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
职业卫生
一.名词解释1.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2.热射病:热射病是由于机体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使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体温升高所致。
3.工作有关疾病:泛指一切与工作有关联的疾病、伤害等健康问题。
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职业病属于工作有关的疾病。
4.低温作业: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的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工作地点的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度。
5.混合性粉尘:指有机粉尘、无机粉尘的两种或多种粉尘混合在一起的存在,称为混合型粉尘。
6.局部振动病: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到至全身,故又称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
7.矽肺:矽肺又称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疲劳:在劳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器官或全身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的状态称为疲劳。
9.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称为生产性噪声。
10.职业性病损: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所致)的各种职业损伤的统称。
二.填空1.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灼伤、发生红斑反应)、眼睛(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2.气象(气候)条件的测定内容有气温、气湿、风速、辐射热和气压等。
3.劳动场所中引起职业性紧张的因素:工作组织方面;工作量方面;工作经历方面;劳动条件方面;组织关系方面;个人与社会因素。
4.ISO 9000 ISO18000 ISO140005.职业病病损致病条件。
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强度。
6.防尘的八字方针:革、水、风、密、护、管、查、教。
7.毒物经皮肤一是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而进入血循环;另外一种是通过汗腺,或通过毛囊与皮脂腺绕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
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
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引发职业性病损的原因,但这些有害因素使接触者产生职业病病损,还需一定的作用条件和接触者的特殊个体特征。
只有当有害因素、作用条件和接触者个体特征三者共同存在,并相互作用,符合一般疾病的致病模式时,才能造成职业性病损。
作用条件包括:①接触机会或频率,即在劳动过程中经常接触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②接触方式,即职业有害因素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③接触时问,即每天或一生中累计接触的总时间;④接触强度,即指接触浓度或水平;⑤管理和防护水平,即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和危害,尤其可明显减少急性中毒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
③④条件是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常用接触水平(exposurelevel)表示,与实际接受量有所区别;实际接受量是指进入机体的量,与接触水平呈正比。
据此,改善作业条件,控制接触水平,降低进入机体的实际接受量,是预防职业性病损的根本措施。
在同一作用条件下,不同个体发生职业性病损的机会和程度不同,这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如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存在遗传缺陷(变异)的人,容易受某些有害因素的作用;②年龄和性别差异,不同性别对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敏感性不同,通常女性对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更为敏感,尤其是在经期、孕期和哺乳期,孕期和哺乳期还涉及到对胎儿和的影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也更易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损害作用;③其他疾病,如肝病影响对毒物的解毒能力,皮肤病降低皮肤防护能力;⑧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低者一般缺乏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认识,自我防护和保健意识差;⑤营养不良,缺乏体育锻炼使机体抵抗力降低;⑥心理和行为因素,存在心理问题者,在长期紧张的职业生活中更易患某些疾病,或更易发生工伤事故;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不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等,均能增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损害机会和程度,甚至酿成重大伤亡事故。
这些因素统称个体危险因素(hostriskfactors),存在这些因素者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较易感,或较易发生职业伤害,故称易感者(vulnerablegroup),或高危人群(highriskgroup)。
2023年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
2023年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____年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注:本文把“职业性病损”解释为在特定职业环境中长期或频繁工作导致的疾病)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的工作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不同的职业环境中,我们暴露在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中,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职业性病损是由工作环境引起的疾病,其致病条件和特点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本文将探讨____年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
一、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音、振动、辐射等。
噪音水平过高会损害听力,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的工人可能会患上职业性噪声聋。
振动会对员工的神经、血管和肌肉等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振动病。
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它们对人体的细胞和组织有潜在的致癌和遗传影响。
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职业性病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职业环境中可能暴露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接触或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产生损害。
例如,长期暴露于有机溶剂的工人可能会患上有机溶剂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各种微生物和病原体。
在某些职业环境中,工人可能会接触到病原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从而导致传染性疾病。
例如,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可能会暴露于各种病原体,导致职业暴露性感染。
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职业性病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工作压力、长时间的工作、超负荷工作等都可能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大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
二、职业性病损的特点:1. 职业特异性:职业性病损具有一定的职业特异性,即某些疾病主要出现在特定职业人群中。
例如,职业性肺癌主要出现在煤矿工人和石棉工人中,职业性皮肤病主要出现在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人中。
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危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职业病的特点
