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研究法.

合集下载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现象的深入挖掘和理论的逐步建构,来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在社会科学领域,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如教育、管理、社会学等。

本文将从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的具体步骤以及方法的优缺点等方面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扎根理论三大理论支撑。

其中,符号互动主义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符号的交互来构建对现实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对现实的建构和解释,而扎根理论则强调对现象的深入挖掘和理论的逐步建构。

这些理论的结合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成为一种有力的研究方法。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数据收集、编码、理论构建和验证等。

在数据收集阶段,研究者通常通过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方式来获取研究材料,然后将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逐步建构出相关的理论模型。

在理论构建和验证阶段,研究者需要不断地回到原始数据中寻找证据,以验证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地解释现象。

这一过程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理论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理解现象的途径。

同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还能够促进理论的不断建构和修正,为学科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研究过程较为复杂、耗时耗力,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研究素养和专业能力等。

综上所述,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扎根于符号互动主义、建构主义和扎根理论等理论之上,具体步骤包括数据收集、编码、理论构建和验证等。

尽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优点仍然使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之一。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登·斯特劳斯和安塞尔姆·斯特劳斯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现象的系统性观察和分析,逐步建立理论框架,从而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强调对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

研究者需要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现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观察。

通过对现象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研究者可以逐步建立起对现象的全面理解,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注重从数据中提炼理论。

在对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和分析,逐步提炼出一般性的规律和原则。

通过对数据的梳理和整合,研究者可以逐步建立起对现象的理论框架,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另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强调理论的逐步深化和完善。

在提炼出初步的理论框架后,研究者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推演等方式,不断验证和修正理论,使其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通过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理论,研究者可以逐步建立起更加系统和完备的理论体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撑。

总的来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视实证观察和理论建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逐步提炼出理论,再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修正,逐步完善和深化理论。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可以考虑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期取得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
三级编码在形式上分为3个阶段,但在实际应用 时,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研究者要在它们之间反复转移、比较,建立连接 。
22
开放式编码 (open coding)
打碎资料的过程
先将收集到的资料 打散,然后通过定 义现象来分类,对 现象进行不断的比 较以归纳出能够描 述现象的概念,再 将归纳出的概念进 一步范畴化。
29
(二)资料分析(扎根理论的核心 )
1
三级编码(开放式、主轴式、选择式)
2
撰写备忘录
3
不断比较(贯穿研究始终)
4
资料分析过程的严谨性及其评价标准
30
2.撰写备忘录
备忘录:指除了真正的田野笔记 、转录或 编码以外的,研究者撰写的任何与研究有关的 材料。 包括访谈时的感想、分析资料的方法和过程
2.概念化:
凝练最重要的或出 现最频繁的代码, 将代码转化为概念。
open coding
3.范畴化:
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把 凝练、归纳出的概念进 行归类、抽象、提升和 综合从而形成范畴。
24
开放式编码过程中 研究者需不断提出问题 :
所收集到的数据是关于什么的研究? 这个事件所指出的是哪一个范畴? 这个事件所指出的是正在形成的理论中的哪一个部
32
2.撰写备忘录 撰写备忘录:指针对分析而写的记录。 其实质是:研究者思考、追忆研究的过程,
从研究者搜集资料一直持续到研究结束。
33
2.撰写备忘录
整理备忘录是扎根理论研究程序中一个必要的步骤 。
整理指的是思想的整理,是概念化的整理,而不是 数据的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零碎的数据得到重建,通过备忘录 的收集,从而形成理论大纲,同时也为下一步写作 做了准备。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一、本文概述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是一种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它强调从实际数据中提炼和构建理论。

该方法论的核心在于通过对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从原始资料中发现和提炼出核心概念、范畴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出新的理论。

本文将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进行详细的阐述,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并掌握这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起点、数据来源、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这些要素是进行扎根理论研究的基础,对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阐述扎根理论研究的研究程序。

这包括从数据收集到理论构建的整个过程,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编码、分类和分析,以及如何从数据中提炼出核心概念、范畴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步骤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扎根理论研究的具体操作。

