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班《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
《推拿治疗学》教学大纲及质控点
![《推拿治疗学》教学大纲及质控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34aec20722192e4436f60c.png)
《推拿治疗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使用)前言《推拿治疗学》主要研究将已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以及推拿手法、功法等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
学好本课程对于防治临床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推拿治疗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推拿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对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而熟练的诊断、治疗,并了解其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和辨证特点,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骨伤推拿治疗学和内妇推拿治疗学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授骨伤推拿常见病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常用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功能锻炼等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讲授内妇推拿治疗的定义、特点、作用原理以及内妇推拿常见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方法、自我保健等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适当辅以手法的教学训练、病例讨论及临床见习。
教学手段: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适当运用板书、图表、模型等教具,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课程共计90学时,其中骨伤推拿治疗学72学时,内妇推拿治疗学18学时。
课堂理论讲授72学时,见习18学时。
本大纲供针灸推拿专业使用,亦适用于其他专业辅修或选修本课程的学生。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脊柱躯干疾病和损伤的推拿治疗第一节颈椎病【目的要求】1.掌握颈椎病的定义、病因病理、分型、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推拿治疗。
2.熟悉颈部的解剖、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及预防。
3.了解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教学内容】1.颈椎的解剖生理。
2.颈椎病的定义及病因病理。
3.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4.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5.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6.颈椎病的施治。
7.颈椎病的预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和教学训练相结合【教学时数】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学时,临床见习2学时第二节落枕【目的要求】1.掌握落枕的定义、诊断要点和推拿治疗。
2.熟悉落枕的病因病理。
针灸推拿学教案教学设计
![针灸推拿学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650a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3.png)
推拿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骨折初期 等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推拿手法。同时,孕妇、月经期妇女等 特殊人群也需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04 常见病症针灸推 拿治疗
颈椎病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
01
选取风池、大椎、肩井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电针、艾灸等疗
法,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推拿治疗
02
采用滚法、按法、揉法等手法,对颈部肌肉进行放松和舒缓,
治疗时需关注患者肩部的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避免过度拉伸和加重 损伤。
其他常见病症针灸推拿治疗
头痛
失眠
选取百会、太阳、风池等穴位进行针刺或 按摩,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选取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 或艾灸,以养心安神、促进睡眠。
胃痛
注意事项
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进行针刺 或按摩,以调和胃气、缓解疼痛。
奇经八脉的分布与功能特点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 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 渗灌等调节作用。
腧穴分类与定位
1 2
腧穴的分类
腧穴一般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 定位法。
综合实践操作技能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制定针灸、推拿操作技能考核标准,明确考核要求和评分细则。
模拟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针灸、推拿模拟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 临床思维能力。
实践操作技能评估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针灸学》教学大纲
![《针灸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49fbf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4.png)
《针灸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针灸学2、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3、课程学分:_____4、课程总学时:_____5、适用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分布、腧穴的定位和主治、针灸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
熟悉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原则和处方。
了解针灸学的发展简史、现代研究进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地进行常用穴位的定位和针刺、艾灸等操作,并能准确判断针刺得气与否。
具备根据病症制定合理的针灸治疗方案的能力,并能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
能够运用针灸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激发学生对针灸学的兴趣和热爱,传承和发扬中医针灸文化。
三、课程内容(一)针灸学概论1、针灸学的定义、发展简史和特点。
2、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腧穴理论等。
(二)经络系统1、经络系统的组成,包括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等。
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规律、交接规律和表里关系。
3、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和功能特点。
4、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三)腧穴总论1、腧穴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腧穴的定位方法,包括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等。
3、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
(四)腧穴各论1、十四经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方法。
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等。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等。
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丘、足三里等。
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等。
手少阴心经:少海、神门等。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等。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委中、承山等。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等。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内关等。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c09e8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2.png)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507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90学时总学分数: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1.针灸推拿学是一门介绍经络腌穴理论和针灸推拿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与中医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属于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分总论及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主要论述针灸推拿学的历史和发展概况经络的概念及功效应用。
