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学习重点及要求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

第1章基本概念1.1 本章基本要求深刻理解热力系统、外界、热力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的概念,掌握温度、压力、比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状态参数的特点。

1.2 本章难点1.热力系统概念,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种分类方法及其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入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必要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时的条件。

3.系统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与任务,随边界而定,具有随意性。

选取不当将不便于分析。

选定系统后需要精心确定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以及系统本身能量的变化,否则很难获得正确的结论。

4.稳定状态与平衡状态的区分:稳定状态时状态参数虽然不随时间改变,但是靠外界影响来的。

平衡状态是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时,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二者既有所区别,又有联系。

平衡必稳定,稳定未必平衡。

5.注意状态参数的特性及状态参数与过程参数的区别。

名词解释闭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热力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第2章理想气体的性质2.1 本章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种表述形式,并能熟练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理想气体定值比热进行各种热力计算。

并掌握理想气体平均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混合气体性质,掌握混合气体分压力、分容积的概念。

2.2 本章难点1.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确定气体的数量和体积等,需特别注意有关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的选取。

2.考虑比热随温度变化后,产生了多种计算理想气体热力参数变化量的方法,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必须多加练习才能达到目的。

3.在非定值比热情况下,理想气体内能、焓变化量的计算方法,理想混合气体的分量表示法,理想混合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和气体常数的计算 2.5 自测题一、是非题1.当某一过程完成后,如系统能沿原路线反向进行回复到初态,则上述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 )2.只有可逆过程才能在p-v 图上描述过程进行轨迹。

( )3.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而准静态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热现象中的物理规律,包括物质的热性质、热运动和热转化。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热力学基础是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

热力学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除,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个定律说明,能量在传递和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不会发生质的损失。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能反过来。

这个定律说明,热量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这个定律对于理解能源转换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3、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是指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表示物质混乱度的量)为零。

这个定律说明,在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分子和原子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热运动,因此熵为零。

这个定律对于理解物质在低温下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指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恒温条件下,其压力、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这个方程对于理解气体在平衡状态下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5、热容和焓热容和焓是描述物质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性质变化的物理量。

热容表示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焓表示物质在恒温条件下加热或冷却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这两个物理量对于理解和分析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热现象的基本理论工具。

通过学习热力学基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能源转换和利用的原理,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无机化学的领域中,化学热力学基础是理解物质性质、反应过程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工具。

本篇文章将探讨化学热力学的基础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

一、化学热力学的基础概念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相变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科学。

它主要涉及物质的能量、压力、温度和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化学中的化学热力学知识点

化学中的化学热力学知识点

化学中的化学热力学知识点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变化的学科,它对我们理解化学现象和反应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热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焓、熵和自由能等。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之和。

这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的内能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现象的方向性规律。

它表明自发过程在整个宇宙中是朝熵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通过熵的概念来描述,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熵在自发过程中不断增加,直到达到最大值。

3. 焓焓是一个物质在常压条件下的热力学函数,通常用H表示。

在常压下,焓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下式:ΔH = q焓变表示物质的热量变化,正值表示系统吸热,负值表示系统放热。

4. 熵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S表示。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熵在自发过程中不断增加。

熵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下式:ΔS = q/T其中,ΔS表示系统的熵变,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T表示系统的温度。

5. 自由能自由能是描述系统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能量转化的热力学函数,通常用G表示。

自由能包括内能和对外做功两个方面的能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G = H - TS其中,H表示焓,T表示温度,S表示熵。

当系统的自由能变化ΔG为负值时,表示该过程是自发进行的。

总结: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与变化的学科,主要涉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焓、熵和自由能等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性规律。

焓是在常压下物质的热力学函数,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自由能描述了系统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能量转化情况。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必考知识点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必考知识点