本文将讨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评判标准。

这些标准用于评估扎根理论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包括理论构建的合理性、数据收集的充分性、数据分析的严谨性等。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评判标准,读者可以更好地评价和应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结果。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为进行高质量的定性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要素扎根理论是一种从具体实践出发,通过归纳分析建立和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

它强调从实际现象中提炼出理论,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出发去解释现象。

扎根理论方法论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收集:扎根理论的研究始于对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数据收集。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访谈、文档分析、观察等多种方式。

在收集数据时,研究者应保持开放和敏感,尽量捕捉到现象的全貌和细节。

数据编码:收集到数据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编码,即将数据转化为概念和范畴。

编码过程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层次,通过不断的比较和归纳,将数据提炼成具有解释力的概念和范畴。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2.局限性:尽管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研究者的分析能力和经验有较高要求;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能受到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限制,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最后,扎根理论研究的结果可能受到研究者的主观性和偏见的影响。
四、实例分析: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一、引言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和理解实际情境中的数据,提炼出有意义的理论。这种方法强调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而非基于理论假设进行推导。在学术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本文将探讨扎根理论的概念、基本步骤、优点和局限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为了展示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我们以“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实例分析。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法收集数据,提炼出以下理论:社交媒体加剧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在于信息过载、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以及社交比较和评价压力。这些原因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加剧,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理论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二、扎根理论的概念与基本步骤
1.概念:扎根理Biblioteka 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从数据中提炼理论”。这种方法强调对原始数据的深入分析,而非基于预先设定的假设。
2.基本步骤: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数据:包括访谈、观察、文献资料等。
(2)开放式编码: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关键概念和初始概念,形成初步的编码。
五、结论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扎根理论的概念、基本步骤、优点和局限性,展示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够提炼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有助于理解研究情境中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尽管扎根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通过实例分析,我们进一步证明了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有效性。未来,随着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进步,扎根理论有望在学术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赛特(Barney Glaser)和安斯(Anselm 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它是一种以发现理论为目的的质性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和概念,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理论。

本文将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开放性、灵活性和系统性。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开放的态度,即不受传统理论框架的束缚,尽可能地接触和接受各种新的信息和观点。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最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系统性,即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以便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和概念。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步骤。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构三个基本步骤。

首先,研究者需要进行数据收集,这包括采访、观察、文献分析等方法,以获取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材料。

其次,研究者需要进行数据分析,这包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分类和比较等操作,以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和概念。

最后,研究者需要进行理论建构,这包括将发现的模式、规律和概念进行整合和归纳,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如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

在教育学领域,可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研究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现象,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概念,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在管理学领域,可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研究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和现象,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在心理学领域,可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研究心理健康中的问题和现象,以发现其中的概念和规律,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科研领域中,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对于深入理解和解释复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塔姆·格利南和安妮·斯特拉塞于1967年提出的。

它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和解释,来构建理论模型,从而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相较于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理论的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情境下的研究需求。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理论驱动”,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先入为主的假设和观点,而是通过对数据的反复比较和分析,逐步建构出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框架。

这种“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偏见,使得最终构建的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情境,具有更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另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注重对数据的系统性分析和解释。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通过反复比较和分类,将数据进行整合和提炼,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概念和命题。

这些概念和命题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现象,还可以为后续的理论建构提供坚实的基础。

因此,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最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其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对数据的高度依赖,研究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建构能力。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研究目的,综合考量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总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定性研究方法,在科研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其核心思想和方法特点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要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

