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远浦归帆赏析落花水香茅舍晚【宋】马致远.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81--【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马致远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81--【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马致远
转:毕宝魁的博客
81【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①,两三航未曾着岸②。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
①酒旆:即酒旗,古时酒店前斜挑着的布幌子。
②航:航行的船。
【译文】
夕阳已经下山,酒店前的幌子非常悠闲。
两三只小船还没有靠岸。
落花飘在水边有淡淡的花香,几间茅草屋迎来晚霞显得非常肃静自然,断桥头上那些卖鱼的人也都逐渐分散。
【简析】
这首小令仿佛是一首题画诗,描写远浦归帆时河岸上的景象,如同一幅风情旖旎的风俗画,清新典雅,有声有色。
夕阳已经下山,酒店前的酒幌子一动不动地悬挂在那里,悠闲自得。
“闲”字很精当,既暗示出天气好,没有风。
因为如果有风的话,酒幌子就要摆动而不能闲了。
同时,这一景色又烘托出作者心情的平静闲适。
不远处,还有几条小船正在归来,但还没有靠岸。
落花漂在水面上,带来淡淡的花香,茅草的房舍也开始被黄昏的苍茫暮色所笼罩,断桥边上那些卖鱼的人们也都散去。
一天又这样在平静的氛围中结束了。
这样的生活难道还不值得留恋吗?还应该指出,“落花水香”暗示出这是暮春初夏的季节,而这个季节是人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全部自然界出现生机勃勃,万物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生长最快的时期,故人的精神也最愉悦,小令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情怀。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的意思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的意思“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出自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古诗作品《寿阳曲·远浦帆归》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⑴双调:宫调名。
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⑵浦:水边。
⑶酒旆:酒店的旗帘。
旆,古代一边像燕尾的旗。
⑷两三航:两三支船。
航:船。
着岸:靠岸。
【翻译】夕阳西下,酒旗安闲地悬在门前,显得宁静闲适。
江上还有两三只小船儿还未曾靠岸。
落花在水面弥漫着香气,茅舍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都已走散。
【赏析】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
元代揭西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
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
”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
而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水村黄昏的风景画,表现闲适生活的主题。
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
“夕阳下”,点明了时间。
全曲情境均由此生。
“酒旆”,既点明了地点,又表示这是小镇所在。
“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为全曲奠定了闲适的情调。
“两三航未曾着岸”,将景物境界由小镇扩展到江滨。
江上只有两三只未曾靠岸的小船,进一步突出了小镇的宁静。
“未曾着岸”四字隐含着“帆归”之意。
船是向岸边驶来,只是尚未靠岸罢了,这同扬帆远去或船行中流的情景是不同的。
酒旆,是近景,酒旗也看得清,这是写近距离的视觉。
《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文网
《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大全-语文网
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翻译,《寿阳曲·远浦帆归》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二、《寿阳曲·远浦帆归》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三、《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翻译
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
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
马致远诗词:《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译文赏析
马致远诗词:《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译文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元代: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译文】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
落花飘落在水面,好像连水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已经散去。
【注释】浦:水边。
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两三航:两三只船。
航:船。
着岸:靠岸。
【赏析】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
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
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
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
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
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会去感受去想象。
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元曲
【名称】《【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别名】《【双调】落梅风·远浦归帆》【年代】元代【作者】马致远【体裁】散曲·小令【宫调】双调【曲牌】寿阳曲(落梅风)原文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择文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
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
赏析马致远的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表现出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
全曲境界清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得清疏而又淡雅。
【名称】《【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别名】《【双调】落梅风·潇湘夜雨》【年代】元代【作者】马致远【体裁】散曲·小令【宫调】双调【曲牌】寿阳曲(落梅风)原文鱼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择文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
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赏析这只小令表达了作者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的乡愁。
【名称】《【南吕】四块玉·马嵬坡》【年代】元代【作者】马致远【体裁】散曲·小令【宫调】南吕【曲牌】四块玉原文睡海棠,春将晚。
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乱。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择文杨贵妃就如暮春时节的睡海棠那般娇媚美艳,使得唐明皇恨不得将她时时放在掌上赏玩。
《霓裳》曲便是中原的祸患。
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杨玉环引起了那个安禄山的起兵造反,唐明皇又怎会向四川逃难,怎会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赏析此曲前半叙事,后半议论,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
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
有人认为作品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的消极思想。
关于夕阳西落的诗句
关于夕阳西落的诗句1、《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元代〕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
落花飘落在水面,好像连水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已经散去。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时已深秋,又临黄昏,看到的藤是枯藤,树是老树,还吹着飒飒西风。
看那小桥、流水、人家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谧温馨,而家乡、亲人却又离得那么遥远。
天气渐冷,家中的一切让人牵挂。
可作为游子却还要骑着疲惫的瘦马,一颠一簸地漂泊天涯。
走的道是古道,骑的马是瘦马。
飘零在天涯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啊!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宋代〕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填一曲新词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词人由此触发了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4、《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明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翻译及赏析
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翻译及赏析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
