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般性认识、个体心理

合集下载

人的心理属性包括四方面

人的心理属性包括四方面

人的心理属性包括四方面:1.心理过程(人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2.心理状态(情绪是心理状态的主要成分)3.个性心理特征4.个性意识倾向人性特征:1.能动性(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社会性3.整体性4.两面性5.可变性6.个体差异性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即为管理中的人性观.它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工作目标、工作态度的基本估计或基本看法。

1.人性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人性假设则是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看法与判断;2。

人性假设的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被管理者,人性假设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人性的认识、看法和判断;3。

人性假设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实施管理的依据、基础或前提.对被管理者人性的认识和看法,决定了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态度、管理原则、方法与手段,管理者建立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均与他对人性的看法有关。

4.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人性看法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性假设的变化,管理手段在变,以至于呈现出不同的管理阶段。

在西方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假设代表人:泰罗此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由此经济诱因才引发了人的工作动机,即人们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

麦格雷在《企业人性面》中对“经济人”称之为X理论。

管理方式:①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任务提高劳动效率,对人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心;②以金钱来刺激员工劳动的积极性、效率和服从;③制定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管理人员对工人的控制程度;④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广大员工与之无关.2.“社会人"假设代表人:埃尔顿·梅奥(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他的“人群关系理论")此假设建立在人性是善良的基础之上,人工作动机不仅在于物质利益,更在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

管理方式:①管理人员在关心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但重点放在关心员工的需求上;②培养和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整体感;③提倡集体奖励制度;④管理职能不断地完善和变化;⑤实施员工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让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的讨论.3.“自我实现人”假设代表人:马斯洛麦格雷戈称之为Y理论,与X理论相对立. 此假设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4.“复杂人”假设代表人:史克思此假设认为企业管理方式需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而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所谓好的管理方法.人本管理原则1.人的管理第一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5.和谐的人际关系①人际关系影响企业的凝聚力②人际关系影响人的身心健康③人际关系影响个体行为④人际关系影响企业工作效率和企业发展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人本管理的机制1.动力机制2.约束机制3.压力机制4.保障机制5.环境优化机制6.选择机制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2、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五要素:教师(关键作用)、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社会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①帮助教师正确地了解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个方面。

7、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心理发展包括方面: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3、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学习准备: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5、关键期: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及时进行教育,事半功倍。

但不能认为儿童过了某个年龄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第一章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广义+狭义,一般是狭义)广义:研究种系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种族心理发展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种系发展的过程1.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只能对单一性质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即只能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

如蚂蚁、蜜蜂、蜘蛛等。

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能够对刺激物的多种属性进行反映。

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能够利用工具解决问题。

如黑猩猩等。

2.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劳动和语言。

个体心理发展是什么个人从诞生到成年直至衰亡的身心变化过程.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发展的基本性质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的关系(霍尔的复演论)霍尔(Hall,1844~1924)的复演论:个体心理发展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过程。

胎儿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期重演了人类原始的远古时代少年期是中世纪的复演青年期是比较新近的祖先特征的复演发展心理学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要有事例说明)及两者的相互作用1)遗传和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2)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3)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环境影响着遗传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及生理成熟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年龄阶段的划分–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婴儿期(0岁—3岁)–幼儿期(3岁—6岁)–童年期(6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成人期(18岁—35岁)–中年期(35岁—55、60岁)老年期(60岁以后)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什么(包括3个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心理学》在线、纸质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心理学》在线、纸质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如垂直水平错觉、月亮错觉。知觉 对象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这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 能与个体过去的经睑、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离估计 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答: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文等人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 。该原则认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巳存储的信息又决 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提取巳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当提取线索与编码时的情境相匹配 时,
(3)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剌激的干扰所致。
(4)应抑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答:(1)及时复习。
(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效果较好。开 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理。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同时,团体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 展。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答: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
(1)临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剌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剌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知识要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认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1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理无重大疾病。