第九章 热力学基础主要内容一.准静态过程(理想过程,在P-V 图中代表一条线) 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中间经历的每一状态都可以近似看成平衡态(平衡态在P-V 图中代表一个点)过程。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2212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P nkT = 8.31J R k mol =;231.3810J k k -=⨯;2316.02210A N mol -=⨯;A R N k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Q E W =∆+;dQ dE dW =+…1.气体做功 21V V W Pdv =⎰ (规定气体对外做功>0 )2.Q (规定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0,过程量,只有在某个过程中才有意义)3.2121()V m V m m m dE C dT E E C T T M M ''=-=- 或 (状态量,理想气体内能只取决于温度,内能变化公式适用于任意的过程。

),2V m i C R =,=,P +22m i C R (i 为自由度,单原子分子自由度为3,双原子分子为5,多原子分子为6), =+,P ,m V m C C R ,气体比热容比:γ=>,,1P m V m C C四.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的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应用1. 等体过程-2(V m T 2. 等压过程⎧=⋅-=-⎪⎪⎪=∆+=-=⋅∆⎨⎪⎪∆=-∆⎪⎩21212121()()+2()2()=2p m V m m W P V V R TT M m i Q E W C T T P VM mi E C T T P V M;3.等温过程212211T T E E m V m p Q W RTln RTlnM V M p -=⎧⎪''⎨===⎪⎩1. 绝热过程210()V m Q W E C T T ν=⎧⎪⎨=-∆=--⎪⎩绝热方程1PV C γ=, -12V T C γ= ,13P T C γγ--= 。

高考物理备考重点热学与热力学

高考物理备考重点热学与热力学

高考物理备考重点热学与热力学高考物理备考重点:热学与热力学热学与热力学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热点考点。

在备考阶段,学生需要全面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考物理备考中的热学与热力学重点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热学基础知识概述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物质的热现象和热性质。

热力学是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是热能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定律。

在备考高考物理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知识: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的内能转移的方式,通常用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来衡量。

2. 热平衡和热量传递:热平衡是指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状态的基本规律,它可以用来解决气体的基本问题。

二、热学与热力学的重点考点1.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杨氏模量是热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抗弯性能的一个参数,泊松比是描述物体横向变形和纵向变形之间的关系。

2. 定压过程和定容过程:定压过程是指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定容过程是指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物体的压强发生变化。

3. 热机效率和熵增:热机效率是热机输出功率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比,熵增则描述了一个系统从热平衡状态转变到非热平衡状态时熵的增加量。

4.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自然界热现象的一种规律,它表明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

5. 单原子理想气体和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是由原子的热运动方式和能量转化方式决定的,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则受分子转动和振动等因素的影响。

三、备考策略和技巧1. 理论学习:理解热学与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备考的基础,要通过课堂学习、自习和辅导资料,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物理化学(第二章)

物理化学(第二章)
=(U2 + p2V ) −(U + pV ) 2 1 1 1
系统在恒 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 的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 系统在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
Q= ∆U −W ∆U =Q+W
W = −p环(V −V ) 2 1
= − p 系 (V 2 − V1 )
= − ( p 2V 2 − p1V1 )
U2
Q+W
dU =δQ+δW
第一类永动机 是不可能造成的。 是不可能造成的。 永远在做功,却不消耗能量。 永远在做功,却不消耗能量。
∆U =Q+W = 0
若 <0 则 >0. W , Q
W < 0,
Q= 0
∆ = Q+W U
推论: 、 推论: 1、隔离系统 内能守恒
W = 0 Q= 0
∆ =0 U
4、热和功的分类 、 显热 热 相变热(潜热) 相变热(潜热) 化学反应热 功 非体积功( ) 非体积功(W’) 体积功
5、体积功的计算 、
dV = Asdl
截面 As
环 境
δW = Fd l
热 源
系统
Q F = p环 As
V=As l l dl
p环
∴δW = p环 Asdl
= p环d( Asl ) = p环dV
x = f ( y, z)
∂x dy+ ∂x dz dx = ∂y ∂z y z
(2)广度性质 ) 摩尔热力学能: 摩尔热力学能: (3)绝对值未知 ) 始态
U Um = n
∆ U
强度性质
末态
U1
U2

大学物理上册(第五版)重点总结归纳及试题详解第五章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上册(第五版)重点总结归纳及试题详解第五章热力学基础

