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2021高三化学的复习建议和复习的窍门

高三化学的复习建议和复习的窍门随着xx 的高考结束,又有一批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下面 ___的将为大家带来高三学生的化学复习的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重视教材,紧抓基础没有基础就根本谈不上能力;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勿盲目攀高,以免眼高手低。
复习主要以教材为准,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形成点与面的知识网,使知识更加全面而又精准。
同时,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回顾还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2掌握化学原理,注重其解题思路考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应该注意到了,化学具有非常多的化学原理及规律。
化学同物理一样是自然学科,他们一定会遵从自然规律。
所以考生不要在庞大的化学方程式及原理面前怯步,只要找到其内在规律,不断的深入总结,舍弃表面追究其根本,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记忆,做题时,不要做完题就没事了,应注重解题的思路。
3注重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化学和物理都是自然学科,都会注重其实验,化学更为优胜,近几年化学高考化学中,以实验为主线来命题的数量明显增多,所占的分数也越来越重。
考生想要取得高分,一定不能放松对实验能力的培养。
4加强解题训练,培养实战能力在第一轮复习当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重点就是加强经典题型的训练,训练的知识点应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知识点来,深刻理解知识点,打好基础,适当的时候做下模拟试题或者真题。
在解题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质量还要注重速度。
选好适合的题目类型及数量,有助于加强思维的训练,减少再次做题的时间。
做完题后,应注意归纳总结,反思解题的过程及技巧,长期坚持训练,解题能力一定会加强的。
5把握重点做好时时纠错由于复习的时间有限,且高三要复习的可门和知识点非常庞大,怎样在少量的时间里面做好复习,是考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其主要方法,就是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的突击。
同时要对考试中出错率高的地方要即使做好反思,对此地段也要强化训练。
每一次考试的错误点及练习的错误点,一定要做好详细的分析,分析其原因。
6注重教材中的新添内容(1)了解并且能用盖斯定律来进行相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理解化学平衡的真正含义。
2021届高考化学学科第二轮备考复习计划范文

2021届高考化学学科第二轮备考复习计划范文2021届高考化学学科第二轮备考复习计划范文一、反思第一学期高考备考情况(一)经过第一轮的复习,总结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的问题。
1、知识基础底子薄弱,各知识点掌握不透彻。
2、第一轮复习进度太慢,非常被动,所以让学生训练的时间很少,每周不能保证一次大训练,只保证一节课的小训练,结果每次大考中学生做题的速度太慢,包括优秀学生都不能完整地做完一份试卷。
3、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太快,复习到的知识点做题就得心应手,但隔一段时间再做相应的题目,学生又会感到陌生。
(二)了解考试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况1、书面表达不规范,不够端正2、粗心大意,读错题(常把分子式看成是结构式,把元素符号看成是元素名称,把离子方程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该写单位的漏写单位等等)3、考试心理里恐惧、胆怯4、时间紧迫,抄写答案出错二、确立尖子生的培养名单确定冲重点的学生5人(果红阳、王怀乐、王雅静、苗慧、张旭冉、潘非、段宏媛、谭佳、曹学强、左松宸)建立学生档案,进行成绩跟踪,定时、定点培优,争取本学科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三、最后三个多月的工作思路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中,根据考试题型,加强题型的专题训练,突破考点。
各类型专题训练思路如下:1、选择题训练思路(在每周综合测试中完成)每周在综合测试中加强考点训练,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考多的,就多练;考少的,就少练;不考的,就不练。
不可平均用力。
重中之重是化学概念和理论部分。
包括: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速率与平衡、电解质、胶体、电化学、反应热等。
努力克服困难,全部内容一一过关。
认真研读教材的亮点,关注物质的俗名、用途,关注生活、生产、环境、科技、能源、资源、材料与试题的联系。
选择题训练把准确率放在第一位,努力培养好习惯,好节奏(限时完成)。
做题不要快,审题要细致,四个选项一一弄懂,争取少失分。
平时训练少用排除法,少猜答案。
在训练中加强读题训练,总结自身的弱点,一一设法改进。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及备考经验

202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及备考经验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已经开始,复习进度大致相同,不少考生进入一轮复习的后阶段,会感到困难重重,问题越来越多,因为总结归纳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综合性越来越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顺利通过一模检测,取得优异成绩,直接影响二模,直至高考。
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总结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希望能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立足教材,吃透知识点从现有的一轮复习资料看,知识点是全面的,所以吃透知识点的关键不是资料,而是学生自己。
在考试中,由于能力的要求会将知识点进行变体,提供变体的信息,就容易导致考试无法应对,造成失分的现象。
究其原因,考生在复习中习惯进行死记硬背式学习,不喜欢自己进行思考。
不注重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须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建议考生回归课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部熟读吃透,力求扎实掌握。
在复习中能够认真理解和透彻领悟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夯实基础,训练各种能力。
高考试题命题点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
在学完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梳理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
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
