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解读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新高考-阅读理解的进阶:文本解读指导(方法+实例)(两篇)
![高中英语新高考-阅读理解的进阶:文本解读指导(方法+实例)(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03db24f5335a8102d2206a.png)
高中英语新高考-阅读理解的进阶:文本解读指导(方法+实例)(两篇)正文李筱菊说:说一句话,必然有一个要传达的主信息(message)。
主信息的核心(gist)=主题(topic)+表述(predication)。
例子:学生甲问:还有时间吗?乙说:不早了。
9点了。
乙的主信息核心是:时间不早了。
主题是时间,表述是九点。
9点是主信息的辅助信息(supporting info)。
主信息的构成,除了核心外,往往还有辅助信息,包括辅助性事实或观点(supporting facts or ideas)。
譬如乙除了表达表层信息(surface message),很有可能传达潜信息(underlying message),可能是:都9点了,你还不抓紧。
当然更有可能结合他的语气或态度(tone or attitude)。
这里的潜信息才是我们命题阅读要挖掘的,有时体现为语篇的意图(purpose)或功能(function)。
如果阅读文本里有潜信息,我们的文本解读没有涉及,那么都不算有效。
下面这张图是李筱菊的:这张表告诉我们:1、命题阅读(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文本解读中的评判性思维的提问)首先要抓主信息的核心,包含了潜主信息的核心(实质、功能、意图、态度)。
2、辅助信息,包括情景因素、细节因素等,或构成关键提问点,或构成相关提问点,或是无关提问点,这都是针对主信息核心而言的。
葛炳芳老师说,提问不能偏离中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提问,先考虑关键提问点,杜绝无关提问点。
但是一段里的主信息有时是多个,这样个别主信息又可能成为辅助信息。
李老师的图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个葛炳芳老师的4I策略是有共通之处的。
葛老师的理解文章的表层信息相当于表层主信息核心;理解信息点之间的相关联系,即:要理解散落在文本各处的信息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读者需要重点解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子、场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相当于确定不同主信息之间的主次,有的主信息可能是论点,有的可能是论据的辅助信息。
基于“4I策略”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的教学探究
![基于“4I策略”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的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8b1519e45c3b3566ec8b3d.png)
基于“4I策略”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的教学探究作者:阮佳慧来源:《英语学习·教师版》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基于“4I策略”,着眼于文本解读,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阅读课文为例,从理解信息点间的相互联系、理解文本观点思想和学习目标语言三个角度具体阐述如何优化文本解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实现内容、语言和思维的融合。
关键词:4I 策略;文本解读;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体验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获得阅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葛炳芳,2011)。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语言和思维的载体,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文本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阅读课的质量,甚至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总体效果。
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少课堂仍存在由模式化阅读主导、文本解读缺失严重、不同阅读文本的问题设计雷同以及语言学习与文本理解相脱离的现象。
这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无法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谈不上训练学生的思维。
因此,本文基于“4I策略”,着眼于文本解读,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阅读课文为例,从理解信息点间的相互联系、理解文本观点思想和学习目标语言三个角度具体阐述如何优化文本解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文本解读的“4I策略”是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度、多元地解读文本:1. “理解文本表层信息(Identifying facts and opinions)”,重点解读文本直接陈述的、重要的基本信息,即事实与观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例子;2. “理解信息点间的相互联系(Inquiring relationships)”,理解“散落在文本各处”的信息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重点解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子和场景之间的相互关系;3. “理解文本观点思想(Interpreting ideas)”,即理解文本的目的、内涵和措辞等;4. “学习目标语言(Illustrating language)”,即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可以从话题、功能和修辞等视角进行(葛炳芳,2017)。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例析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3d4a275acfa1c7aa00ccc9.png)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例析作者:李宏丽刘莉来源:《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9年第03期一、文本解读相关理论和分析文本解读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多元化的。
在阅读教学中,作者与读者共同赋予文本意义。
深层解读文本意味着诸如梳理结构、提炼归纳、推断隐含意义、批判性分析等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
张秋会、王蔷结合三中心论、语篇分析理论和图式理论,从语篇的整体性出发,阐释了如何从主题角度、内容角度、文体角度、语言角度和作者角度进行文本解读。
刘林峰、谢平提炼出文本解读的五个方面:梳理篇章结构、提炼重要细节、品味赏析语言、推断隐含意义与评价阅读内容。
综合理解上述理论和文本解读的方法,笔者试从主题与文体,内容、语言和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进行文本解读。
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Reading课文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二、深度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1. 主题与文体解读标题之于文章的作用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的标题是整篇文章主旨的高度浓缩。
从标题,我们能大致推断文章的大意,预测作者的思路,推断文章的文体。
本单元阅读课文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标题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从标题就能很直观地看出本文是记叙文。
接着,我们对标题进行解读:从标题中的a night,the earth,didn’t sleep推断事情发生的时间,动作发出的主体,然后推测可能发生的事件。
我们根据标题做出的推断也恰好符合记叙文的文体解读重点。
《课标》对阅读的要求之一是能识别不同的文体特征。
从文体角度分析,记叙文的解读重点在于:第一,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第二,梳理贯穿文本的线索。
在对标题进行预测和推断后,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相关信息,从而概括文章的大意。
此外,每篇记叙文都有一个线索,比如,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或感情线索等。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的教学反思——以A father and a son阅读课教学为例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的教学反思——以A father and a son阅读课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eea8d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f.png)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的教学反思——以A father and a son阅读课教学为例丁洁【期刊名称】《英语教师》【年(卷),期】2017(017)004【总页数】5页(P46-50)【作者】丁洁【作者单位】223800,江苏宿迁,江苏省宿迁中学【正文语种】中文授课对象:新高二学生指导老师:林利(江苏省宿迁中学教研组组长、宿迁市兼职英语教研员)本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学习对比写作手法,让学生体会物质社会背景下父子间的亲情与陪伴的价值。