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
宋人曾画潇湘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鉴赏
据《寄园寄所寄》、《》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洞庭秋月、潇湘夜、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
全曲仅▼
1。
古曲《【双调】寿阳曲_山市晴岚花》(作者马致远)原文全文及意思翻译
【双调】寿阳曲_山市晴岚花马致远[元代]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平沙落雁南传信,北寄书,半栖近岸花汀树。
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
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烟寺晚钟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渔村夕照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钩鱼人一蓑归去。
洞庭秋月芦花谢,客乍别,泛蟾光小舟一叶。
豫章城故人来也,结末了洞庭秋月。
译文正值清明天气,愁绪萦怀,整日没精打采,如痴如醉。
暖风轻拂,台榭的周围,绿树成荫。
归来的燕子,新巢已经筑成,小小的池塘,长满了青青的荷叶。
正是悠然欣赏游玩的时节,然而生活在这里的女主人公却只是将单衣随意披在肩上。
鲜红的石榴花就像红色的薄绸。
女主人公倚靠在窗外几竿修长的竹子下。
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的盼望。
女子在深闺里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坐立不安,也不想梳妆打扮,虽然思念使人憔悴,但即使打扮好了,遮盖了憔悴的颜色,又有谁来欣赏呢?注释鹤冲天:词牌名,双调八十四字,上片九句五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台榭:建在土台上的敞屋。
薰风:和风,初夏时之东南风。
又同“南风"。
蔽:遮盖,指荷叶长满荷池。
红绡:红色薄绸。
修篁:修竹,高长之竹。
关心处:指关心之人。
凝睇:凝视,注视,注目斜视。
关于作者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原文、赏析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寿阳曲·远浦帆归》
原文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创作背景:
赏析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
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
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及赏析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及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寿阳曲·远浦帆归元代: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寿阳曲·远浦帆归》译文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
落花飘落在水面,好像连水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已经散去。
《寿阳曲·远浦帆归》注释浦:水边。
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两三航:两三只船。
航:船。
着岸:靠岸。
《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
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
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
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
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花原文|翻译及赏
析
朝代:清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市晴岚
村外,草店西,晚霞明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又添铺翠。
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平沙落雁
南传信,北寄书,半栖近岸花汀树。
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
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渔村夕照
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江天暮
天将暮,雪乱舞,半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钩鱼人一蓑归去。
洞庭秋月
芦花谢,客乍别,泛蟾光小舟一叶。
豫章城故人来也,结末了洞庭秋月。
寿阳曲·远浦晚归
•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 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 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前三句用凝 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 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 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 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 态感。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 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 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 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 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臵身于 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写 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 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全诗境界清淡闲远, 前三句 中 酒旆 是 近景。 夕阳 是远 景,近景远景相得益 彰。(2分 )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这首诗描绘了一 幅什么画面?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2分)
渔人晚归.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元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 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 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 酒旆(p è i ):酒店的旗帘,酒家 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还原诗境
•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 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 还未曾靠岸。空气里弥漫着 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 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 。
•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 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 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 卖鱼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 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 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 优美的环境。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曲里没 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会 去感受去想象。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 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 爱亲情;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 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 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 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古诗寿阳曲·远浦帆归翻译赏析
古诗寿阳曲·远浦帆归翻译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马致远。
其古诗全文如下: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前言】《寿阳曲·远浦帆归》是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作品。
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表现出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
全曲境界清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得清疏而又淡雅。
【注释】⑴双调:宫调名。
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⑵浦:水边。
⑶酒旆:酒店的旗帘。
旆,古代一边像燕尾的旗。
⑷两三航:两三支船。
航:船。
着岸:靠岸。
【翻译】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
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b/8769htm,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
【鉴赏】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