如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节,内容多、涉及面广,复习时应以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为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理解、掌握相关内容,以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
每天都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一定量的同步练习,不要一边做题一边对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题做完后再对答案,然后听老师讲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领悟新课标与考试大纲,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地复习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需要。
2020-2021年新高考化学核心素养下备考策略:有机推断中常见陌生信息应用

第一信息:双烯加成
原理简介: 双烯合成反应,也称为“狄尔斯(Diels)—阿
德尔(Alder)反应” :共轭二烯烃和某些具有 碳碳双键、三键的不饱和化合物进行1,4-加成, 生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双烯合成反应,是有 机化学合成反应中非常重要的碳碳键形成的手段 之一;“Diels-Alder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原子 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或是
结束语
有机推断题中陌生信息的提供,除了上面提到 的双烯加成、醛醛(或酮)加成外,还有酯交换、 烯烃的臭氧化生成醛或酮等;陌生信息还可直接 在题干中体现(今年的高考题);其实无论那种 情况,只要同学们能够分析好、利用好信息,就 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但前提条件一定要会分 析有机物的断键和成键规律,这是破解问题的关 键,今天我们就是通过双烯加成、醛醛(或酮) 加成信息应用,给大家提供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思 路,我希望我的讲解能够帮助到你们,哪怕是一 点点,谢谢同学们!最后祝大家假期愉快,学有 所成!
有机物G的结构简式为: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限时训练2:化合物G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的 黄烷酮类药物。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G的合成 路线如图所示:
(节选) (1)写出C的结构简式
(2)写出用环戊烯和正丁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今天我们就通过推断题中常见的双烯加 成与醛醛加成两种信息的应用来探讨一下 推断题或合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也 就是合成流程),使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归纳总结有关有机 推断中常见陌生信息在解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技 巧。
浅析新高考模式下化学复习备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化学不同于其他理科学科,化学学科是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所构建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多,知识点琐碎、凌乱,逻辑关系相对较弱。
新高考试题对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要求凸显得更加明显。
关注学生,研究问题,个性化问题解决,全面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尖子生而言尤为重要。
关键词:复习备考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体系学科素养能力随着新的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高考试题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如何做好高效复习备考,是摆在每一个高三学生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于其他理科学科,化学学科是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所构建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多,知识点琐碎、凌乱,逻辑关系相对较弱,使得学生对于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建构,缺乏有效方法。
一、高中化学知识体系高三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学生必须要熟知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并且要熟知于心,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高中化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概念: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反应热(焓变)、胶体等等。
2.基础知识:(1)无机化学: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有机化学(结构决定性质)。
3.基本理论:(1)化学反应平衡理论;(2)电离、水解、难溶物溶解平衡理论;(3)电化学理论;(4)物质结构理论。
4.基本实验:(1)基本实验仪器及其使用、药品保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安全等;(2)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5.基本计算:(1)公式计算(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2)方程式计算;(3)特殊计算。
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要适时根据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精心设置小专题,进行个性化针对性辅导。
例如:阿伏伽德罗常数,可根据高考中的考试热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常犯错误,通过专项训练和个性化辅导进行知识整合和方法能力提升。
二、复习备考中常见的问题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学生对所学知识只是碎片化的机械记忆,缺乏系统性,缺乏对知识宏观调控、有效迁移应用的能力。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a)分类复法。
将知识点按照某种规律分类,便于记忆和理解。
b)对比法。
比较不同物质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深入理解知识点。
c)联系法。
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帮助系统化、结构化地理解知识。
3)应用线a)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巩固和拓展知识。
b)高考题型的应用。