通过解读文本,层层推进,分析文中父亲一言一行所浸透的爱,准确把握文章传递的信息。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所折射的社会问题,触动心灵,感恩父母、感恩身边默默陪伴自己的人,融思想教育于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预测信息的能力及理解归纳的能力。
本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一)文本话题内容分析授课内容是美国作家BobGreen笔下的A father and a son,作者以一位目击者的身份出场,通过他的视角,观察一对不富足的黑人父子在区间列车上的言行举止。
通过作者的一番感悟,引发读者对“陪伴”问题的反思。
在现代物质社会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已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关注度很高,而“陪伴”话题更能触动处于敏感期的高中学生的心灵,学生无形中会进行反思,在文章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二)文本体裁结构分析文本体裁不同,其框架、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也会不同。
教师可以从文本体裁入手,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其了解文本的体裁结构和篇章模式,从而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
本课的文本体裁是记叙文,那么,“五要素”便是本课得以开展的突破口。
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对比,父子相伴带来的快乐与冷漠无情的周围环境的对比;这对父子的衣着与周围人的衣着的对比;这位父亲爱孩子的方式与其他父母爱孩子的方式的对比。
(三)文本语言分析1.At the front of the first car—looking out the window at the track that lay ahead—were a man and his son.2.“Here we go!Hold on to me tight!”the father said.3.“Look out there!”the father said to his son.“See that pilot?I bet he’s walking to his plane.”The son craned his neck to look.4.“I want to ride some more!”“More?”the father said,mock-exasperated but clearlypleased.“You’re not tired?”“This is fun!”his son said.“All right,”the father replied,and when a door opened we all got on. 5.“Where are all these people going,Daddy?”the son asked.“All over the world,”came the reply.阅读这些句子,学生宛如直观电影的每一个镜头,聚焦了镜头中父亲和儿子坐在机场区间车前排一起看风景的喜悦、父亲对孩子的安全和身心的关注、父亲与孩子平等的交流、父亲耐心倾听并真挚地回应、父亲因孩子的快乐而快乐等画面,在对语言进行分析时,学生能感知这位父亲一言一行中所浸透的爱,并真切地体会这位父亲的真心陪伴带给孩子的无以言表的幸福与快乐。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应用文文本解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应用文文本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abf647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5.png)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应用文文本解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文本的作用举足轻重。
文本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内容。
文本分析促进着英语阅读与应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因此,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组织者,重要的任务就是作文本分析。
本文通过基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选取了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1 中的一篇英文书信“A LETTER TO AN ARCHITECT”,对其在文本主题、文本内容、文本文体、文本语言和文本作者进行文本分析。
一、文本主题分析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
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1。
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主题语境的提出,现对本文章所选取的文本做以下文本主题解读。
本单元以“Living well”为话题,围绕残疾,残疾人的生活展开,介绍了一些残疾人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社会的关爱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
因此本单元的主题是“好好的活着”,综合单元主题和单元内容可以看出,本单元主题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具有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本文是应用文,标题是“A LETTER TO AN ARCHITECT”。
作者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残疾人Alice Major写给新电影院首席建筑设计师Ms.L.Sanders的一封建议信,要求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要。
如在以下方面的建议:Adequate access,Earphones for people who have trouble hearing,Raised seating,Toilets,and Car parking.因此本文的主题是“积极乐观的生活”,在三大主题语境中,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且属于“做人与做事”主题群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子主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教学分析-教育文档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教学分析-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42dd4f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9.png)
新课程标准下⾼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本解读教学分析-教育⽂档新课程标准下⾼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本解读教学分析《普通⾼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打好语⾔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英语素养。
⾼中英语课程应根据⾼中学⽣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步发展学⽣基本语⾔运⽤能⼒的同时,着重提⾼学⽣⽤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逐步培养学⽣⽤英语进⾏思维和表达的能⼒;为学⽣进⼀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所以,随着教育领域的改⾰不断深化,传统的⾼中英语阅读灌输式教学⽅法已经难以满⾜⾼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要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章进⾏深层次的挖掘,真正提⾼学⽣的阅读能⼒,让学⽣有独⽴分析思考的能⼒。
为了培养学⽣的英语阅读能⼒,本⽂针对如何应⽤好⽂本解读教学法进⾏分析探究。
1. 什么是⽂本解读?英语中的text⼀词,源于拉丁⽂的texere,本意是波动,联结,交织,编织,并因此衍⽣了构建,构成,建造或制造等意义。
根据Longman Contemporary English Dictionary上的定义:A text is a book or other piece of writing that is connected with learning or intended for study. ⽽Collins Co-build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释义为:A text is a book or other piece of writing, especially one connected with science or learning.因此,我们所说得⽂本就是⽤来进⾏英语教学的⽂章或段落。