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描摹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
元代揭西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
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
”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
此曲的写作上有三大特色:一、作者擅长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
夕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茅舍、人群散去寂静无声的断桥,犹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营造了一幅清疏而旷远的意境。
二、作者还善于在“无字处”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想象。
从天边静穆的夕阳,到眼前慵懒的酒旗,再到远处待归而不急于靠岸的航船,视点跳跃灵动,每个“点”的背后都是有待读者通过想象还原的画面。
从全曲的两幅画面来看,前者写航船未归,后者写“卖鱼人散”,二者之间有靠岸、卸鱼、卖鱼等多个环节,但作者同样把这些环节交给读者通过想象去完成,他只给人一幅远离喧闹和嘈杂的、清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图景。
高二古诗词《寿阳曲·远浦帆归》阅读
高二古诗词《寿阳曲·远浦帆归》阅读寿阳曲·远浦帆归元代: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译文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
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
注释浦:水边。
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两三航:两三只船。
航:船着岸:靠岸赏析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
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
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
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
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
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会去感受去想象。
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元曲《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
元曲《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劳累了一天,最渴望的就是回到家中好好休息。
寒冷的冬天,当你一脸疲倦地走进家门,看见餐桌上已经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家人又递上浆洗干净的毛巾为你擦拭,你顿时就觉得所有的劳累、所有的烦恼,刹那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元代有一位大才子,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家的温馨。
寿阳曲·远浦帆归元代: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有文坛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
这首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温馨宁静,刻画了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夕阳西下、江水东流,渔船归航、划桨拍水,快乐的渔夫唱着渔歌,表达劳作了一天后的丰收喜悦。
“夕阳下,酒旆闲”,这是一幅多么熟悉的画面,江面斜阳夕照、渔歌唱晚,岸边酒旗闲展、等待贵客。
亲人们在等待渔船归航、酒家在等待客人上座,集市也在等待鲜鱼出水。
一个“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世界。
作者没有用浓墨去铺陈,只是淡描勾画,反而更觉得自然朴实。
缤纷的夕阳,归航的渔舟,酒家的酒旗,清晰晓畅,又错落有致,像一个个电影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一组组画面,极富动态感。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空气里弥漫着花香,江水也浸润了落花的浓香。
作者没有描述集市的热闹交易,也没有表现渔船回航时大家的欣喜,更没有任何的人物出场,相反地,却着重写了断桥处集市上的人散,却令人遐想无限。
夜色逐渐地笼罩了茅舍,大家各自回家。
此时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灯光映照在水面,落花、江水、茅舍,作者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极其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看似冷落的集市,却很真实而又温馨,大家并没有为了生计而挑灯夜战。
一种可能是集市的东西都是自产自销,主要对象都是小镇的居民,熟门熟路的,黄昏后也就各自回家,缺什么可以到人家里去买。
寿阳曲
赏析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 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 :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 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 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 曲乃其中之一。元代揭西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 ,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 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而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描绘的 是一幅水村黄昏的风景画,表现闲适生活的主题。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 情景描写,这转入另一个层次,写帆归。此曲略去了渔船 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直接写桥头渔市结束和 渔人各自回家休憩的生活场面。作者不用人群熙攘来形容 小镇,而用断桥头来代指小镇,是有意突出小镇的幽寂。 傍晚时分,断桥头旁曾有过短暂的鱼市交易,但这种贸易 很快结束,卖鱼人散去,小镇又重归宁静。渔人居住的环 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 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环境的优美,衬出渔 人生活的悠闲自适。从断桥到茅舍,他们远隔尘嚣,与世 无争,怡然自得。
•此曲的写作上有三大特色:一、作者擅长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夕 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茅舍、人群散去寂静无声的断桥, 犹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营造了一幅清疏而旷远的意境。二、作者还善于在 “无字处”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想象。从天边静穆的夕阳,到眼前慵懒 的酒旗,再到远处待归而不急于靠岸的航船,视点跳跃灵动,每个“点”的 背后都是有待读者通过想象还原的画面。从全曲的两幅画面来看,前者写航 船未归,后者写“卖鱼人散”,二者之间有靠岸、卸鱼、卖鱼等多个环节, 但作者同样把这些环节交给读者通过想象去完成,他只给人一幅远离喧闹和 嘈杂的、清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图景。三、作者在音韵方面也颇具匠心。 在古代诗词曲赋之中,音韵效果始终是作者表情达意、创设意境的手段之一 。马致远也精通于此道,比如他以声母为“X”的词语表达“轻柔”效应, 在曲中,“夕阳”之“夕”,“酒旆闲”之“闲”,“水香”之“香”,都 用来表现或轻柔或闲远或柔美的情致。
1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题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题解远浦帆归①夕阳下,酒旅闲②,两三航未曾着岸③。
落花水香茅舍晚④,断桥头卖鱼人散。
【题解】这支曲以清淡的笔墨,描绘了渔村风光,有如一幅优美的风俗画,给人以恬静、清新之感。
前三句写水边景色,夕阳西下,酒旗低垂,远处几点归帆。
后二句写渔村的宁静与闲适,流水飘香,卖鱼人散。
一个〃散〃字,更加重了整个画面的幽静气氛。
全曲意境闲雅恬淡,富有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
【注释】①远浦——远处的水边。
②酒旅(pei)——旧时酒店门前挂着的招幌,用以招揽顾客。
也叫酒帘、酒旗。
③两三航——两三只船。
航,此处指渡船。
着岸,停靠岸边。
茅舍,茅草房。
【作者简介】马致远(1250?—1322?),元代前期杂剧作家、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名不详,以字行(一说字千里),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人。
年轻时热衷功名,曾任江浙省务提举,但在经历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人间荣辱都参破〃后,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马致远早年就开始杂剧创作活动。
一生所作杂剧,据《录鬼簿》记载有13种,现存《汉宫秋》、《岳阳楼》、《任风子》、《陈接高卧》、《荐福碑》、《青衫泪》、《黄粱梦》(与他人合撰,马作第一折)等7种,以及《刘阮误入桃源洞》第四折的残曲。
马致远在散曲上的成就,为元代之冠,有"曲状元"之称。
今人辑录有《东篱乐府》1卷,共收小令104首,套数17首。
其曲作,题材丰富多样,形象鲜明生动,意境开阔深远,文字清新凝炼,声韵和谐优美,风格兼有豪放和清逸的特点,对散曲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有一定推动作用。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
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1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赏析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
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这首曲是他所作的
《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
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