⼤学物理上册(第五版)重点总结归纳及试题详解第五章热⼒学基础第五章热⼒学基础⼀、基本要求1.掌握功、热量、内能的概念,理解准静态过程。

2.掌握热⼒学第⼀定律,能分析、计算理想⽓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功、热量、内能的改变量。

3.掌握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等简单循环效率的计算。

4.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5.理解热⼒学第⼆定律及其统计意义,了解熵的玻⽿兹曼表达式及其微观意义。

⼆、基本内容1. 准静态过程过程进⾏中的每⼀时刻,系统的状态都⽆限接近于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可以⽤状态图上的曲线表⽰。

2. 体积功pdV dA = ?=21V V pdV A功是过程量。

3. 热量系统和外界之间或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温度不同⽽交换的热运动能量。

热量也是过程量。

4. 理想⽓体的内能2iE RT ν=式中ν为⽓体物质的量,R 为摩尔⽓体常量。

内能是状态量,与热⼒学过程⽆关。

5. 热容定体摩尔热容 R i dT dQ C V m V 2)(,== 定压摩尔热容 R i dT dQ C p mp 22)(,+== 迈耶公式 R C C m V m p +=,, ⽐热容⽐ ,,2p m V mC i C iγ+==6.热⼒学第⼀定律A E Q +?=dA dE dQ +=(微分形式)7.理想⽓体热⼒学过程主要公式(1)等体过程体积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体积V =常量。

过程⽅程: =-1PT 常量系统对外做功: 0V A =系统吸收的热量:()(),21212V V m iQ vC T T v R T T =-=-系统内能的增量:()212V iE Q v R T T ?==-(2)等压过程压强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压强P =常量。

过程⽅程: =-1VT 常量系统对外做功:()()212121V P V A PdV P V V vR T T ==-=-?系统吸收的热量: (),2112P P m i Q vC T v R T T ??=?=+-系统内能的增量: ()212iE v R T T ?=-(3)等温过程温度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温度T =常量。

第十二章 第一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

第十二章 第一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

1
第十二章 热力学基础 ( 第一讲 )
§12-1 准静态过程 功 一、准静态(平衡)过程 热量
本讲主要内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
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所经过的每一中间状态均可 近似当作平衡态的过程 . p
一个平衡态对应 p-V 图上一个点. 一个准静态过程对应 p-V 图上一条曲线.
说明: 1. 准静态过程与实际过程. 弛豫时间 : 0 系统由平衡被破坏到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 过程的进行满足 t > 时, 实际过程可以当成准静态过程处理. 2. 本章只讨论准静态过程.
四).绝热过程绝缘壁 Nhomakorabea特点: dQ 0 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过程,称为绝热过程 . 1. 绝热过程中的功和热量
作功 dW PdV dE CV ,m dT S 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功等于系统内能增量的负值. 吸热
Q0
WS E CV ,m (T2 T1 )
W
1.等压过程中的功和热量
作功 W p
p
0
p (V1,T1)
(V2,T2)
V

V2
V1
PdV P(V2 V1 )
Q
R(T2 T1 ) 吸热 dQ dE pdV p
Q p E W p (CV ,m R)(T2 T1 )
V1
V2
等压过程中, 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一部分用来增加系统内能,另一 部分使系统对外界作功.
一定量气体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等体过程. pV 特点: R(常量) dV 0(V 常量) T 1
等体过程方程 pT C 1.等体过程中的功和热量
作功 吸热 或
p (p2,T2)

第8章热力学习题解答

第8章热力学习题解答

第8章 热力学基础8.1基本要求1.理解准静态过程、功、热量的概念,并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在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3.掌握理想气体定体和定压摩尔热容及比热容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理解绝热过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在此过程的功、热量和内能的增量。

5.理解循环过程的基本特征,理解热机循环和致冷循环的物理意义,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掌握卡诺循环及其特点,能熟练地分析、计算卡诺循环的效率。

6.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及其等效性,了解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及卡诺定理。

7.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了解熵的概念和熵增加原理。

8.2基本概念1 准静态过程系统经历的每一个中间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态的状态变化过程。