a
6
Company name
实质性和理论性编码区别:
实质性编码:反映被研究的实质研究领域中一个理论的 范畴及其特征。它们是用作构造概念化的理论。
理论性编码:概念化实质性编码之间隐形的相互关系, 可作为相互连接多变量的假设,从而用来解释研究对象如 何去解决他们的主要关注。它们是自然呈现的,穿插于破 碎的事件之中,形成概念,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它 们提供理论形成的模式,在编码、写备忘录,特别是在手 工整理备忘录的时候自然呈现。
Grounded Theory
一 简述 二 三个流派 三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四 方法流程
a
1
Company name
一、简述
扎根理论,又称根基理论,是质性研究方法之一。
1967 年,美国社会学家格莱瑟(Glaser) 和施特劳斯(Strauss)在《在扎根 理论的发现》一书中提出其定义是,从数据中发展理论。
a
19
Company name
两种资料分析策略:
一种是 Glaser 的传统扎根理论资料分析策略: 开放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和理论性编码。
另一种是 Strauss 与 Corbin 的扎根理论资料分析策 略: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
a
20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Click to edit1.h抽e样adline
② 理论抽样:
是一种以已经被证明或形 成中的理论所具有的相关 联的概念为基础所做的抽 样。
强调边收集边进行编 码和分析,在逐步形成概 念化的过程中,根据概念 化程度调整抽样重点,从 而决定下一步抽样的对象 ,从哪里可以获得样本。
一 简述 二 三个流派 三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四 方法流程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和BarneyGlaser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

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

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

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基本思路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理论产生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

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

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

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

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

扎根研究

扎根研究
第七章
扎根研究
扎根研究
一 扎根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 扎根研究的理论背景
三 扎根研究的研究程序
四 扎根研究的检验与评价
一 扎根研究的基本概念


扎根研究又称扎根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质化的研究 方法。 综合概括为一种放弃先有的理论与假设,通过深入的实施观察与 访谈,直接从第一手资料中采用编码分析等方法,发现与发展理 论的质化研究方法。 扎根研究或扎根理论本身不是一种理论,而是发展理论的一种方 法,它研究的目标是发展理论。扎根研究重视建立理论,而非检 验原有的理论。
扎根,就是要切实深入该研究领域进行实 地研究,不要带着预先已有的理论,可能就很难扎根了。资料与 理论不能脱节,具有紧密联系。 二 直接发展理论的特征。要深深地“扎”与该研究领域这块土壤的 “根”的基础上,直接地发展理论。强调收集第一手资料(访谈、 会议笔记、田野观察、日志、信件、统计调查等) 三 质化的特征。扎根研究并不考虑量化,所以它是一种质化的 研究方法。
三 扎根研究的研究程序

理论的敏感性 发提高理论直觉的方法 1 通过不断提问来激励思考 2 利用词、词组、句子提问,不用整段文字来提问 3 通过比较推进思考 4“摇红旗”,对理所当然的情况保持警惕。当出现那些理所当然 的词语时,一定要“摇红旗”来警示自己。因为这些被视为理所当 然的情况,极容易出现盲点,掩盖事实真相。
三级编码(选择性或核心式编码)

将核心范畴联结、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理论的框架。然后进行 一个抽象水平更高的命名,于是这也就成了发展出来的理论,于 是这也就成了发展出来的理论的核心概念。
进行选择性编码时要循环进行几个步骤




1 将所有的概念化的东西联结成故事线,发现核心范畴并对其命 名。 2 确定核心范畴后,尝试整合成其他范畴,分析所有核心范畴与 其他范畴的排列、秩序和框架。 3 进一步分析各范畴的性质、维度以及相互关系,勾画出一个理 论的雏形。 4 再做理论取样,通过搜集到的资料来检验、充实理论。 5 范畴填补。研究者再回到最初的发现与建立的范畴,看看是否 还有范畴资料佐证,如果有的话,则需做些填补的工作,即再做 理论取样,重新进行观察、访谈等工作,针对不足与漏洞,继续 搜集资料。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課程: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專題授課老師:陳麗欣老師期末報告主題:個案研究法研究生:路蓮婷報告大綱壹、前言 (2)貳、紮根理論研究法之內涵 (2)一、意義 (2)二、方法與策略 (3)三、紮根理論的目標 (5)四、理論觸覺 (5)參、紮根理論的歷史發展與哲學淵源 (6)一、歷史發展 (6)二、紮根理論的哲學淵源 (6)肆、實施紮根理論研究之設計原則與程序 (7)一、設計原則 (7)二、實施程序 (7)伍、紮根理論研究法的特徵、限制與貢獻 (14)一、紮根理論研究法的特徵 (14)二、紮根理論研究法的限制批評 (14)三、紮根理論研究法的貢獻 (15)陸、紮根理論研究的評估標準 (15)一、從研究過程中來評估 (15)二、從研究結果的經驗性基礎 (16)柒、結論 (16)參考資料 (17)紮根理論研究法壹、前言研究不只是對於「外在」現象的瞭解,它也反映了我們的先前理解;同時它讓我們反省我們原來是怎樣看世界的。