真正的心理健康标准:生理健康(身体无重大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健康的定义:(1)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理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2)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展自己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卫联4心理健康的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5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二节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二心理障碍定义: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积累、迁延、演变的结果,个体的主观体验痛苦,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功能损害较大,常伴有病理性变化,不经过专门治疗难以自行消失:主要有神经症、人格异常,性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严重性排列):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精神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生活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问题、就业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1.经济压力2.人际压力3.情感压力4.前途压力5.学业压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个体原因、学习教育、社会、家庭第三节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素质(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1)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有很强的适应能力(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1、对自我进行积极的调整。

大学《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大学《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要求:1、本卷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2、考生不得将装订成册的试卷拆散,不得将试卷或答题卡带出考场。

3、考生只允许在密封线以外答题,答在密封线以内的将不予评分。

4、考生答题时一律使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制图、制表等除外)。

5、考生禁止携带手机、耳麦等通讯器材。

否则,视为为作弊。

6、不可以使用普通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统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______。

2、人们之间往往有许多事情只能意会,不能或不便言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可以了解他(她)的内心思想和愿望,推知他们的态度:赞成还是反对、接受还是拒绝、喜欢还是不喜欢、真诚还是虚假等。

可见,眼神是一种十分重要的______交往手段。

3、艺术家在描写人物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时,都十分重视通过描述眼神来表现人的内心的情绪,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的______。

4、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

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______的手段。

5、当播音员转播乒乓球的比赛实况时,他的声音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表达了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绪;而当他播出某位领导人逝世的讣告时,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了一种悲痛而惋惜的______。

6、在许多场合下,人们无须使用语言,只要看看脸色、手势、动作,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______。

有人研究工业企业中领导者的动作表情,发现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在进行管理工作时的面部表情、语调,以及使用手势的情形是不同的。

7、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

某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另一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请勿转发或上传到网上!仅供参考!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1.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1)认识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2)情感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2.个性心理(个体身上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1. 灵魂论2. 人性论(二)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之父”(三)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心理学应该通过实验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要素。

研究方法为内省法,依靠被试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 机能主义心理学: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并非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体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华生心理是一个黑箱,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有机体的行为是主动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5.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奈瑟《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的认知活动。

心理学复习资料(填空题 )含部分答案

心理学复习资料(填空题 )含部分答案

心理学复习资料(填空题)含部分答案1.个体心理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3.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在个体心理发展方面,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性的观点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6.自我是本我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遵循现实原则。

7.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

8.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

9.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四个方面。

a)维果茨基从种系与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0.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是由工具与符号为中介的。

1.专心孜孜、心无旁骛、朝三暮四、胡思乱想等指的就是(注意)。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3.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4.(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或任务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5.一般而言,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等几个方面。

6.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7.根据当前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这是(注意的转移)1、(知觉)是有机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2、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3、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主要是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

4、人类语言信息和其他与声音有关的信息主要就是通过(耳朵)获得的。

5、根据所知觉的事物的特性,可把知觉划分为(物体知觉)知觉和(社会知觉)知觉。

普通心理学 重点知识点

普通心理学 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

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

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体验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过程(克服障碍\达成目标)心理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认识过程④: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过程①情感过程⑤: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⑥: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③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①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②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③情感过程: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各种态度体验如:常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等。

④认识过程:指个体对客观刺激(信息)接受、编码、存储、提取的心理过程。

⑤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还能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行动,力求加以实现,这一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心理学通过行为研究人的心理。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conciousness)—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知识点在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主要以举例子的形式出题,也可能以简答题进行考查。

考查学生对于五大规律的理解和相应的教育启示。

因此,我们要掌握五大规律的含义和相应的教育启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顺序性顺序性指的是个体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个体从出生依次经历的是: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等,再比如经常说的“三拾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老师教学的时候都是“拼音-字-词-句子-文章”的顺序教学。

