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时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操作注意事项

人体在进行雾化时,需要注意采取合适的体位及进行护理工作,还需选择合适的雾化药物及雾化器械。
具体需要到呼吸内科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进行肺部CT等检查明确病情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无菌操作。
1、体位:如果需要进行雾化操作,一般需要注意采用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可以使药物能被充分吸收;
2、护理:人体进行雾化前,应尽量避免涂抹油性面膏。
在雾化吸入时,可以让人体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结束时稍停片刻,使雾滴吸入更深。
另外,雾化吸入后应及时漱口,可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停留。
使用面罩雾化吸入者应及时洗脸,消除残留在脸部的药物;
3、雾化药物:人体进行雾化吸入应用的各种药物,一般建议是水溶性,可以选择蒸馏水、生理盐水等,其稳定性好、黏稠度低及适合人体组织的胶体渗透压,而药液浓度太高不容易起雾,而且对黏膜不适宜,具有刺激性,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4、雾化器械:在进行雾化时,应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械,需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雾化器械,有助于促进药物雾化,防止缺氧。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目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操作前准备
病人准备
调节流量
吸 入
观
察
结 束
清理记录
雾化吸入操作理论部分
1.雾化吸入目的及注意事项
1)目的:
雾化吸入疗法是指使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的颗粒,通过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及肺内并沉积,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湿化呼吸道,
1.核对、解释
2.指导患者配合吸入药液的方法
3.协助患者置舒适体位
4.颌下铺巾
1.安装氧气装置,检查是否通畅
2.将配置好的药液加入雾化器内
3.正确连接,打开氧气开关,药液呈雾状喷出
4.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6-10L/min ) 1.将含嘴放入患者口中 2.协助患者固定雾化器 3.指导患者吸入药物
1.观察患者吸入药液后的反应及效果
2.吸入10-15min ,两次间隔30min
3.告知注意事项,雾化吸入器一人一套
1.取出含嘴,关闭氧气,取下吸氧装置
2.擦去面部雾珠
3.助患者去舒适体位,保暖,整理床单位
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
2)注意事项:
1.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为10-15min,若要连续使用,中间需间隔30min。
2.根据病情需要调节适宜的雾量,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直接将面罩置于气管切开造
口出。
3.雾化吸入的面罩、口含嘴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
4.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防止发生意外。
5.湿化瓶内勿加水,水进入雾化器内而稀释药液。
雾化吸入疗法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疗法注意事项
1、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2、少数雾化吸入后,可能会出现“治疗矛盾现象”即没有出现支气管舒张,反而诱发支气管痉挛。
原因可能是药液低渗、防腐剂诱发、气雾的温度过低或对药液过敏。
3、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作雾化吸入;碱性药液、高渗盐水及蒸馏水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致支气管痉挛,避免用于雾化吸入;油性制剂不能以吸入方式给药,可引起脂质性肺炎。
4、心、肾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者要注意避免湿化或雾化量大造成肺水肿;对自身免疫功能减退者雾化吸入时,应重视诱发口腔霉菌感染问题。
5、超声雾化疗法不宜用于含蛋白质或肽类药物的雾化治疗,也不宜用于混悬液如脂溶性糖皮质激素的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通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等。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和避免不良反应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首先,使用雾化器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确保使用方法正确。
雾化器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手持式雾化器和桌面雾化器,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
了解和熟悉自己所用的雾化器,可帮助避免使用不当导致的问题。
其次,在使用雾化器之前,要检查设备的清洁程度。
使用前应将雾化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另外,使用药物时要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雾化吸入药物通常需要经过医生的处方,不要擅自改变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该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雾化吸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确保药物能够充分进入呼吸道。
一般来说,雾化吸入时应坐直或站立,使雾化器喷雾物尽量直接进入呼吸道。
同时,要确保嘴唇稳定地贴住雾化器口,避免药物雾气外泄。
雾化吸入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的平稳和舒适。