什么是解读?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解读”的释义为“通过分析来理解”。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385b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d.png)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对文本的全面深入的解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全面解读,不断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文本解读内涵的分析文本解读的内涵是指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的理解活动,也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三者对话的过程。
要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不仅要解读出原文的本意,而且还要对文本的语言特点、文本逻辑、文本结构、作者情感、文本包含的文化等。
文本作为英语阅读学习的主要载体,对文本的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全面深入的解读才能保证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因此在文本解读时需要重点关注对文本逻辑结构、文本信息、语言特点、文化、作者情感与观点等方面内容的解读。
二、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能力,需要以问题来牵引文本解读的方向与深度,才能保证文本解读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文本阅读问题的设计就成为文本解读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是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在设计阅读问题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能够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能够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因此问题设计时不能过于浅显,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探究兴趣,实现对文本深入解读。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3的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问题:Q1:What festiv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Q2:What are these festivals about?Q3:Compare the festivals of the dead in Mexico,Japan and China. What do these festivals have in common?Q4:Why should we celebrate festivals in our daily life?通过这四个问题探究,既能让学生抓住整个文本的脉络,又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全面理解。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a7810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e.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文本解读则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实践方法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
一、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文本解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本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本所呈现的事实、观点和情感,进而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文本解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各种语言知识,包括单词、句型、语法等,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文本解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和评价文本内容,并且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二、文本解读实践方法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文本解读的实践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文本解读的活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文本,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文本内容,如讲解背景知识、组织阅读活动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本解读的实践中。
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解读策略在文本解读的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解读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词汇、理解句子结构、推测上下文意思等方式来进行文本解读。
学生还可以通过抓住关键信息、揣摩作者态度、反复阅读等策略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解读策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本解读技能,培养其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
3. 推进阅读教学和跨学科融合文本解读实践中,还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实施跨学科融合。
在英语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地理、文学等学科的知识,对文本背景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资源等进行文本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储备和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教学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6b60f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0.png)
史,包括汉字的发明人、构造方法及演变过程等内 个事件或说明某个问题,并非随意表达,而是需要
容。在教学时,教师要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 根据中心意思组织文本语言、构思文本布局。因此,
念,按照学习活动观设计课堂各环节的教学活动,从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解读文本结构,帮助他们
文本结构、文本语言、作者态度、文本主题四个维度 理清文本的基本框架和主体脉络,可以促使他们更
在读中阶段,按照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表达需要灵活组织、运用语言奠定基础;其最终目
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活动和问题,分别从文本结 的则指向学生的语言技能核心素养。
构、语言运用、作者态度、文本主题四个维度解读
该文本语言解读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重难
文本,并以导入阶段的问题为切入点,补充与教 点词汇和句型;(2) 描写人物的语言及其具体用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 称《课程标准》)在修订原有课程标准内容的基础上, 凝练出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并确定了与之对应的教 学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离不开英语课程内容的支撑。《课程标准》明确了英 语课程内容中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等要素,列示了 各种要素的内容要求,并分别作出了教学提示,其中 多处内容均指向阅读文本,如在“语言知识”的“词汇 知识”中要求学生掌握“在语篇中理解和使用过去 将来时态”“在语篇中理解和使用简单的省略句”等 内容;在“文化知识”中要求学生掌握“发现并理解语 篇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元素”“理解常用英语成语和 俗语的文化内涵”等;在“语言知识”的“语篇知识”中 提示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 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等。然而,在文本阅读教 学中,教师仅聚焦语法的讲解、句子的翻译等浅层 知识的教授,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 应更多地关注文本教学深度,通过深入剖析、解读 文本,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阅读文本知识,形 成文本解读能力,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与深层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与深层阅读理解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feeba1c780eb6294dc886c0b.png)
