗技术主要适用于蝗虫成虫“起飞”前。
因此,“10万鸭兵”不会即日启程前往巴基斯坦去捕食那些在天上飞的蝗虫。
2000年5月,新疆北部曾发生特大蝗灾,浙江紧急空运3万只鸭子前往新疆灭蝗。
“鸭子大军”在新疆草原投入战斗后,效果明显。
到当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万亩优质草原上地毯般覆盖的蝗虫被鸭子彻底歼灭。
二.考点链接1.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特征等。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2)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
(3)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该特征还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等。
(1)、样方法其原理是: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值。
(2)、标志重捕法其原理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即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为N,其中标志数(重捕前放回的标志个体数)为M,重新捕获的个体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
3.种群数量变化(1)图1中,当种群数量为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专题1 从东非蝗虫肆虐看蝗灾-答案及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专题1从东非蝗虫肆虐看蝗灾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B 2.C 3.C 4.D 5.A 6.C 7.C 8.B 9.D 10.B 11.C【解析】1.虫神庙主要分布在蝗虫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是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2.蝗虫灾害暴发原因一是气候干旱,二是食物充足。
3.从可持续发展来看,灭蝗应少用和不用化学药剂。
4.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①对。
由于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基本上差不多,所以我国的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发展而消失,②错。
由于飞蝗飞行距离远,成灾面积大,用飞机灭蝗,效果好,作业快,所以可以使用飞机灭蝗,③错。
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④对。
故选D。
5.飞蝗具有群聚和远距离迁飞的习惯,故选A。
6.根据蝗虫的生活习性,前期干旱利于蝗虫的产卵繁殖,后期多雨,草类生长繁茂,又为蝗虫的生长提供了食物条件,故C项正确;一直干旱不利于草类的生长,一直多雨不利于蝗虫的繁殖,故A、B项错误;前期多雨不利于蝗虫的繁殖,故D项错误。
7.蝗灾多发生在气候旱涝频繁,又有大面积湖滩、海滩、河滩的地区,黄淮海平原最符合这些条件,故C项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雨季长,不利于蝗虫的繁殖,故B项错误;珠三角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对蝗虫的生长不利,故D项错误。
8.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是指原有物种或迁移物种种群数量大暴发而引起的自然灾害,虫害和鼠害为生物灾害,所以该题选B。
9.松毛虫虫害属于森林病虫害。
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影响森林工业,同时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故该题选D。
10.蝗虫极喜温暖干燥,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所以蝗灾往往和严重的旱灾相伴而生,故该题选B。
11.遥感技术是利用电磁波的理论,根据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终成像,从而对各种地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2020年中考地理热点重大灾害事件必考话题考点考题分析(6页)
2020年中考地理热点重大灾害事件必考话题考点考题分析地理热点重大灾害事件:巴西大火、澳大利亚山火、东非蝗灾、威尼斯洪水热点一:巴西热带雨林大火【背景材料】卫星数据显示,2019年亚马逊热带雨林火灾数量激增,比2018年同期增加逾8成。
截至当地时间8月21日,亚马孙地区森林大火已持续燃烧了16天,“地球之肺"被浓烟笼罩。
亚马孙雨林面积达550万平方公里,对全球气候和生态平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大致已造成至少5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
根据对巴西亚马孙平原的火灾数据进行统计研究,亚马孙雨林的火灾发生主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因。
【考点分析】可结合巴西的自然环境及亚马孙雨林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考查。
【考点链接】1.自然环境(1)地形与气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
北部主要是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南部是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2)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流经巴西北部。
2.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分布: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2)效益: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调价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3)热带雨林的破坏:修路、采矿、开辟农场牧场、办工厂、建城镇等。
【典型例题】(2019·辽宁)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
读图,完成1~2题。
1. 图示阴影部分表示巴西的热带雨林,其分布在()A.刚果河流域B.密西西比河流域C.恒河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2.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效益的是()①调节全球气候②提供本材、药材③涵养水源④保护土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热点二:澳大利亚山火【背景材料】始于2019年9月的澳洲山火熊熊燃烧了5个月。