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
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
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
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
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
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
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 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 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 极富动静态感。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 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 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 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 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 的飘香的世界。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 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 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 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 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 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 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 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 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 “曲状元”之誉。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 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字词释义: ①浦:水边。 ②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 徕顾客。 ③两三航:两三只船。 ④航:船 ⑤着岸:靠岸
作品赏析: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 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 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 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 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 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 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全曲仅用二十 七个字,便描摹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元代揭 西斯写有《远浦帆归》 :“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 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 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 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 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 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 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 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 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 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 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 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 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 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 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 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 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 会去感受去想象。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儿 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 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 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饪美味 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 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 乐趣。
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 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 《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 是他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以《汉 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 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 见雕琢痕迹。 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 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 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 是“豪放”派的主将。
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 叹世、闺情、世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 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有“曲状元” 之称。 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叹世之作也能 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 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 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 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离家人在外奔波操劳,总有割舍不了想 家念家,惦家人的情结,其浓情浓思浓愁让我 们读懂了李密的《陈情表》及韩愈的《祭十二 郎文》拳拳之情,也让多少人唱出心中的歌 《常回家看看》……
此曲的写作上有三大特色: 一、作者擅长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 夕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 茅舍、人群散去寂静无声的断桥,犹如一幅清雅的 水墨画,营造了一幅清疏而旷远的意境。 二、作者还善于在“无字处”给人以丰富而 耐人寻味的想象。 从天边静穆的夕阳,到眼前慵懒的酒旗,再 到远处待归而不急于靠岸的航船,视点跳跃灵动, 每个“点”的背后都是有待读者通过想象还原的画 面。从全曲的两幅画面来看,前者写航船未归,后 者写“卖鱼人散”,二者之间有靠岸、卸鱼、卖鱼
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 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 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 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 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 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 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 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环节,但作者同样把这些环节交给读者通过 想象去完成,他只给人一幅远离喧闹和嘈杂的、清 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图景。 三、作者在音韵方面也颇具匠心。在古代诗 词曲赋之中,音韵效果始终是作者表情达意、创设 意境的手段之一。 马致远也精通于此道,比如他以声母为“X” 的词语表达“轻柔”效应,在曲中,“夕阳”之“ 夕”,“酒旆闲”之“闲”,“水香”之“香”, 都用来表现或轻柔或闲远或柔美的情致。
马致远散曲
寿阳曲.远浦归帆
作者简介: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 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 (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 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 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 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 (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 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 散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