① 病因明确 ② 病因多可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
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剂量)-反应 (效应)关系 ③ 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
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 ④ 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⑤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 化学因素 ➢ 物理因素 ➢ 生物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化学因素
➢ 生产性毒物
① 金属及类金属 ② 有机溶剂 ③ 有害气体 ④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⑤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 ⑥ 农药
➢ 生产性粉尘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 有害因素而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 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职业病的范围
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包括10大类115种:
① 尘肺(13种) ②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③ 职业中毒(56种) ④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⑤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⑥ 职业性皮肤病(8种) ⑦ 职业性眼病(3种) ⑧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⑨ 职业性肿瘤(8种) ⑩ 其他职业病(5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 ➢ 工作有关疾病 (work-related disease) ➢ 职业性外伤 (occupational injury)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职业性病损是由工作环境中的某些有害职业因素引起的一类具有一定特征的病变。
职业性病损主要是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接触有害职业因素所致,其致病机制比较复杂,通常与个体的遗传背景、个体的免疫功能以及有害因素的剂量等因素相关。
本文将介绍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接触有害职业因素:职业性病损通常是在长时间接触有害职业因素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这些有害职业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比如,长期接触重金属、有机溶剂、放射线等有害物质的工人容易发生职业性病损。
2. 物质的毒性和作用机制:不同的有害职业因素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和毒性不同,这些因素决定了职业性病损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有些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损害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引起炎症、纤维化、肿瘤等病变;有些有害物质则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内的分子机制,干扰正常的细胞功能。
3. 个体的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背景对职业性病损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有些人由于遗传背景的原因,对某些有害职业因素的敏感性较高,容易发生职业性病损。
而另一些人则由于遗传背景的原因,对有害职业因素的耐受性较强,即使长期接触有害职业因素也不一定会发生职业性病损。
4. 个体的免疫功能:个体的免疫功能也对职业性病损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免疫功能可以抵御有害职业因素的侵害,减少病变的发生。
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则容易受到有害职业因素的侵害,发生职业性病损。
职业病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长时间的潜伏期:职业病通常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即从个体接触有害职业因素到出现临床症状之间的时间较长。
这是因为有害职业因素通常是长期累积作用于个体的结果,病变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
2. 特定工种或行业的集体性发病:职业病往往集中在特定的工种或行业中发生。
比如,矿工职业性肺尘病主要发生在煤矿工人中;染料工职业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染料工人中。
职业病诊断的三个必要条件
职业病诊断的三个必要条件职业病是指因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接触有害物质和有害因素,导致员工身体出现异常反应、疾病或损伤的一类疾病。
为了正确诊断职业病,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必要条件:1. 职工与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的接触史:职业病的诊断首先要确认职工是否在工作环境中与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接触过,是否存在接触史。
有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如噪音、震动、辐射等)、生物因素等。
职工与这些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接触的时间、频率、剂量等都会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因此,在职业病的诊断中,必须详细了解职工的工作历史和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等,以确定职工是否与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接触。
2. 疾病的特异性:职业病的诊断要求疾病表现具有特异性。
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临床表现与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有害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职业病通常有一些特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特征性的发病方式和疾病进展规律。
例如,矽肺是一种与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粉尘有关的职业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职业性听力损失是与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中的工人有关的职业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和耳鸣。
因此,在诊断职业病时,必须根据疾病的特异性,结合职工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分析。
3. 职业病诊断的排除法:职业病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相似疾病。
有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可能与职业病相似,但却是由于其他非职业因素引起的。
通过排除这些非职业因素引起的可能性,才能确保最终诊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这就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职业病诊断的三个必要条件是:职工与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的接触史、疾病的特异性以及职业病诊断的排除法。
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因素1、职业危害定义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
2、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从200年前的产业革命至今,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生各类事故125亿人次,死亡110万人,平均每秒有4人受到伤害,每100个死者中有7人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8000人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1万人死于职业事故,1.5亿工人遭受职业伤害。
近十几年来,我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引用,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趋严重化,在常见职业病发生不断增多的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严重的职业卫生事故。