据外媒统计,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已有600万公顷土地因山火被毁,是2019年巴西亚马孙雨林大火焚毁面积的2倍、2018年美国加州山火面积的6倍;造成2000栋民居被烧、5亿动物葬身火海。
高三地理训练十一
高三地理补差材料十一2020年初,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地发生25年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下图为联合国粮食组织预测蝗群3~7月迁飞图。
蝗虫喜温暖耐干旱,虫卵可能会在3月至4月间孵化,向北迁飞并广泛繁殖。
若出现新蝗群,第二波蝗灾可能对粮食安全造成毁灭性后果。
完成1-3题。
1.下列表述与东非蝗灾形成无关的是 ( )A.政局动荡B.全球变暖C.气候干旱D.生态良好2.由蝗群迁飞预测图分析,影响蝗群3~7月向北迁飞的原因是 ( )A.风向影响B.气温升高C.人类干预D.降水减少3.专家预测,蝗群难以由印度进入我国,最可能是途中 ( )A.森林茂密B.高山阻隔C.距离遥远D.气候湿润读亚洲局部区域自然带图。
完成4-5题。
4.自然带a为()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高山植物带5.关于洋流m的叙述,正确的是()A.决定a自然带的形成B.出现在北半球冬季C.经过的船舶速度加快D.调节区域水热分配古代居延海湖面宽广,其上游的张掖出产的大米硒元素含量很高。
20世纪60年代黑河出现断流现象,居延海完全干涸。
2000年后黑河流域实行上、下游水资源重新分配,居延海重现碧波荡漾的壮观景象。
完成6、7题。
6.张掖出产的大米硒元素含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源B.生物C.土壤D.昼夜温差7.黑河上、下游水资源重新分配有利于()A.增加上游用水,提高大米产量B.控制下游用水,降低地下水位C.增加下游用水,改善生态环境D.控制上游用水,减轻水土流失.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重。
如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冬雨率分布示意图。
完成8、9题。
8.根据图示冬雨率的分布推测台湾冬季主导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9.暖流对台湾地区增温最显著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粮食安全保供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S市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用来种植粮食作物“稳粮保供”的核心区)“非粮化”严重,不少粮田被用于种植苗木、瓜果等经济作物。
2020时政地理题预测
2020时政地理题预测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
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同时,干旱引起爆发性迁徙,由干旱地方成群迁至低洼易涝地方。
(2)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
(3)虫密过大:蝗虫密度过大也是造成蝗灾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蝗群处于这个密度的时候,蝗虫会排列成行,开始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因此,预测群体行动的开始,对于控制蝗灾爆发是至关重要的。
3防治方法(1)环境保护,提高植被覆盖率。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
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药剂防治。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3)天敌防治。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
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
如新疆等地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效果也比较明显。
4我国蝗灾易发区(1)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在大水泛滥后,则经常发生严重的旱灾。
第八期 2020年2月热点04 东非蝗灾肆虐(解析版)
2020年2月时政热点专题东非蝗灾肆虐2020年2月,东非地区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未见,且这种现象未来可能会更加普遍。
本次蝗灾发源于非洲,目前已经影响到巴基斯坦、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专家表示如果这些蝗虫得不到控制,到4月粮食成熟以后,蝗虫数量还将扩大500倍。
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大洲之一,同时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人地关系问题。
此次东非蝗灾的成因,既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其影响既加剧了当地粮食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生产。
关于热点对应的考点主要有:非洲的地理概况、全球气候变暖。
1.非洲的自然环境(1)位置: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位于热带。
(2)地形: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
(3)气候: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4)河流: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刚果河2.非洲的经济生产(1)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
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
由于历史上受殖民主义掠夺,非洲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农业在非洲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
非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
非洲的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3.非洲的人地关系问题(1)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应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2)对策: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完善民族经济体系、加强合作、引进人才技术等。