吸入药物时一定要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和深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呼吸不畅。
若有严重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症状,请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就医处理。
使用雾化吸入器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有些药物在雾化吸入时会产生气味或刺激性气体,应保证使用环境通风良好,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使用雾化器时要注意时间和次数的控制。
通常来说,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来决定的。
不要随意增加药物使用次数或时间,以免造成药物过量或药物依赖。
总之,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和药物对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遵循医嘱和注意使用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剂师。
雾化吸入疗法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疗法的注意事项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通过将药物雾化成小颗粒,通过呼吸进入肺部进行治疗的方法。
这种疗法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炎等。
然而,在进行雾化吸入疗法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医生的指导:在进行雾化吸入疗法前,务必接受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指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药物种类、剂量和频率。
不要自行调整药物使用方法或剂量。
2.使用正确的设备:雾化吸入疗法需要使用雾化器设备,这些设备分为不同种类,如气压式雾化器、超声雾化器等。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并使用适当的设备,并在使用前仔细阅读并遵守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3.清洁和消毒:每次使用雾化器之前都应确保设备是干净卫生的。
每次使用后,必须对雾化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和感染的传播。
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最后根据说明书进行消毒。
4.防止交叉感染:在公共场所使用雾化器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例如,不与他人共用雾化器,使用时避免让他人接触到药物以及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面罩等。
5.保持正确的姿势:在进行雾化吸入疗法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
通常,直立坐位或轻微前倾坐位是最合适的,以便药物能更好地到达呼吸道。
避免躺下或俯卧位进行吸入,这可能导致药物无法正确进入肺部。
7.避免过度使用雾化器:尽量遵守医生给定的用药频率和剂量。
过度使用雾化器可能导致药物积聚肺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8.注意不良反应:在使用雾化吸入疗法期间,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喉咙痛、咳嗽、头痛等。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9.保持药物储存和保质期:根据药物的储存条件和保质期,正确保存药物,避免药物过期或受潮。
10.定期复查和评估: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疗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应与医生沟通并寻求帮助。
总之,在进行雾化吸入疗法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设备,保持清洁和卫生,注意用药姿势,坚持按时吸入,并注意不良反应和药物储存保质期。
超声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超声雾化吸入注意事项超声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它通过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细颗粒,使其能够更好地到达呼吸道,并通过吸入进入肺部发挥作用。
以下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 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前,应首先清洁和消毒设备。
保持设备的清洁可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要选择合适的药物。
不同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定正确的药物和剂量。
3. 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要遵循正确的步骤。
通常,将药物溶液倒入设备中,然后将设备与面罩或嘴咀连接。
然后,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吸入药物。
在吸入过程中,要深吸慢呼,尽量将药物吸入呼吸道的深处。
4. 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坐直或保持轻微前倾的姿势可以帮助药物更好地进入肺部。
同时,要保持呼吸平稳,不要过于用力或过度喘息。
5. 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保质期。
超声雾化吸入使用的药物通常需要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保存,并且要避免阳光直射。
在使用药物前,要检查药物的包装是否完好,确认药物没有过期。
6. 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使用后,应将设备拆解洗净,彻底清除残留的药物,以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维护设备,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7. 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要避免与其他人共用设备。