然而每一個研究,不只是在白紙上加了一些圖案,或是在檔案櫃裡增加一些資料而已,它是透過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並促使了研究者的自我學習與轉變。

本文以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就其內涵、歷史發展與哲學淵源、研究設計、評估標準、及其特徵、限制與貢獻等,做一全貌的探析。

除進一步對個人所感知的主觀世界,能有新的概念與詮釋外,並期對未來有興趣進行紮根理論研究者,有助於在實務上的運用。

貳、紮根理論研究法之內涵一、意義紮根理論乃由Barney Glaser 與Anselm Strauss兩位學者所創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紮根理論的描述亦進行補充與修正,對其意義的詮釋亦有不同的見解臚述如下:Glaser & Strauss(1967:1)對於紮根理論的定義是:在於如何從資料中發展理論,而這就稱之為紮根理論。

亦即是紮根理論強調在社會研究中經由系統化的施行與分析以獲得理論。

Strauss(1987:5)對紮根理論的定義是:紮根理論方法論的出現在質化資料上是朝向發展一個理論,無需要委託任何特別的資料,研究的管道。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科研工作中,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

本文将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塔姆·格里尔斯(Glaser)和安塞尔·斯特劳斯(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

它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数据的反复比较和分析,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从而构建理论框架。

相比于定量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对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内涵的挖掘,适用于对复杂、多元、多维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解析。

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可以是采访记录、观察笔记、文本资料等。

然后,研究者通过对数据的逐步分析和比较,逐渐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不断地迭代,将新的数据与已有的理论联系起来,逐步构建起理论框架。

这一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

在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保持开放的思维,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和数据,不要过早地下结论。

其次,要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善于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

此外,要善于进行比较和归纳,将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性。

最后,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理论框架,使之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在管理学领域,可以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解释组织变革、领导行为、员工激励等问题;在教育学领域,可以用于研究学生学习行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问题;在社会学领域,可以用于解释社会交往、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问题。

总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总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和内涵,构建起理论框架。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在科研工作中,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要做好理论研究,就必须扎根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就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首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进行理论研究之前,研究者必须对所要研究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者才能够在理论研究中游刃有余,不至于在理论探讨中迷失方向。

其次,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保持开放的态度。

在进行理论研究时,研究者不能囿于既有的理论框架,而应该持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探索各种可能的理论观点。

只有保持开放的态度,研究者才能够在理论研究中不断创新,不断拓展理论的边界。

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注重实证分析。

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必须以实证分析为基础。

研究者应该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和修正理论观点,使理论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方法论素养。

在进行理论研究时,研究者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并且能够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方法论素养,研究者才能够在理论研究中游刃有余,不至于在方法选择上出现偏差。

总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中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开放的态度、实证分析和扎实的方法论素养,才能够做好理论研究工作,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启发,推动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扎根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引言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格莱泽(Barney Glaser)和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于1967年首次提出,并在后来不断发展和完善。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探索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人们是如何应对和适应的,以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扎根理论的起源扎根理论最早源于医学领域的研究,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在1960年代,格莱泽和斯特劳斯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索术后肾脏移植患者的恢复过程。

他们发现,现有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这一过程中的复杂现象,于是决定创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该方法能从实证数据中推导出理论。

格莱泽和斯特劳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一种新的理论,即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强调从数据出发,通过逐步归纳和分析,逐步推导出概念和理论。

与传统的理论先行方法不同,扎根理论将研究者的主观经验降到最低,并注重数据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扎根理论的核心概念扎根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开放性编码”、“轴心编码”和“选择编码”。

- 开放性编码是指研究者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具体的现象,并透过具体的行为或事件来进行描述和分类。

通过不断查找和比较数据,逐渐减少过多的编码,并寻找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 轴心编码是指在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对相似或相关编码进行归类,形成模式和概念。