脸穴分类,特定穴意义及应用,”俞穴定位的方法。
各论主要论述了各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规律,腌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技术中各种针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推拿功法的基本姿势和练功方法,推拿作用原理及诊断方法,推拿技术中的手法操作及其他常用中医的治疗方法。
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顺利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2.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络循行路线及其规律,腌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推拿的治疗原则、针灸处方的运用、推拿的基本治法及常见病的针灸推拿治疗,培养学生分析、运用针灸处方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共9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4.课程作用《针灸推拿学》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医美容专业《针推》实训教学大纲
![中医美容专业《针推》实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8672a81d4d8d15abe234e62.png)
《针灸推拿学》实训教学大纲————————————(供中医美容专业用)—————————————一、课程任务《针灸推拿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医美容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进行针灸、拔罐和推拿手法等基本操作方法的强化训练和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安排的综合应用技能训练。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针灸推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实训教学,突出岗位技能培养,熟悉各项基本操作,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能力,为从事中医美容专业方向的美容院工作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实用专业及层次中医美容中专三、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临床及美容常用的腧穴定位。
2、熟练掌握针灸推拿学的基本技能操作。
3、具有对各项实训技能进行概括性表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4、具有从事中医美容工作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敬业的工作态度。
四、实训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课时操作示教电教见习1 十二经脉的的走向及穴位定位 6 4 1 12 毫针刺法练习 43 13 灸法、拔罐法 2 1 14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4 1 1 25 练功 2 26 推拿手法 6 4 1 17 推拿常用穴位 2 1 18 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6 4 1 19 常用保健推拿手法8 5 1 2合计40 25 8 7实验一十二经脉的走向及穴位定位(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督任二脉在人体表面的循行及走向2、掌握督任二脉常用穴位在体表的定位二、实验用品1、经络挂图2、针灸橡皮人3、学生自己当模特4、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经络、穴位录像带2、观察经络挂图3、在针灸橡皮人上找到常用穴位4、相互在同学身上找到相关穴位(可以对照挂图、橡皮人)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出经脉循行路径或常用穴位3、按照回答问题的对错数量记分实验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及穴位定位(2)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手三阳、三阴经在人体表面的循行及走向2、掌握手三阳、三阴经常用穴位在体表的定位二、实验用品1、经络挂图2、针灸橡皮人3、学生自己当模特4、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经络、穴位录像带2、观察经络挂图3、在针灸橡皮人上找到常用穴位4、相互在同学身上找到相关穴位(可以对照挂图、橡皮人)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出经脉循行路径或常用穴位3、按照回答问题的对错数量记分实验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及穴位定位(3)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足三阳、三阴经在人体表面的循行及走向2、掌握足三阳、三阴经常用穴位在体表的定位二、实验用品1、经络挂图2、针灸橡皮人3、学生自己当模特4、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经络、穴位录像带2、观察经络挂图3、在针灸橡皮人上找到常用穴位4、相互在同学身上找到相关穴位(可以对照挂图、橡皮人)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出经脉循行路径或常用穴位3、按照回答问题的对错数量记分实验四毫针刺法练习(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毫针的结构2、掌握毫针持针方法3、掌握毫针的针刺方法4、熟悉针刺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二、实验用品1、毫针2、纸垫或棉团3、学生自己当模特或自身4、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毫针刺法录像带2、自己制作纸垫或棉团3、进行针刺练习4、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穴位针刺练习(进针法和行针法)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定穴位进行针刺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五毫针刺法练习(2)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毫针的结构2、掌握毫针持针方法3、掌握毫针的针刺方法4、熟悉针刺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二、实验用品1、毫针2、纸垫或棉团3、学生自己当模特或自身4、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毫针刺法录像带2、自己制作纸垫或棉团3、进行针刺练习4、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穴位针刺练习(进针法和行针法)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定穴位进行针刺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六灸法、拔罐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灸法的分类和操作2、掌握灸法的操作及适应症3、掌握拔罐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范围二、实验用品1、艾条2、玻璃罐3、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灸法、拔罐方法的录像带2、用艾条、艾炷对部分穴位施灸3、在背部、腰部进行拔罐练习4、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穴位针刺练习(进针法和行针法)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定穴位实施拔罐操作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七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常见内科病症的临床表现2、熟悉常见内科病症选穴原则3、掌握常见内科病症的针刺方法二、实验用品1、毫针2、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针刺治疗常见病的录像带2、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穴位针刺练习(注意进针法和行针法)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定穴位进行针刺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八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2)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常见腰腿疼痛病症的临床表现2、熟悉常见腰腿疼痛病症选穴原则3、掌握常见腰腿疼痛病症的针刺方法二、实验用品1、毫针2、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针刺治疗常见腰腿疼痛病的录像带2、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穴位针刺练习(注意进针法和行针法)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定穴位进行针刺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九练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练功的作用和方法2、熟悉练功的种类3、熟悉基本功法4、掌握医疗练功的方法二、实验用品1、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练功录像带2、进行基本功法练习3、进行医疗练功的