每个人的呼吸道情况和药物需求都有所不同,共用设备可能引起感染或交叉污染。
如果需要多人使用设备,应根据情况清洁和消毒设备。
8. 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呼吸情况和药物的效果。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9. 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不同药物可能会引起不同的副作用,如口干、喉咙痛、咳嗽等。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寻求适当的处理方法。
10. 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超声雾化吸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简述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简述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将药物以微细颗粒的形式送入呼吸道。
它通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其他肺部感染。
在雾化吸入治疗中,药物被转化成雾状物,通过呼吸机、雾化器或喷雾器送入呼吸道。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药物能够更快地进入肺部,并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黏膜发挥作用。
然而,在进行雾化吸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使用设备:在进行雾化吸入前,确保正确使用雾化器或喷雾器。
不同的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操作步骤,例如充电、拆卸和清洁。
请仔细阅读和遵守设备的操作说明书。
2.正确使用药物:根据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
有些药物需要稀释,而其他药物可能需要混合使用。
确保按照正确的剂量和频率使用药物。
3.保持卫生:保持设备和配件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前和使用后,需要将设备和配件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滋生。
使用纯净水或指定的清洁剂进行清洁,并仔细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4.保持正确的姿势:在进行雾化吸入时,确保保持正确的姿势。
通常建议坐直或直立,将设备放在正确的位置,并用嘴巴轻轻地吸气。
尽量保持呼吸平稳,避免过快或过慢呼吸。
5.避免过度使用:尽管雾化吸入可以提供快速和有效的药物吸入,但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请务必遵守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并遵循适当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总之,雾化吸入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正确使用设备和药物,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确保雾化吸入的安全和有效性。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困惑,请咨询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
氧气雾化吸入法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法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使用先进的氧气雾化吸入装置:选择质量较好、操作简单、雾化效果好的氧气雾化吸入装置,确保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并将药物充分雾化。
2. 正确清洁和消毒装置:在使用之前和之后,必须彻底清洁和消毒氧气雾化吸入装置,以防止交叉感染。
3. 保持装置干燥:每次使用后,将装置彻底干燥,避免水分滞留,以免滋生细菌。
4. 使用适当的浓度和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确保使用适当的浓度和剂量。
不要自行调整浓度或剂量。
5. 使用合适的口罩或嘴嚼: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接口,如儿童口罩、成人口罩或嘴嚼。
6. 使用适当的雾化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控制雾化时间,确保药物足够雾化并吸收。
7. 避免过度雾化和吸入:过度雾化和吸入氧气和药物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控制雾化和吸入时间。
8. 确保正常呼吸节律:在雾化吸入过程中,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律,避免深呼吸或呼气阻塞。
9. 定期检查装置和药物:定期检查氧气雾化吸入装置和药物的保存情况,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10. 注意药物过敏和副作用:在使用新的药物时,特别是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时,要注意可能的过敏和副作用,并及时告知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明确掌握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①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目的是湿化气道.加入适当的抗生素预防防或控制肺部感染;②上呼吸道急性炎症;⑧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痰液粘稠,排痰困难,或有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者支气管扩张症感染、肺脓肿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禁忌症为急性肺水肿,此外,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宜提倡用超声雾化,因颗粒过小,较多雾点进入肺泡,过饱和的雾液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而使哮喘症状加重。
2、做好思想解释工作.首先解除患者对雾化吸入紧张情绪,详细介绍雾化吸入的意义并告之使用仪器的方法。
3、了解雾化吸人的常用药物及其剂量。