通过不断迭代,研究者可以推演出更为抽象的理论。

- 选择编码是指在轴心编码的基础上,对最重要和核心的编码进行选择,形成更为抽象和普遍化的理论。

选择编码是研究者对数据的重新解读和整合的过程。

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可以分为数据收集、开放性编码、轴心编码和选择编码四个步骤。

- 数据收集:扎根理论的数据源可以是采访记录、观察记录、文件资料等。

通过多种方法收集丰富的原始数据,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开放性编码:研究者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通过逐行逐句对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即从数据中提取出具体的现象,并进行描述和分类。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大量文献、采访资料和档案资料的深入分析和解释,构建起理论模型并提供解释。

在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时,需要遵循以下的研究步骤和原则:1. 研究问题的确定:选择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或现象。

该问题通常比较复杂且尚未有充分的解释或理论。

2.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采访资料和档案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书籍、学术期刊论文、报纸、访谈录音、视频等。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和分析,通过不断比较、分类、归纳和整理,逐渐形成一种概念范畴体系。

4. 概念的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材料中的共性和相似性,逐步构建起具有内部联系和逻辑框架的概念模型。

5. 理论的构建:通过概念模型的建立,可以逐步形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解释研究问题。

该理论应该能够解释现象、预测趋势和提供决策帮助。

在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时,研究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开放性:研究者应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要预设立场和观点,以免对资料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性解读。

2. 可信性:研究者应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数据的可信性,确保所使用的资料来源可靠,最好进行多次检查和多个研究者的独立验证。

3. 可重复性:研究者应采用明确的步骤和规范的流程来进行研究,以确保研究过程可复制,其他研究者能够按照相同的方法得出相似的结果。

4. 透明度:在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应尽量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思考过程,以方便其他研究者理解和评价。

总的来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文献和资料的深入分析和解释,构建起理论模型,并提供对复杂问题的解释和理论支持。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确保研究的可信性和可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紮根理論研究法
林本炫 南華大學 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93.06.26
建議參考資料
► 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原著 ; 吳芝儀,廖 梅花譯 。 《質性研究入門 : 紮根理論研究方 法》 。濤石文化。 ► 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原著,徐宗國譯, 《質性研究概論》。巨流。 ► 徐宗國,〈紮根理論研究法〉。收入胡幼慧 編, 《質性研究》,頁47-74。巨流。 ► 林本炫, 〈紮根理論研究法評述〉。收入齊 力、林本炫編, 《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 析》,頁171-200。
主軸譯碼
主要在於好好發展主要的範疇。 ► 除了性質和面向之外,和某一個主要範疇相關的 概念或概念組合,可以看成是這個主要範疇的副 範疇(sub-category)。我的例子。 ► 在逐步發展、密實化各個範疇的同時,可能會有 一或二個核心範疇浮現。其他範疇的概念或概念 組合(以概念標籤而呈現),可以用所謂「典範 模型」的模式,將它們和這核心範疇的關係聯繫 起來。也就是將它們分別指認為核心範疇的因果 條件、(現象:範疇本身)脈絡、中界條件行動 或互動的策略及結果等等。 ► 以資料驗證,並交叉運用演繹及歸納思考,連結 範疇與範疇間之關係。圖二
如何建立紮根的理論?
► 透過逐字逐句的「譯碼」(coding),將參
與觀察資料或深度訪談等資料分解並概念化。 ► 資料搜集、資料分析和文獻閱讀交互進行。 ► 透過不斷比較與問問題,不斷寫筆記,以及 理論觸覺的增進,發覺資料中的新意義和理 論線索。
資料詮釋和客觀性的問題
► 比較性思考 ► 採取多元觀點 ► 時時檢視假設、詮釋和資料之間的關係
抽樣
► 開放性譯碼階段的抽樣: ► 主軸性譯碼階段的抽樣: ► 選擇性譯碼階段的抽樣:
開放性譯碼的抽樣
► 開放性抽樣 ► 開放性譯碼階段,隨研究的情形而做調整。 ► 通常較沒有原則,也可以是立意取樣。
► 必須在一致性與發掘新範疇、新屬性之間求
取平衡。 ► 也就是要兼顧到使同一範疇稠密化,同時又 要能夠開發新範疇。 ► 著重尋找最大的變異性(variation)
關於「方法」(method)
► NIKE學派:Just
Do It ! ► Methodist:衛理學派(美以美學派)
紮根理論研究法的特色
►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不是理論,是一種 方法。是要讓我們如何發展出[紮根在資料 上的理論] ► 最初是從醫療領域發展出來,目前在護理以 及女性研究上廣泛使用。 ► 紮根法有沒有一定的學科限制,或是方法論 立場的預設。但特別適用於探討行動/互動 的意義。 ► 主要建立理論而非驗證假設或既有理論。也 就是著重在發現的邏輯而非驗證的邏輯。
主軸性譯碼的抽樣
► 關係性和變異性的抽樣 ► 有意地擴大機會搜集到面向層些假設,從而決定 要如何抽樣。 ► 根據與理論相關的概念做抽樣,才是真正的 理論性抽樣。和如何進行抽樣沒有直接的關 係。
選擇性譯碼階段的抽樣
► 區別性抽樣(discriminate
如何建構動態的理論
► 運用「歷程編碼」。 ► 在分析裡帶入過程[將過程帶進來] ► 過程就是一系列的行動與互動
► 過程就是捕捉行動的速度和變異,以及各種
對現象的控制、策略等等 ► 所謂過程不是分階段而已,而是深入分析行 動或互動的變化。 ► 交互運用演繹和歸納。
比較的具體技術(p.98-):
► 顛倒比較:藉著省視反面或極端事例,找出
有意義的屬性。 ► 系統性比較:將資料中的事例,和從經驗或 文獻中擷取的事例加以比較。 ► 搖紅旗技術:
譯碼(編碼)的程序
► 開放性譯碼(open
coding) ► 主軸譯碼(axial coding) ► 選擇性譯碼(selective coding) ► 歷程譯碼(coding for process)(第二版增 加)
sampling) ► 針對範疇間的關係,或者補強未發展成熟的 範疇而抽樣。 ► 抽樣到達到理論性飽和為止。關於某個範疇 沒有新資料出現,資料裡的範疇已經發展得 十分豐厚。範疇間的關係都建立妥當。
理論飽和
► 用「飽和」的概念處理質性研究的樣本「代
表性」以及「概推」(generality)的問題。 ► 再也沒有關於某一範疇的新資料出現。 ► 範疇和範疇之間的關係都已經發展妥當。
開放性譯碼