我国现有尘肺工人40多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每年因粉尘、化学毒物而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死亡、致残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
大量职业病人的出现,不仅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灾难,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倒闭。
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及新发职业病人数,中国均局世界首位。
3、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生命权利(人权)。
(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
(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因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
(4)职业危害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
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10职业性损害、铅中毒、汞中毒 (1)
生产性毒物的毒性及分级
毒性是化学物具有的造成生物体损害效应的
能力。 毒性大小常以引起某种毒效应所需要的剂量 表示,毒性参数有LD50和LC50,剂量越小,毒性 越大。
根据LD50对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分级:
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
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
• 正常生产操作 原料的开采与提炼;材料的搬运与贮藏;材料的 加工与准备;加料与出料;产品处理与包装;产 品使用等。 • 维修与辅助操作 工人进入反应装臵巡视、清釜、检修;采取样品。 • 意外事故 化学反应失控;原料不纯产生副反应;贮存容器 破损;设备缺陷等。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 Occupational hazards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和 (或)存在的,对劳动者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 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又称生 产性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
生产过程
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2、接触者个体特征
遗传因素
性别和年龄因素 营养因素 患病状况 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
易感人群(vulnerable group) 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
个体危险性因素 (host risk factor)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
发病具有群体性。 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预后良好。中晚期后 大多不可逆。 目前有些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 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患者个体对于控制人群发病率毫 无意义。
(3)职业病的诊断
依法:《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一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目前我国政府认可并可获得工伤保险赔偿的职业病主要有十大类,115种职业病,详见法定职业病目录。
职业性病损:由于预防工作的疏忽及技术局限性,使健康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和工作有关疾病)。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1.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和作用部位和职业病发生密切相关。
2.作用于人体的量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途径,量影响着职业病的发生。
3.人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对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
4.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3.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4.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的预防措施。
补充:很多职业病伤害性是不可逆的,如尘肺,矽肺患者的肺组织纤维化是不可逆的,晚期矽肺患者很痛苦,生命质量很差。
从第5条可以知道大多职业病无特效的治疗,只能预防,而我们只能提醒和告诫大家要在预防上下功夫。
1. 什么叫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研究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的一门预防医学科学。
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
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
2. 法定职业病的种类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
1987年由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重新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规定了九类99种职业病。
目前新修订的职业病目录共有十大类,115种。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得以实施,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得到修改3. 劳动者依法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职业病有哪些特点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职业病有哪些特点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①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②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③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④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⑤除职业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从病因学上说,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故必须强调“预防为主”,着重抓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
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篇2]现行我国法定职业病种类根据《职业病分类与目录》进行划分,具体如下: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矽肺、煤工尘肺等。
)2、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3、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
)5、职业性化学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
)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有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等。
)8、职业传染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9、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其他职业病。
(有化学灼伤、金属烟热等。
)【备注】:详细职业病种类与病种划分详查看《职业病分类与目录说明》。
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特异性:职业病患者必须具有相应职业史或接触史,这是诊断职业病的最重要前提条件,在停止接触特定有害因素后病情可以控制或消除。
2、病因可检测性:在职业病患者的劳动环境中能检测到特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所及从事特定职业活动的人群中,长期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导致的各种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
职业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职业病的危害。