4.全球气候变暖(1)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大气有保温作用。
2020高考地理热点:蝗虫
全球变暖促使蝗虫“觉醒”
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异常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气候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巴西 和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告诉人类我们的家园会随时被摧毁,就算你不生活在 林区,浓烟也会随着大气环流来到你的周围,引发你的呼吸道疾病,让你无 路可逃。这是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报复,而报复手段绝对不止一种。
高温目前促使全球海洋的温度上升,原有的洋流系统被破坏,连带着气 候被改变。这次的澳大利亚大火与东非蝗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洋东 非海岸的水温越来越高而澳大利亚西海岸与东非的水温差越来越大,这就让 澳大利亚西部越来越干旱,而东非会出现罕见的降雨深入沙漠地区。
蝗灾靠吃货是解决不了的 恢复生态是唯一途径 我国总流传着吃货的“神话”,好像什么物种入侵中国都能被吃货消灭一 样。但你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就号召过全国吃蝗虫, 但历史上没有一次蝗灾是被人给吃灭的。
为什么吃不灭蝗灾?第一个原因就是蝗虫太多了,一平方 公里的范围内就平均有8000万只蝗虫,而大规模的蝗灾往往 会覆盖数十甚至是数百平方公里,那就意味着数十亿甚至数 万亿只蝗虫,你是得有多少人才能吃得完?
能减少药害维护生态平衡,又可通过养鸡养鸭获得一部分收益。
三、化学药剂防治; 蝗灾一旦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利用机械大面积喷
施化学农药,不过使用农药防治蝗虫时,也会间接杀灭蝗虫的天敌和其它昆 虫,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防治蝗虫的化学药剂主要有敌敌畏、马拉硫磷、氯 氰菊酯、卡死克、快杀灵等,在使用农药防治蝗虫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 明使用农药。
2020高考地理热点:地理学 科视角下的东非蝗灾
近日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 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专题1 从东非蝗虫肆虐看蝗灾-同步练习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专题1从东非蝗虫肆虐看蝗灾同步练习(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44分)我国曾在不少地区建有虫神庙。
传统社会中,人们遇到蝗灾就到庙中求蝗神保护庄稼。
下图表示我国古代虫神庙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虫神庙最集中的地区属于( )A.亚热带湿润地区B.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C.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D.中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地区2.蝗灾爆发的原因可能是()①降水丰沛,利于蝗虫繁殖②生态脆弱,蝗虫缺乏天敌③地表干旱,土壤中蝗虫卵大量存活④植被覆盖率高,食物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防治蝗灾的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飞机喷洒化学药剂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条件③完善蝗虫预报、监控机制④兴修水利,扩大灌溉,增加土壤水分⑤调用鸡、鸭群帮助灭蝗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水稻种植面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回答4-5题。
4.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5.有关飞蝗的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群聚和远距离迁飞B.群聚和近距离生存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D.散居和远距离生存2013年6月以来,新疆博州草原气温持续偏高,致使蝗灾危害严重。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蝗灾具有密度大、范围广等特点。
据此完成6-7题。
6.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暴发的是( )A.一直干旱B.一直多雨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7.我国蝗虫重灾区主要在( )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D.珠江三角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8-11题。
时事热点与地理——东非蝗灾
蝗虫对农作物的破坏
(2)饥荒
目前,这场蝗灾已经让世 界部分地区造成了一场严 重的粮食危机,根据联合 国现阶段不完全统计,造 成东非地区2360万人陷入 粮食饥荒,其中,仅在埃 塞俄比亚就有840万人需要 粮食援助。
(3)粮食安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此次 东非蝗灾的蝗虫数量应在3600亿只以 上;如果不加以控制,到6月份,此 次蝗灾的数量将达到现有的500倍之 巨,并可能会蔓延到非洲和亚洲的30 多个国家。将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 大隐患。
③搞好生态 建设,保护 蝗虫天敌。
(4)措施
案例2、粮食短缺一般分析
(1)自然与 社会经济原因
①
自然原因:气候条件差,耕地少,肥 力地,水源缺乏,自然灾害频繁;
②
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多增长快,农业 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环境破坏。
(2)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①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 自然条件恶劣;
③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 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4)交通
这次蝗灾是沙漠蝗虫,每只6-8cm长,且摧 毁能力极强。根据专家介绍,一个普通大小的蝗 虫群可有多达4000万只蝗虫,每天能吃掉数千人
的口粮。遮天蔽日的蝗群,甚至对民航正常通 航产生了影响。
五、迁徙的路径和速度怎样?