► ►


將觀察筆記、訪問稿、或任何文件逐字閱讀,逐行、 逐句或段落分解並加以標籤(labeling),稱為開放 譯碼。 對句子或段落標籤化的動作即是「譯碼」,但並非賦 予名稱而已,而是要予以概念化。 將相關的概念聚攏成一類,稱為「範疇化」 (categorizing)(category,範疇,也有譯為類屬、 類別) 範疇的名稱通常較概念抽象些。範疇和概念的名稱可 以來自資料本身(被研究者本身在使用的詞彙,稱為 「見實」譯碼(實境概念) ,“in vivo” codes), 也可以研究者自創,或者從其他學者的文獻中借用。 透過發展範疇的性質和面向使範疇更為「密實」。圖
► 保持懷疑論
理論觸覺的來源
► 專業經驗 ► 個人經驗(默會知識) ► 使用技術文獻(對該領域專業文獻的熟悉)
► 使用非技術文獻(對相關文獻資料的熟悉)
分析資料時實際可運用的工具(方法)
► 問問題。 ► 分析字詞、片語或句子(二版有不同說法) ► 透過比較做進一步分析(兩種比較方式:經
常性比較constant comparision和理論性比較 theoretical comparision)。

選擇性譯碼
► 在已經發展好的若干個主要範疇之間,藉由
闡明「故事線」,而找出核心範疇。(core category, central category) ► 把核心範疇與其他的範疇連結在一起。(可 以借用譯碼典範上的因果條件、脈絡、結果 等等作為單位來進行) ► 藉由範疇的面向的層次,把各個範疇連結起 來。 ► 用所有的資料來驗證這些關係。(紮根法建 立起來的理論必須有資料的強力佐證,因此 叫做紮根理論)。圖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