熟悉高考题型,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应用线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熟悉高考题型,巩固和拓展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做好实验和计算题的复化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高考化学试题中,实验题和计算题占据了很大比例。
因此,做好实验和计算题的复非常重要。
1)实验题的复a)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b)熟悉实验器材和试剂,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c)多做实验题,熟悉高考实验题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2)计算题的复a)掌握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b)熟悉计算题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c)多做计算题,熟悉各种计算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做好实验和计算题的复,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试题,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实验和计算题的复也是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有助于全面理解化学知识。
4.多维度的复方式化学知识点众多,复起来非常繁琐。
因此,采用多维度的复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1)多种方式的记忆法。
采用多种方式,如口诀、图表、动画等,帮助记忆知识点。
2)多种方式的练。
采用多种方式,如做题、讲解、实验等,帮助掌握知识点。
3)多种方式的应用。
采用多种方式,如解决实际问题、模拟考试等,帮助巩固和拓展知识。
采用多维度的复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多种练和应用方式也是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有助于全面理解化学知识。
2021届高考化学全程一轮复习方略:专题七 氯及其化合物(2)

专题七 氯及其化合物(2)1、2ClO 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224242KClO H C O H SO ++22422222ClO K SO CO H 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CO 是氧化产物B. 224H C O 在反应中被氧化C. 224H C O 的氧化性强于2ClO 的氧化性D. 2ClO 作水处理剂时,利用了其强氧化性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来漂白织物B.氯化铝是强电解质,可电解其水溶液获得金属铝C.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D.FeCl 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22a N O 吸收2CO 产生2O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2ClO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2SiO 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3NH 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
2KClO 3+H2C 2O 4+H 2SO 42ClO 2↑+K 2SO 4+2CO 2↑+2H 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ClO 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B.1mol KClO 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L 气体C.在反应中H 2C 2O 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1mol KClO 3参加反应有1mol 电子转移5、2NaClO 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其漂白能力是漂白粉的4~5倍,工业上用2ClO 气体制2NaClO 的工艺流程如下:己知: 2NaClO 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223NaClO H O ⋅,高于38℃时析出2NaCl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收器中生成2NaClO 的离子方程式:22222ClO OH H O -++22222ClO O H O -++B.流程中的结晶、过滤操作应该是蒸发结晶、趁热过滤C.提高吸收器中的反应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也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D.发生器中反应结束后,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2ClO ,使其被充分吸收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ClO 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l 4的密度比H 2O 大,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C.Si 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Fe 2O 3能与Al 粉反应,可用于油漆、橡胶的着色7、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常用作饮用水消毒。
新高考二轮化学复习备考策略(2021)

性质的试题占比很大,相比较而言物质结构部分知识点相对集中,二卷没有涉及,但第
2、3题的融合性尝试值得关注;
总体看,选五融合的面更广,选三相对较窄,题型较为单一,也相对简单。
二、对模拟高考湖北卷化学试题的分析
3.创新设问方式,有效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1.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2.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3.以真实情景为测试载体 4.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二、对模拟高考湖北卷化学试题的分析
“一核四层四翼”在湖北化学模拟试题中的体现
1.注重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展现学科价值,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如:T1、T10等 2.注重发展学生能力,凸显基于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如:T14、T16、T19第一问等 3.注重实验能力的考察,突出化学学科素养 如:T5、T8、T11、T16等 4.注重学科间知识融合,测评学生综合素质
回归课本。利用教材(旧教材、新教材)上的化学情境作为化学复习 的情境素材。