图2 . 1 . 1《 牛津高 中英语 》 M0 d u l e 5 U n i t 3 T h e P e 咖c t C o p y关键 词图示
S D =S U P 0RT I NG DE T AI L
( 二) 解读文本 “ 文体特 点” , 在“ 顺理成章 ” 中理解文本
一
( 一) 解读 文本 “ 关键 词 句” , 在“ 识记 ” 中理 清 文本 逻 辑
“ 识记” 是深入处理文本的Fra bibliotek种方式 。然而 , 现 实中 , 学 生在文本识记方 面存在很大 的障碍 。其 中一个原 因在 于学
方面 , 教师对于学生阅读理解的检测仅停 留在文章表面 ,
生长期受传统 阅读教学 的影 响,缺乏对文本 的内在逻辑关
文本涉及 文章 的体裁 和题材 ,对 于文 本特 点的解 析是 阅读 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在 日常教学 中加 以引导 和培养。 一方面 , 准确把握文本体裁有利于分析文本的行文 特点 : 记叙 文一 般故事性 较强 , 包括 故事 的起 因 、 开端 、 发 展、 高潮和结局 ; 议论文重说理 的逻辑演绎 以及论点论据 的
2 0 1 5年 第 2期 ( 总第 1 6 5期 )
童 I I 嬖 璺 巷 轻 9 g e / T # e a c b i n g 垦R e s e a r c h i n B a s i C E d u c a t i o n
基t l教育 外 语i i t学 l i t 究 一 线 论 坛
系 分 析 能力 。“ 识记 ” 的过 程 是 “ 理解 ” 过程 , 反之, “ 理解 ” 的
学生回答 时照本宣科 , 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 面 , 教 师过分依赖教材 中预设 的步骤 和提 问, 按部就班 , 没有结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e9676b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d.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1. 引言1.1 前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本解读能力更是阅读理解的核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学生们需要具备更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来面对不断增长的阅读挑战。
本文将就如何提升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能力展开讨论。
在进行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只有对阅读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才能有持续的动力去解读复杂的文本。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也是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训练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也是重要的一步。
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学生需要学会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加强学生词汇量的积累也是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关键之一。
丰富的词汇量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解读效果。
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也是培养文本解读能力的必要途径。
通过将英语阅读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拓展视野,提高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本文的探讨,相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2. 正文2.1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消化程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兴趣和水平的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对于喜欢科幻小说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科幻题材的英语小说;对于喜欢历史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历史故事或传记类的阅读材料。
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阅读教学。
在教学中引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素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展示精美的插图,可以使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文字所描述的场景。
基于文本特点进行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
![基于文本特点进行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a62bf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2.png)
摘要:综合、立体、多元的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成功的阅读教学源于英语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始于恰到好处的主题意义探究模式。
本文以人教版新教材(2019版)必修二Unit 2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A Day In The Clouds 的阅读活动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解读阅读文本,设计课堂活动,切实发挥高中英语阅读课的真正作用。
关键词:文本特点主题意义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活动一、前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及,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是高中英语课程内容六大要素。
置于课程内容前两位的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是新增的两项内容,可见主题、语篇类型在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改变机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过程不仅限于明白文本字面意思,更需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考、评价文本素材。
二、背景信息“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
(新课标2017版)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需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及层次性。
含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三个层面。
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指初步感知理解语篇,属识记理解类低阶思维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指剖析语篇的内涵,巩固消化并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等,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体现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在研读语篇时,应强调的是文本特点与文本特征是两个不同概念。
文本特点指体裁、语境、结构组成等元素;而文本特征指文本的外在呈现方式,如字体、字号、图表、符号等编排印刷版式。
教师必须要清晰,作为阅读教学起点的文本解读、阅读教学重点的多维度解读、阅读教学顺利开展媒介的活动设计,每一环节均需在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下有效开展。
浅析文本解读五种角度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以2021人教版新教材为例
![浅析文本解读五种角度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以2021人教版新教材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c6fc0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3.png)
浅析文本解读五种角度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以2021人教版新教材为例【摘要】英语阅读的教学设计是千万英语教师一直志在探索和深究的教学重点。