每个人都是如此,都具有一定的顺序,而且是不可逆的。

如:化妆品的广告经常会宣传:让你的肌肤重返十八岁。

所以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同时顺序性也具有不可跨越的特点,如:我今天26岁,明天我突然80岁。

这是不可能的。

顺序性的教育启示是:循序渐进。

教师要按照发展的顺序施教。

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二)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

如:小学生是以无意注意占主导,而初中生是以有意注意占主导。

体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注意的类型不同。

那就要求老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学。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高中化都是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阶段性的教育启示是: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方法和内容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即要分阶段教学,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不同阶段的学生。

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与过渡。

(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同一方面不同速,如:个人在婴儿时期和青春期身高是快速增长的,其他时期都是缓慢匀速增长,这两个时期都指的是身高,即生理方面。

二是不同方面不同步,如:王阳明在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但是他能够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

一般孩子在两岁左右就会说话了,说明王阳明的生理发展比较缓慢。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经历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涉及到生物学、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生物学因素个体的生物学发展对其心理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婴儿出生时具备一些天赋的认知能力,如对声音、面部表情等的敏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大脑逐渐成熟,神经系统得到发展,这对于学习、记忆和思考等认知过程至关重要。

个体的生理需求如饥饿、渴望等也会引发情绪的变化,进而影响其情感和行为。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认知因素认知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的认知能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个体主要以感知和运动为基础进行认知活动;幼儿期,个体开始逐渐形成概念和符号,能够进行形象思维;学龄期,个体进入具体操作阶段,能够进行逻辑思维;青春期后期及成年期,个体进入形式操作阶段,具备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

个体的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生物、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交互影响。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情感因素情感对于个体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婴儿期,个体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和情感关系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逐渐发展出对家庭、朋友等更为复杂的情感关系,并能够理解、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情感的发展影响个体对他人的关怀、慈爱以及道德行为的形成。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获得社会经验和知识。

个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逐渐学会规则、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形成自己的社会认同和角色意识。

社会支持和互动对个体的成长、自尊心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一)感觉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

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1、注意概述(1)什么是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2、注意的种类: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1)客观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发
展性原则。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以研究时间为标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
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
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4、视崖实验:
为了证明小婴儿是否有深度知觉沃尔克和吉布森所做的实验。他们在一个平台上设计有立体图案的方格,使平台的一边看起来是深沟,让六个月以上的婴儿从浅的一边爬向深的一边,大多数婴儿爬至边缘处拒绝爬向深的一边或者转头回来,即使母亲在深的一边呼唤,婴儿也拒绝爬过去,说明6个月大的婴儿也具有深度知觉。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以下各种抽样方式。
1.开
放式抽样
2.封闭式抽样
3.时间抽样
所谓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
是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其中包括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等。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注意的问题:
(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
一。出生两周左右的新生儿出现了食物性条件反射。感觉的出现也是心理发生的又一标志。新生儿有敏感的皮肤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心理。
三、案例题:
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的接触来建立依恋关系。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1]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1]

【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各种心理活动都在学前阶段开始发生。

儿童出生时只有最简单的感知活动,难以与生理活动区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言语、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产生。

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2)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2】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1.发展心理学2.普通心理学3.学前教育学4.儿童解剖生理学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3】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答: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更多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即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心理学

心理学

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2、个体心理可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4、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5、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6、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7、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他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8、意识指能为个体说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9、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0、唯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哲学家和科学教笛卡儿,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

11、经验论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洛克,主张白板说12、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3、构造主义代表人物铁欣纳。

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精神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14、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15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解释人性的本质第二章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是廖世承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5、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6、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已学生学业的成败为主要标志。

7、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大学生。

8、简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最核心是研究学生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心理: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2、意识: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意识通常含有自觉的、有意的、清晰的、清醒的、能觉察的、能报告的等含义。

3、个体心理结构:个体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机四个方面。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

6、观察法:指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感官或利用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或生理变化以获取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7、实验法:是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直接观察以外的手段,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间接第收集有关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