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不考核实验十推拿手法(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成人常用推拿手法的分类2、熟悉成人常用推拿手法的操作3、掌握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二、实验用品1、沙袋2、人体(相互做模特)3、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基本推拿手法的录像带2、在沙袋上进行推拿手法练习3、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推拿手法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操作指定推拿手法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十一推拿手法(2)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儿童常用推拿手法的分类2、熟悉儿童常用推拿手法的操作3、掌握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二、实验用品1、沙袋2、人体(相互做模特)3、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基本推拿手法的录像带2、在沙袋上进行推拿手法练习3、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推拿手法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操作指定推拿手法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十二推拿手法(3)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儿童常用推拿手法的分类2、熟悉儿童常用推拿手法的操作3、掌握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二、实验用品1、沙袋2、人体(相互做模特)3、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基本推拿手法的录像带2、在沙袋上进行推拿手法练习3、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推拿手法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操作指定推拿手法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十三推拿常用穴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推拿常用的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2、掌握推拿特定穴二、实验用品1、经络挂图2、针灸橡皮人3、学生自己当模特4、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经络、穴位录像带2、观察经络挂图3、在针灸橡皮人上找到常用穴位4、相互在同学身上找到相关穴位(可以对照挂图、橡皮人)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指出经脉循行路径或常用穴位3、按照回答问题的对错数量记实验十四常见病的推拿治疗(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常见伤科病症的临床表现2、熟悉常见伤科病症选用推拿手法原则3、掌握常见伤科病症的推拿治疗方法二、实验用品1、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针刺治疗常见病的录像带2、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推拿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指定疾病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进行推拿治疗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十五常见病的推拿治疗(2)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常见内科病症的临床表现2、熟悉常见内科病症选用推拿手法原则3、掌握常见内科病症的推拿治疗方法二、实验用品1、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针刺治疗常见病的录像带2、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推拿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指定疾病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进行推拿治疗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十六常见病的推拿治疗(3)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常见儿科病症的临床表现2、熟悉常见儿科病症选用推拿手法原则3、掌握常见儿科病症的推拿治疗方法二、实验用品1、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针刺治疗常见病的录像带2、相互在同学或自己身上进行推拿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指定疾病在自己或同学(模特)身上进行推拿治疗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十七常用保健推拿手法(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常用自我保健推拿手法的分类2、熟悉常用自我保健推拿手法的操作3、掌握常用自我保健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二、实验用品1、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基本推拿手法的录像带2、在自己身上进行保健推拿手法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身上操作指定推拿手法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十八常用保健推拿手法(2)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常用自我保健推拿手法的分类2、熟悉常用全身保健推拿手法的操作3、掌握常用全身保健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二、实验用品1、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基本推拿手法的录像带2、在自己身上进行保健推拿手法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身上操作指定推拿手法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十九常用保健推拿手法(3)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常用足部保健推拿手法的操作2、掌握常用足部保健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二、实验用品1、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基本推拿手法的录像带2、在自己身上进行保健推拿手法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身上操作指定推拿手法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实验二十常用保健推拿手法(4)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常用美容推拿手法的操作2、掌握常用美容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二、实验用品1、电教录像带三、实验内容1、观看基本推拿手法的录像带2、在自己身上进行保健推拿手法练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实验课结束前现场随机抽查2、在自己身上操作指定推拿手法3、按照操作正确与否记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方向)(108)教学大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方向)(108)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b88e9e1856a561252d36fb2.png)
《中药学》教学大纲前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1.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集、采收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余药仅作参考。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本课程学时总体安排本学科的教学时数为90学时,标本实验教学为18学时。
共108学时。
3.对本课程授课要求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辩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的应用。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
故教学时要做到明确共性突出个性,注意前后有关内容的联系,加强系统性;对于功效近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说明某些药物通过配伍后性能的变化,治疗范围的扩大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目的要求】明确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其中着重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教学内容】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目的要求】1.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最新《针灸推拿》讲稿.PPT课件
![最新《针灸推拿》讲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e48e0c700abb68a882fbd2.png)
2,足少阳胆经---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 悬钟。
3,足太阳膀胱经---睛明,天柱,肺俞,肝俞, 肾俞,次廖,委中,承山。
合谷 Hegu LI4
定位:手背第1、2 掌骨之间,约平第2 掌骨中点处。 取法:将对侧拇指 指关节横纹放在拇食 指之间的指蹼缘上, 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