文章从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结合教材内容,举例分析如何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关键字:文本解读,五个角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一、研究背景:一篇英语阅读文本对于一些学习者而言,要么是“单词看不懂”、要么是“整篇文章不知道在讲什么”。
这其中除了学习者本身掌握的单词量不够,割裂阅读相关材料等原因,更有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没有正确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和技巧。
而在教学的角度而言,一些英语教师由于时代迭代太快的原因,以至没有掌握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没有做到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去培养学习者英语语言学习的核心素养的能力。
本文尝试从文本解读的五种角度,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探索优化的教学设计运用。
二、新课程标准下英语阅读文本的解读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而语篇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从中,笔者认为主题语境在六个核心素养的要素中是英语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成果的直接因素;同时,语篇是基于主题语境设计下的语言和文化素材使用平台和载体——这两个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都需要教师通过深入从文本解读的各个角度,进一步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有助于信息的整合和教学的优化。
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即主题角度、内容角度、文体角度、作者角度、语言角度(摘自张秋会,王蔷《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6)目录),充分对照主题语境以及语篇类型这两大重要核心素养,通过充分解读文本,最终达到优化阅读理解教学设计的目的。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453d4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0.png)
1442019年15期总第455期ENGLISH ON CAMPUS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江清英学习息息相关,作为园丁,老师需要不断鼓舞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对文本进行解析与理解,这也在日常的学习中找准了学习的方向。
若想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具有准确性,老师也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这也运用到了以片为面,也就是让学生作为文本的主人公,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
在此之后,老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让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
对于不同的学生和各有千秋的理解能力,老师还可以利用小组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抒发自己的探讨,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对于理解较差的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用不同的句子讲述用法,这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兴趣学到最好,从而在文本理解下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原本的想法,和文本的大致内容以及主旨。
4.情感阅读,提升效率。
人这一生无法避免的表示情感,如若一个人没了情感,那和傀儡有何区别?阅读文本带上情感可让对文本的理解事半功倍,想要有情感就需要从平常的实践中作为突破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深入了解文本的主旨,老师应带领学生或鼓励学生进行实践。
现在科技的提高,让学生注意力全被手机、电脑等这些电子产品攥住,对于实践这方面是少之又少,若强行断绝学生与电子产品的“交流”,必然是弊大于利,这也促进了多媒体教学时代的到来,作用网络多媒体,放一些抒情英文歌曲,文本中单词意思记不住,但在歌曲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用情感来阅读理解并背诵,这对英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结语高中英语学习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项目,常常投入了大力气却没有收获,归根结底还是方法问题。
在文本解读方法的帮助下,老师日常的讲学不是需要完成自身的工作,而是想方设法用各种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为了学生的将来考虑,所以用文本的理解作为突破口,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自己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断的提升自身对于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在高考这一转折点上由劣势转变为优势。
“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c963f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f.png)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22期总第618期“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以“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为指导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对文本的表层理解转向深刻解读,探究文本的语言之美、结构之意、文化之度和思想之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关键词:“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者简介:黄耀春,百色高级中学。
黄耀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学习语篇呈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理解主题意义并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透过语言知识,分析文本的谋篇布局、修辞手法等特点,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并反观社会现实,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笔者以“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为指导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掌握特定的语言技能,探究文本内涵,比较中外文化差异,多角度反思社会现象,逐步实现从课文到文本、从表层的语言知识到深层的文本内涵、从课内到课外的思维转变。
一、“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概述“每篇课文都是一个由语言构建的‘英语世界’,只有浸没于这个文本世界之中,对其中的人、事、物以及作者的论点、论据、篇章结构、文化背景等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分析,学习者才能领悟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良苦用心;也只有在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和充分鉴赏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效地习得语言”。
有鉴于此,“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主张将课文视为独立的文学性篇章,通过解读文本,领悟文本的艺术,提高文学鉴赏力和思辨能力。
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内文本分析和外文本分析。
内文本分析主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文章结构,即“三义”:语境义、修辞义和谋篇义。
而外文本分析则指通过细读文本,走出文本,反思文本之外的相关话题,侧重提高思辨能力和拓宽视野。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17c3a9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b.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愈发成为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文本解读能力是学生理解和分析英语文本的能力,是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技巧的基础。