二、问答题。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结构,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例如,思维过程、注意状态、性格、需要等);2.个体心理与行为;3.意识(例如,有意注意)与无意识(例如,梦);4.个体心理(例如,个人兴趣)与社会心理(例如,人际交往)。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任务是什么?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何在?首先,研究和揭示学生学的心理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以及学习结果的性质与结构;(2)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3)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4)研究学生学习的条件。

其次,研究和揭示教师教的心理规律,为建立合理的教学原则和完善的教学理论提供心理依据,并帮助教师配合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提供适当的教学事件,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课堂评价和教师行为等方面,教育心理学也会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或指导。

2020国开开放大学《心理健康常识》形考任务1-4答案

2020国开开放大学《心理健康常识》形考任务1-4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常识》形考1—4答案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称为()。

【正确答案】性格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正确答案】听说借助于会见和问卷或各种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是()。

【正确答案】调查法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认为()。

【正确答案】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是同步发生的关于影响识记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如果识记艰深难懂的材料,常在开始时进展较快,后来逐步变慢关于感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感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总是以同样方式表现在各种心理活动的动力上”,是()。

【正确答案】气质的特点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包括()。

【正确答案】体能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的一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以下属于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的是()。

【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作为一种观念是()。

【正确答案】传统观念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

【正确答案】能力关于感觉和知觉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知觉是感觉的总和与遗忘作斗争,提高记忆保持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复习。

以下关于合理运用各种复习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对学习材料的前后部分要加强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实验方法对记忆的保持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中作为识记材料的是()。

【正确答案】无意义音节小学生通过数手指的方式来计数,这运用的是()。

【正确答案】动作思维根据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熬夜后感受到困倦,属于()。

【正确答案】内部感觉学习排球对学习羽毛球有促进作用,这符合问题解决影响因素中的()。

【正确答案】正迁移平常我们看能够理解的句子,不是一个个单字去看,而是一眼可以看好几个字,这是由过去的经验补充了还没看到的一部分单字,从而加快了知觉的速度。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心理学》重点容第一章绪论1.种系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尔的复演说。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2.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容可以简单地称为“两个问题”,即心理发展的规律或原理之类的理论问题,以及个体发展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先天与后天、因与外因、阶段性与连续性这三点。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3.各种主要流派的心理发展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代表观点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论以及艾里克森提出的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诸如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以及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认为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

在这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如吮乳动作图式以及抓握、行走等,都是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以后再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得到改变,不断丰富起来。

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

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5.主要的研究设计:(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纵向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对心理发展进行系统追踪;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聚合交叉设计:在克服纵向研究不足的同时,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6.研究报告的主要容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共八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一般性认识
• • • • •
一.个体心理4个方面 : 1.个性(气质、性格) 2.需要与动机 3.期望与挫折 4.人性
• • • •
二.群体心理: 1.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2.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3.冲突和沟通
一.我有我性格 --- 个