应用: 头痛、齿痛配三间。(《杂病十一穴 法歌》: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 目赤肿痛配太阳。(《大成》) 口眼歪斜配颊车、下关。 鼻衄配上星。(《中国针灸学概要》) 感冒发热恶寒配大椎、风池。 小儿惊风配太冲。
热病无汗、多汗配复溜。(《大成》:少汗: 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多汗:先泻合谷,次补 复溜)
十二经别 十五别络
孙络 浮络
5,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6,经络的病理变化:传注病邪,反映病侯 7,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辩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一、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 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
取法: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
作用:活血通络,疏风清热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
应用: 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配曲池。 《百症赋》:肩髃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备考:手阳明,阳跷脉交会穴。
外关 Waiguan SJ5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作用:疏风清热,理气通络。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耳鸣耳聋;胁肋痛;上肢痿
1,针灸学发展历史: 历代重要针灸文献:
针灸推拿医学教案模板范文
![针灸推拿医学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b698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9.png)
课程名称:针灸推拿医学基础授课对象:医学专业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针灸推拿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临床应用。
2. 使学生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针灸推拿的基本概念1. 针灸的定义及特点2. 推拿的定义及特点3. 针灸推拿的历史渊源二、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1. 经络腧穴理论2. 针灸治疗原则3. 推拿治疗原则三、针灸推拿的操作技巧1. 针刺手法2. 灸法操作3. 推拿手法四、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1. 针灸注意事项2. 推拿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针灸推拿的历史渊源和临床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1. 针灸推拿的基本概念2. 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三、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针灸推拿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就针灸推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针灸推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讲授1. 针灸推拿的操作技巧2. 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三、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针刺手法、灸法操作和推拿手法。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针灸推拿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针灸推拿的基本概念、理论、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手法熟练度、操作规范度等。
3. 学生对针灸推拿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针灸推拿》教学大纲
![《针灸推拿》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1a5049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f.png)
《针灸推拿》教学大纲Acupuncture and Massage课程代码:096002 学时:24 学分:1.5理论学时:24 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护理学课程性质:选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针灸推拿》包括分为针灸基础篇、推拿基础篇、常见病症护理篇共三篇十三章内容。
针灸基础篇部分主要介绍针灸发展史、经络、腧穴、刺灸法、拔罐法等基础知识;推拿基础篇主要介绍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保健推拿、推拿介质与热敷;常见病症护理篇主要介绍常见病症的护理。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学习完本护理专业主干课等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临床病症的护理方法上,同时注意掌握针灸、推拿在操作时与护理的联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按照大纲各个不同章节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写好讲授提纲,明确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要着重讲解,讲清讲透,务求学生完全掌握并能实际运用,难点内容要深入浅出,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针灸推拿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针灸推拿疗法适应病症的常规护理要求。
(三)课程教学改革《针灸推拿》相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板书配合PPT幻灯片以及切片观察的方式进行讲解,从而做到生动直观,便于理解记忆。
该门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即在讲到某一个问题时,先提出一些引导式的问题,让学生先思考、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针灸推拿医案的采用,也对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与所学理论相辅相成,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另外,也要注重互动式教学,加强技能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互动的动脑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针灸学概述 1学时知识点: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建立时期、发展时期、低谷时期和繁荣时期,针灸学学习方法。
本章小结重点:针灸学理论体系发展时期。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4951eb6294dd88d0d26b9e.png)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前言一、课程简介及在本专业所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明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它既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学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课程教学目的【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证名涵义及临床特征;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类证鉴别;各证型的证候、病机、治法和主治代表方。
2.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和命名;内科疾病中病、证、症的含义及联系与区别;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原则;内科临证方法;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3.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和方法;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调护、转归及预后。
【能力目标】1.熟悉掌握中医内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正确诊断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并具备对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2.能运用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分析、拟定治法及选择主治代表方,并结合临床变化加减用药。
【素质教育目标】1.培养刻苦勤奋、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具有中医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
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体贴患者。
3.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具体要求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
2.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和命名;内科疾病中病、证、症的含义及联系与区别。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学习要求和方法。