本文将就如何提升高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进行探讨。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基础,对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推荐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组织读书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等,来呈现有趣的英语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不同的阅读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英语文本。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细读、推理等,并指导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灵活运用这些策略。
在扫读时,学生可以快速阅读文本,了解整体内容;在略读时,可以关注关键字和段落,抓住文本的主旨;在细读时,可以仔细理解每个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在推理时,可以通过前后文的联系来推测作者的意图等。
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解读文本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教学、语法讲解、句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知识。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运用方式和技巧,如上下文推测词义的方法,根据句子结构理解句意的方法等。
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运用技巧,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本解读过程中涉及到的思维活动比较复杂,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思维激活的活动,如讨论、辩论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高中英语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以及基于文本解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英语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以及基于文本解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bc6f2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b.png)
高中英语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以及基于文本解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高中英语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以及基于文本解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文本解读是高中英语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它涉及到我们对于语言、文化背景、作者意图等各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从文本解读和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活动设计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文本解读1.理解语言:理解语言是文本解读的基础,包括词汇、语法和语境。
在解读词汇时,我们需要了解其词义、词性以及词与词之间的搭配。
在语法解读上则涉及到句子结构、语态、时态和语气等方面。
在理解语境方面,我们需要考虑上下文、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等。
2.深入文化背景:文本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是我们进行文本解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们需要了解文本中的文化背景,比如历史、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以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分析作者意图:作者的意图是文本解读中需要分析的一方面,学生们需要通过细节、语言、情节等方面来推断出作者的意图,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
二、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活动设计1. 阅读讨论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们对于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然后进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关注文本中的词汇、语法、文化背景以及作者意图等方面。
同时,鼓励学生们分享各自对于文本的解读和感受,以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质疑式教学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在阅读理解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此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相交流讨论,扩展视野,深化理解。
3. 作品创作基于文本创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创作,比如写一篇关于文本情节的续篇,或者设计一件与文本有关的艺术手工制品等。
这种作品创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以,高中英语的文本解读不仅仅是对于语言层面的理解,更是对于文化和思想内涵的理解。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4ed12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2.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一、引言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部分,而文本解读则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在高中阶段,学生往往需要接触更加复杂和深入的文本,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教学成为教师们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围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展开讨论,探讨如何结合文本的语言、结构、背景知识等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文本解读。
二、基于语言的文本解读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时,语言是最基本的元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词汇、句子结构、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表面意义。
可以通过词汇辨析、句子成分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的基本语言特点。
也可以通过语言的音、调、节奏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捕捉文本中的语言细节。
除了语言,文本的结构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段落结构、篇章结构等,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
可以通过段落主题句的把握、段落间的过渡手段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结构脉络。
也可以通过篇章的整体结构分析,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除了语言和结构,文本解读还需要考虑背景知识的作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考虑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因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社会背景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
也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五、实践案例分析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语言、结构、背景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选择一篇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章,引导学生先对文本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文本的结构脉络,最后考虑文本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文本解读。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六、结语文本解读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感悟文本之美,挖掘文本之内涵——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案例剖析