2019年6月在东非爆发,七个月时间飞过红海 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 度。迁徙里程达几万公里。这些蝗群可也随风迁徙, 一天可轻松飞行100到150公里,像一团嗡嗡作响的 黑云。也正因此,东非蝗虫可以乘风跨过红海、穿 过沙特、也门、伊朗,进而直抵印度。”蝗群不能 用只来统计,据肯尼亚政府报告:在该国东北部, 仅仅一个蝗虫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
2020热点地理事件:东非蝗灾与南极高温(附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对水循环、工业、农业、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考点链接】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球正处于气温较高的间冰期
人为原因:人类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
3.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1)开发新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2)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吸收温室气体。
(3)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典型例题】
(2020·四川高三)(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月9日,几位巴西科学家在南极洲西摩岛测量得出20.759C的气温,打破了1982年南极地区创下的最高气温记录:19.89℃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事实上南极半岛是世界上升温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过去50年中,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南极半岛平均气温飙升了59℃高。气候变暖,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会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解析】(1)由材料可知,蝗虫产卵需要土壤含水低到10%-20%,植被覆盖率低于50%,干旱情况下每平米达到20万-40万粒,说明蝗虫适合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东非、西亚和南亚三个地区都有较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蝗虫的生存,气候异常变化、受飓风的影响,风向的变化,为蝗虫的孵化、繁殖和大范围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一的介绍可知,蝗虫本身的繁殖能力强、蝗虫是典型的从众的生物,而且聚集的群体越壮大,飞行距离越远,群体飞行能力强。
2.蝗灾的形成原因
(1)干旱: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蝗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地理视角下的非洲蝗灾
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 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谓仅一步之遥。 如此严重的蝗灾且在印、巴都有发生,我们最担心的 问题,它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吗?
结论:可能性低,但仍需高度警惕。
此次蝗虫“叩关难入”的原因有二。
§一是:此次蝗灾的主角是沙漠蝗,原生品种对所在地生态系统依存度高,生性不 适应我国云贵边境潮湿的环境;
2、生物防治:主要运用采集蝗虫信息素如促成熟信息素、群居 信息素等来破坏蝗虫的群集行为,以阻止其群集起飞和迁飞。
3、化学药剂防治 4、信息技术,精准施药 5、环境保护: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
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 的土地上产卵,非洲拥有大规模的沙漠,也只能局部地区的 长久治理。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 保护
谢谢观看,请老师点评!
地理视角下的非洲蝗灾
初二5班
2020年的魔幻开局,让每一个地球人都在感叹:
这个世界怎么了?