下面我们将从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和职业病的预防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职业病危害的特点1. 隐蔽性:职业病的危害常常具有隐蔽性,工作者往往无法立即察觉到有害因素的存在,或者虽然察觉到了危害,但是没有立即意识到与自身工作环境的关系。
这就增加了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2. 慢性化: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特别是一些有害因素的积累作用下引起的职业病更为明显。
这使得工作者往往忽视了职业病的危害,只有当疾病已经发生并严重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职业病的存在。
3. 累积性:职业病的危害一般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职业病的危害随着工作者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强,职业病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
4. 全身性:职业病往往不仅仅会影响到工作者所接触的有害因素的部位,有时还会对其他器官和系统造成危害。
例如,铅中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但也可能损害肾脏、心血管等。
5. 不可逆性:一些职业病具有不可逆性,即一旦发生就无法完全治愈,只能通过控制病情的发展或减缓病情的恶化。
职业病的不可逆性也增加了其危害性,一旦发生,将带来长期的痛苦和困扰。
二、职业病的预防职业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1. 提高工作者的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性。
工作者应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危害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2. 控制有害因素的释放:通过改进工作场所的设计和工艺流程,采用封闭操作、局部通风等手段,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扩散。
此外,还要定期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确保在允许范围内。
3. 使用防护设备:对于有害物质无法完全控制的工作环境,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如呼吸防护设备、防护服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工作者的直接接触。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职业性病损指的是通过职业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导致的各种慢性疾病,具有职业病的定义和特点。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主要包括职业暴露、接触途径和接触剂量等因素。
职业病的特点则包括特定职业暴露、潜伏期延长、病因明确和预防可行等特点。
一、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1. 职业暴露:指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
不同职业暴露因素有不同的致病方式,例如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可能患有尘肺病,接触危险化学物质的工人可能患有中毒性肝炎。
2. 接触途径:指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
例如,某些有害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引起疾病,而某些有害物质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引起疾病。
不同接触途径可能导致不同的病理变化。
3. 接触剂量:指接触到的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暴露时间。
一般来说,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患病的风险就越大。
接触剂量是影响职业性病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评估职业病危险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二、职业病的特点:1. 特定职业暴露:职业病具有特定的职业暴露。
不同职业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同,接触到的有害物质也不同。
因此,职业病通常具有一定的职业特异性,某些疾病主要发生在特定的职业人群中。
2. 潜伏期延长:由于职业性病损通常是在长期暴露下发生的,因此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许多职业病可能在暴露后数年甚至十几年才出现症状,这意味着及早发现和诊断职业病非常困难。
3. 病因明确:职业病的致病原因多数情况下是明确的。
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工作任务的特点,导致职业性病损的病因相对容易确定。
这为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4. 预防可行:职业病具有可预防性,采取适当的职业卫生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职业暴露,从而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因此,职业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主要包括职业暴露、接触途径和接触剂量等因素。
职业病的特点则包括特定职业暴露、潜伏期延长、病因明确和预防可行等特点。
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职业病有什么特点
与其他职业伤害相⽐,职业病有以下特点:
(1)职业病的起因是由于劳动者在职业性活动过程中或长期受到来⾃化学的、物理的、⽣物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侵蚀,或长期受不良的作业⽅法、恶劣的作业条件的影响。
这些因素及影响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个别或共同地发⽣着作⽤。
(2)职业病不同于突发的事故或疾病,其病症要经过⼀个较长的逐渐形成期或潜伏期后才能显现,属于缓发性伤残。
(3)由于职业病多表现为体内⽣理器官或⽣理功能的损伤,因⽽是只见“疾病”,不见“外伤”。
(4)职业病属于不可逆性损伤,很少有痊愈的可能。
换⾔之,除了促使患者远离致病源⾃然痊愈之外没有更为积极的治疗⽅法,因⽽对职业病预防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作业者的注意、作业环境条件的改善和作业⽅法的改进等管理⼿段减少患病率。
可见,职业病虽然被列⼊因⼯伤残的范围,但它同⼯伤伤残⼜是有区别的。
职业病的诊断由哪个部门负责?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下述机构有职业病诊断权:
(1)国家、省(⾃治区、直辖市)和地、州、盟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由上述级别的卫⽣⾏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单位,负责本地区的职业病诊断。
(2)国务院各⼯业交通部门(总公司)、省(⾃治区、直辖市)各⼯业交通厅(局)、公司和各⼤型⼚矿企业所属的职业病防治机构,经所在地区卫⽣⾏政部门批准,分别负责本部门在该地区的直属企业和本企业的职业病诊断。
高教教案(劳卫绪论)
教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掌握劳动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2.掌握职业危害因素概念、分类及其致病条件;3.掌握职业病概念及其发病特点;4.了解常见的有关工作疾病及其特点,劳动卫生的工作内容,我国劳动卫生学取得的成就与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学时分配:共2学时(第一节)一、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任务(10分钟)二、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30分钟)(第二节)一、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30分钟)二、课堂小结(5分钟)三、课堂反馈(5分钟)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职业病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2、教学难点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两大类。
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分是本课的难点。
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与职业病有所区别。
职业病是指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广义上讲,职业病是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
而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相比,具有三个特点:(1)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因素;(2)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3)通过控制和改善劳动条件,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
职业病的特点有哪些?