四、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3.重构知识网络,提升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打破一轮复习的顺序,按照具体化学情境重构化学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结合重点化学试剂、化学过程、生产生活实景等进行专 题化教学,对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 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学生 的关键能力。
试题中体现出的细节更值得我们关注,如湖北卷第2题在2020高考试题核反应的基础上做了更进一步的 挖掘,但核反应的各种守恒仍是解决该题的最关键点,这个知识应该从去年的高考试题中学习到;还有第6题 ,考查内容虽有变化,但对这种首尾相接的反应机理图像的解读在复习以往高考试题时也应让学生掌握。其他 如工艺流程的解读、电极上循环反应的识别等都可以在研读高考试题时学到。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旧高考化学试题对比分析及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B、C
2020年是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落地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山东省第一次基于新课 标的高考。
试题特点(1)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通 过提炼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确定恰当的考查目标。 (2)强调以真实情境作为测试的载体, 借助真 实生产实践过程或者按照学术研究一般路径来 塑造情境。 (3)试题对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考查明显更为 突出,相比旧高考,选修加重,尤其结构
【答案】 D
左边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左边是阳极,右边氧气得电子生成过氧 化氢,2H++O2+2e-=H2O2,显然,当转移电子数相等时,左边产生的 氢离子与右边消耗的氢离子数相等,氢离子向右迁移,左室pH不变,两室 耗氧和生成的氧不相等。
【答案】 A、 D
竞赛中平衡控制和速率控制经典案例,有机模块和原理模块融合,跨模块。 A项直接读图,能量越低越稳定,正确。由起点和终点可以看出,这个加成反应 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降低,B项错误。升温,无论是什么反应,正、逆 反应速率都增大,C项错误。生成1,2-加成产物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升温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快些。D项正确。
命题趋势5:实验各种细节加强
(山东卷想做到不做实验则不易得分)
建议----要高度关注实验细节,重要的实验要教 师反复演示,视频放大讲解,甚至适当超越课本, 到实验室亲身去做
命题趋势6:改变命题形式
创新方式9:近几年高考常以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元 素化合物的性质,但2020年全国卷II T26改变了这 种考查形式,侧重对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计算进行 考查 创新方式10:选考新变化 全国ⅡT36选考部分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以选择 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形式新颖
A项,总有学生把分子的稳定性与物质的熔沸点混淆,稳定性看键能。 C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同族元素,从上往下,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 氢化物还原性逐渐增强;硅烷中氢是-1价,还原性强于-4价碳,(电负性C2.5,H-2.1,Si-1.8)。 D项,半径大相隔太远,电子云肩并肩重叠不了,自然形成不了π键。
【高中化学】2021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高中化学】2021高考化学复习策略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试题难度适中,但知识覆盖面较广。
因此,高三化学复习在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适度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上,还要研究解题方法高三,把握命题趋向。
一、把握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最近几年来,化学高考更注重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的考察,而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
复习时一定要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坚决贯彻基础知识过关的原则。
考生一定要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弄清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要求、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及上下章节内容的关联。
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
如对于化学反应速率,我们不仅要知道怎样去计算,还要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是怎样来定义的,定义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等。
二、突出重点,掌握学科主干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知识点较多、较杂、较广,要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突出重点,注重化学主干知识。
重点即高考的热点、难点,像电化学当中的电解池和原电池、盐类水解、电离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等。
这些基本规律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复习时应当重点把握。
另外,平时复习还必须注意一些重要方程式的书写。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1 2 下一页尾页就业前景最好的高薪职业学历不高月薪过万的职业北影女神评选候选人美照最容易误解的高考专业二本分可以上的211大学报考人数最多的高考专业就业面最广的十大专业未来最具潜力的行业未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高考热门专业大学排名就业率高的七大高考专业离职率高的十大专业就业最稳定的高考专业读研比例最高的高考专业最受考生关注的十大名校就业率超低高考专业推荐给好友我要收藏我要纠错我要打印相关资讯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主要考点北京四中名师指导2021高考化学复习高三老师支招:高考前几天该如何复习提醒:高考冲刺宜主攻按做错的题过来人支招:高考复习每日学习计划安排高考失败十大典型教训一模之后高考语文复习:敏锐多思感悟生成高考备考:高三生家长四月9项关注距离高考60天如何让成绩再提高一点 2021艺考过后高考复习抓基础是关键高考复习:考生要避免六个盲目行为专家指导:高考生如何克服疲惫状态您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机会大家都在学的在线课程价格低学习成本,快来发现优惠券!查看更多>> 参考价:¥300我要咨询北京雅思博高考辅导-北京高考辅...北京雅思博教育中心优惠价:¥3200036000我要咨询专业美术高考培训北京柒艺画室参考价:面议我要咨询高考落榜来天津北大青鸟学习大专...天津北大青鸟蓝白金校... 