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何平新九论专题研讨班发言材料之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何平新九论”专题研讨班发言材料之五
加快转型升级勇担主导重任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强市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XX年9月1日)
何平新九论刊发以后,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近段时间,我们组织对“何平新九论”系列文章和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文件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系列文章和学习资料系统阐述了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如何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特别是关于新型工业化问题的阐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生动地阐述了“为什么主导、如何主导”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正确认识城镇化和工业化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下面,结合部门实际,我汇报三点体会和认识。
一、强化责任意识,深刻认识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
“何平新九论”指出:新型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是带动城镇化的强大动力,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哪里?主要“新”在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新”在坚持“两不牺牲”的可持续发展、“新”在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新型工业化是主导。新型城镇化能有效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化农民为市民,促进消费升级,拉动内需增长,为新型工业化拓展发展空间,扩大消费市场。新型工业化能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集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实现以产兴城、产城共荣。
“何平新九论”指出:在新一轮“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工业的主导地位决不会改变。从全市三次产业构成情况看,20XX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590.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2.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6%,工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0.8%,从业人数占全市的29%。从近年来工业发展态势看,我市工业发展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在全国中心城市的位次不断前移。20XX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13位,比20XX 年排名前移7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居第5位,比20XX年排名前移6位,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武汉(2458.8亿元),居第2位。今年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03亿元,同比增长18.4%,高于全国(10.3%)、全省(15.2%)平均增速,增速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持续保持第一,成为全市“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中坚力量。
结合学习“何平新九论”和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我们体会,工业发展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承担着重大责任,郑州市要实现“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目标,工业就必须牢牢把握转型升级的主动权,率先实现“挑大梁、走前头”。前段时间,我们赴杭州、苏州、成都等工业强市进行学习考察,找差距,定坐标,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坚持科学谋划、政策推动,研究制定了《郑州市实施工业经济“三年倍增五年超越”工作方案》,配套出台了7个主导产业9个发展行动方案,为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强市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二、强化忧患意识,清醒看到新型工业化存在差距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和市委、市政府在“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要求相比,与全国先进城市、中部省会城市工业发展水平相比,郑州的工业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
(一)规模总量仍然偏低。我市工业经济总量与全国一线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20XX 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7400亿元,是我市的3.2倍;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是我市的2.6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郑州工业综合实力与武汉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同时,我市工业占全省的比重(16.7%)明显低于武汉(22.7%)和长沙(32.2%),辐射带动力不足。
(二)工业结构不够优。20XX年,我市煤、电、铝、建材耐材等高耗能行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仍高达55.3%。我市确定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2大战略支撑产业还不够强。20XX年苏州市仅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就高达9710亿元,是我市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总和的3.3倍。
(三)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从企业主体看,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和规模优势不够明显,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数量明显偏少,产品附加值低、终端产品少。从研发投入看,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与周边城市相比明显偏低,20XX年我市的比重为0.58,不仅远低于太原(1.67)、西安(1.49)、长沙(1.35)、济南(1.15)等城市,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3)。从上市企业数量看,我市目前上市企业有36家,比武汉少21家,比长沙少8家。
(四)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工业用地严重不足,一些重大项目因为没有土地指标等原因而迟迟无法落地。节能降耗任务艰巨。由于我市工业结构偏重、资源型产业和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节能降耗任务更为艰巨。万元增加值能耗较高,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标准煤吨数为1.72,是长沙(0.48)、石家庄(0.48)的3.6倍,合肥(0.6)的2.9倍、西安(0.703)的2.4倍、南昌(0.89)的1.9倍。
如果看不到这些问题与不足,不始终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我们就难以实现倍增超越的目标,难以肩负起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重任。
三、强化超越意识,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建设水平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经济“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在“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中的主导作用,勇担重任,克难攻坚,确保年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完成。
(一)实施千亿产业工程,加快重大产业基地建设。按照“战略支撑产业集群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的思路,积极推进5000亿级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千亿级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基地、新型高端耐材基地、铝精深加工基地、现代食品制造基地、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基地和国家级生物及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实施7个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分解目标责任,强化督导考核,指导各县(市)区按照确定主导产业布局,制定各自培育方案。到20XX年底,力争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超过20XX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新型耐材产业分别超过1000亿元,在千亿元产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
(二)实施亿元项目工程,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坚持扩大工业投资保增长,优化投资结构促转型,以年度计划投资超亿元的100个工业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投资72亿元的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投资20亿元的华西新能源陶瓷锂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总投资30亿元的深圳华强电子高端服务业基地、总投资20亿元的榕基软件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年内开工;力争总投资12亿元的河南恒星超精细钢丝、总投资13亿元的恒天集团新纺机等计划竣工项目顺利投产。确保全年工业投资完成1400亿元,增长20%以上。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做好9月份在我市举办的中国(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各项工作,确保签约项目金额320亿元以上。
(三)实施扶优扶强工程,培育壮大工业实体。积极发挥工业企业在“保增长、调结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