本大纲供针灸推拿高职高专使用,教学时数为90学时,讲授72学时,病例讨论18学时,采用讲授与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应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内科辨证论治原则和临证方法。
2.熟悉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内科疾病中病、症、证的含义;内科常用治法。
《针灸学》教学大纲(中医专业)
![《针灸学》教学大纲(中医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fbce2807de80d4d8d15a4fa6.png)
《针灸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专业使用)一、前言《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中医(中医骨伤方向)等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为经络、腧穴、刺灸法与治疗四个方面。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装在学习巩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运用针灸防治常见疾病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根据章节内容,分别以实物、模型、图表、实验操作,以及录象、幻灯等教具和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本门课不仅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实践课,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操作和临床见习、实习,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本课程共72学时,主要采取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言(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针灸学的定义,明确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及掌握此学科的重要意义。
2、熟悉针灸发展简史,特别是当代国内外学习、应用的研究针灸的进展情况。
3、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针灸学的定义。
2、针灸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3、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4、当代国内外针灸发展概况。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
上篇经络腧穴经络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环、分面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3、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4、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5、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6、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7、了解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内容1、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中医班《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
![中医班《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ecb92232af90242a895e5d1.png)
《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针灸推拿学》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能运用针灸推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根据各科内容,分别以实物、模型、图表、实验操作以及电影、幻灯等教具和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本科不仅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实践课。
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操作和临床见习、实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针灸推拿基本技能。
二、教学时数分配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上篇经络与腧穴第一章经络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1.1经络学、经络系统的定义1.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2.熟悉2.1经络系统和组成2.2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特点。
2.3经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3.解 3.1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3.2经络的标本、、气衔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教学内容:重点:1、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2、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
第二章腧穴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1.1腧穴的定义、分类方法1.2腧穴的定位方法。
2.熟悉 2.1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2.2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教学内容:重点:腧穴的分类及分类原则腧穴的命名及命名原则难点:腧穴的定位方法特定穴的定义和内容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目的要求:1.掌握1.1十四经脉的循行及脏腑属络关系和组织器官的联系。
1.2掌握。
100左右常用经穴和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操作要求。
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侯和主治特点、操作要求。
3.了解一般经穴的定位、主治。
教学内容:重点:1、十四经脉的循行2、以下十四经常用经穴和奇穴的定位、主治。
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
![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8969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1.png)
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针灸推拿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技术,它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是指学习和掌握这门技术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纲要。
它是针灸推拿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的重要依据。
一、针灸推拿学的基础知识针灸推拿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针灸推拿学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此外,还需要学习针灸推拿学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技术。
二、针灸推拿学的基本技能针灸推拿学的基本技能包括针灸和推拿两个方面。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疼痛和疾病。
学生需要学习针灸的操作技巧、穴位的定位方法和针刺的注意事项。
推拿是通过手法的按摩、揉捏和拍打等手段来调理人体的经络和脏腑,促进气血流通。
学生需要学习推拿的手法和技巧,以及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三、针灸推拿学的临床应用针灸推拿学的临床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头痛、颈椎病、腰痛、失眠等。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疾病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案,包括穴位的选择、手法的运用和疗程的安排。
此外,还需要学习针灸推拿学在康复医学、妇科、儿科等特殊领域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四、针灸推拿学的研究与创新针灸推拿学作为一门医学技术,也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
学生需要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了解针灸推拿学领域的前沿动态,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技巧。
此外,还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针灸推拿学的实践和探索,为针灸推拿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是针灸推拿学教育的基础和指导,它涵盖了针灸推拿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应用和研究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中医班《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讲解学习
![中医班《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fd638434f242336c1eb95e96.png)