参考价:面议我要咨询高考生选择北大青鸟天津北大青鸟蓝白金校... 参考价:面议我要咨询高考选专业天津北大青鸟蓝白金校... 参考价:面议我要咨询模特高考考前培训成都模特礼仪学校好课,一网打尽!进入好课网高考政治复习专题:综合验收主讲:梁侠发布:简单学习网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解析主讲:林祖荣发布:简单学习网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备考的自觉意识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实质探究及考前指导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如何建构答题思维模板高考历史巧妙使用试题材料作答分析题高考化学考点:氧还原性顺序和阿伏加德罗 2021年高考历史新题解析:中国古代政治制扩展阅读关注高考微博2021年高考热门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历年高考分数线2021高考月历艺考时间表一轮复习资料大全 [2021一轮复习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试题作文高考经验分享] [2021艺考艺考学校艺考专业应试指导艺考之路艺术类型文化课] [2021年空军招飞简章报考条件三个阶段各阶段时间安排招飞指南] [2021自招自招动态][自招简章自招政策自招评析自招试题面试] [2021艺术特长生报考步骤招生模式][ 体育特长生报名条件流程] 中国大学排行榜专业排行各地高考加分政策 [大学信息查询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天津河南河北江苏四川] [高考专业查询本科高职特色新增热门专业重点学科名单] [志愿填报指导高招办电话大学学费高校联系方式大学排行] [高校名单搜索教育部直属普通本科高职高专 985 211 2021] --> 博客推荐>> 发表博文>> 博客注册杨通刚宋新华唐金龙教育热点教育信息化教育科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及教师资格考试办法解读 EDU深度透视:今年不是最难就业季!就业难真相中国教育聚焦-透视:香港“小升初”什么样?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汇总2021开学第一课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周年特别报道: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聚焦: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授课视频教育部等发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刘延东出席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各地反应热烈山东诸城:网络助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CERNET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CERNET免费地址列表变更通知(2021.10)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在深圳举行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网络教学环境初步建成《新华字典》等29部精品工具书将实现数字化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中国大亚湾实验联合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 教育部部署"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 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提名人选公示聚焦:“科研经费体制改革”不患贫而患不均《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免责声明: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高考化学命题整体分析及备考策

复习备考'UX1Ibeikao s s中。
教学参考高考m学命题整体分栋及备考策略刘孝元(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陕西西安710061)文章编号:1〇〇2-2201(2021 )01^0051七2 中图分类号:G632.02020年高考是在既没有“考试大纲”又没有“考试说明”的条件下,只是在全面落实“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在全国人民并肩抗击新冠病毒性肺炎的背景下,师生坚持线上线下高考复习中实施的。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坚持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颁布的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施策、合理设计试卷,有利于考生发挥自身水平,促进考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了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根据高考化学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知,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的总基调应与2020年相同,一定会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考题的命制将由以能力立意、内容导向的命题策略转向核心价值引领,学科素养导向,真实情境驱动的命题策略,继续以核心价值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为重心,以必备知识为根基的理念构建整体的命题框架体系。
因此,2021年高考备考,首先要认真学习高考评价体系的有关内容,全面深人理解“一核四层四翼”的精神,系统研究2020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并能辩证地归纳出新时代高考的命题特点。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不是基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但是落实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考试评价理念2020年和2021年都是高考改革过渡时期,2021年的改革过渡的步伐可能要迈得大一些,也就是说,当外界因素干扰少的时候,高考改革跟国家经济改革发展一样,要上一个新台阶。
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突出“一核四层四翼”的育人方向。
化学学科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培养和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精选和自编一些与我国国情相关的素材作为试题情境,让学生树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强国而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高考复习和考试的教育功能。
2021届高考化学后期复习《无机工艺流程解题策略》

基础化学概念(电子 式、化合价、物质分 类、反应类型)
27(4)
27(1)
原料预处理方法(煅 烧、研磨、浸泡等)
26(1)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 念与应用
流程中物质组成推断
26(2) 26(3)
27(1) 27(2)
7B选项
7C选项 27(2)
27(2)
陌生化学用语书写
27(3)