• 澳洲:澳洲大火历时5个多月万只蝙蝠袭击澳大利,密 密麻麻、遮天蔽日,甚至还逼停了直升机。
• 菲律宾:塔尔火山爆发,山灰冲向万米高空。 • 非洲:遭遇25年来最严重蝗灾,蝗虫肆虐,3600亿只蝗虫正在吞
•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三、蝗灾的危害又有哪些?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 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中国 历史上,对农业造成毁灭性灾害的是水、旱、 蝗虫三大自然灾害。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旱涝 频繁,是我国蝗灾重灾区。
噬整个东非的农作物,肯尼亚受灾最为严重。 • 新冠状病毒全球肆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之查漏补缺:2020年4月的蝗灾 等2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之查漏补缺:2020年4月的蝗灾等2题试题引入:2020年春季,在东非、西亚、南亚等地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次蝗灾对中国的农业没有造成影响。
如图示意2020年4月主要蝗灾发生区域。
据此完成1-2题。
1. 监测和分析蝗群的分布状况,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GPS GISB. GIS RSC. GPS RSD. GIS 5G2. 2020年春季蝗灾对我国农业没有造成影响的原因主要是()①我国与南亚地区有山脉相阻隔②本次蝗灾可随季节自然消失③我国距东非、南亚等地区较远④蝗虫对高寒气候适应性较差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试题解析:1.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GPS的应用。
首先把5G排除掉,错误选项中有时候还会有GSM,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5G是第5代全球移动通信技术,4G就是第四代,3G就是第3代,几G就是第几代。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数字地球。
GSM和NG都不包括在里面。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为什么容易选错呢?因为给的图当中都会有位置,一有位置就会想到定位,所以就会选这个。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不应该选这个,因为要使用GPS,就必须有一个手持的GPS仪,手机也算是,我们显然不会给蝗虫一虫发一个这玩艺,实际上在做题当中,基本上只有有人的时候才会选GPS,这是一个小窍门,大家可以记住。
基本上哦,不是全部,有时候我们为了搞研究,会给动物带上脚环,或者在身体内植入GPS芯片,那个也可以定位。
另外也普及一个小常识,中国的北斗已经比美国的GPS厉害了,我们的手机现在基本上都使用的北斗,怎么判断你是用的北斗还是美国的GPS呢?很简单,看你的手机里在定位那里写的是“位置信息”还是“GPS”,如果写的是前者,那就是用的北斗,如果写的是后者,那就是用的美国的。
2.蝗灾从西亚往西到东非,往东到南亚,但是却没有到我国,原因并不是怕我国的一众饕餮老客们,早准备好了签子和油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高中地理热点话题——东非蝗灾
近日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显示,非洲之角是此次蝗灾的重灾区,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遭遇25年来最严重蝗灾,而肯尼亚正经历70年来最严重蝗灾。
大家看看这次虫灾的元凶“沙漠蝗”。
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谓仅一步之遥。
如此严重的蝗灾且在印、巴都有发生,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它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吗?先说结论:可能性低,但仍需高度警惕。
此次蝗虫“叩关难入”的原因有二。
一是此次蝗灾的主角是沙漠蝗,原生品种对所在地生态系统依存度高,生性不适应我国云贵边境潮湿的环境;
二是在印巴两国和中国接壤的边境,拥有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高原屏障。
仍需高度警惕的地方在于,此次沙漠蝗种群规模空前,可能增加其对潮湿生态适应性变异的几率,从而经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侵入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蝗虫迁入,尽管预测的危害概率很小。
此外,这次蝗灾造成世界主粮供应前景悲观,加剧了地区冲突,可能会引发大量的人道主义悲剧。
蝗灾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个
从我们熟知的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于旱灾引起的。
由于外界的长期干旱,很容易导致蝗灾的繁衍,再加上温度,空气,和食物的缺乏,导致的蝗虫大量的繁殖。
第二个
从蝗虫的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蝗灾的危害又有哪些?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中国历史上,对农业造成毁灭性灾害的是水、旱、蝗虫三大自然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旱涝频繁,是我国蝗灾重灾区。
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蝗虫发生近几年有加重趋势。
我国灭蝗主要釆用人工诱捕幼虫、捕杀成虫、挖防虫沟、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等方法。
防治方法:
一、保护和利用蝗虫天敌防治;
