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学先驱作家蒋光慈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蒋光慈,现代著名诗人、小说家、中国革命文学的先驱,为
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诞生耗尽毕生精力,是革命文学最有代表性
的作家之一。
蒋光慈,原名光赤,又名侠僧。1901年生于安徽金寨,1931
年8月31日在上海去世,年仅31岁。他于1917年考入芜湖五中,
在学校接受新思想,担任学生会副会长。五四运动时期,积极参
加学生运动。1920年5月到上海,同年8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
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时期,他开始了新诗创作,纵情歌颂十
月革命,歌唱自己在新的生活中的欢欣感受。他出版的第一部诗
集为《新梦》。《新梦》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为十月革命和
社会主义新生活放声歌唱的诗集。这部诗集出版于五卅运动前夜,
对当时的知识青年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留苏期间,他还编写了
《列宁年谱》,撰写宣传革命文学的论文,寄回国内在《新青
年》、《向导》上发表。他是最早提倡革命文学的作家之一,对
于建设中国的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贡献。1924年7月回国,
在上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先后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关于
革命文学的论文。1924年至1926年间写成具有强烈反帝反封建精
神,以争自由求解放为主旋律的诗集《哀中国》。
此后,他以较多的精力从事小说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和短篇
小说集《鸭绿江上》。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作品,表现了在不合理
社会中弱者的挣扎与反抗,有较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青年中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7年4月初,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后不到半月,蒋光慈完成了中篇小说《短裤党》,及时地反映了
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比较真实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面貌和
当时的社会气氛,作者着力刻画斗争的领导者杨直夫、史兆炎的
坚定、忘我的光辉品质,还写出了工人李金贵、邢翠英等勇往直
前、不畏牺牲的英勇气概。描写这样重大的题材,描写共产党员
和革命者的形象,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尝试。大革命失败后,他辗转沪汉,较多地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蜕化或没落的方面,心情悲
愤而低沉。这期间写出了《野祭》、《菊芬》、《最后的微笑》
等作品,“革命加恋爱”的公式化倾向有所发展。他的消极倾向
在《丽莎的哀怨》中表现得较突出,作品给予读者的并不是对于
白俄贵族的厌弃和憎恨,反而给予怜惜,受到当时进步作家的批
评。同时期还写了长诗《哭诉》,感情虽嫌忧伤孤寂
,但对反动
派表示了极大的愤怒,在序文里更表示了自己虽受创伤但决不屈
服的心情。正是这种坚定的革命感情,保证了作者此后在思想上
和创作上的新进展。1928年他与钱杏邨、孟超等人组织太阳社,
出版《太阳月刊》,接着又主编《时代文艺》、《新流》、《拓
荒者》等文学刊物,提倡革命文学,做着“建设无产阶级文学的
基础的工作”,为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夏,他东渡日本,与日本左翼作家来往甚密,写出长
篇小说《冲出云围的月亮》,反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青
年知识分子的分化,并企图指出他们应走的道路。在日本,他还
写出了日记《异邦 与故国》及诗歌《我应当归去》,对革命前途
作了新的探索,消极思想有了很大的克服,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挚
爱。他还阅读了较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书籍,翻译了一些苏联
文学作品。1929年底回国,他贫病交迫,仍主编《海风周刊》,
写出了他最后一部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咆哮了的土地》(即
《田野的风》)。这是蒋光慈开始趋于成熟的一部作品,比较完整地
反映了大革命前后广大农村中剧烈的阶级矛盾和斗争,反映了党
领导下早期农民武装革命运动的面貌。比起初期无产阶级文学作
品,这部长篇不仅表现农民形象数量多,而且性格也描写得饱满
丰富,艺术上有很大进展,生活实感强。《咆哮了的土地》的崭
新的题材和人物,在当时的文学界具有开创的意义。这部小说在
作者生前未能出版单行本,直到1932年才易名《田野的风》出
版。
1931年6月,蒋光慈在孤寂中病逝。他一生致力于革命文学
的创造。他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诞生贡献了毕生精力。