2 功热力学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的一种方式,准静态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的功为21V V V W pdV pdV ==⎰⎰3 热量传热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热力学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的另一种方式。

4 摩尔热容当一个系统温度升高(或降低)dT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如果为dQ ,则系统的热容定义为:dQ C dT= 5 定体摩尔热容若1mol 的理想气体在等体过程中温度改变dT 时所传递的热量为V dQ ,则定体摩尔热容为:,2V V m dQ i C R dT ==,等体过程中内能的增量可表示为:21,21()V m E E C T T ν-=- 6 定压摩尔热容若1mol 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改变dT 时传递的热量为p dQ ,则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为:,pp m dQ C dT =,与定体摩尔热容的关系为,,p m V m C C R =+,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可表示为:,21()p p m Q C T T ν=-7 比热容比定压摩尔热容,p m C 与定体摩尔热容,V m C 的比值,用γ表示,,2p m V m C i C iγ+== 8 循环过程 系统经过一系列的状态变化过程以后又回到原来状态的过程,循环过程的重要特征是内能的增量0E ∆=9 正循环及热机的效率过程进行的方向在p V -图上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过程叫正循环,工质作正循环的热机效率为:1221111Q Q Q W Q Q Q η-===- 10 逆循环及致冷机的效率 过程进行的方向在p V -图上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过程叫逆循环,工质作逆循环的致冷机效率为:2212Q Q e W Q Q ==- 11 可逆和不可逆过程 系统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且不引起外界任何变化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为可逆过程,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从实际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理想过程。

02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重点和难点

02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重点和难点

系统内部储能增量: ΔECV
考虑到稳流特征: ΔECV=0 qm1=qm2=qm; 及h=u+pv 有
2 2 cf2 cf1 Q H 2 H1 qm qm g z2 z1 WS 2 2 1 2 q h2 h1 cf2 cf21 g z2 z1 ws 2
3)第一定律第二解析式 把wt的概念代入(B)式,可得第一定律第二解析式
1 2 q h2 h1 cf 2 cf21 g z2 z1 ws 2 ( B)
2
q h wt δq dh δwt
可逆 q h 1 vdp
δq dh vdp
几种功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名称 含义 说明
1)当系统可逆时δw=pdv 2)膨胀功是简单可压缩系热变功的源泉 3)膨胀功往往对应闭口系所求的功 1)轴功是开口系所求的功 W 2) 当工质进出口间的动、位能差被忽略时, pdV Wt=Ws此时开口系统所求的功也是技术功
2 1
体积变化 系统体积变化 功W 所完成的功
轴功Ws 流动功 Wf. 系统通过轴与 外界交换的功
开口系付诸于质 量迁移所作的功
流动功是进出口推动功之差, 即Wf=Δ(pV)=p2V2-p1V1
技术功Wt 技术上可资利 用的功
1)Wt与Ws的关系 Wt=m Δ cf2/2+mg Δz+Ws 2) Wt与W,Wf的关系 Wt=W-Wf 3)当过程可逆时, δ W=-Vdp,这也是动、 位能差不计时的最大轴功
2)技术功(technical work)—技术上可资利用的功 wt 1 2 wt ws cf g z 2 由(C)

q u wt p2v2 p1v1 (D)

工程热力学必须掌握的内容资料重点

工程热力学必须掌握的内容资料重点
工程热力学
各章重点内容
第一章 基本概念
❖ 热力系分类 ❖ 状态参数的特性 ❖ 平衡状态
❖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关系 ❖ 热量与功 ❖ 正向循环(动力循环),热效率 ❖ 逆向循环(制冷循环或热泵循环),制冷系数,制热系数
第二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
1、理想气体的基本假设
气体分子是弹性的、不占有体积的质点 除碰撞外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1 T1 1
T2
2,c
T1 T1 T2
1 1 T2
T1
逆卡诺循环的性能系数只决定于热源温度T1 和冷源温度T2,它随T1的降低及T2的提高而 增大。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 于1;其供热系数总是大于1;二者之间的关 系是: 2,c 1 1,c
三、卡诺定理 定理1: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单位质量的热力学能:
n
u giui i1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单位质量的热力学能,不仅取决 于温度,还与各组成气体的质量成分有关系。
6、开口系统稳态稳流能量方程
q
h
1 2
c 2
gz
ws
wt
q h wt