中医班《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针灸推拿学》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能运用针灸推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根据各科内容,分别以实物、模型、图表、实验操作以及电影、幻灯等教具和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本科不仅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实践课。
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操作和临床见习、实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针灸推拿基本技能。
二、教学时数分配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上篇经络与腧穴第一章经络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1.1经络学、经络系统的定义1.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2.熟悉2.1经络系统和组成2.2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特点。
2.3经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3.解 3.1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3.2经络的标本、、气衔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教学内容:重点:1、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2、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
第二章腧穴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1.1腧穴的定义、分类方法1.2腧穴的定位方法。
2.熟悉 2.1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2.2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教学内容:重点:腧穴的分类及分类原则腧穴的命名及命名原则难点:腧穴的定位方法特定穴的定义和内容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目的要求:1.掌握1.1十四经脉的循行及脏腑属络关系和组织器官的联系。
1.2掌握。
100左右常用经穴和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操作要求。
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侯和主治特点、操作要求。
3.了解一般经穴的定位、主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针灸推拿学》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能运用针灸推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根据各科内容,分别以实物、模型、图表、实验操作以及电影、幻灯等教具和设备辅助进行,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本科不仅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实践课。
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操作和临床见习、实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针灸推拿基本技能。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上篇经络与腧穴
第一章经络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1.1经络学、经络系统的定义
1.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2.熟悉2.1经络系统和组成
2.2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特点。
2.3经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3.解 3.1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十二皮部的分布
特点、作用及意义。
3.2经络的标本、、气衔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教学内容:
重点:1、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2、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时数:4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
第二章腧穴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1.1腧穴的定义、分类方法
1.2腧穴的定位方法。
2.熟悉 2.1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2.2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教学内容:
重点:腧穴的分类及分类原则
腧穴的命名及命名原则
难点:腧穴的定位方法
特定穴的定义和内容
教学时数:4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目的要求:
1.掌握
1.1十四经脉的循行及脏腑属络关系和组织器官的联系。
1.2掌握。
100左右常用经穴和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
操作要求。
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侯和主治特点、操作要求。
3.了解一般经穴的定位、主治。
教学内容:
重点:1、十四经脉的循行
2、以下十四经常用经穴和奇穴的定位、主治。
操作要求:
手太阴肺经:尺泽、列缺、太渊、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分谷、曲池、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天枢、梁立、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
足太阴心经:极泉、少海、通里、阴邻、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骨、支正、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承山、昆仑、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大赫。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间使、内关、劳宫。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耳门、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听会、阳白、风池、肩井、环跳、水市、阳陵泉、丘墟。
足厥阴肝经:章门、太冲。
督脉:命门、哑门、风府、百会、水沟。
任脉:会阴、中极、关元、气海、神厥、中脘、膻中、承浆。
经外奇穴:印堂、太阳、安眠、夹脊、十宜、四缝、八邪八风。
教学时数:36(其中课内讲授8学时,实验室操作28学时)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充分利用图表、幻灯。
2.实验室示教、学生分小组反复划经点穴。
3.在本章讲授过程中,可分段的放映经穴的电影——电
视片。
第四章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自学
中篇针灸与推拿方法
第一章刺灸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
1.1毫针的刺法
1.2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处理。
1.3艾条灸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1.4三棱针、皮肤针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2.了解
2.1得气的定义及意义。
教学内容
重点:1、毫针的刺法。
2、补泻操作方法
难点:补泻手法的操作。
教学时数:14(其中课内讲授2学时,实验室操作规程2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实验室示教
第二章推拿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
1.1各类基本手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技能。
1.2各类手法在人体各部位的运用。
2.熟悉
2.1手法的定义及基本要求。
3.了解
3.1推拿手法的命名原则和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重点:手法的定义及动作要领和应用。
教学时数:10(其中理论讲授2学时,实验室操作8学时)课堂教授:方法基本训练、人体操作。
下篇常见病证的治疗
第一章针灸治疗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
1.1针灸治疗的原则、配穴处方。
1.2在针灸中运用八纲、经络、脏腑等辨证方法
教学内容:
重点;针灸配穴处方
教学时数:2
教学方法:
课堂教授
第二章推拿治疗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推拿的治疗原理、治疗原则。
2.熟悉:推拿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
3.教学内容:
重点:推拿的治疗原理。
教学时数: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及示教。
第三章针灸推拿治疗各论
目的要求:
1.掌握:50种常见病证的针推治疗。
教学内容:
重点:讲授以下病症的概述、因机、辨证和治疗。
中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呃逆、泄泻、便秘、癃闭、不寐、心悸、头痛、腰痛、腹痛、痹证、面瘫、高热、抽搐、带、疳积、小儿惊风、痛经、胎位不正、落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疝气。
教学时教:24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辅以幻灯。
分科安排见习
四说明
1.本大纲为中医临床教学研室制定。
2.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有创新,也可适当增补教材。
3.讲授时注意减少重复。
4.根据具体情况,可对病证的重点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