职业病的特点有哪些?当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的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作能力,这类疾病在医学上通称为职业病即泛指职业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与国家法定职业病有所区别)。
一般被认定为职业病,应具备以下3个条件:该疾病应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密切有关;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的剂量(浓度或强度)无论过去或现在,都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必须区别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病因所起的作用,而前者的可能性必须大于后者。
世界职业病防治医学专家们认为,职业病还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危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②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以检测的,而且其浓度或强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干使劳作者致病,一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与病因有直接关系。
③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各别病人。
④如能早期诊断,及早、妥善治疗与处理,预后相对较好,康复相对较易。
⑤不少职业病,目前世界上尚无特效根治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减缓症状,所以发现并确诊越晚疗效越差。
⑥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⑦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工种的人中,人体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概率和程度也有极大差别,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遗传因素,如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缺陷的人,容易受某些有毒物质的作用。
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包括妇女从事生产时所接触的危害因素对胎儿、乳儿的影响,以及未成年人和老人易受危害因素的作用。
缺乏营养,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如患有皮肤疾病可增加皮肤汲取毒物的机会;患有肝脏疾病可影响对毒物的解毒功能等。
不良生活方式或个人习惯,如长期摄取不合理膳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和过度精神紧张等,都能增加职业性损害程度;而掌握职业病防治科学知识的劳作者,并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优良的生活习惯,就能较为自觉地采用预防职业危害因素的措施。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危害
(3)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
职业病的诊断必须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及 有关规定进行诊断。
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 生机构承担,并由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 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作出诊断后必须向当事人出具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按规定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 门报告。
(三) 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 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 ➢ 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二、 职业性损害
(一)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条件
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一定都会发生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损害是否发生还取决于以下条件和因素 : 1.有害因素的性质 2.作用条件:接触剂量、接触方式、接触机会 3.影响因素:环境因素、个体易感性、行为生活方式。
② 骨骼及软组织损伤: 腰背痛、肩颈痛
③心血管疾病: 二硫化碳和一氧化碳导致的 冠心病
④ 生殖功能紊乱: 铅、汞和二硫化碳导致的早产和流产
⑤ 消化道疾病: 消化不良、溃疡
职业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
有些作用轻微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虽然 有时不致于引起病理损害,但可引起一些体 表改变,如胼胝、皮肤色素增加等,这些改 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故可视为机体的一种 代偿性或适应性变化,称为职业特征。
(三)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消除或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危害
(2)生产过程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减 少工人接触毒物、粉尘及各种有害物理因素的 机会。
(3)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排毒除尘。 (4)厂房建筑和生产过程的合理设置。 (5)其他技术措施。
(四)职业健康监护
职 业 健 康 监 护 (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是指以预防为目的,通过各 种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 健康损害征象,以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 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 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 内容。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模版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模版致病条件和职业病特点职业性病损是由于特定的职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导致的一类职业疾病。
不同职业性病损具有不同的致病条件和特点。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类常见的职业性病损,来探讨其致病条件和特点。
1. 肺部疾病职业性肺部疾病是一类由于吸入有害气体、颗粒物和化学物质等导致的肺部疾病。
致病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在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着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如煤矿工人暴露在高浓度的煤炭粉尘中,化工工人暴露在有机溶剂和酸雾等化学物质中。
(2) 长期暴露: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中,如矿工、建筑工人等,会导致肺部损伤。
(3) 呼吸道接触:某些工作岗位要求工人经常接触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焊工、清洁工等。
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隐匿性: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2) 进展性:大多数职业性肺部疾病是慢性进展性的,病情会随着职业暴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重。
(3) 不可逆性:职业性肺部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完全治愈,只能通过控制职业暴露和积极治疗来缓解病情。
2. 职业皮肤病职业皮肤病是由于接触特定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导致的皮肤损害。
致病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损伤: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物理刺激,如摩擦、磨损等,容易导致皮肤受损。
