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空间形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城市形态空间变化
兰州市处于“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形态之中,这是影响兰州市土地利用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本区地形具有明显的盆地性特征,四周是石质山地,呈带状环绕,土地利用难度大,现主要用于植树造林。城市用地主要分布在相对高差50米以下的河谷平川地,并且沿黄河谷地作轴向延伸,呈带状组团分布。城区有城关、安宁、七里河、西固四组团,各组团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及后备发展用地,并且职能分工相对明确、独立。西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七里河区工业用地面积仅次于西固区,是又一重要工业区。同时,火车西站位于本区中心,本区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
关区生活、交通及公建用地(行政、商贸、金融等用地)占本区近一半的面积,这是其主要职能在土地利用上的反映。城关区既是各类行政机构所在地,又是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商贸金融中心汇集的城区。安宁区既是高教文化区,又是重要的机电、仪表、电子工业区。城市建成区可用总面积约160 km2。目前,建成区面积占河谷盆地总面积的比例已超过了85%,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 10~15年后,河谷盆地内部将全部建成区化。同时,逆温天数占全年天数超过了70%,环境容量极其有限。因此,自然条件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的用地规模,也制约了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方式和功能区选择,城市扩展不可能采取“摊大饼”模式,只能在盆地内部沿河谷扩展。
以上结论可以从兰州自解放后至今的城市空间扩展得到印证。回顾历史,兰州1949年建成区面积仅为1 051 hm2,集中成片分布在以南关十字为中心的老城区。1949~1959年,城市扩展面积高达3 659 hm2,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 710 hm2,年均扩展速度高达365·9 hm2/年。工业、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占据核心地位,为第一个高速扩展时期,是以南关十字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扩展的。1976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7 943·02 hm2,主要围绕几个组团中心呈圈层式向外围缓慢扩张。1980年代,城市发展缓慢,空间扩展主要以填充方式为主。
1990年至今,随着国家级的雁滩高新技术开发区(1991年)、省级的安宁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三滩城市副中心(2000年后)的先后规划和建设,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加大,修建、改建了若干主干道和几个主要广场(如滨河路、庆阳路、中山路、东方红广场等),“城中村”改造、“退二进三”、土地出让招标政策的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和商品房市场的形成,西部商贸城和“工业强市”战略的先后执行,以及在盆地外围的中川空港循环经济园区、夏管营大学城、榆中县和平镇开发区的实质性规划与建设,导致城市空间以外延式扩张与填充过程同步进行,城市土地
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工业企业倒闭或迁出河谷盆地,东岗工业区实际上逐步变为居住用地和服务用地。1980~2001年,在农用地面积大为减少的前提下,工业用地面积增加值占同期建成区面积增加值的比例仅为6%左右,而居住用地的相应数值高达31%以上,显然是城市用地结构变化的主要推动力,而且,由于盆地内用地有限,新增建设用地不得不向黄河两边的滩地和两侧山地,以及组团之间隔离作用的农用地或所谓“空地”扩张,如2000~2004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开发区和房地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雁滩等黄河滩地成功开发了大量的商业住宅区。
很明显,1976~1989年,整个城市是在原有城区基础上见缝插针式的扩张,建设用地年均扩展速度仅为170 hm2/年,用地增长类型也主要以道路广场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1989~2004年属于高速增长期,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的时期,建成区从1989年的10 153 hm2以年均374·47 hm2的速度向外扩展,尤其是2001 ~2004年期间年均扩展速度高达440·3 hm2,为历年城市用地发展的最高峰,人口也由1989年的139·9×104人增加到180×104人左右。旧城区改造力度逐步增大,居住、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等用地类型面积快速增加。其中,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在新增建设用地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快,而工业、市政用地面积比重较2001年明显下降。截至2004年末,建成区面积增至15 770 hm2。
总结兰州几十年来的发展,早期城市的扩张主要经历了中心发展,组团发展,向外扩张等阶段。而自1990年以来,城市扩展进入加速期(年均扩展速度高达374·47 hm2/年)和精明增长期,道路广场、对外交通占地面积比例增长幅度较大,其比例之和高达16%,为历史最高峰。以居住用地、文教卫生、商业用地类型为核心,滩地开发达到高峰。这表明, 1970年后,城市开始进入填充过程,转型期更为显著。而且,城市用地高速扩展的重点区域主要在黄河以南的几个组团内,东西向扩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南北向,且主要延交通线向滩地、农用地拓展,同时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内部有效置换,城市空间扩张和土地扩展模式由单一的外部空间扩展向外部空间扩展与内部填充、密实相结合的方向演变,逐渐合理化、有序化,也经历了由围绕城市中心体,以斑块状、圈层状向组团式、轴线状,以及渐进式或破碎式扩展方式的转变。此时段城市扩展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关区的雁滩和盐场堡、安宁区的西北部和东部,还有整个城区的北部边缘, 扩展模式主要是向城区边缘扩展;2000年以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展, 城市扩展极为迅速, 城市扩展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两边
的滩地, 其中最为快速的是城关区的雁滩和安宁区的南部和七里河区的西北部, 另外整个城区边缘均有外向扩展的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扩展方式。
可以明显的看出来,1990 年以来的城市扩展虽然城市沿黄河谷地方向继续向南北外围方向扩展, 但城市扩展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宁区和城关区位于黄河两边的滩地, 城市组团之间的横向填充与城区沿南北外围方向的扩展相比要强烈得多。所以说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扩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兰州市已经受到了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兰州未来城市形态的空间变化将主要以内部填充和功能区置换为主,同时发展新的城市新区,以满足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人口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