对于可逆过程:
wt
2
vdp
1
一般计算公式
7、理想气体焓变化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单位质量的焓:
n
h gihi i 1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单位质量的焓,不仅取决于温度, 还与各组成气体的质量成分有关系。
8、理想气体的熵方程
2
s 1 ds
cV
ln
T2 T1
R ln
v2 v1
cp
ln
T2 T1
R ln

大学_热力学第二定律教案

大学_热力学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2)掌握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3)理解熵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作用;(4)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实际问题;(2)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2. 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3. 熵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作用;4.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熵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作用;2.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热力学基本概念,如能量守恒定律;2.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二)新课讲解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1)孤立系统自发地朝向热力学平衡方向演化;(2)第二类永动机永不可能实现。

2. 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1)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3. 熵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作用:(1)熵是系统微观粒子无序程度的量度;(2)熵增定律: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

4.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热机效率;(2)能源利用;(3)生态学等领域。

(三)课堂练习1. 分析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热力学现象,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解释;2. 讨论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某一领域的应用,撰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熵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作用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知识;2. 在课堂练习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热力学重点知识总结(期末复习必备)

热力学重点知识总结(期末复习必备)

热力学重点知识总结(期末复习必备)热力学重点知识总结 (期末复必备)1. 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的科学领域。

- 系统:研究对象,研究所关注的物体或者物质。

- 环境:与系统相互作用的外部世界。

- 边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分界面。

2. 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

- $\Delta U = Q - W$,其中 $U$ 表示内能,$Q$ 表示传热量,$W$ 表示对外界做功。

第二定律:热力学箭头定律- 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是相反的方向。

- 热量自发地会沿着温度梯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 第二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热机效率计算:$\eta =\frac{W}{Q_H}$,其中 $Q_H$ 表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W$ 表示对外界做的功。

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定律- 温度无法降低到绝对零度,即 $0$K 是一个温度的下限。

- 第三定律提供了热力学的温标基准,即绝对温标。

3. 热力学过程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是指在过程中不与环境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

- 绝热过程中,系统的内能会发生改变,但传热量为零。

等温过程- 等温过程是指在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保持恒定的温度。

-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的内能不变,但会发生热量交换。

绝热可逆过程- 绝热可逆过程是指绝热过程与可逆过程的结合。

-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系统不仅不与环境发生热量交换,还能够在过程中达到热力学平衡。

4. 热力学系统分类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是指与环境隔绝,但能够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来进行工作的系统。

开放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与环境可以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也称为流体系统。

孤立系统- 孤立系统是指与环境既不进行物质交换,也不进行能量交换的系统。

5. 热力学熵- 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或混乱程度。

- 熵的增加反映了系统的混乱程度的增大,熵的减少反映了系统的有序程度的增大。

化工热力学教案

化工热力学教案

化工热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掌握热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热力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热力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热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热力学基本定律的掌握;3.热力学计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1.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的理解和掌握;2.热力学计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1.1热力学的发展与应用1.2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3系统与界面1.4热平衡与热力学状态1.5热力学性质和过程第二章热力学基本定律2.1能量守恒定律2.2熵增大定律2.3焓守恒定律2.4物质守恒定律第三章理想气体3.1理想气体的基本特性3.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3理想气体定容热容和定压热容3.4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第四章热力学循环4.1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4.2卡诺循环4.3蒸汽动力循环第五章绝热过程与绝热流体5.1绝热过程的特点5.2绝热过程的计算方法5.3绝热流体的特性五、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达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2.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热力学的理解;3.实验: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4.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实验操作和作业情况;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热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3.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的热力学知识进行考核。

七、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热力学教程》陈新志版;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实验仪器:热力学实验设备。

八、教学进度: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2周第二章热力学基本定律:2周第三章理想气体:2周第四章热力学循环:2周第五章绝热过程与绝热流体:2周复习与总结:1周期中考试:1周总复习与期末考试:1周九、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热力学