(2) 化学接触: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酸碱、有机溶剂等,容易导致皮肤敏感和损伤。
(3) 湿润环境:长时间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中,如渔民、清洁工等,容易使皮肤受到损伤。
职业皮肤病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局部性:职业皮肤病主要表现在接触部位,如手部、前臂等。
(2) 可逆性:大部分职业皮肤病是可逆的,只要及时停止暴露和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3) 重复性:某些职业环境要求工人频繁接触有害物质,容易导致皮肤病反复发作。
3. 职业性听力损失职业性听力损失是由于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导致的听力受损。
职业性有害因素及职业性损害
远期效应问题:
三、职业性损害的防制措施
(一)法律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年5月 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 日实施 管理的重要手段 :职业卫生监督 ,分为 1.预防性卫生监督 2.经常性卫生监督 执法技术规范:职业卫生标准
(二)组织措施 1.领导重视 2.加强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 3.建立健全合理的职业卫生制度 (三)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 2.生产过程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 3.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排毒除尘 4.厂房建筑和生产过程的合理设置 5.其他技术措施
职业病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
职业病概念指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鉴别要点 在职业活动中: 主要: 直接:临床表现由因素直接引起,即 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疾病:生理性因素、正常值波动、程 度轻的症状
(2)职业病的范围
①尘肺(13种) ③职业中毒(56种) ⑤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0大类115种
第一讲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安医大公卫学院劳环系 杨永坚 E-mail:yyj580719@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一)劳动条件:由三方面构成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环境 构成劳动条件的各种因素总称为职业性
因素或生产性因素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
指凡是可能直接对劳动者健 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性因素就
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紧张因素: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
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 劳动强度过大 不良的工作条件:
工效学因素: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不良作业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卫生防护设施缺乏或使用维护不当
职业危害在何种条件下容易引发职业病
职业危害引发职业性疾病的主要条件是:
1.接触机会。
偶然的、短期的或长期的接触,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2.作用的强度。
主要取决于接触量,但对于化学和物理因素,有时接触量很难用绝对数表示,应考虑接触时间、工龄等。
3.人的因素。
即使是在同一环境,从事同一种生产劳动,每个人造成职业性疾病的机会差别很大,它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如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的人,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作用。
(2)年龄和性别。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容易受某些职业危害的影响;某些职业危害对女性生理机能有特殊的影响等。
(3)营养缺乏。
(4)其他疾病与精神因素的影响。
(5)文化水平和习惯。
有一定文化和科学知识者,能自觉预防职业性疾病。
生活上某种嗜好如饮酒、吸烟可增加职业危害的作用。
当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作用超过一定限度,并持续一定时间,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后果:一是有害因素引起身体外表的改变,而没有引起病理损害,如皮肤色素沉着等;二是有害因素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的抵抗力,表现为患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三是可造成特定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引起职业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引发职业性病损的病原性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否一定使接触者(机体)产生职业性病损,还取决于若干作用条件。
只有当有害因素、作用条件和接触者个体特征三者联在一起,符合一般疾病的致病模式,才能造成职业性病损。
(一)致病条件
1.接触机会,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经常接触某些有毒有害因素。
2.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途径可进人人体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
3.接触时间,每天或一生中累计接触的总时间。
4.接触强度,指接触浓度或水平。
后两个条件是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常用接触水平(exposurelevel)表示,与实际接受量有所区别。
据此,改善作业条件,控制接触水平,降低进人机体的实际接受量,是预防职业性病损的根本措施。
5.个体危险因素。
在同一作业条件下,不同个体发生职业性病损的机会和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遗传因素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存在遗传缺陷(变异)的人,容易受某些有害因素的作用。
②年龄和性别差异包括妇女从事接触对胎儿、乳儿有影响的工作,以及末成年和老年工人对某些有害因素作用的易感性。
③营养不良如不合理膳食结构,可致机体抵抗力降低。
④其它疾病如患有皮肤病,降低皮肤防护能力,肝病影响对毒物解
第 2 页共 5 页
毒功能等。
⑤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如缺乏卫生及自我保健意识,以及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过度精神紧张等,均能增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机会和程度。
以上这些因素统称个体危险因素(hostriskfactors),存在这些因素者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较易感,故称易感者(vulnerablegroup)或高危人群(highriskgroup)。
充分识别和评价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作用条件,以及个体特征,并针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采取措施,阻断其因果链,才能预防职业性病损的发生。
(二)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从病因学上说,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故必须强调预防为主,着重抓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
第 3 页共 5 页
职业性疾病可累及各器官、系统,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分科,如内科、外科、神经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
所以,需要牢固掌握和充分运用临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处理职业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就业禁忌证、劳动能力鉴定等问题。
第 4 页共 5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