![感悟文本之美,挖掘文本之内涵——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13520cfad6195f312ba6f0.png)
194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4年第3期课案赏析感悟文本之美, 挖掘文本之内涵—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案例剖析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 张丽娜西方的text(文本)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exere,本意为联结、交织、波动。
根据《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上的定义:A text is a book or other piece of writing, especially one connected with science or learning. 我们所说的文本就是用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文章或段落。
何谓解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了对解读的释义:“通过分析来理解”那么教师的文本解读就可以理解为教师对文本的感知。
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对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目标和基本方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阅读教学需要完成多元目标:提高学生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发展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和问题求解能力;培养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
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指向不应停留在对文本的文字表层信息加工处理上,而要进一步结合阅读文本的题材和文体特点,多渠道地拓展教学资源,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引导、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文学性解读及文化性意义建构,关注并深入解读文本的深层含义,以帮助学生在解读文本深层含义的过程中获得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高中英语阅读中文本解读的过程与有效策略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把握好三个层次:写了什么(题材)?怎么写的(体裁)?为何而写(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感情释放)?把握文本特征:关注标题、段落、插图、表格、不同字体等有利于把握文本的主旨大意。
挖掘文本主题意义:关注主题的背景知识,作者的态度、价值观取向等。
解读文本篇章结构:对文本体裁与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住文本的主线,帮助学生熟悉文本的结构特征,降低理解难度,还有利于引导学生迁移写作能力,增强作文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文本解读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郭嗣昌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7年第02期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者研究发现,将文本解读模式引入其中,对高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可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此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此模式应用意义、文本解读内容以及具体运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41-01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与文本相脱离,大多数篇章所涵盖的知识点都是学生阅读学习中需挖掘的主要内容。
而篇章的理解与文本内涵的体验关键在于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模式的引入,其强调帮助学生学习语言与掌握阅读技能的同时,更能深刻理解篇章传递的信息。
因此,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模式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本解读模式应用意义
文本解读模式的引入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从其应用的意义看,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的确定需以文本解读作为基础。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五个维度,包括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知识以及语言技能,这些目标很难在一堂课内直接实现,要求教师综合考虑阅读篇章涉及的文化、语言、题材以及体裁等,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
其中篇章分析过程是指为文本解读的过程,可从中寻找到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二,文本解读模式的引入是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性保证。
英语阅读篇章中,题材类型不同,在教学要求上也有一定差异,如议论文题材要求学生在掌握篇章知识要点的基础上给予评论,说明文题材要求学生充分了解篇章现象与事物情况。
而题材的确定、篇章细节内容的读取以及深层次含义的挖掘,都需在文本解读模式下实现,以文本解读结果为依据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可使教学活动有效性得到保证。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内容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模式的应用强调在教学目标确定下,结合教学要点,对文本内容进行挖掘,从文本解读内容看,包括三点。
第一,解读文本特征。
根据大多数研究总结,文本特征在功能上以背景知识的激活、文本主要观点的概括、综合信息与关键点提取、以图表解释概念、补充信息的呈现等,这些功能特征是文本解读中考虑的主要内容。
第二,解读
文本结构。
不同文本中采用的结构方式有一定差异,如插叙、倒叙或顺叙等在记叙文中的表现,透过对文本结构的分析,对作者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充分了解。
以“Puzzles in Geography”篇章为例,篇章结构上分为六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作为引入,中间四个部分均以England为主题进行讨论,将政治、历史、文化与地理情况作出介绍,而最后一部分将对读者提出的建议进行总结。
在文本结构得以理清后,学生容易理解篇章整体内涵。
第三,解读文本语言,仍以“Puzzles in Geopraphy”为例,解读可从具体词汇、语句等方面着手,如worthwhile,enjoyable 以及treasure等词汇,都可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描述出来,其中大多数语句也会对作者的写作意图、篇章讲述的历史与文化进行表达,这些都需通过解读文本语言实现。
三、文本解读模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模式的应用效果,实际教学中可考虑引入不同的文本解读方法。
第一,多读方式。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已将多读的重要性揭示出来,在篇章编排、图文联系以及语法内容等各方面,都可通过多读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反复阅读过程中应鼓励学生采用朗读的方式,确保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写作思路方面,将会更轻松。
第二,发散方式。
该方式的应用与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相吻合,需鼓励学生从多角度以发散性思维对文本进行解读,通常不同学生在不同视角下,理解与体验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而教师在课前设计中,若能将学生发散性思维下的理解与体验充分了解,将使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第三,聚焦方式。
英语阅读教学本身可理解为系统工程,要求将所有语言、词汇、文化、思维与策略融入其中,而这些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全部讲授,所以要聚焦学生实际情况、文本特点与教学需要,将教学重点确定,使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文本解读模式的应用是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实际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对文本解读模式应用的必要性、文本解读内容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选用多读、发散以及聚焦等方式。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本解读模式的优势,推动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