1.定义(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2.特点 3.形成的因素 4.环境的影响
胆汁质 兴 奋 型 多血型 活
情感丰富、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 泼 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适应力强, 型 但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情绪平稳,思维灵活性略差但细致周到、沉默 静 寡言、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情 型 深厚,但欠主动性,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像丰富,不善 制 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行为 型 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个性
• • • • 特点: 1)独特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相对来说)
• 请举例:
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 物、城市标志、建筑 物?
个性
• • • • 形成的因素: 1)遗传---先天 2)环境---后天 环境的影响:
个性形成发展的三个时期
社 会 期
学生期
儿童期
人变成狼?
1920年印度8岁狼 孩卡玛拉, 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 肢爬行,喜暗怕光,凌晨1时到3时 像狼似地嚎叫,不会说话,没有人 的理性。 试从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 的决定性意义角度,说说环境对人 的成长的影响?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气 质
• 定义: • 人的一种典型而稳定 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特征。
气质
• 即脾气、秉性,是先天 形成,但也会发生变化 • 常见的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按高级神经活动分:4种)
气质 组 合
心理特征
精力旺盛、思维灵活、争强好斗、勇敢果断, 直率,但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很奇怪就问:“为什么不要大鱼要小鱼 ”老人说:“我家的锅只有七寸大, 鱼太大没法煮,所以只要七寸以下的 ”
问: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点评
一些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 拿着简历没人要,投简历没人理, 或者一次次面试的败北,沮丧不已。 其实,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便是 我们手中的锅。希冀获得的职位便是 我们渴望钓到的大鱼。如果只有七寸 的锅,却要去收获八、九寸的鱼, 显然是勉强的。“量体裁衣”,论锅
需要层次理论(重点
旅客旅行时的需要
• • • • 安全舒适 方便顺畅 经济 尊重 安静 公平
动机
• 含义 • 分类(重点,2种) • 影响因素
三.期望与挫折
• • • • • 1.期望 1)含义 2)产生 3)心理特征 4)理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天里百花盛开,可是花朵太多太艳
客服人员应具备哪些性格?
• 性格特征:
• 友谊 诚实热情 耐心 支 持 谅解 • 性格品质:
独立能力 适应能力 事业心 责任心 恒心
二.个体心理之---需要与动机
• 1.需要的含义 • 2.需要的特性表现: 1)从对现实的要求来看 • 2)从主观状态看
需要与动机
运动过程: 需要 刺激 动机→行为→目标 →→新的需要
心理点评:
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 有20个学生发生了较大变化。 学生们的性格是有差异的: 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 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 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 育去改变的。
与众不同快乐出击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 所有的福特汽车都是 一样的,却没有两个 人完全一样。
总结:
• 了解人的性格特征,可 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 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气质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1.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2.认清、发挥积极方面, 克服消极的方面。
气质
• 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和成就高低。
• 会影响情感、行为、效率
• 根据气质完善自我、选 择职业、安排岗位
人生如面,各不相同---性格
• • • •
定义 特征 类型 影响性格发展的因素
根据性格类型和爱好,预测选 择职业:
挫折和希望
潘多拉匣子
神话的启示 ?
挫折是对未来的祝福
• "有效率处理挫折" --在感情、朋友或工作上,有 能力处理挫折,实在是一 种福气!
四.人性
特点
人性假设
经济人 → 社会人 → →自我实现人 →复杂人
粘液质 安
抑郁质 抑
气质案例---车票风波
• 眼看列车就要开出了, • 只见一个旅客匆匆忙忙的 背着大包的行李直奔检票 口而来。 • 试说说各种气质类型的旅 客的反映?如何对待?
气质类型:
• 内向型 • 外向型
案例分析
• 某同学活泼聪明,思维敏捷,表 现欲、表达力、适应环境能力强 ,对学习新知识感兴趣且掌握快 ,但对复习旧知识缺乏耐心,对 学习不求甚解。 • 试分析该同学的气质类型特点, 并提出相应教育措施。
• 现实型 • 艺术型 • 企业型
研究型 社会型 常规型
影响性格发展的因素:
• 生理性因素 • 环境因素
案例分析---“捡柴火”
• 严冬的晚上寒冷而可 怕。营地附近的棚子里 只有湿柴,而干柴在较 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 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 取暖。于是......
有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 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牢骚;有 的不敢走远,只是去取湿柴。 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 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 的人渐渐多了。 结果......
反倒不知哪一朵花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于是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往往这山望着 那山高,不能客观地根据自身情况选 择,择业期望值过高。 由于目标不切合实际在择业过程中 屡屡碰壁,结果导致心灰意冷,甚至 丧失自信心。
2.挫折
• • • • 含义 产生的原因 挫折行为(3种) 避免措施
案例--钓鱼的启示
一位青年人和一位老人出海钓鱼。 老人每钓起一条鱼,就用尺子量一下. 如果鱼大于七寸,就放回海中。青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