目前常用药物包括抗菌、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类.所有的抗生素注射液均可作吸入治疗,疗效肯定的是庆大霉素和多粘菌素E.前者一般为4—20万u/次。
后者1—5万U/次.平喘药物常选用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氨茶碱等.但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时要慎用.镇咳药只有咳必清作为吸入药.抗过敏药常选择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
减低血粘稠度药物一般选用肝素。
4、雾化吸入要配合全身综合治疗。
对于年老体弱病人咳嗽时要辅助拍背。
5、掌握雾化吸入的量.干稠分泌物具有吸水性质.吸湿后会膨胀,使原来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被堵塞。
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当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可产生急性呼吸困难,故对此类患者湿化雾量不宜太大.6、注意预防支气管痉挛.雾滴进入支气管作为异物可刺激文气管痉挛,尤其是糜蛋白酶、高渗盐水等药液易引起哮喘发作。
故用以上药物时,要先用支气管扩张剂或支气管扩张剂同时应用。
7、对心肾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者要注意防止湿化或雾化量大造成肺水肿。
另外对年老体弱自身免疫功能减退的病入用抗生素雾化吸人时,应重视诱发口腔霉菌感染问题。
在雾化吸入期间应对口腔进行酸碱度测试,若pH偏酸可用2%碳酸氢钠漱口.8、超声雾化部件的消毒要列人常规.不仅直接接触病人的口罩存在污染,间接接触病人的部件如螺旋管亦多数有污染。
因此要求雾化部件一用一消毒。
9、掌握超声雾化吸入器技术操作及雾化以后病房管理,雾化吸入后房间在保障病人避免受凉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病房通风.更换室内空气避免湿度过高引起墙壁霉变。
楼主说的是超声雾化,我是一名五官科护士,我们在日常的护理中用的是蒸汽雾化,我简单说一下蒸汽雾化需要注意的,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蒸汽雾化使用原理:雾化治疗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为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以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
雾化时需要注意的:(1)体位:治疗前先将痰液咳出以免妨碍雾滴深入。
雾化吸入时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必须仰卧位时需将床头抬高30°。
治疗时患者需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梢停片刻,这样会使雾滴吸入更深。
(2)药量:雾化液每日新鲜配制。
通常每次吸入10~20分钟,每日2~3次,一疗程1~2周。
吸入时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待适应后再逐渐加大剂量,直到吸完全部药液为止。
切不可一开始就用大剂量,因大量的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会使气道平滑肌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加重。
(3)长期雾化吸入治疗的病人,所用雾化量必须适中。
如果湿化过度,可致痰液增多,对危重病人神志不清或咳嗽反射减弱时,常可因痰不能及时咳出而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如果湿化不够,则很难达到治疗目的。
(4)观察:雾化吸入时水蒸汽可很好湿化气道但喷出的雾气有一定的压力,排斥口鼻周围空气进入呼吸道,降低了氧的吸入。
因此,对喘憋、呼吸不畅和缺氧严重以及肺炎合并心衰的患者,须先改善上述症状、加大吸氧量后再予以雾化吸入,且吸入时间宜短不宜长,每次5分钟左右,防止因此而加重缺氧状态。
雾化吸入期间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就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加大吸氧量,拍背,喝水,待症状缓解再考虑下一次雾化吸入治疗。
同时检查雾化液温度、剂量及体位是否合适,进行必要的调整。
治疗后1~2小时内注意拍击患者胸背,并鼓励患者咳嗽。
(5)一些用于雾化吸入的药物,如痰易净、必嗽平、a-糜蛋白酶、高渗盐水等无可刺激支气管而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尤易发生。
所以必要时须预先或同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特别是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更应分外小心。
(6)注意防止药物吸收后引起的副作用或毒性作用,如异丙肾上腺素易引起心律失常等。
(7)过多长期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会因过多的钠吸收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8)要避免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道交叉感染,应做到:雾化器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每天更换1次;不使用时,整个系统内不应有液体存留,以免细菌滋生;雾化治疗时应使用无菌溶液。
(9)注意防止局部吸入某些药物(如氨茶碱、庆大霉素等)的同时,进行全身治疗也使用同类药物,致使毒性叠加而造成严重后果。
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及其作用:1.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
2.解痉药物,如氨茶碱,舒喘灵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如α-糜蛋白酶等。
4.减轻水肿,如地塞米松等。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3类:(1)湿化祛痰剂:粘液脓栓或粘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并常使肺功能损害加重,诱发感染,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化痰,以利于痰液排出。
生理盐水5ml,用于湿化气道;α-糜蛋白酶~5mg加生理盐水10ml 稀释后应用;2% ~4 %碳酸氢钠2~5ml;蒸馏水5ml;必嗽平2ml 加生理盐水5ml稀释后应用,同时加入支气管扩张剂。
(2) 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咳喘患儿。