27(1)
27(2)
工艺条件的优化与选 择
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
三、解疑难题突策破·略提升对解题点力练习
工艺流程图结构图解:
1.原料预处理的各种方法
a、粉碎或研磨:增大固液(或固气或固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溶解)速率,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 b、煅烧或灼烧: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其他矿转化为氧化物;除去有机物;除去热不稳定的杂质 c、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d、碱溶: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氢氧化铝、二氧化硅。
26(3) 26(1)
27(3)
26(5) 26(7)
26(6)
27(4)
26(2)(4) 27(4)
26(5)
26(1)
工艺流程题常涉及的知识点有:
(1)基础化学概念(电子式、化合价、物质分类、反应类型) (2)原料预处理方法(煅烧、研磨、浸泡等) (3)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与应用 (4)流程中物质组成推断 (5)陌生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 (6)化学实验操作(如除杂、分离、提纯、检验等。) (7)工艺条件的优化与选择 (8) 电化学原理应用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pH 1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求复习中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
1.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
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
认真研究“两纲”就会把握高考的“脉”。
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两纲把握更显重要。
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
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
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
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
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
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2.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采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关注以下“3条线”,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结构化,从而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
(1)知识线
a)以某种具体物质为线索。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应用——对环境影响。
其中对“性质”的复习应归纳为:物质类属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等方面。
“应用”则包括: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物质的分类提纯、环保科研中的应用等。
b)以某种元素为线索。
元素——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掌握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以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线索。
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及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方法线
化学反应类型讲清反应规律:每一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应按反应类型注重讲清化学反应的规律,避免因死记硬背化学反应方程式而产生对化学方程式恐惧、混乱、乱用、误用等问题.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元素周期规律。
(3)价值线
a)无机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价值。
b)无机物及性质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联系价值。
c)无机物及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价值。
3.抓好“三个结合”,进行横向联系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基本理论、实验和计算密切联系,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要将这三块内容穿插其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理论、实验、计算融为一体。
(1)与基本理论结合
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理论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又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灵活运用。
(2)与实验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必须结合一些典型实验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与计算结合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将定性深化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与计算结合,既巩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4.总结规律,突出重点
(1)在复习主族元素时,从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入手,帮助学生总结规
律。
(2)适时总结规律,有利于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5.运用比较,同中求异
在元素化合物中有一些元素化合物之间存在着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联系,容易引起混淆,对于这些物质,可采用比较法,进行综合分析,一一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获得牢固、系统、准确的知识。
6.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在复习中,应尽可能将元素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环境、自然、能源等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仅是用于考试的,而是有实际意义的。
综上所述,复习元素化合物要在“全面、重点、联系、灵活”上下功夫,把零散的元素知识变为完整的科学体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