热力学
一、热力学基本概念
1、热力学系统与外界 (1)系统:从相互作用的物体中划出一 部分物体,此物体中仍包含大量 微观粒子。
系统—热力学研究的对象
(2)外界:与系统作用的其它部分。 (3)系统的分类: 孤立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也
无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有能 量交换。
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 有能量交换。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PV nRT
(4)理想气体: 宏观:严格遵从玻马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 焦耳定律的气体。 微观:可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的气体。
通常压强不高的真实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2、真实气体: 范德瓦尔斯方程
(
p

an2 V2
)(V

nb)

nRT
1mol :
(
p

a v2
1、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2、电能转换为热量
结论:在各种绝热过程中,让物体升高一定的温度 所需的功相等。 说明:系统经过绝热过程,由初态达 到终态,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仅取决 于初末两态,而与实际过程无关。
四、内能 U U U B U A WS
(1)定义:在热力学系统中,在做功与热量的 双重作用下,使系统所具有的总能量。
的每一个物体都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 平衡,则他们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分析:
二、温标 温度测量: 温度计:利用水银或酒精的热胀 冷缩特性。
热力学温标:与任何物质特性无关。
单位:开尔文 K 在理想气体温标使用范围内,热 力学温标与理想气体温标一致。
§1.3 物态方程
一、物态方程: 对于一个简单可压缩系统而言:
引言: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物质热运 动的规律。

物理热学教案

物理热学教案

物理热学教案一、引言热学是物理学重要的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和宏观性质的关系。

在物理学的学习中,热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教案将从热学的基本概念、温度和热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热力学循环等方面进行讲解,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热学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热学基本概念,包括温度、热量、内能、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3.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能量守恒原理在热现象中的应用;4.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包括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效率等内容;5. 掌握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重点1. 热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2.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热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热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3. 课件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一些示意图、动画等的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热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热学基本概念热学是研究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转化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其中,温度、热量、内能、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是热学基本概念。

教师应该通过讲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学基础知识。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状态的一个数学公式。

通过讲解这个公式的含义及其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把握理想气体的特征,从而应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

教师应该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掌握这个定律的应用方法。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热量自然流动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的定律。

教师应该通过对熵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热现象的本质,同时对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效率等内容进行讲解,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定律。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目的要求:1. 理解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热和功、各种热力学过程。

2. 明确热力学能和焓的定义及状态函数的特征,理解热力学能变与恒容热,焓变与恒压热之间的关系。

3.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4. 理解可逆过程及其特征。

5. 明确过程量热和功的正、负,理解体积功、热容、显热、潜热、化学反应热、摩尔相变焓、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等概念。

6. 能熟练地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系统在理想气体的纯P V T变化、在相变化及化学变化中的应用(计算功、热、热力学能变、焓变)。

7. 能熟练地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求标准摩尔反应焓,能用基尔霍夫公式计算不同温度下化学反应的焓变。

8. 了解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达。

9. 了解熵判据的表达式和熵增原理,较熟练地计算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和化学反应的熵变。

10. 理解规定摩尔熵、标准摩尔熵,理解标准摩尔反应熵的定义及掌握化学反应熵差的计算。

11. 理解熵的物理意义,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

12. 明确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的概念,较熟练地计算各种恒温过程的△ G13. 明确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应用条件,会用熵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14. 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及一些重要关系式。

教学重点难点:1. 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热和功、各种热力学过程2 •热力学的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焓、熵、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过程量:热和功3 •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4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相变过程及化学变化过程的应用(计算Q W △ U>A H)o5 •热力学判据: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的具体应用(计算A S A G A F)o教学难点:1 •状态与状态函数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教学内容: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热力学是研究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及各种因素对能量转化的影响的科学。

高中化学教材重点解析化学热力学

高中化学教材重点解析化学热力学

高中化学教材重点解析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科学,它不仅揭示了物质间能量转化的规律,还为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热力学相关知识进行重点解析。

一、能量和热力学系统能量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它可以表现为物质的热能、动能和位能等形式。