如异丙肾上腺素~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舒喘灵~k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地塞米松2mg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
(3)抗生素:雾化吸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一般都加入抗生素控制炎症,因为许多患儿的咳嗽,咳痰都与感染有关。
常用药物:青霉素5~10ml次,加入生理盐水5 ~10ml皮试后应用;庆大霉素2万μ~4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红霉素~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制霉菌素2~3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
通常,上述三类药物同时应用效果较好。
临床常用: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4万μ~8万μ,加入生理盐水10~20ml以达到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
雾化药物基本组方:庆大霉素4~8万u,地塞米松5~10 mg,α-糜蛋白酶5 mg,对于喉水肿严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者加入肾上腺素~1 mg,并加大地塞米松用量。
将上述药物用40 ℃温开水配成15 ml加入雾化杯中,机器水槽内加50 ℃的温开水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急性喉炎每日吸2次;每次10~20 min,5天为1个疗程,应用1~2个疗程;慢性喉炎每日1次,每次20 min,7天为1个疗程,应用2~4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可有2~3天休息。
具体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选用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的各种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稳定性好、粘稠度低及适宜人体组织的胶体渗透压;药液浓度太高不易起雾;药液对粘膜不宜有刺激性;酸碱度要接近中性;注意不要引起过敏反应。
雾化的药液应新鲜配制,定期消毒,避免污染。
用作雾化治疗的液体可选用蒸馏水、0.45%盐水或生理盐水。
蒸馏水稀释粘液的作用较生理盐水强,但刺激性也较强,因此,当分泌物较粘稠干涸时,可选用蒸馏水或0.45%盐水,长期湿化则可用生理盐水。
心脏功能不全者,长期使用生理盐水湿化时应注意对心脏负荷增加的影响。
超声药物雾化吸入疗法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系气雾吸入疗法的一种。
是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使液体在气相中分散,将药液变成雾状颗粒(气溶胶),通过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灶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
应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其雾量大,雾滴小(直径约1~8μm)而均匀,吸入时可深达肺泡,适合药液在呼吸道深部沉积。
吸入一定的雾化剂,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粘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分泌物,利于自呼吸道排出及刺激呼吸道的自家清洁机制和改善通气功能;促进支气管炎症过程的控制。
其优点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使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明显,对呼吸道疾病疗效快,用药省,全身反应少。
此外,药液在超声作用下形成的雾滴具有空气离子的作用。
治疗设备有雾化器和雾化液超声雾化器使用1,300~2,500KHz超声能通过以水为介质的耦合槽,传递到雾化罐内。
超声振动作用于罐内液体,破坏其表面张力与惯性而产生雾滴,供患者吸入。
雾化液对选择药物的要求:有效成分为水溶性,无强烈刺激,无毒性,不引起过敏反应;pH接近中性;能适应组织的胶体渗透压;有较好的雾化效果与稳定性,常用的有:(1)湿润剂:%盐水(蒸馏水与生理盐水各半),用于湿化痰液。
(2)粘液分解剂:①3%盐水或4%碳酸氢钠溶液。
②5~20%乙酸半胱氨酸(痰易净Muc omist)5~10ml/次。
③Ascotal(Oxymix)片,即维生素C100mg、碳酸氢钠70mg、硫酸铜的合剂,1~2片/次。
④溴苄环乙铵(必嗽平)4~8mg/次。
⑤胰脱氧核糖核酸酶5~10μ/次。
⑥α-糜蛋白酶5mg/次(生理盐水稀释)等。
(3)支气管扩张药:①间羟异丙肾上腺素1~2mg/次。
②异丙基肾上腺素~1mg/次。
③肾上腺素次。
④喘速宁(Inolin)~1mg/次。
⑤舒喘灵(Salbutanol)次。
⑥氨茶碱~50mg/次等。
(4)激素:地塞米松次;氢化可的松25~50mg/次。
(5)抗菌素:常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杆菌肽等,每次剂量按全日肌注量的1/4~1/8计。
多粘菌素易引起支气管痉挛,不宜采用。
(6)中草药: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银黄、野菊花等以及其它中草药的提取液。
(7)其他:10%异菸肼、5~10%PAS、5%病毒灵、扑尔敏等。
治疗方法吸入方式①开放式面罩:最常用,将面罩置患者口鼻前,不完全密闭。
②呼吸器:超声雾化器与呼吸器送气管串联应用。
③手捏加压吸入:超声雾化器与带有、呼吸阀门及手捏开关的加压吸入装置相联,由患者自己控制,作间歇正压吸入。
吸入时间、雾化量及疗程通常每次吸入10~20分钟,雾量于开放式面罩每分钟耗水量1~2ml,勿超过3ml,婴幼儿不超过1ml。
每日1~6次,一般2~3次。
一疗程1~2周。
注意事项①雾化液每日新鲜配制,每次吸入药量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30~50ml稀释后放入雾化罐内。
②治疗前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尽,以免妨碍雾滴深入。
③治疗时嘱患者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梢停片刻,使雾滴吸入更深。
④治疗开始后要注意有无呛咳和支气管痉挛。
于雾量过大、雾化吸入时间过长、水分过多或应用对呼吸道有刺激的药物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或水中毒。
⑤治疗后1~2小时内注意拍击患者胸背,并鼓励患者咳嗽。
⑥每日治疗结束时,面罩、雾化罐及管道要清洗,及用1‰新洁而灭浸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