自然界中蝗虫是很多动物或者昆虫的食物,如鸟类、蜥蜴、青蛙、螳螂、蚂蚁、步甲、食虫虻等等都是蝗虫的天敌,保护和充分利用这些蝗虫的天敌,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灾的发生;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防治技术。
针对非洲蝗虫,主要运用采集蝗虫信息素如促成熟信息素、群居信息素等来破坏蝗虫的群集行为,以阻止其群集起飞和迁飞。
此外,针对北美和中美洲的一些草原蝗虫,生物学家还采用蝗虫的病原微生物加以防治,如蝗虫微孢子虫等寄生物就被看作治蝗生物产品来长期使用。
通过养鸡、养鸭防治蝗虫,蝗虫孵化两个星期左右是灭蝗的最佳时期,这时蝗虫不会飞,鸡鸭吃起来正当时,所以防治虫害发生采用生物防治最好,既能减少药害维护生态平衡,又可通过养鸡养鸭获得一部分收益。
三、化学药剂防治;
蝗灾一旦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利用机械大面积喷施化学农药,不过使用农药防治蝗虫时,也会间接杀灭蝗虫的天敌和其它昆虫,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防治蝗虫的化学药剂主要有敌敌畏、马拉硫磷、氯氰菊酯、卡死克、快杀灵等,在使用农药防治蝗虫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农药。
四、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方面,GPS等现代技术加持飞机施药的方法更有效地促进了精准施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都采用了卫星遥感照片结合GPS 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气象数据等对蝗灾的发生地点、面积等进行预测,也有效地提高治理蝗灾的水平。
“大数据”也在很久之前就被运用到治蝗实践当中。
据悉,中国农业大学曾研制出蝗灾防治的智慧决策辅助系统,通过对“蝗区”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
五、环境保护
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
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地理学科里对的蝗灾的考查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拉圭是一个传统农牧业国家,首都蒙得维的亚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国对外贸易货物的90%由此进出,主要输出羊毛、肉类、皮革等,外贸总额超
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3。
材料二左图为南美洲某区域略图,右图为圣地亚哥和蒙得维的亚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示意图。
材料三M区域(主要属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区)是蝗灾多发地
区,2016年1月因极度干旱爆发了一场自195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蝗灾,约造成70万公顷(约7000平方公里)农田受灾。
(1)说明M区域蝗灾多发的原因并列举蝗灾的主要危害。
解析:由材料可知M区位于干旱区,蝗虫和旱灾关联性较强,出现干旱天气时,河流两岸和湖泊周边出现大片荒地和草滩,利于蝗虫大量繁殖,易于引发蝗虫灾害。
蝗虫主要危害是:
1.严重破坏农作物,引发粮食危机
2.加速生态环境退化。
(二)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黄河河滩和沿海滩涂是蝗灾发生最为
严重的地区。
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春秋时期至元朝记载的111次蝗灾,各月份发生次数如下:
材料二蝗虫与干旱往往形影不离,俗话说"旱生蚂蚱涝生鱼”,若蝗虫生长的前期干旱少雨,则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发生。
(1)根据材料一分析年内蝗灾发生的变化规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黄河河滩多发蝗灾的原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虫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请你对蝗灾的防治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
(1)夏季发生的频率高,冬季发生的频率低
(2)黄河河滩地区,春季干旱利于雌蝗产卵、夏季多雨利于蝗虫幼成长
(3)①加强蝗情监测,及时掌握、反映蝗虫发生和防治动态
②改变雌蝗产卵地的生存环境
③加强治蝗技术硏究(喷酒农花、飞机灭蝗、生物灭蝗等)等(三)
(12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6年,自进入6月下旬以后,内蒙古草原蝗灾陆续发生,到7月24日,草原蝗虫危害面积已达到5845.3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26752万亩,受灾牧民近10万人,造成经济损失57亿。
材料二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期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蒙古高原蝗灾发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一年内蝗灾发生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
(3)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
解析:
(1)草原环境特别适合蝗虫生长繁殖,尤其是在干旱年份,更易诱发蝗虫大量繁殖而形成蝗灾。
(2)变化规律:一年中夏季发生频率最高,冬季最低。
原因:夏季气温高适宜蝗虫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蝗虫不能生长繁殖(冬季蝗虫以虫卵形式存在,无成虫活动。
(3)1.人工诱捕幼虫、成虫;
2.农药灭虫
3.点火焚烧
4.投入天敌(生物措施)
5.加强蝗情监测,,及时掌握反映蝗虫发生和防治动态,改变雌蝗产卵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