而热力学系统则是指进行热力学研究的物质的总体,可以简化为一个反应容器。

热力学系统包括周围环境和系统本身,二者通过能量的传递实现热平衡。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告诉我们: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可以表现为放热或吸热的过程,而放热或吸热的大小可以通过焓变(ΔH)来表示。

三、焓和焓变焓(H)是热力学中常用的物理量,它表示了系统的热能。

在常压下,焓变(ΔH)等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焓的差异。

焓变的正负值可以用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正值表示吸热反应,负值表示放热反应。

四、熵和熵变熵(S)是描述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它是一个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状态函数。

熵变(ΔS)则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熵的变化。

熵增加意味着系统的混乱度增加,而熵减少意味着系统的混乱度减少。

通常情况下,自发反应的熵变是正值。

五、自由能和自由能变化自由能(G)是热力学系统中可用能量的度量,它是一个描述系统稳定性的物理量。

自由能变化(ΔG)则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自由能的变化。

自由能变化的符号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驱动力,负值表示反应是自发的,正值表示反应是非自发的。

六、温度和化学反应速率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可以提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碰撞频率和反应活性。

因此,在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时,我们需要考虑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热力学部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念:反应进度;化学平衡条件;平衡常数 (2) 原理:等温等压条件下,基于Gibbs函数变的零判据所建立的化学平衡模型 (3) 方法:反应体系的独立反应数的确定;化学平衡模型建立(逸度系数与活度 系数在模型中的运用,标准态的选择,化学平衡模型的应用选择与简化等) ;根据化学 平衡问题建立原则求解程序
2
总结提纲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1) 概念:理解气体,非理想性(相关特性的描述参数:偏心因子、偶极距) ,状 态方程,虚拟临界性质,流体的pVT关系的图形表示(p-V图,T-p图等) (2) 原理:对比态原理 (3) 方法:截项virial方程、RK方程、L-K方程等EOS的选择与计算;混合规则(基 本类型)与交互作用参数的使用(简化原则与获得方法) ;混合物pVT关系的原则求解方 法 (4) 其它:流体的pVT关系的应用意义 第三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焓和熵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概念:熵产生;流动体系的能量质量与;损失 (2) 原理:能量质量不守衡定理(不守衡定理) (3) 方法:稳流系平衡分析(包括对象系统的界定和系统边界的流、内部 损失的评价等) ;热量的计算;物质标准的计算;流体的计算;效率与损失 率;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其它: 第六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逸度与活度
(1) 了解二元体系VLE与LLE相图 (2) 掌握VLE关系的基本模型 (3) 掌握VLE问题的计算 (4) 了解VLE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方法; (5) 了解共沸现象的判别方法 (6) 了解LLE关系的基本模型 第八章 化学平衡
(1) 熟悉平衡组成的反应进度表示方法 (2) 了解反应体系的独立反应数的确定方法 (3) 掌握化学平衡关系的基本模型 (4) 掌握均相气相反应计算方法 (5) 了解液体混合物反应、溶液反应和非均相反应平衡的计算方法
“化工热力学”课程,学习重点及要求
(2009年11月12日)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1) 理解气体的非理想性,掌握状态方程的基本选择方法 (2) 掌握截项virial方程、立方型方程、普遍化关联式的使用 (3) 熟悉状态方程的混合规则(基本类型)与交互作用参数的使用(简化原则与 获得方法) ,掌握混合物pVT 关系的原则求解方法 (4) 熟悉状态方程的基本选择方法 (5) 掌握饱和液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6) 理解学习流体的pVT 关系的应用意义 第三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焓和熵
(1) 概念:逸度(逸度系数) ;活度(活度系数) ;理想混合物与Lewis/Randall规则; 逸度与活度的标准态规定;超额性质 (2) 原理:基于逸度或活度的多组分流体偏摩尔Gibbs函数的模型化 (3) 方法:逸度的计算(气体纯组分逸度的计算,液体纯组分逸度的计算,多组 分体系中的组分逸度的计算) ; 用活度计算混合焓;超额性质及其与活度系数的互推关 系;溶解度参数模型、van larr模型、Margulars模型和Wilson模型等ACM的选择与活度 系数的计算(包括模型参数的获取) (4) 其它: 第七章 流体相平衡
(1) 了解单组分流体的热力学基本关系 (2) 熟悉Bridgeman表的使用 (3) 熟悉蒸汽压方程,掌握蒸汽压的计算 (4) 掌握剩余性质的计算,单组分流体的焓变与熵变的计算 (5) 掌握水蒸汽表、热力学性质图的使用 (6) 了解多组分流体的热力学基本关系 (7) 理解多组分流体的非理想性,掌握混合物与溶液的概念区别 (8) 掌握理想混合物的概念,熟悉混合性质的基本关系 (9) 熟悉偏摩尔性质及其与混合物性质关系的分析与计算 (10)掌握多组分流体的焓变与熵变的计算 第四章 能量利用过程与循环
(1) 概念:二元体系VLE与LLE相图;VLE条件 (2) 原理:等温等压条件下,基于Gibbs函数变的零判据所建立的VLE模型 (3) 方法:VLE模型建立(逸度系数模型,逸度系数与活度系数组合模型,标准 态的选择,VLE模型的应用选择与简化等) ;根据VLE问题(5种典型问题)建立原则求 解程序;LLE问题的模型化及原则求解;熟悉共沸现象的判别 (4) 其它: 第八章 化学平衡
(1) 概念:流动体系的能量数量与焓 (2) 原理:能量数量守衡定理(焓守衡定理) (3) 方法: 稳流系能量平衡分析 (包括对象系统的界定和系统边界的能流评价等) ; 气体压缩过程与膨胀过程的数值分析与在T-S图和lnp-H图上的分析和计算,包括膨胀过 程的温度效应分析以及功量计算方法;简单蒸汽动力循环(Rankine cycle)的在T-S 图 和lnp-H图上的分析与计算;简单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在T-S图和lnp-H图上的分析与计算 (4) 其它: 第五章 过程热力学分析
4
(1) 掌握系统能量平衡方程的表述方法 (2) 掌握气体压缩过程与膨胀过程在T-S图和lnp-H图上的分析与计算,以及功量 计算方法 (3) 熟悉简单蒸汽动力循环(Rankine cycle)在T-S 图和lnp-H图上的分析与计算 (4) 熟悉简单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在T-S 图和lnp-H图上的分析与计算 (5) 了解热泵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1) 概念:蒸汽压方程;剩余性质;混合物与溶液的概念区别;理想混合物;混 合性质;偏摩尔性质;无限稀释偏摩尔性质;热力学性质的标准态规定 (2) 原理:偏摩尔性质加成关系、Gibbs-Duham方程等 (3) 方法:熟悉Bridgeman表的使用;蒸汽压、气化焓的计算;单组分流体的焓变 与熵变的计算;水蒸汽表、热力学性质图(T-S图、lnp-H图、焓浓图等)的使用;偏摩 尔性质与多组分流体性质的3个关系分析(包括结合标准态的分析) ;利用偏摩尔性质、 混合性质计算多组分流体的焓变与熵变 (4) 其它:获得混合性质的方法 第四章 能量利用过程与循环
1
(6) 了解深度冷冻与液化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 过程热力学分析
(1) 了解熵产生以及能量质量不守衡定理 (2) 熟悉 函数的概念,熟悉环境基准态的概念。 (3) 了解热量 、物质标准 、稳定流动体系 函数的原则求解方法 (4) 掌握 损失的概念、系统平衡方程的表述方法 (5) 熟悉 效率 (6) 了解 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逸度与活度
(1) 了解多组分流体热力学性质标准态的规定 (2) 掌握气体和液体纯组分逸度的计算,多组分体系中的组分逸度的计算 (3) 熟悉超额性质及其与活度系数的关系 (4) 了解用活度计算混合焓 (5) 熟悉溶解度参数模型、van larr模型、Margulars模型和Wilson模型的使用(包 括模型参数的获取)以及活度系数模型的基本选择方法 第七章 流体相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